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考前模拟卷(一)(pdf)

合集下载

2018年江西鹰潭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精编解析版

2018年江西鹰潭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精编解析版

2018 年江西省鹰潭中考历史模拟试题(精编解析版)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30 分)1.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其中的“诸侯”产生于()A.奴隶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2.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齐桓公首霸B.商鞅变法C.秦统一六国D.百家争鸣3.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4.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这些运动()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 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

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

”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7.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A.中共一大、秋收起义B.五四运动、南昌起义C.南昌起义、中共一大D.五四运动、武昌起义8.1938 年春,日军进犯徐州。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截断日军补给,日军被歼一万多人,南京失守后的士气为之重振。

江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及答案

江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及答案

江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下对应的数字涂黑。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19个小题,满分75分。

考试时间思品、历史共计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所选答案填至答题卡上。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以下改革没有涉及“土地私有”问题的是()A.商鞅变法 B.1861年改革 C.新中国土地改革 D.戊戌变法2. “南山出泉水”“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如凝膏,燃极明”。

这一记载出自()A.《伤寒杂病论》 B.《水经注》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3.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香港、澳门回归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4. 右图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其中“御史大夫”的职权是()A.监察朝廷百官 B.协助皇帝处理政事C.掌管国家军事 D.任免各级官吏5.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l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6.“1937年 8 月 22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该事件的背景是()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D.国共达成和平建国协定7.“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最新-江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精品

最新-江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精品

2018-2018年江西省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序号写入题后括号内。

)1、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

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充分表明了这一深刻的道理。

在《辛丑条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A .中国赔款2100万元给英国B .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 .确立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2.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A.维新变法B.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C .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3、1931年板垣征四郎《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报告中写道:“……满蒙的资源很是丰富,有着作为国防资源所必需的所有资源,是帝国自足所绝对必要的地区。

……我衷心认为,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目前中国方面的态度来考察,如用外交的和平手段,毕竟不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的目的。

”后来日本为解决满蒙问题而发动的侵略行径是( )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二二六兵变4.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这一变①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②标志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③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④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5.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

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

”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 .抗美援朝时期B .三大改造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 D .大跃进时期6.1971年10月25因,联合国第26届大会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2018年江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

2018年江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


选择题
5.归纳法是历史探究学习的常用方法。某历史学习小组对以下史实进行探究,你认 为最合适的探究主题是 ( )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A.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B.渴望和平,民主团结 C.国家统一,民族独立 D.百年屈辱,落后挨打
【解题思路】 题目中的史实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 人民的不屈抗争,只有A项符合题意。
2018江西中考猜题卷
历史· 第三模拟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历史· 第三模拟 数学 · 第一模拟

选择题
1.社会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与其时代特点相匹配的词汇产生。下面成语,能体现春秋 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的是 ( ) A.围魏救赵 B.邯郸学步 C.亡羊补牢 D.刻舟求剑

选择题
)
4.下图是一幅北京学生的游行示威路线图,这次游行过程中不会打出的口号是(
A.还我青岛 C.打倒列强除军阀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取消“二十一条”
【解题思路】 由图片中文字信息“天安门”“赵家楼”“曹汝霖”等可以判断, 图片反映的事件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A、B、D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打倒列强 除军阀”是北伐战争的口号。故选C。

选择题
9.“不仅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而且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教士垄断了文化教 育。”这主要体现了西欧 ( ) A.知识沦为神学的奴仆 B.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C.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D.开始步入近代社会 【解题思路】 题干材料反映了教士垄断文化教育。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 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知识沦为神学的奴仆,故选A。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样卷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样卷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样卷一、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王老师让学生总结中国古代王朝开创的制度。

下面总结对应正确的是A.西周——王位世袭制B.秦朝——分封制C.唐朝——科举制D.元朝——行省制2.他出身将门,武艺高强,17 岁继承父职,后又考中武举,负责山东的防倭事务。

他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他”是A.郑和B.郑成功C. 戚继光D.林则徐3.1894 年 12 月 20 日,美国纽约的《世界报》用了两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一篇爆炸性的新闻报道,标题是《旅顺大屠杀》。

新闻报道的“旅顺大屠杀”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4.“它在政治上试图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同时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材料评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专题课复习上,周老师让学生将某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标注在数轴上,以便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结合小明同学设计的图示,可以判断该课的主题是A.近代化探索B.国共两次合作C.国共十年对峙D.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6.右图中的场景首次出现在A.中美建交后B.中日建交后C.联合国成立时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首飘扬7. 目前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A. 解放战争时期B. “文化大革命”时期C. “一五”计划期间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8. 小明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查阅到这样一段话:“它要求各种姓的人在种姓内通婚。

如果不得已而与其他种姓的人通婚,只许高级种姓男子娶低级种姓女子,称这为顺婚;而反对高级种姓女子嫁低级种姓的男子,称此为逆婚。

2018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中考模拟历史

2018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中考模拟历史

2018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中考模拟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三字经》言:“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____传子,家天下,……”空格处应填写()A.夏B.商C.周D.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后来,禹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故A符合题意。

答案:A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的言论出自()A.孔子B.老子C.墨子D.庄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事物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

故B 符合题意;孔子、墨子、庄子和言论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无关。

故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3.“公至……,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材料所述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的“备”指的是刘备。

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联合,大败曹军。

战役后,刘备取得荆州,江南诸郡。

故C符合题意;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末年,与刘备无关。

故A不符合题意;官渡之战发生在曹操和袁绍之间,与刘备无关。

故B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和前秦之间,与刘备无关。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C4.“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对“此举”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可知“此举”指的是五四运动。

2018年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共3套

2018年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共3套

1历史部分(卷面总分:50分 测试时间:50分钟 测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下列有关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B.甲骨文还没有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D.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2.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点的是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B.封建制度正式确立C.诸侯兼并争霸不断D.生产力飞速的发展3.2017年5月15日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源于西汉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

右面示意图中方框处应该是A.洛阳B.长安C.北京D.咸阳4.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

下面诗句体现唐朝文学主要成就的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见右图),令人信服的史实和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以下可以用来证实经济重心南移的是①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②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③宋朝时,发明了圆形方孔铜钱和交子④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到跪这一现象说明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说明中央权力超越皇帝权力D.丞相制度的不合理趋势加强7.反思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冲击与反应一直是主流思想。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思想品德·历史试题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炀帝此举”是指A.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3.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

”这一情形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4.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A B C D5.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6.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

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

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7.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8.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