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金县双房石盖石棺墓
辽代墓棺初探
辽代墓棺初探作者:***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8期摘要:墓棺是古代墓葬中的重要葬具,是墓葬制度和文化內涵的重要体现。
本文在全面收集辽代墓棺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考古类型学方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辽代墓棺的分期、分布、等级、族属及所反映的辽代墓葬制度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辽代;墓棺;类型;分期;族属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8-0001-06墓棺是古代墓葬中的重要葬具,是墓葬制度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辽代墓葬中发现墓棺数量十分丰富,类型多样,是研究辽代考古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以往已有学者对辽代出土墓棺进行过专门探讨。
近年来辽代墓棺又有了较多新的发现,本文拟在较为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辽代墓棺进行类型、演变及分期等方面的探索。
一、类型式划分辽代墓棺根据制造材质的不同,首先可分为木棺、石棺和陶棺三大类。
各类墓棺又可根据规格尺寸和形制等方面的差异分为若干型、式,具体情况如下。
(一)甲类:木棺由木板制成,棺板表面多涂有棕色漆,并绘有彩绘。
根据棺盖顶的形制和棺身平面形状可分为两型。
A型:盖顶横截面近似圆弧形,前后有出沿,棺盖大于棺身。
棺身平面多呈梯形,前宽后窄。
整个木棺造型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整个棺长度大致在2-3米,宽度在1-1.5米,高度在1米之内,以吐尔基山墓出土者(图一3)为代表。
B型:棺盖平顶,盖身尺寸大体相当,棺身平面呈长方形,前后等宽等高,整体造型近似于木箱,整体尺寸略大于A型。
B型木棺主要包括耶律弘礼墓、耶律弘本墓、耶律弘世墓、小王力沟M1、岗台乡墓等出土者。
其中耶律弘礼墓木棺下方带有分体棺床,并有弧门装饰(图一4)。
C型:木棺盖顶中部起脊,整个棺盖近似房屋硬山顶状。
以辽上京遗址和广德公墓出土木棺为代表。
辽上京遗址采集木棺,棺盖呈卷檐式屋脊形状,镶有三条木雕行龙,中间一条为独角夔龙,另外两条分别镶在棺盖两侧,头部残损严重棺底腐朽不存,只残存四个木雕坐狮,由此可知木棺原有棺座(图一1)。
三普中看似偶然的10项考古发现
三普中看似偶然的10项考古发现核心提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阶段,辽宁省2100多名普查队员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文物普查。
记者在普查一线采访时,听到队员们津津乐道最多的就是他们在普查中的一些偶然发现和意外惊喜,而这些发现中有许多还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发现。
我们对这些偶然发现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0个偶然发现拿出来,呈现给读者,相信会带给大家趣味和启发。
不期而遇重要遗址:营口宫锤地墓鞍山闹沟里积石墓群本溪大岭沟墓群大连大房身石棚2008年5月,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馒首山村来了一支"三普"工作队。
当普查工作进行到村北的宫锤地葡萄园时,盖州普查组的队员孟丽突然停住了脚步,眼睛紧盯地面原来她不经意间从脚下的沙地里踢出来了一块陶器残片。
大家围拢上来观看,都认为这个器物残片很可能是历史遗物,于是立刻对这个葡萄园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搜寻。
很快,就又在园内采集到了一些红褐色或灰褐色夹砂陶器残片,尤其令大家惊喜的是,还发现了一只比较完整的、造型独特的陶罐。
据葡萄园主人张玉艳说,以前这里的葡萄长势不太好,于是就对园内的沙土地进行了深翻,结果发现下面有墓,当时比较忌讳,就填上了。
普查队进行了了解和探查,在葡萄园沙土地1.5米深处发现了一处墓穴,墓坑宽约1米,有用薄石和小石块垒砌而成的石棺,南北向,北部摆放着陶罐。
另外,在园内的5处沙堆下也发现了同样的石墓。
整片遗址南北长254米,东西宽146米,面积有3.7万多平方米,初步断定这处遗址为青铜时代的石棺墓地。
后经专家认定,在宫锤地墓遗址中发现的夹砂红褐陶高足罐等器物,是辽宁地区比较少见的青铜时代新器形,很有价值。
这些陶器的造型和制作工艺也很有特点,陶器是经多次连接构成,而非常见的一次成型。
器物表面还装饰有指甲纹和追刺纹,器足形状在我省以前的发现中也很少见。
2008年11月26日,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三普"工作队到瑞峰观进行文物复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6.11
•【字号】辽政发[2008]18号
•【施行日期】2008.06.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辽政发[2008]18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现将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6处)予以公布。
为了切实保护好我省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各市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
附件: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二○○八年六月十一日附件:
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共计56处)
(一)古遗址(共19处)。
辽宁省博物馆藏《石重贵墓志铭》考释
辽宁省博物馆藏《石重贵墓志铭》考释新疆的石重贵墓志铭博物馆藏品是17世纪初期新疆哈萨克族辽宁部落的盗墓文物,他们来自哈尔滨方向的贵族世家族谱,由石刻构成,具有珍贵的历史学、语言学、文化学价值。
石重贵墓志铭石刻上用一种容易被涂抹和文字被破坏的“独木砚”文字,记录的是贵族的宗教信仰、家族关系、礼节文化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有十一个墓室,矗立在一起构成一个圆形的环形墓地,每个墓室的大小不同,都由几对石柱面和石片构成,这些石头上都有文字刻着,记载着当时人们的信仰、家族关系以及家族内部的礼节文化。
第一个墓室坐落在最中央,是石重贵墓志铭最大的一个,它由三个石柱和石板组成,上面有一行文字,写着“石重贵墓志铭”几个字,这是石重贵墓志铭的标题。
另外,这九个墓室上还刻着贵族家谱和十六个字母,这可能是当时贵族家族的记载方式。
在这些墓室的石板上,还有一些祈祷的文字,写着这些贵族祈祷天主保佑他们繁荣、健康、聪明、仁爱、勇敢。
这些祷文同时又体现了当时的宗教文化,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
石重贵墓志铭的出土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贵族的宗教信仰和家族关系,更好地了解新疆贵族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当时贵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此外,这份出土的文物还能说明那个年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辽宁博物馆收藏的石重贵墓志铭文物是一件来自新疆贵族族谱的文物,它们所刻有的宗教信仰、家族关系、礼节文化及当时社会生活状况,是我们无法在作品中看到的实益文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新疆贵族文化的历史脉络。
石重贵墓志铭文物是古代新疆贵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它是对新疆古代文化的一种重要发现。
研究这份文物,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新疆古代贵族文化的内容和特征,从而更好的保护发掘贵族文化遗产,为研究新疆古代贵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石重贵墓志铭文物对新疆贵族文化研究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份珍贵文物也展现了辽宁省对古代文化保护的重视,也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以丰富辽宁的文化资源,推动辽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金时昌国石棺刻文考释
宗朝后期,表明辽代科举的明经科直至道宗
昌国的迁官经历表明这个补充说明是必要
朝后期仍在举行。
的。
3.
《金史·百官志》所记四品散官封赠命
6.《金史·百官志》所记四品散官封爵制
妇制度有误。志文云:
“ 母曰巨鹿郡太君刘
度有误。时昌国最终官至安远大将军,散官
氏。”后文又称时昌国最终官至安远大将军
官阶为从四品,
立爱墓,在新城县西北里许,时昌国墓在其
有所记录:
“ 金志出于名手者,惟丁丑河北新
左。”[7] 时昌国墓在时立爱墓左侧 ,或柯氏因
城出土之《东上阁门使时昌国志》,为赵黄山
此将二者混淆。又,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
[5]
(沨)书。” 据此可知,时昌国石棺出土于“丁
墓志拓片目录》在该拓片下附注云:
“ 民国二
金时昌国石棺出土于河北省新城县(今
的书法风貌做过品评[3]。2016 年,王新英博
高碑店市),石棺已不知去向,棺盖及凑刻拓
士针对墓志全文进行了初次考释,并进而探
[1]
[2]
片今藏于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
讨了金代涿州时氏家族[4]。但王博士并未对
从拓片可知,棺盖刻有时昌国墓志铭,拓片长
凑刻拓片进行分析,且其对墓志铭的录文和
5. 金代前期散官制度。志文:
“自修武校
第,后因兵乱未出仕,据此可知时蒙中第在辽
尉三迁至承信校尉,自承信十一迁至广威将
末。目前辽史学界皆援引《宁鉴志文》推测辽
军,自广威再迁至安远大将军。”根据李鸣飞
道宗朝前期仍开设明经科,但对此后是否仍
的研究,修武校尉需要七迁才至承信校尉,承
。 据《时 立 爱 墓 志
辽宁昭乌达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
作者: 项春松
作者机构: 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22-32页
主题词: 昭乌达;壁画墓;辽墓;契丹人;翁牛特旗;契丹族;装饰图案;石棺;契丹字;系带
摘要: <正> 最近几年来我盟各地结合文物普查,配合各种基本建设,清理、发掘了近百座大小辽墓,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随葬器物和契丹字、汉字碑刻。
本文就墓中发现的有关壁画、石棺画资料,作一介绍,供研究者参考。
一在这批辽墓中,发现有保存完整或局部壁画的墓共十座,其中石棺画墓两座,木棺画墓一座,壁画墓七座。
1、克旗热水二八地1、2号墓的石棺画这是两座早期的辽墓,相距仅5米。
形制结构大体相同,均为砖砌圆形券顶单室墓,室内中部偏东以南北向置一长方形石。
辽宁考古文献
一发掘简报综述齐俊:《本溪地区太子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刘谦:《锦州市大泥洼遗址调查记》,《考古》1955年4期张喜荣:《鞍山市地下文物分布情况》,《考古》1957年2期沈文:《辽宁省博物馆十年来的考古工作简介》,《考古》1959年3期陈大为:《桓仁县考古调查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1期沈阳市文物工作组:《沈阳伯官屯汉魏墓葬》,《考古》1964年11期靳枫毅:《朝阳地区发现的剑柄端加重器及其相关遗物》,《考古》1983年2期沈阳市新城子区文化馆:《沈阳新城子区出土两批铜钱》,《考古》1983年11期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本溪县庙后山洞穴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6期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6期刘谦:《锦州山河营子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6年10期康平县文化馆:《辽宁康平县出土铜钱》,《考古》1986年11期裴耀军:《辽宁昌图县发现战国、汉代青铜器及铁器》,《考古》1989年4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宁彰武县考古复查纪略》,《考古》1991年8期张少青等:《辽宁康平县赵家店村古遗址及墓地调查》,《考古》1992年1期铁岭市博物馆:《辽宁铁岭邱家台发现窖藏铁币》,《考古》1992年4期锦州市博物馆:《辽宁绥中县大官帽村发现窖藏古钱币》,《考古》1992年8期大连市马圈子汉魏晋侯墓地考古队:《辽宁瓦房店市马圈子汉魏晋墓地发掘》,《考古》1993年1期刘俊勇等:《辽宁大连市郊区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4期铁岭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辽宁铁岭市邱台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6年2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凌源安杖子古城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6年2期辽宁省博物馆等:《旅顺于家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10期新石器时代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田广林、邵国田:《兴隆沟聚落遗址2003年发掘新成果》,《中国文物报》2004年3月19日。
辽宁考古文献
一发掘简报综述齐俊:《本溪地区太子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刘谦:《锦州市大泥洼遗址调查记》,《考古》1955年4期张喜荣:《鞍山市地下文物分布情况》,《考古》1957年2期沈文:《辽宁省博物馆十年来的考古工作简介》,《考古》1959年3期陈大为:《桓仁县考古调查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1期沈阳市文物工作组:《沈阳伯官屯汉魏墓葬》,《考古》1964年11期靳枫毅:《朝阳地区发现的剑柄端加重器及其相关遗物》,《考古》1983年2期沈阳市新城子区文化馆:《沈阳新城子区出土两批铜钱》,《考古》1983年11期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本溪县庙后山洞穴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6期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6期刘谦:《锦州山河营子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6年10期康平县文化馆:《辽宁康平县出土铜钱》,《考古》1986年11期裴耀军:《辽宁昌图县发现战国、汉代青铜器及铁器》,《考古》1989年4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宁彰武县考古复查纪略》,《考古》1991年8期张少青等:《辽宁康平县赵家店村古遗址及墓地调查》,《考古》1992年1期铁岭市博物馆:《辽宁铁岭邱家台发现窖藏铁币》,《考古》1992年4期锦州市博物馆:《辽宁绥中县大官帽村发现窖藏古钱币》,《考古》1992年8期大连市马圈子汉魏晋侯墓地考古队:《辽宁瓦房店市马圈子汉魏晋墓地发掘》,《考古》1993年1期刘俊勇等:《辽宁大连市郊区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4期铁岭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辽宁铁岭市邱台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6年2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凌源安杖子古城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6年2期辽宁省博物馆等:《旅顺于家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宁抚顺市施家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10期新石器时代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田广林、邵国田:《兴隆沟聚落遗址2003年发掘新成果》,《中国文物报》2004年3月19日。
辽东半岛青铜时代生业方式研究
辽东半岛青铜时代生业方式研究作者:郭艳秋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7期摘要: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的南部,北以鸭绿江和辽河口为边界,东临黄海,西到渤海,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通过对出土遗迹遗物的分析,以及对辽东半岛地理环境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辽东半岛地区青铜时代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
农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家庭饲养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又因其三面临海的特殊地理状况,渔业一直贯穿始终,辽东半岛形成了渔业,饲养业、种植业交互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
关键词:辽东半岛;青铜时代;农业;饲养业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7-0019-04一、辽东半岛概况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的南部,北以鸭绿江和辽河口为边界,西到渤海,东临黄海,三面临海,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沿海地势主要为平原,也有低山和丘陵,千山山脉横贯整个半岛,因其特殊的地势地形分布,形成了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辽东半岛地区因经长期剥蚀作用,第四纪沉积物发育较少。
根据本区的全新世古环境资料,至今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总体经历了温暖较湿润、温暖湿润和温和较干的气候环境。
辽东半岛地区青铜时代遗址分布特征较明显,遗址更集中分布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带。
遗址一般在15°坡度范围内选址,比较偏向坡度较小的平原地带,且相对倾向坡度较缓的坡地。
辽东半岛地区青铜时代居民更倾向于在南向和北向坡地上选址,这可能与辽东半岛地区的自然地形和当时居民的生业方式有关,例如种植业的发展。
选址在南向坡地与北向坡地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挡风效果,且靠近辽东半岛西岸渤海与南岸黄海可以更方便地对海洋资源进行利用。
辽东半岛青铜时代文化序列分为双坨子文化系统和双房文化。
双坨子文化系统大致为夏至商时期有双坨子一期文化,双坨子二期文化、双坨子三期文化、双房文化即上马石上层文化,主要为西周至战国时期。
朝阳岛古墓辽代皇家墓葬的珍贵遗迹
朝阳岛古墓辽代皇家墓葬的珍贵遗迹朝阳岛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是一个美丽的海岛,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在这个小岛上,隐藏着一处珍贵的遗迹——辽代皇家墓葬。
这些墓葬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考古发现,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为我们了解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朝阳岛古墓群是辽代皇家墓葬的集中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陵墓。
这座陵墓建于辽太宗在位期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
陵墓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宫殿内有多个殿堂和墓室,布局精密,工艺精湛。
宫殿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描绘了辽代的宫廷生活、军事活动、宗教信仰等内容,为研究辽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辽太宗的陵墓,朝阳岛古墓群还包括其他辽代皇帝和皇后的陵墓。
这些陵墓的规模和建筑风格各不相同,但都展现了辽代皇家墓葬的特点和风貌。
陵墓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砖块,结构稳固,保存完好。
墓葬内的随葬品也非常丰富,有金银器、玉器、陶器、瓷器等,这些随葬品不仅展示了辽代的工艺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风貌。
朝阳岛古墓辽代皇家墓葬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辽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辽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辽代皇家墓葬,我们可以了解到辽代的统治者、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水平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对辽代历史的认识。
此外,朝阳岛古墓辽代皇家墓葬的保护和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些古墓葬虽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墓葬的保存状况并不理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这些古墓葬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它们能够得到妥善保存,并为后人研究和欣赏。
总之,朝阳岛古墓辽代皇家墓葬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考古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通过对这些古墓葬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辽代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辽宁营口地区辽金文物鉴赏
辽宁营口地区辽金文物鉴赏辽宁营口地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辽金文物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辽金时期,营口地区曾经是辽代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地带。
这里的文物遗存丰富多样,反映了辽、金两个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成就。
以下文章将对营口地区的辽金文物进行鉴赏。
辽代文物辽代文物主要有佛教造像、佛经石刻、墓葬文物、砖雕、青铜器等,这些文物录刻了辽代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
在营口地区,发现了大量辽代佛教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穆桂宾塔发掘出的佛像、浑河口平屿石窟和汤家窑石佛等等。
穆桂宾塔佛像:穆桂宾塔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原是一座木塔,塔基为干石墙,古塔风格古朴典雅,十分珍贵。
1985年下旬,对穆桂宾塔进行了修缮,随之发掘出一座砖石墓。
在这座墓中发现了一尊高1.78米的金身佛像,是辽代佛教造像的代表作品之一。
佛像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是辽代佛教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浑河口平屿石窟:浑河口平屿石窟是中国北方第一座保存完整的石窟,位于营口市西南部的平屿镇。
石窟一共有三个洞室,其中东洞和西洞较为完整,洞内保存有大量的佛教造像、浮雕和壁画。
这些造像都是石料雕刻而成,形态各异,表现手法精湛,体现出中国北方佛教造像的特点。
汤家窑石佛:汤家窑地处营口市信大乡,西北距离县城12公里,是辽代时期建造的石窟群。
石窟群保存完好,其中有一座石窟内放置了两尊辽代佛像,被称为“汤家窑石佛”。
这两尊佛像造型大气,精雕细琢,刻画细致入微,是辽代佛教造像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金代文物主要有黄金器、陶瓷、佛教造像、壁画、乐器等,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时代风貌。
下面是营口地区的代表性金代文物。
营口金山寺佛像:金山寺位于营口市南湾区,始建于金代,是中国著名佛教寺庙之一。
金山寺内保存有大量金代佛教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金山寺中的采象阁,它是金代在营口地区经过多位建筑专家精心设计、悉心施工而成的一座重要建筑。
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初探--以积石墓(冢)和石棺(椁)墓为中心
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初探--以积石墓(冢)和石棺(椁)
墓为中心
赵少军
【期刊名称】《大连干部学刊》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最早在夏代早期出现在大连地区南部,商初
时扩展到大连地区北部,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期。
大连地区石构墓葬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边不同文化的因素之间发生交流。
对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揭示出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的互动过程。
【总页数】7页(P48-54)
【作者】赵少军
【作者单位】辽宁省文物局,辽宁沈阳 1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2
【相关文献】
1.辽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初步研究--以清河、寇河流域石棺墓为中心∗ [J], 赵
少军
2.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墓制的初步研究——以内蒙古中南部和东南
部的墓葬资料为中心 [J], 曹建恩;孙金松
3.太子河流域青铜时代石构墓葬初探——以洞穴墓和石棺墓为中心 [J], 赵少军
4.胶东地区石椁墓及相关问题初探 [J], 仲雨;闫勇
5.两汉时期的画像石棺石椁艺术 [J], 张孜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文物局关于小西山石棺墓群裸露墓葬本体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1399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小西山石棺墓群裸露墓葬本体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小西山石棺墓群裸露墓葬本体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1399号)吉林省文物局:你局《关于申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西山石棺墓群保护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吉文物发〔2014〕129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小西山石棺墓群裸露墓葬本体保护工程立项,暂不同意其他墓葬本体保护、围栏及保护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其他工程立项。
二、在编制保护工程方案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一)应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以现状保护为主,进一步明确工程的性质和目标,重点做好小西山石棺墓群裸露墓葬的本体保护,并注意控制工程规模、范围和强度,避免过度保护。
(二)应切实做好前期勘察、研究和试验,进一步明确墓群病害情况和成因,为科学确定墓群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地形测绘与勘察,补充开展必要的考古工作,明确墓葬分布范围、形制等。
(三)应充分考虑墓群现状和展示条件,科学论证所采取技术路线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四)其他墓葬本体保护、围栏及保护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工程应待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审批通过后再行考虑。
三、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编制工程技术方案,委托我局认定的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进行方案技术评审,并依据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进行审批。
四、如需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请在工程技术方案批复后,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规范要求,编制工程预算按程序报批。
汤原新城辽墓调查简
汤原新城辽墓调查简汤原新城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其中,汤原新城的辽墓调查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座古代墓葬被认为是辽代时期的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汤原新城辽墓调查简的相关情况。
汤原新城辽墓调查简是指位于汤原新城境内的辽代墓葬,它是丹东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葬分为三层,位于一座小山丘上。
外观为砖石结构,墓道设有拱形门洞,并设有墓门。
如今,墓葬内部已经被盗,只剩下残破的墓壁和墓基。
但是,经过专家的考证和调查,可以发现这座墓葬的规模和设计非常精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据考古专家介绍,汤原新城辽墓调查简是中国东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辽代墓葬之一,不仅代表了辽代时期的墓葬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还显示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墓葬设计精巧,墓道长达19米,深1.38米,宽0.87米,墓底呈长方形,长2.8米,宽1.3米,高0.65米,呈“工”字型。
墓室南北长9米,东西宽8米,高度达4.5米,墓壁厚度在0.6-1.0米之间。
可以看出,墓室的大小和空间布局都非常合理。
在墓室内,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些遗物,包括铜器、陶器和石头雕刻品等。
这些遗物的发现证明了墓葬主人的高贵身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
铜器包括铜镜、铜鉴、铜鼎等,陶器则包括陶罐、陶瓮、陶壶等,这些器物的款式、纹饰和工艺都非常精美。
此外,还有一些石头雕刻品,包括石雕人像、石雕兽头等,体现了墓葬主人丰富的文化修养和重视艺术品位。
另外,汤原新城辽墓调查简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墓葬主人身份尚未确定,但根据考古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一位高贵的王公或将领。
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辽代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与军事制度等重要的历史信息。
总之,汤原新城辽墓调查简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古代墓葬,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为我们了解辽代时期的社会文明和人文风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