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本主义批判与当代中国网络空间治理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与社会治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与社会治理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不仅仅是娱乐和信息交流,更涉及到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和社会治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呢?一、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信息交流和社交的主要渠道,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其治理方式和机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因此,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网络治理是指在网络空间内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技术手段等多种途径进行治理,以达到维护网络秩序和网络安全的目的。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治理应该强调网络普惠、网络安全、网络开放和网络创新。
具体来说,应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法治原则,保障网络用户权益,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促进网络信息共享和创新等。
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治理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研究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治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社会治理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为。
“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强调“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社区管理、互联网+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等各方面的应用。
这一模式的出现,为解决社会治理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三、研究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意义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时代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更重要的是为了推动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创新和变革。
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运用互联网和新的信息技术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等,提高社会治理雷夫尔水平和效率。
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
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网络攻击、电子犯罪、恶意软件等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威胁到了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现状目前,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处于混乱状态。
国际上尚未达成一致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权责不明、分散的治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各国之间还存在大量的摩擦和争议。
比如,在网络安全领域,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对峙愈演愈烈。
二: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的必要性实现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是当务之急,因为网络空间威胁不断,而且成本越来越高,传统手段难以解决。
如果缺乏国际合作机制和治理标准,就很难实现全球的网络空间安全。
因此,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势在必行。
三: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的意义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能够有效减少网络安全威胁的风险,保障国际社会的网络空间安全。
其次,能促进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能够增进国家间的信任和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四: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的难点要实现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还存在许多难点。
首先是各国政策法规的差异,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的治理模式不同,会产生制度性的差异。
其次是技术标准的不确定性,当前的网络安全技术标准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最后是信息共享的实现难度,不同的国家在信息共享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
五: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的对策为了实现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各国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其次,建立多边安全机制,促进安全管理和监管。
第三,加强技术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
最后,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总体而言,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治理研究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通过合作与创新的方式,制定普遍适用的网络空间安全标准和规范,加强国际间对网络空间的协调和加强国际间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合肥学院马哲实践教学论文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央整治网络谣言和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性
合肥学院马哲实践教学论文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央整治网络谣言和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性方炜 1603021030 金娟 1603021031吕娟 16030210291.整治的背景:近来公安部按照中央部署,进行了打击网络谣言,整治网络环境的专项行动,秦火火等人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进行敲诈勒索的人和事收到惩处,两高也出台了关于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
1)事例:秦火火”制造并传播的谣言达3000余条;2011年8月,“秦火火”与“拆二立四”分道扬镳,跳槽到另一家公司。
他按照自己的理念开始了第一次造谣,8月20日他发布微博称,“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意大利籍乘客获赔3000万欧元。
次日,铁道部公开辟谣,但已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此后,“秦火火”不但利用谣言继续攻击铁道部,还将矛头对准了红十字会,以及罗援少将、张海迪等名人,甚至已故的雷锋。
秦火火事件的恶劣影响:为了提高网络知名度,不仅炒作一些真假莫辩的消息,甚至还有一些行为已经涉及严重的诽谤和侵权。
这样的谣言,肯定会给网络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2)网络谣言的定义: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
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
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
3)网络谣言的危害: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
它颠覆了很多人的价格观,某种程度上在社会转型期使很多人心中产生意识的迷失,这是一种恶劣的行为。
另外,它会造成社会的不安情绪、反社会情绪,这些都会动摇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心,继而对公信力产生极大的影响,最终产生反社会的情绪。
谣言在社会中流行,跟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表达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治理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议题之一。
网络舆情的飞速传播和影响力不容忽视,给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以及路径选择。
一、行动逻辑1. 网络舆情治理的紧迫性网络舆情作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具有快速、广泛和低成本的特点,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传统媒体。
一旦网络舆情失控,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矛盾激化。
因此,网络舆情治理具有迫切性。
2. 维护社会稳定与网络舆情治理的必要性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无法控制,一旦舆情恶化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因此,网络舆情治理可以帮助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舆情治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监测、预警和干预网络舆情。
通过技术手段,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效力。
二、现实困境1. 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网络舆情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目前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设备进行分析和处理,但当前社会资源有限,导致网络舆情治理的效果有限。
2. 信息真实度难以保证网络舆情的特点是信息多样且来源广泛,其中可能存在大量的谣言、虚假信息甚至恶意攻击。
如何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成为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困难之一。
一旦误判或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的舆情风暴。
3. 反思与监督机制不完善网络舆情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反思与监督机制,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不足。
政府在舆情处理中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容易导致舆情被质疑。
此外,由于网络舆情治理涉及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职责,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舆情治理的乱象。
三、路径选择1.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在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应当起到主导作用,但也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祛魅与消解:网络泛娱乐主义的资本逻辑批判
1、技术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新型货币形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 野。然而,这些新技术在为货币体系带来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 确保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数字货币的交 易和使用等,都是理性祛魅货币面临的重要技术挑战。
2、管理挑战
理性祛魅货币的发展还需要面临管理方面的挑战。随着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增 多,各国央行需要协调货币政策以维持全球货币体系的稳定。此外,金融监管机 构还需要加强对数字货币等新型货币形式的监管,以防范潜在的风险。
1、央行政策
央行作为一国货币的发行机构,对货币的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在理性祛魅货 币的理念下,央行需要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确保货币的供应与经济需求相匹配, 避免货币过度投放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此外,央行还需要加强金融监管, 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2、商业机构反应
商业机构在理性祛魅货币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商业机构需要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货币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另一方面,商业机构需要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消费用。在理性祛魅货币观念 的引导下,消费者应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而非单纯追求某种货币的收藏价值。同 时,消费者应提高金融素养,正确理解货币的价值及其背后的风险。
三、理性祛魅货币的挑战
理性祛魅货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技术挑战和管理挑战。
二、复魅:网络媒介对传统武术 形象的重塑
然而,“祛魅”并不意味着传统武术网络媒介形象的消解和瓦解,而是一种 新的“复魅”。复魅是指在网络媒介中,武术得以重新建构和呈现,赋予其新的 形象和意义。
首先,网络媒介为传统武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通过视频、直播、 社交媒体等方式,武术得以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受众。这种展现方式不仅使武术 的技巧和精髓得以保存和传承,而且使其在新的媒介环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 活力。
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
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状1.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及意义2.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困境3.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现状和成效分析二、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措施1.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2.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监管与执法3.大力推进国内互联网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4.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三、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前景和挑战1.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前景和意义2.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3.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挑战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指导意见3.国务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意见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决定5.《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创新创业与管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现状随着全球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交流、娱乐等的主要渠道。
然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也随之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尤其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首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对一些关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观、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这涉及到社会舆论、网络文化、网络思维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很严峻。
网络大众化已经使得网络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但同时也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
政治意识形态、网络谣言、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等问题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互联网黄金时代已过,各种互联网业务面临困难重重,网络安全形势异常严峻。
最后,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现状和成效方面,要看到一些积极的方面。
随着我国网络市场的大量发展,我国网络治理的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各级政府在网络安全治理上的投入也越来越高。
现代社会网络治理理论研究
现代社会网络治理理论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交流,获取信息,与朋友互动等等。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网络诈骗、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为了有效治理网络空间中的问题,网络治理理论应运而生。
网络治理理论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监管和管控网络行为,打造一个有序和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的理论。
网络治理理论的重点是如何维护网络的健康、稳定和安全,防止网络犯罪和不良信息传播。
例如,为解决网络诈骗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诈骗信息的识别和监测;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打压和惩罚。
对于虚假信息的传播,可通过加强网络信息采集和审核来限制不良内容的传播和扩散;而对于网络暴力,可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和规范发言行为来防止恶意攻击和谩骂行为。
这些基于技术和法律手段的网络治理方法,将有助于维护网络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此外,网络治理理论不仅仅关注网络空间中的问题,还要关注网络空间与社会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密不可分,网络中的行为和言论也会对现实世界造成影响。
因此,网络治理理论需要考虑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建立全面和协调的网络治理机制。
为了推动网络治理理论的发展,需要加强网络治理研究工作。
网络治理研究是指深入探讨网络治理理论的基本原理、机制和方法的研究工作。
该研究工作通过对网络行为和规则制定的研究,借助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为网络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具体而言,网络治理研究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治理的政策和法律研究:网络治理的核心是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规范网络行为。
因此,网络治理研究需要借鉴法律、政治学等学科来对网络治理政策和法律进行研究。
2.社会心理学研究: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言论也会对网络用户产生心理影响。
因此,网络治理研究需要借助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来理解网络行为的动因和心理背景。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研究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研究一、概述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虚拟社会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虚拟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效。
我们需要明确虚拟社会的概念及其特点。
虚拟社会是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线上社会空间,具有开放性、匿名性、互动性、去中心化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虚拟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网络安全的复杂性、社会关系的虚拟化等。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影响虚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的关键因素。
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既强调国家的主导作用,又注重社会的参与和自治。
这种关系模式为虚拟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实践。
包括政策层面的创新,如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虚拟社会监管;技术层面的创新,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虚拟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社会层面的创新,如加强虚拟社区建设,提升公众参与度等。
通过这些创新实践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路径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实践,以期为提升虚拟社会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虚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研究》文章“研究背景与意义”段落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社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社交平台、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
这一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治理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虚拟社会进行治理,确保其在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3年秋国开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测验5、6
2023年秋季国开《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测验参考答案专题测验51.下列选项中,(B)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单选题(1分)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忠诚、执着、敬业、爱岗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公正,不只是强调机会平等和程序正义的公正,更是兼顾(B)的公正。
单选题(1分)A.形式B.结果C.过程D.地位3.(A)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单选题(1分)A.爱国B.敬业C.诚信D.友善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B)土壤。
单选题(1分)A.中华传统文化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D.世界优秀文化5.(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单选题(1分)A.现代性B.真实性C.人民性D.民族性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B )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单选题(1分)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人民群众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中华民族7.(A)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单选题(1分)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中国优秀传统文化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8.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是(B)。
单选题(1分)A.中国优秀传统文化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D.共产主义理想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A)判断题(1分)A.对B.错10.与西方民主制度“一人一票”注重形式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注重内容和结果,具有真实性。
(A)判断题(1分)A.对B.错11.资本主义价值观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从根本上说,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论齐泽克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对数字共产主义的辩护
论齐泽克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对数字共产主义的辩护作者:孙亮洁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04期摘要:齐泽克基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数字资本主义为何是数字化时代种种乱象根源的原因:数字化时代的新剥削方式、剩余快感激发“数字强迫症”、屏幕后“虽知却行”的意识形态幻象、数字生产社会化与成果私有制的矛盾等。
随后,他分析了数字共产主义的内涵、必然性和必要性,指出数字共产主义相较于数字资本主义的道义崇高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数字时代和数字资本主义批判方面仍然有效。
最后,他阐述抗争数字资本主义与实现数字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在认知层面,穿越自我迷失幻象、穿越资本构建的迷惑幻象、穿越崇高客体幻象,与实在界创伤性相遇;在实践层面,分清敌我、适时斗争、开展新形式阶级斗争等。
齐泽克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加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齐泽克;数字剥削;“屏幕新政”;数字资本主义;数字共产主义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2)04-118-12当代思想家、国外激进左翼学者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在多部新作中探讨了“元宇宙”“脑机接口”、人工智能、新冠时代的“屏幕新政”等数字技术的巨大进步可能对资本主义与社会权力产生的种种影响。
通过分析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种种乱象,他明确指出数字资本主义不是“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模型在数字时代仍然有效。
他认为,发达的数字信息技术加上共产主义才是数字化时代“后人类”的光明前景,在新冠大流行、数字资本主义沦为“企业新封建主义”的混乱时代,我们应该勇敢去推动数字共产主义这件“简单的难事”。
纵观国内学术界对于数字资本主义的研究现状,较少有多学科视角分析、心理分析与意识形态分析。
齐泽克运用马克思主义,借鉴拉康派心理分析理论,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提出“数字资本利用剩余快感激发数字强迫症”“数字剥削”“穿越数字资本主义幻象”等新观点,为我们开辟了分析数字资本主义的新视角。
从“资本逻辑”走向“人本逻辑”———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伦理演变及其中国实践
从“资本逻辑”走向“人本逻辑”———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伦理演变及其中国实践◎谢欣然内容提要 城市空间作为人类社会空间的一种基本类型,既是空间生产在物质空间层面的一项符号表达,又是资本转移自身危机并进行利润生产与再生产的物质载体。
在关乎城市规划和疆域拓展的实践中,资本对城市空间资源的选择占有和对局部空间效率的高度追求决定了其必然是城市空间生产的原动力。
资本不仅在物质空间构型上形塑着城市面貌,同时资本主导下的城市空间生产也因过分关注资本增殖需求而陷入伦理精神缺失的异化状态。
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困局无疑是由资本的历史局限所触发的,然而探讨城市空间问题却不能局限于洞察资本力量对城市空间的宰治层面,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还蕴含着重要的生存论意蕴。
中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条异于西方“以资为本”的现代城市化道路。
基于资本僭越造成的实用主义和价值失范倾向对个体生存根基的切割,探寻弥合城市空间生产价值缺失的伦理路径,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对资本逻辑主导下城市空间发展局限性的反思,也是开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存论意蕴的积极实践。
关键词 城市空间生产 资本逻辑 以人为本 中国实践〔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1-0070-0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资本积累过程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统治开始扩散于空间。
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空间转向”趋势,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哈维(DavidHarvey)、卡斯特尔(ManuelCastells)等在理论上确证了空间的主体地位,也在实践上开启了审视和评判城市问题的全新视域。
在对技术理性的运用中进行经济提升和社会结构变化是城市空间发展中最容易辨认的标记。
“空间”对于资本积累来说不再是隐喻般的存在,而成为资本运作的载体和资本增殖的内在张力。
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包括网络隐私泄露、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网络暴力和谩骂、网络侵权和盗版、网络病毒和网络安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重视网络伦理教育,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建立网络伦理监管机制,规范网络文化和行为规范,加强网络伦理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网络伦理问题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监管措施。
只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并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伦理问题,网络隐私泄露,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网络暴力,网络谩骂,网络侵权,网络盗版,网络病毒,网络安全,网络伦理教育,网络伦理监管机制,网络伦理法律法规。
1. 引言1.1 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及对策分析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涉及广泛,影响深远。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伦理问题逐渐凸显。
人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隐私泄露、虚假信息传播、网络暴力和谩骂、网络侵权和盗版、网络病毒和网络安全等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不仅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造成损失,也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和秩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网络隐私泄露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对于网络虚假信息传播问题,我们需要强化网络素养教育,提升信息辨别能力,加强信息审核和管理。
针对网络暴力和谩骂问题,我们需要倡导网络文明,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对于网络侵权和盗版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版权意识。
针对网络病毒和网络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面对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问题,重视网络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建立网络伦理监管机制的必要性,加强网络伦理法律法规的制定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推动网络伦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改善。
2. 正文2.1 网络隐私泄露问题分析网络隐私泄露是当今社会网络伦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探析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探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网络空间中逐渐抬头。
网络上出现了一些群体性的民粹主义言论和行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不仅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也对社会政治秩序和国家治理提出了挑战。
本文将对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进行探析,旨在深入了解其根源、表现形式以及社会影响。
一、民粹主义思潮的起源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网络空间中的兴起,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历史渊源。
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给予民粹主义思潮生存土壤。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巨大的阶层分化和地区发展差异。
一些底层群体在经济发展中受到较大的影响,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这些群体成为了民粹主义思潮的“受害者”,他们渴望通过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寻求集体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民粹主义思潮提供了广泛的表达空间。
互联网的匿名性和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使得民粹主义言论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一些煽动性言论和极端观点在网络上得以扩散,引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也提升了群体组织和行动的效率,一些网络民粹主义群体能够快速地形成共识和凝聚力,对社会政治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家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和官民关系的失衡也为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在一些社会事件和重大公共事务中,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可能会受到一些公众的质疑和反对。
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些针对政府的舆论压力,一些民粹主义言论在这种背景下得以滋生和传播。
如果政府对这些民粹主义言论采取强硬态度,可能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冲突和动荡。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出了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表现出了情感化和情绪化的特点。
在许多网络言论和行为中,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对社会现状和权力机构的不满和愤怒。
一些民粹主义者通过网络发出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公众的共鸣和支持。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挑战、原则和优化路径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挑战、原则和优化路径作者:生忠军来源:《邓小平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网络空间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衍创出的人类社会第五大战略空间,是国际竞争的新场域、舆论斗争的新战场。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既关系着网络空间的治理成效,也关系着国家安全。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错误思潮的干预和影响、网络泛娱乐化倾向严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严峻挑战。
治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阵地建设和推进网信事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新时代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一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空间话语权,增强其主导力、引领力和传播力;二要加强网络空间管理,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环境;三要完善网络舆情事件的监测与管理,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四要推动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空间;网络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3-0081-08〔基金项目〕2019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9JDSZK090);2019年广西财经学院校级项目“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2019XJ001)〔作者〕生忠军,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广西南宁530000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而产生的新问题,“是意识形态在网络范畴的延伸,其本质是意识形态的冲突问题”②。
新时代维护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引导网络生活。
互联网作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已经成为各种力量相互角逐的新场域,成为西方一些国家大搞文化霸权,向别国输出其价值观的新渠道。
当代信息社会批判
、
网低成 本、 高 扩散 的信息传播特 性 , 广告开始转 向网上发 布 广告 , 各网站为赢得广告客户, 千方百计迫使 网络用户被 迫接 受各种形式 出现 的广告, 造成 时 间的浪费和减 损带宽、妨碍 通信等 实质 性损 害。1 9 9 7年1 0月, 美 国第一起 垃圾 邮件诉 讼案 的原告帕特奈斯 ( B i g f o o t P a r t n e r s ) 诉沃莱斯 ( S a n f o r d Wa l l a c e ) 滥发垃圾 邮件。原告对被告提 出1 3项指 控, 包括邮 件来 源错误 的指 定和 描述、服务商标 侵害、电脑欺诈 和普通 法欺诈 、 挪用原告 的名称和 身份、 错 误担责、 诽谤、 不公平竞 争和 欺诈消费者、 不 当得利、 侵犯 动产、强占等 , 认 为被告严 重侵犯 了自己各类 有形和无 形财产权。最 终, 纽约南 区法院 支持 了原告 的绝大部 分诉 请 , 做 出了要 求被告 停止侵 权,向 原告赔礼 道歉 , 并赔 偿损 失的判决。 广告 是一种商业性的 言论表 达 , 同样 享有言 论 自由的权利 , 但传 播要基于 双方的 自愿 , 这种 强行 闯入信 息私人领域 的做 法, 显然侵犯 了用户 的通信 自由, 因为它不仅指 发送 信件的自由, 也指接 收信件的
紧盯前 沿 理论 透析传 播 实践
D 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 传
家
当代 信 息社会 批 判
陈力 丹
(中国人 民大学新 闻与社会发展研 究中心 北京 1 0 0 8 7 2)
摘 要: 本 文重点 分析 了当代信 息社 会 ( 又称 互联 网时 代) 可能带给人 类的各种新 问题。 作者认 为,网络发展 的任何 种趋势都是双刃剑, 指 出可能的负面影 响比点赞正面影 响更 重要 , 纠正不科 学的偏见认识更 为可贵。向社 会提 出忠告、 警 告, 是 学界 的责任 。 关键 词 : 信息异化 信息过载 群 体性孤 独 鲍 德里亚 符 号政治经济学 内爆
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研究
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研究作者:陈紫燕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14期摘要法律是对社会关系确认、抽象和概括的规范,属于“普适性”知识;同时,法律也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的产物。
法律实践的社会情境和法律的内涵应在地方性和普适性共存的语境当中去理解。
在十九大倡导“加强网络综合治理”的政策背景下,笔者这篇论文所探讨的正是“加强网络综合治理”的政策背景下蕴藏的普适性与地方性关系,并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普适性地方性辩证统一网络空间治理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复旦大学法学院刘士国教授主持上海市教委重大项目2017-01-00-07-E00003《中国特色民法典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紫燕,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侵权责任法、医事法和民法解释学。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5.176一、引言2018年,浙江紹兴警方和阿里巴巴集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全国范围内的省公安机关通力合作,全面打击网络诈骗等各类网络空间的犯罪行为。
绍兴警方为了案件的侦破做出重大贡献,而阿里巴巴安全部作为“群众参与法治”的典型代表也积极配合警方工作,发挥信息收集和信息甄别的巨大能量,在破案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法学界将这种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称之为网络时代的“新枫桥经验”。
在十九大倡导“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正确理解“新枫桥经验”当中蕴含的普适性和地方性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现实世界与网络空间并行交互的法治模式,同时为网络治理提供务实有效的建议,是法学界的新课题。
二、理论背景朱苏力在1996年提出的“法治与本土资源”的学术概念和学术研究范畴,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①。
法治与地方性知识的紧密关系正是对“法治”全球化普适化的一种反思。
寻求本土资源种资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法律制度去寻找。
法治建设的本土资源并非只存在历史中,当代人的社会实践和风俗习惯中已经形成或正在萌发发展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是更重要的本土资源。
网络空间治理现状与发展途径分析
网络空间治理现状与发展途径分析网络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然而,网络空间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网络监管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一直在努力推进网络空间的治理。
本文将探讨网络空间治理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途径。
网络空间治理现状网络空间治理是指针对网络空间中各种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旨在维护网络生态环境。
目前,网络空间治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国际协调机制不足。
网络空间没有国界,因此网络空间治理需要进行跨国协调。
然而,当前国际协调机制不足,难以有效应对全球性的网络安全问题。
2.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在网络空间中存在众多的标准和规范,但目前尚未有一个国际标准的组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和推广这些标准和规范。
3. 数据保护存在问题。
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的数据保护法律和规定不太完善,使得个人数据容易被滥用和泄露。
4. 网络安全威胁严峻。
网络安全攸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网络安全威胁如病毒、黑客攻击等不断增加,整个网络生态环境的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
网络空间治理发展途径针对网络空间治理的现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网络空间治理:1. 建立国际协调机制。
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建立可持续的国际协调机制,以应对全球网络安全问题。
2. 制定全球标准和规范。
网络空间需要共识、规范和标准化。
国家和国际组织应该制定和推广全球标准和规范,以解决网络空间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问题。
3. 建立有效的数据保护规定。
网络空间中的数据保护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
政府和企业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数据保护规定,以避免个人数据的滥用和泄露。
4.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打击。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和投入,建立包括物理、技术、政策在内的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总之,网络空间的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共同推进。
解构与批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3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Mar.2024 收稿日期:2023-12-07 作者简介:薛生山(1999-),男,在读硕士㊂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㊂孙洲(1992-),男,讲师,博士㊂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㊂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技术驱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研究(23CKS062)解构与批判: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迷雾薛生山,孙 洲(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摘 要:当今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并未将人类带入其所描绘的包容㊁平等㊁互通㊁自由的数字生活新图景㊂相反,数字技术与资本主义的共谋,使数字资本成为支配和改变人的现实力量,人因而陷入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 泥沼”中㊂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是资本与大数据㊁算法等技术融合中,形成的以数字㊁数据符号为标识的社会图景,它以数字世界的 现实性”掩盖了人与人间社会关系的现实性,个体沦为 自愿深陷其中” 不愿自我挣脱”的数字拜物教徒㊂立足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梳理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生成逻辑㊁指认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幻象㊁透视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本质对探寻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破解之道具有重要意义㊂关键词:数字拜物教;数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B933;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4)03-0027-05Deconstruction and Critique :the Ideological Fog of Digital FetishismXUE Sheng -shan ,SUN Zhou(School of Marxism,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 :The widespread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day has not brought humankind into the new picture of digital life that it de⁃picts as inclusive,egalitarian,interoperable and free.On the contrary,the complicity between digital technology and capitalism has madedigital capital a real force that dominates and changes people,who are thus trapped in the quagmire”of digital fetishism ideology.The ideology of digital fetishism is a social picture marked by numbers and data symbols formed by the fusion of capital,big data,algo⁃rithms,and other technologies,which conceals the reality of human social relations with the human world by the reality”of the digital world,and the individual is reduced to a person who is voluntarily trapped”and unwilling to self-submerge”in it.Individuals are re⁃duced to digital fetishists who are voluntarily trapped in it”and unwilling to break free”.Based on Marx’s critical theory of fetish⁃ism,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rt out the logic of generating the ideology of digital fetishism,identify the illusion of digital fetishism,and look into the essence of digital fetishism,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ay to break the ideology of digital fetishism. Key words :digital fetishism;digital capitalism;ideology 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与资本主义政治㊁经济㊁文化深度交融,人类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㊂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数字技术的持续进步,使人类得以有机会进入一种包容㊁平等㊁互通㊁自由的数字生活新图景㊂然而反观现实,资本与数字的共谋表征数字技术融入资本主义现代生产㊁交换㊁流通和积累的全过程,它并没有脱离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追求竞争㊁扩张和剥削的一般性特征,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在场性㊂因而数字技术在资本的强有力支配和带领下,对数字化生活背景中现实人的社会关系进行更加隐秘的遮蔽,在大数据㊁人工智能和算法推荐等技术加持下对个体进行深层次柔性剥削,使个体仿佛置身自由㊁民主的数字化新世界,殊不知却落入数字拜物教及其意识形态的迷雾,成为丧失批判性和思考力的数字拜物教徒㊂正如丹㊃席勒所讲,这种乌托邦的图景只是表达了一种古老的人类愿望,即 借助科学知识(真理信息)可以消除历史流毒,从而使全人类获得解放㊂”[1]91因此,理解当今数字资本领导的新世界,症结不在于作为生产力要素的数字技术本身,而在于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㊂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是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性质及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关键理论工具㊂立足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从数字资本主义的现实社会关系出发指认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迷雾,既能反思其带来的人的尺度丧失的现实危害,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中探寻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破解之道,回答当代中国数字治理和数字实践面临的时代新课题㊂一、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生成逻辑(一)生成条件: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幽灵及其意识形态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逻辑地分析了商品㊁货币到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及其意识形态幻象,为透视数字拜物意识形态形成机制提供重要依据㊂首先,商品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庞大又最单个的 元素形式”,一开始就表现出谜一般的性质㊂马克思发现任何劳动产品只要成为商品,就立马表现为 可感觉而超感觉的物”,这像是蒙在商品世界和人的大脑中的一层薄的面纱,使人们拜倒在 人手的产物”之下,陷入对物的疯狂迷恋之中㊂这是因为蕴藏在商品中人类抽象劳动的价值等同性,在资本主义庞大的商品堆积和交换面前隐匿了,人们把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当做商品这一物自身的性质,视为这些物具有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因而陷入商品拜物教意识形态之中㊂就如马克思指出: 人们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彼此当作价值发生关系,不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只是同种的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㊂恰怡相反,他们在交换中使他们的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相等,也就使他们的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而彼此相等㊂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这样做了㊂”[2]155这是一种类似 无意识”的迷恋机制,使得个人在商品世界中,陷入 恋物癖”症候㊂其次,货币中介的出现导致了更耀眼拜物教性质的产生㊂当商品结晶为货币形式,它就具有了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能力,其他商品通过它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这一物,如金和银就具有了更耀眼的魔力㊂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极尽其能来追求社会财富,渴盼货币的积累,陷入拜金主义的漩涡㊂实际上,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形象的将其称之为 口袋里的社会关系”㊂他一针见血地挑明: 正如商品的一切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一样,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了㊂但货币本身是商品,是可以成为任何人的私产的外界物㊂这样,社会权力就成为私人的私有权力㊂”[2]155货币不是代表魔力,而是具有权力,社会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货币持有量的多少就意味着私人社会权力的大小,所以使人对货币 心驰神往”㊂在这一过程中,货币也从 实物性价值”转换为 价值符号”,成为人们心中的数字化幻象㊂再次,商品和货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表现出的 迷人”形态,到资本这里才算彻底完成㊂资本是能生出货币的货币,是 自动的物神”㊂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发现投入生产中的货币,在为卖而买的过程中,竟然奇迹般的出现一个价值 增加额”,即G-G',它似乎可以 自行增殖”㊂资本家为此欣喜若狂,作为 人格化的资本”,他们越来越多地把占有抽象财富当做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成为 资本逻辑”追求扩张㊁增殖与剥削的 急先锋”㊂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的过程表现为物(商品㊁货币㊁价值)自身具有的属性,投入商品能收获更多的商品,投入货币能收获更多的货币,在这里取得收益仿佛是物与物之间的转手交换㊂就如马克思讲: 因此,在生息资本上,这个自动的物神,自行增殖的价值,会生出货币的货币,纯粹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在这个形式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起源的任何痕迹了㊂”[3]于是拜物教意识形态更深层次的遮蔽出现了,因为资本物的意识形态属性取代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因而它不断以抽象的力量统治现实世界,干扰人的大脑,使物牵引人的实践,人拜倒在物之下㊂(二)生成机制:数字技术资本主义应用下的拜物教意识形态认同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们心中构筑起拜物教幻象,资本成为 普照的光”和 特殊的以太”,影响现实人的心理和行动,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建构着自身㊂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是数字技术与资本逻辑的共谋,是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㊂这意味着尽管数字技术有着解放生产力㊁发展生产力㊁提升生产效率的显著作用,但仍然未超脱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仍然为资本利益服务,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作意识形态辩护㊂由此,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必然产生㊂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言之在资本主导下的数字世界,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出以数字㊁数据符号为标识的社会图景,使主体陷入对数字化生产㊁生活场景的意识形态认同之中㊂尽管大多数时候主体的这种认同以无意识的方式进行㊂依据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会发现商品㊁货币㊁资本拜物教性质在这一时代仍然在场,是解读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生成的关键㊂一是由 单一”的实物商品崇拜转向广泛的数字商品崇拜㊂马克思讲商品拜物教的秘密在于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代替,在人们面前表现出虚幻形式㊂数字资本主义时代,这种对物的迷恋及其虚幻形式,无疑被数字商品交换的符码化㊁便利化放大了㊂相对于过去 单一”实物商品带给人的消费欲望和冲动,数字商品在构建消费景象和制造消费欲望上优势明显,各类图片㊁视频冲击着人的大脑和眼球,使主体忘记了现实本我的存在, 而是借助数据㊁信息㊁资本等符号来表征自己㊂”[4]二是由目的性消费转向虚假需求性消费㊂消费环节是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基础,也是资本扩张和增值的重要手段㊂如果说过去阶段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陷阱是不断以勾引㊁诱导的方式进行目的性消费的话,数字阶段的消费则更进一步,把勾引㊁诱导引入生活,把消费转向自我生活和心理体验,构成自我服从的虚假需求性消费,即 它要做的是让个体从自身出发,自己去影响自己”[5]37三是资本权力借由技术逻辑获得体系化的扩张力量㊂数字拜物教是隐含着的资本拜物教,一定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产生属于资本的 恩泽”,因而数字技术本身是从属于资本的,是被资本所支配的,是资本谋求扩张的最新创造㊂那么资本权力和意识形态也就在数字技术中得到最充分彰显,成为一种新的剥削性的技术权力,实现了对社会关系的全面驾驭㊂要言之,资本权力借由技术逻辑获得体系化的扩张力量即资本化的数字技术力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它塑造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同时,构造出数字化的社会运行方式和支配规则,主体的能动性消失了㊂综上,当今时代存在着的泛化数字商品崇拜㊁虚假需求性消费和资本化的数字技术力量共同促进了数字技术资本82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义应用下的拜物教意识形态认同,导致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产生㊂数字拜物教及其意识形态幻象无疑成为拜物教的最新延展形式,它使数字㊁数据成为商品和货币,化身为统治人类的最高 物神”,阶级剥削㊁压迫㊁对抗甚至阶级在其中仿佛都已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是令人难以抗拒的数字化意识形态,给普通大众描绘一幅人类解放的虚幻图景㊂认清这一幻象,指认其消极影响,并透视背后真相就成为这一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㊂二、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幻象表现(一) 我能相信” 数字化的自我投入在数字资本主义世界中生产和生活的数字大众,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并未消解,故而无法脱离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窠臼㊂与前资本主义阶段意识形态运行机制不同,在数字时代,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运行摆脱了被动 控制”的局面,转而以数字大众主动 投入”的形式来实现自身㊂这是一种主动的力量,使得 我能相信”,而不是 要我相信”㊂数字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控制手段成为数字化的自我投入,就如韩炳哲所言: 精明且友好的权力不会正面反对屈从性主体的意志,而是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控制他们的意志㊂它的同意多于拒绝,诱惑多于压制㊂它努力制造积极情感并对其加以利用;它循循善诱而不是处处禁止;它不与主体对立,而是去迎合对方”㊂[5]21数字化的自我投入意味着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主体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是自愿相信,而不是被动规训,即数字大众(主体)的意识形态认同以更隐蔽的方式来进行建构㊂具体来看:首先,数字劳动异化导致的数字化意识形态认同㊂所谓数字劳动,是指人们利用数字生产工具,对自然物和原材料等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和改造,进而创造数字化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类活动㊂数字时代,仿佛是一个去异化劳动的时代㊂数字劳动过程中表现出以数字技术和智能算法为基础的新的生产方式,它能够促使数字主体走向灵活自由,富有创造性和参与感的劳动实践之中,给数字主体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㊂比如当今我们坐在家中,足不出户就能在线创造属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生产㊁消费㊁流通的全部环节,生产与消费,劳动与休闲的界限模糊了㊂换句话说,大众谋生的手段不局限在现实的劳动生产中,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创造所需要的财富,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精益设计也使得大众投身于数字化生产实践中,让个体在数字世界具有充分参与感和获得感,这给予他们以自由㊁平等㊁解放㊁和谐的社会交往新图景㊂置身于数字劳动中的大众,感受到 真实”的数字交往便利,他们更愿花费时间㊁精力㊁金钱在数字空间中,愿意 自我投入”,感受不到丝毫剥削㊂因为剥削㊁规训㊁强制这些行为在数字时代被以嵌入内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数据算法所 柔化”,变成参与㊁创造㊁共享的话语在数字化的世界中肆意表达,所以数字劳动营造出 我能相信”的意识形态氛围,大众成为数字生产方式下的数字拜物教徒㊂其次,数字情绪剥削导致的数字化意识形态认同㊂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资本控制下的平台企业能够运用精准的数字计量来进行新的剥削,如大数据㊁算法的广泛使用㊂情绪剥削存在于数字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间㊂一方面,数字化时代的生产劳动,在被资本与数字紧密控制下,成为情绪劳动㊂平台企业会制定精准的数字打分㊁排名㊁评级程序,以对这些入驻平台的数字劳动进行 声誉评估”㊂甘迪尼认为, 声誉指标可以说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为它会影响到员工地位,并影响消费者/客户的招聘决定㊂这种相关性要么更普遍地是情绪剥削的结果,要么在文化上被视为一个人技能的代表㊂”[6]所以,为了提升针对劳动者个人的数字评级,数字劳工必须进行额外的情感劳动来获得平台与客户认可㊂另一方面,资本助推消费文化与数字技术间的耦合,消费升级为建构关系和秩序的意识形态工具,由此造成了消费领域的情绪剥削㊂这体现在数字时代的消费,人们不再追求满足生活需求的常规消费,而是追求消费品表征的 符号价值”,消费不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是一种必须的代表社会价值的生活体验㊂它在数字与资本的裹挟下,为消费者带来仪式感㊁娱乐感㊁幸福感等各类体验,我们的情感㊁激情㊁爱欲㊁冲动等情绪因素,被用来计量和数据化,反过来成为培养我们 自愿投入”性格的 数字养料”,构建起我们对数字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文化的广泛认同㊂因此,个人在数字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出的数字化自我投入,实际是对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认同,这种富有创造性和参与感的劳动实践㊁自由和谐的数字社会虚拟交往与广泛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劳动,都使得嵌入数字中的资本剥削更加隐蔽,使得数字大众们陷入 我能相信”的无意识行动之中㊂(二) 使我相信” 数字化的全面监控哲学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探讨了西方17世纪以后刑罚方式从公开惩罚到隐秘规训的历史变革,在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 全景敞视主义”㊂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了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所设计的 全景敞视监狱”的启发,在这所圆形监狱中,囚犯与囚犯互不相见,囚犯的一举一动都能被中间的瞭望塔看到,但是囚犯只能看到瞭望塔的轮廓㊂这种情况下监控者可以对监狱的情况一览无遗,被监控者则因知道自己正在受到观察,由此给自己造成一种有意识的自我监督机制㊂哪怕监控者不在场,被监控者也会不自觉接受外在控制来确保权力不断地自动发挥作用,进行自我规训㊂福柯旨在运用这一理论说明现代社会外部规则正逐渐变为自律性质的约束, 规训社会”就此诞生㊂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的使用被视为无限自由而受到大众欢迎,然而之后的实践却证明这种无限自由只是一种幻想㊂数字资本取得对社会关系的全面驾驭,数字大众的自由和交际成为被监控和监视的对象,个人在数据平台和数字资本面前被一览无遗,由此造成数字大众意识中 使我相信”的规训力量,认同和服从于数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㊂首先,物质生产中的数字化监控㊂监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并不鲜见,在产业资本阶段,流水线作业的工人时常受到工厂主或是监工的监督,进行规范性㊁不间断的作业㊂这种物质生产中的监控是外在化㊁显露化的,它对工人来说表现为外在的压制力量,迫使工人去服从一定规范进行资本主义生产㊂数字时代,数字大众同样面对这种物质生产中的监控性剥削,而剥削的主体由外在外显的人,变成了看不见92 第3期解构与批判: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迷雾摸不着的数据资本㊂数据实现对人的监控,首先是数据在经济领域有了和货币类似的地位,数据商品化的趋势使得数据与资本逻辑关联,因而数据本身成为了重要的要素 生产价值㊂所以在物质生产中攫取数据就是 最显眼的数字拜物教”㊂伴随人工智能㊁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的加速发展,各类平台资本主义企业通过各种应用程序无休止地㊁秘密地㊁近乎零成本地收集㊁存储㊁分析㊁加工㊁打包处理人们容易忽视的隐秘角落的 网络痕迹”,扮演数字化的监视资本家,对数字大众生产数据的数字劳动进行严格监控㊂一方面将这些监控而来的数据用于资本继续增值获利的原料,另一方面,对劳动数据的监控得以运用算法精确的了解平台使用者即数字劳工们的习惯㊁偏好和消费行为,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数字劳工对平台的依赖,运用无意识规训来影响数字劳工的生产劳动㊂就如打车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和算法,对该平台劳动者不同工作时间内的收益进行调整,以隐形强迫劳动者在特定时间增加或减少出车次数㊂这种精益化近乎全知全能的控制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显著特征㊂其次,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化监控㊂马尔库塞在上个世纪指出: 如果大众传播媒介能把艺术㊁政治㊁宗教㊁哲学同商业和谐地乃至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的话,它们就将使这些文化领域具备一个共同特征 商品形式㊂”[9]毫无疑问,当今资本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已经全然使得政治㊁文化行为与商业行为紧密结合在个人日常生活中㊂以至于今天我们把日常生活中吃㊁喝㊁住㊁穿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生产行为也都进一步打造为满足体验的消费行为,推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大众从真实需要走向消费欲望㊂生活在数字化世界中的个体受到建立在算法基础之上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却不自知,而相反却十分享受数字化提供的消费品带来的符号价值,以物的符号代替了人的真实需要,并通过算法㊁数据的持续影响扩大数字大众的消费欲望,以此控制和驯化他们㊂如鲍德里亚所讲: 消费是用某种编码及某种与此编码相适应的竞争性合作的无意识纪律来驯化他们;这不过是通过取消便利,而是相反让他们进入游戏规则㊂这样,消费才能只身取代一切意识形态,并同时只身负担起整个社会的一体化,就像原始社会的等级或宗教礼仪所做到的那样㊂”[8]当数字空间成为消费主义扩充的新领域,投身于数字化日常生活的大众,就会受到数字资本基于算法打造的全面监控㊂ 数字资本以理性计算推动消费的理性回归,消费从功能满足转向想象创意,数字技术破除身体消费的物理空间域限,身体想象成为虚拟空间消费叙事的主题,消费者获得仪式感㊁娱乐感㊁幸福感等美学体验㊂”[9]数字化日常监控营造的是消费带给数字大众的种种仪式感体验,是用主动和同意的力量去进行剥削,它的监控不是令行禁止,相反是广泛的数字体验,是让个体在消费主义和数字资本共谋中失去自身判断力,跌入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陷阱㊂因此,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在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全面精心布控,数字大众作为依附于技术和资本运转的节点,如同 圆形监狱”中时时被监控,却又无法挣脱的一个个 狱友”,个体成为处在数字化全面监控下的 规训主体”,这种使我相信”的意识形态力量就构成了㊂齐泽克精辟的讲到: 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他们仍然要去做,因为在短期内,环境的力量与他们自我保护的本能在说着同一种语言,它们在告诉他们,这事情必须得这样做㊂”[10]数字大众很难通过自身力量打破这种资本与技术合谋的意识形态氛围来寻求挣脱㊂三、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的真相透视马克思认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㊂”[3]22唯物辩证法为我们透视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真相提供了根本的分析原则㊂数字拜物教在人们大脑中营造出的意识形态幻象,以及相伴而成的这种崇拜性㊁支配性力量,绝不是天然自发生成的,也不是人们脑中从来就有的想象与幻想㊂数字拜物教及其意识形态幻象的形成深植于资本主义物质资料生产的现实中,与数字资本时代的生产关系密切相关,揭开数字拜物教意识形态幻象的幽灵面纱,需要聚焦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方式,探究造成拜物教意识形态幻象背后的极化现实和剥削真相㊂(一)资本逻辑的在场首先,数字资本对劳动的剥削㊁压迫本质并未改变㊂一切的压迫与剥削都通过资本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和对人的意识形态塑造达到了合理化,这是当下数字拜物教现实的成因㊂数字资本的增值需要数字劳动,而数字劳动有赖于数字资本家对数字大众劳动的免费或低成本占用㊂当今数字基础设施㊁数据平台㊁核心技术和关键数字设备均被数字资本所占有,数字大众的使用必须与数字资本家达成不平等的数据贡献协议,有的还需缴纳相应地使用租金㊂这就形成了数字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不平衡,为新的剥削形式奠定了基础㊂所以我们看到,一方面,当今数字资本垄断与集中的程度与规模达到了产业资本主义阶段无法企及的规模,其本性仍旧是最大限度追求资本增值与利润最大化㊂另一方面,劳动形式向数字劳动的转变使得数字大众主动㊁免费向数字资本主义平台进行无酬劳动,贡献数字产品,并模糊自身休闲与工作时间,变相加强数字劳动㊂因此,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数字劳动仍然是异化劳动,它对劳动的剥削与压迫仍然在场㊂其次,数字资本追求增值积累的逻辑并未改变㊂数字㊁数据拜物教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由消费行为㊁消费方式构成的意识形态造成,而推动消费行为㊁消费方式的消费主义逻辑则是资本背后增值和积累的动力在支撑㊂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作为独立生产要素加入,它的抽象性和广泛性使资本积累和扩张更加不受限制,构成数字资本抽象统治的最大基础㊂有学者就指出: 万物互联使每一个拥有或站在智能终端面前的个体被纳入为数字资本服务的增值范畴之中㊂”[11]一方面,数字大众在资本关系控制下的数字交往中全心投入,为数字平台及资本家不间断地生产资本增值所需的庞大数据㊂数字大众们把数字化交往当成是真实交往,愿意投入时间㊁精力㊁情感和金钱在数字空间里,在享受数字化 真实交往”的同时,进行长时间的数据生产劳动㊂另一方面,数字平台作用下,数字资本的生产和流通速度大大缩减,进一步导致生产和消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㊂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㊂这意味着资本的加速增值与生产,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消费是成正比的㊂这就要求资本极尽其能来促进03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总结
注:本文档是基于李洪盛在群里所发word的完善,添加部分用紫色标注了!另外,我在网上找了一个大纲(对着书本核对,目录是一样的),一个课后习题答案(这有两个文档,题目基本一样,答案没看),仅供参考!若不放心的同学可以去图书馆借书或者到网上买一本大纲。
感谢李洪盛及其同学,感谢我们班提供照片的同学!以下上课时拍的照片中的思考题(不知道哪一讲了,可能是导论):1、21世纪的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的关系?2、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4、“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薛绍斌老师)1、四个全面整体战略布局在中国发展上的战略意义?2、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第二讲当代发展问题(李金齐老师)1、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逻辑前提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意义,描述主要改革内容,展望改革前景。
2、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呈下行趋势,如何认识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下行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三讲当代社会建设(尹保华老师)1、试述当代中国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结合材料(①厦门公交车纵火案;②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案;③永州案维稳式劳教屡陷争议),或者运用“中等收入陷阱”、“基尼系数”的有关知识展开论述]。
2、根据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必须进一步采取的深化改革的重大领域之一。
请简述《决定》中明确指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主要举措,并结合实际深入论述其中某一个方面的主要举措。
3、“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十八大”再一次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趋势,揭露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宿命。
在宣言的第一部分,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文化价值的方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展望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宿命。
《共产党宣言》共分为四部分:一、资产者和无产者;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宣言的第一部分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为“两个必然”做出了理论上的铺垫。
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辩证而全面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主义制度,把生产力从封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极大地创造了财富,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而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拉开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序幕。
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生产发展与社会关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立和不和谐,马克思正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严重的批判,而这种批判与对未来社会的和谐展望也是密不可分的,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意义。
一、马克思在文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和谐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他们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
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生产力,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
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想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孕育而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财富私有化,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资本主义批判与当代中国网络空间治理孟献丽(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宁波221000)摘 要:在第三次工业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领域㊂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动下,资本的魔爪也伸向了网络空间领域,资本主义利用技术垄断和网络先发优势,逐渐走上了信息霸权主义道路,形成了网络资本主义㊂网络资本主义利用技术优势不同程度侵犯他国信息主权,逐渐掌控了网络空间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㊂网络资本主义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转型,资本主义网络政治和信息霸权得以形成㊂信息霸权是政治㊁经济霸权的当代呈现,它加深了全球范围的数字鸿沟和网络安全危机,因而要展开对网络资本主义的反抗行动㊂对于我国来说,要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获取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进而协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㊂关键词:网络资本主义;网络政治批判;信息霸权;网络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0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8)06-0178-0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引领下,掀起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㊂在这次技术革命中,互联网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日益走向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成为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㊂伴随互联网而来的各种产业发展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网络领域的先进技术,把资本的触角伸向网络空间,使网络空间沦为资本的控制对象和资本实现自身增殖的重要场域㊂同时,为达成各自的目的,权力和政治也参与到互联网的发展中,资本和权力的渗透使得网络空间的斗争和发展愈益复杂㊂正如习近平所言,马克思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1]㊂于当代中国而言,要借助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通过切实的行动反抗资本主义的技术垄断和网络霸权,加强本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有效的网络空间治理,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范围内网络空间的安全㊂1 互联网产业与网络资本主义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和接收的方式,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资本进军互联网领域,围绕互联网而形成的各种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㊂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的政治发展发生了转型,互联网与资本主义的结合则催生了网络资本主义㊂1.1 互联网与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技术,计算机网络与网络之间的互相联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全球网络,使得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更加快速㊁便捷㊂20世纪后半叶,收稿日期:2018-09-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研究”(14CKS033),项目负责人:孟献丽;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升研究”(18VSJ009),项目负责人:邓纯东㊂作者简介:孟献丽(1980 )女,博士,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学术带头人,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㊂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网络社会时代㊂网络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日常生活的学习工作形式和休闲娱乐方式;还体现在围绕互联网发展的一系列产业的兴起与繁荣,如物流业㊁高新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都依附于网络得以迅速发展,并进一步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㊂互联网发展对人类实践生活最直观的影响则体现在互联网产业和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上,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应用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壮大和发展,作为网络经济核心力量的互联网产业也从小而弱逐渐成长和壮大,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为传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着诸多新途径”[2]㊂其实,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资本进军网络领域的直接体现,资本在追逐利润和最大化榨取剩余价值的驱使下,可谓无孔不入㊂网络空间作为新兴的流动空间领域,使得资本施展追逐利润本性的无限潜力,因而资本一进入互联网领域,一系列的互联网产业就随之诞生和发展起来㊂资本通过支持和发展互联网产业而不断渗入网络空间,引导网络空间的各类活动为资本服务㊂在资本的主导和支持下,各类互联网产业按照资本的需求也不断得以形成和发展㊂总之,互联网的产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与此同时,也把资本引向了新的流动空间领域㊂1.2 互联网与资本主义的政治转型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还对各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㊂它通过互联网与权力㊁政治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转型,成为政治权力争夺的重要空间领域㊂卡斯特指出: 新的组织类型的出现,亦即我所称的网络㊂这不仅仅是普通类型的网络,也是通过信息技术运作的特殊类型的权力网络㊂”[3]3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在资本与权力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重构了社会关系,政治权力的参与也使得网络空间愈益复杂㊂网络社会形成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全球范围内时空的极致压缩,社会的运作方式也随之转变,空间的流动性不断加强㊂可见,互联网也重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权力运行体系㊂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权力下放,传统社会秩序不断瓦解,网络政治参与成为新型政治民主形式㊂在网络空间中,网络重构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体系,新的权力体系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转型㊂其次,网络的发展使得时空压缩,流动空间成为政治权力争夺和关注的重要领域㊂在网络社会里,传统的时空思维方式被颠覆,时空被流动空间压缩,时空概念被淡化,人们对时空的认识也进一步淡化㊂ 商品㊁人员,特别是信息流动的成本和时间渐渐地减少㊂”[4]483也就是说,网络空间加速了信息的流动,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节约了时间成本㊂这使得网络成为政治权力角逐的新场域,谁能控制和主宰该场域,便会收获无限的潜在可能,进而为自身的政治服务㊂再次,网络政治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新形式㊂网络对权力的瓦解和信息传递的速度优势,使得网络空间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关注的重要新领域,网络的政治化发展也随之进行㊂民众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㊁政府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宣传㊁利益机构通过网络空间达到政治目的等都在不断推动网络空间政治化发展㊂综上可见,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着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方式和方向,使得网络空间政治化成为资本主义政治转型的新形式㊂1.3 网络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无疑已经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影响”[5],这预示着新的网络资本主义形式的到来㊂网络不仅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带来改变,也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带来了新变化,并且使得新的社会结构得以形成,网络 是技术,但它也是网络化社会结构和蕴含在网络化逻辑中的具体的关系组合”[6]46㊂可见,网络不仅是一种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在更深层意义上,它还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结构,重组了社会关系㊂网络与资本主义的结合预示着网络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㊂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决定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 技术㊁社会㊁经济㊁文化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左右,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场景”[7]1㊂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㊁经济㊁文化的互动,使得网络资本主义得以产生㊂网络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㊂首先,网络空间成为资本进军的新领域,成为资本扩张的主攻方向㊂正如哈维指出的: 首先,准确的和最新的信息现在成了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商品㊂接近和控制信息,加上及时分析数据的强大能力,已经成了集中协调广泛的企业利益的根本㊂”[8]205 在知识本身日益在竞争的基础之上被组织起来的条件下,知识本身就成了一种关键商品,要被生产和出售给出价最高者㊂”[8]206资本在网络空间中实现自身的增殖和扩张,在资本逻辑的主导和影响下,网络空间的各类行为变得更具趋利性㊂其次,网络空间出现的政治化发展趋势,资本主义政治权力在网络空间的介入使得网络空间成为各方势力和利益集团权力角逐的新场域㊂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空间权力的获取是通过以下途径完成的: 对信息流通的控制和对流行趣味与文化的传播工具的控制,同样也成了竞争中的重要武器㊂”[8]206即网络空间权力的争夺并不是通过传统的强硬手段,而是通过文化㊁意识形态等软实力㊂可见,网络与资本主义各种形式的结合使得网络资本主义形成并快速发展㊂2 资本主义的网络霸权与网络政治互联网技术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得到研究和应用的,因而这些国家拥有着互联网技术的先发优势㊂全球范围内的网络使用也因此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牵制和制约,先进技术的垄断和信息的霸权主义为资本主义控制网络空间提供了条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凭借这些优势制定网络规则㊁掌控网络话语权,进而通过网络侵犯他国信息主权㊂2.1 技术垄断与信息霸权主义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面貌,卡斯特认为: 因为信息科技革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㊂正是经济的知识㊁信息基础㊁全球性的触角㊁以网络为基础的组织形式,以及信息科技革命之间的历史扣连,才催生了一个新而独特的经济系统㊂”[7]91在网络社会中,信息技术成为新的生产范式,它重构了资本主义生产流程,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网络空间也打破了传统的地理区位限制,拉近了时空距离,进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场域㊂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当今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推行信息霸权,信息霸权已成为国际安全和主权国家独立的重大的威胁㊂”[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实施技术垄断并推进信息霸权主义,以实现资本的增殖㊁攫取高额的利润㊂资本主义技术垄断 主要体现为利用其信息化的 先发优势’,利用其在信息技术上的 制高点’,制造出日益加深的信息鸿沟,通过知识垄断㊁技术独占而达到对信息弱国的经济剥削和信息侵犯,从而在政治上称霸全球”[10]㊂通过技术垄断达到实现资本盈利和政治统治的目的,是当代资本主义信息霸权主义的重要途径㊂信息霸权主义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垄断上,还体现在政治㊁经济㊁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信息霸权是指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限制或妨碍他国自由运用信息,来获取经济㊁政治㊁军事等方面的利益[11]㊂信息实力强国对信息实力弱国推行网络信息霸权主义,进行信息的渗透和意识形态的输出,这俨然成为了信息强国对信息弱国进行思想意识渗透的重要工具,且为其政治目的服务[12]㊂可见,信息霸权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网络空间领域的技术垄断,进而限制和制约他国信息自由发展,并且通过网络空间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达到利用技术在思想上控制他国,进而为本国的政治㊁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实现自身利益的目的㊂2.2 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与利益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网络霸权和网络政治主要体现在对其他国家信息主权的干涉上,通过技术垄断和对网络空间的控制侵犯他国的利益,进而为本国利益服务㊂正如阿尔温㊃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的: 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金钱与暴力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所掌握的网络控制权㊁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㊂”[13]20可见,资本主义利用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控制和操纵网络空间的信息制作和传播,借此对其他国家实施信息主权的入侵和利益的攫取㊂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信息来源和传播途径㊂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公司控制网络信息的生产㊁发布和传播,在潜移默化中使其他国家的民众对此形成习惯并产生依赖,进而建立起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垄断权,控制其信息传播渠道,妨碍其他国家的信息传播自由㊂二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途径大肆倾销符合其利益要求的价值观念,试图在其他国家民众群体中建立服从并服务于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进行本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入侵,妄想打造网络时代的新形式思想奴隶㊂三是在占据技术先机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先进技术窃取他国信息机密,试图颠覆他国政权为自身利益服务,这也揭露了资本主义侵犯他国信息主权和利益的恶劣行径㊂2.3 掌控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资本主义国家的网络霸权还体现在资本主义掌握了网络空间使用的规则制定权,并且控制了网络舆论形成中的话语权㊂首先,在网络话语权的掌控方面,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控制网络话语权,进而对其他国家施加政治影响㊂福柯等人认为,话语即权力,话语背后隐藏着 无所不在”的权力;在特定的权力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力者总是通过编制特定的话语,嵌入其复杂的思想意图,进而传递着㊁产生着权力,并强化着权力[14]99㊂可见,网络话语权的控制实际上就是一种网络空间权力的争夺,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网络空间话语权的掌控,进而操纵其他国家的政治㊁经济和文化发展,实施霸权政治㊂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利用网络话语权和符合其利益要求的网络议题设置,本质上就是要借助话语在制度规范和解释框架等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以及对舆论和民众思想的影响力, 制约社会成员的认知模式和行为规范,进而实现对个体的规训和对权力的再生产”[15],从而为自身的特殊利益服务,控制和引导其他国家网络空间的话语走向㊂其次,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控制网络规则的制定权制约其他国家的网络发展㊂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首先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研究㊁应用并推广至世界范围的,因而发达国家掌握着网络运用的核心技术,制定了网络使用的最初规则㊂如对于发明互联网的美国来说, 美国通过掌控网络中枢神经服务器 ICANN(互联网网域名与地址管理公司),加之在网络软硬件基础㊁人力资源㊁管理经验等方面拥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已经牢牢掌握着国际互联网的控制权”[16]㊂同时,资本主义国家还打着各种自由㊁平等㊁民主等口号,在世界范围内领导制定一系列的网络公约㊁行为规范等,进而打造资本主义控制下的网络空间秩序,强化其主导地位㊂3 网络时代政治批判与对网络资本主义的反抗行动面对资本主义的网络霸权和网络政治,首先要做的是认清其本质和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反抗网络资本主义的系列举措和方案㊂3.1 信息霸权与政治霸权、经济霸权的内在统一资本主义信息霸权在本质上与政治霸权㊁经济霸权并无差别,都是资本主义霸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信息霸权是资本主义霸权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式,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㊂信息霸权是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在网络时代的具体表现,信息霸权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政治权力㊁经济利益等服务的㊂网络空间成为资本扩张和增殖的新空间,也成为资本主义政治权力渗入的重要场域,信息霸权成为资本主义在网络时代谋取政治㊁经济利益的现实途径㊂里兹㊃庞蒂指出: 新的技术和组织形式,使得资讯和资本几乎在一瞬间流转全球,空间的阻碍实质上崩溃了㊂”[17]317-318这正是网络时代的真实写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时空距离被人为缩小,空间上的障碍在网络空间中被抹平了㊂网络空间的迅速发展也加速了资本的全球化流动,推动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资本有了实现自身增殖的新途径㊂正如鲍曼指出的: 在资本主义的沉重时期,资本像劳动力一样固定在那个领域㊂现在,仅仅通过一个只包括公文包㊁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的行李箱,资本就能轻松地传动㊂”[18]90资本在网络空间的迅速流动使得资本可以迅速寻找增殖的新空间,资本主义经济霸权通过信息霸权得以运作和增强㊂与此同时,在资本追逐利益本性的驱使下,资本主义政治权力也不断渗入网络空间,试图为资本增殖提供政治服务㊂正如莫斯可指出的: 赛博空间的确是技术性的和政治性的㊂”[19]9网络空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政治霸权本性,只是政治霸权的方式发生了转变㊂ 目前最重要的统治方式是操纵沟通方式,提供信息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㊂”[20]434在网络空间中,资本主义的政治霸权也通过信息霸权的方式得以展开,资本主义通过控制信息传播获取政治权力,实现网络政治霸权㊂可见,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实质上就是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在网络空间的重新演绎,是资本主义霸权逻辑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新展现㊂3.2 加剧了全球的数字鸿沟与网络安全危机网络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通过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的控制,谋求政治㊁经济㊁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这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引起全球网络安全危机㊂一方面,资本主义网络政治使得政治权力和资本涌向网络空间,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㊂皮帕㊃诺里斯指出, 数字鸿沟”是指一种包含三方面典型特征的现象:全球鸿沟,指的是发达社会和发展中社会之间在接入网络方面的差距;社会鸿沟,涉及每个国家中信息富足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民主鸿沟,指的是那些使用和不使用数字资源去从事㊁动员或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之间的差别[21]㊂我们这里所指的则是第一种,即资本主义网络政治引起的全球数字鸿沟㊂ 互联网推动了数字资本主义的再分配和资本的流通,数字资本主义的虚假繁荣掩盖了社会的残酷和不公㊂”[22] 西方左翼学者特别强调的是,数字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克服原有的贫富两极分化,反而产生了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导致了信息化资本主义特有的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㊂”[23]资本主义的信息霸权和网络政治导致了全球范围的数字鸿沟,造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网络运用方面实质上的不平等㊂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资本主义政治权力的介入与资本的参与造成网络空间安全危机凸显㊂在网络时代,资本主义的技术垄断和霸权政治导致各国之间在网络技术运用中的不平等以及信息获取和支配中的不平衡㊂发达国家由于掌握着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而操纵着全球大部分越境信息的流向和分布,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窃取信息机密,传播符合自身利益的信息,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主权㊂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网络核心技术的旁落及信息的不对称,难以对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动施加影响和有效控制,进而致使自身陷入网络信息安全危机㊂3.3 开展对网络资本主义的联合反抗行动面对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网络霸权行为,包括国外一些左翼力量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展开了针对网络资本主义发展的反思与批判,对网络资本主义的霸权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揭露,尝试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反抗行动方案,走向反抗网络资本主义之路㊂客观地讲,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使得人类在生产㊁生活方面获得更加快速㊁高效㊁方便的体验,推进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㊂但是,这也使得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更加便利,进而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扩张和侵略的威力不断加强㊂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对其他国家的掠夺和破坏也随之加深㊂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呈现出日益扩张的趋势,开启了向全球空间疯狂扩张和掠夺的行为模式,而扩张必然要以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发达国家疯狂地攫取利益,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二者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且难以调和㊂网络资本主义条件下,互联网发展问题在权力逻辑和资本逻辑的参与下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变㊂随着资本主义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深入与推进,网络政治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霸权政治发展的新领域,资本主义的技术垄断与网络霸权主义则是全球的数字鸿沟与网络安全危机问题的深层根源㊂因此,反抗资本主义也必须反抗资本主义网络霸权,广大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来展开反抗资本主义的联合行动㊂总之,联合起来反抗网络资本主义是网络新时代对抗资本主义的新形式和新策略㊂4 中国网络空间治理与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构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