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陆电子:跨界融合,创新发展
浅谈欧陆590+在电缆生产设备上的创新性应用
133
~
电线电缆设备收排线装置的电器控制方式就是利用 了 5o 控制器的控制环,来达到收线张力控制和 9+ 收线电机最高转速限定 。若要求收线电机能点动反 转, 可选用 50 系列可逆直流控制器 。 9+ 在 收线 实 际使 用 过 程 中,如 图一 所 示 对 5 0 9+ 控 制器 的 A、 C B、 3组 控 制端 子 的定 义 为 默认 值 , 速 度 给 定为 A 张力给 定 为 A6 4, 。 50 9+可逆 控 制器 张力 控 制 、 正反 转基 本接 线 如
备
的 创
摘 要: 电缆挤出生产线的收线置作用是将产品均匀收卷于线盘中, 生产要求收线速度和收线张力 收卷 平稳可靠。 本文主要 阐述如何创新性应用 50 9+系列直流控制器, 通过合理设计 , 使电缆收卷的速度和张力
控制 稳定 可 靠。
新
性
用
应 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词 :9 + 参数设置 ; 5O ; 速度 ; 张力 ; 电流环; 速度环 中图分类号 :P 7 T 2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6 1 72( l).13 3 17. 9. O 1 0 3. 4 2 7 0
器。 但由于该控制器使用的是英文界面, 致使许多 电 气维修人员在其应用和维修上有困难。本人通过多 年不 断实践和探索,在使用 50 9+控制器上有一点 领悟, 今写此文以供工控工作者参考, 同提高。 共 S D是英 国欧陆科仪 ( S 远东) 限公司推出的 有 直流调速驱动器系列产品。 该产品设计先进, 功能强 大, 使用安装方便, 保护功能齐全, 性价比高。 我们采 用的 50 系列,其功能与其早期 的 5 0 9+ 9 C相 同, 不 同在于 外形 尺寸及取 消 电机 电枢 电压 、 电流 、 磁 电 励 流的额定值设定开 关, 改在 MMI人机界面 ) ( 中设 置。 1 9+ 5 0 系列控制器 的基 本功 能 50 9 +的参数 由 MMI人机界面) ( 显示 , 操作面 板上的 M 键用于进入 菜单, 、 键用于菜单选择 t J , 和参数修改, E 键退回上一级菜单。同时按住t 按 ? J键, , 再给 50 送 电, 9+ 可恢复 50 9 +出厂值参数 。 直流控制器均采用控制环 ( 内部的电流环 一个 和一个外部的速度环) 来控制直流电动机。 本文所述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企业50强榜单》解读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交流慢充将不断提升智慧化 水平,大功率直流快充、 换电模式等产品占比将不断
提升
玩家 2 类型
盈利 3 模式
近两年头部企业格局趋稳
> 2015年至2017年行业快速发展后进入洗牌整合期, 近两年行业头部玩家份额较为稳定,CR3略有降 幅
商业模式较为同质化,难以盈利
> 以充电电费和服务费为主,目前行业整体充电桩 利用率较低 (<5%) 背景下难以盈利
ABB (公司
生产
资料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企业名称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弘电气有限公司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英威腾电动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有感科技有限公司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电满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绿城) 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爱普拉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能链集团 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贝棱斯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橙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鹏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领先上榜企业专利数超千 > 上榜运营企业同样表现出 > 上榜换电企业在电池、电
件,体现出较高的生产制 较强的应用发明创新能力, 机、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
造研发实力,尤其是在充 领先企业充电相关专利数 均具有大量专利,且获得
电模块、电池监控等核心 达数百件,体现出运营环 多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技术的专利
步提升
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现状分析 (6)1. 智能化建设水平现状 (7)1.1 采煤、掘进、通风、排水等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8)1.2 综采、综掘等先进设备的应用情况 (9)1.3 工业物联网技术在煤矿的应用程度 (11)2.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12)2.1 智能化建设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3)2.2 主要参与者及市场份额分布 (14)2.3 行业竞争格局及优劣势分析 (16)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7)3.1 技术瓶颈与创新能力不足 (18)3.2 安全风险与监管难题 (19)3.3 市场接受度与投资回报周期 (20)三、煤矿智能化建设发展趋势预测 (21)1. 技术发展趋势 (23)1.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 (24)1.2 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 (25)1.3 新型智能设备与系统研发与应用 (26)2. 市场发展趋势 (28)2.1 政策支持与行业需求推动市场扩张 (29)2.2 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智能化建设新方向 (30)2.3 国际化合作与市场竞争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31)3. 竞争格局与发展策略 (32)3.1 行业集中度提升与龙头企业培育 (34)3.2 创新驱动与差异化竞争策略 (35)3.3 跨界融合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36)四、结论与建议 (38)1. 研究结论总结 (39)2. 对煤矿企业的建议 (40)3.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41)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42)一、内容概括本文档主要关于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文章首先概述了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的基本情况,包括市场规模、参与主体、技术应用现状等。
分析了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技术难题、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变化等。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方向、政策调整趋势、产业升级路径等。
基于创新驱动的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基于创新驱动的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探索与实践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4)2.1 基于创新驱动的理论体系 (6)2.2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相关文献综述 (7)三、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9)3.1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智慧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1)3.2 中国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2)四、基于创新驱动的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13)4.1 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 (14)4.2 产业创新的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 (16)4.3 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优化 (17)五、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 (19)5.1 国内外典型城市或园区的智慧能源产业发展案例 (20)5.2 典型企业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创新实践案例 (21)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23)6.1 面临的主要挑战 (24)6.2 对策与建议 (25)七、结论与展望 (26)7.1 研究总结 (27)7.2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8)一、内容综述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架构设计:结合现有的技术和市场需求,设计一套适用于用户侧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等环节。
创新驱动的技术手段与应用:介绍在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创新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管理模式与政策支持:探讨在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分析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对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成功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铁建重工:推进“资本、产业、科技”深度融合
地下工程智能装备等研发与应用项
作关系,持续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铁建重工不断将管理变革引向深 目、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
攻关核心科技,形成独立自主的研发 入,在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战 将突破公司现有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
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略决策机制的同时,持续深化组织架 的瓶颈性技术难题,改善公司现有研
机为代表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实现 年研发费用为 6.78 亿元“卡脖子”技术的创新突破和部分领跑, 22.5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功应用于抽水蓄能市场。三是科技实
以更高性能、更优品质逐步替代进口 为 7.12%。2019—2021 年,公司研发 力持续增强。公司成功研制国产最大
42
专 题 SPEICAL TOPIC 分拆上市
①国企分拆上市提升资产价值 ②上汽集团:“科创小巨人”捷氢科技将分拆上市 ③电气风电:分拆上市助力风电业务做大做强 ④铁建重工:推进“资本、产业、科技”深度融合
占据海上风电市场份额首位。彭博新能 源发布的 2021 年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新 增吊装容量排名数据显示,2021 年,电 气风电海上新增吊装容量 4.1 吉瓦,稳
备、轨道交通设备奠定领先地位的基 直径盾构机,分别用于杭州艮山东路、 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此外,报告期
石。公司拥有 1000 多名研发技术人 下沙路隧道工程、北京东六环改造工 末,铁建重工总资产达 226.66 亿元,
员,占公司总人数的 24.32%,公司 程、长沙湘雅路过江通道和安徽芜湖 比 期 初 增 长 32.86%; 归 母 所 有 者 权
加强公司治理 铁建重工公开发行股票 12.85 亿
股,募集资金为 36.88 亿元,发行后 公司总股本为 51.41 亿股。铁建重工 创造了央企 A 股分拆上市首例、工 程机械行业首家科创板上市、专业 设备制造领域募资规模最大等多项
储能规模化发展政策体系、商业模式与综合影响读书笔记
《储能规模化发展政策体系、商业模式与综合影响》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方法 (4)二、储能技术概述 (6)2.1 储能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7)2.2 储能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9)2.3 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10)三、储能规模化发展政策体系 (11)3.1 国内外储能政策现状 (12)3.2 储能政策体系的构建原则 (13)3.3 储能政策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14)四、储能商业模式分析 (15)4.1 储能商业模式的分类与特点 (16)4.2 典型储能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18)4.3 储能商业模式的发展路径与趋势 (20)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综合影响 (21)5.1 经济影响 (23)5.2 环境影响 (24)5.3 社会影响 (25)5.4 政策影响 (27)六、结论与建议 (28)6.1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30)6.2 对未来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31)6.3 对产业发展的建议 (32)一、内容概述在阅读《储能规模化发展政策体系、商业模式与综合影响》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
本书首先对储能规模化发展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进而深入探讨了政策体系、商业模式以及其对社会的综合影响。
书中详细介绍了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作者分析了各国政府在推动储能技术发展方面的政策举措,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法规标准等。
这些内容阐述了政策在储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政策如何引导社会资本和市场力量进入储能领域。
其次.书中深入探讨了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商业模式。
作者分析了当前储能产业的盈利模式,包括电力市场、能源销售、服务合同等。
也指出了在储能规模化过程中,商业模式如何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实现商业与技术的良性发展。
这一部分的内容对于理解储能产业的商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对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综合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储能规模化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政策探讨
4㊀中国科技论坛(2021年6月)第6期[6]熊立ꎬ曹元坤ꎬ占小军ꎬ等 双元文化㊁创新战略与科技企业创业绩效:一个知识流的视角[J].管理工程学报ꎬ2020ꎬ34(2):30-39[7]ERNSTDꎬKIML Globalproductionnetworksꎬknowledgediffusionꎬandlocalcapabilityformation[J].Researchpolicyꎬ2002ꎬ31(2):1417-1429[8]GAGED Theventurecapitalsecret:3outof4start-upsfail[J].Wallstreetjournalꎬ2012ꎬ9(19):20-23[9]漆苏ꎬ刘立春 新创企业专利对于风险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创业板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ꎬ2020ꎬ41(10):227-237[10]张夏恒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流通经济ꎬ2020ꎬ34(3):26-3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3221)ꎬ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D17)ꎮ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政策探讨何玉梅㊀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ꎬ将是未来创新的重要力量ꎮ一方面ꎬ数据资源作为一种新的要素投入ꎬ因其流动性不受地理空间限制ꎬ正在成为重构全球产业链㊁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变革力量ꎻ另一方面ꎬ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创造新的生产方式ꎬ创新商业模式ꎬ产生新业态ꎬ获得新的发展动能ꎮ2020年以来ꎬ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ꎬ并得益于我国数字新基建的有力支撑ꎬ产业数字化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ꎮ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ꎬ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着由数字化技术驱动的要素结构㊁商业应用场景㊁组织工作关系等方面的重构或转型ꎮ如何理解并应对这些变化ꎬ制定创新激励政策ꎬ建立与数字化变革相适应的激励体制机制ꎬ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化转型为创新赋能ꎬ对于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ꎬ促进产业链上 隐形冠军 的大量涌现ꎬ实现我国的创新发展战略ꎬ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ꎮ1㊀数字化转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特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ꎬ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我国产业迭代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ꎮ在微观上ꎬ数字化生产将成为企业生产效率提升㊁创造新价值的加速器ꎮ由于数据要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要素即技术和知识结构最容易匹配ꎬ数字技术的应用又强化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偏向性ꎬ因此ꎬ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数字化生产方式中有望获得最大的边际收益ꎮ数字化转型还将通过变革生产方式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繁荣和创新能力的提升ꎬ其具体影响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规模经济性ꎮ数字化的生产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大规模生产的产业支撑和巨大的消费市场空间ꎬ使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从大规模数字化生产中获得规模报酬收益ꎬ实现创新资源的积累ꎮ目前ꎬ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配套齐全的工业门类ꎬ工业互联网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居世界前列ꎬ以大数据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应用日益普及ꎬ围绕数字化生产形成的产业链条日益成熟ꎮ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ꎬ可以利用我国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和超大规模的生产能力ꎬ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扩大生产规模的机会ꎬ从而迅速提高盈利能力ꎻ与此同时ꎬ我国消费市场的规模和升级潜力巨大ꎬ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取需求端释放的大规模消费市场红利ꎬ并利用市场需求不断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ꎮ(2)平台效应ꎮ数字化以数据要素连接传统生产要素ꎬ催生了工业互联网平台㊁科技服务平台㊁关键技术平台以及资源条件平台等大量平台型企业或机构ꎬ极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ꎬ促进了资源和技术的扩散和集聚ꎬ增加了协同创新的机会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赋能ꎮ单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ꎬ往往受制于资金㊁人才㊁企业规模以及抗风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ꎬ难以开展基础性强㊁持续性久的创新ꎮ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化转型的契机ꎬ一方面可以精准对接创新所需要的资源ꎬ借助公共创新平台吸引创新资源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路径经验降低创新风险ꎬ实现平台效应下的协同创新ꎮ第6期(2021年6月)中国科技论坛5㊀(3)迭代效应ꎮ数字化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周期缩短㊁技术迭代加快ꎬ并且能深入小众的细分市场ꎮ与传统企业相比ꎬ数字化转型后的企业对客户需求不但可以实时洞察与反馈ꎬ还可以与客户共同创造需求ꎬ从而更科学更具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决策ꎬ驱动产品迭代ꎬ加速技术创新ꎮ这种由需求驱动的迭代效应既增加了客户的粘性ꎬ也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同时具备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定制的能力ꎬ从而降低市场风险和创新风险ꎮ(4)分工深化ꎮ数字化极大降低了由于地理空间和市场壁垒造成的交易费用和市场分割ꎬ在全球化受到逆向影响的情况下需求市场规模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ꎬ从而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嵌入全球化产业链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分工ꎬ并由此深入 特精尖细 的关键技术领域ꎬ成为产业链上的 隐形冠军 ꎬ与龙头企业形成优势互补ꎬ共同构筑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ꎮ2㊀数字化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政策面向数字化转型的赛道ꎬ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否能够从上述效应中获得正向激励ꎬ转变为创新动能ꎬ关键在于国家的创新政策和措施是否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ꎮ以下从要素结构㊁价值创造㊁生态链㊁外部性补偿四个角度ꎬ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激励机制ꎮ第一ꎬ要素结构视角: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㊁商业模式㊁应用场景和组织方式的创新ꎬ而这些创新是围绕数据要素的流动和共享展开的ꎮ在激励体制机制方面ꎬ应积极培育鼓励数据要素自由流动㊁共享和维护数据安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ꎮ人才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ꎬ数字化转型后人才要素要与数据要素相互匹配㊁彼此互补ꎬ形成提升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ꎻ必须加快制定并落实吸引高层次人才及鼓励人才有序流动的奖励和配套保障政策ꎬ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引领作用ꎬ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培养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ꎻ加大人才政策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ꎬ充分利用市场机制ꎬ引导高精尖人才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ꎮ第二ꎬ价值创造视角:基于数字化生产的企业与传统企业主要区别是价值创造的中心发生了根本改变 前者是以顾客为中心ꎬ后者是以产品为中心ꎬ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模式也从面向产品和项目转变为面向消费者ꎬ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ꎮ因此ꎬ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政策要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ꎬ强调与消费者的连结和互动ꎬ减少甚至避免直接针对某项技术或产品的创新激励政策ꎮ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ꎬ需要政府加大新基建投资ꎬ降低数字鸿沟ꎬ制定鼓励竞争㊁防止垄断的法律法规ꎬ减少贸易管制和贸易摩擦ꎮ在保护好企业信息安全㊁消费者隐私和数据产权的前提下ꎬ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增加与顾客和其他商业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ꎬ重构商业活动应用场景ꎬ创造新需求和新价值ꎮ第三ꎬ生态链视角: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不再是单个企业的孤立现象ꎬ而是以连结㊁协作㊁共生为特征的协同式创新ꎮ以往针对单一创新主体的传统创新激励政策应转为面向协同创新的激励体制机制ꎮ为此ꎬ首先要转变治理理念ꎬ从线性激励和单纯鼓励市场竞争的思维转变为协同发展思维ꎬ把创新政策的重点放在构建协同创新的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上ꎬ形成一个由产业链㊁价值链和创新链共同演进的数字生态链系统ꎬ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融入这个生态链系统ꎬ迅速对接平台的创新资源和其他服务性资源ꎬ与其他创新主体和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资源融合㊁优势互补㊁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网络ꎬ加快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㊁转移和交易ꎬ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ꎮ第四ꎬ外部性补偿视角:要实现产业创新的目标ꎬ关键是要在关键技术㊁关键工艺或关键零部件等 卡脖子 领域实现技术突破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ꎮ事实上大多数 卡脖子 技术正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拥有ꎬ因此打造关键领域的隐形冠军就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起相应的激励体制机制ꎬ鼓励他们专注于高度细分领域的长期投入ꎬ力争打破领先国家的知识产权锁定ꎬ获得国际竞争优势ꎮ对于这些 卡脖子 关键领域的创新激励ꎬ应遵循市场原则ꎬ以补偿创新的外部性为主ꎬ加大基于科学的基础性创新的补偿力度ꎬ通过政府采购㊁培育首批消费者㊁创造或补贴客户等政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赶超和自主创新ꎮ与此同时ꎬ完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标准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ꎬ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建6㊀中国科技论坛(2021年6月)第6期立法律法规支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ꎬ既保护创新成果ꎬ又能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的布局和管理ꎬ挖掘专利价值ꎬ应对专利风险ꎬ突破专利壁垒ꎬ进而主导关键领域的标准制定ꎬ抢占细分领域的头部市场ꎮ3㊀结语展望 十四五 和2035年ꎬ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ꎮ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意味着业务模式㊁组织模式以及企业间协作模式的重新构建ꎬ以及推动价值创造从产品中心转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ꎬ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创新模式也将发生深刻变化ꎮ因此ꎬ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政策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和改变ꎮ数字化赋能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智能化㊁大规模化和定制化ꎬ创新的协同化以及产业发展的生态化ꎮ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政策要以这些特征为基础ꎬ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产品研发周期缩短㊁技术迭代加快的创新特点ꎬ以支持持续性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ꎬ将激励政策从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ꎬ从对孤立创新主体的激励转到协同开放创新体系的构建ꎬ采用分类补偿式原则ꎬ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短板环节和关键技术领域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ꎬ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进知识产权战略ꎬ引导和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精准化㊁动态化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ꎮ数字化转型能否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赋能ꎬ归根结底还将取决于人 人才是创新的终极力量ꎮ任何激励政策都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的支撑ꎬ整个社会只有形成一种鼓励试错㊁宽容失败和允许质疑的氛围ꎬ建立起重视企业家精神㊁尊重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的营商环境ꎬ科技型中小企业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增长的生力军ꎮ参考文献:[1]陈强远ꎬ林思彤ꎬ张醒 中国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激励了数量还是质量[J].中国工业经济ꎬ2020(4):79-96 [2]刘志彪 培育全球价值链上的 隐形冠军 [J].中国经济报告ꎬ2018(6):22-24[3]肖红军 政策激励创新的 三个转变 [J].唯实(现代管理)ꎬ2014(9):37[4]谢康ꎬ吴瑶ꎬ肖静华 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与适应性创新 数字经济的创新逻辑(五)[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21(1):1-10[5]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J].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ꎬ2020(9):5-9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联重大应用研究课题 数字经济助推江苏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WTA-010)ꎮ面向2035年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对策研究任声策㊀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胡尚文㊀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生1㊀面向203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当前ꎬ我国正在向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前进ꎬ2035年是其中的重要节点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ꎬ到2035年ꎬ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ꎬ经济实力㊁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ꎬ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ꎮ2035年的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反映未来15年我国企业的发展环境ꎮ面向203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主要有五个主要特征: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经济环境机遇较多ꎮ总体上我国经济将处于较稳定的增长时期ꎬ在这个增长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力量不容忽视ꎬ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也将因总体向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而机遇不断ꎮ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阐述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ꎬ是实现我国未来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ꎬ其中知识产权相关法制体系和治理能力必然将不断完善ꎮ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技术环境加速迭代ꎮ当前ꎬ科技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ꎬ。
智能物流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上所述,本项期目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创新、环保节能方面等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社会经济联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运动中的实物流通渠道和桥梁,是进行生产和建设的物质前提,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保障,是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客观基础,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7
项目由某某智能物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人民币10亿元,项目计划用地400亩,五年内建成。。物流产业园将容纳经营户1000余家,每年物流产业园营业收达100个亿,纳税额突破4.5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10000个以上。某某智能物流产业园按照现代物流产业园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将虚拟物流信息港、物流港和商务港三大功能集成建设,通过开发建设一个虚拟大物流基础平台(主要实现数据的交换、集成、协同等),商贸交易服务(主要实现物流资讯整合、政府监管、电子交易、园区展示与推广等)、综合运营管理(主要实现智能配货、智能定位及可追溯追踪、智能调度、可视化智能仓库、智能停车场、在线智能一站式代理、呼叫中心、智能可视化安防、智能广播等)、供应链管理(主要通过快速智能的生成生产库存、渠道库存及销售金额、数量等分析结果,实现物流产业链上中下游及时、便捷、有效的双向沟通)和商业智能决策(主要实现数据的智能统计、智能分析及智能化辅助决策等)四个应用平台,从运输、仓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物流服务节点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协同化、标准化,为区域内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生产企业、贸易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提供一个集成化、协同化、智能化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实现物流产业链间的多业联动,有效形成物流供应链服务,有效解决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同物流业之间的供需矛盾,有效达到从物流成本、物流质量及物流时间”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优化,从而达到培育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区域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推动区域经济的和谐与快速发展。该项目已经列入某某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中。
工业互联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报告说明“十四五”期间,强化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需要持续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将新一代信息网络打造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发展的动力源,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现代产业经济体系构建的支撑与引导作用,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新形势下,工业、能源、消费、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用户消费习惯由线下向线上方式过渡,信息通信业由流量消费向应用服务转型,行业发展的体系架构、应用模式和增长动能发生转变。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897.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94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38%;建设期利息642.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流动资金8309.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3%。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7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5666.20万元,净利润8616.2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11%,财务净现值1540.5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89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
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
关键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持续增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核心技术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突破。
全省数据安全体系架构逐步完善,数据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能力有效提升,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有效实施。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西部第一。
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10一、 基本原则 ................................................................12二、 安全应急能力不断加强,安全防线更加坚实 ................................三、 强化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 ................................................1414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 .....................................................16一、 行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普惠民生服务持续增强 ............................18二、 通信基础设施加速升级,供给服务能力西部第一 ............................第三章 项目总论 ............................................................20一、 项目概述 ................................................................22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 .........................................................23三、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25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26五、 资金筹措方案 ...........................................................26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27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 .........................................................27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27九、 环境影响 ................................................................27十、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十一、 研究范围.............................................................2829十二、 研究结论 .............................................................29十三、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四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 ....................................................32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32二、 建设方案 ................................................................33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3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五章 项目选址 ............................................................35一、 项目选址原则 ...........................................................3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40三、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45四、 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48五、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515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5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七章 法人治理 ............................................................5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61二、 董事 ..................................................................66三、 高级管理人员 ...........................................................68四、 监事 ..................................................................第八章 发展规划 ............................................................70一、 公司发展规划 ...........................................................71二、 思路及措施 .............................................................第九章 运营管理 ............................................................74一、 公司经营宗旨 ...........................................................7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7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78四、 财务会计制度 ...........................................................84五、 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助推全省实现新发展 ..............................86六、 工业互联网发展工程 ....................................................86七、 助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88八、 移动物联网纵深发展工程 ................................................第十章 SWOT分析 ...........................................................90一、 优势分析(S) .........................................................91二、 劣势分析(W) ........................................................92三、 机会分析(O) .........................................................92四、 威胁分析(T) ..........................................................第十一章 技术方案 .........................................................10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102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103三、 质量管理 ................................................................104四、 设备选型方案 ...........................................................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105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 ..................................................106一、 编制依据 ................................................................107二、 防范措施 ................................................................113三、 预期效果评价 ...........................................................第十三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114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114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第十四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115一、 人力资源配置 ...........................................................115劳动定员一览表.............................................................115二、 员工技能培训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17117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 ....................................................118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20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121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122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七、 环境管理分析 ...........................................................123125八、 结论及建议 .............................................................第十六章 项目投资计划 .....................................................127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28二、 建设投资估算 ...........................................................130建设投资估算表.............................................................130三、 建设期利息 .............................................................13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31四、 流动资金 ................................................................132流动资金估算表.............................................................133五、 总投资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33134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13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第十七章 经济效益 .........................................................136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136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3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4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40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4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43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五、 偿债能力分析 ...........................................................14314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六、 经济评价结论 ...........................................................145第十八章 风险评估分析 .....................................................146一、 项目风险分析 ...........................................................二、 项目风险对策 ...........................................................148第十九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 ...............................................151一、 项目招标依据 ...........................................................151二、 项目招标范围 ...........................................................151三、 招标要求 ................................................................153四、 招标组织方式 ...........................................................157五、 招标信息发布 ...........................................................第二十章 项目总结 .........................................................第二十一章 附表 ............................................................160建设投资估算表.............................................................16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6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62流动资金估算表.............................................................16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6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6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6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6616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6716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基本原则创新引领,建用协同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与应用、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全省经济发展。
“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营销策略创新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4)2.1 新能源汽车出口营销相关概念 (5)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6)三、“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分析 (8)3.1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总体概况 (9)3.2 “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 (10)四、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12)4.1 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创新 (13)4.2 产品策略创新 (14)4.3 渠道策略创新 (16)4.4 促销策略创新 (17)五、案例分析 (18)5.1 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成功案例分析 (19)5.2 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失败案例分析 (21)六、结论与建议 (22)6.1 研究结论 (23)6.2 对策建议 (25)一、内容概括本研究以“双碳”背景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营销策略的创新。
概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强调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分析了“双碳”目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包括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国际合作等方面。
在理论分析部分,本研究运用营销策略相关理论,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包含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推广策略的营销策略体系。
还探讨了数字化营销在新能源汽车出口营销中的应用,以及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
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以我国某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例,通过对其营销策略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其在“双碳”背景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还对比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营销策略,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国际合作等。
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低碳经济的代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
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实例(一) (1)
(一)我国小企业内控建设基本情况 1.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比例
2.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很多小企业经营混乱,职责不清,经营管理效率低下,企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问题频发,甚至在 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等等情况,因此适时出台相关内 部控制规范将有力促进小企业查漏补缺,解决小型企业管理中的诸多困惑成为一种必然。 3.风险识别 小型企业的高成长性特征常伴随着高风险水平,尤其是较为优秀的企业一般都是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含量的公 司,在将科技成果转换为商品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不确定性,使得小型企业的风险特征、风险水平都异于大型企 业。因此,风险识别能力对小型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内控建设与推进方式 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往往不是系统和全面的,很多是从局部重要业务领域开始起步,等经验相对成熟后, 再复制推广到其他领域。比如,科瑞技术在建立了ISO9000,ISO1400质量管理体系几年后,才引入美国卓越绩效模
第2页 共5页
看点五: 最重要的——小企业内部控制主要目标更加明确突出:经营合法合规、资金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可 靠。这些内控目标是内控体系实现的合理保证。相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去掉了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 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看点六: 小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风险导向原则、适用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简单理 解就是好刀要用在刀刃上,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不要过度控制。 看点七: 小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总体要求也是围绕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适 当展开。小企业应当恰当识别与控制目标相关的内外部风险,如合规性风险、资金资产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 合同风险等。 看点八: 小企业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更多的是定性分析,包括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管理层访谈、行业标杆 比较等。小企业开展风险评估的频率可以很灵活机动,最好应当定期开展系统全面的风险评估,如果觉得自己没有 风险评估的能力,还可以考虑聘请外部专家提供技术支持。 看点九: 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控制、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会计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单据 控制等。如果确实无法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应当采取抽查交易文档和定期资产盘点等替代性控制措施。还应 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看点十: 有必要单独说一下单据控制的意思,因为它是新的措施:即明确各种业务和事项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并按照 规定填制、审核、归档和保管各类单据。 看点十一: 小企业可以采用灵活适当的信息沟通方式,以实现小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投资 者、债权人、客户和供应商等有关方面之间的信息畅通。 二、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合作实现市场创新
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合作实现市场创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的发展和增长,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战略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策略,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市场创新的新途径。
战略合作,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业务往来,更是一种深度的融合和协同,能够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价值。
一、战略合作能够带来的优势1、资源整合与优化不同企业在人力、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方面往往具有不同的优势。
通过战略合作,企业可以将各方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一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与一家拥有广阔市场渠道的企业合作,就能够将技术迅速推向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
2、降低风险市场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
通过战略合作,企业可以共同分担风险,降低单个企业的压力。
比如,在研发新产品时,多家企业共同投入资金和人力,一旦项目失败,损失可以由各方共同承担,从而减少对单个企业的冲击。
3、拓展市场边界合作企业可以借助对方的市场影响力和客户基础,快速进入新的市场领域。
这种跨领域的合作能够打破传统的市场界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例如,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与一家互联网企业合作,就有可能将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到更广泛的地区和客户群体。
4、提升创新能力不同企业的思维方式、技术积累和创新经验各不相同。
通过战略合作,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
这种知识和经验的共享能够加速创新的进程,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二、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要实现有效的战略合作,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择合作伙伴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1、战略目标一致性合作伙伴之间的战略目标应该相互契合,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在合作过程中保持方向一致,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疫情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业务融合、技财融合和人财融合
疫情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业务融合、技财融合和人财融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智移云技术的快速发展,业财一体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不断深化,业财融合再次成为各行各业研究的热点。
但是,何为“业”?何为“财”?各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对业财的认识也就有所差异。
文章在对“业”“财”细分界定的基础上,研究业财融合的其中一个细分种类,供业界参考。
标签:信息技术;业财融合;财务共享一、业财融合的涵义传统财务会计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会计准则为准绳,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与反映的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会计工作重心也从事后的记录转为事前的预测与决策、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核算与分析。
要实现上述目标,业财融合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所谓业财融合,指财务与业务基于相同的价值目标,在思维、制度、流程、系统、信息等不同层面的全面融合,采用信息化手段使业务与财务在流程上实现自动协同,在流程上平滑衔接业财信息,使业财紧密相连,业务信息成为财务信息的有效驱动信息,业务的数据成为财务数据的维度扩展数据,业财信息一体化成为业务决策的服务信息,有效提升决策辅助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业财融合的基本内容传统的业财融合,更多强调需纳入会计核算的业务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同步至财务核算系统,笔者认为,这是业财融合的初步阶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发展,业财融合已逐步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业财融合的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现阶段的业财融合,笔者认为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一)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财务管理业务不仅仅是会计核算,还包括资金管理、税务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
业财融合也不仅仅是其他业务部门和财务核算的融合,财务管理业务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更是业财融合的起点和基础。
(二)业务管理数据和财务核算业务的融合这是大部分业财融合系统重点解决的问题。
由于业务信息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的时间、深度存在差异,大部分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业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损害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这也是推动业财融合的意义所在。
实探科陆电子储能电站美的ToB业务模式变革转型步入收获期
实探科陆电子储能电站美的ToB业务模式变革转型步入收获期8月31日,()披露半年报数据,营业总收入1978亿元,归母净利润超182亿元。
其中B端业务十分抢眼,包括新能源、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及自动化等业务,已逐渐成为美的集团发展的“第二引擎”。
8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深圳市深汕合作区的科陆海丰AGC储能辅助调频项目(以下简称“海丰项目”)。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海丰项目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储能联合百万机组调频项目(30MW/15MWh),也是首个毫秒级响应广域直调遥调、遥控指令的项目,还是广东首个具备独立调频功能的储能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被美的集团控股两个月后,()首次作为美的能源攻克储能业务的有力抓手正式亮相,也是美的集团多元化布局,深化ToB业务模式的变革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
探访科陆电子“最佳营收”储能电站在海丰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了数十个类似集装箱的巨大“铁盒子”。
据了解,海丰项目始建于2023年,于2023年并网投运,投资将近1亿元,整体规模30MW/15MWh。
截至2023年8月,海丰项目累计等效循环次数9000余次,收益2亿多元,是行业内投运比较早、运营时间最长的项目,整体收益稳居南网首位。
在科陆电子海丰项目负责人张明星看来,海丰项目对国内储能站建设的示范意义众多,主要包括:一是电站的运维经验,二是运行策略的选择,三是这个过程中克服很多问题,包括均衡问题和一些核心技术等等。
目前,海丰项目已完成全生命周期运行,为我国储能站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参考数据的同时,也实现了较好盈利,并纳入2023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的重点跟踪评估项目。
“原来这个行业的运维方面没有过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在运维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创新工作。
结合多年的电力行业相关经验及光伏运维经验,再结合储能本身的特性,编制了众多储能相关制度、规范,能够很好地保证电站的运维安全,连续4年安全无事故。
002121科陆电子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科陆电子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2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亏损1,310.83万元,2023年三季度扭亏为盈,盈利8,039.82万元。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企业在扭亏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利润增长,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31,858.43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52,003.52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54倍。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9,205.8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8,656.62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6.34%。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收入增长明显快于销售费用增长,企业销售活动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市场效果。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5,909.42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5,800.8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1.87%。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1%,与2022年三季度的8.23%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降低4.92个百分点。
2023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9,255.52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6,089.2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52%。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企业存货所占比例较大,经营活动资金缺乏,资产结构并不合理。
2023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明显下降。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
其他应收款占收入的比例下降。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下降,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趋于改善。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科陆电子2023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活动的支持。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科陆电子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4.98%,总资产报酬率为5.37%,净资产收益率为18.3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93%。
以“五个创新”助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入融合
以“五个创新”助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入融合发布时间:2021-12-24T03:38:36.22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7期作者:王乐[导读] 为保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下提出了“五个创新”来实施。
国能徐州发电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1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要让两者融合,发挥最大的作用,也要积极创新。
基于此,首先分析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必要性,然后为两者更好的融合提供了“五个创新”的策略。
旨在为两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一种可行性参考策略,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企党建;生产经营;创新;深度融入引言:如何有效地整合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并把它转向企业的生产经营,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而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下提出了“五个创新”来实施。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入融合的必要性(一)有效提升党建工作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注重党建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将其与生产经营相融合[1]。
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更可以确保企业一直能保持着创新发展的活力,更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工作。
这既是对企业发展的创新,更是党建工作的创新,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出党建工作的价值。
(二)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着重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后,可以提高其文化素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增强对党和企业的爱戴与拥护,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展创新的经营活动。
做好企业党建工作,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