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命科学第三册练习册答案
沪科版生物第三册(期末)word同步测试题七
浦东新区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三生命科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U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第I卷(共60 分)-、单选题(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1分题(共6题)1.下列疾病中,能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预测后代患病几率的是”,””,”( )A .艾滋病B .糖尿病C.白化病 D •睾丸发育不全症2.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 .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D .细胞分化通常是稳定的、不可逆的3.下图是生物体内一类生化反应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具有专一性B. a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或RNAC. a的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D.温度过高比温度过低对a的影响小4.当人体处于高度亢奋时,人体的激素与神经调控情况应该是”,”,,”,( )A.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B.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C.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胃蠕动增强D.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收缩减缓空气的刺激5.酶工程生产的尿糖试纸可以用于测试尿糖的含量,被固定在纸条上的酶是,,,, ( )①葡萄糖氧化酶②唾液淀粉酶③过氧化氢酶④葡聚糖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右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八)))))))))))))))))))))))))))))))))))( )A •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 •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D •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二) 2分题(共21题)7. 右表为四种氨基酸分别在某种食物和人体蛋白质中的含量。
如果食用该食物,人体能合 理 利用食物中这四种氨基酸的生理过程是A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不可能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B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C .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D •胰岛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 9.下列各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的是,,,,,,,,,,,,,,,,,,( )A .细菌的质粒和基因B .动物体内的糖原和抗原C ・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D •柑橘的纤维素和维生素10.下图表示某蛋白质的结构,其中"一 S —S —”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一SH ”连接而成的)。
生命科学练习册第三节参考答案
因为面包、麦片、米饭和面条是膳食结构的主体部分,即人类的主食,因此该组位于金字搭的底部。
4、懂得感谢;及时沟通;相互理解。
二、拓展与思考问答题(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为什么?不,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应该怎么办?及时劝阻,说明道理,向有关部门举报。
(3)我们在交友的活动场所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符合公共场所的要求;碰到可疑人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青少年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东西乐于尝试。
(4)在短短的两年中,他儿子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毒品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5)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毒品?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第二节常见病及其预防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炎症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不良习惯:吸烟、高脂、高糖饮食;预防措施:防治高血压、提倡合理膳食、戒烟。
3、我国肝癌的发病率较高,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乙肝患者和脂肪肝患者以及酗酒者均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众多,加上目前饮食不合理引起的脂肪肝患者也较多,这些人群是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
(四)配对题(略)二、拓展与思考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你应该如何与他相处呢?为什么?关心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正常的社交性往来,让艾滋病患者也融入社会之中。
因为科学研究已证实与艾滋病患者的社交性接触不会感染HIV病毒。
第三节医药常识与医疗技术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以下是三种药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在上述三种药品中:(1)属于非处方药的药品是复方酮康唑软膏和正柴胡饮颗粒;(2)属于外用药的药品是复方酮康唑软膏;(3)糖尿病患者服用正柴胡饮颗粒,应选用红棕色颗粒,并注意避免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4)孕妇不能使用的药品是复方酮康唑软膏和正柴胡饮颗粒;(5)2007年12月生产的药品,在2010年12月仍然有效的是正柴胡饮颗粒。
上海市·生命科学练习册参考答案(全)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命科学练习册第一册参考答案2009-05-13 22:26第一部分练习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一、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A代表树突;B代表细胞体;C代表轴突。
神经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信息、整合信息、传递信息。
2、胃壁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它们分别属于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上皮组织。
3、(1)属于上皮组织的是食管管腔面、小肠肠腔面和肺,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紧密,细胞单层或多层,细胞间质少,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吸收和扩散等。
(2)属于肌组织的是腓肠肌、小肠肌层和心脏,其细胞形态特点是腓肠肌(骨骼肌)细胞圆柱状,有横纹,多核;心脏肌细胞圆柱状,有分支和横纹;小肠肌层细胞梭状,无横纹,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收缩、运动。
(3)属于结缔组织的是血液、皮肤中的脂肪和股骨,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疏松,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支持、绝缘、保护、输送营养物质、防御病原体入侵。
4、如果皮肤不慎被划破,会流血,会感到疼。
当突然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会产生鸡皮疙瘩。
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等组织。
5、现在你对“器官”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器官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容组织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6、下图是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指示线末端的括号内填入所指器官的名称。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不吸收的食物残渣。
7、下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旁边标出该数字代表结构的名称。
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8、下图是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的旁的横线上写出该器官的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是( BCD )。
A.血液 B.主动脉血管 C.眼 D.皮肤2、当运动员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收缩或舒张时,身体的这种姿势可能是在(ABC)。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高中第三册_Password_Removed
A.F1 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B.F2 中圆形和皱缩之比接近于3∶1,与基因分离定律相符
C.F2 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
14.D玉.米F2高出秆现对4矮种秆表为现显型性的。个矮体秆,玉且米比用例生为长9素∶3处∶理3后∶1长成高秆,使之自交后得到的后代植株是( )。
A.高矮之比1∶1
B.全是矮秆
1.某种生物的雄性个体是由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决定的,该种生物的性别决定的类型是( )。
A.XY 型
B.XX 型
C.ZW 型
D.ZZ型
2.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
① 男性能产生数量巨大的精子
② 女性产生的卵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③ 男性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精子
④ 每个精子受精机会相等,但只有一个精子能受精
胆 等方面。
(3)在遗传学上,孟德尔第一次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该概念在现代遗传学中称为 。
16.在南瓜中,种子的白色(犠 )对黄色(狑)是显性,果 实 盘 状 (犇)对 球 状 (犱)是 显 性,这 两 对 基 因 是 自 由 组
合的。如果母本的基因型为 犠狑犱犱,父本的基因型为 犠狑犇犱,两者杂交,请回答:
4.((如45))果图根两中据只FF黑13色进性豚行状鼠自表交花现配传说,粉明后,,代可杂中产合出生子现 进了 行一 自只 花白种传色配粉豚,子其鼠,其后。类代请型开回有红答 花: 与 白
花
的 比 例 为
。 。
(1)黑色和白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 。
(2)若以犅 与犫表示豚鼠毛色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请分别写出上述两只黑色豚鼠及子代白色豚鼠
的基因型: 。
5.某一黄色圆粒豌豆,测交后代为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且两者比例为1∶1。请回答:
上海生命科学第三册练习册答案
A.参考答案〔一}练习部分L减数等位同源染色体独立地乙性状分离显性性状纯合子3.(1)亲本子代子一代杂交口交幔)基因型Z⑶A对于a的显性作用<1) 2 八和厲(5) 3 U 1. (J)黑色(2)亲本』如関‘子代仙5.( I) YYKr (2)测交是捋Fi与隐性亲本交配.这两对基凶町分开考虑•由于后代都是黄色子叶•所以舉因组合为丫匕而种子形狀出现風粒和皱粒曲种情况「瓦比例为I ;丨*故组合为Rn所以曲对慕凶的组合M YYKr 6, I) 1.A 乳I) II 10.匸I I. B 12. I) ]3. C 11.1;15. fl)进行了呂年潜心研究4)选用严格口花传粉的豌豆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的方法数学统计方法提出假设(3)基因16. ( I ) Wu^d X WwBc/(2) WWDd、W-iL l)d、WWdJ、Wwdd、wiMM、gd<i⑶4种(i) H色盘状:白色球状:黄色盘状:黄色球状=3 ;以;1 ;】8.2七.参考答案(一)练习部分1. C2. C3. B 1. A 5. C 6.. C 7. C 8.精子9.多于女忤两条X染色体中只愛1条有效病基因即息病”而男性只含有I条X染色体J总病概率低于女性儿子10. (I)雄(2川1 6 I (3)分离口由组合七、参考答案(•)练习部分丨.缺失重复倒位易位2. ( I) 倍体育种(2)衆交存种3.数tl非整倍化4. D5. C6. I) 7, A & D 9+ D U V IL A 12. B 13. A11.15.(1)2 个3 (2) : 3 (3)二I ⑷六单116,(I)宪倍体育种(是一种人T诱变育种)使染色体加倍⑵刺激「房发育成果实(3)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时不能形成止常配C所以不能止常受精形成种f■.而F房经授以二倍f本花粉后发育成呆实无籽番師的配子虽匸常•*!未受将”所以无种子,对未受椅的雌蕊蘸涂生长索后剌激子房发育U)人多比较粗壮、裔人17.例!III:翦卜和甘蓝都属于f字花科的植物•如果设法使陶者杂交"1■然曙种子.但该种子种植看一般址不育的.偶尔会右个别种f种植拆可产牛.能育的后代,这圧因为染色体口然加倍形成「多倍体耳多倍体常比较粗壮*或貝育果实大、糖分较高等特点.18.由于门然突变的频率不高*所以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可提高突堕的发生率*由此为培育新的品种创造条件右8.4七倉参考答案(一)练习部分L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捉倡婚检适龄牛,育2. I)乳门L D5.C6. B7. C乩R 9. A IO. C IL(I)常显牲(2) -f女患病「则It鱼母至少右一人患病.貝•连续件患病1/2 (3) X 隐隔代交乂cmPY AaX'Y 1/19.1七.参考答案练习部分1*骨骼结构推列方式其同的ftl先进化而来的2, (I)无脊樵动物<2)水生脊椎动物⑶鱼类、两硒类、爬行类、国类和哺乳类(丨)越古老越现代a® i止摇 3.原核的单细胞藻类355. 3 1. H 5. A6. fJ 7r D 8. 1) 9. I) LO. ItIL 1) 12, C 13. A七料参考答案(一)练习部分I. T) 2.B 3. C 1.「 5. D 6. A 7. B13. U) 95% 5% (2)fl然选择进化的基本中位进化论版变异改变逐渐变化6歴因交流有限的水温变化适应高温适应低温可遗传T) 9. D 10. [\ II..II.《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发展(进化)物种17. (1) 口然选择■4、适咸9.3七、参考答案练則部分L C 5. (1)小(2)金枪鱼2.【)3.21 ⑶I) 4.阿法南猿C非洲南掖能人10.1八、参考答案<_)练习部分L 1) 2. [) 3. D 13. A 1 h遗传多样性h II 5.15. (1)12. C主物适应育立人智人A i I高温小(2)遗传多样性6 ( 1)町遗传相时校冷(2)件狀的17.(1)逐渐增多温度等生境因索(黑逐渐减少⑶污染程度越大•物种越少1&(1)竞争(2)见下图(翻样方法随机取样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麼的平均值<I)集些外來物种的引进和管理不当会导致牛.怎灾难"引进外来物种应慎重•加强生物安全性监测IC. 1)11. B 122(xx)20012(X)3 2004年粉】“儿厶也七、参考答案(一》练习部分1. D2. I:3. D 4* C 5. B丘物种生活环境和其他生物7,数呆素质8.生物学社会乩出生率死亡率u(丨)增加少多(爲土壤生态环境(:畀:怕%资源II.不会0因为动物也是消费者•动物蛋门质的获得离不开生产者提供的能量,而生产者的生产离不开耕地.10.3A.参考答案(―)练习部分1. I)2. B3. C 1. B 5. C6. C 7. D 8. D 9.(])生产者(2)甲f 乙、丙⑶营养1P遗传多样性丧失环境条件适应11・(1)寻找配偶(2)遗传多样件10.4七、参考答案(-)练习部分I. D Z C3. A 4. C 乩A 民k 7. A & (1)离体(2}遗传多样性。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科版高中第三册第9章 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pen基因突变后细胞膜对杀虫剂的通透性增强B. 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C. pen基因自发产生的突变是定向的D. 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答案】D【解析】解 A.pen基因突变后抗药靶位点不能透过杀虫剂故细胞膜对杀虫剂的通透性降低 A错误B.由题图可知 pen基因突变后杀虫剂的靶位点发生变化形成了抗药靶位点 B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错误D.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 D正确故选 D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B. 生物的基因重组都来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有关D.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答案】D【解析】3.加拉帕戈斯群岛被誉为生物进化的“活的博物馆” 群岛有原生鸟类50多种还有巨型乌龟、蜥蜴、鸬鹚、燕尾鸥等当地特有物种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 群落是该岛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 只有基因重组才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答案】A【解析】解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正确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错误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错误D.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D错误故选 A4.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是()A. 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B. 长颈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C. 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 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答案】C【解析】A、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属于拉马克进化观点中的用进废退A错误B、长颈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属于拉马克进化观点中的获得性遗传 B错误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C正确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属于拉马克进化观点中的获得性遗传 D 错误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的改变使生物向某个方向进化D. 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5% 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4.5%【答案】B【解析】A、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A错误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正确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使生物向某个方向进化 C错误D、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5% 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3% 假设男女生各100人该校色盲基因的频率为(100×3.5%+100×5.5%)÷(100+100×2)×100%=3% D错误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观点的是()A. 生物的繁殖能力超过了环境所能容纳的数量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 现存的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答案】C【解析】解 A、生物的繁殖能力超过了环境所能容纳的数量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过度繁殖 A属于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B属于C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C 不属于D、现存的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D属于.故选 C.7.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 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 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C. 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D. 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答案】B【解析】A.X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A错误B.Y表示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B正确C.Z表示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产生 C错误D.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属于不同的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 D错误故选B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B. 拉马克和达尔文都认为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D. 没有地理隔离也可能发生生殖隔离【答案】A【解析】A、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由于基因可能突变因此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 A错误B、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而达尔文由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无法解释所以也接受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B正确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C正确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先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D正确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一定产生了它的等位基因B. 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产生新物种C.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西瓜【答案】C【解析】 A 、基因突变的结果可能是产生其他基因 A错误B、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产生生物进化 B错误C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正确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为四倍体西瓜其种子为三倍体 D错误10.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霉素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B. 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耐药性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C. 青霉素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增强说明变异是定向的D. 耐药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答案】B【解析】解 A.在使用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变异青霉素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A错误B.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耐药性弱或不耐药的个体逐渐淘汰耐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并不断繁殖使耐药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 B正确C.变异是不定向的 C错误D.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 D错误故选 B11.下列关于自然条件下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物种都是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的B. 遗传变异决定物种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发展C. 基因重组不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生物进化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答案】C【解析】解 A.自然条件下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A错误B.自然选择决定物种进化的方向 B错误C.遗传漂变、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都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但基因重组只是使子代出现多种表型没有选择或突变没有进化基因率不发生改变 C正确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错误故选 C12.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和机制B. 自然选择加速了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生殖隔离的进程C. 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不定向变异积累成定向的变异D.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而积累【答案】B【解析】A.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但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A错误B.自然选择导致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这种差异变得显著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B正确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使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 C错误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若为可遗传变异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错误1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只有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从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出现才标志生物在进化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就能产生生殖隔离D. 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答案】D【解析】解 A.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A错误B.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B错误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就能产生生殖隔离即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C错误D.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会导致物种数减少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D正确故选 D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B. 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所以男性色盲患者较多C. 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在生存斗争中共同进化D.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就形成新物种【答案】A【解析】解 A.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A正确B.色盲基因频率男性等于女性但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男性色盲患者较多 B错误C.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错误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D错误故选 A15.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可以导致变异发生但不会诱导性状发生定向改变C. 地理隔离使不同种群基因库之间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 所有的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B【解析】解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A错误B.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可以导致变异发生但不会诱导性状发生定向改变 B正确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产生进化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C错误D.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错误故选 B16.NDM﹣1是超级细菌携带的一种耐药性基因该基因指导合成的酶能够中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细菌对大多数的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NDM﹣1基因能够在不同细菌之间进行转移使原本普通细菌转变为超级细菌从而传递抗性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基因突变是出现NDM﹣1超级细菌的根本原因B. 普通细菌因重组NDM﹣1基因转化为超级细菌C. 抗药性的形成离不开NDM﹣1基因的正常表达D. 抗生素的滥用诱导细菌产生NDM﹣1抗性基因【答案】D【解析】17.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B. 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C. 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D. 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答案】D【解析】解由于一对夫妇的表现型正常所以父亲基因型为 X^BY 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其色盲基因来自母亲所以母亲为色盲基因携带者携带致病基因 X^b 因此问题一定来自母亲是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即着丝点分裂后含色盲基因X^b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产生了含X^bX^b的卵细胞故选 D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害突变会被淘汰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存在差异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D. 马和驴能交配并产生后代但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A【解析】解 A.有害突变也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A错误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生活的环境不同其基因库可能存在差异 B正确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C正确D.马和驴能交配并产生后代但后代不可育因此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正确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10分共计70分)19.(1)什么是物种?________19.(2)各个岛屿上的种群被海洋隔开后不同的种群可能出现不同的________ 为进化提供材料但是 ________决定进化的方向种群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19.(3)在其中一个岛屿上分布着以仙人掌为食的仙人掌地雀仙人掌地雀有红喙(A)和白喙(a)之分 AA基因型个体占30% aa基因型个体占30% 在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下若仙人掌地雀自由交配后代中红嚎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答案】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解析】【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答案】75%【解析】20.(1)图1表明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20.(2)图2所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对长颈鹿来说属于有利变异的是________ 不利变异的是________ 对长颈鹿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 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20.(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________20.(4)有利变异经过长期________和积累从而形成现在的长颈鹿20.(5)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_______水平【答案】个体差异, 不定向的【解析】图1表明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答案】生存斗争, 颈长的个体, 颈短的个体, 树叶的高度, 生存斗争【解析】图2所示是长颈鹿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长颈鹿来说颈长的个体能够到高处的树叶属于有利变异颈短的个体够不到高处的树叶属于不利变异这里对长颈鹿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树叶的高度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解析】图3所示的现象是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答案】自然选择【解析】有利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从而形成现在的长颈鹿【答案】个体【解析】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21.(1)一万多年后 D湖中的________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21.(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 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它们属于________(填“同一个”或“两个不同的”)物种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21.(3)如果C湖泊中鳉鱼体色有黑色和浅灰色其为一对相对性状黑色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 环境变化后鳉鱼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 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种群________(填“有”或“没有”)进化成一个新物种【答案】(1)所有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解(1)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基因库故D湖中的所有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2)两个不同的, 基因多样性【解析】(2)虽然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所以A、B两湖的鳉鱼产生了生殖隔离他们属于两个物种来自C、D两湖的鳉鱼(c 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C、D两湖的鳉鱼还是同一个物种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因此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答案】(3)52.4%, 没有【解析】(3)根据A的基因频率为50% 可知群体中AA的个体占25% Aa的个体占50% aa的个体占25% 假设开始鳉鱼的种群数量为200只(AA为50只 Aa为100只 aa为50只)环境变化后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 则AA的数量为55只 Aa的数量为110只 aa的数量为45只所以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110+55×2)÷(55×2+110×2+45×2)×100%≈52.4% 基因频率改变只能说明生物进化了由于各个基因型的个体仍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流所以没有进化形成新物种22.(1)卷叶性状的产生所属变异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2)让上述卷叶变异植株自交子代中卷叶植株为138株直叶植株为112株由该杂交结果可知该卷叶变异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这一结果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22.(3)针对第(2)问中的现象科研人员以纯合的卷叶植株和纯合的直叶植株作为亲本进行三组杂交实验统计每组实验中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22.(4)科研人员欲从以上三组实验的杂交后代中选择植株作亲本进一步设计测交实验根据测交后代性状的出现情况来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设计思路从______________作父本从杂交组合③的后代中选择直叶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观察并记录后代的性状预期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上述推断正确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上述推断不正确【答案】(1)基因突变【解析】解(1)将种子送入太空再返回后将其种植得到一株卷叶变异植株经检测发现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DNA上少了3对脱氧核苷酸说明是基因中的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答案】(2)Dd, 不符合【解析】(2)该植株体细胞内某条常染色体DNA上少了3对脱氧核苷酸说明是基因中的碱基数目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因为只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改变导致该基因改变另一条没变因此该个体为杂合子卷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直叶植株则卷叶为显性性状故该卷叶变异植株的基因型为Dd 卷叶变异植株自交子代中卷叶植株为138株直叶植株为112株比列为1∶1 这一结果不符合孟德尔自交实验的比例因为在孟德尔杂合子自交实验中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显性:隐性=3∶1【答案】(3)卷叶雄(或D雄)【解析】(3)由①②③结果可以知道父本为纯合直叶植株的杂交实验其结实率比较高父本为纯合卷叶植株的杂交实验其结实率比较低从而说明卷叶植株的雄配子育性大大降低【答案】(4)杂交组合①或②的后代中选择卷叶植株, 后代中出现少量的卷叶植株和大量的直叶植株(或后代中直叶植株显著多于卷叶植株), 后代中卷叶植株与直叶植株的比例等于或接近1∶1【解析】(4)从杂交组合①或②的后代中选择卷叶植株(Dd)为父本从杂交组合③的后代中选择直叶植株(dd)作母本进行测交观察并记录后代的性状如果上述推断(卷叶植株的配子育性大大降低)正确结果后代中出现少量的卷叶植株和大量的直叶植株(或后代中直叶植株显著多于卷叶植株)如果上述推断不正确结果后代中卷叶植株与直叶植株的比例等于或接近1∶123.(1)假设19世纪中叶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为AA20%、Aa60%、aa20% 则A基因频率为________23.(2)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________(填“基因型”或“表现型”)23.(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 ________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答案】50%【解析】已知AA20%、Aa60%、aa20% 则A=20%+60%÷2=50%【答案】定向的, 表现型【解析】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答案】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24.(1)野生海水稻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一些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等特性在自然状态下却很难将这些特性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原因是野生海水稻与其他种类的植物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24.(2)野生海水稻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_ 在野生海水稻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植株分析其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3)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的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24.(4)如何鉴别野生海水稻和杂交水稻是否为同一物种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殖隔离【解析】解(1)野生海水稻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一些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等特性在自然状态下却很难将这些特性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原因是野生海水稻与其他种类的植物存在生殖隔离。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教版高中第三册第9章 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评价是()A. 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B. 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C. 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D. 它能解释自然选择的作用但不能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故选 C2.如图是某海岛上蜥蜴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是通过长期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 岛上蜥蜴产生了适应环境的定向变异C.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D. 蜥蜴新物种的形成不影响岛上其他生物种群的进化【答案】A【解析】A、据图示可知该图为某海岛上蜥蜴通过长期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A 正确B、变异是不定向的 B错误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C错误D、生物与其他生物及环境是共同进化的故蜥蜴新物种的形成会影响岛上其他生物种群的进化 D错误3.下图为生物新物种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C. c表示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D. d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原物种共用一套密码子【答案】D【解析】解 A.图中a表示的是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两种类型)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A错误B.b表示地理隔离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B错误C.c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错误D.d表示新物种形成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D正确故选 D4.图中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隔离的三个地区 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B、C地区(t_1、t_2表示不同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留居在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将发生改变B. 乙、丙两物种的形成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C. 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两地不同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D. 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是甲、乙、丙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D【解析】A、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因为自然选择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说明乙 B正确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对种群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选择结果D、图中A、B、存在地理隔离的三个地区、丙新物种的形成不是甲、乙 D错误5.有关生物进化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提出的遗传变异与拉马克的观点一致B. 只有Aa基因型的种群自由交配子代中出现了AA、aa个体则该种群发生了进化C. 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 保护骡子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答案】A【解析】解 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提出的遗传变异与拉马克的观点一致 A正确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Aa基因型的种群自由交配不一定会改变基因频率 B错误C.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错误D.骡子高度不育不是一个物种因此不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D错误故选 A6.泡泡青学名皱叶黑油白菜与大白菜、油菜同是十字花科白菜属是湖北省随州市的地方特有蔬菜栽培品种其营养体叶片具有营养丰富、叶片肥厚的特点叶面上鼓着密密的泡泡当地人因而叫它“泡泡青” 其种子在外地种植虽能正常发芽、生长、开花结实但不会在叶面上形成泡泡自然条件下花期在油菜之后与大白菜同期但从不“混种” 据以上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泡青在环境的作用下产生了适应性变异B. 泡泡青与当地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 泡泡青与油菜、大白菜存在着生殖隔离D. 泡泡青出现泡泡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A【解析】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可以对生物的变异进行选择但生物不能在环境的作用下产生适应性变异 A错误B.泡泡青与当地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正确C.泡泡青花期在油菜之后与大白菜同期但从不“混种” 说明泡泡青与油菜、大白菜存在生殖隔离 C正确D.泡泡青出现泡泡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正确故选 A7.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与原物种()A. 能够交配繁殖后代B. 产生了地理隔离C. 某些基因频率不同D. 产生了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A、能够交配繁殖后代说明没有形成生殖隔离为同一物种 A错误B、地理隔离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错误C、基因频率不同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错误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D正确8.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产生的变异均可作为进化的原材料B. 某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未改变则生物一定不会进化C. 某种群中生物的表现型频率改变则基因频率一定改变D. 人工选择保留适应环境的变异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B【解析】解 A.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A错误B.基因频率可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出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不变则其基因频率也不会改变生物不会进化 B正确C.某种群中生物的表现型改变可能由环境改变引起其基因频率未必改变 C错误D.人工选择是保留对人类有益的类型保留的类型不一定能适应环境但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故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错误故选 B9.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啄木鸟的长舌是啄食树洞中的昆虫时经常伸长的结果B. 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在杀虫剂的刺激下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将此性状遗传给后代并且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C. 洞穴中的盲鱼是定向变异的产物D. 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A、啄木鸟的长舌是啄食树洞中的昆虫时经常伸长的结果这符合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A错误B、害虫抗药性在使用农药之前就已经产生农药只能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选择 B错误C、变异是不定向的洞穴中的盲鱼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C错误D、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的结果 D正确10.某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原为分趾型以后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 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 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如图表示这两种性状与基因型比例变化的过程对此图解释正确的是()A. 小岛环境诱导蜥蜴基因发生定向突变B. 小岛上蜥蜴的基因库就是全部W和w基因之和C. ①至④中基因w频率定向增大体现了进化的方向D. 上图两种性状比例变化表明两个物种的兴盛与衰退【答案】C【解析】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共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B. 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C.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 只有在形成新物种时种群基因频率才会出现改变【答案】B【解析】1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B.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最终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 变异是不定向的只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答案】D【解析】解 A.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A正确B.适应自然的表型保留不适应自然的表型被淘汰相应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正确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正确D.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错误故选 D1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C【解析】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A正确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B正确C 、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错误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正确14.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表示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改变B. ②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③表示自然选择学说其中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④表示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答案】C【解析】①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A错误②表示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错误故选C15.下列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分析正确的是()①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②种群中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间在存活率上出现了差异能够体现发生了自然选择③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间的相互影响能改变该地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④新物种只能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⑤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⑥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A. ①②④⑤B. ②③C. ③④⑥D. ①③⑥【答案】B【解析】①只有可遗传变异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①错误②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起作用的故种群中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间在存活率上出现了差异能够体现发生了自然选择②正确③外来物种入侵会改变现有生物的生存状况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速度③正确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但不一定是通过自然选择过程形成的也可以人工培育形成如四倍体西瓜④错误⑤要形成新的物种要经过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⑤错误⑥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是同一物种不能表现为共同进化⑥错误16.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13个物种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大陆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A. 13种地雀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 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发生了定向突变C.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地雀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 自然选择使不同岛屿上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答案】B【解析】17.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解释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化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④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⑤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定向的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⑦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A. ①②⑤B. ②④⑤⑥C. ③⑤⑥⑦D. ②③⑥【答案】D【解析】18.中性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是()A.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 生物个体的主观努力程度C. 器官的用进废退D. 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答案】D【解析】解析木村资生的进化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出生物的进化规律其主要内容就是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19.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地区 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 甲、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C. 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D. 若种群丙中BB个体占81% 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 则B基因的频率为90%【答案】D【解析】A项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A错误B项甲、丙两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 B错误C项乙、丙是两个新物种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错误D项若种群丙中BB个体占81% Bb个体占18% bb个体占1% 则B基因的频率为81%+18%×1/2=90% D正确故选D20.夏威夷群岛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也有几千千米多种不同的蜜旋木雀生活在这些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上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尤其是喙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区别 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关于蜜旋木雀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小岛上的现存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B. 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基因库C. 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小岛起着关键性作用D. 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答案】B【解析】解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A正确B.基因库的定义是一定时间内一个物种全部个体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无法确定夏威夷群岛上的所有蜜旋木雀就是该物种的全部个体 B错误C.不同的小岛上地理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同对分布在不同小岛上的蜜旋木雀的突变进行了不同的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使木雀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小岛在木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自然选择的作用 C正确D.DNA 检测的结果为进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化学证据 D正确故选 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农田中水稻植株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涉及的育种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21.(2)图中①表示________ ③除草剂在该育种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⑤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如果不使用除草剂该水稻群体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变异【答案】(1)种群基因库(基因库), 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解析】解(1)农田中水稻植株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基因库由图示可知该过程涉及的育种方法包括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答案】(2)花药离体培养, 筛选出抗除草剂的水稻(“植株”或“叶片”)(“筛选出含抗除草剂基因的水稻” “筛选出抗除草剂的变异水稻”),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可稳定遗传)的抗除草剂水稻【解析】(2)图中①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以获得单倍体幼苗③除草剂在该育种中的作用是筛选出抗除草剂的水稻采用⑤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可稳定遗传)的抗除草剂水稻【答案】(3)可能【解析】(3)如果不使用除草剂基因也可能产生突变该水稻群体仍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变异22.(1)根据示意图推测假如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男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女孩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概率约为________22.(2)曼陀罗为天然的四倍体植株花的白色(A)对淡紫色(a)为显性将纯合的白花曼陀罗植株(甲)和淡紫花曼陀罗植株(乙)杂交得到F_1 F_1自交产生的F_2中开淡紫色花的植株占________22.(3)若取上述甲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植株丙将丙与乙杂交得到植株丁①植株丙为________倍体植株②植株丁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③植株丁繁殖后代的能力________ 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22.(4)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种而海岛水稻没有抗旱类型有人想培育出抗旱的海岛水稻新品种但是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单, 三, 极低, 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很难产生可育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解析】【答案】陆地水稻与海岛水稻存在生殖隔离【解析】23.(1)一万多年后 D湖中的________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23.(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 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它们属于________(填“同一个”或“两个不同的”)物种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23.(3)如果C湖泊中鳉鱼体色有黑色和浅灰色其为一对相对性状黑色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 环境变化后鳉鱼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 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种群________(填“有”或“没有”)进化成一个新物种【答案】(1)所有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解(1)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基因库故D湖中的所有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2)两个不同的, 基因多样性【解析】(2)虽然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所以A、B两湖的鳉鱼产生了生殖隔离他们属于两个物种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C、D两湖的鳉鱼还是同一个物种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因此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答案】(3)52.4%, 没有【解析】(3)根据A的基因频率为50% 可知群体中AA的个体占25% Aa的个体占50% aa的个体占25% 假设开始鳉鱼的种群数量为200只(AA为50只 Aa为100只 aa为50只)环境变化后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10% 则AA的数量为55只 Aa的数量为110只 aa的数量为45只所以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110+55×2)÷(55×2+110×2+45×2)×100%≈52.4% 基因频率改变只能说明生物进化了由于各个基因型的个体仍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流所以没有进化形成新物种24.(1)野生海水稻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一些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等特性在自然状态下却很难将这些特性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原因是野生海水稻与其他种类的植物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24.(2)野生海水稻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_ 在野生海水稻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植株分析其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3)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的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24.(4)如何鉴别野生海水稻和杂交水稻是否为同一物种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殖隔离【解析】解(1)野生海水稻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一些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等特性在自然状态下却很难将这些特性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原因是野生海水稻与其他种类的植物存在生殖隔离【答案】(2)基因库, 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而产生的【解析】(2)野生海水稻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的海水稻植株【答案】(3)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3)“人工进化” 其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4)用野生海水稻和杂交水稻通过杂交(有性生殖)的方式观察能否产生可育后代【解析】(4)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用野生海水稻和杂交水稻通过杂交(有性生殖)的方式观察能否产生可育后代若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是同种生物若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则说明它们是两种生物。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科版高中第三册第9章 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市场上常见的虾有河虾、对虾、龙虾、皮皮虾等。
2020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填补节肢动物进化空白的化石——章氏麒麟虾,它身体分节,有5只眼睛和坚硬的壳,与现在的虾相似(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如今世界上生活的各种虾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淡水中的河虾和海水中的龙虾存在生殖隔离C. 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 虾的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解: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所以世上的多种虾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淡水中的河虾和海水中的龙虾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所以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D.新物种的形成通常需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错误。
故选:D。
2.据统计,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种,这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在物种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A. 变异B. 遗传C. 地理隔离D. 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解: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种,东部和西部多山地区之间存在的是地理隔离,说明了地理隔离在物种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故选:C。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 人与黑猩猩DNA序列一致性比猕猴高,说明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B. 通过化石了解已灭绝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C. 种群间互有迁入和迁出,会引起种群间遗传差异的减少D.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4.下图为生物新物种形成过程的示意图。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科版高中第三册第9章 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达尔文环球考察过程中发现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机会多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风导致昆虫产生适应环境的无翅、残翅变异B. 岛上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 不同海岛的昆虫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标志着新物种形成D. 突变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无翅和残翅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B【解析】A、变异是不定向的大风将昆虫的无翅和残翅的性状选择出来 A错误B、岛上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B正确C、不同海岛的昆虫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存在着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否产生生殖隔离 C错误D、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无翅和残翅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 D错误2.科研人员利用白菜和紫甘蓝进行种间杂交基本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 幼苗甲细胞中含19条染色体属于二倍体C. 幼苗乙所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D. 白菜和紫甘蓝能杂交并产生后代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解 A.该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A错误B.幼苗甲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属于异源二倍体 B正确C.幼苗乙所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完全相同有的细胞内含19条染色体有的细胞内含38条染色体等 C错误D.白菜和紫甘蓝可以杂交并产生后代但其后代不育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错误故选 B3.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_1和 a_2 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 a_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_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 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 \ a_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 \ a_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_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答案】B【解析】图示是物种形成的常见模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a通过地理隔离形成两个种群 a_1和 a_2 又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 b、d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形成了生殖隔离故A错误由于d是由 a_1演变而来 c是由 a_2演变而来 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故B正确即使 a_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由于b和d两个种群之间有地理隔离可能形成了生殖隔离故二者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故C错误即使 a_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_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故D错误故选B4.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型为Rr的圆粒豌豆逐代自交纯合圆粒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B.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 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两者相互适应共同进化D. 害虫因为变异而存在抗药性差异经农药的选择作用导致抗药性强的基因频率增加【答案】A【解析】解 A.基因型为Rr的圆粒豌豆逐代自交纯合圆粒基因型频率增加但基因频率不变所以豌豆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A错误B.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正确C.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两者相互适应共同进化 C正确D.害虫因为变异而存在抗药性差异经农药的选择作用导致抗药性强的基因频率增加 D 正确故选 A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B. 自然选择C. 基因突变D. 地理隔离【答案】A【解析】解新物种的形成的过程为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因此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故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故选 A6.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C. 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答案】B【解析】解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A 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B正确C 、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C错误D、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D错误.故选 B.7.20世纪上半叶随着遗传学和细胞学的发展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将达尔文的理论与孟德尔的遗传学相结合形成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也为生物进化理论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下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的是()A. 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B.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C.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D.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答案】B【解析】解 A.种群间有地理隔离时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但并不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A错误B.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B正确C.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这是“中性突变学说”的内容 C错误D.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错误故选 B8.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 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 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 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解析】A项抗药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农药的使用抗药性在农药使用之前就已经出现A错误B项菜青虫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错误C项通过自然选择可导致有利变异的积累 C正确D项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D错误故选C9.如图表示利用农作物①和②培育出⑥的过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Ⅰrightarrow Ⅴ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 过程Ⅱ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C. 在①②⑥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D. Ⅰrightarrow Ⅲrightarrow Ⅵ的过程中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答案】C【解析】 A 、Ⅰ\rightarrow Ⅴ表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A正确B、Ⅱ表示诱导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发生 B正确C 、①②⑥属于同一个物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错误D、Ⅰ\rightarrow Ⅲ\rightarrow Ⅵ表示单倍体育种该育种方法首先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形成单倍体因此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正确10.穿梭育种是近年来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育种采用的新模式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国内国际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等优良特征的农作物新品种下列关于穿梭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穿梭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 穿梭育种充分地利用了禾本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C. 穿梭育种突破了不同品种的地理隔离可增大地区品种的基因库D.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水稻基因库产生差异【答案】B【解析】解 A.依据题意穿梭育种本质为杂交育种所以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 A正确B.穿梭育种只是将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品种杂交故没有涉及到物种多样性 B错误C.穿梭育种突破了不同品种的地理隔离可增大地区品种的基因库 C正确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正确故选 B11.南极有企鹅非洲也有企鹅研究发现南极企鹅还是非洲企鹅的祖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大陆板块运动使企鹅出现地理隔离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 欲确定南极企鹅与非洲企鹅是否为一个物种可观察它们是否能正常交配C. 非洲企鹅的脂肪层的厚度应高于南极企鹅【答案】D【解析】A、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些物种形成不一定存在地理隔离 A 错误B、欲确定是否为一个物种应该看是否能生出可育的后代而不是看其是否能交配 B错误C、非洲企鹅的脂肪层的厚度应低于南极企鹅应为脂肪具有保温功能 C错误D、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方向 D正确故选D.12.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主要是()①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②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④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此为自然选择学说的优点②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生物进化论则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因为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④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进化是长期渐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故选D13.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对替换的结果B. 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敏感性基因频率为88%C. 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变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根据题图中数据计算可知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2%+20%×1/2=12% 乙地区抗性基A. 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改变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A正确B. 计算可知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2%+20%×1/2=12% 则敏感性基因频率为88% B正确C. 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则敏感性基因频率最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正确D. 地区抗性基因频率=2%+20%×1/2=12% 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4%+32%×1/2=20% 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1%+15%×1/2=8.5% 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错误故选 D14.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朝着抗药性增强方向突变B. 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菜青虫种群中全部抗药性基因构成了基因库D. 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答案】B【解析】 A 、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A错误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正确C 、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生物所含的全部基因 C错误D、菜青虫与农药的生存斗争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D错误15.下表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2005~2008年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菌耐药率的不断升高是人工选择的结果B.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细菌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C. 2005~2008年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 细菌的耐药性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产生的【答案】C【解析】解 A.细菌耐药率的不断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A错误B.细菌的基因发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B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细菌种群的耐药率逐年增加说明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正确D.细菌的耐药性基因是本身就存在的只是因为抗生素将这些耐药性的细菌选择出来不是由于基因突变或者染色体变异产生的 D错误故选 C16.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 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 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不断发展【答案】DB.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正确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突变和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正确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错误故选 D1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新物种的形成是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有关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C.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D.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 A 、新物种的形成使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新物种的形成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有关 A正确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B正确C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C正确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 错误18.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答案】D【解析】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A错误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进而产生进化 B 错误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产生进化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C错误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D正确19.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判断是不是同一物种关键是它们之间是否有生殖隔离C. 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 一般情况下不同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可以阻断彼此的基因交流【答案】A【解析】A、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才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A错误有生殖隔离 B正确C、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因此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C正确D、一般情况下不同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可以阻断彼此的基因交流 D正确20.16世纪末明代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育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以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 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 自然选择生殖隔离C. 人工选择地理隔离D. 人工选择生殖隔离【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为选择去除生长状态不好的个体属于人工选择在育种中采取隔离措施可防止基因间相互混杂对新品种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分数缸饲养”的作用是进行地理隔离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什么是物种?________21.(2)各个岛屿上的种群被海洋隔开后不同的种群可能出现不同的________ 为进化提供材料但是 ________决定进化的方向种群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21.(3)在其中一个岛屿上分布着以仙人掌为食的仙人掌地雀仙人掌地雀有红喙(A)和白喙(a)之分 AA基因型个体占30% aa基因型个体占30% 在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下若仙人掌地雀自由交配后代中红嚎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答案】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解析】【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答案】75%【解析】22.(1)假设19世纪中叶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为AA20%、Aa60%、aa20% 则A基因频率为________22.(2)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________(填“基因型”或“表现型”)2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 ________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答案】50%【解析】已知AA20%、Aa60%、aa20% 则A=20%+60%÷2=50%【答案】定向的, 表现型【解析】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23.(1)什么是种群 ________ 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23.(2)b表示________ 其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23.(3)c表示________ 其可使种群的________从而引起种群进化【答案】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基本单位【解析】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 原材料【解析】b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答案】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表示自然选择其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种群定向进化24.(1)这些地雀的祖先属于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物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步分布在不同岛屿上.24.(2)由于各个岛上的地雀种群被海洋隔开这些不同种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________ 且一个种群的这种改变对另一个种群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________就会发生不同改变.24.(3)由于各个岛上的________和栖息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________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________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________ 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就成了________ 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同一【解析】解(1)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来源于南美大陆的同一种地雀.【答案】基因重组, 没有, 基因频率【解析】(2)南美大陆地雀迁来后逐步分布在不同岛屿上由于各个岛上的地雀种群被海洋隔开这些不同种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且一个种群的这种改变对另一个种群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会发生不同的改变.【答案】食物, 基因频率改变, 基因库,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 隔离【解析】(3)由于各个岛屿的食物、栖息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物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同一(2)基因重组没有基因頻率(3)食物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库生殖隔离不同物种隔离25.(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测序选样时通常选择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原因是________.25.(2)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几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________.25.(3)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基因A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在__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其中________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②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 、30\% 和60\% 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 Aa\gt aa 其中aa个体每年减少10\% 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 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该种群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进化.③“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生物种的形成过程”的说法是否正确?【答案】24, 男性白细胞携带人类的全套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并且采样非常方便【解析】解(1)人类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但由于男性的最后一对性染色体不同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 X+ Y)进行测序男性白细胞携带人类的全套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并且采样非常方便因此选样时通常选择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答案】地理, 基因交流【解析】(2)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几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答案】QR, \A , 不一定, 25% , 55.1% , 会, 不正确【解析】(3)①生物进行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图中QR时间段内种群基因频率不改变说明该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 A点时 A基因频率高说明其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从图中无法判断出是否形成生殖隔离因此在T点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②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 、30\% 和60\% 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 AA的基因型频率+ \dfrac12\times Aa的基因型频率= 10\% +\dfrac12\times 30\% = 25\% .现假设甲种群中共有100个个体则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0、30、60个若aa个体每年减少10\% 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 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1、33、54个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 \dfrac5454+ 11+ 33\times 100\% = 55.1\% 而且基因频率在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会发生进化.。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科版高中第三册第10章 生物多样性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措施会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A. 制定环境保护法规B. 随意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答案】B【解析】解 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使所有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A正确B.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不能随意开发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 B错误C.保护野生生物最好的方法是就地保护而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正确D.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正确故选 B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B. 生物多样性只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可持续发展只追求经济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D.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答案】D【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A错误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错误C.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C错误D.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B. 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C.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D. 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答案】A【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A错误B.生态环境的破坏、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B正确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C正确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 D正确故选 A4.2005年1月8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人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 晚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提倡晚生C. 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D. 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 K值为16亿【答案】A【解析】A、人口膨胀是当今世界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A正确 B、优生优育和禁止近亲结婚是提高人口素质和优生的重要措施优生不是晚生而是强调适龄生育 B错误 C、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遗传病几率增加并不是后代必患遗传病 C错误 D、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虽然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但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K值为环境的最大承载量 16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并不是K值 D错误、故选 A、5.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 物种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分为三种保护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很多是就地保护的措施依据题意是保护生态系统题干没有明确说保护哪个物种故选 D6.某国家妇女的生育年龄大都在20\sim 35岁如果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得比36岁以上年龄段慢且每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长期保持现在水平那么该国家的人口将()A. 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基本稳定B. 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下降C. 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下降D. 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量基本稳定【答案】B【解析】解生育年龄大都在20\sim 35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得比36岁以上年龄段慢且每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长期保持现在水平这样会导致育龄妇女减少使出生率下降进而人口数量下降.故选 B.7.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下列属于海洋生态系统间接价值的是()A. 参与大气圈中的水循环调节气候B. 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可食用的海鲜食品C. 可为科学研究提供非常丰富的基因资源D. 经适当的开发建设可用于旅游娱乐服务【答案】A【解析】8.人口剧增不会导致的后果是()A. 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B. 淡水资源日益缺乏C. 人均粮食资源日益减少D. 能源需求量不断下降【答案】D【解析】解 A、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 A正确B、人口增长会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B正确C 、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粮食资源减少 C正确D、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 D错误.故选 D.9.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人口持续下降导致资源消耗下降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B. 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数量增加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C. 为降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减少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D. 提倡使用“绿色能源”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10.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的态势B. 计划生育是我国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政策C. “全面二孩”政策将使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提高D. 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答案】D【解析】11.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人口持续下降导致资源消耗下降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B. 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数量增加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C. 为降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减少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D. 提倡使用“绿色能源”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A、我国人口并没有下降 A错误B、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数量增加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B错误C、为降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采用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而不能通过减少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来达到目的 C错误D、提倡使用“绿色能源”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D正确12.人口剧增可导致的后果是()A. 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B. 淡水资源日益丰富C. 人均粮食资源日益丰富D. 能源需求量不断下降【答案】A【解析】A、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 A正确B、人口增长会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B错误C、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粮食资源减少 C错误D、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 D错误13.金鱼又称金鲫鱼是由野生红黄色鲫鱼演化而来金鱼体态优美、品种繁多这体现了()A. 基因的多样性B. 细胞的多样性C. 物种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金鱼的品种繁多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故选 A14.以下关于遗传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遗传多样性指不同物种间基因的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高可以有效地增大种群的基因库C. 遗传多样性程度就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D. 遗传多样性过高一定会导致物种走向濒危【答案】B【解析】解 AC.遗传多样性指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基因的多样性而不能直接代表物种数目的多少 AC错误B.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的基因库 B正确D.遗传多样性过低可能会导致物种走向濒危 D错误故选 B15.下列哪项措施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A.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B. 植树种草C. 治理环境污染D. 围湖造田【答案】D【解析】解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植树种草、治理环境污染都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围湖造田使湖泊减小严重减弱湖区的调蓄抗灾功能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故选 D16.下列哪一项是描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 三七是一种药材B. 长沙洋湖湿地公园能改善生态环境C. 地球上存在许多不知名的动物D. 鲁班从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锯【答案】B【解析】解 A.三七是一种药材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A错误B.长沙洋湖湿地公园能改善生态环境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正确C.地球上存在许多不知名的动物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C错误D.鲁班从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锯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错误故选 B1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现存的东乡野生稻具有耐冷基因因此具有较强的耐冷性科研人员利用东乡野生稻对普通栽培稻进行改良选育出耐冷的栽培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栽培稻之间的基因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B. 东乡野生稻较强的耐冷性是定向变异的结果C. 东乡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耐冷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 在选育栽培稻的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耐冷表型【答案】B【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栽培稻之间的基因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A正确B.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B错误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东乡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耐冷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D.在选育栽培稻的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耐冷表型 D正确故选 B18.我国科学家钟扬和他的团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看这种收集和保存的措施属于()A. 就地保护B. 迁地保护C. 离体保护D. 易地保护【答案】C【解析】我国科学家钟扬和他的团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这属于离体保护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不存在负反馈调节B. 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苔原生态系统恢复得慢C. 外来物种入侵会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D【解析】20.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长江流域刀鱼等鱼类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禁渔主要依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以恢复其正常健康状态B. 长江禁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有助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C. 过度捕捞使长江刀鱼种群数量下降不会引起基因多样性下降D. 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是人类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之一【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湿地水体中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水体中大多数异养微生物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湿地水体受到轻度污染时水体能很快清除污染水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________21.(2)打造湿地生态公园以恢复其生态功能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________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________21.(3)某湿地生态系统中有乌醴和野鸭等生物野鸭捕食乌醴下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野鸭和乌鳢的数量变化关系(箭头代表周期性变化方向)据图分析生物b是________ 生物a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_(填图中字母)【答案】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答案】就地保护,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解析】【答案】野鸭, N_2【解析】22.(1)保护湿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___22.(2)对于河流、湖泊等湿地保护可在这些湿地周边开展植物造林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22.(3)如图为某人工鱼塘中几种生物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同化能量①由图可知鱼种甲与鱼种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②经调查发现环境条件不利时该鱼塘中黑斑蛙的雌/雄比值会下降使黑斑蛙的________下降从而导致________【答案】就地保护【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答案】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反面【答案】, 出生率, 种群密度下降【解析】①由图可知鱼种甲的同化量为a+c 则鱼种甲与鱼种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②新个体由雌性个体产生黑斑蛙的雌/雄比值会下降从而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23.(1)对兴山县全域调查结果显示兴山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883种这是在物种多样性层次上进行的调查生物多样性的其他两个层次是________23.(2)对兴山县野生种子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该地区的植物分布类型多为________和________ 该地区植物种类多样性程度较高请从捕食的角度解释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23.(3)请举例说明“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这句话的涵义 ________【答案】(1)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解(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兴山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883种这是在物种多样性层次上进行的调查生物多样性的其他两个层次是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2)热带分布型, 温带分布型,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解析】(2)由《兴山县野生种子植物种类统计表》可知热带分布型有科数63 占全部科数的43.45% 温带分布型有属数379 占全部属数的53.76% 所以该地区的植物分布类型多为热带分布型和温带分布型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由于该县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整体上温和湿润海拔高度差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导致该地区植物种类多样性程度较高【答案】(3)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不仅能获得渔业产品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幼鱼的生长发育从而有利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解析】(3)自然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生活、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和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它但是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却爱惜不够、保护不力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现象比如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过度开垦造成土地荒漠化使得本来可以更新使用的土地资源变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例子说明如果不合理利用和保护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无用之物最终危害人类自身而非可再生资源更是数量有限用一点就少一点更不应该随意浪费和破坏24.(1)海水稻最先由农学家陈日胜发现并选育但最初海水稻单株产量低在陈日胜研究的基础上袁隆平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海水稻的产量该育种方法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24.(2)通过对生长在正常和高盐条件下的海稻86和常规水稻品种基因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有大量的基因在两个品种间的表达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海水稻使“沧海(沿海滩涂)变良田” 从而改善土壤条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24.(3)种植海水稻后该地区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请简述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和原因________________24.(4)海水稻和普通水稻属于同一物种请推测由普通水稻到海水稻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重组【解析】(1)袁隆平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海水稻的产量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答案】(2)基因, 间接【解析】(2)通过对生长在正常和高盐条件下的海稻86和常规水稻品种基因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有大量的基因在两个品种间的表达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海水稻使“沧海(沿海滩涂)变良田” 从而改善土壤条件(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3)次生, 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提高原因是由于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变复杂【解析】(3)该地区原来存在生物所以种植海水稻后该地区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海水稻(海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具有抗盐碱、抗病虫害、耐脊、耐淹等优势种植海水稻后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变的复杂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答案】(4)发生了生物进化理由是耐盐碱基因频率增高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基因频率在高盐度海水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定向改变)【解析】(4)由于海水稻内存在耐盐碱基因由普通水稻到海水稻的过程中耐盐碱基因频率增高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所以发生了生物进化25.(1)图1表示4个不同地区的4种树木群落其中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树种每一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其中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是________群落25.(2)“北部子弹蚁”被引入西部群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西部群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25.(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调节25.(4)图3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该属于________增长模型图中的________时期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25.(5)图4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代表分解者的是________(填字母)如表表示的是图4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 \times 10^12千焦)分析表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千焦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D 18 6 12【答案】(1)西部【解析】解(1)上述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西部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北部【答案】(2)竞争和捕食【解析】(2)“北部子弹蚁”与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造成生物入侵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3)\ N_2、\ P_2, 反馈【解析】(3)据图分析猎物数量在 N_2处上下波动所以猎物K值为 N_2 捕食者数量在 P_2处上下波动所以捕食者K值为 P_2 种群数量保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存在反馈调节【答案】(4)S, \ t_2, 信息传递【解析】(4)图3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 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属于S 型增长模型图中的 t_2时期子弹蚁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案】(5)C, \ 900times 10^12, 18%【解析】(5)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C 分析图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即 900\times 10^12千焦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8\times 10^12÷ 100\times 10^12)\times 100\% =18\%。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教版高中第三册第10章 生物多样性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实例判断错误的是()A.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是一个种群B. 西双版纳的所有热带雨林生物是一个群落C. 太湖中的全部动植物是一个群落D.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是一个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解 A.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为同一个物种是一个种群 A正确B.西双版纳的所有热带雨林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B正确C.太湖中的全部动植物不包括微生物等故不是一个群落 C错误D.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包括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故是一个生态系统 D正确故选 C2.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共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 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C. 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D. 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答案】D【解析】解 A、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A正确B、人口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 B正确C 、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 C正确D、人口增长导致现有人口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D错误.故选 D.3.下图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点、B点、C点中 A点时环境阻力最小增长倍数最高B. A点、B点、C点中 B点时增长速率最大出生率最高C. 由B点到C点增长速率在减小 C点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D. C点时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雄性个体后会降低环境容纳量【答案】A【解析】解 AB.随时间推移环境阻力加大增长倍数和出生率都将下降都是A点最高 A 正确 B错误C.C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数量相对稳定因此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C错误D.环境容纳量只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关与种群内因无关 D错误故选 A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 W_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能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B.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 (A_1+B_1+C_1+D_1+D_2)C. 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_1/W_1D. 图示体现了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B【解析】解 A.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如一棵树和这棵树上的昆虫A正确B.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 (A_1+B_1+C_1+D_1) A_1呼吸作用消耗 B_1未被利用C_1流向分解者而 D_1=A_2+B_2+C_2+D_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故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 (A_1+B_1+C_1+A_2+B_2+C_2+D_2) B错误C.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_1\div(A_1+B_1+C_1+D_1)=\dfracD_1W_1 C正确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而不能倒过来流动逐级递减前一种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 ~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了 D正确故选 B5.下列有关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鸟巢充分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 鸟类因被天敌捕食导致标志物脱落的不会影响调查结果C. 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由外界因素决定与群落内部因素没有关系D. 随着时间的延长达到顶级群落时的生态系统一定是森林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解 A.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鸟巢不属于群落所以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鸟类因被天敌捕食导致标志物脱落的不会影响调查结果但是调查过程中因标志物过于明显会导致被标记的个体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和捕食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B正确C.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各种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错误D.随着时间的延长达到顶级群落时的生态系统不一定是森林生态系统这还需要看外界环境能否达到适宜的条件如北极冻土区是无法出现森林生态系统的 D错误故选 D6.以下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热带雨林中所有的植物是一个大的种群B. 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 马尾松林地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群落D. 生态系统由群落和其周围无机环境构成【答案】D【解析】解 A、热带雨林中所有的植物不属于同一物种不能构成种群 A错误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不能说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B错误C 、马尾松林地中所有动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马尾松林地中所有生物才能构成生物群落 C错误D、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周围无机环境构成 D正确故选 D.7.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B. 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 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D. 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答案】B【解析】解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种群数量突然增加超过了其环境容纳量可能是大量放养该种鱼造成的 A正确B.图③中c点后种群个体的数量变化反映出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错误C.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一定的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前提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 b点后种群数量增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正确D.图④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这一结论可用于指导海洋渔业生产中的捕捞活动 D正确故选 B8.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 年末时为110 其中新生个体数为15 死亡个体数为5 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 1 则出生率越高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每年生殖次数增加则出生率会更高D. 若某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种群数量就会实现零增长【答案】B【解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 一年新生个体数量为15 出生率为15\div 100= 15\% A 错误B、雌雄比例接近1: 1且婚配制度为一雌一雄出生率比较高 B正确C 、出生率取决于种群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等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每年生殖次数增加但是处于生育期的雌性动物数量减少种群出生率也不一定会更高 C错误D、种群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D错误9.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B. 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与群落的演替无关只要时间足够不管任何气候条件弃耕农田一定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C. P/R比率可以作为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D. 当P/R接近或等于1时说明群落中的能量或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物种组成不变【答案】C【解析】A、火灾后的森林出现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A错误B、当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即使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也不一定会演替到森林阶段因为演替过程会受到多因素影响 B错误C、当P大于R时说明有有机物的大量积累是一个发展的群落 P小于R说明一个衰退的群落所以P/R比率可以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 C正确D、P是群落的总生产量 R是群落的总呼吸量 P等于R说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但群落演替仍在进行物种组成也在发生变化 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以及不同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 湿地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做到防止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 A错误B.建立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正确C.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错误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是仅仅防止环境污染 D错误故选 B11.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计划全面启动近年来白鲟、白鳍豚等生物的灭绝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给长江整体环境的修复提供了有利契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禁渔政策实施可变相证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影响B. 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C. 白鲟等生物的灭绝使多种优良基因发生流失使其潜在价值消失D. 十年禁渔计划主要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维持生态稳定【答案】D【解析】答案 D【解析】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会使长江流域发生新的演替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A选项正确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也是最有效的保护 B选项正确白鲜等生物灭绝使优良基因发生流失其潜在价值消失 c选项正确禁渔计划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进而维持生态稳定 D选项错误【考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12.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不符合“S”型增长曲线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 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答案】A【解析】解 A.若a点环境因素变化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食物量不变 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最终还是符合“S”型增长只是增长速率有所增加或减少 A错误B.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出生率提高种群密度增大环境阻力增加种群数量会随之下降仍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 B正确C.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天敌当种群被大量捕食时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C正确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也是围绕K值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D正确13.如图所示三种昆虫的耐寒性的季节变化.曲线1表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每年都要经历漫长冬季的木蠹蛾曲线2表示生活在日本必须在地下越冬的日本金龟子曲线3表示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昆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木蠹蛾冬季耐寒性提高夏季耐寒性低对其生存有利B. 木蠹蛾冬季耐寒性高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含结合水和脂肪少C. 春寒和秋寒对害虫的杀伤力更强减少了春夏之际的虫害D. 将日本金龟子转移至高纬度地区它们将不能完成生活史【答案】B【解析】 A 、木蠹蛾冬季耐寒性高夏季耐寒性低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过程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A正确B、木蠹蛾冬季耐寒性高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自由水含量低和脂肪含量高而细胞中的结合水的含量几乎不变 B错误C 、曲线图显示春季和秋季害虫的抗寒性低所以春季和秋季对害虫的杀伤力更强减少了春夏之际的虫害 C正确D、日本金龟子的抗寒性比高纬度害虫抗寒能力差所以将日本金龟子转移至高纬度地区它们将不能完成生活史 D正确1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能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A. 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B. 抑制害虫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配子的形成C. 杀死幼小害虫个体D. 诱杀害虫的雌性个体减少排卵【答案】A【解析】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故选A15.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B. 客观上物种X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C. 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X种群的K值是250D. 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答案】B【解析】解 A.根据格表分析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鼠的种群数量略有增加后逐年减少并趋于稳定动物新物种X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多后略有减少并趋于稳定说明两个种群之间最可能是捕食关系其中鼠为被捕食者新物种X为捕食者 A错误B.客观上物种X在捕食过程中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B正确C.根据格表分析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而稳定后X种群的K值大约是175左右 C错误D.在第5~8年时鼠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D错误故选 B16.生物结皮是沙漠地区最具特色的微自然景观主要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和苔藓等低等生物与土壤颗粒相互作用在土壤表面发育形成的一层薄而致密的有机复合壳状体是荒漠地区植被演替的重要基础荒漠生物结皮的演替遵循着“藻结皮、藻—地衣混生结皮、地衣结皮、地衣—藓混生结皮和藓类结皮”的演替规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荒漠生物结皮的过程体现了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过程B. 细菌、真菌、藻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他们的活动改善了土壤条件C. 荒漠生物结皮的演替规律体现了群落演替的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D. 地衣结皮阶段能为苔藓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而在苔藓结皮阶段仍保留着藻类和地衣【答案】B【解析】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根据题意可知在荒漠生物结皮的过程体现了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过程 A正确B、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如光合细菌以及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且藻类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荒漠生物结皮的演替遵循着“藻结皮、藻—地衣混生结皮、地衣结皮、地衣—藓混生结皮和藓类结皮”的演替规律因此荒漠生物结皮的演替规律体现了群落演替的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C正确D、根据群落演替的三个阶段可知地衣结皮阶段能为苔藓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且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指优势取代因此在苔藓结皮阶段仍保留着藻类和地衣 D正确故选B.17.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的环境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型增长B. 种群的“S”型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C. 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鲤鱼和鲫鱼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D. 生活在冻原的旅鼠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答案】D【解析】A、外来物种进入新环境初期如果适应环境而且没有天敌和资源较丰富等原因在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型增长若不适应该环境则不会出现J型增长 A错误B、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 B错误C、不同种群适宜生活的环境不同 K值不同 C错误D、环境容纳量是可变的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环境不同导致K值不同 D正确故选D.18.“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生态环境有哪种作用()A. 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 过滤尘埃杀灭细菌C.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D. 降低噪音调节气候【答案】C【解析】解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 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所以“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保持水土涵养水分.故选 C.19.如图甲、乙是不同进化类型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物种下列叙述正确()A. 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或分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等手段来判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B. a、b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 海豚和鲨鱼外表相似但亲缘关系较远不能用图乙表示D. 甲、乙两图不能说明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甲、乙两种进化方式分别属于趋异进化和趋同进化A.因核酸、蛋白质等分子具有物种特异性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或分析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等手段来判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B.a、b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海豚和鲨鱼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亲缘关系较远但外表相似可用图乙表示D.甲、乙两图中物种进化的方向不同这是自然选择不同造成的故甲、乙两图可说明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故选A20.如图是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的三种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与丙相比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占同化量的比例更大B. 丙与甲、乙之间都存在着负反馈调节C. 每条曲线的峰值就是该种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 该食物链中三种生物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答案】C【解析】解 A.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甲→丙→乙营养级高取食面积大取食活动消耗的能量越多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的热量也越多 A正确B.丙捕食甲乙捕食丙这种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中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B正确C.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峰值数量不能维持 C错误D.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D正确故选 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图中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食物网中各个生物种群的数量能基本上维持相对稳定这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调节机制有关21.(2)假设该食物网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 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均等分配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 计算则鹰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21.(3)若要调查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铺法标志重捕法常用来调查________的动物种群密度若被标记的鼠更容易被蛇捕食则调查的鼠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________21.(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过________的传递后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通常生物所处的________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在环境治理时如果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因为与本地物种之间形成________关系而导致该生态系统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答案】5, 负反馈【解析】结合上述分析图中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食物网中各个生物种群的数量能基本上维持相对稳定这与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关【答案】dfrac7a4500【解析】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与鹰有关的食物链有3条草的同化能量分为3等份被第二营养级(鼠、野兔、鹿)捕食野兔的同化能量也分为3等份被第三营养级(蛇、鹰、狼)捕食对此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 计算根据“草\rightarrow 鼠\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鹰计算鹰获得的能量为\dfrac13\times a\times 10\% \times 10\% \times 10\%= \dfraca3000 根据“草\rightarrow 野兔\rightarrow 蛇\rightarrow 鹰和草\rightarrow 野兔\rightarrow 鹰”计算鹰获得的能量为\dfrac13\times a\times \dfrac13\times 10\% \times10\% \times 10\% + \dfrac13\times a\times \dfrac13\times 10\% \times 10\% =\dfrac11a9000 所以鹰同化的总能量为\dfraca3000+ \dfrac11a9000= \dfrac7a4500【答案】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偏大【解析】标志重捕法常用来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根据计算公式“种群数量= (第一次捕获数\times 第二次捕获数)\div 第二次捕获个体中的标记数”分析若被标记的鼠更容易被蛇捕食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鼠中带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调查的鼠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答案】食物链(网), 营养级, 捕食、竞争、寄生【解析】由于食物链(网)将各个营养级以捕食关系相连接因此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富集所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富集的有毒物质越多在引入外来物种时要考虑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威胁到原生物种种间关系一般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四种其中前三种都会对原生物种不利22.(1)漳河水库风光秀丽水质优良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漳河水库库区内冬季的气温要比周边高3-4^\circ C 营造了一个非常适合柑桔生长的局部小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22.(2)漳河的小岛上分布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22.(3)有的小岛上迁入了一些农户农户开荒种柑桔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这属于________演替农户的经济生产活动会导致小岛上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答案】直接, 间接【解析】漳河水库风光秀丽水质优良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漳河水库库区内冬季的气温要比周边高3-4^\circ C 营造了一个非常适合柑桔生长的局部小气候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垂直或水平【解析】漳河的小岛上分布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或水平结构【答案】次生, 抵抗力【解析】有的小岛上迁入了一些农户农户开荒种柑桔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这属于次生演替农户的经济生产活动会导致小岛上物种单一化这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23.(1)图甲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每3h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 ________(填。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教版高中第三册第10章 生物多样性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图表示某海域中某种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cd时间段内该种群的数量增长缓慢是受种内斗争的影响B.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的捕捞该种鱼则可在e点时进行捕捞C. d点时该种群的数量约为K/2D. de时间段内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A【解析】解 A.根据题图 cd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较高说明此时该种群的数量增长较快 A错误B.若要持续尽可能多的捕捞该种鱼则可在e点时进行捕捞 B正确C.d点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说明此时该种群的数量约为K/2 C正确D.de时间段内该种群增长速率仍然大于0 说明此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正确故选 A2.在一废弃采石场弃土(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另一废弃采石场弃土(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一年后甲乙两地的统计结果如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属于初生演替B. 甲地小型上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 人类的活动不会改变甲地演替的速度D. 乙地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答案】B【解析】 A 、边坡甲、乙发生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A错误B、在一块无植被的荒地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小型土壤动物的明显增多荒 B正确C 、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甲地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错误D、地乙上因没有移栽乔木但随着群落演替可能长出乔木 D错误3.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必要成分不包括()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与能量【答案】B【解析】4.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多年后被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初生演替B. 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 演替就是一种生物替代另一种生物的过程D. 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次级消费者捕食【答案】B【解析】解 A.该弃耕的农田朝着木本植物方向进行次生演替 A错误B.生产者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光照在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B正确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C错误D.草莓消失的主要原因在与其他植物的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消失 D错误故选 B5.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将农作物秸秆放入沼气池发酵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C.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答案】C【解析】解 A.将农作物秸秆放入沼气池发酵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A正确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B正确C.雄鸟求偶炫耀是一个物种内部的事情不属于种间关系 C错误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D正确故选 C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 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 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能发生共同进化D. 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答案】D【解析】解 A.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A错误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但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C.共同进化可发生于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错误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D正确故选 D7.生态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调查与实验下列研究与实验最可能导致结果偏小的是()A. 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志物脱落C. 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答案】D【解析】解 A.吸出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要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能会使结果偏大也可能会使结果偏小A不符合题意B.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部分野兔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大 B不符合题意C.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个体数量若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 C不符合题意D.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采集的小动物种类偏少结果偏小 D符合题意故选 D8.森林里松鼠、猫头鹰等多在上层活动大山雀、柳莺等在灌木丛活动而獐、野猪则在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 种群密度B. 种群增长率C. 群落的垂直结构D. 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解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垂直结构从题干可看出森林里松鼠、猫头鹰等在上层活动大山雀、柳莺等在灌木丛活动而野猪则在地面活动为动物的分层现象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故选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9.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③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④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⑤内环境稳态是由________调节的【答案】输入, 传递, 散失, 转化,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解析】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②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方面③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④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太阳能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0.(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_________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10.(2)类型10.(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①形成原因在长期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________的充分利用【答案】(1)生物种群【解析】略【答案】(2)分层, 光照强度, 食物, 镶嵌, 湿度和盐碱度, 自身生长特点【解析】略【答案】(3)①自然选择, ②自然资源【解析】略11.(1)N和P在植物细胞内共同参与了生物大分子________的合成11.(2)请用食物链的方式表达图1中藻类、浮游动物和银鱼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________ 鲢鱼、鳙鱼与银鱼的关系是________11.(3)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N、P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请简述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11.(4)为了证明上述推测有人对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进行了调查据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该现象因为________11.(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________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________措施【答案】核酸【解析】N和P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元素可以在植物细胞内共同参与生物大分子核酸等的合成【答案】藻类→浮游动物→银鱼, 竞争【解析】图1表示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所示箭头不是食物链的流动方向但是根据所指方向的抑制作用可以知道三者之间是捕食关系即藻类→浮游动物→银鱼而鲢鱼、鳙鱼与银鱼都捕食浮游动物则他们存在竞争关系【答案】①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有氧呼吸导致水中溶氧下降, ②藻类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下降【解析】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原因一是藻类大量增生由于藻类的呼吸作用(细胞呼吸)导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另一原因是藻类大量死亡导致需氧型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含氧量进一步减少【答案】总N和总P量不是最高值【解析】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总N和总P量不是最高值(总N和总P量低于之前若干年)【答案】营养结构, 控制捕捞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加鲢鱼、鳙鱼的投放量【解析】由表1、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鳙主要捕食藻类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鲢鱼、鳙鱼数量及浮游动物数量下降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1)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差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控制捕捞量、增加鲢鱼、鳙鱼的投放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措施12.(1)为调查灰线小卷蛾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统计蛾卵的数量选择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12.(2)据图可以判断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12.(3)为防治灰线小卷蛾对森林的危害从1980年开始生物学家引人一种专门捕食灰线小卷蛾的鸟则该森林中灰线小卷蛾的K值将会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种鸟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后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可以用图中________(填“a”或“b”)曲线表示【答案】随机取样【解析】为调查灰线小卷蛾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统计蛾卵的数量选择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答案】捕食【解析】从图中分析可知幼虫密度和松针长度都呈周期性波动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答案】减小, 消费者, a【解析】生物学家引人一种专门捕食灰线小卷蛾的鸟由于天敌的增加则该森林中灰线小卷蛾的K值将会减小这种鸟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后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可以用图中a曲线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3.(1)该湿地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成分是________(填字母)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若D粪便中的能量为M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 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13.(二)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存在着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及几种鱼类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营养关系回答下列问题(3)流入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已知某种鱼种群在该人工鱼塘中的环境容纳量是K 要持续获得该种群的最大捕捞量则捕捞后该种群数量应保持在________左右【答案】(1)B、C, B→D→E→F【解析】解(1)据图分析 A是无机环境 B是生产者 D、E、F是消费者 C是分解者其中实现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关键成分是生B产者和C分解者根据碳循环示意图可知该图中的食物链为B→D→E→F【答案】(2)N+R【解析】(2)D粪便中的能量M不属于自身的同化量若D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 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答案】(3)鱼塘中浮游藻类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解析】(3)该鱼塘中的生产者为浮游藻类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以及人工输入的能量【答案】(4)K/2【解析】(4)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因此要获得该鱼种群的最大捕捞量则捕捞后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左右14.(1)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 草菇的引入使果园群落的________结构更加复杂14.(2)果园中经常爆发病虫害苹果树主要虫害有食心虫和苹果蚜虫等可以使用糖醋液以及黑光灯对食心虫进行诱杀苹果蚜虫可以选用黄色沾虫板进行防治这些防治方法都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属于________防治生态环境友好14.(3)苹果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苹果的害虫姬蜂是该虫的天敌为研究苹果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 进行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姬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4)如果不种植草菇也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为优势、再到草木和灌木混申等阶段的演替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演替在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解者, 营养【解析】解(1)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分解者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答案】(2)信息传递, 生物【解析】(2)果园中经常爆发病虫害从生态系统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果园的物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苹果树主要虫害有食心虫和苹果蚜虫等可以使用糖醋液以及黑光灯对食心虫进行诱杀苹果蚜虫可以选用黄色沾虫板进行防治这些防治方法都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属于生物防治【答案】(3)丁原醇溶剂 , 苹果能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姬蜂寻找食物;遭受虫害后产生的挥发物质B对姬蜂的吸引力更大以避免虫害【解析】(3)根据题意可知“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 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可知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丁原醇溶剂分析实验结果苹果能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姬蜂寻找食物遭受虫害后产生的挥发物B对姬蜂的吸引力更大以避免虫害【答案】(4)次生, 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容易被淘汰【解析】(4)如果不种植草菇也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木和灌木混申等阶段的演替该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在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一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容易被淘汰15.(1)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普氏原羚的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环境容纳量变小为保护普氏原羚种群当地成立了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保护15.(2)研究人员会定期统计普氏原羚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3)有人提出应大量猎杀狼等天敌以保护普氏原羚但遭到反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写出1点即可)【答案】(1)食物和栖息空间, 就地【解析】解(1)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取决于资源和环境条件当普氏原羚赖以生存的草原被破坏会导致其缺乏食物和栖息空间进而导致环境容纳量变小成立了自然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答案】(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解析】(2)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其含义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答案】(3)猎杀狼等天敌会降低物种多样性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或稳定性)狼等天敌主要捕食普氏原羚种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个体可促进普氏原羚的种群发展【解析】(3)根据“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大多捕食猎物中年老、病弱或年幼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同时狼也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因此不应该大量猎杀狼等天敌16.(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16.(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除了图中所示过程外虫的能量散失途径还包括________散失的能量16.(3)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答案】(1)无机环境【解析】解(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答案】(2)生产者固定的光能, 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 呼吸作用【解析】(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由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组成虫的能量散失途径包括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和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答案】(3)16%【解析】(3)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40÷(200+50)×100%=16%。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教版高中第三册第9章 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1小题每题3分共计63分)1.白菜甲(2n=20)与甘蓝乙(2n=18)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后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白菜甲和甘蓝乙杂交产生的丙不可育则甲乙属于不同物种B. 获得幼苗丙的过程采用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 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 戊的形成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仍形成了新物种【答案】B【解析】2.市场上常见的虾有河虾、对虾、龙虾、皮皮虾等 2020年11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填补节肢动物进化空白的化石——章氏麒麟虾它身体分节有5只眼睛和坚硬的壳与现在的虾相似(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如今世界上生活的各种虾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淡水中的河虾和海水中的龙虾存在生殖隔离C. 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 虾的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所以世上的多种虾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正确B.淡水中的河虾和海水中的龙虾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所以存在生殖隔离 B正确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正确D.新物种的形成通常需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错误故选 D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 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D. 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A、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产生隔离最终出现生殖隔离 A正确B、绝大多数物种是经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但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B错误C、无论是哪种隔离种群间的基因都不能交流 C正确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故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D正确4.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 没有突变也可能发生进化B.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来源C. 重组产生新组合自然选择保留最适合生存环境的个体组合D. 人工选择所得变异个体不是适应性进化的因素【答案】A【解析】5.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 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 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 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答案】A【解析】解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A错误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B正确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是隐性突变 C正确D.通过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D正确故选 A6.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 改变了基因频率B. 出现了新的基因C. 产生了生殖隔离D. 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答案】C【解析】7.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用达尔文进化论解释其原因是()A. 定向变异的结果B. 自然选择的结果C. 不定向变异的结果D. 用进废退的结果【答案】B【解析】解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因为自然选择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即具有有利变异个体的相应基因频率会增加具有不利变异个体的相应基因频率会减少最终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故选 B.8.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新物种的形成大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B.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C.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帮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 两个种群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答案】C【解析】A、新物种的形成大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但也有特例如多倍体的形成 A 正确B、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B正确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生存斗争和种间互助实现的 C错误D、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故两个种群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D正确9.自然界生物具有多样性它们是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进化形成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拉马克进化论和达尔文进化论都否认生物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B.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论都认为生物变异的来源是突变和基因重组C.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新物种的产生是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成为显著有利变异所致D. 隔离的实质是生物间不能交流基因【答案】B【解析】解 A、拉马克进化论和达尔文进化论都否认生物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分别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A正确B、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变异的来源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B错误C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新物种的产生是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成为显著有利变异所致为渐变的过程 C正确D、隔离的实质是生物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正确.故选 B.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B. 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C.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了可能直接影响生物进化的方向D.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不能进行【答案】D【解析】解 A.盲鱼的眼睛有退化的也有没有退化的长期黑暗的条件对盲鱼的眼睛起了选择作用并没有诱导基因突变 A错误B.两个种群生活在不同的区域存在地理隔离因此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B错误C.基因突变产生的新的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可能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但不会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C错误D.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 D正确故选 D11.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将普通小麦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不育的 F_1 F_1经加倍后获得八倍体小黑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普通小麦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三个染色体组B. 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 \ F_1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含有2个染色体组14条染色体D. 八倍体小黑麦减数分裂时来自同一物种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答案】C【解析】解 A.普通小麦单倍体植株是由六倍体小麦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含有3个染色体组 21条染色体)不经过受精直接发育形成的 A正确B.由题干信息知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获得的后代 F_1不育因此二者存在生殖隔离 B正确C. F_1的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植株是不育的可推知来源于黑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与来源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并不是同源的因此该个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错误D.八倍体小黑麦减数分裂时来源于同一物种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并正常分离从而可以产生可育的配子 D正确故选 C12.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被这样的细菌感染则人会因该种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抗生素的使用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B. 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C. “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新物种的产生D. 可以通过加大抗生素用量来治疗“耐药菌”感染所以无需担心【答案】B【解析】13.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他们的祖先不同B. 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 变异的方向不同D. 岛上的生物未进化【答案】B【解析】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因为自然选择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即具有有利变异个体的相应基因频率会增加具有不利变异个体的相应基因频率会减少最终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14.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物在变化中不断发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无法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D【解析】15.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其幼虫称桦尺蠖)种群中与从前浅色个体占多数相比黑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B. 黑色桦尺蛾是通过进化产生的新物种C. 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获得性遗传的证据D. 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共同进化【答案】D【解析】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 A错误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进化的结果但没有产生新物种 B错误C.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 C错误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共同进化 D正确故选 D16.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普通西瓜培育三倍体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三倍体西瓜无籽性状不可遗传B.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培育出了生产青霉素的高产菌株C. 若在瓜田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导致害虫瓜蚜抗药基因频率增加该田最终出现瓜蚜新物种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两者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答案】D【解析】解 A.普通西瓜是二倍体由普通西瓜培育三倍体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因此三倍体西瓜无籽性状可遗传 A错误B.青霉素的高产菌株的培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诱导原理是基因突变 B错误C.若在瓜田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导致害虫瓜蚜抗药基因频率增加导致瓜蚜发生进化但是新物种的产生还需要产生生殖隔离所以该田未必出现瓜蚜新物种 C错误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属于可遗传变异两者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正确故选 D17.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长颈鹿形成的原因是()A. 遗传→自然选择→适应B. 变异→遗传→进化C. 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D. 变异→遗传→适者生存【答案】C【解析】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其中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适者生存是选择的结果18.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种群中控制某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C. 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D. 生物变异的有利性是相对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B【解析】解 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B.种群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 B错误C.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环境中未必存在地理隔离 C正确D.生物变异的有利性是相对的是对特定的环境而言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正确故选 B19.“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观念的确立推动了科学的极大发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拉马克第一个提出完整的进化学说并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导致了进化B. 达尔文认为生命现象的统一性缘于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生物多样性缘于进化C. 达尔文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他大量仔细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是个体生物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结果【答案】D【解析】A、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拉马克他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A正确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进化的结果 B正确C、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是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他取得成就得益于大量仔细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C正确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该理论的形成是种群遗传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结果 D错误20.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主要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生存斗争B. 生存斗争的原因是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C. 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答案】D【解析】A、生物大量繁殖少量生存的原因是生存斗争 A正确B、生存斗争的原因是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 B正确C、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生物的 C正确D、生物的变异在环境改变之前就存在环境只是对生物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D错误21.下图中的A、B、C表示三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 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说明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 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进化改变的是个体C. 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 甲、乙两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其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答案】D【解析】解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能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但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A错误B.甲、丙种群都是由同一物种进化来的因而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并不是完全不同的进化改变的是种群 B错误C.乙、丙是两个种群它们的基因频率无法进行比较 C错误D.甲、乙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D正确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2.(1)假设19世纪中叶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为AA20%、Aa60%、aa20% 则A基因频率为________22.(2)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________(填“基因型”或“表现型”)2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 ________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答案】50%【解析】已知AA20%、Aa60%、aa20% 则A=20%+60%÷2=50%【答案】定向的, 表现型【解析】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答案】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23.(1)什么是种群 ________ 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23.(2)b表示________ 其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23.(3)c表示________ 其可使种群的________从而引起种群进化【答案】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基本单位【解析】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 原材料【解析】b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答案】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表示自然选择其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种群定向进化。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教版高中第三册第10章 生物多样性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蜘蛛和老鼠均以这棵枯树为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A. 种群B. 群落C. 生态系统D. 食物网【答案】C【解析】解题中叙述的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故选 C.2.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多引进外来物种可以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会威胁本地原有的物种B. 农田除草可以降低杂草和作物间的竞争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C. 大火后的森林会发生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降低D. 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答案】B【解析】解 A.引进的外来物种可能会引起物种入侵进而对本地原有的物种造成威胁 A错误B.农田除草使农作物获得更多的光照和空间从而可以降低杂草和作物间的竞争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B正确C.大火后的森林会发生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相对稳定 C错误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 D错误故选 B3.如图为太平洋岛屿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岛所有的鸟类称为一个种群B. 可遗传变异为乙岛鸟类进化提供了可能C. 乙岛的鸟类与S鸟可能具有生殖隔离D. 甲、乙岛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答案】A【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因此观察甲、乙两种鸟的种群A错误B、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正确C、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由于两个岛的环境不同乙岛的鸟类可能与甲岛的S 鸟产生生殖隔离 C正确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正确4.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鼠妇、跳虫、甲螨和线虫等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的分解起重要作用图示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B. ②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C. 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答案】A【解析】解 A.由于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所以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A正确B.②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运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动物如跳虫的采集 B错误C.①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C错误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记名计算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对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种群一般用目测估计法 D错误故选 A5.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食物网中含有4条食物链B. 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 鹰和鼬、兔和鼠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D. 大量捕杀鼬不会导致鹰的数量明显下降【答案】B【解析】解 A.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鼬→鹰、草→鼠→鹰、草→鼠→鼬→鹰共4条 A正确B.草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B错误C.鹰和鼬竞争兔和鼠兔和鼠竞争草 C正确D.鹰的食物种类有多种故大量捕杀鼬不会导致鹰的数量大幅下降 D正确故选 B6.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数量/前一年末种群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调查的4年中种群甲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均相等B. 种群乙的数量在第2年末达到最大值C. 种群甲和乙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D. 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种群【答案】D【解析】解已知L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即当L值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L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L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A.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 即每年都是上一年的1.5倍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 A错误B.只要是L值大于1.0 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据此图示可知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B错误C.种群甲数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年龄组成为增长型但种群乙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属于增长型 C错误D.第2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若甲种群起始数量远多于乙种群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可能小于甲 D正确故选 D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C. 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答案】C【解析】 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A正确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B正确C 、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错误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正确8.有关生物研究中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B.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利用标志重捕法C. 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计数需要借助于显微镜D.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丰富度统计【答案】B【解析】解 A.在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中样方法的取样方式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且样方大小一致 A正确B.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式中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而样方法多用于植物也可以用于调查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要求调查目标不移动或者移动范围很小 B错误C.调查酵母菌数量时采用血细胞计数法需要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C正确D.由于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不适宜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宜标记重捕法)常用取样器采集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统计 D正确故选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9.(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_________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9.(2)类型9.(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①形成原因在长期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________的充分利用【答案】(1)生物种群【解析】略【答案】(2)分层, 光照强度, 食物, 镶嵌, 湿度和盐碱度, 自身生长特点【解析】略【答案】(3)①自然选择, ②自然资源【解析】略10.(1)为调查灰线小卷蛾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统计蛾卵的数量选择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10.(2)据图可以判断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10.(3)为防治灰线小卷蛾对森林的危害从1980年开始生物学家引人一种专门捕食灰线小卷蛾的鸟则该森林中灰线小卷蛾的K值将会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种鸟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后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可以用图中________(填“a”或“b”)曲线表示【答案】随机取样【解析】为调查灰线小卷蛾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统计蛾卵的数量选择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答案】捕食【解析】从图中分析可知幼虫密度和松针长度都呈周期性波动灰线小卷蛾与落叶松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答案】减小, 消费者, a【解析】生物学家引人一种专门捕食灰线小卷蛾的鸟由于天敌的增加则该森林中灰线小卷蛾的K值将会减小这种鸟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后落叶松的生长状况可以用图中a曲线表示11.(1)玉米间作大豆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提高了________能力种植大豆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____11.(2)豆天蛾因具有趋光性且夜间活动所以采用________调查其种群密度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这两个不同物种的玉米螟关系是________11.(3)取两份等质量同品种的玉米粉一份经酵母菌发酵做玉米馒头另一份煮玉米粥这两份食物中所含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11.(4)玉米和大豆在成熟时农民往往在大田中放置稻草人阻吓鸟类请从能量流动关系角度回答农民放置稻草人的生态学意义是 ________【答案】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2分)与大豆共生的根瘤菌可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养料【解析】略【答案】黑光灯诱捕法竞争【解析】略【答案】玉米馒头发酵的玉米馒头中的部分能量被酵母菌呼吸消耗了一部分所以玉米馒头所含能量少(2分)【解析】略【答案】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解析】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2.(1)在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相邻营养级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往往是可变的其原因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12.(2)植物同化的能量可通过两条途径流向分解者这两条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草原作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答案】(1)捕食、竞争, 生物有迁出和迁入(动物发育不同阶段及不同季节食性有改变)【解析】解(1)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竞争等相邻营养级可能是捕食、竞争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往往是可变的其原因是生物有迁出和迁入或动物发育不同阶段及不同季节食性有改变【答案】(2)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等直接流向分解者, 通过植食动物的粪便流向分解者【解析】(2)植物同化的能量可通过两条途径流向分解者一条为植物的残枝败叶、遗体等直接流向分解者另一条为通过植食动物的粪便流向分解者【答案】(3)直接价值和间接【解析】(3)草原作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作为生态屏障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体现的是生态方面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13.(1)清淤出来的泥土可在河滩上造地并种植观赏类花卉和树木但不宜种植蔬菜或水果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湖泊、河滩和堤岸镶嵌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这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种植绿化植物与在湖泊中投放动物时均要求种类多样这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3)在“荷花→鲤鱼→白鹭”这条食物链中白鹭所属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鲤鱼中的能量流动到白鹭的效率并不高除了鲤鱼中的能量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外还有其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答案】(1)淤泥中的重金属与有毒物质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人体造成危害【解析】解(1)清淤出来的泥土可在河滩上造地并种植观赏类花卉和树木但不宜种植蔬菜或水果原因是重金属与有毒物质会通过生产者进入食物链经生物富集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答案】(2)水平, 丰富营养结构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解析】(2)群落的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同一地段不同区段分布属于水平结构丰富营养结构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3)次级消费者,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部分能量未被利用【解析】(3)由食物链可知荷花为生产者鲤鱼为初级消费者白鹭为次级消费者鲤鱼中的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部分能量未被利用因此鲤鱼中的能量流动到白鹭的效率并不高14.(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甲图中包含的成分外还有________14.(2)甲图中若蛇消失将导致鹰的数量增加请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14.(3)乙图中“?”表示________ 若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 排除的粪便量为b 呼吸量为c 则由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答案】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析】【答案】鹰的营养级降低获取的能量增加所以鹰的数量增加【解析】【答案】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a﹣b)×20%【解析】15.(1)经调查发现鲢鱼种群在低水位时的环境容纳量为30000尾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鲢鱼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尾/ k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15.(2)近些年鄱阳湖生物种类相对贫瘠的水域由于过度捕捞、污水排放等遭到严重破坏经保护治理后在较短时间内又迅速恢复到原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3)湖泊中的某种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30 【解析】解(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环境容纳量即K值当种群数量为1/2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低水位时鲢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30000尾鲢鱼的种群密度为30000÷500=60尾/ km^2 则当种群密度达到1/2K=1/2×60=30尾/ k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答案】(2)该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组成成分少)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食物网简单)【解析】(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越容易遭到破坏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又迅速恢复到原状【答案】(3)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解析】(3)某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或真菌属于分解者某些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属于生产者某些寄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所以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可能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教版高中第三册第10章 生物多样性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调查是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A. 进行酵母菌数量统计取样时从静置的试管中取上层培养液计数B.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C.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D.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稀疏的地区取样【答案】B【解析】A、进行酵母菌数量统计取样时应该先将试管振荡摇匀然后再从试管中取培养液计数若从静置的试管中取上层培养液计数会导致结果偏小 A错误B、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少进而导致结果偏大 B正确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该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个体若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会导致结果偏小 C错误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取样若在分布稀疏的地区取样会导致计数结果偏小 D错误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 杂交育种不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 新物种形成必然经历生殖隔离D.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答案】C【解析】解 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 A 错误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本身不改变种群基因频率但是在人工筛选的过程中会改变基因频率 B错误C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正确D、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也是繁殖的单位 D错误.故选 C3.某林场的林木常受到某种山鼠的危害为研究有效的灭鼠方法护林员先在林场中甲、乙两苗圃中进行了试验甲苗圃中施放药物灭鼠乙苗圃中施放性引诱剂灭鼠相同天数后发现两苗圃中鼠种群數量均明显下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苗圃防治鼠害的方法均属化学防治法D. 标志重捕法调查山鼠种群密度时标记山鼠易被捕食会使估算值偏低【答案】A【解析】 A 、甲苗圃中施放药物灭鼠乙苗圃中施放性引诱剂灭鼠所以甲、乙两苗圃防治鼠害的方法均属化学防治法 A正确B、甲苗圃中施放药物灭鼠说明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是甲苗圃鼠种群数量下降的唯一原因 B错误C 、若停止药物、性引诱剂放置林场鼠种群数量增长仍呈“S”型 C错误D、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 N )\div 标记总数= 重捕总数\div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重捕时被标记个体数偏小导致调查值偏高 D错误4.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 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 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 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答案】C【解析】解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变化其中ac段为增长型 cd段为稳定性 de段为衰退型 A正确B、ab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到b点时到达最大值而bc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因此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B正确C 、本实验自身前后形成对照 C错误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实验误差 D正确.故选 C.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B. 稳定状态时乙种群个体数量会超过甲种群C. 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淘汰【答案】C【解析】解 A.据图分析 C点之后甲种群数量迅速上升可判断甲种群在C点属于增长型A错误属于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一般情况下捕食者的数量不会超过被捕食者 B 错误C.甲曲线中A点相当于该生态系统中甲生物的最大容纳量K值 D相当于 \dfracK2点故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正确D.甲、乙为捕食关系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数量大量减少随之乙种群数量也会下降但不会导致甲种群被淘汰 D错误故选 C6.如图所示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B. a为异养型生物C. c中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 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答案】D【解析】解 A.b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如绿色植物也有原核生物如蓝藻 A正确B.a属于消费者为异养型生物 B正确C.c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以及蚯蚓等腐生动物 C正确D.b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D错误故选 D7.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使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并且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图表示的是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B.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适宜近几百年来人口增长接近“J”型增长曲线由于环境容纳量有限现在即使不控制人口数量到了一定的阶段人口也会出现“S”型增长所以我国不必担心人口增长过度带来的一些列问题C.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等措施但关键是协调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此外还要加强立法及宣传活动D.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答案】B【解析】解 A、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加剧了环境污染 A正确B、人口的增长不仅仅受环境容纳量的制约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故应控制人口数量防止人口增长过度带来的一些列问题 B错误C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等措施关键是协调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正确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D正确.故选 B.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B.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全是自养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绿色植物C. 在一个食物网中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 尽管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可用同一结构模型表示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的共同点【答案】A【解析】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 A错误B、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全是自养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绿色植物如蓝藻和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但不是绿色植物 B正确C、在一个食物网中生产者是起点因此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C正确D、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可用同一结构模型表示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的共同点均包组成成分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D正确故选A9.古生物学研究表明原始的鸟卵是白色的没有斑纹现代鸟类的卵大多在不同的花色和斑纹下列相关叙述中合理的是()A. 杜鹃将卵产在巢主鸟的巢里时会选择和它们的卵花色斑纹相似的B. 卵为白色的现代鸟和原始鸟类相比在卵色和斑纹上没有发生进化C. 原始的鸟卵都是白色没有斑纹说明鸟类全部生活在同一个地区D. 现存鸟类的卵有不同的花色和斑纹说明进化是随机、没有方向的【答案】A【解析】解 A.杜鹃卵与巢主鸟卵的卵色和斑纹高度相似就可以鱼目混珠巢主鸟也就难辨真假就会把杜鹃卵当做自己的卵来孵化 A正确B.卵色和斑纹相同不能说明有无进化要看基因频率变化 B错误C.原始鸟的卵色和斑纹相同不能说明是否生活在同一地区 C错误D.不管鸟的花色和斑纹如何进化都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的 D错误故选 A10.某种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 H^+ 载体将胞内的 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 研究者得到该细菌 H^+ 载体结构改变的一种突变体(T) 并比较了Z、T分别纯培养时细菌数量和培养液pH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细菌消耗的ATP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T细菌可能是主动运输排出\ H^+能力下降的一种突变体C. pH为 4.5 后Z细菌群体中个体的繁殖速率开始小于死亡速率D. 培养环境的空间、资源有限和天敌增加使两种菌呈现“S”型增长【答案】B【解析】解 A.细菌没有线粒体 A错误B.T和Z培养液pH比较 T组培养液中pH下降较慢说明从胞内排出的 H^+较少 T细菌可能是 H^+载体功能降低的一种突变体 B正确C.pH为4.5后 Z细菌群体数量还是增加的因此繁殖速率还是大于死亡速率 C错误D.培养环境的空间、资源有限使两种菌呈现“S”型增长题中没有天敌 D错误故选 B1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 A、B、C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缺少类群C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B.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 CO_2C. 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 阳光是影响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答案】B【解析】解 A.分析题意可知 C表示分解者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分解者生产者残枝败叶和消费者的遗体粪便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会崩溃但没有分解者 C元素也可以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A错误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B正确C.据图分析 A为生产者①过程主要是指光合作用但也可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C错误D.阳光是自然界能量的源头没有阳光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要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该生态系统稳定性 D错误故选 B12.生态学研究离不开野外调查与实验下列研究与实验最可能导致结果偏小的是()A. 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志物脱落C. 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答案】D【解析】解 A.吸出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要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能会使结果偏大也可能会使结果偏小A不符合题意B.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部分野兔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大 B不符合题意C.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个体数量若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 C不符合题意D.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导致采集的小动物种类偏少结果偏小 D符合题意故选 D13.下列有关种群密度或物种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若对不认识的物种不统计将导致调查结果偏小B. 可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草地中某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C. 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取样前没有振荡可能使结果偏小D. 动物被捕获一次后较难捕获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大【答案】B【解析】解 A.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得到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 A正确B.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不易计数因此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器取样法是用于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 B错误C.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时取样前没有振荡试管酵母菌分布不均匀在比较密集或稀疏的地方取样会导致实验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或偏小的情况 C正确D.动物被捕捉一次后较难捕获会导致重捕数中的标记数变小因此所得到的种群密度数值偏大 D正确故选 B14.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受灾后水稻呈斑块分布体现群落水平结构特征B. 群落中的某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C. 环境容纳量就是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答案】D【解析】解 A.受灾后水稻呈斑块分布体现种群的空间特征 A错误B.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B错误C.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C错误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正确故选 D15.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多种恢复生态学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B. 演替过程中食物链逐渐缩短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 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解 A.盐碱地植被较少生产者同化量较低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 A正确B.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趋于复杂化营养级数目增多食物链不会缩短而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 与食物链长短无关 B错误C.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使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而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正确D.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发生了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D 正确故选 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6.长荡湖位于太湖上游是太湖流域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重要屏障科研人员用菹草、苦草两种沉水植物在长荡湖不同处理区域进行实验并测量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1、图2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 由图1可知种植菹草和苦草均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B. 不同处理区域水样中叶绿素a含量的多少可以代表沉水植物的多少C. 由图2可知菹草、苦草等沉水植物可抑制“水华”的暴发D. 种植适合本地生长且具有修复能力的沉水植物可有效修复湖泊生态系统【答案】A, C, D【解析】解 A.根据图1分析用两种沉水植物处理后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下降说明种植菹草和苦草均能有效降低水体的总氮和总磷 A正确B.根据图2分析用两种沉水植物处理后水样中叶绿素a含量均明显下降而水样中叶绿素a含量主要与单细胞藻类和蓝藻有关因此不同处理区域水样中叶绿素a含量的多少不可以代表沉水植物的多少 B错误C.图2结果说明水样中单细胞藻类和蓝藻数量明显下降进而说明沉水植物可以抑制“水华”的爆发 C正确D.修复湖泊生态系统的措施有种植菹草和苦草使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下降改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种植多种适合本地生长的沉水植物并比较其修复水体的能力选择最合适的沉水植物大量种植减少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中的N、P等污染故选 ACD17.我国西北某山区陡坡地经过封山育林后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优势物种分别是甲、丙、乙它们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陡坡地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 三个物种在共存期间存在竞争关系在竞争中最占优势的是乙C. 在O→b年份丙种群数量增加是由于丙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 在b→c年份甲、丙种群密度的变化与丙更能耐受弱光有关【答案】B, C, D【解析】解 A.由题可知该陡坡地含有多种植物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A错误B.曲线图显示物种乙比物种甲、丙出现的晚随着时间递增当物种甲、丙的种群密度逐渐下降时物种乙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说明三个物种在共存期间存在竞争关系在竞争中最占优势的是乙 B正确C.在O→a年内物种丙的出生率>死亡率所以物种丙的种群密度不断上升 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在b→c年份植物甲由于不能适应弱光环境逐渐消失物种丙较能耐受弱光条件而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D正确故选 BCD18.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 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了竞争C. 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趋势D. 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答案】A, D【解析】解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A正确B.落叶松种群有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无水平结构 B错误C.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错误D.由表格数据可知适度砍伐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D正确19.如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 甲、乙、丙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 图中的箭头既能表示物质的传递又能表示能量的流动D. 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答案】B, C【解析】A、丙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中不含分解者 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 B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食物链流动的图中的箭头既能表示物质的传递又能表示能量的流动 C正确D、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 ~20%是相对与食物链中两个相邻的营养级来说的而图中丙为分解者(不属于营养级) D错误故选BC.2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①过程一定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分解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D. 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答案】A, D【解析】解由图分析乙是生产者丙和丁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A.①过程既可以表示光合作用又可以表示化能合成作用 A错误B.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分解者缺少则生态系统的尸体将要堆积如山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 B正确C.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分解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C正确D.消费者的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错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从图1中可以看出轮虫与鲫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一般情况下如果鲢鱼数量下降该群落物种丰富度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21.(2)图2为鲫鱼的种群数量相关曲线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鲫鱼种群数量应处于图中________ 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1.(3)图3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第1-5年时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第20-30年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 死亡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________ 若鲢鱼、鲫鱼和轮虫的同化量分别为 M、N、Q 鲶鱼摄入体内的能量为P 粪便中的能量是25%P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5%P 则前一营养级和鲶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100﹪【答案】(1)加加)」竞争, 基本不变【解析】(1)分析图1 可以看出轮虫与鲫鱼都是以芦苇藻类为食属于竞争关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组成的多少若鲢鱼数量下降但不影响物种的数目因此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基本不变【答案】(2)b, 偏高【解析】(2)图②表示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曲线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鲫鱼种群数量应处于 K_2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位于图中的b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时种群数量=(第一次捕捉数量×重捕数)/重捕标记数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会使重捕标记数减少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答案】(3)增长, 20, 等于【解析】(3)图3中种群在第1-5年时 1, \gt 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30年中λ在第1-5年大于1 种群呈增长趋势10-20年小于1 种群数量一直下降第20年种群数量最少 20-30年A等于1 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答案】(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0.75P/(M+N)或3P/4(M+N)【解析】(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摄入的能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量第一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应该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除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总量即(P-5% P)\div (M+N)=0.755/(M+N)22.(1)猎物数量相同时对烟粉虱的捕食量随猎物发育成熟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22.(2)调查大草蛉高龄幼虫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为样方法该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22.(3)大草蛉高龄幼虫与烟粉虱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捕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图可推测当烟粉虱种群数量下降时大草蛉高龄幼虫对烟粉虱的捕食作用减少从而抑制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减少这种调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科版高中第三册第10章 生物多样性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沪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B. 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C. 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 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答案】D【解析】解 A.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不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提高 A错误B.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使大气中 CO_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因此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B错误C.如果引进的外来物种导致生物入侵反而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C错误D.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之一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D正确故选 D2.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问题的突出表现的是()A. 人口增长过快B. 人口基数大C. 人口向农村转移D. 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答案】C【解析】解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A正确B、我国人口基数太大 B正确C 、我国很多人口向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C错误D、我国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D正确.故选 C.3.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计划全面启动近年来白鲟、白鳍豚等生物的灭绝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给长江整体环境的修复提供了有利契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禁渔政策实施可变相证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影响B. 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C. 白鲟等生物的灭绝使多种优良基因发生流失使其潜在价值消失D. 十年禁渔计划主要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维持生态稳定【答案】D【解析】答案 D【解析】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会使长江流域发生新的演替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A选项正确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也是最有效的保护 B选项正确白鲜等生物灭绝使优良基因发生流失其潜在价值消失 c选项正确禁渔计划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进而维持生态稳定 D选项错误【考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 大自然中许多植物资源具有药用价值B.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C. 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D. 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答案】B【解析】解 A.大自然中许多植物资源具有药用价值属于直接价值 A错误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 B正确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属于直接价值 C错误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属于潜在价值 D错误故选 B5.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A. 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 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C. 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人口数量停止增长D. 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最终导致地球毁灭【答案】D【解析】D.人口激增会消耗天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会加剧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一定会因此而毁灭故选D6.下列能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A. 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B. 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有可能还有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C.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D. 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答案】C【解析】解 A.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A不符合题意B.红树、野生水稻等生物很有可能还有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属于潜在价值 B 不符合题意C.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属于间接价值 C符合题意D.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工业原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7.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 A 、双眼皮和单眼皮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遗传多样性A正确B、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属于同一物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物种多样性 B错误C 、一个树林中有猴子还有麻雀、黄莺等构成物种多样性 C错误D、开黄花的菊花和红花的玫瑰属于不同物种属于物种多样性 D错误8.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A. 13亿以内B. 16亿以内C. 13.3亿以内D. 13.6亿以内【答案】D【解析】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6亿以内.故选 D.9.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对我国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一般宜采用就地保护而不宜采用易地保护B. 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D. 利用沙棘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A、对濒危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就地保护 A正确B、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B正确C、生物多样性除了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错误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故利用沙棘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C.1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为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控制属于遗传多样性 A正确B、白人、黑人和黄种人均为同种生物不属于物种多样性 B错误C、一个树林中的猴子、麻雀、黄莺等属于物种多样性 C错误D、校园中黄花的菊花、开红花的玫瑰等属于物种多样性 D错误故选A.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以及不同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 湿地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做到防止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解 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 A错误B.建立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正确C.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错误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是仅仅防止环境污染 D错误故选 B1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目前我国仍处于高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B. 臭氧层破坏使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C. 人口增长使生活排污量剧增生物多样性锐减D. 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答案】A【解析】解 A、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A错误B、臭氧减少10\% 紫外线辐射增加20\% 使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 B正确C 、人口增长使生活排污量剧增环境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锐减 C正确D、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正确.故选 A.13.三峡大坝建成后可能会对原有三峡上游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 使下游地区缺水B. 拦截大量泥沙降低下游洞庭湖、鄱阳湖的淤积速度C. 改变三峡地区原有食物链造成某些动物失去“家园”D. 上游河道变宽改善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答案】C【解析】解 A、三峡大坝建成后不会使下游地区缺水 A错误B、三峡水库对减轻洞庭湖淤积压力延缓洞庭湖的消亡是有利的 B错误D、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变三峡地区原有食物链造成某些动物失去“家园” C正确D、上游河道变宽改善上游地区的航运条件这是有利影响 D错误.故选 C.14.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答案】A【解析】解 A.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A错误B.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正确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C正确D.基因控制酶的合成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D正确故选 A15.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A. 12.5亿之内B. 14亿之内C. 15.5亿之内D. 20亿【答案】C【解析】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5.5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故选 C.16.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B.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解决人口过多造成的资源短缺的问题C. 环境污染与人口增长过快有密切的关系D. 现阶段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答案】C【解析】解 A、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 A错误B、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 B错误C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污染 C正确D、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错误.故选 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10分共计80分)17.(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17.(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 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F、D数量会________17.(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千克17.(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答案】(1)有机物, \ CO_2【解析】图中A是大气中 CO_2库 E是生产者 F、D、B均为消费者 C是分解者(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 CO_2 的形式循环【答案】(2)E, 减少(或降低)【解析】(2)生产者数量减少则消费者的数量也会减少【答案】(3)生产者(或E)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 【解析】(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依题意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 D增加1kg 至少需消耗E=1÷20%÷20%=25kg【答案】(4)易地保护【解析】(4)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迁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易地保护18.(1)湿地水体中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水体中大多数异养微生物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湿地水体受到轻度污染时水体能很快清除污染水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________18.(2)打造湿地生态公园以恢复其生态功能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________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________18.(3)某湿地生态系统中有乌醴和野鸭等生物野鸭捕食乌醴下图是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野鸭和乌鳢的数量变化关系(箭头代表周期性变化方向)据图分析生物b是________ 生物a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_(填图中字母)【答案】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答案】就地保护,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解析】【答案】野鸭, N_2【解析】19.(1)果园内的全部桃树构成一个种群与其他很多种群相比桃树种群的数量特征一定不包括________19.(2)大多数农作物不耐连作分析原因一是________ 二是________19.(3)从群落结构上分析间作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间作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保护果园环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19.(4)果农在果园种植了西瓜在苗期西瓜周围生长了一种双子叶杂草而且对幼苗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种间关系中的________【答案】性别比例【解析】桃树雌雄同株没有性别的分化所以桃树种群的数量特征一定不包括性别比例【答案】连作同一种农作物易造成土壤缺乏某种营养元素, 连作容易发生病害而减产【解析】同一种农作物连续种植会导致土壤中某种或某些营养元素缺乏而且容易造成病虫害所以大多数农作物不耐连作【答案】水平, 间接【解析】间作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保护果园环境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竞争【解析】在苗期西瓜周围生长了一种双子叶杂草而且对幼苗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双子叶植物和西瓜苗属于不同的物种相互之间争夺阳光等自然资源这种影响是种间关系中的竞争关系20.(1)保护湿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___20.(2)对于河流、湖泊等湿地保护可在这些湿地周边开展植物造林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20.(3)如图为某人工鱼塘中几种生物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同化能量①由图可知鱼种甲与鱼种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②经调查发现环境条件不利时该鱼塘中黑斑蛙的雌/雄比值会下降使黑斑蛙的________下降从而导致________【答案】就地保护【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答案】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反面【答案】, 出生率, 种群密度下降【解析】①由图可知鱼种甲的同化量为a+c 则鱼种甲与鱼种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②新个体由雌性个体产生黑斑蛙的雌/雄比值会下降从而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21.(1)对兴山县全域调查结果显示兴山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883种这是在物种多样性层次上进行的调查生物多样性的其他两个层次是________21.(2)对兴山县野生种子植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该地区的植物分布类型多为________和________ 该地区植物种类多样性程度较高请从捕食的角度解释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21.(3)请举例说明“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这句话的涵义 ________【答案】(1)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解(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兴山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883种这是在物种多样性层次上进行的调查生物多样性的其他两个层次是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2)热带分布型, 温带分布型,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解析】(2)由《兴山县野生种子植物种类统计表》可知热带分布型有科数63 占全部科数的43.45% 温带分布型有属数379 占全部属数的53.76% 所以该地区的植物分布类型多为热带分布型和温带分布型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由于该县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整体上温和湿润海拔高度差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导致该地区植物种类多样性程度较高【答案】(3)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不仅能获得渔业产品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幼鱼的生长发育从而有利于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解析】(3)自然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生活、生产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和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它但是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却爱惜不够、保护不力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现象比如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过度开垦造成土地荒漠化使得本来可以更新使用的土地资源变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例子说明如果不合理利用和保护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无用之物最终危害人类自身而非可再生资源更是数量有限用一点就少一点更不应该随意浪费和破坏22.(1)间作是在空间上配置作物布局套种可使主副作物成熟时间错开间作和套种分别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和________22.(2)建议中提及“植物应高矮搭配根系应深浅不一” 反应出植物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垂直方向上都存在________现象选择根系分布深浅不一的作物进行种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玉米螟等病虫害严重影响着玉米产量在春玉米中间作套种南瓜可以有效减轻玉米螟危害因为南瓜花蜜能引诱赤眼蜂把卵产在玉米螟的卵中与喷洒农药相比间作套种能从根本上降低玉米螟的______________ 使其得到有效防治这种方法可以使玉米螟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2.(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间作套种的生物学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答案】(1)空间结构, 季节性【解析】解(1)间作是利用了不同植物在空间位置的分布提高了对光照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所以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主副作物成熟时间错开体现了季节性【答案】(2)分层, 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无机盐等【解析】(2)建议中提及“植物应高矮搭配根系应深浅不一” 反应出植物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垂直方向上都存在分层现象选择根系分布深浅不一的作物进行种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无机盐等【答案】(3)出生率(或环境容纳量), 赤眼蜂增多会使玉米螟减少而玉米螟减少又会导致赤眼蜂减少随后玉米螟增多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影响是循环因果关系(或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二者的数量相互制约)【解析】(3)与喷洒农药相比间作套种能从根本上降低玉米螟的出生率(或环境容纳量)使其得到有效防治南瓜花蜜引诱赤眼蜂产卵在玉米螟的卵中赤眼蜂增多会使玉米螟减少而玉米螟减少又会导致赤眼蜂减少随后玉米螟增多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影响使玉米螟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答案】(4)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4)间作套种可以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3.(1)图1表示4个不同地区的4种树木群落其中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树种每一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其中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是________群落23.(2)“北部子弹蚁”被引入西部群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西部群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23.(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调节23.(4)图3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该属于________增长模型图中的________时期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23.(5)图4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代表分解者的是________(填字母)如表表示的是图4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 \times 10^12千焦)分析表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千焦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D 18 6 12【答案】(1)西部【解析】解(1)上述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西部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北部【答案】(2)竞争和捕食【解析】(2)“北部子弹蚁”与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造成生物入侵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3)\ N_2、\ P_2, 反馈【解析】(3)据图分析猎物数量在 N_2处上下波动所以猎物K值为 N_2 捕食者数量在 P_2处上下波动所以捕食者K值为 P_2 种群数量保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存在反馈调节【答案】(4)S, \ t_2, 信息传递【解析】(4)图3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 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属于S 型增长模型图中的 t_2时期子弹蚁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案】(5)C, \ 900times 10^12, 18%【解析】(5)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C 分析图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即 900\times 10^12千焦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8\times 10^12÷ 100\times 10^12)\times 100\% =18\%24.(1)消涨带首次经历水陆生境交替变化后原陆生群落中的大多数植物因不适应这种环境骤变而消亡请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叙述其原因________ 与此同时样地上出现了49种“新种”植物这些“新种”植物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意义上的“新种”吗?________ 24.(2)三峡库区因人为控制水位涨落而形成的消涨带进行着逆向演替属于退化的生态系统请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分析退化生态系统的共同变化特征________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因此现今首要任务是重建消涨带植被并恢复其功能24.(3)一些濒危植物如疏花水柏枝因三峡工程而导致其生态环境丧失应该对其实施()措施重建消涨带植被你认为适合在海拔162m区域生长的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多选)24.(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三峡消涨带植被的恢复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案】陆生植物在淹水缺氧情况下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毒害细胞使其死亡, 不是【解析】【答案】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或丰富度降低)食物链食物网被破坏营养结构变得简单②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受阻信息传递受阻【解析】【答案】由于这些濒危植物生存的生态环境丧失应该对其实施易地保护措施故此区域生长的植物应具备的特点是耐水淹【解析】【答案】环境的干扰强度和干扰频率(流水的深度和频率)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试卷第1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