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又要注重教育发展战略
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又要注重教育发展战略
明 确 了学 业 与 就 业 的关 系 。 只 有 搞 好 学 习 .才 能 顺 加 强 教 育 ,工 作 上 经 常 检 查 , 效 果 上 加 强 考 核 、报
利 就 业 ,反 之 就 会 在 激 烈 的 竞 争 中 处 于 不 利 的 地 酬 上 拉 开 档 次 ,是 我 们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一 个 有 力 保
一
、
传 统教 育 与素 质 教 育 有 着 本 质 的 区别 。
生 、摧 残 学 生 。
这 就 需 要 认 真 地 研 究 我 国 的传 统 教 育 理 论 . 了
解 它 们 传 统 教 育 是
不 能 完 全 适 应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教 学 质 量 的 优 劣关 系 到 学 校 的 前 途 ,实 际 也 就
不 上 学 校 职 工 的 利 益 。 所 以 ,教 育 全 校 职 工 树 立 教 就 需 要 我 们 每 一 个 人 要 更 加 努 力 的学 习 。 用 优 异 的 学 质 量 意 识 尤 其 是 教 师 的 质 量 意 识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成 绩 . 迎 接 用 人 单 位 的 选 择 . 在 将 来 的 竞 争 中 取 要 ,要 让 大 家 明 白 ,努 力 工 作 ,精 益 求 精 , 对 教 学
业人 员的 要 求 高 ,就业 更 加 不 易 。 围 大 ,所 以 ,就 业 者 的 学 识 ,技 能 的 要 求 更 高 , 这
其 次 , 由于 要 求 就 业 的 人 多 ,用 人企 业 选 择 范 是 关 系 学 校 全 体 职 工 的 利 益 ,没 有 学 校 的 前 途 就 谈
贴 近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从 他 们 所 关 心 的 实 际 问 题 人 质量的提高就会大有希望。
4、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
4、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
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8项发展任务是: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
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
四、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
六、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
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5、《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答:教育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6项改革任务。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
四、是改革办学体制。
五、是改革管理体制。
六、是扩大教育开放。
6、《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答:《规划纲要》把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规划纲要》文本里提出三个方面,一个是德育为先,一个是能力为重,一个是全面发展。
还提到:推进素质教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启动学生个性思维,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自学、锻炼的兴趣能力和意志品质,变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精益求精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精益求精摘要: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三、教育教学的精益求精四、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正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才的素质,我们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教育教学精益求精。
首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而素质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尤其是在当前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真正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我们要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我们要举办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再者,教育教学的精益求精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时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发展动态,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总的来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精益求精,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
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实践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科知识。
基础教育阶段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时期,它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实践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1.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质、道德、审美等方面。
它要求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他们的情感、社会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2.以人为本:素质教育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它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以促进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
3.实践导向:素质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它提倡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终身学习: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它鼓励学生具备自我反思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素质教育的实践方法1.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综合性课程和活动,如艺术、体育、科技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兴趣。
课程改革还应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项目式学习: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
这种方法注重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的测试,而素质教育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等方面。
4.课外活动: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义工服务、科技创新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5.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素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张石山人们常说:“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下一代的素质。
在基础教育面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发展时期,教师素质如何显得尤为重要。
诚如李岗清同志所说:“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个素质是全面的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
所以要提高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践中,我们也深深认识到,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材,则必须老是的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高,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点。
下面就此谈几点意见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两种不同的思想指导下的不同的教育行为。
如果一个教师认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总是有好有坏,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好学生。
那他就很可能慢慢地放弃对班上学习不好学生的教育。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几个主要的教育观念。
第一、教育目的观。
教育界一度以“落实双基”为口号,把其作为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到八十年代初,又提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口号。
这些口号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学活动主要为应付考试、单纯追求升学率服务,实施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性的教育行为,其局限性和片面性显而易见。
素质教育则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其实质也就是在教学中要落实“两全”。
作为教师应该清楚: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未来的建设者必须是智能发展与情意发展相统一的人。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素质,每一位教师的美一节课都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实现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
第二、“人才”与“质量”观。
教育基础知识多选题百道
多选题1.要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特点,不仅要改造我们的教法,也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 ABCD )。
A.习惯 B.方法 C.态度 D.精神2.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是(ABCDE )。
A.整体性 B.实践性 C.开放性 D.生成性 E.自主性3.学习化社会对基础教育提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推进(ABCD )的整体改革。
A.教育理念B.培养目标C.课程体系D.教学组织与模式4.引导创造,首先应强调对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包括(BCD )。
A.尊重学生的所有兴趣爱好 B.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C.尊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和现实的可能性 D.尊重学生的需求5.在学生心目中,(AC ),是“好老师”最重要特征。
A.亦师亦友 B.知识渊博 C.民主平等 D.幽默风趣6.要创造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教师要努力做到(ACD )A.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B.以教为中心C.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D.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7.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ABCD )A.校外图书馆B.科技馆C.博物馆D.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8.要高标准完成德育工作,必须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 AB )全员参与性。
A.针对性 B.实效性 C.个别性9.“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ABD )。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对知识的认知,轻视育人过程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10.我国的教育方针所指的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ABCD )也同样不能偏废。
A.脑力与体力B.做人与做事C.继承与创新D.学习与实践11.20世纪80年点以后我国制定了多部对教育具有重大影响的教育法律。
其中有(ABCD )等。
A.《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教师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12.( A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习”内涵的三大要素。
最新-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又要注重教育发展战略 精品
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又要注重教育发展战略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又要注重教育发展战略7月21日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并着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巨大的需求。
必须承认,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
然而,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我们才能进步,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进入21世纪,对我国来说,就要迈上新的5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人才的准备。
问题的重要性使我们不得不去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目前在基础教育界已形成了共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且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究其原因,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也要注重教育发展的战略。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
现代教育思想试题及参考答案重点(简答)剖析
第一章-----第三章一、单项选择1、科教兴国思想是指全面落实(C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
2、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A先导性)的作用。
3、(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
4、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A教育观念)。
5、素质教育是对(C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
三、填空题1、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教育理论认识,具有实践性、抽象性、社会性、前瞻性等多种特征。
2、根据我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实关系状况,将教育思想划分成理论型、政策型、实践型三个部分。
3、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和反思功能。
4、一般说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在教育建设上应当包括独立、教育制度建设和主动等三个基本方面。
5、能否用新的思想方法、新的观察视角和新的理论视野探索和回答教育现实问题,是教育思想创新的关键所在。
6、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8、素质有遗传性、多样性、个体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
第四章-----第五章一、填空题1、西方从十四至__十六_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尊重__个人__的主体地位,高扬人的主体精神,保证人的__主体性的发展,就成为其文化和教育中的一种基本理念。
2、科学方法与能力是__科学素养的核心,科学行为习惯是科学素养的外部行为表现,科学态度与_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3、所谓科学素养,是指人们身上与科学活动有关的一种综合素养,它包括科学知识与__技能、科学_方法_与能力、科学行为与__习惯_以及科学__态度_与精神等。
4、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_独立性、_主动_性和创造性。
5、从内部心理结构上看,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_、主体_能力_和主体_人格_三个部分。
6、建立合理的__师生关系是体现__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本文旨在探讨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提高国民素质提供有益借鉴。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公民。
2. 智育: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体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体育竞技能力。
4. 美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艺术修养。
5. 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使其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
三、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改革课程体系(1)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2)加强课程内容更新: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与时俱进。
(3)实施多元化课程:开展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改革教学方法(1)倡导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改革评价体系(1)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方式。
(2)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
4. 加强德育教育(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加强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近年来,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一、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前提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只有建设一支品德优良、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育战线先模人物事迹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远大的教育理想,大力倡导“红烛”和无私奉献精神,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实行分类培训,分类达标。
按照“入门--合格--骨干--带头人--名师”的梯次结构进行培训晋类,对各类教师提出明确具体要求,通过集中培训、“校本”培训、“通识”培训、新课改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提高各层次教师的基本素质,促使教师向高类别、复合型、一专多能型发展。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组织教师学习了《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现代教学思想与实践》等内容,开展了“素质教育在我心中”专题大讨论,重点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使教师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
二、实施素质教育,搞好教育科研工作是基础坚持科研先导,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人人确立研究课题,建立多层面的研究体系,形成广泛开展科研活动的氛围。
建立教科研实验示范基地,重点开展了“创新型教育者‘校本’培养研究”、“影视文化课教学”、“中小学音乐整体改革与实验研究”、“目标教学深化研究”等课题,组织骨干力量、保证活动时间和经费,定期开展活动,保证每个课题的研究效果。
形势与政策考试题
形势与政策考试题(源自老师的u盘)一.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简答及论述题1.简答题(1)国际社会为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哪些努力?答:1990年联合国决定设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经过艰难的谈判,199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 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京都举行,并制定了《京都议定书》;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之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 2009 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 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 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进行。
(2)什么是低碳经济?答: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有哪些?答:机遇一,发展气候有益部门能够提供长期的商业和绿色工作机会;机遇二,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提高中国整体的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机遇三,发挥后发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2.论述题:大学生如何做到“低碳生活”?答:所谓低碳生活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尽可能避免消费那些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的商品和服务,以减少温室气体产生的生活方式。
由于人类的活动必须以能源消耗为代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意味着向大气中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人类的现代文明是以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的。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拥有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优秀群体,一直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自然也会成为推动“低碳生活”的重要力量。
“低碳”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注意一些生活的细节,就可以为减排做贡献。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是你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预测最新版(二)_3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预测最新版(二)1、多选题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_____。
A : 面向全体学生B : 是全面发展的教育C :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D : 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含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ABCD【名师点睛】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盾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简答题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参考解析: (1)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2)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和生理因素;(3) 保健设施的易得性;(4) 生活方式。
3、填空题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德育方法____。
是参考答案: 榜样示范法本题解释:参考解析:榜样示范法4、单选题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_____。
A : 社会心理学B : 理论心理学C : 应用心理学D : 普通心理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根本性质理论的一个心理学分支,也称体系心理学。
它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不但可以解释、预测并有意识地支配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而且可定向指导心理学各局部分支学科的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科学基本原理的一门学科。
素质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深入学习了素质教育第四章的相关内容后,我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实施策略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章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并存,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以下是我对第四章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 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是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面性: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放性: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
(3)实践性:素质教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终身性: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素质、高雅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1. 转变教育观念(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2. 改革课程体系(1)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又要注重教育发展战略
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又要注重教育发展战略【摘要】当前教育领域普遍认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性,但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
为了推动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成效,必须既尊重教育现实又注重教育发展战略。
在教育现实中,个性化素质教育探索成为重要举措;在教育发展战略中,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都至关重要。
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同时关注当前教育状况与长远发展目标,只有在现实与战略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素质教育才能得以成功实施并取得实质性成效。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现实、教育发展战略、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评价体系、个性化教育、实践、落地、持续发展、有机结合、长远发展眼光、成功实施、实质性成效。
1. 引言1.1 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而素质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具备更强的综合竞争力。
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素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能够提升教育质量,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素质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的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共识和趋势,对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育现实的挑战教育现实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教学方式滞后、学生个性发展不被重视等。
在教育现实中,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教师资格证考试: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的考试中,素质教育的内涵无论是在客观题还是在主观题中都是考试频率很高的知识点,是各位准备考教资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掌握的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该知识点吧!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背景提出的。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特殊时期。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也就是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
其核心是培育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素质教育是以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和根本宗旨。
【考察角度】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考察角度】正面:大众教育;无偏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教育机会。
反面:少部分人;教育;优等生与差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就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
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
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缺乏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这不能认为是好人才。
素质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园冠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与措施一、办学目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推进二期课改,实施素质教育。
以构建优质教育“圈、链、点”为契机,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尊重为抓手,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主线,以科研为先导,以法规为准绳,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管理增效率,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充分调动校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努力奋斗,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奋斗,把建德学校办成“质量较高、特色初现、社区满意、家长信赖的区素质教育实验幼儿园”。
二、培养目标通过精心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懂尊重、会做人、爱学习、健身心、能创新”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幼儿,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素质教育实验项目根据“学会尊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未来三年,我园将以“促进学生学会尊重、和谐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实验课题为抓手,统领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研究目标1、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尊重与和谐”的教育氛围,尊重成为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遵循的首要教育准则。
2、初步探索出符合幼儿园实际的有效的尊重与和谐教育模式,形成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
(二)主要措施1、建立“尊重教育”研究课题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围绕总课题,成立管理、德育、教学等方面若干个子课题组,分别进行深入研究。
3、努力营造一个尊重与和谐的校园环境。
园领导要带头研究与实践“尊重教育”的模式,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要充分信任教职工,使教职工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以愉快的心情从事教育工作。
尊重教师的人格和权利、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知识才干,尽力为教师搭建成长发展的舞台,使教师的聪明才智都能得到施展,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4、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对学生多一份尊重、多一点关爱、多一句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
下面我将从改变教育理念、课程、教师培训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改变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步骤。
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教师要放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价值观。
其次,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传统教育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部门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
课程内容应该具备跨学科和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素质教育还应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教师培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人物,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素质的能力。
因此,教师培训机制需要加强,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支持,让他们掌握素质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在生活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改变教育理念,注重个体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教育意识和能力;强化家庭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能够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全面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还涵盖了道德、智力、体质、美育、劳动等方面的培养。
全面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人才。
本文将探讨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策略。
首先,全面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素质的发展。
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通过项目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素质教育还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差异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其次,全面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现代社会需要具备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全面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例如,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学生可以在语言、逻辑、空间、音乐、身体、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自然观察等多个智能领域中得到全面发展。
全面素质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例如,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社会责任,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民意识。
为了在教育中有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训和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实施。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首先,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融合。
学校应当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例如,可以在科学、数学、语言、艺术、体育等学科中设计全面素质教育活动和项目,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和提升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探讨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探讨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体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逐渐成为主流。
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践中探讨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在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全面的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差异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人才。
素质教育包括以下方面的内涵:1. 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
学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个性差异不仅应该受到尊重,还应该得到认可和重视。
3. 培养道德修养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认为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感恩他人,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公德心的人。
4. 重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
创新教育不仅应该在课堂中进行,还应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重视和鼓励。
二、素质教育的实践素质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改革教育制度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制度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应该改革考试教育制度,以便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差异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考核。
2. 强化课程设置素质教育强调课程设置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应该强化课程设置,以便使得学生都能有机会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综合素质·易错题
B.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30题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D )。
A.批评教育
B.责令改正
C.行政处分
D.行政处罚
答案
26.D
27.B
28.A
29.D
30.D
第31题
【2013上·中学】11、某县因疏忽大意,未按规定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受重伤,在这一事故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应当依法给予(A)
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佣学龄儿童
第19题
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对城镇中小学给予重点投入,该做法(A)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B.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C.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
D.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
第20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陈某因参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被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并处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当地人民政府作出这一处分的法律依据是( C )
A.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劝诫
B.可由李某所在单位给予处分
C.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
D.可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行政调解
第38题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B )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A.过失
B.重大过失
C.疏忽过失
D.玩忽职守
第39题
【2013下·小学】20、某小学指派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入口处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月21日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并着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巨大的需求。
必须承认,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
然而,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我们才能进步,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进入21世纪,对我国来说,就要迈上新的5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其中最重要的准备,就是人才的准备。
问题的重要性使我们不得不去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目前在基础教育界已形成了共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且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究其原因,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尊重教育现实也要注重教育发展的战略。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家对如何界定和理解素质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地认为,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
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应试教育”,既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
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清传统教育既“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现实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牵扯整个体制的系统工程,是重大改革,决非有些人认为的只是中小学的事,或是让学生玩玩乐乐的事,这是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培养人,全国人民都要转变观念。
但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
第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难度问题。
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而课程设置不但未改,相反学科教材难度增加,广度增大,分量加重,内容增多,每周30多个课时排得满满的,高年级一节自习课都没有,尽管教育部已决定适当删减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把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适当缩小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至今并未见太大成效。
第二,中小学课程设置问题。
除以前实施的课程设置方案未做太大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计算机教育、劳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等等,其中前三、四项已要求列入正式课程,排入正式课表。
课程设置总量已超过周总课时量。
一方面,“开足开齐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方面,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坏,又是上级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未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学校和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了,只好加班加点,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产生的恶果。
第三,升学压力的问题。
一方面,中高考升学率是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标准,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
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
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和教师教学成果如何及时评价的问题。
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占教师比例过大,而教师学识水平无法达标,教学水平无法保障。
无论从师资的继续教育还是师资的选派上都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教育是面对在职专任教师的且在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师资的选派也存在着大中城市过剩与边远地区极度缺乏的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评价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然而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这就需要尽快的组织专家制定出可作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来,以供学校参照执行。
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内容陈旧,方式死板,学习对口性差,对教学水平促进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务为主的问题。
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紧紧贴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实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而广大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深远意义,自觉参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继续教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
第六,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虽然教师的工资有了基本保障,但部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的多数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部分实验学科不能开足开齐,文体活动器材匮乏等等。
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
并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只有在承认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
我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大、更深入,尤其是把教育已经看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对教育的进一步“松帮”,为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兴剂。
三、教育发展战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六大指导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必须走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的路子。
”和“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等条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员、经费和政策的保障。
随后人大在制定和发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和公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保障。
四、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所谈的“硬件”,既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装备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校园的美化、绿化、厢化、硬化。
学校“硬件”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厢化、硬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软件”,既学校的师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
而其中师资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的总和。
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教师是一种知识面广博、懂得教育、善于育人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要求更高,需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
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
而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引导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以广博的学识、全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
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充当学生的主心骨,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价值范畴体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要以创新教育为灵魂,以学生发展为本职,要做到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目前,主体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创造教育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模式的探索,在中小学普遍开展。
同时,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已在广大教师中深入人心。
总而言之,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势在必行,而它又是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一个综合性的工程。
因此,我们一定要将影响素质教育发展进程的诸多因素协调一致,加大改革、调整的力度,减少滞后因素给改革带来的不利条件,使素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早日实现中共中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提出的战略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