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使用工具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2.指导学生研究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讨论: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
(2)实验1(轮轴省力实验)。
①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认识实验用轮轴的轴和轮,介绍穿线的方法,在轮和轴的引线上分圈挂钩码。比较轮和轴上力的关系。
②分组实验(使用轮轴直径比为2:1的轮轴实验)。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练
习
反
思
反思:探究教学也是根据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的程序,最后达到运用的目的。程序是相同的,只是学生探究的事物是成年人熟知的事实。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每一次探究都是真正经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
板
书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课堂生成记录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教科版小学科学《使用工具》精美版1
1、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 更加省力、方便。 2、不同的工具能有不同的作用,同样不 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科学概念: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 置。螺丝刀、铁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 单,又叫简单机械。
执教:刘文平
执教:刘文平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第一单元:第一课
我们吃饭要用什么工具呢?
执教:刘文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怎样选用工具?①考虑工具的用途;②考虑实际情况。
2、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3、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4、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滑轮组、斜面等。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判断一种工具是否是杠杆要看它是否具备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研究杠杆尺的秘密:杠杆尺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我们把杠杆尺当做“撬棍”,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是要被撬起的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
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把钩码的数量和位置记录下来。
6、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指甲剪、镊子等。
7、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铁片:支点在阻力点和用力点之间;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夹子:用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之间;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开瓶器:阻力点在支点和用力点之间;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开瓶器的支点在瓶盖的凹痕处。
3、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1使用工具》教科版(1)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1 使用工具》教科版 (1)一. 教材分析《1.1 使用工具》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工具并不陌生。
但是,他们可能并没有系统地学习和了解这些工具的名称、特点和正确使用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各种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提高他们对工具的尊重和正确使用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各种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工具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意识和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实践、探究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示范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正在使用什么工具,引出本课的主题。
2.学习工具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工具图片,引导他们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教材中的工具,并观察和记录工具的使用效果。
4.探究工具的构造和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工具的构造,思考工具的作用和原理。
5.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1 使用工具》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1 使用工具》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1.1 使用工具》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工具的定义、分类和用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工具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工具的分类和用途可能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了解工具的分类和用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具的定义、分类和用途,知道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工具的定义、分类和用途。
难点: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学生动手操作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的定义和作用。
2.新课导入:介绍工具的分类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工具的多样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4.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工具,体验工具的便利性。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工具的用途和分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工具定义:帮助人们完成任务的器具分类: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机械工具等用途:生活中的各种任务重要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动手操作。
2.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工具的定义、分类和用途的理解程度。
小学科学《使用工具》说课稿
使用工具说课稿一、说教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一些分析,《使用工具》是六年级上册教材第1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工具和机械的第一课,因此,在本单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此外,工具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使用工具经验的回顾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工具能帮助我们省力或提供方便,形成初步的工具和机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三、说教学重难点接下来说教学重难点,在本着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四、说教法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简单机械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什么是简单机械,最后归纳总结。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
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1《使用工具》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1《使用工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第一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使用简单的工具,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工具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可能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对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工具,并能够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2.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观察、操作、思考、实践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带好笔记本和笔,准备好一颗学习的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工具的思考,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工具?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工具,如放大镜、尺子、天平等,并简要介绍这些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工具,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如:“请你们用放大镜观察一张纸,看看能发现什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开学第一课教学辅助教具推荐
开学第一课教学辅助教具推荐开学的脚步渐渐临近,老师们为新学期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辅助教具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适合开学第一课使用的教学辅助教具,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一、彩色字母卡彩色字母卡是一种直观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辅助工具。
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字母。
教师可以将这些字母卡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出不同的单词,培养词汇记忆力和拼写能力。
二、数字積木数字積木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借助它们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字大小比较、加减乘除运算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搭建不同的数字形状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地球仪地球仪是一种实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可用于地理和科学课程。
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地理位置、大洲和国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各个地区的位置。
此外,地球仪还能用来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图册和图片图册和图片是教学中常用的辅助教具。
通过展示丰富多样的图像,教师可以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各种事物和概念。
例如,在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可以用图册展示不同的动物和植物,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外貌和特征。
五、模型和实物展示模型和实物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触觉和实践的体验。
例如,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展示各种物理装置的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展示日常生活用品的实物,帮助学生学习新词汇和实用表达。
六、计算器计算器是数学教学中非常实用的辅助工具。
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行简单的计算,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和思维能力。
七、音乐乐器音乐乐器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教具。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亲自弹奏乐器,体验音乐的魅力。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听觉和手指协调能力。
八、实验设备实验设备是科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具。
六年级上册科学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资料第一课使用工具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
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2019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2019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使用工具》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使用工具》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使用简单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是很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的掌握。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工具的使用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常见工具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工具操作的视频或动画,用于演示和指导。
3.准备实践操作的材料和工具,用于学生动手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使用工具。
例如,讲述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描述家庭成员在使用工具时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常见工具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接着,呈现工具操作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了解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对工具的认知清晰明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实践操作材料和工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完成指定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科版科学六上1.1《使用工具》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1.1《使用工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常用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常用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各种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在本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常用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学会使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常用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讨论,从而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各种常用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工具使用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互动交流。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6.拓展延伸:设置一个生活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主要包括工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六年级上学期《使用工具》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学期《使用工具》教学反思1、六年级上学期《使用工具》教学反思单元起始课,是各单元教学内容的开场白。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用在单元起始课的作用上还是很贴切的。
可是,单元起始课“该怎么上”和“上到怎样的程度”,却是常常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或者是有所重视但不知如何实际操作。
《使用工具》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的第一课,主要有两个教学内容,分别是“我们用过什么工具”和“选用什么工具好”。
在研读教材之后,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材没有对“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
那怎么行?既然是研究工具,当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具啊!于是,我决定课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工具?2 班的学生最认真,好几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阐述,我及时给予肯定。
然后按“机械”——“简单机械”——“工具”的讲解顺序让学生明确了科学范畴上的“工具”概念。
(机械: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位装置。
构造比较简单的.机械,叫简单机械,比如螺丝刀、铁锤、剪刀、镊子等。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然后是认识各种常见工具。
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采用让学生先看图抢答再核对的方法,并随机向学生介绍了各种工具的主要用途。
本课的重点戏是“拔钉子”活动,我自作主张,加了个“钉钉子”的活动。
原以为,这样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学生不可能感兴趣,全班演示一下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学生争着抢着要动手,轮不到的同学干脆离开座位跑到实践学生的旁边看,甚至还对他指指点点。
到现在我还在后悔,当初没有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活动一:钉钉子师:老师这里有螺丝钉和铁钉,你能把它们弄进木板吗?马上有学生举手。
教师把钉子和木板给学生,但没有提供工具。
学生马上叫起来:要工具。
师;你要什么工具?生:羊角锤。
学生用羊角锤把铁钉钉进了木板。
师:从这个活动中,工具有什么作用?(工具可以让我们省力或方便。
)活动二:拔钉子先让学生用手试试看能不能拔出钉子,个别学生因为用力过猛手指有点划破,都没有成功。
第1课 《使用工具》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使用工具》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使用过的工具;第二部分,选用什么工具好。
这两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但是,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①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②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③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科学探究①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
②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科学态度①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
②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开学第一课教学工具
开学第一课教学工具开学第一课是一个学期开始的重要节点,它为学生们带来了新的学习机会和挑战。
传统上,老师常常会使用各种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教学工具,并介绍它们在开学第一课中的应用。
一、幻灯片在开学第一课中,幻灯片是最受欢迎的教学工具之一。
它能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师要传达的内容,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来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案例分析。
同时,幻灯片还可以辅助教师进行示范和演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二、板书板书是另一个常见的教学工具。
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可以用板书来绘制课本上的关键知识点,以及补充案例和习题。
通过手写和画图,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概念和过程。
板书也能够作为学生笔记的参考,在学习和复习时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实物和模型在某些学科中,实物和模型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工具。
例如,在生物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来展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细胞结构等。
通过观察实物,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在物理学和化学学科中,教师可以使用模型来演示分子结构、物质变化等。
这些实物和模型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四、多媒体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资源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使用视频、音频和图像等多媒体资源来丰富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历史或地理课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纪录片或短片,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此外,音频和图像资源也可以用来展示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图表,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
五、小组讨论开学第一课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机,也是学生们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在开学第一课中,小组讨论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和讨论某个主题。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思想,分享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实地考察有时,开学第一课需要学生们亲身体验和观察真实的情况。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机械和工具》第一课:使用工具1.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3.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3.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如:开瓶器、剪刀、羊角锤、核桃夹等。
2.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如:筷子、镊子、钓鱼竿等。
3.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跷跷板、普通订书机、天平等。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应用轮轴原理的有:水龙头、汽车方向盘、门把手、辘轳、扳手等。
3.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能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4.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会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3.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4.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第六课:滑轮组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应用斜面原理的有:大桥引桥、盘山公路、楼梯、螺丝钉等。
3.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斜面的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2.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ni è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使用工具
六(2)科学邢敦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
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
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
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