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
代谢综合征得中医药治疗
代谢综合征得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李董平1,2 李佑生 11、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深圳 518020);2、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摘要: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得临床症状,在防治代谢综合征方面有其独特得优势。
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对代谢综合征得中医治疗进行相关回顾,总结相关经验,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字:代谢综合征;中医药;进展;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就是以中心性肥胖或超重,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IR),为主要临床表现得一组症候群[1]。
与心脑血管疾病得发生紧密相关,就是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得聚集状态。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新得代谢综合征工作定义[1]:中心性肥胖,欧洲人、东地中海人及中东人男性腰围(WC)≥94cm及女性WC >80cm,南亚洲人、中国人男性WC≥90cm,女性WC≥80cm,加上下列条件得2个或2个以上:①甘油三酯(TG)≥1、7mmol/L或血脂异常接受相应治疗者;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30mmol/L或血脂异常已接受相应治疗者;③空腹血糖(FBG)≥5、6mmol/L或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接受治疗者;血压≥130/85mmHg或已被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相应治疗者。
随着社会经济得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得转变以及饮食结构得变化,MetS发病率逐年上升,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年估计,全球约有1/4人口患有代谢综合征[1]目前我国MetS发病率已大于15%,患者人数超过2亿[2]。
已成为严重危害大众身心健康得慢性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
1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对MetS得认识较晚[3],且并无“代谢综合征”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肥满”、“湿阻”、“消渴”、“胸痹”、“胁痛”、“眩晕”、“头痛”等范畴[4]。
调理三焦法治疗代谢综合征
调理三焦法治疗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 m etabol i csyndrom e,M S) 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988年Reaven首先提出了“ X综合征” 这一概念,1999年w H O 正式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发一系列临床、生化、体液代谢失常引起的多种物质代谢失常的症候群,包括了中心性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低减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后来的研究者发现,除上述疾病外,代谢综合征这一群疾病和病征还应进一步扩展,诸如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一l ( PAI一1) 增多、小而密的LDL胆固醇增多、多囊卵巢综合征、高瘦素血症、黑棘皮病、脂质萎缩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炎症前状态、胆石症及脂肪肝等,而且还可能不断有新的疾病或病症加入。
它既与先天遗传易感性有关,又是后天因素饮食、肥胖、少动等作用的结果。
一、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概况中医以重视整体性联系,能针对多个病理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调节的特点在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优势。
现就中医药在这方面研究情况做一归纳。
1.病因病机中医古代文献中无对此病的论述,祖国医学目前尚未有一个确定的病名与之相对应。
代谢综合征类似中医的“ 肥胖” “ 消渴” “ 眩晕‘’ ‘’头痛‘’ ‘’ 湿阻” 等。
一般认为其属于“ 消渴” 之范畴。
《内经》中有“ 肥贵人” 及“年五十,体重,且目不聪明矣” 的记载,《素问· 奇病论》云“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 其中描述与现代代谢综合征表现相似。
近年来对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争鸣活跃,有的从肾治,有的从肝治,有的主张“ 脾虚肾弱为本,燥热阴虚为标” ,有的从血瘀治,有的则主张从痰浊治,而脾虚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大多数学者认为属本虚标实之证,该综合征多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嗜卧少动而致,其病机多为脾肾两虚,兼痰积血瘀,阴虚燥热。
健脾益肾去湿汤:益气养血,解毒抗癌
健脾益肾去湿汤:益气养血,解毒抗癌【摘要】健脾益肾去湿汤是一种具有益气养血、去湿、健脾益肾、解毒抗癌等功效的中药汤剂。
益气养血的功效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整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去湿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气,预防湿疹等疾病;健脾益肾功能有助于增强消化系统和肾脏的代谢能力;解毒抗癌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毒素,保护细胞免受癌症的侵害。
适用人群包括体质虚弱、湿热体质、常年工作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等。
健脾益肾去湿汤的综合效果十分显著,未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与发展潜力,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健脾益肾去湿汤、益气养血、解毒、抗癌、适用人群、综合效果、研究展望、推广应用前景1. 引言1.1 健脾益肾去湿汤:益气养血,解毒抗癌健脾益肾去湿汤,是一种中药汤剂,具有益气养血、解毒抗癌的功效。
这种汤剂是由多种中草药组成,经过科学配伍煎煮而成。
健脾益肾去湿汤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多重功效的药物,不仅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消除湿邪毒素,对一些癌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这种汤剂适用于许多人群,特别是那些体质虚弱、患有慢性病或癌症的患者。
通过长期服用健脾益肾去湿汤,可以改善体质,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健脾益肾去湿汤的药理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健脾益肾去湿汤的综合效果在未来有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应用,对人们的健康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推广和应用,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健脾益肾去湿汤带来的益处。
2. 正文2.1 益气养血的功效益气养血是中医药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通过调节身体气血的运行,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健脾益肾去湿汤是一种以益气养血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汤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1. 提升气血水平:益气养血的作用可以增加身体的气血水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 滋养脏腑:益气养血可以滋养脏腑,增强脏腑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和排毒能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延长寿命。
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量蛋白尿、高血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及治疗难度的提高,如何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肾病成为了临
床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难题。
传统中医认为,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湿,肾脾功能失常易导致水液代谢异常,形成水
湿内停,从而导致诸多疾病。
因此,采用健脾补肾活血的中医治疗方法对早期糖尿病
肾病进行干预,有望改善患者的内环境,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情
进展的风险。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研究目的:探究健脾补肾活血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药防
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
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对照实验设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健脾补肾活血方,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均为3个月的治疗周期。
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压及临床症状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和安全性。
三、预期结果
研究预期结果是打破传统单一西医治疗思路,对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出新思
路和新方法。
预计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健脾补肾活血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和支持。
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也有望为个
体化中医药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
从湿论治高尿酸血症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7 җ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A A C 03520)通信作者:张敏,E -m a i l :gc m i n 1998@163.c o m 第一作者:王佳瑶,E -m a i l :1055019790@q q .c o m 从湿论治高尿酸血症җ王佳瑶12张敏2,马晓霞1,2,王媛媛1,2,崔瑞琴1(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银川750001)ʌ摘要ɔ 近些年,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可引起痛风㊁肾脏损伤等多种并发症㊂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归属 痹证 历节 等范畴,脏腑亏虚,湿㊁痰㊁瘀阻滞血脉为主要病机,属本虚标实证㊂湿贯穿高尿酸血症发生㊁发展全过程,根据痰湿为之首㊁湿热为之渐㊁湿瘀为之终的演变规律论治,临床治疗应标本兼治,以化湿泄浊为本,兼以补虚㊁祛痰㊁清热㊁化瘀等,同时固护脾肾,调节脾肾运化水液功能,攻补兼施㊂ʌ关键词ɔ 高尿酸血症;痹证;历节;痰湿;湿热;湿瘀;健脾利湿中图分类号:R 2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703 高尿酸血症是指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血尿酸升高的一种代谢综合征,表现为非同日两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 o l /L [1]㊂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归属 痹证 历节 等范畴,该病发病为脏腑亏虚,湿㊁痰㊁瘀阻滞血脉,酿生浊毒而致,属本虚标实证[2]㊂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易损伤脾胃,阻碍脾胃运化津液,久聚成湿,湿浊为患,多衍生其他病邪,兼夹为病,从湿邪的角度论治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㊂1 痰湿为之首湿分为内湿和外湿,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湿主要指由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产物㊂‘素问㊃经脉别论“言: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㊂ 若外感湿邪,内侵脾胃,脾为湿困,则酿生痰湿㊂若脾胃损伤,运化失职,则湿浊内生㊂无论是外感湿邪还是湿浊内生,脾失运化是痰湿产生的关键㊂‘景岳全书“云: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㊂ 现代人食饮无度,致脾失健运,中阳被遏,痰湿内生,亦有肥胖㊁年老体弱者,脾肾亏虚,运化失司,日久遂生痰湿㊂百病皆由痰作祟,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与痰湿密切相关㊂‘灵枢㊃五癃津液别“言: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阴股㊂ 仝小林教授认为,膏浊来源于饮食,生理状态下为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若饮食营养过剩,不能完全被运化输布,则所生膏浊为病理膏浊,此时,膏为多余的脂肪,浊表现为糖浊㊁脂浊㊁尿酸浊等,尿酸浊聚集血脉,随血脉循行,形成高尿酸血症[3]㊂湿性黏滞㊁重浊,痰湿留滞经络,经脉不通,致肢体麻木㊁沉重,屈伸不利,发为痛风㊂脾失健运㊁湿聚生痰是高尿酸血症重要的病机,治疗应标本兼顾,以健运脾胃为主,以祛痰化湿为辅,如‘医林绳墨“所述: 治湿不理脾胃,非其治也㊂ 2 湿热为之渐‘类经“云: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气积成热㊂ 中医体质偏颇与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湿热体质是一种常见的偏颇体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㊁发展密切相关㊂湿热体质由多种因素导致,如饮食因素㊁外邪侵袭㊁先天禀赋等,饮食偏嗜五味,湿邪内生,日久化热是湿热体质形成的重要原因㊂潘嫦敏等[4]对27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发现湿热体质和痰湿体质为高尿酸血症较为常见的偏颇体质㊂国医大师王琦强调治病求本,本于体质,如‘景岳全书“云: 然执中之妙,当识因人因证之辨㊂盖人者,本也;证者,标也㊂证随人见,成败所由,故当以因人为先,因证次之㊂ 张海艇等[5]研究发现湿热体质是高尿酸血症的多发人群,以清热利湿为基本治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四妙丸加减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发现患者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安全性较好㊂倪青等[6]认为脾肾亏虚㊁湿热内生是高尿酸血症重要的发病机制,针对高尿酸血症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利湿㊁活血6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7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7通络为原则,方选四妙散合当归拈痛汤加减㊂3 湿瘀为之终‘灵枢㊃百病始生“记载: 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㊂ 若先天脾气虚弱,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阻滞气机,气不行血,血行不畅,而成血瘀;瘀血内阻则气滞不行,气不行津,津聚为湿,两者互为影响,最终形成湿瘀之证㊂湿瘀互结,浊毒为患,遂成高尿酸血症㊂若进一步发展,湿瘀日久,阻滞经络,则发为痛风㊂高尿酸血症病程缠绵,反复难愈,累及多脏,久病必瘀,湿瘀为致病因素,同时亦为高尿酸血症的病理产物㊂朱良春教授根据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将其命名为浊瘀痹,指出湿浊瘀滞内阻是主要病机,痰湿阻滞于血脉,难以泄化,与血相结为浊瘀,滞留于经脉而发病[7]㊂项婷等[8]研究发现采用尿酸方(萆薢60g ,玉竹20g ,怀牛膝15g )治疗湿瘀型高尿酸血症,可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且安全性较高㊂4 验案举隅患者,男,43岁,2022年6月7日初诊㊂主诉:血尿酸升高1周㊂患者平素喜食肥甘辛辣之品,嗜吸烟㊁饮酒,1周前于本院体检示:血尿酸498μm o l /L ,遂就诊于本院门诊㊂刻诊: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肢体麻木㊁沉重,偶有咽中痰多,腰膝酸软,无明显关节疼痛和倦怠乏力,纳一般,眠差,多梦,大便黏腻,小便正常,舌苔白腻,脉濡滑㊂患者既往有高脂血症2年,未经治疗,否认高血压病㊁糖尿病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㊂查体示:神志清,精神可,面色少华,表情忧虑,营养良好,形体偏胖,未闻及异常气味,身体质量指数28.9k g /m 2㊂实验室检查示:血尿酸503μm o l /L ,高密度胆固醇0.75mm o l /L ,载脂蛋白0.85g /L ,血常规㊁肝功能㊁血肌酐㊁尿素氮㊁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㊂西医诊断:高尿酸血症㊂中医诊断:痹证,痰湿内蕴证㊂治则:健脾化湿,祛痰通络㊂处方:健脾化湿泄浊方㊂药物组成:土茯苓15g ,清半夏9g ,麸炒薏苡仁15g ,麸炒苍术9g ,陈皮10g ,砂仁6g (后下),广藿香10g ,紫苏叶10g ,续断片10g ,山药10g,熟地黄10g ,姜厚朴10g ,浙贝母10g ,地龙6g ,黄连片3g ,虎杖10g ㊂14剂,水煎,分两次温服㊂嘱患者低脂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每日饮水量应大于1800m L ㊂2022年7月1日二诊:患者诉头重如裹㊁咽中痰多㊁腰膝酸软较前缓解,纳可,偶有肢体麻木㊁沉重,形体肥胖,大便黏腻,舌苔白腻,脉濡滑㊂复查血尿酸429μm o l /L ,血常规㊁尿常规㊁肝功能㊁血肌酐㊁尿素氮未见异常㊂在初诊方基础上加威灵仙9g ,穿山龙10g ,茯苓15g ㊂14剂,煎服法同前㊂2022年7月30日三诊:患者诉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头重如裹及肢体麻木㊁沉重,咽中无痰,纳眠可,二便调㊂舌淡红,苔薄白,脉濡㊂复查血尿酸390μm o l /L ,在二诊方基础上,将土茯苓减至9g ,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㊂随访2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每月复查血尿酸均低于360μm o l /L ㊂按语:患者形体肥胖,肥人多痰湿,且平素嗜食肥甘辛辣之品,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司,停聚成水湿,湿聚成痰,阻滞上焦,故见头重如裹㊂痰湿留滞经络脏腑,故见肢体麻木㊁沉重,咽中痰多,舌苔白腻㊁脉濡滑为痰湿内蕴之象,治以健脾化湿㊁祛痰通络为原则,处以健脾化湿泄浊方㊂方中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薏苡仁健脾利湿,舒筋除痹;苍术燥湿健脾;虎杖利湿化痰,散瘀泄浊;地龙舒筋通络;陈皮㊁砂仁㊁紫苏叶㊁厚朴健脾行气;续断㊁山药㊁熟地黄补益肝肾;广藿香化浊和中;黄连燥湿解毒;半夏㊁浙贝母燥湿化痰㊂诸药并用,共奏健脾祛湿㊁化痰泄浊之功㊂二诊时,患者仍肢麻沉重,大便黏腻,故加威灵仙祛风湿㊁通经络,穿山龙舒筋通络,茯苓健脾化湿㊂三诊时,患者诸症好转,血尿酸水平下降,舌苔薄白说明湿邪渐去,故减土茯苓用量,继服14剂巩固疗效㊂5 小结高尿酸血症为脏腑亏虚,湿㊁痰㊁瘀阻滞血脉,酿生浊毒而致㊂湿㊁痰㊁瘀既是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因素,又是病理产物,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兼夹,湿贯穿疾病的全过程,从湿立论,痰湿为之首㊁湿热为之渐㊁湿瘀为之终㊂根据病情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湿论治,兼以祛痰㊁清热㊁化瘀等,同时固护脾肾,调节脾肾运化水液功能,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2]叶文静,程亚伟,邱晓堂.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2020,31(9):1187-1190.7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7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7 [3]仝小林,刘文科.论膏浊病[J ].中医杂志,2011,52(10):816-818.[4]潘嫦敏,欧阳北江生.高尿酸血症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 ].辽宁医学杂志,2015,29(4):216-219.[5]张海艇,谢峥伟,沈维增,等.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4,9(7):892-894.[6]倪青,孟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中医认识与治疗[J ].北京中医药,2016,35(6):529-535.[7]高红勤,朱良春,朱婉华,等.朱良春治疗痛风经验应用体会[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8):114-115.[8]项婷,孙保国,张诗军,等.尿酸方治疗湿瘀型高尿酸血症51例[J ].江西中医药,2014,45(8):37-39.(收稿日期:2022-12-16)[编辑:周荣荣张思思]җ基金项目:黄山市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22152)通信作者:江国庆,E -m a i l :1402587926@q q.c o m 第一作者:张涵雨,E -m a i l :553595803@q q .c o m 浅析吴澄‘不居集“治痨思想җ张涵雨1江国庆1,2,江瑜1,彭静1,叶青1,唐杰1,胡玉龙1,赵心怡1,孙敏1(1.安徽省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安徽黄山245000;2.安徽省黄山市中医医院,安徽黄山245000)ʌ摘要ɔ 吴澄是清代新安医学的代表性人物,在其著作‘不居集“中收集了各医家治虚损之法,而对于痨瘵的治法,散在于各个虚损门类中㊂该文将吴澄‘不居集“中治疗痨瘵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对后世医家以 托法 治疗痨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㊂ʌ关键词ɔ 痨瘵;吴澄;‘不居集“;肺痨;虚劳;新安医学;痨嗽方;解托法;补托法中图分类号:R 222.1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704 肺痨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损性疾病,中医中与本病相关的病名有很多,如 肺痨 痨瘵 骨蒸劳嗽 传尸 尸注 鬼疰 等㊂‘黄帝内经“将肺痨归于 虚劳 范畴,‘神农本草经“首次出现 鬼疰 之名[1]㊂华佗提出该病具有传染性,隋㊃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虚劳的病位定为五脏,‘中藏经“中有 传尸鬼疰 尸注 等传染病的详细描述,唐宋时期医家确定了本病的病位㊁病机和治则等[2]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首次以 痨瘵 定名[3]㊂明清时期,肺痨的病因病机和治则发展已较为完善[4]㊂自西方医学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后,中医将传统的 痨虫 与结核分枝杆菌比附,采纳西医表明病灶的 肺痨 病名[5]㊂吴澄是清代新安医家,号师朗,今安徽歙县人㊂吴澄自幼喜读‘易经“,后弃儒从医,尤其对虚损证的治疗有独特见解,首创外因致外损学说[6]㊂其在代表著作‘不居集“中收录了大量中医大家论治虚劳的理法方药,其中有关肺痨的论述较多㊂在清代,众多医家认为外感与内伤同时作用是导致肺痨的病因所在,外感即感染痨虫,内伤为先天禀赋不足㊁男子房劳过度㊁女子血虚㊁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而致的正气虚损;治疗肺痨的主流思想是益气养阴清热,医家普遍认为肺痨的主要病理特点为阴虚,只有益气补虚方可培元,在治本的同时辅以治标,常配化痰止咳药和收涩药[4]㊂由此可见,清代治疗肺痨的理法方药已经形成体系㊂本文把新安医家吴澄‘不居集“书中有关痨瘵的部分进行整理,阐述其特有的治痨思想㊂1 纳百家之长,对痨瘵成因的认识独具一格吴澄‘不居集“共50卷,分上㊁下两集,其中上集的30卷汇集历代名医论治肺痨之法[7]㊂如元㊃葛可久‘十药神书“曰: 保养真元,固守根本,则一病不生,四体轻健;若日不养真元,不守根本,病即生矣㊂根本者,气血精津也㊂ 提出肺痨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人体气血津液亏虚,痨虫乘虚而入,故而发病[8]㊂‘紫庭方“曰: 传尸㊁伏尸皆有虫㊂ 说明肺痨的病因为痨虫侵袭,其中记载的 上清紫庭追痨法 即为杀痨虫之法㊂元㊃滑伯仁曰: 阳虚曰生寒,阴虚曰发热,久虚久热变为骨蒸,久嗽成痨,久痨成疰㊂ 认为肺痨由骨蒸久劳形成㊂吴澄总结前人对肺痨的论述,结合自身对本病的认识,提出8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7期。
减肥朋友们看过来---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减肥朋友们看过来---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一、关于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增加了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二、中医病机——痰湿夹瘀,运化失司代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型肥胖,伴有代谢的异常。
中医认为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津液不归正化而凝聚为痰湿,痰湿大量积聚于皮下则表现为体型肥胖,皮肤松软。
痰湿阻滞气机,气滞则血瘀,痰瘀交阻,进一步影响全身的气机气化,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代谢紊乱。
简单的说,痰湿夹瘀、运化失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机。
三、主方——益气健运汤(减肥良方)(一)主方分析【药物组成】生黄芪,肉桂(后下),制苍术,冬瓜皮,干荷叶,茯苓,泽泻,生山楂,昆布,海藻,姜黄,生蒲黄(布包)。
【功效主治】益气温阳,化痰祛湿,活血祛瘀。
益气健运汤适用于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符合痰湿体质特征者。
症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面色黄胖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口黏腻或甜,身重困倦,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舌苔白腻,脉滑。
查有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黏稠度高、皮下脂肪堆积等。
【组方思路】辨体论治是异病同治的要旨。
“异病同治”常常反映在体质的同一性上。
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与肥胖有关的“代谢综合征”,与痰湿体质有内在关联,成为发病的共同基础。
通过辨识体质类型可揭示多种疾病的发病倾向,并成为发病基础,而抓住体质特征则可执简驭繁。
针对痰湿体质源于气虚阳弱,进而气滞、血瘀兼夹为患的病机要点,治以益气健脾、温肾助阳、化痰祛湿、活血祛瘀立法。
方中生黄芪益气健脾,肉桂温肾助阳。
制苍术燥湿运脾,茯苓、泽泻、冬瓜皮、干荷叶渗湿泄浊;昆布、海藻化痰软坚;生山楂活血散瘀,合姜黄、生蒲黄活血祛瘀。
刘爱华教授从痰湿角度论治代谢综合征经验
2 .。证属脾 虚湿盛 ,痰热瘀 阻。治疗 以健脾祛 湿、清 84 热化 痰为原则 ,佐 以化瘀 通络。 药用广藿香 1g 2 ,佩 兰 1g 2 ,白术 1 g 5 ,茯苓 3 g 0 ,白僵蚕 1 ,姜黄 i ,蝉 2g 0g
健康的症状群 ,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的高危 因素 ,也是 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 国人 民生活 水平的提 高和 生活方式 的改变 , 患病 率呈 明显上升趋势 , 且男性患病率 高于女性, 中老年患病 率高于青年…。据 估计,我国城市人 口中,每 8个成 年人 中至少就有 1 人 忠有 MS ,MS 已经成为 2 世纪与艾滋病 、吸毒并列的 1 三大社会 问题 ,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 。 2 传统 医学对 MS的认识 传统 中医对 MS无完整 的认识 ,无专 门的病名 ,据 其 临床表现此证属于中医 “ 肥满 ” 湿阻 ~ 消渴 ” 胸痹 ” “ “ “ 心悸 ~‘ 胁痛 ”“ 眩晕 ”“ 头痛 ”等范畴。中医学认为痰 湿是 MS的病理基础 ,也是发生肥胖、中风、消渴等的
主 要 病 因 。如 《 问 ・ 病 论 》谓 :“ 肥 美之 所 发 也 , 素 奇 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蜕 6 ,制大黄 8g g ,陈皮 1g 2 ,姜半夏 1g 2 ,葛根 2 g 0, 黄芩 1 g 5 ,川芎 1 g 5 ,焦 山楂 1g 5 ,天麻 1g 2 ,升麻 8 。 g
7剂 ,水 煎服 , 日 1 ,早 晚各 一 次 口服 。 剂
5 2 mm o/ TC : 45 . 0 lL, 5. mm o/ , l TG : 2 mm o/ LDL- : L 2.0 lL, C
26 . mmo L 9 l 。病情 明显好转 ,困倦 乏力减轻 ,效不更方 , / 守方继服 4 5剂 ,嘱其科 学饮食 ,加 强运动。复查 B : P 10 0 Hg 3 / mm ,血黏度 各项指标均显 示基本 正常。T 8 C:
中西医诊治老年代谢综合征研究近况
IDF(2004)
FBG≥5.6mmol/L,或已确诊IGR、DM正 在治疗者
SBP≥130和(或)DBP≥85 mm Hg,或已诊为 高血压
腰围 (华人):男性>90cm女性>80cm TG >1.7mmol/L,HDL-c <1.04mmol/L
(男)、< 1.3mmol/L (女) 腰围是必需因素, HDL-c和TG各为一项,
并具备任意2条或2条以上
国家/种族 性别 腰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区
男性腰围(cm) 女性腰围(cm)
欧洲
≥94CM
≥80CM
中国、马来西亚 ≥90CM
和亚洲的印第安 人
≥80CM
日本
≥85CM
≥90CM
在美国临床操作中仍会采用ATPⅢ的参考,腰围 男性≥102CM 女性 ≥88CM
同种族的中南部美国人 暂时参考南亚的推荐值
代谢综合征(MS) 老年MS的诊断标准、差异及临床意义 老年MS的治疗 前景与展望
代谢综合征(MS)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和代 谢危险因素并存为特征的综合征,以胰岛 素抵抗(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包括:中心型肥胖、收缩压和(或)舒张 压升高、糖脂代谢异常、促凝血状态、血 管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炎 性标志物水平增高等。
情绪调整: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放松、平和的 心态。
老年MS的治疗
二级干预
改善IR和降糖 调脂 减肥 降压 控制高凝状态 其他药物
老年MS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
老年MS中医概述
“脾瘅”、“痰浊”、“血瘀” MS患者属“膏人、肉人”范畴。 老年人病理特点:本虚标实 老年MS病因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病因包括:先天禀赋,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
赵宗江教授运用益肾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2例经验总结
2019 第=十一卷第十一期★Vol.21No.il趁崇江教授运用益資鮮毒化泰方治々慢性肾舷病32例经验总结*李贝金',赵宗江2**(1.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100103; 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摘要:目的探讨赵宗江教授运用益肾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32例患者的经验和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CKD肺肾气虚,瘀毒内阻型患者共32例,持程为6个月和1年,对其治疗 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疗效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肾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32例患 者经中医疗效评定,6个月疗程后显效者8例,有效者23例,无效者1例;1年疗程后临床痊愈者1丨例,显效者 18例,有效者3例。
综合疗效评定6个月疗程后临床控制者4例,显效者24例,有效者4例;1年疗程后临床 控制者17例,显效者15例。
且益肾解毒化瘀方对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血尿酸的升高均有改善作用 (P< 0.05)。
结论益肾解毒化瘀方治疗CKD中医辨证属肺肾气虚,瘀毒内阻者,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蛋白尿、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维持并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治疗经验用药规律doi: 10.11842/wst.20181107008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为—■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据20]2年报道的 我国针对中国成人CKD的大型横断面研究估计,18岁以上人群CKD患病率为10.8%,患者人数约为1.195 亿lu。
虽然现代医学对CDK的诊断不断进步完善,但 治疗手段仍较为有限,导致本病病情多呈进行性加 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赵宗江教授从事中医 临床、科研工作多年,在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慢性肾脏病“肺肾气虚,瘀 毒内阻”的病机,采用经验方——益肾解毒化瘀方治 疗肺肾气虚,瘀毒内阻型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取得 较好疗效。
补肾健脾法治疗肥胖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验案一例
环球中医药2023年6月第16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 2023,Vol.16,No.61211 ㊃医案析评㊃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09900)作者单位: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温志歌(博士研究生)㊁黄一珊㊁赵林华]作者简介:温志歌(1996-),2022级在读博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内分泌方向㊂E⁃mail:1831479145@通信作者:赵林华(1979-),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内分泌方向㊂E⁃mail:melonzhao@补肾健脾法治疗肥胖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验案一例温志歌 黄一珊 赵林华【摘要】 肥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问题之一,控制肥胖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㊁药物治疗和减肥手术㊂本例患者 皮纵缓” 纵腹垂腴”,脉象沉滑,表现为 虚壅”的病理状态,是典型的 虚性”肥胖㊂长期食物堆积,运化力量减弱,脾气日渐亏虚,补 脾之虚”,用六君子汤加黄芪,以调整阴阳气血失衡,纠偏以达阴阳之平衡㊂机体提前出现老化,整体机能减退,脏腑功能低下,肾弱是核心,补肾填精,强 肾之弱”,用二仙汤加减,阴阳兼顾,提高整体机能㊂脉象偏滑,脾虚湿聚,机体表现为 水态”,用大剂量健脾利水渗湿之药㊂脾肾兼顾,气阳皆补,利水下行,纠正人体偏态㊂基于态靶辨证思想,在宏观调态同时,结合微观打靶,临床收获良好效果㊂【关键词】 中医; 态靶结合; 脾虚肾弱; 补肾健脾; 六君子汤; 二仙汤; 肥胖; 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3.06.0291摇病案摘要患者,女,33岁,2020年11月24日初诊㊂主诉:肥胖20年㊂现病史:患者自幼肥胖,10年前曾在减肥机构减10kg,后逐渐反弹㊂饮食不控制,运动量少㊂现身高170cm,体重137k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48.44kg /m 2㊂2020年11月23号于北京美年美灿门诊部行生化检查: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44U /L↑,血尿酸(uric acid,UA):470μmol /L↑,甘油三酯:2.34mmol /L↑,总胆固醇:6.95mmol /L↑,低密度脂蛋白:4.42mmol /L↑;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10.05×109↑;肿瘤标志物:胃癌抗原:19.23↑μ/mL,甲状腺功能检查: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8.32μIU /mL↑;幽门螺旋杆菌:HP(+);肺部CT:肺结节影0.23cm;肾脏彩超:左肾多发错构瘤,1.7×1.2cm;0.7×0.5cm;腹部B 超:胆囊结石,重度脂肪肝㊂既往史: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骨质疏松㊂过敏史:鸡蛋清㊁树木㊂家族史:父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㊂刻下症见:遇冷空气打喷嚏,鼻塞㊂多汗怕热,平素易困乏,左下肢酸困,时有耳鸣,隔日1次㊂纳可,饥饿时胃疼,饭后自觉胃胀,打嗝多,无反酸烧心㊂眠可,大便日2~3次,成形,时黏腻,无夜尿㊂脉沉滑,舌底瘀,苔黄腻㊂平素月经推迟,数日到数十日不等㊂现代医学诊断:肥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重度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肺结节病,肾脏错构瘤,胆囊结石,过敏性鼻炎,骨质疏松㊂中医诊断:脾系病;辨证:脾虚肾弱证㊂治法:补脾益肾,利水渗湿㊂予二仙汤合六君子汤加减:仙茅30g㊁淫羊藿15g㊁黄芪30g㊁党参18g㊁炒白术15g㊁茯苓60g㊁陈皮18g㊁当归15g㊁泽泻30g㊁煅瓦楞子30g㊁决明子30g㊁车前子30g㊁威灵仙30g㊁虎杖15g㊁茵陈30g㊁鬼箭羽18g㊁五味子15g㊁生姜15g,12剂,日1剂,早晚饭后分服;嘱患者于脐周穴位拔罐,每周5~7次㊂2020年12月5日二诊,体重134.5kg,坚持拔罐,脐围137cm㊂刻下症见:鼻塞较前减轻,脸侧面痤疮,无胃疼㊁胃胀,打嗝减少50%~60%,耳鸣近2周1~2次㊂纳可,眠可,二便调㊂舌苔黄腻,脉沉细滑㊂处方:上方调加桂枝18g㊁蒲公英30g,茯苓加至75g㊂12剂㊂2020年12月24日三诊,体重130.5kg,坚持拔罐,脐围133cm㊂目前服用四联药物,无胃胀㊁反酸㊁烧心㊂纳眠可,困乏消失,仍多汗怕热,耳鸣消失,左下肢酸胀好转50%,大便日2~3次,成形,小便调㊂舌苔黄腻,脉沉细滑㊂月经12月22日来潮㊂上方调桂枝24g㊁茵陈45g㊁仙茅15g㊁淫羊藿9g㊁虎杖30g㊁鬼箭羽30g㊁黄连9g㊁陈皮30g㊂12剂㊂2021年1月9日四诊,体重128kg,坚持拔罐,脐围130cm㊂痤疮已消,胃部症状不明显㊂耳鸣消失,双下肢酸困不明显,纳眠可,大便日行三次,苔黄厚,脉沉细滑㊂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TSH:5.037μIU /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9.5IU /m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7.05IU /mL;生化检查:UA:434μmol /L,TCHO:5.88mmol /L,TG:2.17mmol /L,LDL:3.95mmol /L,谷丙转氨酶:33U /L,AST:21.2U /L;血常规:WBC:6.76×109/L㊂上方去淫羊藿,调黄连12g㊁茯苓90g,加葶苈子15g㊁炒白芥子12g㊂1212 环球中医药2023年6月第16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2023,Vol.16,No.6随访,服药至3月底,体重降至112.5kg,服药4个月,体重减轻25kg左右㊂2021年7月21日复查TSH:3.81uIU/mL㊂2 讨论2.1 现代医学对肥胖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认识肥胖是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者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㊂肥胖状态和甲状腺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甲状腺激素是能量消耗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机体代谢的整体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㊂甲状腺功能和肥胖状态相互影响,哪个因素作用更大,尚没有定论㊂肥胖可能不仅是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结果,也是导致甲状腺紊乱的原因㊂经研究发现,肥胖人群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增加,多表现为TSH水平升高为主的亚临床甲状腺减退症[2]㊂而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人群中,TSH的升高肯定会造成体重和血脂紊乱的加重㊂而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㊂由于脂肪组织内分泌作用及其维持稳态中的重要性[3],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功能紊乱会导致多种器官和系统的代谢紊乱,尤其是内分泌系统[4]㊂肥胖还会导致身体保护机制故障,给自体免疫疾病创造最佳环境[5]㊂长期肥胖状态通过影响淋巴组织改变白细胞的数量和炎症表型[6],表现为白细胞数量升高㊂而肥胖合并亚临床甲减的患者较肥胖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㊂正常范围内,TSH水平处于正常高值,肥胖患者有利于处于代谢正常状态㊂TSH水平处于正常低值,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代谢紊乱[7]㊂肥胖患者伴有代谢异常同样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的人群中TSH的升高伴随着肥胖和代谢紊乱程度的加重[8]㊂肥胖状态㊁甲状腺功能异常㊁代谢紊乱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病因复杂,治疗尚存在难点㊂研究发现肥胖患者TSH浓度较普通人群高,但体重减轻后TSH也会有相应回落[9]㊂而本例患者就诊过程中未使用抗生素㊁未口服西药,伴随着体重的下降,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㊁TSH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㊂以脐围代替腰围,测量方法为身体直立不吸气收腹的情况下,环绕肚脐一周的尺寸,测量起来简便易行,位置相对固定,前后误差较小,也有相关研究证明脐围用于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准确性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腰围诊断代谢综合征[10]㊂2.2 本案辨治思路本例为一个典型的虚性肥胖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 BMI高达48.44,结合患者体态: 皮纵缓” 纵腹垂腴”,脉象沉滑,虽为肥胖,但绝非为实热积聚之实胖,加之甲状腺功能低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黏液性水肿,整体表现为 虚性”肥胖㊂脾气亏虚,运化能力减弱,长期食物堆积在中焦,日久发为肥胖,呈现为 虚壅”的病理状态[11]㊂脾气亏虚日渐,累积阳气不足,气阳皆不足,积久及肾,肾精不足,脏腑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功能减退㊂‘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篇“: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㊂”本例患者整体治疗思路以 补益”为主㊂处方以六君子汤加黄芪和二仙汤加减治疗,六君子汤加黄芪,药性味偏温,甘温益气,主治脾胃虚弱,生风多困㊂患者脉象偏沉,时有耳鸣,且伴有月经后期,年纪三十过三,已有骨质疏松,整体表现为脏腑功能衰退,精气不足,不能充养天癸,经血不能按时而溢,骨髓失于濡润,提前出现骨质老化等表现㊂因此用二仙汤温肾阳,补益肾精,调理冲任,提高机体整体代谢机能㊂脉象偏滑,脾虚湿聚,机体表现为 水态”,用大剂量茯苓㊁泽泻㊁车前子健脾利水渗湿㊂茵陈清利肝胆湿热㊂决明子㊁威灵仙㊁鬼箭羽㊁虎杖为治疗高脂血症的靶药,五味子为治疗肝功能异常的靶药[12],这几类靶药药性偏寒凉,用一味生姜为反佐,中和其寒凉的药性㊂二诊时面部出现痤疮,加用蒲公英与桂枝,两者相和,标本同治,一方面蒲公英清热解毒,治疗新发痤疮,另一方面谨守气阳不足之病机,加桂枝以通阳化气,温通经脉,两者一补一泻,一温一凉,配伍得当精准㊂后几诊加大利水之茯苓剂量,灼加化痰㊁利湿理气之功,收获良效㊂2.3 脾虚肾弱是症结虚,即 不足”,更多体现偏盛关系中弱的一方,前提是不平衡,是失衡状态下的 弱”[13]㊂弱,即 衰弱”,是平衡状态下的 虚”,此平衡为 弱平衡”,即阴阳虽处较低水平,但却是平衡的㊂脾虚是病理状态,脾气不足,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出现了 缺口”㊂患者 皮纵缓” 纵腹垂腴” 饥饿时胃疼,饭后胃胀”是 脾虚”典型的宏观表征㊂其病之初,莫不由于饮食不节,过食油腻肥甘㊁酒酪浆饮,损伤脾胃,导致中土亏虚,运化不及,膏脂未及时代谢,留积体内,积久生变,机体正气渐虚,阴阳平衡失调,尤其是脾肾亏虚,脾虚则水湿运化失司,湿聚成痰,衍生痰浊㊁是湿邪等病理产物㊂肾虚则气化不利,最终水湿㊁痰饮蓄积为病㊂肾弱是低水平的正常状态,但提前出现的机体老化,整体机能减退则属于异常表征㊂患者 时有耳鸣㊁下肢酸困㊁月经推迟㊁脉沉”伴有骨质疏松等病史是 肾弱”的宏观表征㊂而老年肾弱的典型宏观表征为 夜尿增多”㊂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物质匮乏(精)㊁能量不足(气)㊁信息失控(神),是机能减退相关疾病的三大特征,即精㊁气㊁神的不足㊂衰弱㊁老化是其核心要素㊂在内分泌,是垂体㊁肾上腺㊁甲状腺㊁性腺等的功能不足,尤其是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可以没有或者尚未出现典型的肾虚表现,仍需要从肾脏论治㊂肾脏衰弱,气化作用减退,阳气不化,则水饮留滞,滞塞日久,则生痰饮㊂2.4 虚宜补,弱宜从治虚在于调整阴阳气血失衡,纠偏以达阴阳之平衡㊂治弱在于使整体提高变强,常需阴阳兼顾㊂脾虚肾弱者,要健脾益气,补 脾之虚”;补肾填精,强 肾之弱”㊂环球中医药2023年6月第16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2023,Vol.16,No.61213‘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篇“曰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所谓 形不足者”,是指形体虚衰,不任风寒,不任动作㊂本质在于机体功能的衰退,阳和气的不足㊂因此对于形体不足的人,用气味药物来温补㊂此例患者遇冷空气打喷嚏,鼻塞为肌表不固,卫阳不足,易为外邪所侵,为不任风寒;平素易困乏,左下肢酸困,为气力不足,不任动作㊂所谓 温之以气”,指凡以升浮为主,具有发散解表㊁散寒清热㊁行气通络㊁助阳㊁补阳㊁益气等功能者,均是气药㊂因此用六君子汤加黄芪㊁桂枝补肺脾之气,桂枝㊁黄芪㊁党参㊁炒白术均为 气薄之品”,甘温益气,温通助阳,使气流周身,阳气涌动,提高机体代谢㊂所谓 精不足者”之精,即指广义之精而言㊂ 精不足”乃泛指人体的精㊁血㊁津液的亏耗㊂ 补之以味”,指具有通积涌泻㊁泻火坚阴㊁养阴补血㊁活血化痰等功能者,均属 味”药,多是味偏苦酸咸㊁性属寒凉之品[14]㊂因此本例患者不仅用了仙茅㊁淫羊藿等 味厚之品”,亦用了苦寒清利及淡渗利湿如车前子㊁茯苓㊁泽泻等 味薄之品”,当归㊁芍药类养血活血之品,亦属味薄之列㊂只有精充气旺,不断化生精微以充养形体,减缓机体老化的速度,延缓衰老进程㊂2.5 态靶结合赵林华教授临床遣方用药强调态靶辨证,即 调态”和 打靶”相结合㊂调态即从宏观入手,针对疾病的寒热㊁阴阳失衡之态,厘清疾病发展各个阶段特点,归纳核心病机进行论治,利用药物的偏性进行调节,促进人体阴阳自和,疾病向愈,像临床常见的肥胖㊁代谢综合征等一些慢病㊁老年病来说,病因复杂,或病因不明确的情况下,中医调态为疾病诊治提供一种思路㊂此例患者整体上表现为虚态,因此以 补益”为核心,以六君子汤加黄芪及二仙汤加减治疗;又见脉象偏滑,体内水湿偏盛,大偏态下又表现为 水态”的小偏态,针对水态,临证常用 茯苓㊁车前子㊁泽泻”等药物健脾㊁利水㊁渗湿㊂体重基数过大者,临床使用药物时,适当加大药物初始剂量,茯苓60g起步㊁茵陈30g起步㊁虎杖15g起步,以15g为增幅,茯苓可用到90g以奏祛湿利水之功效,茵陈用至45g以清热利湿,虎杖用至30g以利湿解毒,以并时刻观察患者的服药后变化㊂打靶”即提高临床治疗的靶向性和精准性,临床治疗的靶向性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靶向疾病本身㊁典型症状与临床理化指标㊂决明子㊁威灵仙㊁鬼箭羽㊁虎杖为治疗高脂血症的靶药,决明子95%乙醇提取物可通过激活脂蛋白脂肪酶和肝素化血浆脂解酶活性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浆及肝脏中的脂质水平[15]㊂威灵仙可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预防胆结石形成㊁抗炎镇痛[16],鬼箭羽通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㊁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从而降血脂[17]㊁也可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㊂虎杖可通过诱导脂解作用㊁激活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诱导脂质动员降低甘油三酯[18]㊂五味子㊁茵陈为治疗保肝靶药[19],五味子乙素可通过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HMGB1/TLR4)信号通路,使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五味子提取物还可以对抗骨质疏松[20],降低脂肪合成,增加脂质代谢改善脂肪代谢[21]㊂茵陈有显著的利胆和保肝作用,可显著降低血清中转氨酶水平[22]㊂3 结语和思考对于现代病因复杂或病因不明确的疾病,强调态靶辨证,宏观调态和微观打靶相结合,辨病态:虚弱者,多与脾㊁肾相关;予治疗:多以补益为主,从补气㊁温阳入手,注重扶助正气, 补形之不足”㊂从阴㊁血入手,补 精之不足”,纠正脏腑功能低下状态㊂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联合运用靶药,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方可收获良效㊂参考文献[1] Kim B.Thyroid hormone as a determinant of energy expenditureand the basal metabolic rate[J].Thyroid,2008,18(2):141⁃144.[2] Shinkov A,Borissova A M,Kovatcheva R,et al.Thyroiddys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Bulgarian adults[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e,2013,8(6):742⁃748.[3] Trayhurn P.Hypoxia and adipose tissue function and dysfunctionin obesity[J].Physiol Rev,2013,93(1):1⁃21.[4] Blüher M.Adipose tissue dysfunction contributes to obesityrelated metabolic diseases[J].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Metab,2013,27(2):163⁃77.[5] 肥胖诱发自体免疫疾病[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11):2573.[6] 刘砺,张丽娜,潘琦,等.肥胖与免疫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17,6(39):631⁃633.[7] 张沥.甲状腺功能对肥胖及其相关代谢异常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8] JI C Y,SUN J L,CHEN T J.Dynamic analysis on the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school⁃ag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recent15years in China[J].Chin J Epidemiol,2004,25(2):103⁃108.[9] 王宇芃.肥胖及代谢异常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1.[10] 张儿花,刘永佳,何兴祥,等.脐围代替腰围在诊断代谢综合征中的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6(1):38⁃40.[11] 温志歌,黄一珊,赵林华,等.仝小林从 土壅”论治肥胖[J].中医杂志,2022,53(10):914⁃917.[12] 宋丽丽,宋鑫迪,李正祎,等.五味子有效成分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1,42(3);212⁃215.[13] 仝小林.仝小林微医辨惑传习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82.[14] 高思华,张珍玉.论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6(2):11⁃19. [15] Awasthi V K,Mahdi F,Chander R,et al.Hypolipidemic activityof Cassia tora seeds in hyperlipidemic rats[J].Indian J ClinBiochem,2015,30(1):78⁃831214 环球中医药2023年6月第16卷第6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une2023,Vol.16,No.6[16] 耿宝勤,徐继红,庄贤韩.威灵仙治疗胆囊炎的实验研究[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7,26(1):13⁃16.[17] 孙婧,杨燕云,康廷国,等.鬼箭羽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7):85⁃95. [18] 夏婷婷,杨珺超,宋康,等.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3):294⁃297.[19] 熊刚,邹华,胡承莲,等.基于HMGB1/TLR4信号通路评价五味子乙素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3):140⁃143.[20] 郭军鹏,张兆鹏,于兰英,等.五味子提取物治疗对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骨强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175⁃177.[21] 李蕾,王瑞锋,张丽晓,等.五味子乙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15):1812⁃1817.[22] Choim K,Han J M,Kim H G,et al.Aqueous extract of Artemisiacapillaris exerts hepatoprotective action inalcoholpyrazole⁃fed ratmodel[J].J Ethnopharmacol,2013,147(3):662⁃670.(收稿日期:2022⁃06⁃12)(本文编辑:邱灵慧)。
从痰湿论治脂代谢异常临床研究
从痰湿论治脂代谢异常临床探究脂代谢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在调整脂代谢异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探讨了从中医痰湿理论出发,对脂代谢异常进行论治的临床探究。
痰湿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体质,形成的原因可以是久病及不良的生活习惯。
痰湿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一种寒湿邪气阻滞了正常气血运行的病理状态。
痰湿具有“壅滞”、“黏稠”、“粘滞”的特点。
痰湿在脂代谢异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脂肪代谢减慢、胆固醇排泄障碍等。
本次临床探究选取了80名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比较组,每组40人。
比较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医药帮助治疗,主要针对痰湿体质的调理。
治疗周期为3个月。
观察组的中医药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通络祛痰、祛湿化痰、健脾化湿等治疗法则。
详尽方剂为桂枝加薏仁汤、半夏厚朴汤、二陈汤等。
比较组的常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通过观察组和比较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而比较组的总有效率为65.0%。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比较组。
同时观察组在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
中医药疗法对脂代谢异常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起首,中医药的理论是基于整体观念的,可以综合思量患者的症状、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其次,中医药具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从根本上改善脂代谢异常。
最后,中医药疗法具有奇特的治疗手法,如针灸、拔罐等,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整气血运行等方式,增进脂代谢的正常化。
当然,本临床探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的探究来验证中医药治疗脂代谢异常的有效性。
此外,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也要与现代医学结合,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健脾益肾排浊泄毒法对尿毒症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影响论文
内蒙古中医药1.2治疗方法:50例患者均采用笔者自拟的益胃养阴汤进行治疗,方药组成为:麦冬15g ,生地10g ,沙参12g ,石斛15g ,白芍12g ,白术10g ,生山药15g ,鸡内金12g ,甘草6g 。
随证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口干、大便燥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纳差少食者加山楂、茱萸;夜寐不安者加夜交藤、远志。
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1个月为一疗程。
1~2个疗程之后评价疗效。
1.3疗效评价: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或炎症明显改善,黏膜下血管网显露减少;组织学检查固有黏膜腺体无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胃镜下胃黏膜炎症病灶有不同程度减少;组织学检查固有黏膜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不同程度改善,异型增生减轻;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变,胃镜下和组织学检查均无改善,或病情加重。
2结果50例患者经过1~2疗程之后,显效15例,占30.0%;有效29例,占58.0%;无效6例,占12.0%;总有效率为88.0%。
3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中“胃脘病”“胃痛”“痞证”等范畴,“痛”“胀”“痞满”是其主要特点,一般痛、胀好治,而痞满难愈。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入五脏,则嗔满”。
《医学正传》认为:“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积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所致焉。
”以上论述说明,该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药物损害、素体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4]。
患者暴饮暴食,饮酒过度、恣食生冷等各种损害因素伤及脾胃,致胃气痹阻、脾失运化、脾胃失衡、升降失司,纳运无力则食滞中焦、水湿停聚,久之湿热内蕴、耗伤津液,致血凝肉腐、诸症而生。
《杂病源流犀烛·胃痛》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壮者邪不能干,虚则着而为病”。
补脾益肾方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__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补脾益肾方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__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中文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运用补脾益肾方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CKD4期患者,观察其疗效指标和安全性,为CKD4期治疗提供能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临床证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来自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纳入患者均符合CKD4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证的诊断。
对照组予以每日口服氯沙坦100mg加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补脾益肾方每次1小袋,每日三次,以150ml温水溶化后口服。
两组观察期均为一年。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肾小球滤过率、终点事件发生率和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血脂(TG、TC、HDL、LDL)等实验室指标,检测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等作为安全性指标。
结果:1.在中医主要症状总疗效方面,治疗组临床缓解0例,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8例,中医主要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临床缓解0例,显效1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中医主要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为46.6%,二者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对比:两组中医主要症状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结果为(P<0.01),说明积分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组的中医主要症状都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3.肾小球滤过率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治疗组发生终点事件例数为7例,发生率23.3%;对照组发生终点事件的例数是11例,发生率 36.7%。
浅述《伤寒论》以病机为核心的辨证观
时珍 国医国药 2 0 1 3年第 2 4卷第 2期
胖、 浮肿 、 泄泻 、 嗜睡 、 困倦 、 头晕 、 乏力等症 , 与高血糖 、 高血脂 、 肥 收功能 的认识。随着现代 疾病谱 的转变 , 除消化系疾病 外 , 代谢 胖等代谢异 常密切相关 J , 高血糖 、 高血脂 等都是气 化障碍 影响 性疾病 、 内分泌系疾 病如肥胖 、 胰 岛素抵抗 、 糖尿量递减、 糖尿病 、 物质和 能量代谢 的结 果 , 进 而引起糖 尿病 、 高血压病 、 肥胖 , 代谢 代谢综合征 、 甲状腺 功能亢进 或低 下、 多囊卵巢综合症 、 特发性水 尤其是 在“ 脾 运失 综合征 。治 以宣 畅气化 、 健脾化痰 、 化瘀利湿为 主 , 以 自拟 阳化汤 肿等疾病 的病机多与脾 胃气化功 能失调有关 , 基 础上 , 精微物质 糖 、 脂、 蛋 白质等 之间 的转化 , 以及物 质与 治疗 。药用桂枝 、 法夏 、 陈皮 、 苍术 、 石菖蒲 、 茯苓 、 南 山楂为 主。 司” 2 . 2 . 3 “阴化不足” “ 阴化不足” 多 由禀赋 不足 , 或素体 阳热 , 或 能量之 间的转化失 常密切相关 , 因而结 合现代生物 医学研究 和临 饮食情 志 内伤 , 导致脾 胃虚弱 , 水谷精微化 生不足 , 出现消瘦 、 乏 床实践 , 进一步探讨 和深化中医“ 脾 主运化” 理论 的科学 内涵 , 明
5.
3 ] 俞尚德. 脾胃 学说求正之三. 浙江 中医学院学报 , 2 0 0 1 , 2 5 ( 4 ) : 1 . 治 以健脾 温 肾、 宣畅气化 、 化痰 祛湿为法 , 方 以六 君子汤 、 真武汤 [ 4 ] 刘 毅, 冯晓桃 , 王 文健. “ 脾 主运 化” 理 论再认 识 一“ 脾 主运 ” 与 和金匮 肾气丸为 主 , 药用党参 、 炒 白术 、 茯苓 、 泽泻 、 淮山 、 丹皮 、 芍 [
糖肝煎治疗代谢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演示稿件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糖肝煎治疗代谢综合征(肝郁脾虚证) 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 状和体征,降低血糖、血脂水平,减轻 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免疫力。
而影响脾胃功能。
脾虚
02
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因素导致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
停,形成痰湿,影响气血运行。
痰瘀互结
03
痰湿与瘀血相互搏结,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加重代谢综
合征的症状。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主要症状包括情绪抑郁、胸胁胀满、腹胀纳呆、大便溏薄 等;次要症状包括乏力、气短、头晕等。
研究对象与分组
要点一
研究对象
选取90例原发性高血压肝郁脾虚证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 组。
要点二
分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定时记录患者情况;定时记录 患者情况。
给药方案与实验设计
给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定时记录患者情 况。
实验设计
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肝郁脾虚证是代谢综合征的常见证候之一,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乏力 等症状。
中医药在治疗代谢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糖肝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 方剂,具有疏肝健脾、祛湿化痰等功效。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观察糖肝煎治疗代谢综合征(肝郁脾 虚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
研究意义
为代谢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提供一 种新的治疗方法,丰富中医药治疗代 谢综合征的理论和实践,为临床治疗 提供科学依据。
代谢综合征讲课-演示文稿
黄芪、丹参、赤芍、川芎
从痰瘀互结论治
痰湿浊毒和瘀血皆是MS的重要病理产物, 瘀血与痰湿互结,不易祛除。
化痰助于行气活血,而活血又助于化痰祛 湿。
山楂、马齿苋、虎杖、泽泻、酒大黄、丹参 黄连温胆汤 半夏、白术、天麻、生山楂、红花、赤芍
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能施化,致令腹 胀满。” 《医学入门》: “终日屹屹端坐,最是生死。人 徒知久行久立伤人,而不知久卧久坐之尤伤人 也。” 张志聪:“中焦之气,蒸其津液化其精微,发泄 于腠理,淖泽注于骨……溢于外则皮肉膏肥, 溢于内则膏丰满
脾主四肢肌肉, 活动减少, 四肢懈怠, 影响脾的 健运, 水谷不化精微, 体内代谢紊乱。
血脂紊乱、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治疗
辛伐他汀4S试验
辛Hale Waihona Puke 他汀可使MS患者LDL-C水平降低37%,冠心病事 件相对危险降低40%,其机制可能与降低LDL-C水平 及对多种心血管病发病机制包括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VA-HIT临床试验
贝特类吉非罗齐表明,5年期间HDL-C平均增加7·5% 及TG降低24%,心及脑血管事件分别显著降低22% 及31。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心内科 李晓
概念及认识的发展过程
20世纪60、70年代, 已确认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 乱及糖尿病并存的情况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 病的联系,并称之为代谢综合征(MS)。
20世纪80年代末,Reaven等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发 病基础, 将此种状态称之为IR综合征。
竞争激烈,压力,高度紧张,肝失条达,肝气郁滞。 《灵枢·五变》云: “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
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 。 现代医学: 发怒及精神紧张时引起内源性儿茶酚胺增高, 导致高血压、高血脂; 血糖升高。 肝木克土,脾失健运,脾胃气滞,可致食郁; 升降失司,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聚湿成痰,致痰浊内生。 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则头晕、目涩、视物不清; 肝阳升动,上扰清阳,甚者损及肾阴,阴不敛阳 肝阳上亢而致眩晕、头痛。 肝郁气滞,气郁不行,水湿痰浊瘀血内停
代谢综合征中西医诊疗现状与展望
专题·中西医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专家简介:钱秋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首届齐鲁名医,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Email:qianqiuhai@126.com基金项目:钱秋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钱秋海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作者简介:张新颖,主治医师,Email:ying8659@126.com通信作者:钱秋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qianqiuhai@126.com代谢综合征中西医诊疗现状与展望张新颖,钱秋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摘要]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的临床症候群,是多种代谢紊乱在个体内聚集的病理状态。
不仅发率病高,而且危害性大,显著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目前西医对MS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了,治疗上,仍处于围绕MS各组分的对症治疗阶段,而且不良反应多,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疗效并不理想。
中医认为MS病机主要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并与痰湿、瘀血、浊毒有关,并以此为治疗重点,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根据整体观念进行辨证论治,并配以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防治MS疗效显著。
特别是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诸多方面显示了较大优势。
李惠林论治肥胖型代谢综合征经验
李惠林论治肥胖型代谢综合征经验
方泽彬;张曼怡;王高祥;曾霖;熊倪;钟淑贞;胡馨予;黄宝利;刘德亮;赵恒侠;李惠林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23(44)3
【摘要】肥胖型代谢综合征是内分泌科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为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和经济压力。
李惠林主任医师认为脾肾两虚是肥胖型代谢综合征的内因,饮食不节、运动过少是外因,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痰浊瘀血是其病理因素。
李惠林主任医师以
抵当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本病,以疏肝理气、健脾补肾、祛湿化痰、活血化瘀
为法,并指导患者开展锻炼,调起居、畅情志。
【总页数】3页(P367-369)
【作者】方泽彬;张曼怡;王高祥;曾霖;熊倪;钟淑贞;胡馨予;黄宝利;刘德亮;赵恒侠;李惠林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
【相关文献】
1.李惠林从肝脾论治良性甲状腺结节经验
2.李惠林从肝脾论治良性甲状腺结节经验
3.李惠林从湿论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经验
4.李惠林从痰瘀论治肥胖症经验
5.李惠林教授从肥胖论治糖尿病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脾益肾方
健脾益肾方党参30g( 或西洋参) 、白术15g、黄芪30g、当归15g、鸡血藤30g、黄精15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薏苡仁30g、连翘12g、防风12g、猪苓20g、鸡内金12g、砂仁12g、泽兰12g、丹参20g、炒莱菔子12g、生地20g、炒谷芽12g、炒麦芽12g、甘草6g 随症加减:外感者加葛根、板蓝根、银花等;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 60~100g) ,加五味子、人参,仙鹤草、山药等;阴虚明显者,加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墨旱莲、鳖甲等;热毒盛者,重用生地( 40~60g) ,西洋参,连翘(20~25g),加葛根30g、石膏30g;热壅血瘀者,加生地、丹皮、赤芍、紫草、茜草;热闭心包者加羚羊角粉,必要时服安宫牛黄丸等。
(一)本方以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补气健脾,二者相伍,健脾强胃,资生气血,共为君药。
黄芪直入中土而行三焦,为补气要药,共同加强党参、白术健脾益气之力:当归、鸡血藤俱入血分,活血、养血、补血,以达祛瘀生新,与阳药共成生精血、复元气之功;黄精滋补肾阴;枸杞予平补肝肾、补益精气,使阴生阳长;菟丝子补肾益精;薏苡仁健脾益气渗湿:连翘清热解毒,祛除毒邪;上述八味俱为臣药。
防风与黄芪、白术配伍取玉屏风散之义,益气固表止汗:猪苓利水渗湿;鸡内金健脾消积散结:砂仁化湿行气;泽兰活血祛瘀;丹参凉血活血祛瘀;炒莱菔子消食除胀、消积化痰;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炒谷芽、炒麦芽健脾益胃消积;上述十味为佐药,共同助君、臣之药以健牌益气,并消除热、瘀、湿、毒等病理产物。
甘草调和诸药,并健脾益气,为使药。
( 二) 治则治法与组方探讨1.健脾和胃、补肾填精是扶正升白的关键化疗药一则直伤骨髓精气,导致髓亏肾虚精少,本源受损,血生乏源,二则致脾胃运化受损,致使气血生化无源,直接影响血液化生。
因此健脾和胃、补肾填精是扶正升白的关键。
《灵枢· 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即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是气血生成的物质基础,脾健胃和能使气血生化有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观
察
作者:邓舜,吴桂熙,王永年,陈加云,苏建华,于建忠,丁霞【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为原则组方辨证施治,对照组32例,予二甲双胍治疗,均8周为1疗程。
结果:对TG下降,HDL C上升及SBP、DSP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FBG下降两组均有显著疗效。
结论:中药在降低体重、血糖方面与二甲双胍疗效相当,在降低血脂、血压方面疗效优于西药。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健脾益肾化痰祛湿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DM)、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其集簇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R)有关[1]。
MS治疗的核心为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及逆转靶器官损害,具体策略为综合干预和个体化治疗,其中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应贯穿于MS病程的始终[2]。
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优势,全面调查患者体质状态,进行中医药治疗MS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
2005年起我们共同开展以健脾益肾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2005年1月~2007年5月我院内科门诊或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未经药物治疗的患者,共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26~73(47.2±15.4)岁。
入选标准[3]:代谢综
合征的诊断符合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⑴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25.0kg/m2;(体重/身高的平方)。
⑵高血糖:空腹血糖≥110mg/dl(6.1mmol/L)及/或糖负荷后血浆糖≥140mg/dl(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⑶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及/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⑷血脂紊乱:空腹总胆固醇TG≥150mg/dl(1.70mmol/L);及/或空腹血HDL C:男性<35mg/dl(0.9mmol/L),女性<39mg/dl(1.0mmol/L)。
排除已经明确诊断高血压或糖尿病且已经服用西药治疗者。
1.2 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均进行健康宣教,即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增加体力活动,改善不良膳食,戒烟限酒等。
同时治疗组以脾肾不足,痰浊内蕴为基本病理基础,以补脾益肾,化痰祛湿为基本治法,药用黄芪、苍术、山药、生何首乌、补骨脂、法半夏、天竺黄、橘红、决明子、泽泻、干荷叶为基本方加减。
阴虚加天花粉、知母;阳虚加仙茅、仙灵脾;肝阳上亢加钩藤、夏枯草;血瘀加桃仁、红花。
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25mg,早晚各1次口服。
治疗、观察时间同为8周,治疗前、治疗后4、8周末分别记录身高、体重、药物反应、空腹(禁食12h后的晨8时)血糖(FBG,葡萄糖激酶法测定)、TC、HDL C、LDL C、TG(酶法测定)。
其中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有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二甲双胍对各项观察指标的影响见表1。
表1 二甲双胍对各项观察指标的影响(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下同)
2.2 中药对各项观察指标的影响见表2。
2.3 副反应对照组出现乏力1例,腹痛、腹胀、呕吐4例,继续服药或对症治疗后缓解;治疗组出现胃脘不适3例,改饭后服药或中药加减治疗后缓解。
表2 中药对各项观察指标的影响(略)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与现代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有关。
中医学认为,MS的形成与先天禀赋、过食肥甘、疏于劳作运动,以致脏腑失调,痰饮水湿内聚等有关。
本病基本病机属于本虚标实。
本虚多为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标实以水湿停聚,痰浊内生为主。
治则当以健脾益肾,化痰祛湿。
方中黄芪、苍术、山药益气健脾燥湿,生何首乌、补骨脂补益肝肾,法半夏、天竺黄、橘红燥湿化痰,泽泻、荷叶利水渗湿,决明子平肝潜阳,助荷叶降脂减肥。
中药辨证治疗,在降低体重、血糖方面与二甲双胍治疗组疗效相当,而在降低血脂、血压方面则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且副作用较少。
为便于患者服用,将有效配伍汤剂研制成丸剂,将成为笔者的下一步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黎明,纪宝华.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的认识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1):13-19.
[2]Grundy SM,Honsen B,Smith SC,et al.Clinical manage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J].Circulation,109:5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