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近代中西文化》

合集下载

教会论文近代教育论文:1840年前后教会在华兴办近代教育情况综述

教会论文近代教育论文:1840年前后教会在华兴办近代教育情况综述

教会论文近代教育论文:1840年前后教会在华兴办近代教育情况综述摘要:1840年前后基督教在华传教过程中兴办了大量的现代教育,使中国人对现代教育逐渐重视起来。

虽然教会在华兴办教育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可否认,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缩小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教会;中国;近代教育基督宗教自唐朝景教传入,经元代天主教东传,明清时代大批耶稣会士的进入,直至近代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大规模传入,基督教四度来华布道,在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尤以19世纪以新教传教士为主的第四次来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为最。

1807年,新教的传教先驱、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抵达中国,定居广州。

掌握了中文后,马礼逊开始了传教活动。

由于当时清朝还在延续康雍期间的禁教政策,并于1812年颁布禁令,规定如有洋人传教且无论满人或汉人信教,为首者斩,信教而不退教的则充军。

因此马礼逊的传教效果甚微——直至1814年在其传教七年之后才有一个叫做蔡阿高的广东人经其施洗成为第一个华人信徒。

马礼逊记下了当时的情景:“高山之麓,罕有人迹,有水一溪,迂回凝碧,予于是地奉父子圣灵之名为彼施洗,祝彼为吾道收获之第一佳果也。

”受徒施洗要选择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传教之艰辛、风险之巨可见一斑。

至1832年,马礼逊来华已经25年后,中国才共有10名信徒。

而另一位传教士裨治文在1830年至1835年这五年间在广州传教,竟无一人信教。

由于清廷的禁教政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教士直接在中国宣传教义和招收教徒的工作步履维艰。

为了打破传教活动的僵局,通过长期的实践,马礼逊发现文字布道、家庭布道、教育布道、医药布道等“文化传教”方式较易为国人所接受。

因此传教士们便将活动的重点集中在传播西方文化方面。

而传播文化知识,收效最大影响最深莫过于举办教育活动,创办学校。

由于清政府的禁教政策,传教士在华兴办教育的不能随心所愿,只能采取迂回曲折的道路进行。

1900年以前基督教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900年以前基督教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宗教是不受海洋和疆域 的限制的。西方 的基督教传教士则 自十六 13 年 , 86 洪秀全在广州参 加乡试时 , 意中得到了一本宣扬基督教 无 劝世良言》 洪秀全受到《 。 劝世良言》 的启发 , 根据书中的说 世纪初期 ,随着中国社 会进人近代而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股特殊 势 的小册子一《 自行洗礼 , 开始拜上帝和反对拜偶像。 洪秀全还将 自己家 中的“ 偶像 力, 并对近代中国的政治 、 、 经济 文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无可否认 , 近 教 , 代的基督教传教活动是伴随着西方的大炮和商品而来 的,具有很大的 扫除 , 并将塾 中的孔子像牌位弃去 。 这无疑是惊世骇俗的举动 , ” 无疑是 侵略性和隐蔽性 , 给近代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 的危害 , 但是在另一方 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 的一大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 自发组织 的利用 宗教作为宣传武器的斗争。在封建社会中, 广大人民如果不到逼不得已 面, 基督教对近代 中国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 尽管这并非是传教士们 所希望的 ,本 文主要介绍 的是 10 90年 以前基督教对近代 中国思想 文 的情况下是不会起来造反的 , 因为他们深受几 千年来传统思想的束缚 , 服从皇权 的绝对权威 。 但是他们在唯一真神“ 皇上帝” 的感召和指引下 , 化 、 会 生 活 和政 治 方 面 的影 响 , 社 这种 影 响 主 要 有 以下 三 个 方 面 。 传播西学 敢于造反 , 因为“ 皇上帝 ” 告诉他 们“ 吃天父饭 , 活则享天福 , 了上天 死 自基督教传人中国以来 , 基督教和传 教士一直承担着传播 西学的, 堂” 与其饿死还不如起来造反。 可以说基督教传教士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起 了桥梁的作用。传教 太平 天国运 动可以说是在当时社 会矛盾 激化的情 况下爆发的 , 但 士所起的这种所用 , 与近代 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背景有很大关 系。 一方 是基督教 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首先基督教 的思想促进太平天国运动的 面, 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枪炮 征服与殖 民的过程开始的, 这 领导人洪秀全从求取功名到信仰基督的思想 的转变。在此基础上, 洪秀 就使得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 出于民族 自卫心理 , 不能正确地理解 全提出了天下凡间都应“ 跳出邪魔之鬼 门, 循行上帝之真道 , 时禀天成 , 与 接 受 西方 的科 学 与 文 明 , 另一 方 面 , 于 中 国 长期 的 闭关 政 策 , 近 由 对 力遵天诫 , 相与淑身淑世 , 相与正已正人 , 相与作 中流之砥柱 , 与挽 已 相 代世界相当隔膜 , 无论从心理 、 思维 、 还是从语言技术等方面 , 都不能承 倒之狂澜 , 行见天下一家 , 共享太平 。” 其次 , 在洪秀全的宣传之下 , 在 担起传播西学 的重任。 在这种情况下 , 伴随着西方大炮而来并因此而具 “ 皇上帝” 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之下 , 拜上帝会 的会众也经历 了一个从信 有特殊的地位 的传教士, 便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上帝 到造反的思想转变。 此外 , 不仅太平天 国运动的起义受到基督教的 传教士对西学的传播主要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 影响 , 不少传教士还支持和同情太平 天国运动 , 并在太平 天国的政权中 第一, 基督教和传教士把西方的自然科学传人 中国。 任过职 。美籍传教士罗孝全就是其 中的一位 。 第二, 基督教对于西方近代社会科学学说与思潮的传播 。 在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 动当中。 基督教仍然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 基督教传教士在介绍中国文化给世界方面也起 了一定作用 , 甲午 战后 , 康有 为 、 梁启超 、 嗣同等人接触西学 , 成维新思想 , 谭 形 发动 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一些基督教传教士因而成为著名 的汉学家, 促进 维新变法运动在相 当大的程度上也是从传教士的宣传 中了解的。可以 了世 界 汉学 的 兴 起 与发 展 说“ 基督教传教士在最初唤醒 中国人使之感到需要变法这一方面, 曾起 二、 对社会思想观念转变的促进 过重要作用” 。 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和对西学 的传播所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促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主张并没有能够挽救 民族危亡。继起领导 进 了 人 们思 想 观 念 的转 变 。 中国革命 , 翻清王朝 的是辛亥革命。 推 在辛亥革命 中基督教仍起过一定 基督教 在这方 面最深远 的影响便是促进 了近代 中国的妇女 解放。 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 , 妇女被排除在正常的社会秩 孙中山本人就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早 年的孙 中山曾受教于教会学 序之外。基督教主张男女平等, 反对虐待妇女的行为。而且在 1 世纪 校( 9 英国基督教监理会所办的意大奥兰尼学校 )在那里 , , 他对基督教产 初, 有相 当数量的基督教传教本人就是妇女 , 这就使得他们在争取 自身 生了浓 厚的兴趣 , 并在 18 8 4年与好 友陆皓东一起受洗入教。有 的文献 在中国社会地位的同时 , 也争取中国妇女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 。 基督 说 , 孙中山“ 少年信仰宗教 , 非常强烈, 旧约》 读《 至摩西导引以色列人出 教传教士谴责缠 足和溺婴行 为。同时也对中国传统 的包办婚姻表示 不 埃及到迦南乐土记 , 眉飞色舞 , 拍案大叫 , 我孙逸仙 岂不能令我汉族脱 满。 但是他们最大的影 响是在清末反对缠足方 面。17 , 94年 在厦门成立 离鞑 虏 而 建 新 国乎 ? ” 【 了第一个主张禁止缠足的传教士团体 , 规定妇女入会要放 足。 在反对缠 综上所述 , 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和传教士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基 足运动的呼声下 , 慈禧太后 于 10 年颁发懿 旨正式废除缠足。基督教 督教对西学的传播 , 92 促进了人们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 , 而这两者又间接 主张禁止缠足 , 废除缠足可 以说从肉体上得到 了真正的解放, 对于近代 地推动 了中国的政治运动和社会革命 。 的妇 女 解 放运 动 来说 可 谓 意 义重 大 。 当然 , 我们也必须看 到基督教是伴随着西方 的大炮和商品而来 的, 与“ 废除缠足” 具有同等意义的是基督教兴办的女学教育。“ 基督教 他们是在不平等条约规定特权 的前提下进入中国的,在一定程度上充 传教士们还努 力在成年妇女中开展识字运动 。虽然这 样办 的妇女教育 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 这是基督教的本质。但是在客观上 , 基督教对 计量参差不齐 ,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 , 截至辛亥革命 前夕 , 教会学校在中 中国社会也起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 , 中国 在 国仍然是使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与 中国男子大体相等的仅有的学校。”1 近代一百年的历史中,基督教和传教士的影响是构成传统的社会政治 I 1 基督教开展的妇女教育为中国女性提供 了受教育的机会 ,为近代妇女 体制 、 社会结构迅速崩溃瓦解 、 新的社会 因素的萌生 、 成长 、 发展变化趋 走出家庭 、 走向社会 , 关心国家的命运 和前途奠定 了基础。 势 的组 成 部 分 , 并在 这 一 变 化发 展 中起 了 一定 作 用 三 、 会 变革 和 政 治运 动 社 14 80年, 西方的坚船利炮在打开 中国国门的同时 , 作为西方资本主 参考文献 义精神支柱的基督教 自十六世纪传人中国以来进入 了一个前 所未有 的 [] 1 费正清主编 《 刽桥 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9 . 1 3 上 9 发展阶段 , 并对中国社会产生 了 广泛而深远的影 响。其 中最重要 的作 卷 第 6 4页 4 用就是间接上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 。 [] 2 周邦福 《 蒙难述钞》资料丛刊《 太平天国》 五)第 7) ( , 『页 鸦片战争 以后, 通过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 国的商品如潮水般涌人 外 [ ]太平诏书》《 3《 ,太平 天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1 第 9 — 第 册, 1 中国, 冲击着 中国 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 , 而此时的清政 府为了支付战费 9 页 2 和赔款 , 加紧对人民的搜��科技信 基础 理论 研 讨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标准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标准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4060042 〕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制定日期〔〕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批准〔二级学院(部)院长〕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本门课程是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开设的一门的专业限选基础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教师开设,通过本课程学习,既可掌握中外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又可加深从文化学层面上对各门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中历史。

2.学习目标本课程上编《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任务主要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基本精神,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论,较为深入地掌握各种主要文化现象的特点,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文化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便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状况和当前的国情,并使这种能力和认识渗透于各门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之中。

下编《西方文化史》的教学任务主要讲授西方文化2000多年来西方人文精神和制度方面的演变,以文化艺术和政治哲学、科技伦理为主,目的是通过讲述这些重要文化现象,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史有较好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3.课程设计本课程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外阅读和作业练习,重点在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历史感、相应的思辨能力以及对当前文化现象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学习中外文化,培养独立的对文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辩能力和综合判断力。

4.教学设计上编:中国文化史绪论文化与中国文化教学内容:1.“文化”界说2.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3.目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确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文化”界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教学内容: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2.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历史地理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成因素,并对历史地理环境的诸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论近代教案中的中西文化因素——以“天津教案”为中心.doc.

论近代教案中的中西文化因素——以“天津教案”为中心.doc.

——以“天津教案”为中心摘要: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特色和影响的事件。

近代教案的发生,是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下,中西异质文化矛盾与冲突的结果。

“天津教案”作为近代教案中的典型案件,其中交织着四种主要的文化因素,即:儒家“性善论”与基督教“原罪说”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儒家“男女有别”观念与基督教较开明的男女观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中国的多神信仰与基督教一神信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儒家传统教育与基督教教会教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正确认识近代教案中的中西文化因素,有助于我们把握近代教案的本质。

关键词:近代教案;天津教案;文化冲突Discussing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Modern Religion Cases——Centered on the Tianjin Church Case Abstract: Modern religion cases are the events that are rather characteristic and influential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he modern religion cases were the results of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which are in different quality,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ethnic tensions escalation. The Tianjin church case as a typical case in the modern religion cases, in which mixed with four major cultural factors, which are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Confucian “goodness” and Christian “original sin”,Confucian “distinction between sexes” and Christian enlightened idea between men and women, Chinese polytheism and Christian a god faith,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Christian church education.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actors in the modern religion cases, will help us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modern religion cases.Key words: modern religion cases; the Tianjin church case; cultural conflict——以“天津教案”为中心“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特色和影响的重大事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颇具学术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互识与沟通: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写在《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文译本出版之际

互识与沟通: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写在《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文译本出版之际

积极关注对方 ,但 中西之间的沟通不是逐步递进的 ,而是一个断断续 续的漫长过程 。书简集中译本的出版 必将推进中
国学 人 对 中 西 文化 交流 史 的研 究 。
关键词 :耶稣会士;书简集 ;汉学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 :Kl3 0 收稿 日期 :2 0 .11 0 5 1.0 作者简介 :王毅 ( 94 ) 17 一 ,男,河南义马人,中原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李景鑫 ( 9 4 ) 17一 ,
的 《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 。囿于语言 的限制 ,近 30年来 , 0 除 了一些教会中人外 ,真正读过 《 书简集》的中国人恐怕屈指 可数。没有 完整 的中文译本致使很多人 不了解 书简集 的具体 内 容 ,对耶稣会士的相关研 究也只能是转抄二手资料。曾在西方 产生重大影响的书简集在 东方却得不到有效利用 ,不能不说是 中国学界一大憾事。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数位学者历时近 l 0 年 的努力 ,《 耶稣会士 中国书简集》q 译本 终f面世 。 l
— —
写在 《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中文译本出版之 际
王 毅 ,李景鑫 2
( . 工 学 院 人 文 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0 0 ;2 邯郸 学 院 人 事 处 , 河 北 邯 郸 0 6 0 ) 1中原 507 . 5 0 5

要 :《 耶稣会 士中国书简集》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重要 参考 资料 。书简集的内容显示 l 、l 7 8世纪中西双方都
和 宋 君 荣 关 于 中国 古 代 天 文 史 的 专 著 。《 简 集 》 出 自数十 位 书 耶 稣会 士之 手 , 内容 非 常 丰 富 ,涉 及 哲 学 宗 教 、政 治 外 交 、 历
另一方面 , 耶稣会 士对 中国的介绍和研 究是西方汉学在欧 洲得 以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 一。 l l 4年法兰西学院创 设汉 8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的拓展,西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东方的各个国家,东方国家的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

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触从古代就有,但引发反思是在近代以后。

于是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近代中国遂成为中西文化之争的战场。

文化间的冲突,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里,绝不仅限于纯文化的性质,必然伴随着深刻的政治背景。

近代中西文化的矛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蓬勃向上的外部世界的矛盾在观念形态上的再现。

中西文化之争因此是伴随着中国的民族振兴之途而同步发展的。

由于各时代具备的条件和人们思维发展程度的不同,大致说来,近代中西文化之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调和期,批判期和融合期。

鸦片战争失败到辛亥革命失败,这是中西文化的互相调和期。

太平天国运动是西方的基督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而产生的,这说明在传统文化即将崩溃的中国,西学蕴含的巨大的变革力量正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是历史上中西文化结合的第一次尝试,但毫无疑问,这个不成熟的农民阶级造就的不成熟的体系必然会走向失败。

下层阶级运动的失败,必然导致上层阶级的反思,于是,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洋务派极力主张“中体西用”以达到自强求富,然而,由于洋务派和守旧派对西学的不完整的认识,加上新兴的不完整的西学与传统的中体的结合,必然导致矛盾,这不仅无法缓和中西文化的矛盾,还进一步加剧了二者的不平衡。

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就意味着中西文化的结合尝试在实践上宣告了失敗。

洋务运动的失败,维新变法接着兴起,康有为、梁启超以中学为形式,以西学为内容的“托古改制”似乎是找到了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维新派将向西方学习的层面、深度和广度都从原有的器物层面提高到制度层面,对中学,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认识和反省也比前人深刻。

但是由于中国内外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也最终宣告失败。

但在这个时代,由于前面学习西方的成果在不断地被积累,学习西方文化、科技也好,政治思想也罢,涌现了一批像严复一样比之前的洋务派、维新派对西方文化了解更深刻的人,他们从体用一致的观点出发,对中西之学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宣传介绍了一整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论、民权、自由、平等学说以及进化论等,从而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的范围。

基督教在华传播PPT教学课件

基督教在华传播PPT教学课件
• John K. Fairbank,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 D. MacGillivary, 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 in China, 1807-1907, Shanghai, 1907.
·· ··

CO2:
·C· ·+ ·
2
·O·····→
O ﹕﹕
C ﹕﹕O

布置作业:
1、阅读30~33页内容 2、认真完成33~35页练习
的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被划分为16 个族。(长式周期表)
②主族和0族元素原子结构特点:主族 的序数与该主族内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 同。 0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2或8 。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随增着,1)核但碱电原金荷子属数的元的最24素N递外L包ai增层++括OO,电:22 原子△=△=Li子数2NNLaa的恒Ki22O为电OR2b子C层1s 数Fr递。, (①2)化碱学金性属2质2N元K的a素++相22的HH似性22O性O质:==与碱22原KN金子aO属OH结H元+构+H素H:2原↑2↑ 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 1 个电子,它
癌症、肿瘤等…
遵循四核、外原电子子核排外布电的子初的步排规布律:
1、1)电核子外的电能量子人状总们况是把:尽不先同排的在电能量 最低所的有电的电子子层都里子具,运有然动一后的定才区的排域。在在简含能多量电 逐子步的升原高子里的,电各子化电层为子上不具;连有续的的能量壳不尽相 同,2)有各的电差子别层较层大所称;容作有纳电的的子差电层别子。较数小不。

近代中国的教会学校

近代中国的教会学校

在教会女学的冲击下,国人也开始逐渐重视女子教育, 由国人开办的女子学校在少数大城市相继出现。深受传 教士影响的梁启超于十九世纪末率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 女子学校,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国人主办的女 学。 女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与一个 国家的兴盛有关。诚如梁启超所说“女学愈盛,国家愈 强”,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 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于个人,“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 于国家,“保国保种”,使国富强。
而对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 文化,教会学校经历了从排斥到利 用的过程。早期来华的传教士企图 用“耶稣”来取代“孔子”,在思想文 化上控制中国。但他们渐渐意识到 儒家文化强大的内聚力及其对中国 人根深蒂固的影响,于是转变策略, 力图缓解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在 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孔子加耶稣” 的教育思想。由此,《诗经》、 《论语》等儒家经典也进入了教会 学校的课程表。例如,1881年在上 海创办中西书院的美国传教士林乐 知就强调“中西并重,毋稍偏枯”, 主张“半日教西学,半日读儒书”。
沪江大学
基督教大学的出现,也引发了中国官办及私立高等教育的产生 和发展。教会大学的建立促使中国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使中国 人自己举办的高等教育有章可循,教会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也为中国大学提供了师资力量。正是在教会大学的影响下,一 批中国的官办和私办大学开始建立,如北洋大学、京师大学堂 等。 教会大学的出现使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一下子 缩短了几百年,这一事实是我们所不能也不应忽视的。教会大 学建立以前,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大约处于西方十六世纪宗教改 革时期的水平,即以古典文史学问为主的水平。早期在华基督 教大学的学术水平则与西方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水平相当,而到 二十世纪初时,在华最好的教会大学的水平则接近了同时代欧 美一般大学的程度。这种高等教育发展的飞跃同基督教在华开 办大学是分不开的。

近世中西文化论争(1):西学中源说

近世中西文化论争(1):西学中源说

近世中西文化论争(1):西学中源说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互关系,一直是近世以来国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纵观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无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没有一种文化永远处于领先地位,长盛不衰。

在古代,中国文化曾在世界上大放异彩,对人类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及近世,西方文化在工业革命带动之下,短短几百年,同样创造了辉煌绚丽的西方工艺文明。

随着西学东渐之势渐起,西学对中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与诱发,促进着中国文化的自我反省、调整和更新。

当然,这一过程的反复性、曲折性自不待言,而其中所衍生出的中西文化论争则对今日国人文化观念的选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借鉴。

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从文化保守主义到全盘西化,从中西会通到拿来主义,近代国人在这种文化论争的此消彼长中,经历了艰难迷茫的心理选择。

回头来看,我们乐观地认为这未尝不是一次中国文化的凤凰涅槃,未尝不是中国文化复兴乃至重新光耀世界的契机!因而,我们需要探讨一下这些论争的历史过程,以为国人反求诸己,继往开来。

今天先来了解一下“西学中源”说。

明末清初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手捧圣经,一心想把上帝传布给中国人,但“震于中国立国之悠久,及其在世界史上地位之重要也,于是大运神思,力言中国文化渊源西土,以示西洋人之有功于中国”,倡言“中学西源”,如利玛窦就强调中国文化中的五行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四元素说,并认为儒释道的某些教义实为西方哲学和基督教的变种。

而与利玛窦并称于世的中国开明士大夫徐光启则抱着“见贤思齐”的态度,积极吸取西学,提出“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的主张,渴求“中西会通”。

不过,徐光启的这种会通态度并未让绝大部分士人信服,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渐而滋生出士人们华夏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天朝上国,声威远被。

因此,与传教士“中学西源”说针锋相对的,中国的士人们提出了“西学中源”说。

西学在黄宗羲、王夫之、方以智等人眼里成了“剽袭中国之余绪”、“皆圣人之所已言”。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基督教从传入中国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开始,就经历了与中国固有儒家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风雨飘摇的过程。

在冲突中实现融合,在融合中产生冲突。

一方面,基督教不断改铸自己,逐渐适应环境;另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也渐渐习惯了这个外来“尤物”。

在这一过程中,基督教和中国民众都付出极大的代价。

但终于,基督教在中国得以延续和发展,今天已成为中国宗教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逐渐融合进中国文化之中。

原有的三教九流的格局被打破。

今天,中国宗教信仰可以说是“五教至尊,弘化世界”了。

佛教的“慈悲”、儒学的“忠恕”、道教的“自然”、基督教的“博爱”、伊斯兰教的“清真”,直扣一般信众的心扉。

明末清初,西洋教士常以调和的方法在中国传教。

对中国之陋俗迷信,予以迁就,或加以曲解,以迎合基督教教义。

对于下层社会,他们常以浅易演说宣讲福音。

其于上流社会,常以科学打动人心。

可见,古旧中国的信仰,比起列国,何等顽强,对此我们并不感到自豪。

祖先崇拜、孝思之念、设立灵堂、郊天之礼,本属迷信。

传教士却认为乃无害民俗。

只是“五四”以后,中国人自己才将其克胜。

基督教在西方是作为一种革命性因素而出现的。

这里所说的“革命”,乃是文化、宗教、伦理意义上的革命。

它打破了罗马帝国的家长制、父权制,扫除了民族主义壁垒和狭隘意识,确立了一神论和人人平等的博爱观念。

这种宗教传到中国,就对中国封建大一统制度下的纲常名教构成破坏性、革命性力量。

但这并不是说,传教士曾经满怀着“颠覆”和“革命”的动机向一个封建性王朝大胆发难。

不,他们不仅不具有革命意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相当保守的。

基督教传教士往往一厢情愿地结交封建官僚绅士,但许多官宦文人却总是怀疑他们是社会“骚乱”的传播者,怀疑他们腹有鳞甲,对他们表示不欢迎。

利玛窦“援儒”、“合儒”,尊崇儒家敬天祭祖的惯例,林乐知的“孔子加耶稣”的思想,某些传教士不是面向大众,而是走“宫廷路线”,这一切表明他们并不想触动封建社会基石的一丝一毫,不敢对传统礼俗和信念发出稍许疑问。

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之争

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之争

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之争——以反洋教斗争为例基督教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早在明代就已开始,而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则是在清中后期,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之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权力越来越大,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但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和儒教思想对外来宗教无疑有着很强的排斥性,当双方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时,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这些冲突统称为教案。

一般指清朝末年中国境内牵涉基督宗教教会的社会事件(常引起争讼、暴力甚或演变为外交事件)。

早先中西之间的宗教文化冲突集中表现为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崇信拜上帝教,虽然这是一种和基督教原始教义已有明显偏差,并融合了许多传统封建思想在内的宗教,但还是给中国传统的儒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就明确指出洪匪“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湘军的主要目的,“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

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

”可见在当时的封建士大夫心中,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就是中西文化之间在宗教方面的一场殊死搏斗。

太平天国运动后,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并未受阻,随着《天津条约》给予西方殖民者更大的传教自主权,基督教势力开始向中国内陆渗透发展,因此,各地的反洋教斗争也随之愈演愈烈。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教案、反洋教斗争到本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其间经历了四十年,无论从其斗争目的或动力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次数显著增加。

仅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期间,大小教案就发生约400余起,较为重大的教案便有25起,依照其重要程度和影响力来划分,1870年的天津教案、1891年的长江流域教案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代表了反洋教斗争的三次高潮,也是整个晚晴时期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代表性事件。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 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关于魔鬼,基督教教义认为,魔鬼撒旦本来是上帝所造,他是上帝的对手和敌手, 对抗上帝的救世计划。
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设立了印刷所,培训 并使用中国的印刷工人。
同时,他们也在马六甲创立了英华学院,招 收中国孩子入学接受交育。另外,马礼逊还在澳 门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的诊所。
马 礼 逊 教 堂
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
裨治文于1830年来到中国 他与美国的两位牧师克陛存,文惠廉翻译的《新约全书》于1857年出版, 《旧约全书》于1862年出版。其次,裨治文于马礼逊等人联合发起了 “广州基督徒联合会”,并开办了《中国丛报》-----一份英文报纸,也是 在中国最早开办的最早的报纸之一。
这种旷日持久,苟且偷生的僵局自然是仰仗着坚船利炮硬闯进中国大门的 列强各国及其传教会所不能满足的.
基督新教
1807~1949年件基督教的发展
• 传教士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 基督教的传统对传统中国社会带来的冲击 • 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 • 总结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总结
• 基督教第一次来华传播为唐朝时“景教”的传入。 • 基督教第二次来华传播为元朝的“也里可温”的发展 • 基督宗教第三次来华传播指明末清初天主教的传入。 • 基督教会第四次来华传教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其取得的在华真正立
足则是凭借着鸦片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近代基督教传教运动以其来华为始
1807年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西方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以来所兴起的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随着向中国传播。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出路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出路

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出路【摘要】中西文明交流始于东汉时期,可谓源远流长。

随着历史的发展,至近代新航路的开辟,中西文明交流呈现日益频繁的趋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文明交流步入一个新时代。

西方文化东来的方式开始呈现多样化,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由盲目排斥开始主动接触,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层层深入。

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武力的冲击下,中西之间的文明冲突也日渐激烈。

又由于由于中国在对外战争中的节节溃败,中西文明的冲突伴随着武力扩张而渐渐加深。

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开始对儒家文明失去信心,儒家文明陷入了危机。

【关键词】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出路一、中西文化交流方式的嬗变在近代以前,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自行发展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的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孤立于其他一些重大的文明之外。

【1】因而,1840是划时代的一年,因为他打开了中国传统的闭关局面,开启了中西方的直接接触。

虽然是在武力的驱动下,清政府的国门是被迫打开的。

在此之前,中西文化交流进展缓慢,中国处于被动地位。

西方文明东来主要通过传统方式:传教。

早在唐朝时期,代表西方文明的基督教一支就已经传入中国境内称为景教。

而在儒道释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形势下,基督教影响甚微。

传教士是西方文明东来的先行者。

在明代末年,耶稣会传教士采取“中国化”的传教方法,力图使天主教“儒学化”,以适应中国的特点,虽然这种温和的传教方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中西文明根深蒂固的差异,这种影响还是微弱的。

而且,在清朝康熙年间,因清廷与罗马教廷的礼仪之争,最终导致清廷实施了禁教政策。

由此,西方文明东来的主要方式传教几乎处于中断状态。

清朝统治者虽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留广州十三行以对外贸易,西方商人藉此与中国进行商品交流的同时,传入西方的新兴技术和观念,但由于各方的限制,此种方式的影响也是微弱的。

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十三行对西方人的管束是非常苛刻的,形成了一系列的约束性规定。

第三讲_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第三讲_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业绩二:编纂字典 《华英字典》(又译为 《中国语文字典》)的编 纂,开始于1808年。整部字典在1823年出齐,共有 六大本,合计四千五百九十五页,全部由马礼逊独自 编纂,前后历时十五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 部英汉、汉英字典巨著,成为中国英汉、汉英字典的 嚆矢。 1815年出版了该书的第一卷,书名为《字典》。 这卷是马礼逊按照嘉庆十二年刊刻的《艺文备览》英 译的,汉、英对照,按汉字笔画分成二百十四个字根 排列,书后还附有字母索引。 第二卷的第一部分在1819年出版,书名为《五车 韵府》,根据音标按英文字母编排。1820年续出第 二卷的第二部分,在附录中把汉文书写体按拼音分别 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古文六大类列出。 第三卷于1822年出版,书名为《英汉字典》,内 容包括单字、词汇、成语和句型的英、汉对照,解释 颇为详尽,例句都有汉译。
业绩一:翻译圣经 从1807年马礼逊到达广州后不久,就开始翻译 《圣经》,到1819年完成。 1810年译完《使徒行 传》付梓。1811年和1812年又译完《路加福音》和 《约翰福音》,至1813年全部《新约》译完,1814 年出版。与米怜合作于1819年11月完成了《旧约全 书》的翻译。1823年在马六甲将全部《圣经》以 《神天圣书》之名出版,共21卷。《旧约》称《旧 遗诏书》、《新约》为《新遗诏书》。《新约》部 分由马礼逊独自完成,《旧约》是米怜和马礼逊共 同完成,所以有人又把这个译本称为“马礼逊米怜 译本”。米怜翻译的部分是《申命记》、《约书亚 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 《历代记》、《以斯贴记》、《尼米希记》、《约 伯记》等,这些均经过马礼逊的校阅。
基督教与中西文化 Christianity and Sino-Western Cu新教传教士入华 ——马礼逊及新教传教士入华

近代中西政治文化对比

近代中西政治文化对比

政治1840-1919年中国的政治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社会性质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3年《虎门条约》,社会阶级关系变动,农民地主阶级矛盾激化,工人阶级受三重压迫,资产阶级曲折发展,军事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半岛。

1860年,俄国胁迫割去黑龙江以北地区,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地区,1898年,俄国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1899年,法国把两广和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

政治控制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掠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和关税主权等。

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中国人民的反抗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1856年,达到全盛期,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19世纪9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开启了维新运动,但却昙花一现,1898年经历了103天的维新运动夭折1902-1911,各级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统治。

1840-1919年西方的政治(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俄国)1815-1870年,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给欧美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技术,大大的缩短了欧美各国工业发展的历程。

英,美工业革命花了50年时间,德国则用了40年,日本更少只用了30年时间。

工业化成了不可抗拒的潮流。

英国(国内的政治改革)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选举制度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

著名教育家 中国历史学家朱维铮简介

著名教育家 中国历史学家朱维铮简介

著名教育家中国历史学家朱维铮简介本文导读:2006年曾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这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首个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

他师承陈守实、周予同先生,继承了复旦优秀的史学传统,治学能力和成果在早年即为学界所瞩目,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多种重要典籍,是促进国际文史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

2012年3月10日逝世,享年76岁。

学术生平朱维铮1936年7月14日出生于江苏无锡。

1955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就读,1960年毕业于中国古代史专业,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教授。

2006年被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

这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首个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

曾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顾问、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顾问,原中国史学会理事,原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顾问,原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徐光启研究会会长,北美《亚洲评论》顾问等学术兼职。

朱维铮师承著名学者陈守实、周予同先生,在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学术史、中国近代史等多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被公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先行者。

他继承了复旦优秀的史学传统,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朱维铮早年受学界前辈亲炙。

他留校之初,即担任陈守实教授的助教。

1962年,他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府兵制度化时期西魏北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其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一文,多受瞩目。

后调任周予同教授的学术助手,协助主编教育部委托的《中国历史文选》,期间博研典籍、贯通古今。

该书作为国内高校文科相关专业的首选教材,沿用数十年、屡经修订,累计发行量达50余万册。

朱维铮是中国经学史研究的重要传承者。

他承续钱玄同、周予同一脉,无论环境艰难还是喧嚣,都长期坚守在经学史领域,整理了大批经学史研究资料,培养了一批经学史研究人才,成为当今海内外最有成就的经学史家之一。

基督新教在近代香港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

基督新教在近代香港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

基督新教在近代香港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近代香港是基督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的避难所和集散地。

为拓展传教事业,新教教会及其信徒采用文化手段辅助传教,在近代香港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

入港传教士的汉语言研究成果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新教传教士在港积极创办学校、出版各类书籍和期刊,促使大量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理雅各等传教士通过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书立说或回国后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促使中国文化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标签:基督新教;传播;近代;文化交流“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的宗教与社会整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此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

”社会整体系统对宗教子系统发挥着制约性的作用,但宗教的活跃与发展也能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为扩展传教事业,香港教会和信徒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西文化在香港的交流。

一、汉语言研究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基础语言是传教活动开展的前提,又是心灵交流的基础。

来华传教士大都视汉语或方言学习、研究为首要任务,从而充当语言沟通的先驱,为中西交流起到桥梁的作用。

十九世纪中期后,来华西人多视香港为学习汉语和体认中国文化的驻足地,从而使香港在汉语言研究方面颇具成就。

据香港档案资料显示,晚清在港府登记的出版书籍中,用做编印的语文就有13种之多。

其中包括马来语、巴赫纳语、老挝语、拉丁语、柬埔寨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越语和藏语和汉语。

新教传教士则出版了相当重要的汉语、特别是粤地方言的字典和词汇。

主要有欧德理的《广州方言汉语字典》(1877)、湛约翰的《英粤字典》(1878)和嘉约翰的《粤语方言成语选》(1889)、罗传烈的《汉语语法》(1864)等。

另外,道济会堂的华人主任牧师王煜初在前人用罗马字拼音字母为汉语注音的基础上,于1896年出版《拼音字谱》。

该书囊括了中国十八省的声韵,可谓拼音声韵学的一大创举。

此外还有波乃耶牧师的《客家方言简易句法》(1881年)、《粤语通易》(1883年)、《英粤袖珍词汇》(1886年)《粤语易通词汇》(1886年)、《怎样讲粤语》(1889年)、《广州方言短语选》(1890年)、《新会方言》(1890年)和《东莞方言》(1890年)等书。

国内外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研究概述

国内外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研究概述
1927—1937)》
针对特定地区、以中国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构建
并挑战了三种主流学术倾向:一是将民国北京视
为男权社会;二是将上海 “新女性”视为中国现
代性的象征;三是从西方视角研究基督教在中国
的活动和组织。文章研究中国基督教女性在抗战
前,尤其是在民国初期的近代转型中扮演的角
色。该文部分观点还值得商榷,但切入点较为新
响下,传教士在华的活动目的被解释为是配合西
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传教士从事的教育、慈善
和文化活动是为了麻痹中国人的斗志,美化帝国
主义侵略,削弱中国人民反抗精神,代表作有顾
长生的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和张力、刘鉴唐主
编的 《中国教案史》等。男女基督教青年会的研
究也受到文化侵略范式的影响,陈秀萍的 《沉浮
升妇女地位的重要意义。博伊德 (
Nan
c
yBoyd)
分时段概述分析了美国女青年会的海外工作,为
我们展示了女青年会的西国模式和他国女青年会


的概貌。
该书除为研究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提
供了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外,亦展现了作为耶稣基
督、美国女性特质、全球妇女运动以及服务国人
民代理者的女青年会西籍干事的美国女性如何统
活动,在文化交流范式及现代化范式的影响下出
现了一批学术成果。如台湾学者刘远城在中美文
化交流的框架下,借用了组织文化理论,探讨清
末青年会的文化核心、外显价值观及组织架构,
以及青年会如何切合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从而
获得中国社会的接纳并得以迅速拓展。⑥ 左芙蓉
利用大量档案文献,采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方
法,将社会福音、社会服务等理论用于分析新中
从而形成影响较大的现代本土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此,文藝復興運動對宗教改革的影響為: • 一、文藝復興運動強調回到根源 (古希臘、羅馬),宗 教改革運動也強調回到聖經與早期教會。 • 二、文藝復興運動重視古典語言,主張要用原文讀原 典; • 因此,不少教父著作也得以重印面世,希伯萊文的舊 約聖經與希臘文新約聖經也經過縝密校勘與考據而以 新面目流傳。 • 三、文藝復興的人文學者都把古希臘視為光明時代, 把中世紀視為黑暗時代,對其經院哲學尤其反感。 • 同樣的,宗教改革家也把改革前數百年視為教會歷史 中最敗壞、最腐化、最濫權、最迷些歷史研究者指出,在宗教改革之前,德國的出版 書籍平均每年約40本; • 宗教改革後,德國的出版書籍平均每年達到500種。 •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公佈《95條論點》,不 久《95條論點》就透過印刷術,迅速傳到歐洲每一角 落。
• 《基督教與近代中西文化》「基督教與近代文化的互 助」,羅秉祥: • 14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催生了馬丁路德所帶領 的宗教改革運動; • 另一方面,這場浩浩蕩蕩的宗教改革運動也對近代歐 洲文化留下深遠的影響。 • 在文藝復興運動對宗教改革的影響方面,宗教改革的 先驅者,如馬丁路德、茲溫利,及第二代改革者,如 喀爾文等人,都是文藝復興之子,人文學術素養極深。
• 四、當時的人文學者對教會儀式的空洞形式化,對於 上自教宗,下至一般修士的假道學深感不滿,對羅馬 教廷怨聲載道,當時全歐最有名望的人文學者伊拉斯 謨在1509大膽出版《愚人頌》,透過愚人之口,譏 諷嘲笑當時教會內部的虛偽和黑暗。 • 宗教改革者正是順者這個批判方向徹底的在神學上挖 掘腐敗之源。 • 五、文藝復興運動導致對知識和輸籍渴求的人數增加, 促使發明家去尋求一種能大規模生產印刷品的方法。 • 1455年古登堡在德國用印刷術出版了200本聖經,標 誌者大眾傳媒的出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