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综合提升核心知识整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政治(鲁京津琼)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29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

2020版高考政治(鲁京津琼)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29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

第29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 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

[试判断]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 )分析:错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

“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2.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事物是客观与客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分析:错误。

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事物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分析:错误。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 )分析:错误。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5.静止是事物的质变状态。

( )分析:错误。

静止是事物的量变状态,此时构成事物的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改变。

6.“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 )分析:错误。

“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7.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 )分析:错误。

规律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8.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 )分析:错误。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非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9.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 )分析:错误。

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10.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 )分析:错误。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是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高考政治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docx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高考政治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docx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教案20 高考政治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注意理论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二、重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体系建构探究质疑1.意识的产生是主观的。

2.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3.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4.意识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5.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是停留在事物表面。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8.人定胜天。

练习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的话说明了(C)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2.北京同仁堂药店内有一副对联:“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正是靠着这份承诺,同仁堂从一家普通的家庭药铺发展成为国药第一品牌这表明(D)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精神不是万能的C.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做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D.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3.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这启示我们(B)A.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重要B.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C.获得成功取决于勇气与信心D.要重视客观规律4.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B)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它是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

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

③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四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十三五”时期,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增长,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这一发展道路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立法B.社会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世界具有客观的物质性解析:选D。

中国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是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的表现,D 项正确。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它们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B两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

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

这些发现表明( )A.宇宙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本质B.科学家的发现决定了宇宙间物质的形态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科学的证明D.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解析:选C。

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表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科学的证明,C项符合题意;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A 项说法错误;B项中“决定”说法错误;人们不能穷尽对宇宙的认识,D项说法错误。

3.目前,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一些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我国重视气候变化有关工作,是因为( )①自然界具有物质性②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我国重视气候变化有关工作,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因为自然界具有物质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不是我国重视气候变化有关工作的原因,应排除。

4.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③物质是运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29课含答案

2020版政治新高考鲁京津琼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29课含答案

第29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

[试判断]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分析:错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

“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意识。

2.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事物是客观与客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析:错误。

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事物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分析:错误。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分析:错误。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5.静止是事物的质变状态。

()分析:错误。

静止是事物的量变状态,此时构成事物的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改变。

6.“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分析:错误。

“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7.规律是客观的,因而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分析:错误。

规律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把规律看作是永恒不变的,是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8.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分析:错误。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非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9.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分析:错误。

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10.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分析:错误。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是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鲁京津琼2020版高考政治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单元综合提升核心知识整合讲义

鲁京津琼2020版高考政治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单元综合提升核心知识整合讲义
第七单元
1.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民政协之间的关系
区别(地位和职权)
联系
中国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①中国共产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
②一般情况下,国务院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征求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国务院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的行政工作,行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职能
图示 中国共产党、国务院、全国人大、人民政协的关系
2.区分政治生活中各行为主体的职能、权力或权利
人民
政府
是行政机关,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通过依法行政,具体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人大代表
提案权、质询权、审议权、表决权
公民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主权国家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监察委员会
是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了监督、调查、处置职责

浙江2020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九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

浙江2020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九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

第二十九课研究世界的实质考点展现考试要求考题列举考察热度辩证唯物主义的物a世界无★☆☆☆☆质看法的物世界的真实一致性b质性无★☆☆☆☆在于它的物质性2017 浙江 4 月选考,物质与运动、运动b 27( 选择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与静止的关系考29( 选择 )情分2018 浙江 4 月选考,认识规律的客观性、普c 26( 选择 )析2016 浙江 10 月选考,★★★☆☆运动遍性及其要求掌握28( 选择 )规律2018 浙江 11 月选考,27( 选择 )人能认识和利用b2016 浙江 4 月选考,规律29( 选择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28( 选择 )知识点一世界的物质性考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1)含义: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2)独一特征:物质的独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对点训练1. ( 判断 ) 物质与物质的详细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答案F。

物质是对物质详细形态共性的归纳,与物质详细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以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以下看法中正确的选项是()①物质不依靠于人的意识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③物质就是各种各种的具体的物质形态④物质归纳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全部事物和现象的共同实质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答案C分析②错误,物质是永久的,物质的详细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③错误,物质与物质详细形态不可以等同。

考点 2世界的真实一致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实一致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依照自己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一致的自然界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久发展的产物原由人类社会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组成因素素。

这些因素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陪伴着人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一同产生的提示对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实质是物质;世界的来源是物质;世界的一致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一致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

浙江专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讲义

第三十一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考点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特点提醒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对点训练.(·浙江月选考)(判断)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 ) 答案。

.(·浙江月选考)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 ) ①能动性②客观物质性③目的性④社会历史性.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强调了①③,应选。

②④不符合题意。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拓展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点训练.(·浙江月选考)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约束之后,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

年后,所试验的亩沙漠变成了良田。

这样做是因为( ).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答案解析科学家发现约束后,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使得沙漠变良田,这样做是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选,错误;认识工具在题中未体现,排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表述不当。

.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答案解析漫画《过沟》有两个人在思考怎么过沟,并写出了过沟方案,而另一个人则正在过沟,体现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其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2020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综合提升微专题12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课件

2020版高考政治第十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综合提升微专题12主观题规范答题指导课件
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 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 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
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 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4)卷面整洁化。答题应讲究卷面的整体性,在规定的位置答题,用统一颜
色(黑色碳素笔)的笔迹,字的大小均匀,排列整齐有序(尤其注意答案的两边
要整齐),整体上安排合理。书写尽量工整、规范,少连笔或不连笔。切记
不要为求速度,书写不认真,字体潦草,甚至难以辨认,使阅卷老师产生厌
烦情绪,不知不觉从严给分。
2.答题语言规范的基本要求 (1)语言简练化:语言简约明了,惜墨如金,叙述时要体现一个“简”字, 千万不要啰嗦、重复、拖泥带水。答案要运用主干知识和基本观点来组织, 可以适当拓展但不需要过多的解析,以保持语言简练。一个要点的阐释不必 过多,但要突出关键词。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
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
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
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
多个国家的2 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 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
规范体验 学生答卷1
阅读点评:卷面凌乱、先失印象分

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提纲(人教版选修4).doc

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提纲(人教版选修4).doc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复习提纲考点1、哲学的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①自然界的物质性A.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一,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第二,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点2、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概括了一切运动的共性,而这一共性是通过运动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

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①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两种错误观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山东专用)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山东专用)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易错 8】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主观
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
状态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恒的和绝对的
8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 教师用书) 考点二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全面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首先,意识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 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 刺激感应、 从意识 感觉和心理)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其次,意识是社 的起源 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 看 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 物 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 质 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决 定 从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 意 的生理 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 识 基础看 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02 题型难度 采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以 意义类、说明类设问为主,题目较难。
03 命题特点 以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文化发展、新思想新 理论新观点为背景,从微观角度考查意识 的能动作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 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政治认同、科 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04 关联考点 哲学是什么、哲学与时代精神、联系观、发 展观、创新的社会作用。 05 命题趋势 以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文化发展、新思想新理
论新观点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为考查形式,从微观角度重点考查一切从实 际出发、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追求真理的 知识与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 物的能力与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 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第32讲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第32讲含解析

第3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课程内容]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程朱理学1.背景:儒学危机(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2)主观上:儒学的自身缺陷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2.内容3.地位及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1)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

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

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三、程朱理学的影响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等;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2.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1.背景(1)经济: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2)政治: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3)阶级: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工商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思想:文化专制日益严重,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2.主要代表人物(1)“异端”思想家李贽①学术上: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②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追求个性发展。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

1单元综合提升23专题四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差异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传统科技严格上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

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传统科技善于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然而缺少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但缺乏理论概括和分析。

西方近代科技大都重视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4.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4(2018·课标全国Ⅲ,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廉颇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1.首先确定本题的时空界限:材料给出的是“东汉”,设问中要求的是“中国古代史”。

2.根据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观点明确。

(1)可以从肯定班固的评价标准谈看法。

例如:①从表格整体内容上看:汉代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是儒家思想;②从表格具体内容上看:人物按圣人愚人标准划分,折射出儒家占主流地位的特点;道家(老子)和法家(商鞅、韩非)人物排名前列,折射出汉代新儒学外儒内法的特点;民间的商人(范蠡)、侠客(荆轲)和农民(陈胜),折射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特点;表中未展列评判汉代人物,折射出史家受制于时代的特点。

(2)可以从否定班固的评价标准谈看法。

例如:班固把秦始皇评为“中下”,我认为是不科学的。

3.提出看法后,说明时要注意史论结合,即史实+评价。

试答:答案示例一:看法:儒家思想影响了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提升
1.全面把握生活与哲学的内在结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哲学可分成四大部分内容,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唯物史观。

唯物论介绍的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辩证法说的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认识论则是主要介绍认识的发展问题,唯物史观研究的是社会的基本问题。

(2)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两者又可以再分,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分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辩证法的观点,主要有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4)唯物论和辩证法侧重介绍的是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则主要是在认识论中加以阐述。

认识论主要研究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5)唯物史观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人生的重大问题。

如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生价值等。

这些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子课题。

(6)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与唯物史观是相互渗透的。

哲学的总体结构如图:
2.抓住“标志性”词语,理解物质世界与真理
(1)针对、按照、立足、基于、根据……(问题、现状、特点、影响、形势、情况),提出、出台、制定、形成、调整、颁布……(理论、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方案、经验、决定、制度)等,从唯物论看,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认识论看,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2)在……(主题、理论、观点、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经验、制度)的(指导、引领、启发、贯彻、实行)下,促进……(事业、活动、行动、实践)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体现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

(3)地震、洪水、火山喷发、泥石流、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体运动、季节变化、社会发展、社会活动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体现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