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核舟记》优秀教案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作品上六只平均0.7毫米旳熊猫 放在绣花针针孔里。
导
我国旳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 旳历史,堪称一绝。三千数年前旳
语
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
日要用五倍放大 镜才干识读旳文字。
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 牙笔杆上雕
刻铁马云雕旳将士“行军图”。如
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旳地方雕刻全
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旳闲适心 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 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 色旳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
实旳烦恼,这是何等旷达旳襟 怀啊。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 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 船,而竖其左膝,左臂牵挂 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写出了佛印和尚旳外貌 和洒脱不群旳神态,放 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 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 在望着天空和两岸旳山 色,沉浸在清风明月中。
嘻,技亦灵怪矣哉!
yòu zhuàn
整体感知:
1、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 2、了解课文内容。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明朝有个有手艺奇妙精致旳人叫王叔 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旳细小圆形木块,雕 刻出宫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人 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 是根据木头原来旳样子模拟那些东西旳形状, 各有各旳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 核刻成旳船,刻旳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
然而,可是
挑选 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 满
亦灵怪矣哉。
长而窄
相当于“了啊” 译:总计一只核舟上,刻了五个人,
刻了八扇窗户;刻了竹蓬、船桨、火
《核舟记》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核舟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⑵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2、技能目标:⑴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⑵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应很容易完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一、课前检测:二、出示学习建议,自主学习。
三、同层展示,评星四、小组交流,异质帮扶五、师生探究:(一)学习第三段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悟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武、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培”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明确:这当然是“东坡”。
三人中,苏武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
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
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明确: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依格”的介绍,对怫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第11课《核舟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1《核舟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透过文字欣赏核舟之美,感受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
3.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点。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
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
今天,我们通过文字来了解这一珍宝,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开开眼界。
新课教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1.作者档案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明末著名散文家。
他是明代大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但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八卷。
被清代张潮收录《虞初新志》的《核舟记》,就是他的代表作。
2.《虞初新志》简介《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20卷。
这本书里收录了不少民间的奇闻逸事,很多介绍传奇人物的独门绝技,内容大抵真实不虚。
其中有名之作,除了本文,还有清代林嗣环的《口技》和清代高士奇的《记桃核念珠》。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黍(shǔ)箬(ruò)篷糁(sǎn) 髯(rán) 衣褶(zhě)弥(mí)勒矫(jiǎo)首诎(qū)椎(zhuī)髻(jì) 壬(rén)戌(xū)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1)奇:明有奇巧人(形容词,奇妙)长约八分有奇(名词,零数、余数)(2)为:为宫室、器皿(动词,做,这里指雕刻)中轩敞者为舱(动词,是)(3)而:中峨冠而多髯者(连词,表并列,并且)启窗而观(连词,表修饰,不译)而计其长(连词,表转折,然而,可是)【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同“横")【词类活用】(1)卧右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古今异义】(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余数。
《核舟记》公开课教案
《核舟记》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核舟记》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掌握核舟的制作过程、技巧及艺术价值。
能够分析并评价核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运用比较研究法,让学生了解核舟与其他工艺品的异同。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兴趣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导入介绍《核舟记》的作者魏学洢及其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核舟的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
2.2 课文讲解分析核舟的制作技术、工艺流程及步骤。
解读核舟上的图案、寓意和文化内涵。
讲解核舟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3 课文讨论引导学生观察核舟的细节,进行描述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核舟的看法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活动3.1 观察核舟图片展示核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和细节。
让学生描述核舟的制作材料、形状和装饰特点。
3.2 制作核舟模型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核舟模型。
引导学生探讨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困难,并进行交流和合作。
3.3 展示和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核舟模型。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标准制定评估标准,包括核舟模型的制作质量、观察描述的准确性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
4.2 学生自评和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鼓励积极、客观的评价。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工艺品展览或实地考察传统工艺作坊。
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增加对核舟的理解和欣赏。
5.2 创作展示邀请其他艺术领域的老师进行讲座或示范。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创作与核舟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5.3 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研究核舟或其他相关工艺品的历史、文化和技术。
小学语文《核舟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1、小学语文《核舟记》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核舟记》教学设计【说教材】一、教材概述《核舟记》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
语言见解生动严密。
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
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课型演示活动课三、课时两课时。
四、教具投影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练习诵读,培养语感。
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阅读能力目标: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
3、写作能力目标:掌握“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4、思想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六、重点、难点重点:目标1、2、4。
难点:目标3。
七、课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的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新大纲》第二部分第一款:整体感。
知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
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第三部分第三款、四款、五款“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因此将课型定为演示活动课。
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三部分“在教学中要重视问题”中明确: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本文介绍的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核舟”。
文章抓住了“核舟”的特点,细致地描述了它的艺术形象,赞扬了雕刻家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新)部编版语文八下《11 核舟记》公开课(教案)
11 核舟记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根本内容,积累常用文言词句。
2.发挥想象,感受核舟之美和匠人构思之妙、工艺之精。
3.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
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1课预习卡第1课时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积累常用文言词句。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体特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个两三厘米长的桃核,有人将它雕刻成一只船,大家可能觉得缺乏为奇;但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位雕刻家又在上面刻了五个人,而且须眉毕现,神情各异,大家相信吗?这还不算完,他还刻了八扇窗户,刻了船篷、船桨、茶炉、茶壶、书画手卷以及和尚的念珠,还刻了三十四个字,怎么样?是不是很想见识见识这枚桃核?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明朝人魏学洢是以怎样独特的视角记下了这枚桃核的,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11课——《核舟记》。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导入,在概述本文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自主感知,援疑质理1.自学指导,初步感知〔1〕了解作家、作品等相关知识。
〔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和“背景链接〞栏目〕〔2〕自读课文,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①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
②尽量读准句子的句读。
提示: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如“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语法密切相关,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防止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
〔3〕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①一人译,一人听,听者指瑕校正,每人一段,轮流进行。
②翻译时要落实字词,可增删调补,要求句意通顺。
③师生合作,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并分类归纳整理,做成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例: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词类活用:①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②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④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用作动词,梳着形状像椎的发髻) 一词多义:.巧人曰王叔远〔读“q í〞,形容词,奇妙〕.〔读“j ī〞,名词,零数、余数〕 .宫室、器皿、人物〔动词,做,这里指雕刻) .舱〔动词,表判断,是〕 .〔名词,事物的一头〕 .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动词,可以〕 2.教师引导,分析量词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看看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1核舟记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1 核舟记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
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严密和生动。
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体会古代汉语数量词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异同。
4.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欣赏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感受中国的艺术文化魅力。
第1 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一颗桃核,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吗?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关于能否变成一件艺术品,下面这段视频会解答这个疑问。
配《微雕欣赏》视频(见光盘) 师:多么神奇而瑰丽的艺术,一颗平凡的桃核,竟在人工的雕琢下变得如此生动精美。
不过,视频中的画面转瞬即逝,你也许未能仔细观察这瑰丽的艺术。
没关系,作为补偿,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核舟记》,去感受这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破除阅读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ǎ ng) 贻.(y )í有.奇.(y òu j ī箬).篷(ru ò) 髯.(r án) 衣褶.(zh ě)罔.(w袒.胸(t ǎn) 黍.(sh ǔ) 矫.首(ji ǎ o) 篆.章(zhu àn) 壬.戌.(r én x ū) 2.教师范读,或听朗读音频。
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节奏,整体感知大意。
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4.特殊文言词语归纳。
(1) 通假字①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算数目)(2) 一词多义①奇: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②为:A. 为宫室、器皿、人物( 做,这里指雕刻)B.中轩敞者为舱(是)③而:A.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B.启窗而观( 表承接,不译)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④之:A. 径寸之木(助词,的)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指核舟)⑤其:A.其两膝相比者(他们)B.其人视端容寂(那)(3) 词类活用①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②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③中峨.冠.而多髯者(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④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4)重点探究:古代汉语使用数量词的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根据下列例句,说说它们的不同在哪里。
《核舟记》公开课一等奖
倚 舟楫 右趾 虞山 篆章 盈 二黍许糁之 箬 篷
三、精读感悟 (12分) 诎右臂之船: 诎通 屈 ,意思是 弯曲 . 手倚一衡木: 衡通 横 ,意思是 横着 . 右手攀右趾: 攀通 扳 ,意思是往里拉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 拣 ,意思是: 挑选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 又 ,意思是 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算数目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特殊的技艺 直径一寸 做,指雕刻 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 没有 根据 模拟 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赠送 乘船浮行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来雕刻成。 (7)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刻 的是苏东坡泛舟赤壁(的情景)。 (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核舟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高约二分。 (9)嘻,技亦灵怪矣哉! 啊,技艺也真是神奇啊! (10)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虚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表并列,而且。 而 启窗而观 表承接,不译。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表转折,却、但是 径寸之木 助词,的 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这 其两膝相比者 他们的。 其 其人视端容寂 那 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用箬蓬) 名词作状语 石青糁之。 (用石青) 中峨冠而多髯者 戴着高高的帽子 名词作动词 椎髻仰面 (梳着)椎形发髻 石青糁之 作动词,涂染的意思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5、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答: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 在的气氛。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一 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6、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答: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 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7、作者为何要统计“核舟”的物品、文字数目? 答:作者为了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 甚多的结论。 8、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 答: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 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
11 核舟记 一等奖创新教案
11 核舟记一等奖创新教案11《核舟记》(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概述《核舟记》是人教(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
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这是一篇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小品文。
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
作为一篇教读课文,《核舟记》具有较强的说明性,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技艺的高超,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并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引导学生对文学做一点积极的思考、质疑、探究,在此基础上,拓展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工艺品说明文作品,以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加强知识储备。
最后,拓展写作,学以致用,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本节课为教学第3课时。
前两节课重点疏通课文,梳理文言字词句常识。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阅读为主;拓展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工艺品说明文作品,以增长知识、培养兴趣,加强知识储备;拓展写作,学以致用。
设计理念:1.把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平台。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个性化文本阅读和多角度、有创意的写作表达。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3. 拓展阅读视野,举一反三。
4.拓展写作,学以致用。
过程与方法:1.学习体会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 拓展性、个性化的文本阅读与写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1课《核舟记》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1课《核舟记》一等奖创新教案《核舟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通过前置学习,查阅注释和工具书,能读出生字词,翻译实词;解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以及数量的不同表达方式造成的不同翻译。
能理清写作顺序,说出核舟各个部位的景物,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能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章情感,表述出作者对微雕艺人高超技艺的赞美情怀能通过抓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说作者简洁、严密、生动的语言风格。
导入:核舟是微雕的一种,它专门选取桃核(现在也有用橄榄核的)雕刻成长舟或小船。
微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
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核舟就是用很小的桃核刻一条船。
这篇课文所写到的核有多大呀我们看课文,看看一只核舟是否可以如此丰富?学生活动一诵奇文、知词义课文作为一篇杂物书画记,重在状物。
在此之前我们还学过另外两篇“记”,但《桃花源记》重在记事,《小石潭记》则重在记游,其内容各不相同,本文内容丰富、细节较多。
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读懂内容。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听老师范读,画出节奏。
全班齐读,读准节奏。
小组合作解决句子翻译,将无法解决的做好标记。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师加以补充强调。
补充:关于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
引导:尝试翻译以下句子,说说下列句中的数量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1.苏、黄共阅一手卷。
2.舟尾横卧一楫。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明确:1.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2.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人五个,窗八扇;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
本题例句均无量词,翻译的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
小学语文《核舟记》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3、小学语文《核舟记》教学设计一等奖【资料先知】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第一个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
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大镜普及之后。
王叔远雕刻核舟时,没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教学目标】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自主学习】一、基础字词句A级1.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罔()膝()褶()髻()倚()戌()篆()八分有()奇()诎右臂支船()(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划分朗读的节奏):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疑问写在下面)3.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问题探究:B级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3.本文篇幅较长,怎样才能较快地背诵出来?4.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5.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概括段意。
6.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7.怎样表现奇巧、灵怪?8.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1核舟记》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1核舟记》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核舟记》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描述了核舟的制作过程及其精细之处,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了解古代工匠的精神品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有所了解。
但本文篇幅较长,生僻字词较多,学生可能会在阅读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重点词语的理解。
2.难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课文长难句的翻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提高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3.生僻字词的解释4.课堂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核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核舟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介核舟的制作过程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共同翻译课文中的长难句,讨论课文内容。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解释。
【2022新课标】 11 核舟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表格式)
【2022新课标】11 核舟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表格式)11* 核舟记设计说明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此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从而鲜明地展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此文被誉为说明文中的杰作,不仅因为作者说明的语言功力了得,寥寥数语,便条理清楚、顺序井然,而且文内许多笔触细腻饱满,牵动人的想象,让读者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大苏携友泛舟赤壁的精神气韵。
教学此课,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应调动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步入核舟所创设的想象空间与心灵空间,使学生的语言素养、审美素养获得综合提升。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2.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和写作顺序。
3.体会此文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对我国古代工艺卓著成就的认知和自信。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厘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2.引导学生掌握此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感受核舟高雅脱俗的精神气韵。
教学方法朗读、默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 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雕两磨也可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此外,还有牙雕、竹雕等,无不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绝伦的手工雕刻技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作者魏学洢的《核舟记》,看看一枚小小的桃核上究竟能囊括哪些人物、故事。
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
罔(wǎng)不_箬篷(ruòpéng) 多髯(rán) _椎(chuí)髻有奇(jī) 矫(jiǎo)首壬戌(rén xū) 篆(zhuàn)章轩敞(xuān chǎng) 峨冠(guān) 二黍(shǔ)许诎(qū)右臂2.文学常识。
第三单元11核舟记【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127
11 *核舟记【出色开篇词】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办感人民是最优异、最勤奋、最聪慧灵便的人民,他们创建了光芒绚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此中最令人惊讶不已的是那积厚流光、久盛不衰的手工雕琢艺术。
今日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向我们展现了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感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琢技艺。
1.累积一些文言词汇、句式。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述相联合的笔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研究主体部分的说明次序。
4.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琢艺人王叔远高明的雕琢技艺和独到的才干,热忱歌颂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广博精湛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第 1 课时疏导文意看核舟一、新课导入1995 年10 月27 日《文报告》上登载了这样一则新闻:稀世瑰宝明朝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惊现宁波,信息传出后,文物界、珍藏界纷沓而至。
据专家判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朝果核雕琢品。
今日,我们有幸一睹芳容,让我们一起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
二、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沟通1.朗诵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器皿.(mǐn) 罔.不因势象形(wǎng) 贻.(y í)八分有.奇.(y òu j ī) 二黍.许(sh ǔ) 箬.篷(ru ò)髯.(r án) 石青糁.之(s ǎn) 不属.(zh ǔ)诎.(q ū) 椎.髻.(chu íj ì) 楫.(j í)2.理解课文的要点词语。
(1) 通假字①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同“又”,用来连结整数和零数)②诎.右臂支船(“诎”同“屈”,曲折)③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横着,与“纵”相对)(2) 一词多义奇: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妙)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有: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同“又”,用来连结整数和零数) 为:①为宫室、器皿、人物( 做。
初中语文 八年级 11《核舟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11《核舟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核舟记》教学设计1一、激趣导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中国从不缺失把技术做到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
大家知道形容技艺高超的成语吗?生展示。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魏学洢走进《核舟记》,一睹微雕界的杰作。
【设计意图:形容技艺高超的成语有精益求精、妙手回春、心灵手巧、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用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引入话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刻万物于一核思考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魏学洢对核舟技艺的评价。
(重点讲解“灵怪":古人称鬼神曰“灵”,称妖物曰“怪"。
让学生感受核舟的技艺是非人类所能创造的。
)再引导学生找出“奇巧”(神奇精巧)这个词,再次感受作者对核舟的评价之高。
思考2:核舟“巧"在何处?学生自由活动,找出核舟之巧。
小结:核舟之巧在于它的体积小,雕刻内容多,雕刻事物精。
【设计意图:根据本文的阅读提示,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表现“大苏泛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
“核舟"巧夺天工之美是魏学洢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的,因此核舟之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3赋寸木以生命人物刻画是核舟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核舟灵魂之所在。
活动一:【小组讨论交流】仔细揣摩3、4段,分析核舟所刻人物“各具情态”之巧。
可通过分析人物的穿着、神态、动作等揣摩人物心理、性格。
人物一:苏轼被贬的苏轼在这一“核舟"上依然逍遥自在、宁静专一,体会他的旷达乐观、洒脱坦然。
苏轼,在人生不得意之时,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泛舟于赤壁,寻找内心的那份宁静与坦然。
人物二:黄庭坚“如有所语”可以看出黄庭坚对手卷内容有所顿悟。
结合学案黄庭坚自身的经历,多次被贬,依旧洒脱,痴迷于文学,专注于研究。
他与苏轼境遇相似,想法一致,亦师亦友。
泛舟赤壁的苏黄,没有了世俗的干扰,没有了官场的烦恼,有的只是随心所欲、随遇而安,感悟于手卷,感悟于书卷。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1-《核舟记》通过“奇巧”二字打开《核舟记》(一等奖创新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通过“奇巧”二字打开《核舟记》(一等奖创新教案)通过“奇巧”二字打开《核舟记》(八年级下册)文本分析:《核舟记》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所写的这件微雕艺术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主题却是读书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典故——“大苏泛赤壁”。
它技法精湛,巧夺天工,寓意丰厚,彰显了我国古代手工艺术的高超境界和工艺美术的不朽成就。
魏学洢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调动读者的想象,鲜明再现了它精美的整体形象和雕刻者高超的技巧。
设计思路:对于一篇有点长度的文言文该如何带领学生学习呢?第三单元的单元提示里有这样的阅读指导:学习本单元,要先借助注视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抓住第一段的“奇巧人”和结尾处的“技艺灵怪矣哉”最后提炼出技艺的高超,写作技艺的高超,心性境界的高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字词,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2.抓住“奇巧”二字,品读课文。
3.通过品读文字和语句,体会作者对奇巧人的赞美以及情谊深厚,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激趣导入:你见过桃核吗?(师拿桃核展示)但是如果请你在桃核上雕刻一个人,你觉得自己可以吗?如果雕刻两个人呢?五个人呢?如果不仅雕刻人还要雕刻很多物,很多字,你可以吗?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去认识一个明朝的奇巧人王叔远,看看他在桃核上雕刻了什么?一、疏通文本,初识核舟1.通读文本,圈画出不认识的或者读不准的字,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找出不会翻译的词语或句子。
明确:器皿罔不箬篷技艺灵怪矣哉2.读课文概括桃核的特点,请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这是一只——的桃核。
明确:这是一只雕刻大苏泛赤壁的桃核。
这是一只长约二粟许,长约八分又奇的桃核。
这是一只为字三十又四的桃核。
你发现了什么?长度越小,雕刻的内容越多,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做的一只怎样的桃核呢?再次朗读课文,走进核舟。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11 核舟记-市赛一等奖
课题:核舟记教学设计:青海省西宁市湟中拦隆口上寺学校满桂花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3、体会本文空间说明顺序。
教学重难点:1、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2、体会本文空间说明顺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掌握作家、作品。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
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
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喜。
二、预习展示1、作者简介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
魏学洢扶柩还乡,悲愤而死。
他一生没有做过官。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陶渊明,东晋诗人。
名潜,字元亮。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散文以《桃花源记》、辞赋以《归去来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因在家门口栽有五棵柳树,所以人们又称他为“五柳先生”。
2、微雕介绍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
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微雕作品展示(见多媒体图片)雕刻者为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就其题款方位、尺寸大小、五位人物、小窗可灵活开启诸方面均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核舟记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
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严密和生动。
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体会古代汉语数量词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异同。
4.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欣赏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感受中国的艺术文化魅力。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一颗桃核,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吗?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关于能否变成一件艺术品,下面这段视频会解答这个疑问。
配《微雕欣赏》视频(见光盘)师:多么神奇而瑰丽的艺术,一颗平凡的桃核,竟在人工的雕琢下变得如此生动精美。
不过,视频中的画面转瞬即逝,你也许未能仔细观察这瑰丽的艺术。
没关系,作为补偿,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核舟记》,去感受这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破除阅读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罔.(wǎng)贻.(yí)有奇..(yòu jī)箬.篷(ruò)髯.(rán)衣褶.(zhě)袒.胸(tǎn) 黍.(shǔ) 矫.首(jiǎo) 篆.章(zhuàn) 壬戌..(rén xū)2.教师范读,或听朗读音频。
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节奏,整体感知大意。
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4.特殊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①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算数目)(2)一词多义①奇: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②为:A.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B.中轩敞者为舱(是)③而: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B.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④之:A.径寸之木(助词,的)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指核舟)⑤其:A.其两膝相比者(他们)B.其人视端容寂(那)(3)词类活用①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②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③中峨冠..而多髯者(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④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4)重点探究:古代汉语使用数量词的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根据下列例句,说说它们的不同在哪里。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苏、黄共阅一手卷。
③舟尾横卧一楫。
④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⑤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明确:A.“一手卷”翻译为“一幅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横卧一楫”翻译为“横放着一支船桨”。
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定语,必须和量词组成数量词组才能充当定语。
在古代汉语里,数词则可单独充当定语。
B.“尝贻余核舟一”翻译为“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翻译为“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
可见古代汉语中,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时,不仅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修饰名词,而这种把数词放在名词后的用法,计数的意味更明显。
目标导学二:梳理思路,把握说明顺序1.仔细研读课文,尝试绘制核舟示意图,然后复述课文内容。
2.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中间(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最后(第6段)总结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3.文中描写了核舟的哪几个部分?并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
先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船背。
4.作者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三、板书设计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微雕艺术品“核舟”有了整体的认识,不过,作为艺术品,它值得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鉴赏,它值得我们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欣赏微雕艺术,品析语言特色(一)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明确: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明确:奇巧。
3.雕刻时“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了王叔远的构思巧妙、技艺精湛,也只有因势象形,才能保证艺术品出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1.试赏析“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一句。
明确:本句介绍“核舟”体积,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呈现空间立体感,“八分有奇”与“二黍许”更写出了核舟体积的准确性与形象性。
2.文章先介绍了核舟体积,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明确: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体积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3.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抒发感悟。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1.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明确: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明确:是苏东坡。
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明确: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四)指名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思考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
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五)指名朗读课文第五段并思考1.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明确: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写船其他部位用了三段文字,写船顶部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明确: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六)指名朗读课文第六段并思考作者为什么在段末再次对船上的事物进行说明?明确:强调了核舟的体积虽小,但所刻之物十分丰富,让人对小小核舟叹为观止。
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技亦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的感受。
小结:在全文中,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核舟的艺术之美。
核舟的创作本“因势象形”,见核舟雕刻的自然之美;核舟上雕刻的人、物、字,一应俱全,显现出核舟的精致玲珑之美;核舟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核舟上的文字充满诗情画意,见古典艺术之美。
核舟的美,又是因为雕刻者有精湛的技艺、不凡的见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过,在短短几百字中,能将这巧夺天工的核舟完美呈现,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写就这篇意境深邃、想象丰富、对比巧妙的文章,又足见文本本身的艺术之美。
可取之处以《微雕欣赏》视频作为导入,可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向他们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教学中,除了梳理与归纳基础字词外,同时利用课文特点强化学生对古代汉语数量词的把握。
教学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先整体把握全文,再深入到写核舟的具体段落对文章进行赏析,让学生由衷体会到古代艺术工匠的技艺之巧,艺术之美,以及文章的语言结构之美。
不足之处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
23马说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中“伯乐”“千里马”与“食马者”的寓意,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朗读文章,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一、导入新课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的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
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检验预习,梳理文言字词1.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2.背景资料。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
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
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他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3.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
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1.自读课文,梳理字音。
邪.(yé)骈.死(pián)食.马者(sì)槽枥..(cáo lì)外见.(xiàn) 2.听朗读音频。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