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6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差异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6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差异

课时规范练26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差异基础巩固(2019江西临川二中月考)B/N比指所有城市某行业基本部分(对外服务的量)与非基本部分(满足本市居民的量)的比值。

其值越大,区域的基本经济部分比重越大,该行业专业化水平越高。

读2005、2015年京津冀部分行业B/N比,完成1~2题。

1 .表中数据能反映出京津冀()A.工业的专业化程度最低B.生活性服务业对外服务的总量在下降C.GDP主要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D.生产性服务业B/N比增幅最大2 .关于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的分析正确的是()A.河北省工业主要服务对象是京津冀B.河北对京津冀就业人口吸引力较强C.河北的城市化水平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D.河北的发展应定位为为京津提供生产性服务答案1.A 2.A画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B/N比值越大,区域的基本经济部分比重越大,该行业专业化水平越高。

表中数据表明,在各行业中,2005年和2015年工业的B/N比最小,说明专业化程度最低,A项正确。

由于10年来生活性服务业也在迅速发展,虽然B/N比值有所减小,但生活性服务业总量在扩大,因此对外服务的总量不一定会下降日项错误。

生产性服务业的B/N比较高,只表示其内部结构特点,不代表其生产总值大小,C项错误。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与2005年相比,2015年公共服务业B/N比增幅最大,D 项错误。

第2题,由于河北省工业主要服务对象是京津冀,属于满足本地居民的服务量,导致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A项正确。

河北对京津冀就业人口吸引力较强”河北的城市化水平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与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无关,B、C两项错误。

京津两地生产性服务功能很强,河北省的发展应定位为为京津两地提供工业功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导致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D项错误。

(2019河北保定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据此完成3~4题。

3 .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B.中部为丘陵,东北和西南为平原C.山地地形为主,中间高四周低D.东南地势起伏大,西北地势平缓4 .该地区()A.甲地易发生山洪B.乙地为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国第3题,由图中等高线及海拔判断,图示地区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中部海拔大于200米,为丘陵,东北和西南为平原。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 9.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 9.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2018·衡水模拟)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

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捕鱼业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虽经历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十分丰饶。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鱼群消失,延续了数百年的纽芬兰捕鱼业彻底衰落。

下图为纽芬兰渔场位置图,读图完成1、2题。

1.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历经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丰饶的主要原因是( )①传统捕捞规模小②因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特别丰富③渔民捕鱼避开了产卵的季节④渔民进行人工养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纽芬兰渔场的衰落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生物多样性增多B.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富集,水体富营养化C.加拿大人口迁移规模扩大D.加速了加拿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材料可知,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20世纪中期之前和20世纪90年代后纽芬兰渔场的自然条件没有改变,20世纪中期渔业资源富饶,而20世纪90年代后鱼群消失,②错;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并不需要渔民进行人工养鱼,④错;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捕捞的规模小,且人们注意遵循自然规律,避开鱼产卵的季节,使鱼类可以不断更新和延续,①③正确。

第2题,渔场的衰落,首先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渔场衰落导致很多劳动力失业,为寻找就业机会,会扩大人口迁移规模;渔场衰落不利于鱼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和工业化。

【知识拓展】渔场的形成条件(1)光照。

水深200m以内的沿海大陆架水域,水浅,光照充足,适宜鱼类生存。

(2)水温。

中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鱼类生长快;高纬度地区,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3)饵料。

就洋流而言,寒流暖流交汇处、上升流处,海水搅动,冷海水上泛,海底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多,饵料充足,吸引鱼群集聚,形成渔场。

(人教版)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时提升作业- 二十六 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人教版)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时提升作业- 二十六 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2018·衡水模拟)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

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捕鱼业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虽经历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十分丰饶。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鱼群消失,延续了数百年的纽芬兰捕鱼业彻底衰落。

下图为纽芬兰渔场位置图,读图完成1、2题。

1.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历经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丰饶的主要原因是( )①传统捕捞规模小②因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特别丰富③渔民捕鱼避开了产卵的季节④渔民进行人工养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纽芬兰渔场的衰落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生物多样性增多B.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富集,水体富营养化C.加拿大人口迁移规模扩大D.加速了加拿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材料可知,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20世纪中期之前和20世纪90年代后纽芬兰渔场的自然条件没有改变,20世纪中期渔业资源富饶,而20世纪90年代后鱼群消失,②错;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并不需要渔民进行人工养鱼,④错;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捕捞的规模小,且人们注意遵循自然规律,避开鱼产卵的季节,使鱼类可以不断更新和延续,①③正确。

第2题,渔场的衰落,首先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渔场衰落导致很多劳动力失业,为寻找就业机会,会扩大人口迁移规模;渔场衰落不利于鱼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和工业化。

【知识拓展】渔场的形成条件(1)光照。

水深200m以内的沿海大陆架水域,水浅,光照充足,适宜鱼类生存。

(2)水温。

中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鱼类生长快;高纬度地区,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3)饵料。

就洋流而言,寒流暖流交汇处、上升流处,海水搅动,冷海水上泛,海底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多,饵料充足,吸引鱼群集聚,形成渔场。

(完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含解析)湘教版

(完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含解析)湘教版

课时规范练23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1题,共44分)(2013江西南昌一模)读“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完成第1~2题。

1.福建省与四川省相比较,矿产资源不足,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B.地理位置优越C.工业起步晚D.劳动力资源丰富2.辽宁省与江西省相比较,资源更丰富,但GDP平均增速慢的原因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B.传统产业产品增长速度慢C.技术水平低D.第三产业落后答案:1.B 2.B解析:第1题,福建与四川相比,福建位于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发展速度较快,所以B项正确。

四川人口比福建多,所以福建的劳动力和市场并不是突出的优势,因此A、D两项错误;工业起步晚不是经济发展迅速的有利条件,C项错误。

第2题,辽宁省为我国的传统重工业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的发展速度开始减慢,产品增长速度慢,导致GDP平均增速慢,因此B项正确。

辽宁工业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突出,且辽宁省技术水平比江西高,所以A、C两项错误;辽宁省GDP的增长主要受工业的影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小,因此D项错误。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4.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答案:3.B 4.C解析:由图中所给的纬度可以推知,①②③在秦岭—淮河线以北,④⑤⑥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再结合经度判断,①为鄂尔多斯高原,②是黄土高原,③是华北平原,④为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大部,⑤为长江中下游及江南丘陵,⑥主体为武夷山地区。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发展差异练习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发展差异[基础巩固组]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区域界线沿山脊线划分,行政区界线明确。

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有高校园区,科技发达;有飞机场,交通便利;森林公园,环境优美,适宜发展电子工业。

答案:1。

D 2。

C(2017·河南六校联考)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3~4题。

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气候B.土壤C.市场D.水源4.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弱B.降水少C.多大风D.低温冻害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时作业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章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时作业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2017·江西省九江一中月考)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

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m,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A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2.该地可能位于( A )A.河南 B.黑龙江C.新疆 D.福建第1题,“地下四合院”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暖夏凉,选A。

第2题,“地坑院”应建在降水较少,土壤直立性好的地区,故应该位于黄土高原上,选A。

(2017·安徽省四校联考)图a和图b是基于遥感反映的中国耕地多年平均复种指数(1999~2013年)的空间分布图。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实行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B )A.2.88% B.44%C.56% D.0.13%4.东北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但其复种指数较低,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C ) A.土壤条件 B.地形条件C.热量条件 D.水源条件第3题,从复种指数来看,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复种指数应该≤100%,故我国实行一年一熟种植制度的耕地比例大约为44%。

第4题,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无霜期短,气候生长期短,故其复种指数低。

(2018·江西质检)下图为我国不同行业国民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敏感性排序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A.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B.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C.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农业、零售业D.金融业、农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6.当我国南方降雨量显著增加,可能使北方以运煤为主的港口输煤量减少,这是由于( B ) A.南方企业普遍有大量煤炭储备B.南方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煤炭需求减少C.受宏观经济影响,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上升D.进口煤炭增加,影响港口煤炭输出第5题,农业受天气影响最大,对气象条件敏感性最强,选A。

【精编】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含解析

【精编】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2018·衡水模拟)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

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捕鱼业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虽经历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十分丰饶。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鱼群消失,延续了数百年的纽芬兰捕鱼业彻底衰落。

下图为纽芬兰渔场位置图,读图完成1、2题。

1.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历经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丰饶的主要原因是( )①传统捕捞规模小②因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特别丰富③渔民捕鱼避开了产卵的季节④渔民进行人工养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纽芬兰渔场的衰落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生物多样性增多B.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富集,水体富营养化C.加拿大人口迁移规模扩大D.加速了加拿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材料可知,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20世纪中期之前和20世纪90年代后纽芬兰渔场的自然条件没有改变,20世纪中期渔业资源富饶,而20世纪90年代后鱼群消失,②错;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并不需要渔民进行人工养鱼,④错;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捕捞的规模小,且人们注意遵循自然规律,避开鱼产卵的季节,使鱼类可以不断更新和延续,①③正确。

第2题,渔场的衰落,首先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渔场衰落导致很多劳动力失业,为寻找就业机会,会扩大人口迁移规模;渔场衰落不利于鱼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和工业化。

【知识拓展】渔场的形成条件(1)光照。

水深200m以内的沿海大陆架水域,水浅,光照充足,适宜鱼类生存。

(2)水温。

中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鱼类生长快;高纬度地区,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1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阶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1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阶段

9.1区域的基本含义与区域发展阶段(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

据此回答1~2题。

1.该阴影是哪两种干、湿区的过渡地带( )①湿润②半湿润③半干旱④干旱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2.该阴影地带是我国( )①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②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图中阴影部分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附近,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第2题,阴影部分以北的黄河沿岸属外流区,②错误;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③错误。

答案 1.B2.D(2010·上海)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回答3~4题。

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4.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低平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3~4.解析第3题,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居住,人口分布稀疏。

第4题,巴西是一个移民国家,文化丰富多彩,排除②;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地表落差大,地形崎岖,一般人口密度小,排除④。

答案 3.B4.D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B.河流径流量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6.下列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5~6.解析第5题,干湿地区是按照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来划分的,故C项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必修3(湖南专用)

2. 区域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
区域发展阶段,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 展而演变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的区位条件不同, 因而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亦不同。
【真题2】(2009·上海)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奋斗,一 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
(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60年来社会经济 变迁的是( D )
内部相对一致,区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域间差异明显
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色
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 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的三个特性 (1)整体性:区域是各地理要素互相作用、互相影 响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既包括自然要素(地 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也包括人文 要素(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文化要素)。 (2)差异性:自然差异与人文差异,如:山东省的 东西差异(地形、气候、风俗、经济、文化底蕴等)。 (3)开放性:任何区域不是也不可能是独立的,必 须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
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
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C)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 第1题,图中反映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多年平均 降水量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 相对一致。 第2题,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 其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3.区域的两个难点 (1)区域范围有大有小,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 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 映。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 (2)区域的类型有均质区和功能区。前者是指那些 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其又可划分为 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后者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 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由区域的 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9.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9.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9.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2018·衡水模拟)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

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捕鱼业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虽经历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十分丰饶。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鱼群消失,延续了数百年的纽芬兰捕鱼业彻底衰落。

下图为纽芬兰渔场位置图,读图完成1、2题。

1。

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历经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丰饶的主要原因是()①传统捕捞规模小②因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特别丰富③渔民捕鱼避开了产卵的季节④渔民进行人工养鱼A。

①②B。

①③C。

②③ D.③④2.纽芬兰渔场的衰落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生物多样性增多B.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富集,水体富营养化C.加拿大人口迁移规模扩大D.加速了加拿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材料可知,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20世纪中期之前和20世纪90年代后纽芬兰渔场的自然条件没有改变,20世纪中期渔业资源富饶,而20世纪90年代后鱼群消失,②错;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并不需要渔民进行人工养鱼,④错;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捕捞的规模小,且人们注意遵循自然规律,避开鱼产卵的季节,使鱼类可以不断更新和延续,①③正确。

【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十六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讲练结合学案

【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十六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讲练结合学案

第二十六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区域的基本含义[识记—基础梳理]1.区域的主要特征(1)含义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2.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类型及特征(4)3(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差异表现①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②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③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4)时空差异[理解—要点突破]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从区位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

1.区域特征分析的角度(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的半球、温度带,在大洲、国家中的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说明地理位置。

(2)从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生物、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并着重对区域的突出特征(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和区域发展优势因素、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的分析。

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区域的划分与特征分析(2017·全国卷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1.C 2.D 3.D[第1题,C对,B错: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下游已经变成人为改造的渠道,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6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6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19页)一、选择题(2018·湖南岳阳一中月考)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8~10万头海豹。

读图完成1~2题。

1.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植被茂密B.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C.地势低平,沙滩广布D.寒暖流交汇,鱼类资源丰富2.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观,红色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A.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B.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1.B 2.B[第1题,克罗斯角地处副热带,为沙漠环境,降水少,A错;这里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该寒流为上升流,且沿岸有离岸风,饵料丰富,鱼类丰富,为海豹提供充足的食物,B对;这里海拔较高并非选项中的地势低平,同时这里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谈不上沙滩广布,C错;这里无寒暖流交汇,D错。

选B。

第2题,“倒沙入海”是指红色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是由于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海边落差大,离岸风吹拂沙源飞泻入海。

这里入海河流少,且含沙量也不大;倒沙入海是一种自然景观,不能表示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填海造陆无关,选B。

](2018·河南百校联盟联考)孙中山故居部分建筑为骑楼建筑,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行人可以沿走廊行走,楼上一般住人,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广泛。

庭院左边栽植一棵酸枣树,是孙中山1883年冬季从夏威夷檀香山带回来亲手栽种的,长势繁茂。

下图为广州市孙中山故居和夏威夷位置图。

读图,完成3~4题。

3.广州市街道两侧多建骑楼的目的是( )①供行人遮阳②供行人避雨③进行商业活动④供游览者暂时休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在运输酸枣树种子的过程中沿途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出发地看到火山喷发B.在菲律宾东侧顺风顺水C.经广州港外贸船只起航D.帆船经无风带,滞留不前3.A 4.B[第3题,广州骑楼所形成的建筑风格,是根据广州当地人文及地理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慢慢的形成的,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阴雨天气,晴天时,由于纬度低,太阳光照强烈,因此修建骑楼可以供行人遮阳和避雨,①②正确;而且街道两侧多商铺,有利于开铺做生意,故③正确;选A。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六 认识区域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六 认识区域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六认识区域(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图a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b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线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D.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2.图a所示区域在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中的( )A.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3.图b中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热量D.水源【解析】1选D,2选A,3选D。

第1题,根据题干提示,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但不是都有明确的界线,受人为因素影响,内部的特定性质是相对一致,不是绝对一致,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第2题,图a所示区域为甘肃省,在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第3题,由于河流靠冰川融水补给,不仅河流水量小,而且水量从上游向下游减少,所以当前限制河流下游地区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水源。

【加固训练】(2019·玉溪模拟)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1)~(3)题。

(1)贺兰山对I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阻挡西部沙漠入侵B.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C.提供冰川融水补给D.抬升夏季风增加降水量(2)图中I~Ⅳ区域( )A.I区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Ⅱ区水源缺乏,不宜发展畜牧业C.Ⅲ区降水丰沛,可大力发展种植业D.Ⅳ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3)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宁夏区内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 )A.由北向南B.由南向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解析】(1)选C,(2)选D,(3)选B。

第(1)题,根据图例,I区是宁北冲积平原,主要灌溉水源是河水。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2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2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

第32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1.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如通过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将某某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图中a是干旱区;b是半干旱区;c是半湿润区;d是湿润区。

(2)区域的主要特征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分明确的界线和模糊的界线两种。

②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空间结构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类型及特征乡村地域城镇地域(4)区域产业结构①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②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③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2.区域发展阶段(1)区域发展水平衡量指标①常用指标: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②综合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包括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3.区域发展差异(1)四大地区的差异①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②表现a.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b.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c.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6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6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湖南岳阳一中月考)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8~10万头海豹。

读图完成1~2题。

1.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植被茂密B.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C.地势低平,沙滩广布D.寒暖流交汇,鱼类资源丰富2.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观,红色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A.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B.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1.B 2.B[第1题,克罗斯角地处副热带,为沙漠环境,降水少,A错;这里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该寒流为上升流,且沿岸有离岸风,饵料丰富,鱼类丰富,为海豹提供充足的食物,B对;这里海拔较高并非选项中的地势低平,同时这里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谈不上沙滩广布,C错;这里无寒暖流交汇,D错。

选B。

第2题,“倒沙入海”是指红色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是由于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海边落差大,离岸风吹拂沙源飞泻入海。

这里入海河流少,且含沙量也不大;倒沙入海是一种自然景观,不能表示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填海造陆无关,选B。

](2018·河南百校联盟联考)孙中山故居部分建筑为骑楼建筑,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行人可以沿走廊行走,楼上一般住人,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广泛。

庭院左边栽植一棵酸枣树,是孙中山1883年冬季从夏威夷檀香山带回来亲手栽种的,长势繁茂。

下图为广州市孙中山故居和夏威夷位置图。

读图,完成3~4题。

3.广州市街道两侧多建骑楼的目的是( )①供行人遮阳②供行人避雨③进行商业活动④供游览者暂时休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在运输酸枣树种子的过程中沿途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出发地看到火山喷发B.在菲律宾东侧顺风顺水C.经广州港外贸船只起航D.帆船经无风带,滞留不前3.A 4.B[第3题,广州骑楼所形成的建筑风格,是根据广州当地人文及地理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慢慢的形成的,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阴雨天气,晴天时,由于纬度低,太阳光照强烈,因此修建骑楼可以供行人遮阳和避雨,①②正确;而且街道两侧多商铺,有利于开铺做生意,故③正确;选A。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Ⅲ)专题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原卷版)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Ⅲ)专题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原卷版)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1.理解区域的含义、特征。

2.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发展。

3.学会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方法,理解区域发展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分明确和模糊两种。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特别提示区域差异性的表现(1)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2)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也存有差异性。

并非内部地理要素绝对一致,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存有旱地,西北干旱区也存有绿洲,即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仅仅求大同而存小异。

3.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2.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3.以美国东北部为例看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区域发展过程中,因为资源枯竭、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造成区域经济整体衰退,区域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才能实现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

其措施如下:(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动经济结构多元化。

(2)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区域环境。

高频考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分析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高频考点二不同区域特征比较读下面两图,完成3~4题。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演练 必修3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演练 必修3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3-1-1区域的基本含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表为“我国四省市2008年GDP、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数据”,据此回答1~2题。

A.上海、山东、浙江、广东B.上海、广东、山东、浙江C.广东、上海、山东、浙江D.广东、上海、浙江、山东2.下列有关四省市特征的描述最可信的是()A.人口总数最多的是①B.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②C.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是③D.城市人口数最少的是④答案:1.D 2.A解析:第1题,分析本表首先抓住差异最明显的数据,②GDP最低,但人均GDP却遥遥领先,说明②在四个地区中人口最少,经济水平最高,可以判断是上海,另外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而第一产业比重最小,验证这种想法。

④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四个地区中最高的,山东省是我国制造业和农业大省。

第2题,人口总数只要用GDP除以人均GDP就可以得到,A的答案最容易确定。

四个省区中人均寿命最长和城市人口数最少的是上海,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广东。

读下图(图中数值为年降水量),回答3~4题。

3.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4.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答案:3.B 4.C解析:第3题,该图展示了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年降水量的数值说明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第4题,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农业区,说明了区域发展方向的不同。

读下表,回答5~6题。

某年我国不同地区在职工作者行业类型比重(%)表A.上海商品贸易活动最频繁B.广东水能开发程度最高C.北京市政建设和住宅建设水平最低D.广东城市化进程最快6.三地区在职工作者中,从事制造业比重最大的是上海,原因是()A.上海机械产品出口量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B.上海制造业发达、部门齐全,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C.上海制造业以劳动力指向型为主,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D.上海制造业的收入高于北京和广东,对劳动力更具有吸引力答案:5.A 6.B解析:第5题,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上海市从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娱乐的在职工作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要高于广东省和北京市,说明上海商品贸易活动最频繁。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一、选择题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自其出现至今已有约四千年了。

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 m,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其他孔洞作为房屋使用。

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较少D.木材短缺2.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3.图示地区可能位于()A.陕西B.黑龙江C.新疆D.福建解析:第1题,“地下四合院”是当地居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创造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但并不能说明当地气候冬暖夏凉.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不是“地下四合院”修建的基本条件,这种民居并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歉程度.第2题,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有时会出现暴雨天气,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院内,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第3题,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该地土层深厚,降水稀少,故选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2018·衡水模拟)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丰富,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

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捕鱼业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虽经历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十分丰饶。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鱼群消失,延续了数百年的纽芬兰捕鱼业彻底衰落。

下图为纽芬兰渔场位置图,读图完成1、2题。

1.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历经几百年的捕捞,渔业资源仍丰饶的主要原因是( )①传统捕捞规模小②因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特别丰富③渔民捕鱼避开了产卵的季节④渔民进行人工养鱼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纽芬兰渔场的衰落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生物多样性增多B.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富集,水体富营养化C.加拿大人口迁移规模扩大D.加速了加拿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材料可知,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20世纪中期之前和20世纪90年代后纽芬兰渔场的自然条件没有改变,20世纪中期渔业资源富饶,而20世纪90年代后鱼群消失,②错;纽芬兰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并不需要渔民进行人工养鱼,④错;20世纪中期之前,纽芬兰渔场以传统的家庭捕捞为主,捕捞的规模小,且人们注意遵循自然规律,避开鱼产卵的季节,使鱼类可以不断更新和延续,①③正确。

第2题,渔场的衰落,首先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物质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渔场衰落导致很多劳动力失业,为寻找就业机会,会扩大人口迁移规模;渔场衰落不利于鱼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和工业化。

【知识拓展】渔场的形成条件(1)光照。

水深200m以内的沿海大陆架水域,水浅,光照充足,适宜鱼类生存。

(2)水温。

中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鱼类生长快;高纬度地区,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3)饵料。

就洋流而言,寒流暖流交汇处、上升流处,海水搅动,冷海水上泛,海底营养盐类被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多,饵料充足,吸引鱼群集聚,形成渔场。

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以及北海渔场。

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

据此完成3~5题。

3.第一阶段中,岛内大部分居民从事的活动是 ( )A.渔业B.采矿业C.旅游业D.金融业4.第二阶段中,a与b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商业化B.工业兴起C.腹地人口增加D.运输路线建设5.第四阶段中,c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是( )A.c地理位置优越B.国家经济结构转型C.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D.c、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解析】3选A,4选D,5选B。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第一阶段,岛内主要为落后地区和聚落,早期经济发展落后,聚落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说明最初以渔业为主。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第二阶段,a与b港口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是由于交通线路的建设,使得港口的腹地更加广阔,较其他周边的聚落发展较快。

第5题,读图可知,ab为港口城市,相对于c有更加优越的位置。

图中无法显示沿海港口的淤积,且沿海港口的淤积与c成为大都市无关;c、b中间有高等级交通线的建设,但无法使c成为首要大都市;c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可能由于该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旅游业所致。

6.(2018·赤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

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

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1.32 ℃,如果温度大于1.80 ℃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

下图所示即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火地岛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显著,雪线高度500~800 m,请分别说明原因。

(2)分析南极洲和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3)某捕虾船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火地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知,中部为山地,因此岛的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景观;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

影响自然带海拔分布的因素,主要从纬度、气温、降水等方面分析。

火地岛山体所在纬度高,且受寒流影响,气温低;火地岛在西风作用下,降水量大。

第(2)题,主要从洋流和食物链进行分析。

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

第(3)题,结合南极附近的自然地理特征酷寒、干燥、烈风;结合野外打捞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浮冰、遇险等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1)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原因:①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景观;②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

雪线低的原因:火地岛山体所在纬度高,且受寒流影响,气温低;火地岛在西风作用下,降水量大。

(2)①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②该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③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④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⑤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等。

(3)①狂风急浪;②海中浮冰和冰山;③酷寒冰冻等。

【知识拓展】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1)温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温度越高雪线也越高。

(2)降水因素:降水越多,雪线越低;降水越少,雪线越高。

(3)地貌因素:从坡度来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2018·保定模拟)伊塞克湖水面海拔1 600 余米,湖水清澈,终年不冻。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

读图,回答1~3题。

1.某科考队通过考察发现伊塞克湖( )A.东西长约250 kmB.属于淡水湖C.湖畔常绿林密布D.东部高山终年积雪2.伊塞克湖冬季表层水温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受西风和暖流影响,气温较高B.地势高,获得太阳光热多C.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D.山高谷深,气流下沉增温3.影响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因素是( )A.多晴暖天气,风力微弱B.枯水期湖滩出露,栖息地广C.湖泊终年不冻,气候温和D.生物多样性丰富,食物充足【解析】1选D,2选C,3选C。

第1题,伊塞克湖位于42°N~43°N,东西跨经度约2°,长不及250km;居于内陆,属于咸水湖;位于温带,湖畔不可能常绿林密布;湖区东部高山海拔高,终年积雪。

第2题,伊塞克湖位于内陆,不可能受暖流影响;地势高,获得地面辐射少,导致气温低;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导致冬温高;湖区附近地势较低。

第3题,候鸟越冬地需要气候温暖,而伊塞克湖终年不冻,气候温和,成为候鸟越冬地。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的错误:(1)不能正确定位该区域的位置。

该区域地处内陆高原、山地。

(2)缺乏区域整体性特征及其各要素的协调认识和分析。

(3)不能正确运用气候因素分析气候的成因。

该题中地形的阻挡作用影响冬季气温。

(2018·肇庆模拟)“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

下图示意“胡焕庸线”在东北局部地区的位置。

据此完成4、5题。

4.呼伦贝尔高原人口密度较小,松嫩平原人口密度较大。

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纬度5.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但松嫩平原少有森林。

这主要是因为松嫩平原( )A.地势低,气温高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解析】4选C,5选C。

第4题,据图可知,呼伦贝尔高原地处大兴安岭西侧,松嫩平原地处大兴安岭东侧,我国水汽主要来自东部的太平洋,松嫩平原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气候较湿润,适合人类居住;呼伦贝尔高原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较干燥,不适合人类居住。

第5题,松嫩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发育,不利于植被生长。

(2018·郑州模拟)读 1985~2010 年我国东北四个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表,回答6~8题。

6.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矿产资源B.劳动力C.市场D.交通7.2001年至 2010 年,东北四个工业部门产值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 ( ) A.基础原材料工业B.装备制造业C.能源工业D.轻工业8.东北能源工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能源需求量减少 B.能源资源储量减少 C.劳动力短缺D.基础设施落后【解析】6选A,7选D,8选B 。

第6题,我国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当地丰富的煤炭、铁矿石资源基础上,建立了机械、钢铁、造船等重工业,其主导因素为矿产资源。

第7题,读图可知,在2001年至2010年,基础原材料工业由9.13%降低到8.99%,装备制造业由6.98%上升到7.77%,能源工业由14.22%降低到8.69%,轻工业由5.06%上升到8.16%,上升比重最大的为轻工业。

第8题,东北煤炭资源丰富,而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时间开发,日益枯竭,所以能源资源储量减少;随着经济发展,对于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数量与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无关。

【加固训练】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 、b 、c 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a、b、cB.c、a、bC.c、b、aD.b、a、c(2)下列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解析】(1)选A,(2)选D。

第(1)题,从产业结构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变化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图中a 时期以第一产业为主、b时期以第二产业为主、c时期以第三产业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