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为择校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均衡为择校热“降温”

---关于“择校”现象的若干思考作者:赵彤 201204010150

摘要:伴着当下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一变化的背后悄悄影响的是人们的消费观念,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过渡。为此教育消费的增加变显得合情合理。“择校热”的风波被人们掀起究其原因可以说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所致。但一事物存在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固定的,关于“择校”现象的分析应该引起更多思考。针对原因相应政策,最后使之合理改善。

关键字:择校利弊分析政策合理性

前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择校”词义显而易见,择的是优秀的,淘的是落后的,这里谈不上什么优胜劣汰,而是一种教育发展不平衡的表现。被淘汰的学校被统称为“薄弱学校”。这批学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而且严重妨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然而关于“择校热”的观点众说纷纭,仍无统一的定论。因此要做的只有理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利弊,对症下药,趋利避害,还教育一个良好育人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现象成因入手,从教育公平、国家法律政策、社会发展三个方面说明择校的必然性,对择校现象进行利弊分析后结合国外择校政策研究,提出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及解决措施。

正文

一、择校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1、择校内涵:择校是指学生对自己就读的学校或家长对其子女就读的学校的一种主动的选择性行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具体来说就是指家长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为了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学生选择学校的目的,进而增强自身全面发展,使自己将来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择校的本质就是在教育资源差异下,学生对于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

2、变现形式:①舍近求远的求学

②所择学校高的收费标准

③择校分数线的控制

④将学校划分为不同等级

我国最早在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就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应设置小学、初级中学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但是在过去长时间这一政策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比较顺利,而在大中城市和十几年后的农村地区都出现各种问题。唐莉娜在《“就近入学”探究—对义务教育择校现象的思考》中提到:集居的人口和密集的学校布点使选择学校在大中城市中客观地促使择校的可能性,外加上学校办学水平的差异,优质

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导致择校遍行,‘就近入学’政策得不到落实。但是,就近入学不能满足教育资源的共享,所以择校就是对就近入学政策的补充,这一说法是徐雪梅在《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合理性---基于教育公共性的视角》中明确提出。

二、“择校热”成因分析

1、时下的社会热点中堪与炒股热媲美的,当数择校热了。伴随着以推动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核心的新《义务教育法》全面实施的,是从东部发达地区直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里掀起的一波高于一波的择校热潮。这其实正在告诉我们,择校问题并非是修改一部法律或者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就能解决的。去分析导致此类择校热的教育体制和社会背景,倒是想从一个细小的角度,对与形成“择校热”相关联的“当事者”作一番心因分析,或许还能提供一个破解择校难题的新视角。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道理。

1)政策原因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再加上十年“文革”期间教育与科技一片空白,党和国家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当时国情出发,制定和实施重点学校政策。事实也证明,这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但是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重点学校政策对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它也给历史留下了后遗症。由于国家在两者之间教育资源长期分配不均衡,加上严格的择优选拔、层层淘汰的考试制度使得重点学校与

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生源-质量-效益-社会声望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差距越来越大。起初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一批重点学校,现在也因为缺乏天时、地利、人和形成了一批薄弱学校。所以,这种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环境而导致的学校非均衡发展是促使学校择校热潮高涨的根本原因。

2)经济原因

“穷国办大教育”一直是我们的骄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目前中国教育公共支出约占世界公共教育支出的1.5%,但负担的三级正规教育学生却占全球的20%。人均教育公共支出仅为发展中国家的25%在目前政府现有的财力情况下,还不可能满足所有学校的办学需要。为了集中优势力量,只能把能够筹集到的发展资金向少数学校(主要是重点学校)倾斜。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金的短缺就注定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在这种教育资源倾斜投入烦人环境下,那些重点学校也就成了特殊的利益群体,并逐渐形成“马太效应”。所以这种类似“滚雪球”式的教育发展模式也就决定了传统学校存在的必然性。

3)学生家长的心理原因

一群左右择校“温度”的真正主体。这群主体的择校心理因素复杂多元:其一,攀比心理。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都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识和心态,追求的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制高点;其二,从众心理。对教育问题的自我判断力弱,别人的孩子都去了我的孩子也一定也要去,而且去的人越多的学校一定是最好的学校;其三,面子关系。不少家长的择校行为,已不单纯是从孩子自身考虑,更主要的是自己的面子。在不少地区,能否挤进热门学校已成了考量家长综合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小车是开普桑还是开宝马一个概念;其四,迫于无奈。部分家长是教育内行,很能对择校作“性价比”

分析,但在众多“替孩子着想”的亲朋好友的圈子里,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弱者”,不得不屈从亲友们的主张(有的还是孩子自己的要求)。

4)家长观念的追捧

毫无疑问,在上面所述的种种因素中,面对“择校”这颗“酸葡萄”,家长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当我们在迁怒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民办教育办学行为的管理缺失的同时,家长作为择校的主体,完全应该对这样的一个“市场”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为只有理性、成熟的消费者,才有可能培育出理性、成熟的市场。但在事实上,许许多多的家长是在缺乏对教育规律的基本了解和对自己孩子认真评估的情况下,受到即时的某种心理影响而作出择校决定的。由此才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如过江之鲫一般把择校当成是一种时尚来盲目追捧。

5)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义务教育阶段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是择校出现的直接原因。经济水平的发达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历来偏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4.2%,而我国教育投入仅GDP的2.66%;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教育经费是42美元,我国仅占12.96美元,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另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程度。我国东西部、城乡之间经济水平的差也致了地区间、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是择校出现的客观原因。人们追求好学校看重的实质上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即软件。造成师资力量不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