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稿:科学国培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新课程科学(3-6年级)
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使被培训者进一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课程价值定位,提高被培训者的课程意识。
2、通过《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的学习,加深被培训者对科学课程的理解,提高被培训者对课程本质的认识。
3、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实验经验和科学课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使被培训者全面理解科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4、通过考察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现场和参与课改实验区的教学活动,使被培训者了解科学课程实施中的基本情况,研究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性培训模式,
5、通过研究国际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和新成果,特别是美国FOSS、STC等教材的特点、结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被培训者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6、通过培训,使被培训者提高参与新课程的自觉性、指导新课程的主动性、服务新课程的积极性,增强被培训者实施新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7、通过培训,提高被培训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拓展课程资源,转变培训方式,实现培训过程与课程信息的一体化。
二、培训对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课程骨干培训者。包括师范院校和进修院校的教师、教研员、省级课改实验区骨干教师等。培训对象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选送。
三、培训时间
2003年6月10——19日,集中培训10天,约80课时。
四、培训内容
1、课程理论
在第一轮通识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被培训者实施新课程的理论水平,转变观念,增强课程意识;更新知识,拓宽知识结构;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获取信息,提高职业成熟度。课程理论学习书刊如下:
1)《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2)《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要》;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5)《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6)《科学课程论》,余自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7)《科学素养的基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科学普及出版社;
8)《科学探究》,罗星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9)《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丛书主编:董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0)《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丛书主编:董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课程实践
在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结合上探索科学课的有效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基点,通过对各版本科学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以及国内外教材的比较研究,整体提高被培训者教学研究与课程实施的能力;探讨科学探究的方法、规律,研究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的发展阶梯;探讨科学课程教与学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教科版、苏教版和河北版等科学教材分析;
2)国内外科学教材比较分析;
3)课改实验区科学课程实施基本情况分析与反思;
4)科学课程案例分析;
5)科学探究活动与评价的研究;
6)科学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7)科学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3、考察与研讨
考察课改实验区校园科普长廊、种植园、饲养园、标本室、气象站、网络中心,探讨在课程实施和科学探究活动中科技教育对课程本身发生的影响和作用,科学教师和学生利用社区和科普基地,如科技馆、植物园、科普长廊、动物园、航天航空教育基地等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做法和经验。
1)以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或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为培训现场,探讨科学课程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建设校园科技教育环境的思路和做法;
2)考察社区科技宫、天文馆、科普长廊、航空航天教育基地及学校种植园、饲养园、气象站。
五、培训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以多种培训方式提高被培训者理论水平、课程意识,将课改理念和科学课程有机结合的能力;参与、指导、服务、实施科学课程和教学活动、探究活动的能力;以课程评价的能力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理论学习、课程实践和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行之有效、务实丰富的系列培训活动。
1、参与式培训。实践证明,参与式培训对于被培训者观念的转变、课程意识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培训将以人为本,用大量参与式培训和各种鲜活的主题调动被培训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对科学课程本质的认识和
科学素养的理解。
2、开放式培训。邀请国内著名科学课程专家、省内知名教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参与培训,直接与被培训者进行课程方面的对话,并担任主讲、主持培训活动、教材分析和案例的评析等;由较强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课改实验区优秀教研员、国家级和省级教学骨干教师做培训工作的技术支持,引导被培训者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由被培训者根据自己在科学课程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认识与理解开展的讲座、研讨活动。
3、多样式培训。打破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培训模式。除专题讲座以主讲、和被培训者对话的形式之外,其他培训内容,将以多种形式的参与分享式活动、情境体验、合作交流、问题探究和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为被培训者提供实践、研讨、交流的机会;以考察课改实验区、亲临科技场馆等多种形式体现培训的多样式性;以会议室、实验室、资料室、微机室的开放,为培训者提供在自选时间内进行网上交流、做设计教学、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进行学习研修的场所。
六、培训要求
1、被培训者应具备如下条件:
①热爱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的决定,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立志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②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熟悉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要求和科学课程教研、教学、教师培训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
③了解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具有较强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
④参加了本省科学课程第一轮的教师培训,熟悉培训的基本情况,并对本省科学课程第二轮的教师培训有一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