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YA070318资产减值准备管理规定 第2版

合集下载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一、背景介绍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在资产持有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内部原因等因素导致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企业对待资产减值的处理方法,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可靠性,同时保护投资者和相关利益方的权益。

二、资产减值管理的原则1. 公允性原则资产减值管理应基于公允价值原则,即依据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活动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计提时,应充分考虑市场状况和交易价格的变动。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资产减值管理应重视资产的实际价值,而非仅仅按照其账面价值进行处理。

企业应根据资产预计未来的收益情况和现金流量来判断其减值情况,确保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是真实的经济状况。

3.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管理过程中,企业应保持谨慎态度,及时发现和计提资产减值,避免虚高企业的资产价值。

企业应根据合理的假设和预测,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资产减值的存在与程度。

三、资产减值管理的程序1. 资产减值测试企业应定期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以确认资产价值是否存在减少的迹象。

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设定,一般情况下每年进行至少一次测试。

2. 计算资产减值损失如果资产减值测试结果显示资产减值的存在,企业需要计算资产减值损失的数额。

计算资产减值损失时,企业应根据公允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情况来确定减值损失的金额。

3.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过程。

企业应将计算得出的减值损失金额计提为资产减值准备,从而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

四、披露要求为确保信息透明度和投资者的知情权,企业在财务报表中需充分披露与资产减值有关的信息。

披露内容应包括资产减值的计提方法、依据以及相关风险和影响等。

五、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资产减值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要求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内部审核机制以及风险评估和监控措施等。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本细则” )。

第二章相关释义第二条管理办法所述期末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

第三条管理办法所述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第四条管理办法所述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如“短期投资”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为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第五条管理办法所述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

对于长期投资而言,可收回金额是指投资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

其中,出售净价是指出售投资所得价款减去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第六条管理办法所述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第七条管理办法所述产品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第八条管理办法所述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

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第九条管理办法所述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

或有收益,是指依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收益,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第十条管理办法第五条所述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书面报告,主要包括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方法、比例和数额,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

第十一条管理办法第七条所述的企业总经理向董事会报送的书面报告,主要包括核销数额和相应的书面证据;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追踪催讨和改进措施;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涉及的有关责任人员处理意见;董事会认为必要的其他书面材料。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一、概述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了反映资产的可能无形损失或减值而提取的一项资金储备。

本制度旨在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过程,确保准确评估和计提减值准备,保护企业的资产价值和利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资产减值准备管理的部门和员工。

三、相关定义⒈资产减值:资产价值低于原始购买成本或账面价值的现象。

⒉减值准备:为了预防及应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风险而提取的一部分资金储备。

⒊原始成本:指企业购买资产时所支付的实际价格,包括直接相关的费用。

⒋账面价值:指资产在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反映,等于原始成本减去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四、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⒈长期股权投资:当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⒉长期应收款项:当长期应收款项无法收回或收回时预计金额小于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⒊存货:当存货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其账面价值,或存货资产遭受损失或毁损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⒋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发生重大灾害、损毁或技术陈旧等情况造成估计净收益低于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⒌无形资产:当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有限、市场价值下降或资产遭受重大损失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五、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流程⒈部门提报: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照企业减值准备计提要求,提供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申请。

⒉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部门对提报的资产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减值风险。

⒊决策审批:管理层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批,决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

⒋准备计提:财务部门根据审批结果进行减值准备计提,调整企业财务报表中相关项目。

⒌定期审查:定期对计提的减值准备进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资产减值准备使用⒈纠正资产价值:当资产价值恢复或实际损失低于减值准备金额时,应相应减少减值准备。

⒉资产处置: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应将减值准备用于抵消处置产生的损失。

⒊公允价值调整:当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应调整减值准备金额。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一、概述资产减值准备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旨在提前为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进行预先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是指公司或组织为了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管理行为而建立的制度。

本文将从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必要性、计提方法、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资产减值是指公司或组织资产价值的下降,包括资产成本的未能实现和现金流量未能实现。

资产减值准备是为了反映这种价值下降而提前形成的一种准备,以防止企业在遭受损失时无法支付相应的债务。

三、资产减值准备的必要性1.风险管理: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帮助企业发掘和评估资产的潜在风险,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适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经营决策的参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1.按单项资产计提:根据资产减值测试的结果,对单项资产进行计提。

对于可单独辨认的减值风险,应按照公允价值或可收回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2.按组合资产计提:将资产分为不同的组合,按照组合的减值情况进行计提。

对于不可单独辨认的减值风险,根据资产组合的风险分布情况,按照公允价值或可收回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3.按整体资产计提:将所有资产作为一个整体,根据整体减值风险进行计提。

对于整体减值风险,根据资产总体风险的评估结果,按照公允价值或可收回金额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五、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一个会计处理程序,包含以下步骤:1.资产减值测试: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和准则,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测试的方法可以是市场比较法、现金流量法、成本法等。

2.确定计提减值的金额:根据资产减值测试的结果,确定计提减值的金额。

计提减值金额应当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或可收回金额相符。

3.记账凭证的编制:根据计提减值的金额,编制相应的凭证进行记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1. 引言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和提高资产的价值,合理确定和使用减值准备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使用,确保企业能够提前识别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健康发展。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各类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和使用。

3.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原则3.1 确认资产减值风险的依据是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或者存在可能无法收回的情况。

3.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应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评估,并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

3.3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当根据减值风险的程度和资产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4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当记录在会计准则规定的相应科目中,并进行相应的披露和说明。

4. 资产减值准备的使用原则4.1 资产减值准备的使用应当依据实际需要和风险情况进行决策,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风险防范和损失补偿。

4.2 资产减值准备的使用应当遵循合规性原则,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4.3 资产减值准备的使用应当及时记录和通报,并进行相应的披露和说明。

5. 监督和评估机制5.1 企业应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和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和提高资产的价值。

5.2 监督部门应对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纠正。

5.3 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向企业的管理层和股东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报告,确保信息的透明和及时性。

6. 风险防范和应急机制6.1 企业应建立风险防范和应急机制,及时应对可能的风险和损失。

6.2 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前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保障资产减值准备的使用效果。

6.3 企业应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根据公司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适用范围公司在进行财务决算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检查公司的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等各项相关资产,遵循本制度规定,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等非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第二章提取减值准备的程序公司按以下程序规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一、公司负责项目管理的项目公司、负责相关资产的部门期末终了,应调查了解公司减值范围内资产的情况及市场彳亍盾并书面报告计划财务部。

二.计划财务部依据该报告,按照本制度规定的减值准备提取原则和方法,确定各项资产是否需要提取减值准备。

计划财务部根据金融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和计提方法,对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

单项计提减值______ 万元以上(含 ______ 万元)的,按照本童第6条程序执行。

三.对须提取减值准备的事项,计划财务部根据公司重大事项汇报制度书面报管理层审批。

四■管理层对批准提取减值准备的事项书面报告董事会并详细说明损失估计及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依据及数额;需要核销相关项目的,管理层应向董事会提供具体核销依据。

五、董事会根据管理层报告作出专门决议。

六.单次单项核销和提取减值准备金额万元以上(含万元)的事项,须由董事会报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报告内容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信息披露原则一.根据本制度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根据账龄计提的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除外),均须报告董事会,董事会则应作出专门决议予以披露。

二、监事会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董事会的决议提出专门意见, 形成决议予以披露;三、按照提取准备程序规定金额在万元以上,应报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作出决议予以披露。

第四章减值准备提取的原则和方法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对减值范围内的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对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确定减值准备,具体各项减值准备的提取原则和方法如下:—、存货1.期末对各项库存开发产品、开发在产品等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内容

企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内容

企业资产减值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管理工作,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企业财务运作效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各级领导和职工,应严格遵守和执行,否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三条公司财务部门是本制度的主要执行部门,负责资产减值管理的日常工作,并对资产减值情况进行定期汇报和分析。

第四条公司各级领导应当积极支持并监督资产减值管理工作,确保资产减值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资产减值预警机制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资产减值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资产减值的风险进行预警和提示,及时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应及时上报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环境变化、技术革新、公司内部管理情况等,以提前判断和预防资产减值风险。

第七条公司应定期开展资产减值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对资产减值风险进行及时发现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章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标准,对可能出现资产减值的各种情况进行规范处理。

第九条公司通过市场价格、资产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等多种方式,对资产减值情况进行确认与计量,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条公司应根据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标准,制定相应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确保对资产减值进行正确、及时的确认和计量。

第四章资产减值的决策与处理第十一条公司各级领导应根据资产减值的情况,进行及时决策和处理,以最大程度减少资产减值所带来的损失。

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资产减值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机制,对可能出现资产减值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和处理。

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资产减值的处理程序,对已经出现资产减值的情况,进行及时、适当的处理,减少资产减值所带来的损失。

第五章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第十四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资产减值信息披露制度,对资产减值风险进行及时、适当的披露,提供给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参考。

第十五条公司应及时、准确、全面的披露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司的公信力。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1. 引言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其资产进行评估后,根据可能发生的损失情况设置的一种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企业的资产价值,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管理规定和流程。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工作,保障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资产的企业。

3. 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与原则3.1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由于资产的使用价值下降或遭受损失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以保护企业资产利益。

3.2 资产减值准备应根据公允价值、可利用价值和现值等因素进行评估。

3.3 资产减值准备应遵循谨慎原则,即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必须提前作出预防准备。

4.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程序4.1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应根据资产的特性和风险程度进行确定,并且应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规定。

4.2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程序包括评估资产减值可能性、确定减值金额、计提减值准备和记录减值损失等环节。

5. 资产减值准备的监督和审计5.1 资产减值准备的监督应由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和外部的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和审计,并及时报告给企业的高级管理层。

5.2 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应包括计提准确性、计提时机合理性、计提依据的合法性等方面的审计内容。

6. 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和逆转6.1 资产减值准备应随着资产价值的变动进行调整。

6.2 资产减值准备如发生逆转,即原先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需要减少或取消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审计和记录。

7. 纠纷解决与追责7.1 对于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纠纷,企业应依法解决,并根据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2 企业应建立健全纠纷解决和追责机制,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8. 附则8.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高级管理层所有。

8.2 本制度的修订应受到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的限制。

就是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的内容,本制度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2023范文免修改)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2023范文免修改)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1. 引言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计提减值准备,可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管理的一套制度,旨在保护企业及投资人的权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合规运营。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3. 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当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账面价值存在差异时,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计提预计损失的方法,将预计发生的损失从企业的净利润中扣除,从而降低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准备,能够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并为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提供一定的保护。

4.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原则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遵循原则:4.1 损失可预计性原则资产减值准备应基于可靠证据,并且损失可预计。

预计未来发生的损失需要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来支持,不能单纯根据主观判断。

4.2 单项计提原则对于不同的资产,应进行单项计提。

不同资产的特性和风险不同,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也会不同。

单项计提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4.3 风险考虑原则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综合考虑市场、行业、经济、技术和管理等因素。

对于市场风险较大的资产,应相应增加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

4.4 按公允价值计提原则资产减值准备应基于资产的公允价值,综合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和风险。

对于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的资产,应按其他可得到的可靠证据进行计提。

5.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程序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程序由几个步骤组成:5.1 资产评估企业应定期对资产进行评估,包括资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评估结果应作为计提减值准备的依据。

5.2 减值准备计提根据资产评估的结果,企业应根据计提原则,对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进行计算和确认。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1. 引言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可变现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调整的过程。

准确的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对于保护企业财务健康、管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包括制度目的、适用范围、管理原则以及具体执行流程等。

2. 制度目的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时能够合理、准确地评估资产价值,并依据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计提,保护企业财务健康,减少财务风险。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与资产减值准备管理相关的部门和岗位。

4. 管理原则•合规性: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应遵守国际财会准则和相关监管要求,合规操作。

•客观性: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依据充分的、独立的市场信息和风险评估,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慎重性: 在评估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保持慎重态度,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及时性: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及时进行,确保财务报表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 执行流程5.1 资产减值评估资产减值评估是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基础工作,应依据流程进行:1.收集相关市场信息,包括行业报告、交易数据、评级报告等。

2.分析市场信息,评估资产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3.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必要性和金额。

5.2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根据资产减值评估的结果,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工作,具体流程如下:1.根据资产减值评估结果,确定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类别和金额。

2.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在财务报表中相应地增加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价值。

3.相应地调整财务报表中相关的资产和损益项目。

5.3 审核与披露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经过财务审核,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具体流程如下:1.财务部门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审核,确保计提金额准确合规。

2.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相关信息,如计提金额、计提原因等。

6. 监督与评估企业应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2023版)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2023版)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1 目的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管理流程,确保准确计量和报告公司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管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二、定义和解释2.1 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是指因资产或经营单位的潜在经济利益不符合预期而可能导致其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

2.2 减值准备减值准备是指为弥补资产减值可能导致的经济利益减少而计提的一种预防性损失,用于减少资产净值。

2.3 减值损失减值损失是指资产减值超过其账面价值的部分。

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流程3.1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风险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3.1.1 内部评估内部评估是指公司内部部门对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设备维护情况、市场需求等的评估。

3.1.2 外部评估外部评估是指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

3.2 减值准备计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各部门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公司内部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3.2.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具体比例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率、市场行情等因素确定。

3.2.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应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等因素确定。

3.2.3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应根据股权投资的实际情况、市场行情、投资回报预期等因素确定。

四、减值准备的后续处理4.1 资产减值情况披露公司应及时披露发生资产减值的情况,包括减值的原因、金额、影响范围等信息。

4.2 减值准备的使用减值准备的使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按照公司内部规定进行使用。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1. 引言本章节介绍了该文档的目的和范围,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2. 定义与解释本章节详细定义了涉及到的术语,并提供相应注释说明。

3. 资产分类与评估方法这一部分描述了公司内各类资产(如货币、存货、债权等)的分类方式,并阐述每种类型资产所采用的评估方法。

同时还包括对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计量时所需遵守规定。

4. 减值测试程序在这个章节中,将会详细并讲解所有必要步骤来执行针对特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5. 判断指标和风险因素考虑描述在判断是否存在可观察事件迹象表明某项具体账面价值已经发生损失之前, 应当考虑哪些指标和风险因素。

6.预测未来收益流量技巧阐述为确定一个财务工具(例如股票) 的公允价值而使用市场数据和其他信息源来推断未来收益流动性.7.披露要求详细说明了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对资产减值的披露要求,包括内容、时间和方式等。

8.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这一章节描述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相关监督机构来确保该管理制度得到正确执行。

9. 相关附件文档结束时提供所有涉及本文所述事项的附件清单,并注明每个附件具体内容。

10. 法律名词及注释- 资产:指企业或个人拥有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且可以用于支付债务或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资源。

- 减值准备:是针对特定资产进行预防性计量调整,旨在反映可能发生损失而尚未实现之风险。

它通常被视为一个会计估算项目,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根据法规进行强迫性设定。

- 公允价值:指市场上交易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确定买入/卖出某种商品、服务或金融工具价格(不考虑任何非正常因素)所采取行动后形成共同认可并公开表态接受者普遍知悉.。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根据公司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适用范围公司在进行财务决算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检查公司的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等各项相关资产,遵循本制度规定,提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等非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第二章提取减值准备的程序公司按以下程序规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一、公司负责项目管理的项目公司、负责相关资产的部门期末终了,应调查了解公司减值范围内资产的情况及市场行情并书面报告计划财务部。

二、计划财务部依据该报告,按照本制度规定的减值准备提取原则和方法,确定各项资产是否需要提取减值准备。

计划财务部根据金融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和计提方法,对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

单项计提减值万元以上(含万元)的,按照本章第6条程序执行。

三、对须提取减值准备的事项,计划财务部根据公司重大事项汇报制度书面报管理层审批。

四、管理层对批准提取减值准备的事项书面报告董事会并详细说明损失估计及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依据及数额;需要核销相关项目的,管理层应向董事会提供具体核销依据。

五、董事会根据管理层报告作出专门决议。

六、单次单项核销和提取减值准备金额万元以上(含万元)的事项,须由董事会报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报告内容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信息披露原则一、根据本制度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根据账龄计提的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除外),均须报告董事会,董事会则应作出专门决议予以披露。

二、监事会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董事会的决议提出专门意见,形成决议予以披露;三、按照提取准备程序规定金额在万元以上,应报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作出决议予以披露。

第四章减值准备提取的原则和方法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于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对减值范围内的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对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确定减值准备,具体各项减值准备的提取原则和方法如下:一、存货1. 期末对各项库存开发产品、开发在产品等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上海电气印包机械集团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的资产减值管理的行为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依据《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电气集团有关制度的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照集团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预计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经取得合法、有效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事实损失,对该项资产进行处置,并对其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三条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包括企业按照集团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二章资产减值准备的核销依据第四条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财务核销,应当在对资产损失组织认真清理调查的基础上,取得合法证据,具体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鉴证或公证证明以及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等。

第五条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跌价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1)上市流通的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企业内部业务授权投资和处置的相关文件,以及有关证券交易结算机构出具的合法交易资金结算单据;(2)被投资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3)被投资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或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4)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5)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6)其他足以证明该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发生事实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第六条坏账准备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1)债务单位被宣告破产的,应当取得法院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及执行完毕证明;(2)债务单位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或被有关机构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当地工商部门注销、吊销公告、有关机构的决议或行政决定文件,以及被投资单位清算报告及清算完毕证明;(3)债务人失踪、死亡(或被宣告失踪、死亡)的,应当取得有关方面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及其遗产(或代管财产)已经清偿完毕或确实无财产可以清偿,或没有承债人可以清偿的证明;(4)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5)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6)与债务单位(人)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当取得债务重组协议及执行完毕证明;(7)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应当取得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相关资料;(8)清欠收入不足以弥补清欠成本的,应当取得清欠部门的情况说明以及企业总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批准的会议纪要;(9)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确实发生损失的合法、有效证据。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

资产减值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统一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工作,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集团《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公司各部室、子公司、独立核算单位(含驻市外分公司或分支机构)及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企业”)。

第二章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三条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四条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存在减值迹象的,应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第五条企业应当合理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不恰当地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计提秘密准备,应当作为重大前期差错予以更正,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事项的性质、调整金额、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三章金融资产减值第六条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第七条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一)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二)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三)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做出让步;(四)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五)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六)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七)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八)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九)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资产减值准备与管理办法

资产减值准备与管理办法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统一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资产核销的标准和程序,根据国家《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应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至少于每年末检查一次,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第四条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包括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

第五条一项资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应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信息。

如果企业认为有一种或多种内部信息或外部信息表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遵循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原则的要求,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第六条企业应合理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不恰当地运用谨慎性原则计提了秘密准备的,应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并进行追溯调整。

第七条如果企业判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因素发生变化,使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可以将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予以全部或部分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得超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

第八条对有确凿证据表明应收款项、长(短)期投资和委托贷款确实无法收回以及已毁损报废或无使用价值和无转让价值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企业应根据管理权限,经权力机构批准后予以核销。

第二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第九条企业应当在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市价是指国内外证券交易机构当日公布的股票、债券、基金收盘价。

如果期末某项短期投资在该日没有交易,其市价应按最近交易日市价确定。

企业应按单项投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第十条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可收回性进行全面分析,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在计量资产时所做出的一种预防措施,用来抵消企业可能因为资产价格波动、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的资产价值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是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和准备相应减值准备的一种管理方式。

本文将从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管理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概念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根据资产实际价值与企业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设置的一种预计损失的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反映了企业对资产未来价值下降的预测。

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则是“准确性原则”,即准确反映资产实际价值。

如果企业没有设置减值准备,当资产价值发生下降时,会导致企业会计报表的净值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二、资产减值准备管理方法1.确定准确的资产价值资产减值准备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准确的资产价值。

企业可以借助专业机构或评估公司评估资产价值,或参考市场上同类型资产的价格,确保资产价值准确无误。

2.设定准确的减值准备比例企业可以根据减值准备比例的大小,合理调整资产减值准备的规模。

通常情况下,资产减值准备比例的设置应该参考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如经济衰退、市场竞争加剧等,以此来预计资产未来价值的下降。

3.及时公布资产减值信息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充分、准确地公布资产减值信息。

资产减值信息的公布内容应该包括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以帮助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和资产价值变化情况。

三、资产减值准备管理的应用1.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控制资产风险,保持良好的运营状况。

通过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保持财务稳定性,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合理应用资产减值准备可提高企业效益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企业收益,加强企业的资产管理,增强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

通过适当提高减值准备比例,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1. 引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对于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应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而提前进行的准备金。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确保资产减值风险的及时、准确评估和有效管理。

2. 背景资产减值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体现之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经济环境变动、市场需求下降、技术过时等。

为应对资产减值风险,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3. 目标- 确保资产减值准备的准确评估和合理计提。

- 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资产减值风险的认识,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 保护企业股东利益,维护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4.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企业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按照公允价值法计量的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下降的金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按照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按照预期信用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非金融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5. 资产减值准备的评估和管理- 企业应定期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评估。

评估应基于充分的信息和可靠的估计,综合考虑经济、市场、技术等因素。

- 资产减值准备应由企业高级管理层进行审批,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

- 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计提和使用资产减值准备的合规性。

6. 资产减值准备的使用和追回- 资产减值准备可以用于弥补资产价值减少造成的损失,但必须符合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

- 资产减值准备的使用应经过审批程序,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 在资产减值准备发生变动或者减值情况改善时,企业应及时追回或调整资产减值准备。

7. 监督与风险防控措施- 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应纳入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确保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 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资产减值准备的监督和控制。

- 加强内部控制,包括建立资产减值准备管理的政策、程序、流程等,确保风险的及时发现和防范。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章节一:引言
1.1 系统简介
1.2 目的和适用范围
1.3 术语和定义
章节二:资产减值准备管理概述
2.1 资产减值准备的定义
2.2 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
2.3 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流程
章节三:资产减值准备的要求和程序
3.1 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原则
3.2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算方法
3.3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程序
3.4 资产减值准备的报告和审批程序
章节四:资产减值准备的风险管理
4.1 审核和监督资产减值准备的程序
4.2 风险评估和管理
4.3 资产减值预警机制
章节五: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5.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责任
5.2 资产减值准备报告责任
5.3 审批程序的责任
5.4 监督和风险管理责任
附件:相关报表和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资产减值准备:根据会计准则和法律规定,为可能造成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进行的准备。

2.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根据风险评估和会计原则,将一定金额作为预防资产减值的计提。

3.资产减值准备的冲回:根据实际情况,若资产不再呈现价值下降的风险,可以将相应的准备冲回。

1、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获取相应报表和表格。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感谢阅读本文档,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相关财务和法律专业人士。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一、背景与概述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其拥有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以反映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和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使用和清理,确保企业能够正确衡量和反映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提高企业对资产减值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原则和方法1. 公允价值下降原则:当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 长期投资公允价值下降原则:对于长期投资中的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如果其公允价值长期下降,应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3. 流动性资产减值原则:对于流动性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如果发生了价值下降的风险,应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4. 应计利息减值原则:对于存在应计利息减值风险的债权,应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5. 减值金额计算方法:根据资产所属类别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如公允价值减值损失法、资产组合法等。

三、资产减值准备的使用和清理1. 资产减值准备使用原则: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如果资产实际恢复了原有价值,对应的减值准备应清理;2. 资产减值准备清理方法:根据资产的恢复情况,可以采取销减减值准备、转回减值准备等方法进行清理;3. 资产减值准备的监督和审计:企业应建立健全资产减值准备的监督和审计机制,确保减值准备的使用和清理符合相关规定和制度。

四、资产减值准备的风险管理1. 减值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评估资产的减值风险,对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进行识别和监测;2. 风险应对措施:对于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企业应采取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如调整资产组合结构、增加担保措施等;3. 减值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减值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应对资产减值的风险。

五、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1.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值准备应列示为负债类科目,体现在负债表中;2. 减值准备计提和清理的会计处理: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清理,在会计处理上应进行相应的科目借贷记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注意济南宝钢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管理文件文件编号:BGYA0700318 第 2 版签发:吴健资产减值准备管理规定1、目的与适用范围1.1为规范济南宝钢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范围内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客观反映资产价值,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1.2 适用于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和管理。

2、职责分工2.1 财务部是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管理部门,负责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核算及管理。

2.2 营销部和其他责任部门为财务部提供计提减值准备依据。

3、文件内容3.1本制度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六项管理办法,具体见附件一至附件六。

3.2本制度所指“期末”指每季度末。

4、相关文件无5、附件5.1附件一:坏账准备管理办法5.2附件二:存货跌价准备管理办法5.3附件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管理办法5.4附件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5.5附件五: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管理办法5.6附件六: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办法6、相关记录无制订:杨慧丽审核:李建华实施日期:2009年6月30日第一次修订:杨慧丽修订日期:2010年3月29日审核:李建华审核日期:2010年3月29日 2010年4月20日发布 2010年4月26日实施附件一:坏账准备管理办法1、1.1为规范公司范围内坏帐准备的计提,客观反映资产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1.2营销部提供需个别认定计提坏账准备的依据;财务部根据营销部提供的依据及期末应收款项账面余额计提坏帐准备。

2定义2.1本办法所称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2.2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2.3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暂估、备用金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代垫的运杂费、保证金、押金、租金等应收款项。

2.4对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帐准备。

2.5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后计提相应的坏帐准备。

2.6个别认定的坏账准备,是指对个别应收款项的可收回程度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具体判断,并对其减值作出专门估计而计提的坏账准备。

2.7一般坏账准备,是指对应收款项(剔除需经个别认定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期末账面余额根据账龄按一定比例计提的坏账准备。

2.8本办法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应收款项的科目余额,不扣除坏帐准备。

3计提方法3.1公司应于期末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帐,分别按照个别认定法和帐龄分析法提取特别坏帐准备及一般坏帐准备。

3.1.1个别认定的坏账准备管理3.1.1.1需个别认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形3.1.1.1.1账龄虽然不满三年,但有确凿证据(债务方已破产、撤消、资不抵债、严重财务困难、现金流量不足、涉诉的应收款项被裁定败诉或虽胜诉但无法执行被裁定终(中)止执行的等)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

3.1.1.1.2账龄虽然已超三年,但有确凿证据表明该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很大或正在陆续收回。

如保证金、押金或有还款协议且正在严格按照协议执行的应收款项。

3.1.1.1.3由应收票据或预付账款转入的应收款项,应由相关营销部逐笔按照个别认定法进行确认。

3.1.1.2 需个别认定的坏账准备,由营销部提供依据,财务部据此进行坏账准备计提。

3.1.1.3经个别认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方法3.1.1.3.1若是3.1.1.1.1情形的,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1.1.3.2若是3.1.1.1.2情形的,是押金、保证金的,可不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有还款协议且实际按协议要求的时间节点还款的,扣除当期应还款金额,剩余部分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1.1.3.3 由已到期未承兑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的应收款项,从转入应收账款的当月开始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相应的坏帐准备,账龄从应收票据记账日起计算。

由未到期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的应收款项,按照个别认定法,于转入期末一次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1.1.3.4由预付账款转入其他应收款的应收款项,按照个别认定法,于转入期末一次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1.2一般坏账准备计提一般坏账准备计提采用账龄分析法,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龄按比例计提。

计提比例为:应收款项账龄计提比例不超过1年5%1年以上但不超过2年30%2年以上但不超过3年60%3年以上100%3.1.2.1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3.1.2.2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款项,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

在存在多笔应收款项、且各笔应收款项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款项。

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款项按上述同一原则确定。

4会计核算4.1计提坏帐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4.2经批准作为坏帐损失的,转销应收款项: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4.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借: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贷:坏账准备4.4冲回坏帐准备:借:坏帐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坏账准备附件二:存货跌价准备管理办法1总则1.1为减少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真实反映经营业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1.2营销部负责提供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销售价格;财务部根据营销部提供的销售价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定义2.1本办法所称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2.2本办法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存货的科目余额。

所称的账面价值,是指存货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3计提原则3.1公司应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并对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必须以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作为原始依据。

3.1.1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3.1.2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3.1.3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公司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对于不锈钢等市场风险很大的存货,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3.2下列情况下存货跌价准备应做转回处理:已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确认的跌价损失的金额内转回。

4积压存货的跌价损失计提年末对库存材料盘查时,经相关营销部确认无使用价值的积压存货,财务部根据其可变现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相关帐务处理。

5确认方法5.1估计售价的确认方法5.1.1 不锈钢产品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不锈钢品种管理部统一发布的跌价准备计提价格作为估计售价。

5.1.2碳钢及其他产品5.1.2.1已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的存货5.1.2.1.1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存货,除存在毁约风险的合同外,以合同或协议单价为估计售价。

5.1.2.1.2存在毁约风险的合同,以经营销部确认的预计销售价格为估计售价。

5.1.2.2尚未签订销售合同的存货,以经营销部确认的预计销售价格为估计售价。

5.2销售环节税费的确认方法5.2.1按存货品种或合同项目进行归集的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根据归集后的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确认。

5.2.2无法分品种或合同项目的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以下简称销售税费)的,按照销售税费率进行确认:减值存货应承担的销售税费=销售税费率×减值产品估计售价销售税费率=(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其中:各项金额均取自计提当月年度累计发生额)5.3估计完工成本即该品种加工成本。

6计算方法存货跌价准备=∑明细品种存货跌价准备明细品种存货跌价准备=(该品种可变现净值-该品种存货成本)×该品种存货数量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完工成本-估计销售税费7存货跌价准备按单项存货或存货类别计提。

存货类别划分不能粗于小品种,如:热镀锌板、镀锡板等。

8会计处理8.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8.2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予以冲回: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8.3发出存货结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存货跌价准备贷:主营业务成本或生产成本等科目附件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管理办法1目的为规范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客观反映资产价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2职责2.1财务部是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存在减值迹象的长期股权投资开展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测试。

3定义3.1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是指因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且这种降低的价值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投资单位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计提依据4.1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按单项投资项目进行计提,由财务部于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前提供拟清算关闭(含破产)公司情况等清理信息,对存在减值迹象的长期股权投资填报《宝钢国际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迹象报告表》,报送宝钢国际经营财务部。

4.2宝钢经营财务部每年十一月三十日前根据《宝钢国际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迹象报告表》,负责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存在减值迹象的长期股权投资开展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测试,并编制《宝钢国际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测试表》。

4.3宝钢经营财务部于每年十二月十五日前根据《宝钢国际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测试表》,报公司领导批准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