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最全的电线连接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工最全的电线连接方法图文课件

电工最全的电线连接方法图文课件

开关
用于控制电路的接通和断开。
插座
用于连接电器设备和电源线路 。
CHAPTER 02
电线连接方法
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
01
电气连接应牢固,导电 良好。
02
连接处的机械强度应满 足使用要求,能承受正 常运行时的振动和冲击 。
03
导线连接处的绝缘应恢 复完好,并满足绝缘要 求。
04
导线截面和颜色应符合 设计要求。
01
02
03
04
避免在潮湿或高温的环境下进 行导线连接。
导线连接处应避免受到机械应 力或过载电流的冲击。
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导线连 接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

导线连接后应进行电气测试, 确保连接质量。
CHAPTER 03
导线连接的分类
铜导线的连接
铜导线连接方法
包括绞合连接、紧压连接和焊接 等。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感
线圈对变化的电流产生阻碍作 用。
电工常用工具
螺丝刀
钳子
扳手
万用表
用于拧紧或松开螺丝钉Leabharlann 。用于夹持或剪断金属丝 。
用于拧紧或松开螺栓。
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 电阻等电学量。
电工材料
01
02
03
04
导线
用于传输电流,常用材料有铜 、铝等。
绝缘材料
用于保护电线和电缆,防止电 流泄漏。
清洁与除锈
保持电线连接部分的清洁 和干燥,去除金属部分的 锈迹或氧化层。
更换损坏的电线
如果发现电线或连接部分 损坏,应及时更换,避免 出现安全隐患。
THANKS
[ 感谢观看 ]
电工最全的电线连接方 法图文课件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②把3根线芯的一组在干线右边 按顺时针方向紧紧缠绕3~4 圈,并钳平线端;把4根芯 线的一组在干线的左边按 逆时针方向缠绕4~5圈。
③钳平线端。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不等径铜导线的对接
把细导线线头在粗导线线头上紧密缠绕5~6圈,弯 折粗线头端部,使它压在缠绕层上,再把细线 头缠绕3~4圈,剪去余端,钳平切口。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④先在一端把邻近两股芯线在 距叉口中线约3根单股芯线 直径宽度处折起,并形成 90°。
⑤接着把这两股芯线按顺时针 方向紧缠2圈后,再折回 90° 并平卧在折起前的轴 线位置上。
⑥接着把处于紧挨平卧前邻近 的2根芯线折成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并 按步骤⑤ 方法加工。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电线连接方法之导线的连接(PPT33页)
单股线与多股线的T字分支连接
①在离多股线的左端绝缘层口 3~5mm处的芯线上,用螺丝 刀把多股芯线分成较均匀的 两组(如7股线的芯线3、4 分)。
②把单股芯线插入多股芯线的两 组芯线中间,但单股芯线不 可插到底,应使绝缘层切口 离多股芯线约3mm的距离。 接着用钢丝钳把多股芯线的 插缝钳平钳紧。
①先将剥去绝缘层的芯线头散开 并拉直,再把靠近绝缘层 1/3线段的芯线绞紧,然后 把余下的2/3芯线头按图示 分散成伞状,并将每根芯线 拉直。
②把两伞骨状线端隔根对叉,必 须相对插到底。
③捏平叉入后的两侧所有芯线, 并应理直每股芯线和使每股 芯线的间隔均匀;同时用钢 丝钳钳紧叉口处消除空隙。

教你如何接电线ppt课件

教你如何接电线ppt课件

1
直接连接

12
单股导线与多股导线的连接
13
单股导线与多股导线的连接
2
分支连接

14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15
课后思考
16
维修电工技能——导线的连接
1
想一想
2
导线连接的要求
1.连接可靠 接头连接牢固、接触良好、电阻小、稳定性好。接头电阻不 应大于相同长度导线的电阻值
2.强度足够 接头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机械强度的80% 3.接头美观 接头整体规范、美观
4.耐腐蚀 对于连接的接头要防止电化腐蚀。对于铜与铝导线的连接, 应采用铜铝接头过渡连接,不准将铜与铝导线直接绞合连接。
3
学习内容
1
单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2 多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3 单股导线与多股导线的连接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1
直接连接

5
单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6
单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2
分支连接

7
多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1
直接连接

8
多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9
多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2
分支连接

10
多股导线之间的连接
11
单股导线与多股导线的连接

电工最全的电线连接方法(图文)课件

电工最全的电线连接方法(图文)课件
电工最全的电线连接方法(图 文)课件
目录
• 电工基础知识 • 电线连接方法 • 电线连接实例 • 电线连接安全 • 电线连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01
电工基础知识
电工基本概念
03
电工基本概念
电路分析
电气元件
介绍电工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 电阻、电容、电感等,以及电路的基本组 成和原理。
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欧姆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等,以及如何进行电路的 等效变换和化简。
介绍常见的电气元件,如开关、继电器、 接触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以 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电工常用工具
01
电工常用工具
介绍电工常用的工具,如螺丝 刀、钳子、扳手、电钻、电烙 铁等,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
注意事项。
02
测量仪表
介绍电工常用的测量仪表,如 万用表、钳形表、兆欧表等, 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范
电线连接实例
单股导线的连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直线连接:将两个导线平行放置,将其中一个导线绕另一 个一圈,然后互相插入对方形成的环形中,拉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简单、快速,但不够牢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适用于临时或小功率的电线连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T字连接:将一个导线作为交叉点,另一个导线从交叉点 的一侧插入并环绕一圈,然后插入另一侧,拉紧。
确保绝缘层覆盖紧密,无缝隙 ,以防止电流通过连接点。
对于多芯电缆的连接,应使用 专用的电缆连接器或压接钳进 行连接,并确保每个芯线都进 行适当的绝缘处理。
电线连接的验收与检测
进行电线连接后的验收与检 测,确保连接质量符合要求

导线的连接方法ppt课件

导线的连接方法ppt课件

ppt课件
20
图8
ppt课件
21
• (7)双芯或多芯电线电缆的连接。双芯护 套线、三芯护套线或电缆、 多芯电缆在连 接时,应注意尽可能将各芯线的连接点互 相错开位置,可以更好地防止线间漏电或 短路。图9(a)所示为双芯护套线的连接情况, 图 9(b)所示为三芯护套线的连接情况,图 9(c)所示为四芯电力电缆的连接情况。
ppt课件
35
图 13
ppt课件
36
• 较粗(一般指截面16mm2以上)的铜导线接头可 用浇焊法连接。浇 焊前同样应先清除铜芯线接头 部位的氧化层和黏污物,涂上无酸助焊剂,并将 线头绞合。将焊锡放在化锡锅内加热熔化,当熔 化的焊锡表面呈磷黄色说明锡液已达符 合要求的 高温,即可进行浇焊。浇焊时将导线接头置于化 锡锅上方,用耐高温勺子盛上锡液从导线接头上 面浇下,如图4-63所示。刚开始浇焊时因导线接 头温度 较低,锡液在接头部位不会很好渗入,应 反复浇焊,直至完全焊牢为止。浇焊的接头表面 也应光洁平滑。 (
入后捏平芯线,然后将每一边的芯线线头分作3组, 先将某一边的第1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 再将第2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 芯线上,最后 将第3组线头翘起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以同样方 法缠绕另一边的线头。
ppt课件
12
图4
ppt课件
13
• (4)多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多股铜导线 的T字分支连接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如图 5所示,将支路芯线90°折弯后与干路芯线并 行[见图5(a)],然后将线头折回并紧密缠绕 在芯线上即可[见图5(b)]。
ppt课件
25
• 然后用压接钳或压接模具压紧套管,一般 情况下只要在每端压一个坑即可满足接触 电阻的要求。在对机械强度有要求的场合, 可在每端压两个坑,如图 4-58(b)所示。对 于较粗的导线或机械强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可适当增加压坑的数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返回
一、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二、线头与接线桩的连接
2
返回
一、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 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 • 单股铜芯导线的T字形连接 • 双股线的对接 • 多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 • 多股铜芯导线的T字形连接 • 不等径铜导线的对接 • 单股线与多股线的T字分支连接 • 软线与单股硬导线的连接 • 铝芯导线用压接管压接 • 铝芯导线用沟线夹螺栓压接
13
铝芯导线用压接管压接
①接线前,先选好合适的压接管,清除线 头表面和压接管内辟上的氧化层和污 物,涂上中性凡士林。
②将两根线头相对插入并穿出压接管, 使两线端各自伸出压接管25~30mm。
③用压接钳压接。
④如果压接钢芯铝绞线,则 应在两根芯线之间垫上 一层铝质垫片。压接钳 在压接管上的压坑数目, 室内线头通常为4个, 室外通常为6个。
返回
3
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
①先将两导线芯线线 头成X形相交。
②互相绞合2~3圈后 扳直两线头。
③将每个线头在另一 芯线上紧贴并绕6 圈,用钢丝钳切去 余下的芯线,并钳 平芯线末端。
4
单股铜芯导线的T字形连接
①将支路芯线的线头与 干线芯线十字相交, 在支路芯线根部留 出5mm,然后顺时 针方向缠绕6~8圈 后,用钢丝钳切去 余下的芯线,并钳 平芯线末端。
①将分支芯线散开并拉直,再把紧靠 绝缘层1/8线段的芯线绞紧,把 剩余7/8的芯线分成两组,一组4 根,另一组3根,排齐。用旋凿 把干线的芯线撬开分为两组,再 把支线中4根芯线的一组插入干 线芯线中间,而把3根芯线的一 组放在干线芯线的前面。
②把3根线芯的一组在干线右边 按顺时针方向紧紧缠绕3~4 圈,并钳平线端;把4根芯 线的一组在干线的左边按 逆时针方向缠绕4~5圈。
②小截面的芯线可以不 打结。
5
双股线的对接
将两根双芯线线头剖削成图示中的形式。连接时,将两 根待连接的线头中颜色一致的芯线按小截面直线连 接方式连接。用相同的方法将另一颜色的芯线连接 在一起。
6
多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
以7股铜芯线为例说明多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方法
①先将剥去绝缘层的芯线头散开 并拉直,再把靠近绝缘层 1/3线段的芯线绞紧,然后 把余下的2/3芯线头按图示 分散成伞状,并将每根芯线 拉直。
16
单股芯线与针孔接线桩的连接
连接时,最好按要求的 长度将线头折成双 股并排插入针孔, 使压接螺钉顶紧在 双股芯线的中间. 如果线头较粗,双 股芯线插不进针孔, 也可将单股芯线直 接插入,但芯线在 插入针孔前,应朝 着针孔上方稍微弯 曲,以免压紧螺钉 稍有松动线头就脱 出。
17
单股芯线与平压式接线桩的连接
②把两伞骨状线端隔根对叉,必 须相对插到底。
③捏平叉入后的两侧所有芯线, 并应理直每股芯线和使每股 芯线的间隔均匀;同时用钢 丝钳钳紧叉口处消除空隙。
7
④先在一端把邻近两股芯线在 距叉口中线约3根单股芯线 直径宽度处折起,并形成 90°。
⑤接着把这两股芯线按顺时针 方向紧缠2圈后,再折回 90° 并平卧在折起前的轴 线位置上。
19பைடு நூலகம்
多股芯线与平压式接线桩的连接
①先弯制压接圈,把离绝缘 层根部约1/2处的芯线重 新绞紧,越紧越好。
②绞紧部分的芯线,在离绝 缘层根部1/3处向左外 折角,然后弯曲圆弧。
③当圆弧弯曲得将成圆圈(剩 下1/4)时,应将余下的 芯线向右外折角,然后使 其成圆形,捏平余下线端, 使两端芯线平行。
20
④把散开的芯线按2、2、3根 分成三组,将第一组2根 芯线扳起,重直于芯线 (要留出垫圈边宽)。
先将线头弯成压接圈 (俗称羊眼圈), 再用螺钉压紧。弯 制方法如下:①离 绝缘层根部约 3mm处向外侧折 角。②按略大于螺 钉直径弯曲圆弧。 ③剪去芯线余端。 ④修正圆圈成圆形。
18
多股芯线与针孔接线桩的连接
连接时,先用钢丝钳将多股芯线进一步绞紧,以保证压接螺 钉顶压时不致松散。如果针孔过大,则可选一根直径大 小相宜的导线作为绑扎线,在已绞紧的线头上紧紧地缠 绕一层,使线头大小与针孔匹配后再进行压接。如果线 头过大,插不进针孔,则可将线头散开,适量剪去中间 几股,然后将线头绞紧就可进行压接。
③钳平线端。 10
不等径铜导线的对接
把细导线线头在粗导线线头上紧密缠绕5~6圈,弯 折粗线头端部,使它压在缠绕层上,再把细线 头缠绕3~4圈,剪去余端,钳平切口。
11
单股线与多股线的T字分支连接
①在离多股线的左端绝缘层口 3~5mm处的芯线上,用螺丝
刀把多股芯线分成较均匀的 两组(如7股线的芯线3、4 分)。
⑤按7股芯线直线对接的自 缠法加工。
⑥成形。
21
软线线头与针孔接线桩的连接
⑥接着把处于紧挨平卧前邻近 的2根芯线折成90° ,并 按步骤⑤ 方法加工。
8
⑦把余下的3根芯线按步骤⑤ 方法缠绕至第2圈时,把 前4根芯线在根部分别切 断,并钳平;接着把3根 芯线缠足3圈,然后剪去 余端,钳平切口不留毛刺。
⑧另一侧按步骤④~⑦方法进 行加工。
9
多股铜芯导线的T字形连接
以7股铜芯线为例说明多股铜芯导线的T字形连接方法
14
铝芯导线用沟线夹螺栓压接
连接前,先用钢丝刷除去导线线头和沟线夹线槽内 壁上的氧化层和污物,涂上凡士林锌膏粉(或 中性凡士林),然后将导线线卡入线槽,旋紧 螺栓,使沟线夹紧紧夹住线头而完成连接。为 防止螺栓松动,压紧螺栓上应套以弹簧垫圈。
15
二、线头与接线桩的连接
• 单股芯线与针孔接线桩的连接 • 单股芯线与平压式接线桩的连接 • 多股芯线与针孔接线桩的连接 • 多股芯线与平压式接线桩的连接 • 软线线头与针孔接线桩的连接 • 软线线头与平压式接线桩的连接 • 头攻头在针孔接线桩上的连接 • 头攻头在平压式接线桩上的连接 • 线头与瓦形接线桩的连接
②把单股芯线插入多股芯线的两
组芯线中间,但单股芯线不
可插到底,应使绝缘层切口 离多股芯线约3mm的距离。 接着用钢丝钳把多股芯线的 插缝钳平钳紧。
③把单股芯线按顺时针方向紧
缠在多股芯线上,应使圈
圈紧挨密排,绕足10圈;
然后切断余端,钳平切口
毛刺。
12
软线与单股硬导线的连接
先将软线拧成单股导线,再在单股硬导线上缠绕7~8 圈,最后将单股硬导线向后弯曲,以防止绑脱 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