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指南]第七章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对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于: (1)巨噬细胞摄取到内体(endosome)中的颗粒成分
(如细菌、细胞等)及细菌增殖中新合成的抗原 成分。 (2)APC通过吞噬和吞饮作用摄取内化的细菌代谢 产物和其它可溶性蛋白质抗原。
二.T细胞的抗原识别
(一)对 MHC I类分子递呈抗原的识别 --- 内源性抗原的递呈过程:
指胞浆内的抗原,经酶降解成小的肽片段,与 MHC 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然后转送到细胞膜表 面,供CD8+ T细胞识别的过程。
CTL杀伤靶细胞机制(两种):
(1) 穿孔素依赖性机制 --- 破坏细胞膜 CD8CTL特异识别MHC I-肽复合物(靶细胞表
面)释放活性溶解颗粒 毒性蛋白质: 穿孔素形成膜孔道 细胞死亡。 颗粒酶(颗粒酶B) 进入靶细胞(通过膜孔道)
胱门蛋白酶(caspases, CPP- 32)活化 CAD 活化 降解DNA。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
是一个包括接受信号刺激、转导信号、细胞内酶 活化,基因转录表达及细胞扩增等在内的复杂过程。
一. T细胞活化的信号刺激
1.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至少需要二
个独立信号刺激,由APC提供。
信号
T细胞
APC
第一信号: TCR和CD4 —— MHC-肽复合物
或CD8
第二信号: CD28 —— B7(B7.1、B7.2)
C. HLA-DM分子:HLA-DM 基因编码的分子功能: a. 与MHC II类分子结合; b. 催化与MHC II类分子不稳定结合的肽的释放; c. 维持MHC II-肽复合物在APC表面有足够的存在 时间供CD4T细胞识别。
D. 酸性蛋白酶: 半胱氨酸蛋白酶,catherpsins B、D、S和L 。
胞活化、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2)传送活化信号给T细胞,进一步刺激T细胞克隆增
殖。活化的APC表达B7分子增加。
3.T细胞活化中IL-2的作用:
T细胞(启动后进入G1期 分泌IL-2,表达 IL-2R 自分泌作用 细胞增殖周期继续进行, 促进T细胞分化。
注:CD8+T细胞的活化较CD4+T细胞需要更强的 协同刺激信号,IL-2 对此起重要作用。实验证明, IL-2减少,T细胞就不能增殖。
二.T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及基因表达
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 将细胞膜表面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产生的信
号通过受体蛋白或其它跨膜分子从细胞外转至细胞 内,转换成生物化学形式。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的T细胞:CD8CTL、 CD4Th1
一. CD8CTL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MHC I链(新合成) 进入内质网膜 同钙连接蛋白结合 同2微球蛋白(2M)结 合 钙连接蛋白分离, MHC I-2M异二聚体 形成 与蛋白质复合体(钙网蛋白、tapasin 和 Erp57)结合 *
LMP Ag(蛋白质) 肽(8-13个氨基酸残基)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 内 质网腔 *
* MHC II类分子-肽复合物(在酸性内体) 细胞表面 TCR识别和同CD4分子结合(CD4T细 胞)。
注:
A. Ii链:由三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肽链 的一部分非共价键结合于一个MHC II类分子的肽结合 槽内,以阻止MHC II类分子与存在于内质网中的肽或 部分折叠的蛋白结合。
B. CLIP(class II-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Ii 链被切割后留下的与MHCII分子 结合的短肽片段。
MHC II类分子(新合成) MHC II-Ii链 (invariant chain)复合物 离开内质网到达酸 性内体 Ii链可被酸性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 切割 MHC II-CLIP复合物 与HLA-DM结合 CLIP释放 *
Ag(摄取内化) 内体, pH下降为酸性 同溶酶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phagolysome), 含有 酸性蛋白酶 蛋白质抗原被降解成小肽片段(在 酸性内体)*
[指南]第七章 T细胞介导 的细胞免疫应对
一.T细胞识别的抗原的种类
1. 由MHC I类分子递呈的抗原,即存在于胞浆 (cytosol)内的抗原。
来源于: (1)病毒和一些细菌感染细胞后,于胞浆内及胞 核内合成的抗原; (2)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
2. 由MHC II类分子递呈的抗原,即存在于囊泡系统 内的抗原。
ABC蛋白--- TAP-1(transporter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1)和TAP-2, 形成异二聚体,与内质网膜伴随,可有效地将肽 转运至内质网。
(二)对MHC II类分子递呈抗原的识 别 --- 外源性抗原的递呈过程:
指抗原在囊泡系统内被酶降解成小肽片段,与 MHCII类分子结合,运送到细胞表面,供CD4 T细胞 识别的过程。
*蛋白质复合体分离, MHC I-肽复合物形成 高尔基体 细胞表面 TCR识别和同 CD8分子结合(CD8T细胞)。
注: 钙连接蛋白 --- 使MHC I类分子在内质网
内保持部分折叠状态。 LMP --- 28个亚单位构成的大圆柱型的复
合体,中间含有一个以蛋白水解酶亚单位 (LMP2、LMP7和MECL-1)的活性部分为衬的空心。
2. T细胞活化中细胞粘源自文库分子的辅助作用:
作用* T细胞
APC
(1) LFA-1
—— ICAM-1,ICAM-2
CD2
—— LFA-3
ICAM-3
—— DC-SIGN(DC)
4-1BB(CD137) —— 4-1BBL
(2) CD40L(活化) —— CD40(活化)
*
(1)维持抗原特异T细胞与APC的结合时间,有益于T细
主要效应功能:杀伤表达有同MHC I类分子结合的 特异性抗原的细胞。
1. 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在宿主抵抗细胞内寄生物的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如病毒、一些细菌及寄生虫等病原体。
靶细胞特点: (1) 寄生物在感染细胞内增殖, a. 不被所感染的细胞破坏; b. 不能接触细胞外的抗体。 (2) MHC I类分子表达下降。
(如细菌、细胞等)及细菌增殖中新合成的抗原 成分。 (2)APC通过吞噬和吞饮作用摄取内化的细菌代谢 产物和其它可溶性蛋白质抗原。
二.T细胞的抗原识别
(一)对 MHC I类分子递呈抗原的识别 --- 内源性抗原的递呈过程:
指胞浆内的抗原,经酶降解成小的肽片段,与 MHC 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然后转送到细胞膜表 面,供CD8+ T细胞识别的过程。
CTL杀伤靶细胞机制(两种):
(1) 穿孔素依赖性机制 --- 破坏细胞膜 CD8CTL特异识别MHC I-肽复合物(靶细胞表
面)释放活性溶解颗粒 毒性蛋白质: 穿孔素形成膜孔道 细胞死亡。 颗粒酶(颗粒酶B) 进入靶细胞(通过膜孔道)
胱门蛋白酶(caspases, CPP- 32)活化 CAD 活化 降解DNA。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
是一个包括接受信号刺激、转导信号、细胞内酶 活化,基因转录表达及细胞扩增等在内的复杂过程。
一. T细胞活化的信号刺激
1.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至少需要二
个独立信号刺激,由APC提供。
信号
T细胞
APC
第一信号: TCR和CD4 —— MHC-肽复合物
或CD8
第二信号: CD28 —— B7(B7.1、B7.2)
C. HLA-DM分子:HLA-DM 基因编码的分子功能: a. 与MHC II类分子结合; b. 催化与MHC II类分子不稳定结合的肽的释放; c. 维持MHC II-肽复合物在APC表面有足够的存在 时间供CD4T细胞识别。
D. 酸性蛋白酶: 半胱氨酸蛋白酶,catherpsins B、D、S和L 。
胞活化、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2)传送活化信号给T细胞,进一步刺激T细胞克隆增
殖。活化的APC表达B7分子增加。
3.T细胞活化中IL-2的作用:
T细胞(启动后进入G1期 分泌IL-2,表达 IL-2R 自分泌作用 细胞增殖周期继续进行, 促进T细胞分化。
注:CD8+T细胞的活化较CD4+T细胞需要更强的 协同刺激信号,IL-2 对此起重要作用。实验证明, IL-2减少,T细胞就不能增殖。
二.T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及基因表达
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 将细胞膜表面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产生的信
号通过受体蛋白或其它跨膜分子从细胞外转至细胞 内,转换成生物化学形式。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的T细胞:CD8CTL、 CD4Th1
一. CD8CTL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MHC I链(新合成) 进入内质网膜 同钙连接蛋白结合 同2微球蛋白(2M)结 合 钙连接蛋白分离, MHC I-2M异二聚体 形成 与蛋白质复合体(钙网蛋白、tapasin 和 Erp57)结合 *
LMP Ag(蛋白质) 肽(8-13个氨基酸残基)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 内 质网腔 *
* MHC II类分子-肽复合物(在酸性内体) 细胞表面 TCR识别和同CD4分子结合(CD4T细 胞)。
注:
A. Ii链:由三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肽链 的一部分非共价键结合于一个MHC II类分子的肽结合 槽内,以阻止MHC II类分子与存在于内质网中的肽或 部分折叠的蛋白结合。
B. CLIP(class II-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Ii 链被切割后留下的与MHCII分子 结合的短肽片段。
MHC II类分子(新合成) MHC II-Ii链 (invariant chain)复合物 离开内质网到达酸 性内体 Ii链可被酸性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 切割 MHC II-CLIP复合物 与HLA-DM结合 CLIP释放 *
Ag(摄取内化) 内体, pH下降为酸性 同溶酶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phagolysome), 含有 酸性蛋白酶 蛋白质抗原被降解成小肽片段(在 酸性内体)*
[指南]第七章 T细胞介导 的细胞免疫应对
一.T细胞识别的抗原的种类
1. 由MHC I类分子递呈的抗原,即存在于胞浆 (cytosol)内的抗原。
来源于: (1)病毒和一些细菌感染细胞后,于胞浆内及胞 核内合成的抗原; (2)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
2. 由MHC II类分子递呈的抗原,即存在于囊泡系统 内的抗原。
ABC蛋白--- TAP-1(transporter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1)和TAP-2, 形成异二聚体,与内质网膜伴随,可有效地将肽 转运至内质网。
(二)对MHC II类分子递呈抗原的识 别 --- 外源性抗原的递呈过程:
指抗原在囊泡系统内被酶降解成小肽片段,与 MHCII类分子结合,运送到细胞表面,供CD4 T细胞 识别的过程。
*蛋白质复合体分离, MHC I-肽复合物形成 高尔基体 细胞表面 TCR识别和同 CD8分子结合(CD8T细胞)。
注: 钙连接蛋白 --- 使MHC I类分子在内质网
内保持部分折叠状态。 LMP --- 28个亚单位构成的大圆柱型的复
合体,中间含有一个以蛋白水解酶亚单位 (LMP2、LMP7和MECL-1)的活性部分为衬的空心。
2. T细胞活化中细胞粘源自文库分子的辅助作用:
作用* T细胞
APC
(1) LFA-1
—— ICAM-1,ICAM-2
CD2
—— LFA-3
ICAM-3
—— DC-SIGN(DC)
4-1BB(CD137) —— 4-1BBL
(2) CD40L(活化) —— CD40(活化)
*
(1)维持抗原特异T细胞与APC的结合时间,有益于T细
主要效应功能:杀伤表达有同MHC I类分子结合的 特异性抗原的细胞。
1. 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在宿主抵抗细胞内寄生物的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如病毒、一些细菌及寄生虫等病原体。
靶细胞特点: (1) 寄生物在感染细胞内增殖, a. 不被所感染的细胞破坏; b. 不能接触细胞外的抗体。 (2) MHC I类分子表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