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第三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题的能力.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 定律
2.本章复习关注两点: (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历程、牛顿运动 定律、惯性、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规律的理解和辨析.
(2)以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关的命题
背景,考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实际问
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考点阐释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 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考点阐释
不同点
(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 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 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
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 里倾斜,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但整体
答案 解析
的惯性不变,选项D错误.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题组设计
3.(2014·高考北京卷)伽利略创造的
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
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答案 解析 图片显/隐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点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2)地球在从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以后,为什么还落 到原地,而不落到原地的西边?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 人必须系好安全带.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规定?
(4)一个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 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否则它不可能向上运动.这个结论
2错021/在4/11什么地方?
体都随着其他物体向右加速时向左运动,没有对物体进行受
力分析,比较其加速度的大小,对物体的运动与力的关系不
清楚.没有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搞不清惯性的大小与质量
的具体关系.
2021/4/11
25
跟踪训练3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
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
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3所
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
Hale Waihona Puke 2021/4/1124正确解析 因为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由于惯性,铁球和乒乓 球都有向左运动趋势,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铁球 的质量大,惯性大,铁球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即速度变化慢, 而同体积的水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即速度变化快,而且水 和车一起加速运动,所以小车加速运动时,铁球相对于小车向 左运动,同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乒乓球的质量小, 惯性小,乒乓球向右运动.故选 A. 答案 A 正本清源 引起错误的原因是惯性思维,认为任何情况下物
金手指考试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
2021/4/11
8
二、牛顿第三定律 [基础导引]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现把木箱放在地面上, 如果我们所研究的物体只有木箱和地球,涉及木箱和地球 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哪几对?木箱所受的力是这几对中 的哪几个?地球所受的力是其中的哪几个?
2021/4/11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及内容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及内容

牛顿三大定律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定性的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定量的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

惯性定律表述如下:一个物体若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条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保持性。

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惯性定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静止状态的保持: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保持: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继续保持这一运动状态。

惯性定律也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惯性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是指一个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加速度的参考系。

在这个参考系中,牛顿第一定律总是成立的。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力学中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核心定律,表述如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F = m a ]其中,( F )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 m ) 表示物体的质量,( a )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从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力的作用:力是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原因。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了外力,它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将会发生改变。

2.质量:质量是物体对加速度的抵抗程度。

质量越大,物体对加速度的抵抗越大,即相同的力作用在质量大的物体上,其加速度会比质量小的物体小。

3.加速度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这意味着,如果外力改变了方向,加速度也会相应地改变方向。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关于力的相互作用定律,表述如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力,且这些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的相互作用性。

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墙时,我们的手感受到了墙的推力,而墙也感受到了我们手的推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重、难点梳理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教学要求: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了解生活实例,知道什么是惯性,知道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并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2、难点: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3、疑点: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4、易错点:力和运动关系实际应用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75问题与练习第4题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和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经历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控制变量法”对研究问题的意义2、难点:实验方案的确立、实验数据的分析,包括: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认识数据处理时变换坐标轴的技巧了解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3、疑点:为什么要作a-1/m图像4、易错点:实验的方法与步骤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处理数据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一、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归纳,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2、知道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方法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理解G=mg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1、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认识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正比性、同体性、瞬时性和矢量性)3、疑点: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4、易错点:受力分析三、教学资源: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P82 动力学方法测量质量P82 问题与练习1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计算第四节力学单位制一、教学要求:1、知道单位制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针对训练 3-1:吊在大厅天花板上的吊扇的总 重力为 G,静止时固定杆对吊环的拉力大小为 F,当 接通电源,让扇叶转动起来后,吊杆对吊环的拉力 大小为 F′,则有( ) A.F=G,F′=F B.F=G,F′>F C.F=G,F′<G D.F′=G,F′>F 解析:扇叶不转动时,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F=G; 当扇叶正常转动起来后, 对空气有向下的推力, 相应地空气对扇叶也就有竖直向上的反作用力,设 为 F0. 由平衡条件得 F′+F0=G,故 F′=G-F0<G 本题正确选项只有 C. 答案:C.
思路点拨:甲用拳头打乙胸口,从物理知识角度是相 互作用,作用力大小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而判决支付医 疗费是依据行为是否错误致伤责任人是谁来确定. 解析:甲用拳头打乙胸口时,甲的拳头打乙的胸口的 力是作用力,乙的胸口对甲的拳头产生的力是反作用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但乙受伤,甲未 受伤是因各自部位能承受的外力是不同的,且甲主动伤 人,其行为是错误的,应负致人伤害责任.所以法院的判 决正确 A、C、D 选项对判决依据的说法错误,B 选项对判 决依据的说法正确. 答案:B. 方法技巧:判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的解释是否正 确,关键是首先判断两力是否属于相互作用力,方法是看 FA 对 B、FB 对 A 即可确认;一定要避免按力的效果来判断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天, 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 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 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
解析: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 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 C 相同. 答案:C.
考点演练
(对应学生用书第 214~215 页) 达标提升 1.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上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如图 3-1-5 所示,则对客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经典小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经典小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小练习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不同性质的力B.钢丝绳吊起货物匀速上升时,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C.石头击鸡蛋,石存蛋破,证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反作用力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而它们合力为零【答案】B【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一样的,是同一性质的力,A 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等于货物对钢丝绳的拉力,B正确;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与鸡蛋对石头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不在同一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合成,D错误.2.《墨经》是先秦墨家的代表作,“力,刑(形)之所以奋也”是书中对力的描述,其释义为:“力是使物体由静而动,动而愈速或由下而上的原因”,这与1000多年后牛顿经典力学的观点基本一致。

关于对此描述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跟力成正比D.物体不受力将保持静止状态【答案】A【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B错误;加速度跟力成正比,但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不是加速度,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跟力不成正比;故C错误;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或不受力,故D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3.如图所示,小明将一个小球轻轻放置在列车中的水平桌面上,若小球相对桌面()A.静止,可知列车在匀速前进B.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C.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D.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答案】C【解析】若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可知列车在匀速前进或者静止,A错误;向前运动,可知列车在减速前进,B错误,C正确;若向后运动,可知列车在加速前进,D错误。

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ppt-经典课件1

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ppt-经典课件1

1 手与图钉间的相互作用力
F′
2 人与对面小船间的相互作用力
F
F′
F
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力
3
F F′
4 小车与平板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v
F′
F
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ppt-经典课件1P PT-精 品课件 (实用 版)
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ppt-经典课件1P PT-精 品课件 (实用 版)
通过实验和 受力分析归
谢谢
纳总结
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总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总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总是方向相反
总是性质相同 总是大小相等 总是同时变化
深入思考: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你能定量研究么?
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ppt-经典课件1P PT-精 品课件 (实用 版)
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ppt-经典课件1P PT-精 品课件 (实用 版)
联系生活
高 人中 教物 版-理牛人顿教第版三(定20律19p) pt-必经修典第课一件册1P PT3.-3精 品牛课顿件第三(定实律用(版共)17张PPT)
高 人中 教物 版-理牛人顿教第版三(定20律19p) pt-必经修典第课一件册1P PT3.-3精 品牛课顿件第三(定实律用(版共)17张PPT)
高 人中 教物 版-理牛人顿教第版三(定20律19p) pt-必经修典第课一件册1P PT3.-3精 品牛课顿件第三(定实律用(版共)17张PPT)
课堂 练习
吊于电梯天花板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
A 的是(
)
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2. 离出来(隔离法),抓住力的本质特征,按顺序分析受
要点·疑点·考点
2.表达式:F=ma 注:(1)定律的表达式虽写成F=ma,但不能认为 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与物体
(2)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 F是某一个力或某一方向的
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该力单独产生的或者是在某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两车相碰时认为人随车一起做匀减速运动 直到停止,此过程位移s=0.5m,设人随车做匀减速 运动的加速度为a,初速为v0≈30m/s, 则有v2 0 =2as,得a=v2 0 /(2s)=302/(2×0.5)=900m/s2. 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设人受车的冲击力为 F)∴F=ma=60×900N=5.4×104N.
能力·思维·方法
【例2】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情况中, 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C)
A.A对B的压力和B对A的支持力 B.A对B的压力和桌面对B的支持力 C.A受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 D.B受的重力和桌面对B的支持力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课前热身 要点·疑点·考点 能力·思维·方法 延伸·拓展
(3)为了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最好把公式写成 a=F/m.
要点·疑点·考点
3. 定正方向或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力分解,然后
4.解方程、检验.求出结果后,要养成检验的好 习惯,看看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或实际情况.
能力·思维·方法
【例1】跳起摸高是现今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 小明同学身高1.8m,质量65kg,站立举手达到 2.2m高,他用力蹬地,经0.45s竖直离地跳起, 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为1060N,则他跳起可摸到 的高度为多少?(g=10m/s2)
1定律的表达式虽写成fma但不能认为物体所受外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与物体2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f是某一个力或某一方向的分量其加速度也是该力单独产生的或者是在某3为了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最好把公式写成定正方向或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力分解然后4

11 第三章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

11 第三章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

3.【惯性的理解及应用】 (多选)如图,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满液体静置于水平面 上,容器中有a、b、c三个不同材质的物块,物块a、c 均对容器壁有压力,物块b悬浮于容器内的液体中,忽略a、c与容器 壁间的摩擦。现给容器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使容器向右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物块将保持图中位置不变,与容器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B.物块a将相对于容器向右运动,最终与容器右侧壁相互挤压
返回
02
考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简单应用
(重难共研类)
【知识梳理】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 _反__比__,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 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其中k是比例系数。在质量的单位取千克(kg), 加速度的单位取米每二次方秒(m/s2),力的单位取牛顿(N)时,F=ma。
2.【惯性现象的应用】 如图所示,某同学朝着列车行进方向坐在车厢中,水平桌面上放有一 静止的小球。突然,他发现小球向后滚动,则可判断 A.列车在刹车 B.列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列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D.列车的加速度在增大 C [小球突然向后滚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判断列车相对小球 向前做加速直线运动,但无法判断列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故ABD 错误,C正确。故选C。]
【针对训练】 1.【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C.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作用力中任意一个力的大小成正比
√D.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
题后总结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 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较易改变。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

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是一种衡量力的大小的国际单位,以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名字而命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三大定律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除非有外力施加,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

根据这定律,假设没有任何外力施加或所施加的外力之和为零,则运动中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

物体所显示出的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这性质称为惯性。

所以,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而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为“物体随时间变化之动量变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即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外力之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在经典力学里,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当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和第一、第二定律共同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

拓展:物理必修一牛顿定律知识点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3)注意点:①运用牛顿定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受力图和运动草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通过加速度这座桥梁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②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要分段进行分析,每一段根据其初速度和合外力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某一个力变化后,有时会影响其他力,如弹力变化后,滑动摩擦力也随之变化.2、关于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易错现象:(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引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变化,往往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认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3.1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3.1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高二物理复习六(牛顿定律1——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班级学号姓名一、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知道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力和加速度的瞬时关系;会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两类基本问题。

二、知识归纳:(一)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理想实验方法: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来展开的.牛顿第一定律即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2. 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运动状态 . 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 .3. 质量:只有,没有,它是标量 .【例1】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E.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F.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针对训练1]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行驶目的[针对训练2]如图所示,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当车向前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_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_____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规律,是独立的,与牛顿第二定律无关。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是通过理想实验方法总结出来的。

③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它科学的阐述了力和惯性的概念,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二、惯性:理解:①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速度和受力无关。

②惯性的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关性大小表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

③力和物体的惯性都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产生影响,但不能把物体的惯性作为一种力。

三、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适用于任何物体,任何状态,与物体间是否接触无关。

分力和合力无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例题:1、一个小球正在做曲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外力,它将A、立即静止下来B、仍做曲线运动C、做减速运动D、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作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则A、向北跳最远B、向南跳最远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D、无论向哪个方向跳都一样远思考:发射相同的卫星(质量和轨道),向哪个方向发射最省燃料?3、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系一根同样的线BA,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线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CD先断B、在线的A端缓慢增加拉力,AB先断C 、 在线的A 端突然猛力一拉,AB 先断D 、 在线的A 端突然猛力一拉,CD 先断4、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着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A 、 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 、 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C 、 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 、 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5、在平直的轨道上,密闭的车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起车厢顶上P 点连续处掉下几个水滴并都落到车厢的地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这几个水滴都落到P 点正下方的O 点B 、 这几个水滴都落到OA 之间的同一点C 、 这几个水滴都落到OB 之间的同一点D 、 这几个水滴不可能落到同一点思考:若车厢高h ,车箱加速度为a ,则水滴落地点到O 点的距离是多少?6、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着单摆M 与N ,它们只能在图示上摆动,某一瞬间出现如图所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个单摆相当于车厢的运动的可能情况是A 、 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 在摆动,N 静止B 、 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 在摆动,N 也在摆动C 、 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 静止,N 在摆动D 、 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 静止,N 也静止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一辆是空车,一辆装满货物,在同一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两辆车的车轮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急刹车后(车轮不转,只可能滑动),则A 、空车滑动的距离较小B 、空车滑动的距离较大C 、两车滑行过程中加速度不等D 、两车滑动的时间相等牛顿第二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①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的四性:同体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C.不一定相碰
3.(多选)(2012· 全国卷)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 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 同一直线运动 )
• [易错警示]►► • 我们不能消除一切阻力,也不能把水平木板 做得无限长,所以伽利略的实验是个“理想 实验”,但它却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 时的状态,所以仍有实际意义.
要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 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
3.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 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 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 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 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 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 C.若甲、乙质量相同, 则乙先到达滑轮 D.若甲、乙质量相同, 则甲先到达滑轮
[例] 如图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示意图,两 个斜面对接,让小球从其中一个固定的斜面滚 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 的倾角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为了说明( )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 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数学推导证明牛顿第一、三定律

数学推导证明牛顿第一、三定律

数学推导证明牛顿第一、三定律
一、证明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的描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数学表达式为F1=-F2。

我们设两个物体的初始状态:M1V1、M2V2,相互作用后状态为:M1V12、M2V22,这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只受相互作用的内力(即作用力、反作用力),所以动量守恒,即M1V1+M2V2= M1V12+M2V22。

V12=V1+a1t、V22=V2+a2t,M1V1+M2V2=M1(V1+a1t)+M2(V2+a2t),化简得:M1a1t+M2a2t=0 因为相互作用的时间一定相等,并且动量守恒定律没有时间长短的限制,即M1a1+M2a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m得:
F1+F2=0,即F1=-F2,这样就证明了牛顿第三定律。

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我们假M0物体的运动状态为:M0V0,经过一段时间,M0的速度,V1=V0+a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am,a=F/m,物体不受外力,即F=0,a必然为零,即a=0,V1=V0 .特别指出:当V0=0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即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说明:若相互作用的力为变力,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写成:
F=m*(dv/dt),上述证明论述依然成立。

即任何足够小的时间段都成立,那么在整个时间段也成立。

第13讲 牛顿第一 三定律

第13讲  牛顿第一 三定律

第13讲 牛顿第一 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一: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历程,伽利略“斜槽试验”他是先通过观察,接着对所观察的结论进行假说,然后进行数学分析和推论,最后用实验证明。

为了探究力与运动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他设计了非常著名的“斜槽试验”。

如图,他小球从不同倾角下滑时,由于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到达另一个斜面的高度也不同,将平面磨的很光滑,小球可以近似达到初始高度。

因此他认为,当平面完全光滑时,小球一定能到达同一高度。

当倾角为零时,小球由于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它会一直运动,物体之所以会停止是因为它受到了阻力。

当然这个理论是无法用实验来证明的,因为无法找到完全光滑的平面,所以这个实验被称为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是伽利略又一个实验的方法。

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二)、理解:1、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是物体的本质属性。

2、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运动状态不改变,一旦受外力或合外力不为零,运动状态就改变。

3、运动状态的改变具有方向性,即“物体某个方向上受外力或合外力不为零,物体这个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就改变;其它方向上不受外力,其它方向上运动状态就不改变”。

知识点三:惯性(一)、概念:物体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二)、理解:1、惯性像质量一样,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物体在什么地方,也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3、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二者在概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四: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特征及理解(一)、内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二)、表达式:12F F =-,1F 表示作用力,2F 表示反作用力,“-”号表示两个力方向相反.(三)、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特点:普适性、同时性、等值性、共线性、异体性、 同质性、(3实验性(四)、区别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D.物体所受外力很大而惯性很小 8.下面关于物体惯性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相比,速度大的惯性一定较大( B.两物体相比,体积大的惯性一定较大 C.两物体相比,质量大的惯性可能较大 D.同一物体在赤道和在两极时的惯性一样大
D

知识内容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课堂练习
36.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线悬于天
花板上,如图,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D.弹簧对B的拉力和B的重力

D

37.图中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 运动,在车上放有相对于车静止的物体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陆建亚
知识结构
知识内容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种不同认识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根据人们的直觉经验提 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 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 缺少的. (2)伽俐略通过实验指出,没有使物体改变速度的力, 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 (3)伽俐略以实验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把可靠的 事实和严密的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是物理研究的 正确方向.
(2)物理意义: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合外力为零) 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指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是迫 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说明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即惯性. 即包含下列三点意义:
1。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的状态为: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D

课堂练习
6.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跑动时人有惯
性,停下后惯性消失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 性被克服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D

知识内容
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1)惯性的大小: 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也称 惯性质量),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同时性;相等性;反向性;同性质。 课堂练习
32.传动皮带把物体从低处送到高处的过程中,物体与皮 带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数共有
A.一对;B.二对;C.三对;D.四对;(B)
课堂练习
33.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
( C)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课堂练习
3.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人跳起,发现仍落
回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起跳时会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起跳时车厢的地板会给人一个向前的推力,使人随车一起向前
运动
C.人从起跳到落回地板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具有与车相同 的速度 D.若火车作加速运动,人起跳后必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 CD

知识内容
二、惯 性 1.惯性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1)物体具有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的性质叫 惯性 。 (2)一切物体都有 惯性 ,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 惯性 . 惯性是物体 固有的 属性,是 不能 被克服的。 (3)惯性在解题中的应用:车转弯、刹车、加速,人的 感觉是人的惯性的缘故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对象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力的性质 力的变化 性质相同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 性质不一定相同 不一定同时 一个力的平衡力有可能是 一个,也有可能是几个力 的合力,对同一物体产生 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 消,合力为零
一个力的反作用力只 力的效果 有一个,对各物体的 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不可求合力
课堂练习
1.下面的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伽俐略最先指出亚里斯多德上述观点是不正确的
C.第一个明确表述物体惯性的是伽俐略 D.第一个明确表述物体惯性的是牛顿
( C )
知识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1)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不同,亦即惯性大小不同。同样的外力作用下,质量大
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运 动状态容易改变,惯性小. 质量
(2)惯性的大小只决定于
,而与其他的
因素(如温度、物态、形状、位置、速度、受力、运动
状态)无关。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惯性。
课堂练习
7、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物体的质量很小而惯性很大; B.物体的速度很大而惯性很小 C.物体的体积很小而惯性很大;
课堂练习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惯性是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具有的性质 B.惯性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具有的性质 C.惯性是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具有的性质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
质 ( D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才有惯性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知识内容
3.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同时出现的,只要有力,这 个力一定有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就可以知道它 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找到这个力的施力者,就可以知道反作用力的受力 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同的是大小和性质,而不是作用 效果.
课堂练习 34.原来静止的升降机中站着一个人,当升降机 竖直加速上升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将 增大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35.2004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人飞船— —“神舟”号飞船,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
空.则
A、火箭是由大气向上推动升空的
B.火箭是由其喷出的燃气向上推动升空的
C.火箭是由发动机向上牵引升空的 ( B ) D.火箭是由外星向上吸引升空的
知识内容
4、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关系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都有“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的特点,极易混淆.可 从以下四个方面将它们加以区别:
3.物体具有惯性.
课堂练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C.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了外力 作用 D.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
定保持不变
( CDBiblioteka )知识内容3.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把握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物 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A.A所受的摩擦力f=
小车之间有
0
N,物体 A与

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