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试题分类--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卷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1.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性质相似,如Li 与Mg 、Be 与Al 、B 与Si ,这种规律被称为“对角线规则”.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Li 在2N 中燃烧生成3Li NB .Li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22Li OC .2Be(OH)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2Na BeOD .硼酸钠溶液显碱性2.李克强总理在世界核安全会议上倡导各成员国安全、合理地开发利用核能。

23592U 是核反应堆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592U 中的中子数为235B .23592U 和23892U 是同一种核素C .合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要求D .23592U 和23892U 是铀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 .氯气中含离子键C .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均属于化学键D .所有物质一定含有化学键 4.下列各组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 .MgCl 2和KCl B .NaOH 和NaCl C .H 2O 2和Na 2O 2D .NH 3和NH 4Cl5.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硒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V A 族B .H 2Se 比HBr 稳定C .硒的非金属性比S 弱D .硒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2SeO 36.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是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 原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DO2n+2,E有两种常见简单离子,低价离子为绿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为过渡元素B.A与B形成的某化合物含非极性键C.简单离子半径:A<B<C<DD.C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反应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电负性:Z<W B.简单离子半径:W<YC.元素第一电离能:Z<W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8.下列有关溴、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溴和碘只能从海水中提取B.单质溴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呈现紫红色C.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D.存放液溴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密封并用水封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2010~2012山东高考理综化学

2010~2012山东高考理综化学

2010~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及分析一、10~12三年考情分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9.(2010,山东卷,9)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10.(2010,山东卷)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11.(2010,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12.(2010,山东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13.(2010,山东卷,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4.(2010,山东卷)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15.(2010,山东卷)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附解析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附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熔点:Si3N4>NaCl>SiI4B.沸点:NH3>PH3>AsH3C.酸性:HClO4>H2SO4>H3PO4D.碱性:NaOH>Mg(OH)2>Al(OH)3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Si3N4、NaCl、SiI4分别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故熔点大小顺序为:Si3N4>NaCl>SiI4,A项正确;NH3、PH3、AsH3均为分子晶体,且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最高,而PH3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AsH3的,因此分子间作用力PH3小于AsH3,则沸点PH3小于AsH3,B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l>S>P,故酸性:HClO4>H2SO4>H3PO4,C项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由于金属性:Na>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D项正确.答案:B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可生成次氯酸C.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可生成BaSO3沉淀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程度.Li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A项错误;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发生反应:CO2+Ca(ClO)2+H2O===CaCO3↓+2HClO[CO2过量时,生成Ca(HCO3)2],B项正确;BaCl2溶液显中性,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BaSO3沉淀生成,C项错误;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不能使Cu2+还原成Cu,D项错误.答案:B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NO-3===Fe3++2H2O+NO↑D.将铜屑加入含Fe3+的溶液中:2Fe3++Cu===2Fe2++Cu2+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A项错误;磁性氧化铁可以看做FeO·Fe 2O 3,溶于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O 4+8H +===Fe 2++2Fe 3++4H 2O ,B 项错误;氯化亚铁和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 2++4H ++NO -3===3Fe 3++NO ↑+2H 2O ,C 项错误;将铜屑加入含Fe 3+的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 3++Cu===2Fe 2++Cu 2+,D 项正确. 答案:D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 .1.0×10-3 mol/L 盐酸的pH =3.0,1.0×10-8 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 mL pH =1的盐酸与100 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意在考查考生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醋酸在稀释时,其电离程度增大,n (H +)增大,但c (H +)减小,因此pH 增大,故a<b ,A 项错误;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显弱碱性,B 项错误;pH =8.0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因此1.0×10-8 mol/L 的盐酸其pH 不可能等于8,只能接近7,C 项错误;设NaOH 溶液的pH =b ,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1×10-3 L×10-1 mol/L =100×10-3 L ×10b -14 mol/L ,解得b =11,D 项正确.答案:D10.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 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 2/S ――→hνTiO 2/S *(激发态)TiO 2/S *―→TiO 2/S ++e - I -3+2e -―→3I -2TiO 2/S ++3I -―→2TiO 2/S +I -3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I -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B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不会减少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意在考查化学基本原理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电池反应,TiO2电极流出电子,镀铂导电玻璃电极流入电子,故镀铂导电玻璃作正极,I-3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I-3+2e-===3I-,A项错误,D项正确;电池工作时,有机光敏染料吸收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电能,B项正确;根据电池反应,电池工作时,I-在负极放电和正极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I-3在正极放电和负极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故二者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浓度不变,C项正确.答案:A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物官能团的认识.反应①为氧化反应,产物含有溴原子和羧基两种官能团;反应②为取代反应,产物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反应③为消去反应,产物只含碳碳双键一种官能团;反应④为加成反应,产物只含溴原子一种官能团.故C项正确.答案:C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 g磷消耗掉314 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A.3∶1 B.5∶3C.2∶3 D.1∶2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计算基本方法的应用能力.0.25 g磷的物质的量为0.25 g31 g/mol=0.008 mol,标准状况下314 m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314 L22.4 L/mol=0.014 mol,则n(P)∶n(Cl)=0.008∶(0.014×2)=2∶7,设PCl3、PCl5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3x+5y)=2∶7,解得x∶y=3∶1,A项正确.答案:A13.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B.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C.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D.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对常见晶体类型的空间结构的理解能力.二氧化硅晶体相当于将金刚石晶体中的C原子换成Si原子,同时在每两个Si原子中心连线上的中间加上一个O原子,最小的环上有12个原子(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A项错误,C项正确;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1,B项错误;SiO2晶体为空间网状结构,每个Si原子与相邻的4个O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前者位于四面体的中心,后者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D错.答案:C27.(15分)在溶液中,反应A+2B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 mol/L、c(B)=0.200 mol/L及c(C)=0 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3)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反应进行到4.0 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实验②:v B=________;实验③:v C=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读图、表述和计算能力.(1)分析图象可知,①和②在平衡时刻A的浓度相等,且②的曲线斜率较大,说明反应速率较大,故是改变某一条件使反应加快,但平衡没有移动,故只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①和③相比较,平衡时刻③中A的浓度较小,曲线斜率较大,说明③的反应速率较大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起始浓度相等,故只可能是升高温度.(2)由起始到平衡时刻Δc(A)=0.10 mol·L-1-0.060 mol·L-1=0.040 mol·L-1,故Δc(B)=0.080 mol·L-1,则B的转化率为0.080÷0.20×100%=40%;实验③平衡时刻,c(C)=0.060 mol·L-1.(3)由(1)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那么该反应正反应方向要吸热,ΔH>0.(4)观察图象可知,在第4.0 min时,②中c(A)=0.072 mol·L-1,③中c(A)=0.064 mol·L -1.②中v=(0.10 mol·L-1-0.072 mol·L-1)/4.0 min=0.007 mol·L-1·min-1,而v B=2v A=0.014Amol·L-1·min-1.③中v A=(0.1 mol·L-1-0.064 mol·L-1)/4.0 min=0.009 mol·L-1·min-1,而v C =v A=0.009 mol·L-1·min-1.答案:(1)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2)40%(或0.4)0.060 mol/L(3)>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4)0.014 mol/(L·min)0.009 mol/(L·min)28.(15分)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它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它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②将A分别加入其他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A时,D 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确定的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意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由A有刺激性气味,且与浓盐酸靠近有白雾,说明A为浓氨水.而F能溶于过量的氨水,说明其为AgNO3溶液.纯E为油状液体,故E为H2SO4.由C与E(H2SO4)和F(AgNO3)要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故其为BaCl2或BaBr2等.B与H2SO4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其含CO2-3,但阳离子不能确定.故可以确定的是:A为浓氨水,F为AgNO3溶液,E为H2SO4.答案:(1)A:NH3,E:H2SO4,F:AgNO3,C:BaCl2(若C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2)B Na2CO3或K2CO3用铂丝蘸取少量B,在氧化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为Na2CO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溶液D Al2(SO4)3或MgSO4取少量D,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加过量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溶液,若沉淀不溶,则D为MgSO4溶液29.(15分)请设计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1)在下面方框中,A表示由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部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下:(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填写下表:(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证C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1)依据本题实验目的,需要设计实验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题目已给出了CO2的制备装置,需要依次设计的是:CO2的除杂装置,CO2的干燥装置,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装置,CO除杂装置.(2)CO2的除杂装置中可用NaHCO3溶液,CO2的干燥装置中可用浓硫酸,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装置中要有木炭,CO除杂装置要吸收CO2,要用碱液.(3)题给装置不易控制气体生成的快慢且长颈漏斗容易漏气,用长颈漏斗和小试管就避免了这一问题.(4)要检验CO的存在,可将其点燃,再检验其产物中是否有CO2生成.答案:(1)(2)(3)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同时小试管中充满盐酸,可以起到液封作用,防止反应激烈时气体经漏斗冲出(4)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30.(15分)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7 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 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G 转化为H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5)链烃B 是A 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 也是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他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推断,意在考查考生的有机推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计算能力.(1)设烃A 的分子式为C x H y ,由燃烧通式计算可得:x +y /4=7,65<12x +y <75,故x =5,y =8.故其分子中含一个碳碳叁键,且含支链,碳碳叁键必在一端,烃A 为3-甲基-1-丁炔.(2)A 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加成生成CH 2===CH —CH(CH 3)2,E 与Br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 :CH 2BrCHBrCH(CH 3)2.(3)由F 水解生成G ,可推出G 为CH 2OHCHOHCH(CH 3)2,而G 与二元羧酸反应生成一种二元酯H.(4)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③是取代反应.(5)链烃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说明其必为二烯烃,且其催化加氢产物为正戊烷,故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CH===CH —CH 3、CH 3CH 2C ≡CCH 3.答案:(1)(CH 3)2CHC ≡CH 3-甲基-1-丁炔(2)(CH 3)2CHCH===CH 2+Br 2――→CCl 4(CH 3)2CHCHCH 2BrBr(3)(CH 3)2CHCHCH 2OHOH +HOCCH 2CH 2OCOHO ――→H +△+2H 2O(4)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 (5)CH 3CH===CHCH===CH 2(或写它的顺、反异构体)、CH 3CH 2C ≡CCH 3(6)。

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高考化学考点分布分类汇编: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

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高考化学考点分布分类汇编: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课件

两者的碳碳键不完全相同,因此石墨变为金刚石的过程中既有共价
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所以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 15
考点 16
5.(2018·全国3,8,6分,难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解析24 g镁和27 g铝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分别含有12NA、13NA个 质子,A项错误;氧气和臭氧两种分子均由氧原子构成,故同等质量 氧气和臭氧所含原子数相同,则电子数也相同,B项正确;重水和水 分子中的中子数分别是10、8,相同物质的量重水和水所含的中子 数之比为5∶4,C项错误;乙烷分子中有7个化学键,乙烯分子中有5个 化学键,D项错误。
示可知,冰表面第三层中无此可逆反应,D 项错误。
考点 15
考点 16
2.(2019·北京,8,6分,难度★★)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
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
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 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0~2014
1 卷
2 卷
1 卷
2 卷
3 卷
1 卷
2 卷Βιβλιοθήκη 3 卷1 卷2 卷
3 卷
1 卷
2 卷
3 卷

15.原子结 构、物质组成 5 年 4 考 12 9 和化学用语
9 12 12 9 12 12 10 8 10
10 年
15 考

历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高考试题

历年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高考试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1。

(2011·四川高考·7)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

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的沸点高于B。

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出也为正四面体结构C。

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也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答案】选B.2.(2011·四川高考·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答案】选A。

3.(2011·江苏高考·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 〉rY〉rZ〉rW>rQC。

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答案】选A。

4.(2011·福建高考·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

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答案】选B。

5.(2011·广东高考·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答案】选A、D.6.(2011·海南高考·4)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化学】2010高考分类汇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化学】2010高考分类汇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2010全国卷1)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沸点:333N 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 aC l SiI >>C .酸性:42434H C 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 g OH Al OH 2>>(2010全国卷1)2.下面关于SiO 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于中心,Si 处于4个顶角B .最小的环上,有3个Si 原子和3个O 原子C .最小的环上,Si 和O 原子数之比为1:2D .最小的环上,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2010浙江卷)3. 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 Z 、M 同主族; 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 2->W -;Y 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 、M 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 2M 型化合物B. 由于W 、Z 、M 元素的氢气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C. 元素Y 、Z 、W 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D. 元素W 和M 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2010广东理综卷)4.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丙<丁<戊B .金属性:甲>丙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2010福建卷)5.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从HF、HCl、HB、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r规律(2010上海卷)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 X<Y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2W2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2010山东卷)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2010江苏卷)8.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2010-2014广东高考以及模拟试题汇编—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

2010-2014广东高考以及模拟试题汇编—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2009广东高考)11.元素X 、Y 、Z 原子序数之和为36,X 、Y 在同一周期,X +与Z 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 .同周期元素中X 的金属性最强B .原子半径X >Y ,离子半径X +>Z 2-C .同族元素中Z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 .同周期元素中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B(2010广东高考)10.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丙<丁<戊B .金属性:甲>丙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C(2011广东高考)22.(双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 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 .原子半径:丙>丁>乙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AD(2012广东高考)22.(双选)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X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 .WX 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X Y Z W R+8+6 +4 +2 0 ———BD(2013广东高考)22.(双选)元素R 、X 、T 、Z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 单质在暗处与H 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非金属性:Z<T<XB .R 与Q 的电子数相差26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BD(2014广东高考)23.(双选)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

2010年山东卷考试说明理 科 综 合

2010年山东卷考试说明理 科 综 合

2010年山东卷考试说明理科综合Ⅰ.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莫一版本的教科书。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版)》,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确定理科综合科目考试范围如下:A.必考内容物理:物理1、物理2、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化学: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生物:生物1、生物2、生物3B.选考内容物理:物理选修3-3、物理选修3-4、物理选修3-5化学: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生物:生物选修1、生物选修3一、物理(一)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A .13AlB .13Al C .13C D .13C2.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Na +B .NaC .ClD .Cl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K 4019及Ca 4020B .T 2O 及H 2OC .K 4019及K 3919 D .金刚石及石墨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 .制催化剂的材料 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制农药的材料D .半导体材料5.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OH -、H 2O 、F -B .NH 3、NH +4、NH -2C .H 3O +、NH +4、NH -2D .HCl 、F 2、H 2S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X <Y B .原子半径:X <Y C .离子半径:X >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8.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B .碱性:NaOH >Mg(OH)2>Al(O H )3C .稳定性:PH 3>H 2S >HClD .非金属性:F >O >S9.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 >Y >ZB .单质的非金属性:X >Y >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X<Y<Z10.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及铝是同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010-9-7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010-9-7

第二单元《基本概念原理( 第二单元《基本概念原理(二)》 单元测试题更正 1.第5题题干中应为 4s 第 题题干中应为 2.第10题题干中应为 第 题题干中应为 3.第13题题干中应为△H2= + 226.2kJ/mol 第 题题干中应为△ 此题( )答案中△ 此题(2)答案中△H= + 172.5kJ/mol
远 离核距离:近—————————远 离核距离: 1)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个电子 )每个电子层最多排 2)最外层≤ 8个电子,次外层≤ 18个电子, )最外层≤ 个电子 个电子, 外层≤ 个电子 个电子, 3)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后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 要求:会画 ~ 号元素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 要求:会画1~20号元素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
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如图所示 (1)某电中性微粒一般不与其他 元素的原子反应, 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符号是 现白色浑浊,这种微粒符号是 现白色浑浊, 。 。 (2)某微粒的盐溶液,加入AgNO3溶液时会出 某微粒的盐溶液,加入AgNO (3)某微粒氧化性甚弱,但得到电子还原性 某微粒氧化性甚弱, 且这种原子有一个单电子, 强,且这种原子有一个单电子,这种微粒符号 某微粒具有还原性, (4)某微粒具有还原性,且这种微粒失去 个电子即变为原子, 2个电子即变为原子,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

201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 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题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约为 分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约为49分
题型 题 号 6 选择题 (24分) 分 10 11 12 分 值 考查内容 教材主要出处 选修1、选修 选修 、选修4 必修1、选修 必修 、选修4 选修4 选修 选修4 选修
6分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分 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氧化 6分 分 还原反应 6分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化 分 6分 化学平衡常数 分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化学】201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考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例1](2008·深圳一模)甲、乙、丙为二、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主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丙的氢化物比甲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强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可制作光导纤维D.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解析]二、三周期中,同主族元素相差的电子数为8,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根据题意,由“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主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可知,乙为O ;又“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且甲、乙、丙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甲为C ,丙为Si 。

[答案]B 考点2 元素周期律特别提醒作为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考查,在解题中我们应尽量把它们体现在元素周期表中进行理解。

如X m+、Y m-、Z(m+1)+、W(m+1)-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要考查四种元素的有关性质,比如原子序数大小、原子半径大小、离子半径大小、单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等,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出元素的相对位置为,则问题容易解决。

[例2](2008·武汉一模) X 、Y 、Z 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位于同一主族,Y 、Z 处于同一周期。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 原子少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 <Y <X涵 义 元素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实 质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核外电子 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至8(若K 层为最外层则由1递增至2)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 由大到小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呈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由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多少决定,它是反映结构的一个参考数据。

2010-2011必修II《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2010-2011必修II《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

必修II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 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3015P),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2713Al +42He ―→3015P +10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B .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10n 是一种电中性粒子D .对于3015P 有: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2.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1:3,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 和b ,则a 和b 的关系可能是 ①a=b+3;②a+b=8;③a+b=30;④a=b+8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③④3.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 .3和17 B .1和8 C .1和6D .7和124.下列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C5.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A .K 4019与Ca 4020B .T 2O 与H 2OC .K 4019与K 3919 D .金刚石与石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Ⅰ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第Ⅵ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 .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7.短周期元素X 、Y 可以形成化合物XY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XY 2是共价化合物,则X 与Y 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B .若XY 2是离子化合物,则X 与Y 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8C .若X 与Y 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 2不溶于水D .若X 与Y 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 2可溶于强碱溶液8.在短周期元素中,若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则符合条件的元素种数为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9.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A.由“Cl2+H2O===HCl+HClO”反应可推出“F2+H2O===HF+HFO”反应也能发生B.HCl的水溶液是强酸,推出HF的水溶液也是强酸C.由“2Fe+3Cl2===2FeCl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D.Na、K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10.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B.碱性:NaOH>Mg(OH)2>A l(O H)3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11.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L M Q R T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主要化合价+2 +3 +2 +6、-2 -2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12.在相同条件下,将相同物质的量的Na、Mg、Al分别加入盛有相同浓度相同盐酸的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关系不可能是A.甲(Na)>乙(Mg)>丙(Al)B.甲(Na)>乙(Mg)=丙(Al)C.甲(Na)<乙(Mg)<丙(Al)D.甲(Na)=乙(Mg)=丙(Al)13.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A.只有④⑤B.只有②⑤C.只有①②③⑤D.只有①②⑤14.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15.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HSO4、Na2O2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C.某主族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 n RO m,则其气态氢化物一般是H2m-n RD.元素周期表中L层电子为奇数的元素所在族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12分)请写出以下物质的电子式:H2O2 CO2NH3Na2S MgCl2NaOH18.(9分)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粒子(离子或分子),请回答:(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粒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19.(13分)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X均可形成10个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化合物BA4的电子式为.(2)化合物Y2X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氢键(3)化合物A2X和A2Z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4)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分)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B、E同主族,且满足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0;A与C、D与C之间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的两种化合物.试解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A2C2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是和.(2)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3)实验室可用由B、C、D组成的化合物为反应物之一制取由A、C、D组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E单质与A、C、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1.(8分)已知A、B、C、D、E、F、G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C 的氢化物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和D可以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E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B的2倍少1,D与F同主族,G的原子半径是本周期元素中最小的.则:(1)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有一种液态化合物是由A、C元素组成的,已知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若该化合物与A2D2恰好完全反应,能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的原子间也可形成链状结构,假设C原子间只以单键形式连接,并与A形成系列化合物,则该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B和D以质量比为3∶8组成的化合物与E的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G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10分)已知A、B、C、D两种短周期元素,分别属于不同的主族,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D、B与C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A原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A、B、C、D中只有两种金属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A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2)为比较C与D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设计实验以证实,则该实验所依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 molC的氢化物与足量C的氧化物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4)已知E、G、F是均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其有关转化关系如下:请写出E与F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0分)A、B、C、D4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1)B元素的名称___ _____;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2)A、B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 ____;(3)C的元素符号________,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 ____;(4)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 ____.18.答案:(1)K Cl S (2)HCl (3)F 2(4)H 2SH ··S ······H (5)H 2O 2(答PH 3同样给分) (6)C 2H 619.答案:(1) 2 8 6H ··HC ····H··H (2)AC (3)H 2O H 2O 中存在氢键(4)H 2O 2+H 2S===2H 2O +S ↓20.答案:(1)极性键 非极性键(2)Na +[··O ······]2-Na + Na +[··O ······O ······]2-Na + (3)Na 2CO 3+Ca(OH)2===CaCO 3↓+2NaOH(4)Si +2OH -+H 2O===SiO 2-3+2H 2↑ 21.答案:(1)N 2H 4+2H 2O 2===N 2↑+4H 2O (2)N n H n +2(3)2Mg +CO 2=====点燃2MgO +C(4)Cl 2+2OH -===H 2O +Cl -+ClO -22.答案:(1)Be H 2S(2)Fe +S=====△FeS,2Fe +3Cl 2=====△2FeCl 3(或H 2S +Cl 2===S ↓+2HCl)(3)2(4)Al 3++3AlO -2+6H 2O===4Al(OH)323.(第1题、第3小题第一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氮;二,第ⅤA 族;(2)NH 3 ;(3)S ,SO 3。

2010年高考分类汇编人教大纲版高考化学试题考点4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2010年高考分类汇编人教大纲版高考化学试题考点4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4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2010·全国卷Ⅰ·T13·6分)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命题意图】本题以晶体结构为考查对象,主要考查SiO2晶体网状结构中Si和O 的排布情况。

【思路点拨】怎样理解SiO2的结构,可从晶体硅进行转化,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只需将C原子换成Si原子即可,再将Si-Si键断开,加入O即可,见:但是若将题目中B、C 、D三个选项前面分别加上“平均每个”,则本题的答案就又变了,这时就要应用均摊法了,由于每个Si原子被12个环所共用,每个O 原子被6个环所共用,每个Si-O键被6个环所共用,则均摊之后在每个环上含有0.5个Si,1个O,2个Si-O键,此时则B、D错误,C正确了,也即在1mol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规范解答】选D。

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结构为空间网状,存在硅氧四面体结构,硅处于中心,氧处于4个顶角,所以A项错误;在SiO2晶体中,每6个Si和6个O形成一个12元环(最小环),所以D对,B、C都错误!2.(2010·全国卷Ⅱ·T12·6分)短周期元素W 、X、 Y、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Y+、 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2(不考虑零族元素)。

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W 、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命题立意】本题以物质结构为考查对象,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的空间构型、溶液的酸碱性等。

全国各地2010届高三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11)

全国各地2010届高三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11)

2010届各地高三试题汇编(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11)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1~9为单项选择,10~15为双项选择1.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Y、Z和W 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C.Y和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D.X、Y、Z和W可以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为5:1:4:1的离子化合物2.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

已知A、B同周期,A、C同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C两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ⅥA族B.B、D两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C.B、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DCB2D.B、C、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C > D > B3.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可表示为H2YO4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D.原于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4.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X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分别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Y>X>WB.X、Y、Z、W形成的单质最多有6种C.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XO4D.四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W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5.X、Y、Z是三种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单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X)、n(Y)、n(Z),它们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标准状况下)为V(H2)x、V(H2)Y、V(H2)z。

2010高考题_物质结构与性质参考答案

2010高考题_物质结构与性质参考答案

(链接真题)主题一原子结构第1讲原子结构1.D 4.C第2讲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2.D主题二分子结构与性质第1讲共价键与分子结构1.B 2.CD4.⑴sp2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⑵ C H Si⑶<⑷BaPbO312第2讲分子结构与性质2.BD3.(1)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s54s1(2)sp3(3)NH+4正四面体(4)D主题3 晶体结构与性质第1讲晶体的结构4.C5.⑴[Ar]3d84s2⑵>⑶6,6 ⑷LaNi⑸①一个σ键、一个π键配位键②氢键③sp2、sp3第2讲晶体的性质2.B5.⑴① 1s22s22p63s23d6 ② 2⑵①MgO、CaO、NaCl、KCl②6⑶甲醇分子间存在氢键,而甲醛没有(专题训练) 主题一 原子结构第1讲 原子结构1.B13.⑴ 2MgO ·3SiO 2·n H 2O 1s 22s 1⑵ 13 6⑶ 大 Al(OH)3+OH -=AlO 2-+2H 2O⑷ AD第2讲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2.BC 4.C7.⑴ ⅦA⑵ CH 2=CH 2⑶ AlCl 3+3H 2O =Al(OH)3+3HCl⑷ ① 2NH 3·H 2O +3H 2O 2=N 2↑+8H 2O 或2NH 3+3H 2O 2=N 2↑+6H 2O② a 和c⑸ 51CS 2(l)+53O 2(g) =51CO 2(g)+52SO 2(g) △H =-215kJ/mol主题二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1讲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6.D13.⑴①3s 23p 1 ;A l (O H )3 AlO 2―+H ++H 2O ;② BeO ;Be(OH)2+2NaOH →Na 2BeO 2+H 2O ;Be(OH)2+2HCl → BeCl 2+H 2O (3分) ⑵①小于;② RI >RBr> RCl>RF ;③ D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2.B4.D13.(1)1s 22s 22p 63s 23p 63d 9 (2)孤对电子(孤电子对)(3)b (4)Si < C <N (5) 3:2 (6)正四面体 三角锥 V 形主题3 晶体结构与性质 1.D 9.⑴C O N [Ar]3d 64s 2 ⑵sp 2 sp 3 如图 ⑶4 4∶3第2讲 晶体的性质 3.D 9.(1)①能量最低原理(叙述合理即可),IIA 族,Mg 2+[::]2—;(2)c ; (3)Al ,3,H + + AlO 2— + H 2O Al(OH)3 Al 3+ + 3OH —模块考评A1.C 4.D 11.D17.⑴ 2N A ⑵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⑶ sp 杂化、sp 2杂化 3 ⑷ 418.⑴ 2s 22p 4 V 形 ⑵ 2F 2+2H 2O =4HF +O 2⑶ MgO 晶格能大 sp 3和sp 2 120° ⑷ 3:1:1⑸ 紫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模块考评B2.C 3.AC 8.B 11.D15.⑴ 三 VIA HClO 4⑵ 2 H -Cl H -S⑶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 3d 104s 1) 2Cu 2S +3O 22Cu 2O +2SO 2 ⑷ SO 2(g)+2CO(g)=S(s)+2CO 2(g) △H =-270.0kJ/mol16.⑴ ① O >N >C >K ② 离子晶体 sp ③ 1:1⑵ 3d 84s 2 4 ⑶ [CrCl(H 2O)5]2+N FeNN N CH 3C H 3CH 3CH C H 2CH 3CH CH 2CH 2C H 2CH 2CH 2COOH COOH。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2010全国卷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解析】B 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年高考全国卷I 第8题已经考过,一般认为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B 正确; C 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 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A 项错误,2009年高考全国卷I 第29题已经考过,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最高,AsH 3、PH 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NH 3>AsH 3>PH 3;【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基本概念:如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氢键与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性的影响,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具体应用,这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这道题目实属原题,属于送分题!【点评】其实还可以拓展:考同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里面的如同为原子晶体或同为离子晶体等,不应该老局限于分子晶体,这样显得2010年高考题与08和09没有太大区别.2.(2010全国卷1)13.下面关于SiO 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于中心,Si 处于4个顶角B .最小的环上,有3个Si 原子和3个O 原子C .最小的环上,Si 和O 原子数之比为1:2D .最小的环上,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解析】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结构为空间网状,存在硅氧四面体结构,硅处于中心,氧处于4个顶角所以A项错误;在SiO2晶体中,每6个Si和6个O 形成一个12元环(最小环),所以D对,B、C都错误!【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信息迁移能力,实际上第三册课本第一单元里面有结构图!【点评】怎样理解SiO2的结构,可从晶体硅进行转化,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只需将C原子换成Si原子即可,课本上有我直接拿来用,再将Si—Si 键断开,加入氧即可,见:但是若将题目中B、B、D三个选项前面分别加上“平均每个”,则本题的答案就又变了,这时就要应用均摊法了,由于每个Si原子被12个环所共用,每个O原子被6个环所共用,每个Si-O键被6个环所共用,则均摊之后在每个环上含有0。

高考真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真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真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江苏卷)]0.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参考答案】D[解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金属的金属性非金属的非金属性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容易非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容易金属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非金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盐溶液金属性弱的金属非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溶液中非金属性弱的非金属突破口是z为0,又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半径比Y小,说明X是H,同时W与X属于同一主族,则W是钠。

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推出Y为N o2.(海南卷)3,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凭(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 .与D互称同位素C.H20与D20互称同素异形体D川18。

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答案]C[解析]:同位素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间互称,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选C。

3.(福建卷)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碉的是()Y ZM XA.原子半径Z<M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D.Z位于元索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VIA族【答案】B【解析】由元素位置可知,Y、Z在第二周期,M、X在第三周期,由于只有M为金属,故Y、Z、M、X四种元素分别为N、0、Al、Si。

高考分类题库(考点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分类题库(考点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考点5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2015·北京高考·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4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2010·浙江高考·T8·6分)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B.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命题立意】本题主要以元素的推断为背景,考查了元素位置的判断、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氢键、晶体的类型及物质的性质等,是典型的学科内综合试题。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Y的单质晶体的性质”,由此进而推断出其他元素。

【规范解答】选D。

由“Y为短周期元素”及“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知,Y为Si元素;则X、Y、Z、W为第3周期元素,由X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及“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知,X为Na元素、M为O元素;由“Z、M同主族”知,Z为S元素;由“离子半径:Z2->W-”知,W为Cl元素。

X、M两种元素可形成X2M、X2M2型化合物,故A项错误;在W、Z、M元素的氢化物中,由于M元素的氢化物中存在氢键,其沸点最高,故B项错误;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分别属于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故C项错误;由于Cl2、O3都具有强氧化性,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故D项正确。

2.(2010·广东高考·T10·4分)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属于常考题。

在广东高考卷中以选择题出现居多,考查知识和方式方法比较固定,因此可以重点复习,百分百拿分。

【思路点拨】【规范解答】选C。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至右是依次减小的,故A错;同主族元素金属性自上而下是增强的,故B错;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至右越来越弱,故对应碱的碱性也是减弱的,C正确;同周期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至右越来越多,故D错。

【类题拓展】这种试题常考查:1.给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然后推断各元素根据性质规律判断选项(如本题),常以H和He及短周期为条件突破。

2.给出各元素的化合价和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推断各元素后根据性质规律判断。

3.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断4.也有通过一些性质(反应现象、颜色、气味等)作为其推断的突破口。

总之,掌握好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和有关元素原子结构及周期律等知识,这类试题同学们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3.(2010·海南高考·T11·4分)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Z2Y B.X2Y2C.Z2Y2D.ZYX【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分类。

【思路点拨】首先根据题目信息,确定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确定X、Y、Z代表何种元素,再分析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的种类。

【规范解答】选B。

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故X、Y、Z所在的周期分别是第1周期、第2周期和第3周期,又因为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所以Y是O元素,Z为Na元素,根据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可知X的原子序数为20-8-11=1,即H元素;A、B、C、D四项中的物质及含有的化学键如下表: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

4.(2010·江苏高考·T2·2分)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2O的电子式为B.4℃时,纯水的pH=7C.D216O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D.273K、101KPa,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气态)>d(液态)>d(固态)【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纯水pH、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涉及水的离子积、晶体有关知识。

【思路点拨】书写电子式注意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进行pH有关计算看清条件。

【规范解答】选C。

A项,H2O为共价化合物,其的电子式为,A项错;B项,4℃时,Kw≠1×10-1纯水的pH≠7,B项错;C项,D216O即21H216O,21H216O的质量数和质子数分别为20和10,C项正确;D项,273K、101KPa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冰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液态水分子间距离大,D项错。

5.(2010·江苏高考·T13·4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命题立意】本题将元素推断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

【思路点拨】结合题给信息推断出五种元素,再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

【规范解答】选BC。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B可能为碳或硫,“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C可能为锂或钠,又“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B为碳,C为钠;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则D为Al;E为第三周期且单质为气体,则E为Cl;A原子序数小于B(碳)且单质为气体,故A为H。

所以A、B、C、D、E五种元素分别为氢、碳、钠、铝、氯。

A项,A、B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类,碳原子较多的烃在常温下可能为液态或固态,A项错;B项,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可以相互反应,B项正确;C项,C(钠)、D(铝)、E(氯)的单质通常用电解法制备,C项正确;D项,AE(氯化氢)与CE(氯化钠)所含有化学键类型不同,D项错误。

6.(2010·山东高考·T1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命题意图】考查对离子键作用力的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及内容的理解。

【思路点拨】离子键是一种静电作用力,包括引力与拆力;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主要包括氢化物稳定性和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规范解答】选D 。

A 项,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故A 错;B 项,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故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HF 、HCl 、HBr 、H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B 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因没有指明最高价含氧酸,故C 错,元素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 正确。

【类题拓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①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②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③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④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H 2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⑤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单质问的置换反应: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

如Br 2+2KI=2KBr=I 2; ⑥相互化合后的价态:如S+O 2点燃=== SO 2 说明O 的非金属性强于S ;⑦其他:如2Cu +S Δ===Cu 2S Cu +Cl 2点燃===CuCl 2 所以,Cl 的非金属性强于S 。

7.(2010·新课标全国卷·T7·6分)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 Na 2O 2的电子式为NaNaB.106g 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 2为112L (标准状态)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 -的结构示意图为【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基本概念中电子式、原子结构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思路点拨】掌握好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原则。

【规范解答】选C 。

书写电子式时,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要写成离子的形式,Na 2O 2的电子式应为Na+[]2-Na+,故A 不正确。

106g 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中二者的比例不清楚,所以无法具体计算出生成的CO 2的体积,故B不正确。

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例如157N中,中子数为8,故C选项正确。

D选项中Cl-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应该是8个电子,故D也不正确。

【类题拓展】电子式的书写原则⑴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原则①阳离子写出离子符号的形式,如Na+的电子式就是Na+②阴离子要标出最外层电子数,加上中括号,标明电荷数,如过氧根的电子式是[]2-⑵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原则重点体现出共用电子对来,每一原子都要达到2或8电子稳定结构,和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显著区别就是不用加中括号,不用标明电荷数。

例如H2O2的电子式是H H。

注意:电子式中相同的电子式不能用下标的方式简写,如Na2+[]2-写法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