略谈可收回金额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合集下载

资产可收回金额与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doc 8页)

资产可收回金额与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doc 8页)

资产可收回金额与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doc 8页)第八章资产减值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内容阐述资产减值准则中规范的资产、资产组及资产组组合的确认、计量和记录问题。

本章是2007年增加的内容,属于比较重要章节。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2)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3)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等。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两项资产必须进行减值测试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年度终了必须进行减值测试;(2)掌握资产组的概念及其确定;(3)掌握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4)掌握总部资产减值测试的步骤;(5)掌握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等。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一、资产减值的范围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本章所指资产,除特别说明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本章涉及的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3)固定资产;(4)生产性生物资产;(5)无形资产;(6)商誉;(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本章不涉及下列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以及本书“金融资产”所涉及的金融资产减值等。

二、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一)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8a07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略谈可收回金额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略谈可收回金额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再将其作为一项资产专门反映。 会计人员应将其和待处理
目前有 许多证 券 、 分析 师在对 上市 公 司投资收 益 报表
财产损溢一样在期末根据有关批准处理要求进行核销 . 期 分析时依然解释为其不具有持续性 , 是偶尔的收益 , 定性 末若批示尚未收到, 会计人员根据会计职业判断先予以冲 为利得 , 文认 为这 种分 析解释 有违 准则规定 。 本 销 , 示到达 后再 作调整 待批
20 0 9年 1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Jn , 0 9 a .2 0
Vo .2. . 1 1 No 1
第 1 卷第 1 2 期
Chn a a e n no main z t n iaM n g me t fr to iai I o
略谈可收回金额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李 晖
[ 收稿 日期 ]0 8 0 — 7 20—52
者 将 其 出售 , 性 的 管理 者 就需 要 估计 资 产 ( 金产 出 其理 现
财 资产 减 值损 失+ 投资 收益 + 允价 值变 动 公 《 企业 会计 准则— — 基本 准则 》将 资产定 义为企 业过 费 用一 务 费用一 去 的交 易或 者 事项 形成 的 、 由企 业 拥有 或 者 控制 的 、 预期 收益 。投 资收益 、 允价 值变 动收益 两 项 内容反 映 的为企 公 会给企 业带 来经 济利 益 的资源 符合 资产 定 义 的资源 . 在 业投资活动实现 的收益 。 原企业会计准则将投资收益作为
( 广州石油培训中心 外经系, 广州 5 0 1) 150
[ 摘 要] 可收 回金额的计量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 资产减值 定义 、 它是 资产减值损 失确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中可回收金额的思考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中可回收金额的思考

值二者中的较高者。 国相关企业会计准则 我
和《 会计 制度》 以及英 国《 财务报 告准 则第
1 一固定 资产和商誉的减值》 中均采纳 1号
了类 似的观点 。第二种 观点 以 F S A B为代
表。 认为资产现行时点上的价值主要取决于
( ) 三 企业在计提资值无关的 价值。
( ) S 二 F B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减值 A
计量的基础 . 主要是从 经济 角度讲 。 决定 继
【 摘要 】 文研 究了我 国现行有关资产 本
减值 会 计 计 量 中 , 回 收 金 额 的界 定 。 为 可 认 基 于 我 国 的现 实情 况 ,可 回 收金 额 定 义 , 不
特定 时点资产的公允价值。 这两种观点 的焦 点在于资产现行时点上 可回收金额 的确定 。
以IS A B为代表 的观点 中。可 回收金额表现
时市价 , 重于计量 未来 , 侧 而不侧 重于计量
过去和现在 。现代经济学家认 为。 未来现金 流量的现值是资产 的一项最 基本属性。
资产的使用价值 。 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横向可
续使用而 不是 出售 已减值 资产 类似于对 该 资产 的投 资。 因此 。 已减值资产皮 以公 允价 值计量。 减值损失金额等于已减值 资产的账 面价值超过 其公允价值 的差额 。 从而对资产
应为现行 时点上 销售净价与 未来使 用该项
资 产 产 生 的 现金 流 量 的 现 值 二 者 中的 较 高
产对不 同的市 场主体具有不 同的使用价值 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价格。
的确认和计 量中引用 了可 回收金额的概念 。 并将 可回收金额定义 为销售净价和使 用价
成本或费用是确定的或可 以合理估计的。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资产组减值的处理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资产组减值的处理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资产组减值的处理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四、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一)自查减值损失的确定1.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注意:账面价值=资产成本-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累计减值准备2.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3.资产报废、出售、对外投资等符合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

(准备减少记借方)【特别提示】①此处减值损失是指非流动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②注意:转回与转销的区别。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补充例题·单选题】(2017年)2016年2月1日甲公司以2800万元购入一项专门用于生产H设备的专利技术。

该专利技术按产量进行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该专利技术可用于生产500台H设备。

甲公司2016年共生产90台H 设备。

2016年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2100万元。

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应该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为()万元。

A.700B.0C.196D.504【答案】C【解析】2016年末,该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2800-2800/500×90=2296(万元),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2296-2100=196(万元),选项C正确。

【补充例题?单选题】(2019年)企业对下列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以后期间不可转回的是()。

A.合同资产B.合同取得成本C.库存商品D.长期股权投资【答案】D【解析】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范围内的资产,计提的减值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即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资产减值专题二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资产减值专题二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资产减值专题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一)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含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假设目前销售)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假设继续持有)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二)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的特殊情况(不需要同时估计的情形)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如: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其中: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但是,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不包括在内。

2.企业在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时,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

(有协议)(2)该资产的市场价格。

(无协议,但有市价)(3)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公平交易愿意提供的交易价格。

如果企业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1.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主要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2)资产的使用寿命;(3)折现率。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探讨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探讨

基础, 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 的净现金流量。 该现金流量应是在公平交
该净额可 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 易中, 易双方 自愿进行 交易时 , 交 企业预 在 20 0 6年 8月发布的 《 企业会计准 的净额,
处置 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 减 则应用 指南》( 征求意见稿) 企业会计 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 结果进行估计 。 中《 准则第 8号一一资产减值》 解释对 : 1估 费用表述 为 与资产处置有关 的法律 费 去预计处置费用后 的金额。 () 相关税 费、 搬运费 以及 为使 资产达 到 (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 二) 计资产可收回金额应 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用 、 。 现值计量方法 的选 择是现值计 量 中的核 () 2 预计 资产未来现金 流量的方法及考虑 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
97 0 0 () 资 代表, 认为资产现行时点上的价值主要依 19 ̄20 年期间,我国发布实施的一 额: 1 以前报告期闯的计算 结果表 明, 之后又 些具体会计准则运用了公允价值。然而, 产可收回金额远高于其账面价 值, 赖于特 定时点上 资产 的公允价值; 二是 以 便不得不进行大幅度 没有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 资产 Is AB为代表,认为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 这些准则实施不久, 修订后的准则对“ 公允价值” 的运用 负债表 日可以不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 计量中引入可收回金额 的概念 。 并将可收 修订,
( )如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 程 中产 生的现金流入所必 需 的预计 现金 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而资产减值会 的金额确 定;2
应按照该资产的市场 流 出( 包括为使资产达 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计的核心问题是可收 回金额的计量 。 新准 在资产活跃市场的, 资产的市 所发生的现金流 出) 。该现金流 出应 当是 则借鉴 了国际准则 的做法, 引入 公允价 价格减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

对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几点认识

对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几点认识

对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几点认识作者:迟清波来源:《活力》2011年第12期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企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

应当估计其可收回的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相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以及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原则上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但本文所阐述的是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不包括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但是,在下列情况下。

可以有例外或者作特殊考虑: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对于企业持有待售的资产往往属于这种情况,即该资产在持有期间(处置之前)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能很少。

其最终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往往就是资产的处置净收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其可收回金额是适宜的。

因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大会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2017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点精编: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2017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点精编: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学会计实务大家定要踏踏实实把基本功打好!
2017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考点精编: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
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凡事贵在坚持,对于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而言也是如此。

中级职称频道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会计实务知识点,赶快来一起学习吧。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一、资、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要求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计算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经过以下步骤:
第一步,计算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第二步,计算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第三步,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取其较高者作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如下图所示: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有例外或者做特殊考虑:
(1)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如果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资产。

略谈可收回金额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略谈可收回金额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略谈可收回金额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作者:李晖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01期[摘要]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资产减值定义、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我国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与IASB和FASB不完全相同,主要基于公允价值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量的现值,这样必将造成可收回金额计量方法的多样性。

[关键词]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公允价值[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1-0018-03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资产减值定义、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IASB认为可收回金额是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的扣除出售费用的公允价值与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FASB则认为,持有和使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公允价值,待处置资产可收回金额是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

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可收回金额由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来确定的。

可见,我国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与IASB的、FASB的不完全相同,主要基于公允价值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量的现值。

一、可收回金额计量的方法IASB(2004)认为在资产负债表日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选择该资产的销售净价和使用价值两者之中较高者。

其中,扣除出售费用的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出售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可获得的、扣除出售费用后的余额。

选择二者之中较高者,究其原因:当资产(现金产出单元)发生减值后,企业或者将其保留,或者将其出售,其理性的管理者就需要估计资产(现金产出单元)的销售净价和使用价值,并进行相应的比较用以做出保留或出售的决策。

而FASB认为可收回金额的确定较多依赖于公允价值。

在SFAS 144的框架下,可收回的金额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的非折现金额合计。

由此可以看出,在许多情况下,现值技术通常是可获得的估计公允价值的最佳估价技术。

试议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试议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试议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因外部环境或自身经营情况等原因导致其持有的某些资产的价值下降,企业为折旧或资产减值而进行的资产减值的方式是总额减值,这种方式是将减值计提在财务报表上的总额。

资产减值总额的计算是在将资产减值计提率与资产原值相乘后得出的。

如果受到资产减值的影响,企业会计会计会根据成本法进行资产减值计提。

成本法的核心是无论资产在实际市场上的价值如何,企业价值应始终按其原始成本进行计量。

因此,如果资产的实际市场价值低于其购买成本,则需要进行资产减值计提。

资产减值后,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将会降低,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和财务报表。

可收回金额是指持有资产的经济利益,减去对该资产的恢复和处置所需的成本,即该资产的净收益。

可收回金额是评估债务性资产减值的重要依据。

资产减值的核心是分析和计算资产可收回金额。

资产减值后的金额等于资产原值减去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因此,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是十分重要的。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减值时需要以可收回金额进行计量。

企业应考虑预计取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减值。

如果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分析资产是否已达到无息负债的金额。

其次,如果该资产仍然有市场,需要分析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

第三,如果该资产仍然被租赁或使用,需要评估租赁和使用的情况。

在计算可收回金额时,需要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恢复费用和处置费用,在资产减值中,恢复费用指的是必须支付的费用以使资产能够产生正常的收益。

处置费用指的是在资产处置前需要支付的所有费用。

综上所述,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算,是十分重要的。

正确的计算可收回金额,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计算资产减值的金额,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试析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试析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引言在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可能无法收回其资产预期未来收益的情况。

当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其进行减值处理。

其中,可收回金额是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用于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本文将试析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探讨其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资产减值中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在计量可收回金额时,企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是计量可收回金额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预期现金流量,使用适当的贴现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值。

在进行现金流量折现计算时,需要预测资产未来持续收益的现金流量,以及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

根据准确性和可信度要求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和不同的贴现率。

2. 使用市场价值对于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资产,其可收回金额可以直接使用市场价值进行计量。

市场价值是指参考市场上同类资产交易价格确定的资产价值。

通过参考市场行情和竞争市场的价格,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 使用其他可靠的评估方法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其他可靠的评估方法进行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这些方法可以是基于资产的现金流量与利润指标的综合分析,以及行业专家的评估意见等。

在选择其他可靠的评估方法时,需要确保所选方法与资产类型和业务特点相适应,并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可收回金额估计。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应用计量资产减值中的可收回金额在会计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具有直接影响。

1. 会计准则要求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资产减值的处理中,根据可收回金额对资产进行计量和确认。

合理计量可收回金额可以反映资产实际价值,避免资产被过高估计,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2. 影响财务报表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项目,如资产价值、利润和负债等,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估。

浅谈资产减值中可回收金额的确定

浅谈资产减值中可回收金额的确定

浅谈资产减值中可回收金额的确定作者:王健来源:《财讯》2018年第11期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正大步流星蓬勃发展,适用于过去的一些经济制度开始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而其中新增了一条资产减值准则,本文将从可回收金额的确定这个角度分析资产减值的准确性。

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公允价值资产减值资产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其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资产便发生了减值。

如果有证据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迹象,企业应当估计其可回收金额,由此可见,对资产减值的讨论,离不开可回收金额的计算。

可回收金額可收回金额的计算关系到另外两个量,一个是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另一个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即为资产的可回收金额。

例如S公司拥有一项可供出售的资产A,如果其销售净价N高于其账面价值B,则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即为N;反之则为B。

无论是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还是计算现值需要的贴现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受会计人员和企业上层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沦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源于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和未来现金流量折现。

然而后者的计算需要精确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测和合理考虑风险的折现率,这些要素对公允价值的计算结果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却又往往只能凭借会计人员多年的经验判定,所以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应当慎用。

抛开现金流量折现法不谈,一般来讲,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无关联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确定的交易对价。

比如一项资产,S公司在x市门店售价1000元,在网上售价950元,与M企业之间合同约定价是900元,与N企业之间合同约定价是850元,当S公司与无关联的T公司进行公平交易时,交易价格定为920元,920元即为S公司应当确认的该资产公允价值,但所谓公平交易下的成交价格是否公平,价格是否能如实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由于市场价格体系尚不完善,其公允性也难以验证。

未来现金流量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资产在未来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另一个是资产最终处置时取得的收益。

【推荐下载】论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推荐下载】论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论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本文讲述了关于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赶快阅读下吧。

 摘要:可收回金额应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但是在我国长期资产的公允价值很难准确取得,因为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市场环境;可变现净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选择等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具有随意性。

因此存在使得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隐患。

本文从确定可收回金额的三个因素的计量出发,提出合理确定可收回金额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 1.公允价值的计量 我国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层级结构估计。

第一层估计,当存在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公允价值应运用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格进行估计;第二层估计,如果不存在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公允价值应运用活跃市场资产的买方出价进行估计;第三层估计,既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应运用可以获取的最佳信息进行估计。

但这一层级估计结构也存在不足。

首先,当信息可以获得时,销售协议价格或者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的买方报价是公允价值估计的最佳证据,如果双方默契地达成某种协议或买方价,那么这一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格或买方价就很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再者,在既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用以计量公允价值的信息就完全是人为的主观判断,只要被认为是最佳信息就可以用以计量公允价值,在适用上没有具体可行的标准,留下人为的操纵空间。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量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以及最终处置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

从此看出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需综合考虑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折现率三方面的因素。

1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根据《资产减值》的规定,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该现金流出应当是可直接归属于或者可通过合理而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支付的净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当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志愿进行交易时,企业预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25年中级会计实务讲义19.第七章 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和减值损失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确定

25年中级会计实务讲义19.第七章 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和减值损失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确定

第七章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和减值损失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确定(2023.12.13)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一、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要求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企业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较高者确定。

因此,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有例外或者做特殊考虑:(1)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如果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如企业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该资产在持有期间(处置之前)产生的现金流量可能很少,其最终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往往就是资产的处置净流入。

在这种情况下,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其可收回金额是恰当的,因为该类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通常不会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3)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资产负债表日可以不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4)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相对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可以不因该减值迹象的出现而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例如,当期市场利率或市场投资报酬率上升,对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采用的折现率影响不大的,可以不重新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流入。

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计量问题研究与分析

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计量问题研究与分析

・学术版2007年第1期财会通讯作者简介:许华荣(1975-),男,云南楚雄人,楚雄师范学院讲师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计量问题研究与分析许华荣(楚雄师范学院云南楚雄675000)摘要: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其计量的核心问题是资产公允价值和现值的确定。

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层级结构估计,而现值的确定主要在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

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率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的颁布及实施,资产减值的计量问题成了该准则的首要问题,要认真准确地执行该准则,必须对资产减值的计量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资产减值的计量作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财务会计,会计计量是整个财务会计体系的基本和核心环节,资产减值作为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其计量也就自然成了该准则运用的核心问题。

会计计量的对象是价值运动,而价值运动又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首先要解决会计计量是计量会计要素的历史价值还是现在价值。

按照现代资产计量理论的要求,应当以完整的时空观来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状况,从空间的角度讲,会计计量的空间就是会计对象;从时间的角度讲,会计计量可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资产计量的时点不同,选用的标准也不同,初始计量通常采用历史成本,而后续计量通常采用现行成本、现行市价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于后续计量,因而主要采用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关键表现为资产现行时点价值的确定,如何评估现行时点上资产的价值,国际上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代表,认为资产现行时点上的价值主要依赖于特定时点上资产的公允价值;第二种观点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为代表,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的概念,并将可收回金额定义为销售净价和使用价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探讨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探讨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探讨国际上存在两种代表性的评估现行时点上资产的价值观点:一是以FASB为代表,认为资产现行时点上的价值主要依赖于特定时点上资产的公允价值;二是以IASB为代表,认为在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引入可收回金额的概念,并将可收回金额定义为销售净价和使用价值二者中的较高者。

从这两种观点来看,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关键均表现为资产现行时点上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一、研究背景2006年初我国正式公布了新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

在这次历史性的准则变革中,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在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应估计可收回金额,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应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而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是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新准则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引入公允价值,新准则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在2006年8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解释对:(1)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及考虑因素;(3)折现率的确定方法;(4)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资产组的认定;(6)存在少数股东权益情况下的减值测试六个方面作出了解释。

的计算;(5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和估计应遵循重要性原则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1997,2000年期间,我国发布实施的一些具体会计准则运用了公允价值。

然而,这些准则实施不久,便不得不进行大幅度修订,修订后的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相当谨慎。

而2006年新准则在多处提出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体现的更明显。

(一)公允价值和处置费用的确定。

IAS363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各方之间交换一项资产或结算一项负债时所采用的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企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相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以及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原则上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本章中的资产除特别指明外,既包括单项资产,也包括资产组。

有关资产组的认定将在本章第四节中阐述。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有例外或者作特殊考虑:(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对于企业持有待售的资产往往属于这种情况,即该资产在持有期间(处置之前)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能很少,其最终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往往就是资产的处置净收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其可收回金额是适宜的,因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大会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但是,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不包括在内。

资产减值专题二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资产减值专题二  资产可回收金额的计量

资产减值专题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一)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含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假设目前销售)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假设继续持有)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二)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的特殊情况(不需要同时估计的情形)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如: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其中: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但是,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不包括在内。

2.企业在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时,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

(有协议)(2)该资产的市场价格。

(无协议,但有市价)(3)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公平交易愿意提供的交易价格。

如果企业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1.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主要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2)资产的使用寿命;(3)折现率。

【推荐下载】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分析

【推荐下载】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分析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分析可收回金额应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为您编辑了“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分析”。

 资产减值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分析 1.公允价值的计量我国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层级结构估计。

第一层估计,当存在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公允价值应运用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格进行估计;第二层估计,如果不存在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公允价值应运用活跃市场资产的买方出价进行估计;第三层估计,既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应运用可以获取的最佳信息进行估计。

但这一层级估计结构也存在不足。

首先,当信息可以获得时,销售协议价格或者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的买方报价是公允价值估计的最佳证据,如果双方“默契”地达成某种协议或买方价,那么这一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格或买方价就很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再者,在既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又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用以计量公允价值的信息就完全是人为的主观判断,只要被认为是“最佳信息”就可以用以计量公允价值,在适用上没有具体可行的标准,留下人为的操纵空间。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您编辑了“关于中国保险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分析” 关于中国保险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事实。

气候变暖增加了天气的不确定性,使气象灾害增加。

IPCC的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将导致更激烈或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包括洪水、风暴、雷雨、冰雹、暴风雪、森林火灾、干旱、热浪、雷电袭击、海岸侵蚀等。

由于森林和灌木是主要的陆地碳汇,森林火灾还会大大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

就全球而言,代价最高的与天气有关的保险损失是由热带气旋(也被称为飓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台风)或冬季风暴造成的(慕尼黑再保险,200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可收回金额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摘要]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资产减值定义、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我国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与IASB和FASB不完全相同,主要基于公允价值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量的现值,这样必将造成可收回金额计量方法的多样性。

[关键词]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公允价值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资产减值定义、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IASB认为可收回金额是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的扣除出售费用的公允价值与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FASB则认为,持有和使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公允价值,待处置资产可收回金额是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

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可收回金额由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来确定的。

可见,我国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与IASB的、FASB的不完全相同,主要基于公允价值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量的现值。

一、可收回金额计量的方法
IASB(2004)认为在资产负债表日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选择该资产的销售净价和使用价值两者之中较高者。

其中,扣除出售费用的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出售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可获得的、扣除出售费用后的余额。

选择二者之中较高者,究其原因:当资产(现金产出单元)发生减值后,企业或者将其保留,或者将其出售,其理性的管理者就需要估计资产(现金产出单元)的销售净价和使用价值,并进行相应的比较用以做出保留或出售的决策。

而FASB认为可收回金额的确定较多依赖于公允价值。

在SFAS 144的框架下,可收回的金额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的非折现金额合计。

由此可以看出,在许多情况下,现值技术通常是可获得的估计公允价值的最佳估价技术。

即,不再需确定公允价值的比较对象。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用公允价值或资产预计未来现金计算可收回金额,方法很多。

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
额确定;若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其中,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得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理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如果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二、可收回金额计量的目标
上述IASB、FASB及我国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均不同,但其计量都需满足会计目标的需要。

我们知道,会计目标主要的观点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是事后概念,在订立或执行契约时一般利用会计历史信息而不是其预测价值,侧重现实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决策有用观是事前概念,即会计信息需要披露前瞻性数据,强调相关性。

就相关性而言,历史成本的相关性最低。

就要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就不能仅仅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而要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计算可收回金额,即改变以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反映有可能的资产减值。

可收回金额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计量中突破了历史成本的限制,资产不再被视为未摊销成本的余额,而是真正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减值在历史成本的框架内进行调整,是以公允价值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补充。

另外,可收回金额计量要符合谨慎性原则和实物资本保全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事项不确定性是存在的,单一最优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可能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应该选择乐观程度最低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要求财务报告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可能发生损失的信息,更好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避免虚增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同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保全的是企业的实务资本和生产能力,不是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它代表企业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能力。

在实物资本保全观下,要保全的是实物资本重置成本或者公允价值。

三、可收回金额计量方法的不同观点
可收回金额计量突破了历史成本的限制,但不同的可收回计量方法反映不同的观点。

IASB认为在资产负债表日估计某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企业可以有两种考虑:一是将该资产进行处置能够收回多少金额,二是不处置该资产而是在
未来会计期间仍然使用能够获得多少金额。

从理性的角度,如果处置该资产能够收回相对多的金额,那么企业应选择处置该资产;反之,则应继续持有该资产。

故可收回金额是使用价值和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高者。

另外,IASB未采用折现金流量总额的主要理由之一在于:现金流量相等但分布时间不一致的两项资产,将在资产负债表中以相同的金额反映,而实际上它们的市场价值是不同的。

而FASB认为只有在通过可收回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测试表明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被收回时,才能确认减值损失。

当使用这种方法表明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能被足额收回时,减值资产就应用新的成本计量基础。

FASB认为,决定继续使用而不是出售减值资产在经济上类似于对该资产的投资决策。

当企业断定资产使用价值的预计未来现金量将不足以收回资产的账面价值时,企业就应决定,是出售该资产并将所有的收入用于其他用途,还是继续使用该减值资产。

该决策是假设以这些可比较的各种方案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它实质上属于一种资本投资决策。

在两种选择中,资本投资决策考虑减值出售后的收入。

所以,继续使用减值资产的决策相当于新资产购置的决策,运用新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是合适的。

我国用公允价值或资产预计未来现金计算可收回金额。

其中,公允价值在自愿的当事人之间进行的现行交易中,即不是在被迫或清算销售中,能够购买(或发生)一项资产(或负债)或售出(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它包括买入价格、脱手价格和使用价格,且互不相等。

买入价格在计量日为取得一项资产将支付的金额或从一项负债的发行中将收到的金额;脱手价格指在计量日卖出持有资产将收到的金额或从所欠负债中解脱出来将支付的金额;使用价值指分享与主体相同的有关资产或负债的预期现金流量的信息和假设的独立自愿的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交易价格。

在市场是完善的完全环境里,这3个价格是相等的,但在市场不完善不完全的环境里,每种价格将提供不同信息。

就资产而言,在购买日,使用价值将不低于买入价格,如果购买资产是一种理性行为的话;脱手价格可以比企业的使用价值或买入价格更高或更低,因为脱手价格是由别人定的。

一项资产的使用价值在不同的企业将是不同的。

另外,公允价值只有在真实的交易发生时(即它与历史成本相等时)才是确定的,其余的时候都是估计数。

公允价值的估计不是基于真实的交易,而是假设的交易,其估计目标是模仿市场交易的价格,如果这样的市场存在的话。

某些商品如果缺乏活跃的交易市场,而无法形成市场价格,那么交易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换时双方一致达成的交易金额,也可以称为公允价值。

由此,笔者认为,我国用公允价值或资产预计未来现金计算可收回金额,必然造成可收回金额计量方法多样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 2006.
[2]刘玉廷. 资产减值会计[M]. 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3]葛家澍,杜兴强. 会计理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