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教学内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培养学生猜测、验证、分析及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设疑导入1、提问: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体积的定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现在先回忆一下什么是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2、出示:师:回答得很好,下面两个长方体都是由体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你知道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吗?(第二个的体积大,因为第一个是有7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是20立方厘米。

而第二个是有2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的是24立方厘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第一个一排5个,两排,两层,5乘2乘2得20,第二个一排3个,两排,四层。

3乘2乘4得24。

)师:很好。

也就是说我们在算小正方体个数时是用每排个数乘行数再乘层数。

3、出示:师:那你能比较这两个长方体的大小吗?(不能,只要知道每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就可以比较他们的大小了。

)师:你说的有道理,怎样才能知道他们的体积呢?(把这个长方体拆开,数数一共有几个单位体积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个数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如果要计量电冰箱、洗衣机、大楼的体积,我们还能用拆开的方法来数出他的体积吗?(不行)4、小结:师:人们在计算物体的体积时,不可能把所有的物体分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进行计算。

看来我们需要一种简单又科学的方法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二、新知探索1、大胆猜测1)电脑出示。

体积1(教案)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体积1(教案)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体积1(教案)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题是体积1。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这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我会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引入,比如让学生想想他们平时是怎么量水果的,然后引出体积的概念。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试着解答。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体积的概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抽象,所以我会尽量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

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则是这一课的重点,我会花时间让学生通过例题来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物水果,比如苹果、橙子,让学生亲自量一量,感受一下体积的概念。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它们的体积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张板书,上面写清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要点。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并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掌握得不好,我会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做一些调整,比如再给出一些例子,或者让学生多做一些练习。

我还会考虑让学生做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比如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或者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应用他们所学的体积计算方法。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体积1这一课题的教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体积的概念,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情景引入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我选择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作为实际情景的载体。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一)执教者:【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试验本)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P48~50【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的教学内容之一。

本节课教材通过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到计算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得到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并通过知识迁移,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出发,根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学情分析体积的认识是从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概念的一次逾越。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

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与正方体,并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学生已经学习了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也为本节课推导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作下铺垫。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导并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掌握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推理、分析、判断、归纳等基本数学能力,进一步构建体积的空间观念。

3、体验正方体、长方体体积计算的实用意义;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从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到计算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得到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2、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出发,根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探究并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纸巾盒、粉笔盒、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问:关于这两个物体,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价:真不错,把之前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

2、比较物体体积大小(1)粉笔盒与纸巾盒(2)蓝色长方体与橙色长方体预设:①蓝色大②橙色大③一样大3、揭示课题并评价: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有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我们可以通过目测直接比较,但有的时候无法用目测比较,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想其他办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究下长方体体积的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问题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问题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问题教案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计算简单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 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体积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知
1.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

2. 提问:体积是什么?如何计算体积?为什么需要计算体积?
步骤二:讲解研究重点
1. 讲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
以高。

2. 讲解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立方。

步骤三:练与讨论
1. 给出一些简单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尺寸,让学生计算其体积。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讨论如何应用体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水桶的体积是多少?一个小盒子能装多少个小球?)
步骤四:拓展实践
1. 设计一道综合性的体积问题,让学生完成计算并解答问题。

2.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绘制图形等方法验证计算结果的准
确性。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配合学生讨论。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练和拓展实践。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 对学生完成的练和拓展实践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沪教版。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3. 练题和拓展实践题。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教材相关练题。

2. 思考并总结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体积问题,并在下节课前准备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体积▏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体积▏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体积▏沪教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体积▏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个章节——体积。

该章节主要介绍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体积的单位。

具体内容包括:1. 体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体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3. 体积的单位: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体积,以及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进行换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体积,以及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进行换算。

难点:理解并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模型、体积计算器等。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准备一些立方体模型、体积单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书桌、椅子、讲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大小是否一样,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3. 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计算物体的体积,然后介绍体积的计算公式。

4. 学习体积单位: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

5. 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一些实际物体的体积,并进行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体积的概念、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单位三个部分。

具体设计如下:1. 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
2.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方法;
3.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教学重点
1.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2. 讲解(25分钟)
2.1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 = 底面积 × 高。

其中,底面积为长和宽的乘积。

2.2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体积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2.3 实际应用
通过展示实际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
问题。

如:某小区的游泳池长8米、宽5米、深1.5米,求需要多少水才能将其
填满?
3. 练习(20分钟)
教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进行讲解。

4. 知识运用(10分钟)
教师出示应用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教学评价
1.视频录像,评分标准为完成度和准确性;
2.练习和应用题的完成情况。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
2.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1.在练习环节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更难或更有挑战的题目;
2.在实际应用环节中,可以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体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能够计算简单的体积问题。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学习如何应用计算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素材1.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计算器;3.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

教学步骤导入新知识1.导入新学概念,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2.引入实例,比如提问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巴车上的行李箱都是矩形形状?为什么大家总是要把体积最大的物品塞进行李箱?”3.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自由讨论。

学习体积的基本概念1.请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2.请学生说出模型的特点:有长度,有宽度,有高度;3.解析模型特点,说明它们都是由空间中的三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段所限定的;4.引导学生总结,对于一个空间中被三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段所限定的图形,我们称其为一个空间图形,或立体图形,其中一个空间图形的大小,我们称其体积。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体积1.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切割,带领学生寻找计算体积的公式;2.导入公式,通过实例讲解样例题目。

3.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尝试,让学生自己计算。

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更多的例子,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2.在下节课对错题进行点评。

教学效果的评估1.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容易出现的错误;2.针对性地检查学生的计算能力;3.在班级环境下的课堂讨论。

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体积的基本概念,通过讨论实例以及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计算体积并且了解了空间图形如何计算体积。

在下一节课将以实际物体的体积计算为主题,深入探究计算体积公式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第四节的课程,主要围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体积的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单位及其换算、以及相关的生活应用实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三维空间内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体积概念的理解,特别是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

2.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3. 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或实物。

2. 体积计算公式卡片。

3. 体积单位换算表。

4.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引出体积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体积是三维空间内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二、新课导入1. 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或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练习与应用1. 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体积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1. 体积的概念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3. 体积单位及其换算4. 相关的生活应用实例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 计算题:计算给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体积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模型和实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并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然后,我们将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际例子来加深理解。

最后,我们将进行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3.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转换。

教具学具准备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或图片。

2. 白纸、尺子、计算器等学习用品。

3.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引起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兴趣,让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 探究: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并尝试推导体积计算公式。

3. 讲解:通过PPT或黑板,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板书设计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4. 实际问题解决示例。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做一些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某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体积》(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体积》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体积》章节。

内容包括体积的概念、体积的计算以及体积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积演示仪,体积模型。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比较这两个物体的空间大小呢?2. 体积的概念介绍体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使用尺子测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并计算它们的体积。

引导学生理解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3. 体积的计算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即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棱长×棱长。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计算体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计算给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以及根据体积求解长、宽、高或棱长。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cm,宽是5cm,高是3cm,求它的体积。

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体积的计算方法求解。

6. 体积的应用讲解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判断物体是否符合要求等。

给出几个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体积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7. 板书设计板书体积的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在旁边标注示例题目和答案。

8.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长方体:长=12cm,宽=4cm,高=6cmb) 正方体:棱长=5cm答案:1. a) 体积=12cm×4cm×6cm=288cm³b) 体积=5cm×5cm×5cm=125cm³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

体积-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体积-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体积 -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2.能够根据规定的边长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3.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一个盒子的容量。

二、教学重点1.理解体积的概念;2.根据规定的边长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加深学生对体积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体积;2.用什么单位来测量体积;3.计算立方体的体积;4.计算长方体的体积;5.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举例子和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入体积的概念,比如:“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有多高呢?我们可以用长度单位来测量峰顶的高度。

那么如果我们想知道珠穆朗玛的体积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单位来测量呢?”并让学生思考一下。

2、讲授新知识教师讲解体积的概念,并介绍用什么单位来测量体积,以及如何计算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

3、练习巩固教师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4、实践探究教师把几个盒子放在课桌上,然后让每个学生测量盒子的长、宽、高,并计算出盒子的体积。

5、课堂分享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上台展示计算盒子体积的方法和结果,并与全班一起分享。

六、教学评估通过练习册和实践探究的情况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

七、教学反思体积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不是很难,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应该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小组活动、游戏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①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②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表若干,练习纸,小组准备准备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找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与正方体,你带来了吗?谁来介绍一下?(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2、比较大小(1)出示两个长方体,谁的体积大?(师:我们用目测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2)出示一个长方体与一个正方体,谁的体积大?(师:我们用眼睛估测的方法无法正确的判断它们的大小,那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一)我们先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1、观察猜想、发现问题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有关,那长方体的体积会与它的什么有关呢?让我们看:长方体的体积变大了,什么也在变?(电脑演示)(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实验操作、发现方法(1)小组合作,搭一搭、填一填用12个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搭出不同的长方体,小组合作,将搭的结果记录一下,想一想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搭,记录实验报告)(2)汇报实验结果。

(师演示一种搭法)(3)观察表格,你发现什么?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4)汇报猜想结果,得出猜想方法: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3、实验验证,猜想结果用不同个数的小正方体再搭一个长方体,记录一下它的长宽高,这个计算方法是否成立?(搭一搭,填写报告,并汇报,得出结论)4、归纳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abh我们说: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只要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就能通过这个计算公式求出它的体积了。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如此才能进步。

小编精心为大伙儿整理了这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打算模板,供大伙儿参考。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41页42页。

教材分析:学生差不多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点,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进展的一次飞跃。

对常见平面图形特点及其周长、面积运算方法的探究,既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如此的立体图形的特点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运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存了探究的体会,预备了研究的方法。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看、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明白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运算公式;初步学会运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进展他们的空间观念;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预备:挂图,若干个1立方厘米小正方块学具预备: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6块前置作业:1、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有几种?差不多上哪几种?并画一画。

2、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3、预备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一摆,能够摆成什么形状?体积是多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实物引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呢?昨天的知识你把握的专门好,相信你,前置作业完成的也专门认真吧?你预备了几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啊?都摆成什么形状了?体积是多少呢?依照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也动手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1)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通过数到算的过程,经历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

2、通过讨论、交流、观察媒体,理解长×宽表示的是一个面的面积,再次加深体积的概念。

3、通过讨论,理解V=Sh中的h是S对应的高。

4、通过讨论,知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体验长方体的体积的推导过程。

(2)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用“底面积×高”。

(3)知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1)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中“ab”表示面积。

(2)理解为什么V=Sh中的h一定要与已知面相对应。

教学准备:PPT、几何画板教学过程:一、经历长方体体积推导过程(数→算)(一)数上面的长方体是由____个1cm3的正方体组成,它的体积是_____cm3 (二)算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cm3问题:为什么可以用长×宽×高来解决长方体的体积呢?【设计意图:经历数到算的过程,从具象→半抽象→抽象,让学生体验长方体的体积的形成过程,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宽×高,把数的方法与算得方法沟通起来。

】二、理解“ab”表示面积问题:“ab”表示什么?小结:当h为0的时候,就没有体积了,也就是变成一个平面了,所以“ab”表示的是面积。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知道长表示一排放几个,宽表示这样的几排,高表示这样的几层,那么这就给学生形成了一个负迁移就是“长×宽”表示一层也就是表示体积,因此设计这个练习,目的一是运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目的二是让学生遇见真问题。

】三、理解V=Sh中的h一定要与S对应【设计意图:运用V=abh和V=Sh,理解V=Sh中的h一定要是S的对应的高,让学生知道V=Sh是V=abh中转化出来的。

】四、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2)(1)问题:为什么算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小结: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2)问题:为什么算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V=Sh?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V=Sh又是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中转化出来的,因此V=Sh是它们的通用公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6)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6)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下册P48-50【教学目标】1、通过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到计算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得到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2、从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出发,根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经历和体验推导、验证、应用的过程,积累数学操作的经验,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计算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得到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板书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2、下面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厘米,那么四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二、新知探究探究一:长方体体积公式1、老师在搭一个长方体,老师搭完,你们能不能立刻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先搭一排,这个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体积是多少?搭三排,现在长宽高?体积?算式(板书:4×3=12)搭两层,现在长宽高?体积?算式(板书:12×2=24)综合算式(板书:4×3×2=24)观察这些数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桌交流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我们一起动手验证一下,请同学上来搭长方体,其他同学在学习单上帮助记录这个长方体的每个数量。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可以用V=abh表示(板书)试一试:一个长方体,长7cm,宽4cm,高3cm,它的体积是多少?探究二:正方体体积公式1、现在我们把一个长方体收缩成一个正方体,长方体体积公式还可以使用吗,为什么?2、正方形的长宽高特点是?都叫棱长。

这个公式能不能改一改变成正方体的?小结: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可以用V=a3表示(板书)试一试:一块正方体石料,棱长是6dm,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三、课内练习1、判断(1)a+a+a=a3 ( )(2)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进一步构建体积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蛋糕盒和粉笔盒)
哪个物体体积大?
2.(课件出示:2组长方体)
哪个长方体体积大?
出示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这一环节通过从生活中引入的蛋糕盒和粉笔盒这两个长方体的常见实物之间的比较,和两组长方体图形之间的比较,让学生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吗?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索欲,并引出学习内容。

】。

体积1(说课稿)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体积1(说课稿)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体积1(说课稿)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并能准确计算它们的体积。

2.学会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立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以及计算它们的体积。

主要内容如下:1.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通过展示一个立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感知二者的差异,理解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而长方体有两组不同的对边,其中有两个面是矩形,其余四个面是正方形的面的长和宽相等。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制作纸箱来深入理解。

2. 计算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学生需要掌握计算体积的公式:立方体的体积=边长^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通过例题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两个公式计算体积。

3. 实际问题结合一些实际问题,如制作纸箱时的尺寸计算、在图书馆书架上安放书籍的体积计算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体积计算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个立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区别,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

2. 讲解(1)介绍立方体和长方体的定义及特点。

(2)介绍计算体积的公式。

(3)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体积。

3. 实例演练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应用公式计算体积的方法。

4. 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于计算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的掌握。

5. 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箱并计算其体积,或者让学生在图书馆里测量书架的尺寸并计算书籍的体积。

6.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复习计算立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或者图片,向学生展示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不同。

2.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作纸箱,通过计算纸箱的体积来深入理解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问题解决教学法:通过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日常观察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表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沪教版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一)【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第十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

[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情感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积木。

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3、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4、揭示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说明:通过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回忆,承上启下引导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一)长方体的特征。

1、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哪些知识?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请学生小组合作,带着问题,通过对学具的研究和讨论,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形状?(2)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3)长方体12条棱中,哪些棱的长度是相等?可分为几组?面顶点棱3、汇总交流: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中,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小结。

(二)正方体的特征:1、请学生小组合作,带着问题,通过对学具的研究和讨论,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形状的?(2)这六个面完全相同吗?2、汇总交流: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三)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特征。

3、师: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你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顶点、面、棱有哪些特征并完成表格。

填表:(四)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课件演示)相同点不同点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3、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殊现象。

4、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41页42页。

教材分析: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

对常见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周长、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既为进一步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3.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挂图,若干个1立方厘米小正方块学具准备: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6块前置作业:1、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有几种?都是哪几种?并画一画。

2、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3、准备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一摆,可以摆成什么形状?体积是多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实物引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谁来说说什么是体积,体积单位有哪些呢?昨天的知识你掌握的很好,相信你,前置作业完成的也很认真吧?你准备了几个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啊?都摆成什么形状了?体积是多少呢?根据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也动手摆。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因为这个长方体由 4个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 4立方厘米。

图下板书:4立方厘米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呢?学生操作。

生: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就含有5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5立方厘米。

2、揭示课题师:可见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1、提出猜想师: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摆出一个长方体,并计算它的体积?出示表格。

学生四人一小组,每组一张表格。

长宽高正方体个数体积长方体1长方体2长方体3长方体4师: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把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同学们摆出了许多不同的长方体,并且填好了表格。

哪一组来汇报?学生黑板前展示表格,并做详细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呢?师:通过观察比较,同学们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验证猜想课件出示: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下面的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先想一想,再摆一摆。

1、长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2、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3、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师:这是三个不同的长方体,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猜出它们的体积吗?根据回答,课件出示:4×1×1=4立方厘米 4×3×1=12立方厘米 4×3×2=24立方厘米师:那究竟对不对呢?让我们再来摆一摆。

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师巡视。

组织交流,课件出示拼摆后的图形。

师:你是怎么摆的?体积是多少?师:和我们之前的猜想一样吗?师:那如果再给你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呢?出示例1课件出示:师:7×4×3=84立方厘米,所以它的体积就是84立方厘米。

3、概括公式师:根据刚才的验证,得出之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吗?V=abh师: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就是什么图形?你能直接写出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汇报:因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在正方体中长,宽,高都相等,所以公式中长、宽、高都叫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变换后,虽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写出来不相同,但计算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长×宽×高。

课件出示正方体,出示公式。

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书上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请大家打开课本看一看。

学生阅读课本。

课件出示正方体的体积:V=a3师:写的时候,3要写在a的右上角,并且要写的小一些。

小训练:完成例2,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9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2、长0.5米、宽2.5米、高0.8米3、棱长6分米四、拓展延伸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生活中运用的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出示:品名:正方体收纳凳尺寸:30×30×30材质:涤纶+PP不织布+纤维板颜色:黑白师:你能看懂这个说明书吗?师:如果要往这里放一个长40cm宽20cm高10cm的玩具箱,能放入到收纳凳里吗?师:看来不能光比较体积的大小,还要联系实际情况,看看长宽高是否都符合要求。

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你都有哪些收获?以上即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