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方珍本古籍文献价值述论

合集下载

浅谈河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嵩县银杏文化系统的申报成功为例

浅谈河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嵩县银杏文化系统的申报成功为例

1 河南农业文化遗产概况1.1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发展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NS)保护项目。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遗产概念,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①中国农业农村部2015年颁布施行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指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世代传承并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由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②虽然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出现较晚,但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实质性保护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

起初是一批学者为保护传统农学,对一些农业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侧重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逐步拓展到对农业生产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景观等方面的关注与研究,研究对象由“固态”向“活态”延伸。

1.2 河南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地位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广阔的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全省气候温和,是我国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地区就已出现原始农业。

裴李岗文化作为河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在裴李岗遗址中发现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和石镰等农业生产工具③,在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有稻作遗存,还有牛、羊、猪、狗等家畜的骨骼④,上述表明这时的农业已相当发达。

进入封建社会后,政权更迭,稳定与战乱交替,中原地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战火燎原时生灵涂炭,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所幸中原地区农业文明的发展未曾中断。

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农耕技术,农业生产工具、耕作制度、农业民俗、农业景观等⑤,如小麦的栽培种植技术、作物耕作栽培技术,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的间套轮作技术,魏晋时期形成以耕—耙—耱3个生产环节组成的防旱保墒系统、林农复合系统、沟垄耕作系统,战国至秦汉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还有各个时期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等。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总目(Word)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总目(Word)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总目(影印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出版,16开精装本,共175册,书号ISBN 978-7-5402-2410-3,定价139800元。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社会科学综合性大学,古籍文献资料在教学科研中占据重要地位。

古籍善本是古籍藏书中最珍贵的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2400余种,2800余部。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是一部大型综合古籍珍稀善本丛书,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中,精挑细选出的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版本价值,且在全国藏书单位中不超过三家收藏的珍贵古籍善本,其中大量难得一见的珍本以原貌公诸于世。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丛刊》共收录珍稀古籍善本134种,包括经部6种、史部32种、子部26种、集部69种,所用底本有稿本21种,抄本4种,刻本98种,木活字本10种。

其中,有一部分是该馆珍藏的孤本, 还有少量出版年代较晚但传世极罕的木活字本。

本书收录的成化刻本《咏史绝句诗注》、正德刻本《皇明开国功臣录》、嘉靖刻本《献子讲存》《易象大旨》、天启刻本《读史机略》等都是孤本或稀见的珍贵古籍。

清初刻本《选声集》、康熙刻本《赋镜录》《明田赋考》《希贤录》《群言沥液》、雍正刻本《半研居题咏》《白沙风雅》《言行汇纂》、乾隆刻本《五言排律依永集》、乾隆稿本《随围诗集》(有清戈涛、李学礼、李养诚、于大鲲评点)、清稿本《舜山是诚先生年谱》、光绪稿本《小留徐氏八修宗谱》、清稿本《仓场事宜初稿》、咸丰稿本《雪泥留印》、清稿本《砚樵山房文稿》、光绪稿本《毛穉澥诗集》、清稿本《知自主斋诗稿》、明抄本《新安詹氏家谱》等,这些珍贵古籍中,既有著名版本学家、校刻学家校刻的善本,也有名人学者题跋的批校本,还有不少是历代版本学家、藏书家所称誉的版刻精品。

同时,在这些珍贵版本中,还保留着许多评点,或眉批、或旁批、或总批,为版本目录学和文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探析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探析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探析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古籍文献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古籍文献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

古籍文献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切实解决古籍文献在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尤为重要。

标签: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开发利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

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古籍难以保存,传承至今的珍本孤本,尤显珍贵。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把古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来完成。

几年来,各地古籍保护收藏单位积极做好古籍普查、名录申报、人才培训、古籍数字化建设等项工作,为古籍保护工作的推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古籍文献,同时深入地挖掘它们的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是需要我们探讨的一大课题。

一、保护好古籍文献对其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解读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

广义的古籍应该是包括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敦煌遗书、唐宋以来雕版印刷品,即1912年以前产生的内容为反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和典籍;狭义的古籍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2.我国古籍文献的收藏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献大国。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藏有各类古籍文献2717.5万册件,其中善本古籍229.5万册件,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文献收藏单位等也藏有大量的古籍。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古籍善本有5.75万种。

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古籍文献的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古籍破损情况仍然十分严重,需要抢救修复的古籍数量十分庞大。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在馆藏的100万册件的善本中,轻度破损的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12万册件。

河南地方珍本古籍文献价值述论

河南地方珍本古籍文献价值述论
《 四库全 书 总 目》 著 录 , 书并 不 稀 见 , 作 为 明 已 此 但 末清 初 大学 者 的手 迹 , 为本 乡本 土 的手 稿 地 方 文 作 献是 弥 足珍 贵 的 。又 该馆 珍 藏 的李 棠 阶 的 《 斋 日 强 记》 原稿 , 于咸 丰 元 年 辛亥 十一 月 二 十 七 日, 于 起 止 咸 丰二 年壬 子 四月 二 十 一 日, 本 日记 原 稿 不 仅 是 这
21 0 1年 7月
中 州 学 刊
Ac d mi o r a fZ o g h u a e cJu l h n z o n o
J l, 0 u y 2 1 1
No. 4
第 4期 ( 总第 14期 ) 8
【 史研究 】 历
河 南 地 方 珍 本 古 籍 文 献 价 值 述 论
明代崔铣撰 的《 文苑春秋》 4卷 , 孟县文化馆 藏孟津人王锋撰 的《 山园选集》 都具有很 高的研 究价值 。 拟 等,
关键词 : 河南古籍珍本 ; 地方文献 ; 手稿本 中图分类号 : 2 K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7 12 1 ) 4 _ 18 4 10 -0 5 ( 0 10 . 0 8 —0
河 南 地处 中原 , 史 悠 久 , 历 文化 灿 烂 , 留 有 大 遗 量 的古籍 文献 。其 中 有 不 少 古籍 手 稿 本 、 见 书 和 稀
书 , 机大 臣 , 谥 文清 。 显然 , 强 斋 日记 》 稿 作 军 卒 《 手 为本地 文献 在 近代 是不 可 多得 的历史 资料 。南 阳市 图书馆 藏 的南 阳近 世 名人 张嘉 谋 撰 写 的 《 中州 人 物
等, 一切经营擘划粗具规模 , 要在迅集资金 , 能克 方
期举 办 。惟 发 起 人 关 系 , 宏豫 者 , 光 豫 者 , 兼 有 有 有

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

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

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作者:李思琪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21期摘要:郑州商城是商朝的早期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于2021年被评选为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是研究商早期历史和先秦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遗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郑州商城等历史遗迹的保护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做到对文物与遗址进行有效保护,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商城内遗存的同时,充分认识它的历史、经济、文化等研究价值,才能对文物遗址实施更合理的保护措施。

關键词:郑州商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历史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21.039郑州商城是中国商代早中期遗留下来的都城遗址,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内,是本地的标志性建筑,于2021年被评选为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①。

根据最新的碳十四测年法测定,郑州商城所在的年代是公元前1509—1465年,因此,基本可以推断出郑州商城是仲丁迁都之处。

郑州商城于1955年经过发掘后出土,经过专家们长达60余年的探索研究,确定其结构形式分为内城与外郭城,商城城墙平面整体呈四边形,城墙周长为6960米,高4~5米,墙基宽20~30米,在城址东北部发现大量大小不一的夯土层建筑群,因其规模宏大区别于一般的建筑,因此被确定为是商代宫殿建基址所在地,且其占地面积可达宫城总面积之和的二分之一②。

以郑州商城为中心、半径200千米的区域,遍布着商朝早期中小型城址都邑和大量青铜器、玉石、象牙等随葬器,是各类文化遗存出土地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这些中小型城邑大都建立在山麓或者高地,依山面水,地势环境非常具有优越性和相似性,堪称中国早期的“中原腹地”。

郑州商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商都,也是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其城墙连接的范围之广,远非古洛阳城和长安城所能比拟,其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版图的先河。

商城遗址内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夯土基址、精美的青铜、白陶等一大批文物遗存,不仅是先商历史文化重要因素,更是郑州成为中原文明发展核心地区的有力证明。

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

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

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中国藏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藏医药机构不仅致力于收集和保存藏医药传统文献,还通过影印古籍珍本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传播给更多的人们。

以下是一些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的介绍:一、《四部医宗金匮要略》《四部医宗金匮要略》是中国藏医药领域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由明代医家《汉武帝医官》整理而成,汇集了汉代、唐代、宋代等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医经验。

这本古籍珍本被誉为中国藏医药的“圣经”,影印品让更多的人可以研习和了解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二、《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中创作的一部辞章丰富、内容广泛的藏医药著作。

它详细地记载了各种草药的特性、功效和用途,并附有详细的药物配方和疗效案例。

通过影印古籍珍本的方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学习中草药的药性和应用。

三、《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是明代药学家李时中的又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中的重要一部。

这本书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加入了更多的注解和扩展内容,对各类草药进行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描述和解释。

通过影印这部珍本,人们可以直接了解到古代草药学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四、《辨证论治金匮要略》《辨证论治金匮要略》是明代医学家张仲景编写的一部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藏医药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影印这本珍本,人们可以学习到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以上仅是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的一部分介绍,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著作和文献值得被影印和传承。

通过保护和传播这些古籍珍本,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以及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智慧。

简论河南地方古籍文献的价值

简论河南地方古籍文献的价值
6 2
淹、 庾信的赋 , 谢灵运 、 崔颢 、 杜甫 、 元结 、 王建 、 刘禹 锡、 元稹 、 李商隐、 苏舜钦 、 吕本 中、 陈与义、 梦阳、 李 何景明、 王廷相 、 高叔嗣 、 荦的诗, 宋 韩愈 、 穆修、 宋 庠、 曾几、 姚燧 、 周亮工 、 侯方域 、 汤斌的文 ; 贺铸 、 晁 补之 、 史达 祖 的词 , 宝 、 云 的小 说 , 干 殷 郑廷 玉 、 宫天 二 、 南古 籍 文献 的学术 价 值 河 挺、 石子章 、 赵文敬 、 钟嗣成 、 朱有墩的戏曲, 等等 , 皆 从河南地方 古籍文献 的种类看 , 举凡 医药 、 宗 为后人所 仰 望 。这些 人不 仅是 中国文 学历 史发 展 中 教、 舆地 、 文 、 学 、 学 、 子 、 治 、 史 、 志 、 天 文 理 诸 政 历 方 的璀璨明星, 甚至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他们给后 历法、 律 、 刑 自然科 学 、 理 、 伦 经学 、 石 、 金 文字 、 音韵 、 人 留下的许多传世之作 , 成为研 习中国文学史 的必 音律 、 考古 、 教育、 学、 农 水利、 武术 、 文献整理等等 , 读 之书 。 除 了诗 文 、 说 、 曲作 家之 外 , 小 戏 中州历 代 也 产 无所不包。这些著作大多极具学术研究之价值 。其 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一些 自 然科学方面的文献。由于 生 了很多重要的诗文理论家 , 他们 的著作也极具理 受中国传统文化注重 阐发义理 特色的影 响, 在中国 论价值 , 钟嵘 《 品》 吴淇 《 像 诗 , 选诗定论 》 马时芳 、 古代 自然科学一直不被重视 , 但明清以来 , 受西方学 《 灯诗话》 贾 开宗《 秋 兴) 挑 、 ( 偶论》 , 等 为其代 表。 术风气的影响 , 自然科学进行研究还是不乏其人 另外 , 对 一些重要的诗歌选本 , 如杨士宏《 唐音》 吴起 、 的, 代表性的如 : 数学家李子金《 算法通义》 5卷、 天 代《 《 分类文选》 宋韦金《 ; 元人咏物诗选》 也为历 等, 弧象限表》 卷 、几何易简集》 2 《 4卷 3种 , 杜知耕《 几 代学者和诗文选家所重视。 其实 , 除了上述令人耳熟能详的大家之外 , 在河 何论约》 数学鲷》 董恩新《 和《 , 代数简易录》 《 、 笔算 得》 《 、 珠算一得》 陈元勋《 , 算学简言略》 等等 。 , 南地方文献中, 具有文学价值而并未引起人们重视 农 学方面 , 如冯绣 《 区田试种 实验 图说》 朱振 的也 还不 少 。如 明清之 际 的诗人 王铎 。 , 王铎 ( 5 2 15 ) 字 觉 斯 , 嵩 樵 , 津 ( 19 - 6 2 , 号 孟 今 玉《 农学浅说》 《 、蚕业浅说》 胡煦《 学要 务》 , 农 。植 物学方面 , 吴其浚《 植物名实 图考》 , 卷 成一夔《 岭南 河南孟津 ) 。王铎 在 明清之 际 的诗坛上 颇负 盛 人 草图说》 朱槁 《 , 救荒本草》 等。中医方面 , 滑寿《 十 名 。清初 京 师 诗 坛 有 三 大 家 之 目, 铎 就 列 于 其 王 四经络发挥》 孙奏雅 《 , 医学宗传》 杨璇 《 , 伤寒温疫 中 。黄道周《 题拟 山园初集》 也称 自己与 王铎 、 倪 条辨》 王似之《 , 痘疹慎 始集》 陈其 昌《 温穷源》 元璐三人并称三珠树。在当时中州诗坛上 , , 寒 、 王铎是 形 《 温症发微》 刘书珍《 , 妇科 指南》 《 、 眼科详解》 家藏 引领 风气 之人 。围绕 他 , 成 了一个 颇 具 声 势 的孟 稿, 张阶平《 外科集成》 等等 , 在今天也有 很高 的学 津诗 派 。王铎 诗 歌 言 事 抒 情 , 抒 胸 臆 , 直 以杜 甫 为 术研究价值 。 此外 , 经学方面戴德《 大戴礼记》 戴圣 宗 , 、 多关心现实之作。李 尔育《 评价他 的诗文 : 序》 《 小戴礼记》 何晏《 、 论语集解》 理学方面张载《 ; 横渠 “ 无不 语 关 国计 , 激 在 廷 在 镇 之 误 封 疆 , 国事 愤 败 易说》 程颢 、 , 程颐《 二程遗 书》 二程语 录》 史学 者。 彭而述《 说 :论文则于周秦 以上不专一家 , 和《 ; ” 序》 “ 方面褚少孙《 史记补》 司马彪《 、 续汉书》 范哗《 、 后汉 而断 断 以唐 以下戒 学 者勿 读 。读 诗 以少 陵 为宗 , 而 书》 诸子学方面王弼《 ; 老子道德经注》 天文历法方 别将李 白, ; 余子碌碌矣 。 _ 王铎诗歌美学风貌 以阔 ”2 面僧一行《 开元大衍历》 文字音韵方 面许慎 《 ; 说文 大雄奇为主 , 以汉魏盛唐为

古书收藏价值

古书收藏价值

古书收藏价值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旧抄本、古本、初刻本、精刻本以及各类活学本等版本的价值较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写刻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短版、拱花、版画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录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刊元椠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影印本:是自从影印工艺流传到中国始起,出版者多根据原书用照相制版的方法印成的书。

古籍影印版本的选择要求甚高,至少定有四个影印标准:一、按注简明、扼要而能解决疑难者;二、历来读者都认为校注精确者;三、校注广征博引而有研究参考价值,有多种注本的重要古籍;四、宋、元、明、清善本及名抄本。

达到上述四个标准的版本以孤本、珍本、善本为限,均以旧纸型及书版格式尽可能保持原古籍的风格宣纸影印线装。

改革开放以前,专供图书馆和专家学者研究参考使用,均不广泛发行,故出版册套数极为有限,多则数千册套,少则仅数十册套。

例如,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10月,出版《聊斋志异》影印蒲氏手稿本宣纸线装全四册1印50部。

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古籍影印本,应以1966年以前各大书局的为限,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等。

这些大书局社的初版古籍影印线装本,无论是母本的选择、纸张的高要求、精湛的影印工艺、古籍版式的复制风格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堪称是下真迹一等的古籍复制本,极具版本、史料研究参考价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宣纸影印《四部丛刊》本,最具收藏、投资价值。

据余所知,涵芬楼影印《四部丛刊》本,在编印之前,馆内人员分为“善本派”和“实用派”。

古籍版本

古籍版本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 邋遢本:古代书版因刷印多次,已经模糊不清, 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 印出的书被称为邋遢本, 巾箱本、袖珍本: 巾箱本、袖珍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 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 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 箱之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 箱之中。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 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 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
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在宋王朝 宋刻本 两宋时期(公元 年 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统治区域内刻印的图书。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 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 官私刻书业极为繁盛,刻书范围已包括经、史、 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 子、集各类图书,刻印质量上乘,被历代藏书家 视为珍本。 视为珍本。
三、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 按照刻书地域分,则有浙本、建本、 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 蜀本、平阳本、外国本(日本本、高丽本) 等。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 浙本:宋代浙江地区刻印的图书。宋代两浙路经 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 济文化比较发达,刻书数量大,质量高,杭州、 湖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 湖州、衢州、婺州、温州、明州、台州、绍兴等 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等区分。 地均刻印图书,因而有杭本、衢本等区分。
影写本:明清时期, 影写本:明清时期,藏书家为保存稀见宋元版书 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 原稿,雇请抄手,用优良纸墨,照原样影摹下来, 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 版式、字体往往与原本相差无几,这样的写本被 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 称作影写本,又叫影抄本。其中以汲古阁毛氏影 宋写本最为著名。 宋写本最为著名。

白钟山《豫东宣防录》存录河南治黄文献价值述略

白钟山《豫东宣防录》存录河南治黄文献价值述略
第 V2o1l.卷21 N第o.33期 JOURNAL黄O河FH科UA技N学GH院E学S&报TCOLLEGE 20M19ay年20519月
白钟山《豫东宣防录》存录河南治黄文献价值述略
周广骞
(聊城大学 运河学研究院,山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聊城 252059)
摘 要:河南在清代为众水所聚、黄河所经的重要省份,长期受到黄河等河患影响。白钟山曾 任河东河道总督,专辖山东、河南治河保漕事宜。他为官勤勉,堪称干员,所撰《豫东宣防录》六卷, 主要收录他担任河东河道总督、主持河务时所上奏疏,涉及河防河汛、治河方略、治河工程等诸多内 容,集中体现了“治水以弃为取,顺水之性而不与水争地”“河防为国家第一要务”的治河观点。此 书编排合理,内容丰富准确,据此可把握清雍正、乾隆之交河南治河工程办理情形及白钟山治河举 措及成效,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关 键 词:白钟山;《豫东宣防录》;河南;治黄;文献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424(2019)03010307 DOI:10.19576/j.issn.1008-5424.2019.03.018
OntheValueofYellow RiverRegulationDocumentsinFlood-PreventionintheEastof HenanProvincewrittenbyBaiZhongshan
104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河南 为 中 华 文 化 肇 始 之 区,雄 踞 中 原,人 文 蔚 起,“河洛图书所自出,卦画爻象所由开,两渎发源、 十宿分野、帝 王 贤 圣、理 学 文 章 无 不 萃 聚 于 是 ”①。 同时河南亦为众水所聚,黄河所经,长期遭受黄河等 河患影响,“大 河 九 曲,五 在 中 华,豫 得 其 二。 自 孟 津以 上,群 山 束 水 势 不 得 肆,至 荥、汜 以 下,出 险 就 易,始汗 漫 善 决,而 中 州 之 地 跨 河 南 北,其 势 尤 危”②。黄叔琳亦称:“河南大河悬注,兼以卫、淇、丹、 沁、贾鲁诸水左右潆汇,以张其势,南北两岸日事修 筑而倾圮无常,尤称难治。”③因此治理河南境内河 道特别是黄河河道,即为历代治河官员的重要职责。 特别是自元代京杭运河贯通后,黄河与运河南北交 汇,黄河决口往往冲毁运河,严重影响漕运。朝廷对 治河保漕高度重视,“特设重臣,经理其事”④。为保 证黄河安澜,漕运畅通,雍正二年(1724),采取分段 治河、求其专责之策,在济宁设副总河,专管山东、河 南河务。雍 正 七 年 (1729),正 式 设 立 河 东 河 道 总 督,驻济宁州,为正二品大员,负责山东、河南两省修 筑堤坝、防洪保漕、巡逻守卫事务,下设道、厅、汛,分 别由专门官员或地方官员管理。为了兼顾河南黄河 河务,又在兰阳设河道总督行台,由副河督驻守,嘉 庆后移驻祥符。自河东河道总督之职设立后,先后 有嵇曾筠、田文镜、沈廷正、朱藻等人担任此职。雍 正十二年(1734),朱 藻 升 任 直 隶 河 道 总 督,白 钟 山 遂接任河东河道总督之职。

再议河南省图书馆对殷墟之发掘

再议河南省图书馆对殷墟之发掘

收稿日期:2023-11-13作者简介:任博韬(1992 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㊂再议河南省图书馆对殷墟之发掘任博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郑州㊀450000)摘㊀要:河南省图书馆已成立100余年,除开展图书收藏㊁图书借阅㊁社会教育等工作外,在中华民国初年还承担着收藏文物的职能㊂1929年和1930年,河南省图书馆曾两次对安阳殷墟进行发掘,开启了河南省现代考古的序幕㊂文章分析了河南省图书馆对安阳殷墟的发掘情况,探讨了殷墟发掘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出土甲骨的存放状况,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㊂关键词:河南省图书馆;殷墟;考古发掘中图分类号:G250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1588(2023)12-0010-031㊀背景㊀㊀河南省图书馆创办于1909年2月,至今已100余年㊂中华民国时期,河南省图书馆的事业发展迅速,成立了开封图书馆协会,创办了‘河南图书馆馆刊“,积极开展书板(版)整理工作,走在了我国图书馆界的前列㊂在河南博物馆成立之前,河南省图书馆负责开展河南省文物收藏和管理工作,代行博物馆的职能㊂1914年,河南省图书馆设立金石陈列室与标本室,存放金石等文物㊂1923年,新郑百姓李锐在掘井过程中发现了郑公大墓,墓中的精美铜器举世瞩目,经各界知名人士呼吁,这些文物全部存放于河南省图书馆㊂随后,河南金石编纂处及河南省省长张凤台收藏的墓志,以及登封中岳庙收藏的九柄如意先后被河南省图书馆收藏㊂20世纪20年代,河南省图书馆的馆藏文物极其丰富,成为全国翘楚,康有为㊁罗振玉㊁王国维等国学大师纷纷到访参观或讨要资料研学㊂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截至1929年年底,河南省图书馆共收藏旧铜器93件㊁汉唐墓志573方[1]㊂1931年1月,河南省图书馆根据河南省政府的相关要求,将所藏青铜器㊁墓志石刻㊁古陶器等文物移交给河南博物馆,并撤销了金石陈列室㊂1927年,河南博物馆成立,河南省图书馆馆长何日章参与了成立筹备工作㊂1928年,河南博物馆更名为河南民族博物院,何日章兼任副院长㊂1929年,河南民族博物院院长陈维新离职,何日章兼任院长,1930年将 河南民族博物院 名称恢复为 河南博物馆 ㊂1929年10月,河南省政府命何日章组织发掘队对安阳殷墟进行发掘㊂1930年3月,河南省图书馆再次对殷墟进行发掘,开启了河南省现代考古的序幕㊂2㊀河南省图书馆对安阳殷墟的发掘㊀㊀清末,安阳小屯村发现了带有文字符号的龟甲兽骨,经鉴定为商代遗物,引起了广泛关注㊂但是,由于私挖盗掘现象猖獗,发掘出的龟甲兽骨流失严重㊂1928年10月,国民政府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 史语所 )派编辑员董作宾前往安阳调查并试掘,但不久便停工㊂1929年3月至5月,史语所派李济开展第二次发掘工作,后因战事紧张而停止㊂两次发掘所得龟甲及其他文物部分运往北平(北京)㊂对于流失及被运往北平的甲骨,河南省社会各界反映强烈㊂时任河南省图书馆馆长的何日章认为,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发掘出的古物应保存在河南省省会开封市㊂河南省政府随即向 中央研究院 发函,与对方协商发掘器物的保管存放事宜,并要求何日章组织发掘队自行发掘㊂1929年10月至1930年4月,河南省图书馆及河南民族博物院分两次对安阳殷墟进行发掘,出土有字龟甲2,673片㊁有字牛骨983片㊂为更好地展示和研究这些龟甲兽骨,1929年11月,经河南省教育厅同意,河南省图书馆编拓殷墟龟骨文字委员会成立,何日章㊁关百益㊁许敬参㊁田玉芝为初期成员㊂河南省图书馆的殷墟发掘工作对于河南省的考古工作具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㊂1第43卷第12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年12月3㊀河南省图书馆与史语所的争执㊀㊀1929年10月,在何日章组织发掘队前往安阳殷墟进行发掘时,史语所正在进行第三次发掘,何日章在得知史语所将发掘古物悄悄运出河南省时与史语所产生了争执,并将此情况报告给河南省政府㊂当时的‘河南教育日报“刊载了相关报道: 安阳地蕴,龟骨最多,去年 中央研究院 特派董作宾来省会同省府派员张锡晋前往开掘㊂时河南省图书馆馆长何日章以若以河南地方文明之表率,而移置于他方,未免不安,特呈请省府将掘得器物,仍留在开封保存㊂省府据文函致 中央研究院 ,旋准函复,许予酌量办理,双方俱存,并请令饬何日章会同董君遵照办理㊂何馆长当与董特派员商决暂在安阳中学存放,不谓近据安阳中学校长张尚德报告,谓彼等竟将掘出器物,潜运出省,并 中央研究院 特派员仍拟于本期十月赴安(阳)继续开掘,何馆长因 中央研究院 不顾信义,违反协定,又且剋期赴安继行开掘,乃复呈请省府,一面向 中央研究院 据理交涉,一面设法自行开掘㊂省府当经发交教育厅查核具覆,再行察夺㊂ [2]河南省教育厅调查后向河南省政府报告,并拟以下三条办法:一是准予河南省图书馆暨河南民族博物院自动发掘,陈列开封,公开研究㊂二是 中央研究院 不遵照函商协定,谢绝 中央研究院 前来发掘㊂三是饬令安阳县长协助河南省图书馆暨河南民族博物院发掘,并禁止别人发掘[3]㊂㊀㊀在争执发生后, 中央研究院 派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于南京寻找与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李敬斋熟悉之人,并从中说和㊂1929年11月21日,傅斯年到开封与河南省政府㊁河南省教育厅协商,拜访了河南学界名流,并在各学校的讲演中讲述考古的重要性㊁发掘方法,以及考古学与古器物学的区别㊂经与河南学界的充分沟通, 中央研究院 于11月29日致函河南省政府㊂同时,何日章代表河南发掘安阳甲骨委员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项条件:一是依照 中央研究院 养电,将安阳发掘古物陈列至省垣博物院㊂二是将去冬今春 中央研究院 运送北平之安阳古物,于最短时间内运至开封妥为保存㊂三是在开封设立古物古迹研究所,此项组织由专业委员会及河南考古学会河南中山大学史地学系合组之㊂四是河南发掘古物委员会如需相当人才时,由双方商酌礼聘㊂五是在上四项未商定之前,遵照韩主席感日电令,双方掘则同掘,停则同停,惟 中央研究院 委员主张安阳古物就地保存,并设立研究所,开封可派二人参加[4]㊂河南省政府为此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派政府委员张伯英㊁张幼山㊁李静斋会同傅斯年协商解决此事㊂12月28日,河南省政府发函回复 中央研究院 ,指定河南省政府委员张鸿烈㊁张钫㊁李敬斋会同傅斯年妥善协商解决相关事宜[5]㊂㊀㊀河南省政府在与 中央研究院 协商后,提出了解决安阳殷墟发掘问题的办法,即由河南省选派一至三名学者,参与 中央研究院 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工作;发掘出的古物要造册登记,并报送河南省教育厅查询; 中央研究院 所掘古物要移运其他地方,须函知河南省教育厅;殷墟古物发掘研究告一段落后,要在省垣开封陈展;全部发掘工作完成后, 中央研究院 与河南省政府协商最终陈列办法[6]㊂此次争执起于发掘古物的归属问题,该问题的妥善解决得益于河南省有关部门㊁个人与 中央研究院 的共同努力,尤其得益于河南学界名流李敏修㊁宋旭生㊁冯芝生㊁傅佩青等人的周旋和协调㊂4㊀殷墟发掘的作用和意义4.1㊀开启河南省现代考古的序幕㊀㊀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一道,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进行发掘,仰韶后称为 仰韶文化遗址 ,开启了中国现代考古的序幕㊂1923年,新郑郑公大墓被发现并挖掘,但并不能称之为 现代考古 ㊂1929年10月㊁1930年3月至4月,河南省图书馆及河南民族博物院组织发掘队对殷墟的发掘,开启了河南省现代考古的序幕㊂4.2㊀增强人们对考古的认知㊀㊀何日章积极举办演讲,宣传考古及殷墟发掘的重要性,利用图书馆和博物馆平台对发掘出的古物进行展示㊂在与 中央研究院 发生争执后,当时的‘河南教育日报“‘河南民报“‘大公报“等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尤其是‘大公报“以‘发掘殷墟甲骨文“为题对该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加深了人们对殷墟及考古的认识㊂ 中央研究院 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到开封进行游说,到各学校演讲,并在报章发表‘本所发掘安阳殷墟之经过“一文,与李济撰写的‘现代考古学与殷墟发掘“㊁董作宾撰写的‘甲骨文研究的扩大“共同增强了人们对殷墟和考古发掘的认知㊂4.3㊀推动了殷墟研究的进程㊀㊀河南省图书馆专门成立了编拓殷墟龟骨文字委员会,负责殷墟出土龟甲兽骨及古物的整理㊁保存㊁编拓及研究,关百益参与了此项工作,在他任河南博物馆馆长一职后,继续开展对殷墟甲骨的研究,编拓了‘殷墟文字存真“一书,推动了学界对甲骨文的研究进程㊂许敬参是最早参加编拓殷墟龟骨文字委员11任博韬:再议河南省图书馆对殷墟之发掘㊀会的成员之一,后任河南博物馆研究员,编纂出版了‘殷墟文字存真第一㊁二集考释“,撰写了‘契文卜王释例“等学术文章㊂为解决殷墟发掘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河南省政府与 中央研究院 协商,成立了古迹研究会,组织开展了对河南省浚县㊁辉县㊁渑池㊁南阳等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推动了河南省考古事业的发展㊂4.4㊀促进考古人才的成长㊀㊀河南省图书馆及河南民族博物院对殷墟的发掘工作掀起了河南学界对中原文化研究的热潮,涌现了一批田野发掘㊁文物保护㊁博物馆展览人才,推动了河南省文博事业的发展㊂根据相关资料及研究,河南省图书馆为河南省现代考古的发起者㊁组织者㊁实施者,何日章为河南现代考古第一人㊂5㊀出土甲骨的存放状况㊀㊀1931年1月,河南省图书馆根据省政府令,将发掘出的甲骨以及郑公大墓出土的青铜器㊁藏石㊁登封如意等文物交与河南博物馆收藏㊂1937年,河南博物馆为使所藏文物免遭日寇破坏,挑选甲骨及重要文物装箱运至武汉,随着武汉形势的不断紧张,这些甲骨及重要文物被转移至重庆㊂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将被转移至重庆的大部分文物及甲骨运至台湾㊂1956年,台北历史博物馆成立,其将河南运台古物保存委员会保管的这部分甲骨及文物借展至今㊂㊀㊀参考文献:[1]㊀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新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421.[2]㊀安阳龟骨文字将自动发掘,中研院不遵协定潜运出境,何日章呈请自掘已有眉目[N].河南教育日报,1929-10-08(01).[3][5][6]㊀傅斯年.本所发掘安阳殷墟之经过:敬告河南人士及他地人士之关心文化学术事业者[J].安阳发掘报告,1930(2):393-398.[4]㊀发掘安阳古物续闻[N].河南民报,1929-12-01(03).(编校:冯耕)(上接第3页)㊀平安幸福的生活㊂三是打造党史展览馆,以时间线为轴,介绍中国共产党从创立㊁发展到壮大的艰辛过程,陈列红色经典图书㊁图片和物品,播放相关影视资料,配备专业的讲解人员,引导读者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㊂3.5㊀整合各方资源策划开展联动性活动,提高读者黏性㊀㊀在全民阅读大环境下,图书馆应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积极策划开展联动性活动,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与社区㊁高校㊁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开展 数字资源下社区 数字资源进高校 数字资源进企业 等活动,激发民众的阅读热情㊂二是联合其他城市图书馆积极参与 让经典走向大众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推介全国行 活动㊂三是加强与新闻广电部门的合作,通过共同制作公益宣传片㊁赠书仪式视频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㊂四是联合高校图书馆举办创意设计比赛,联合文联举办 红色艺术与阅读 美育线上展览系列活动,通过艺术语言和作品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事实展现出来,鼓励观展者阅读历史㊂3.6㊀通过 图书馆+课堂 的方式,增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的吸引力㊀㊀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㊁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是教育人㊁培养人㊁涵养人的精神沃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因此图书馆可通过 图书馆+课堂 的方式,推进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入脑入心 记得住 ,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设红色文化虚拟仿真研修室,利用红色文化虚拟教学资源跨时空㊁交互性强等特点,打造沉浸式课堂,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读者领略红色文化的强大魅力㊂二是从红色文化资源中选择典型人物㊁典型故事㊁典型片段,通过创作微视频㊁微电影等方式打造专题式微课堂,引导读者感知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㊂三是依托网络云平台,整合线上线下红色文化资源,引导读者感悟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真谛[5]㊂㊀㊀参考文献:[1]㊀熊伊凡,陈艳红.基于图情档协作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雷锋档案为例[J].图书馆,2021(9):61-65.[2]㊀袁玉红,王乐.高校图书馆红色专题文献阅读推广思路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9):40-43. [3]㊀张晓琳.数字文化赋能,让红色文化 看得见,传得开,记得住 [EB/OL].[2023-10-12].https://opinion/article/202212/202212310948481395.html.[4]㊀杨敏.5G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1(5):1-5.[5]㊀赵发珍.面向红色文化资源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价值㊁模式与路径[J].图书馆学研究,2021(14):115-117.(编校:孙新梅)21任博韬:再议河南省图书馆对殷墟之发掘。

守正创新_赓续文脉:郑州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综述

守正创新_赓续文脉:郑州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综述

收稿日期:2023-03-10作者简介:牛伟(1978 ㊀),郑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㊂守正创新赓续文脉:郑州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综述牛㊀伟(郑州图书馆,河南郑州㊀450000)摘㊀要:中华古籍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㊂郑州图书馆按照国家古籍保护管理要求,在做好日常古籍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借助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在古籍保护展示和活化利用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㊂文章介绍了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概况,探讨了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保护工作的实践情况及成效,对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保护工作的后续开展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图书馆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㊂关键词:图书馆;古籍保护;综述中图分类号:G250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4-0015-03㊀㊀中华古籍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㊂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1]㊂㊀㊀郑州图书馆成立于1953年,自建馆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艰辛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㊂现就近年来馆藏古籍保护工作进行概括分析,并就后续建设发展提出几点思考㊂1㊀馆藏古籍概况㊀㊀目前,郑州图书馆收藏古籍文献50,000余册,其中善本古籍4,000余册,以郑州地区方志㊁明清小说为特色馆藏㊂2010年6月,郑州图书馆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11年12月,郑州图书馆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 河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组织编纂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64部㊂自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推行以来,截至2021年,郑州图书馆有17部古籍入选国家组织编纂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有53部古籍入选河南省组织编纂的‘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图录“㊂㊀㊀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颇具代表性的有:元元统二年(1334)梅溪书院刻本‘韵府羣玉“㊁元后至元六年(1340)庆元路儒学刻元明清递修本‘玉海“㊁明永乐十三年(1415)内府刻本‘春秋集传大全“㊁明正统十二年(1447)内府刻本‘书集传“与‘春秋胡传“㊁明隆庆五年(1571)兴正堂刻本‘春秋胡传“㊁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内府刻本‘御纂周易折中“及清安定筱斋主人抄本‘歧路灯“等㊂㊀㊀在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中,有些古籍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㊂例如,明万历刻本‘汜乘“,该书为孤本,是现存最早的汜水旧志刻本㊂清乾隆元年至二十年(1736 1755)抄本‘三国志玉玺传“,是‘三国志玉玺传“现存的唯一足本,是流传下来的众多弹词中,改编自‘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最长㊁故事最完整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㊂有研究者认为,‘三国志玉玺传“极有可能是罗贯中的‘三国“原本[2]㊂2㊀馆藏古籍保护工作实践与成效2.1㊀古籍保存条件不断改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㊀㊀2013年,郑州图书馆搬迁至现址郑东新区客文一街10号㊂新馆在建设之初,就从科学保护的角度对古籍书库进行了专业的设计建造㊂现有古籍书库独立设置,温湿度控制㊁安全消防㊁科51第43卷第4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年4月㊀学监测与书盒书柜等设施设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㊃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GB/T30227 2013),满足古籍文献存藏条件,为古籍长久保护提供了物质保障㊂郑州图书馆设立有古籍部,专门负责古籍保护研究等工作㊂近年来,郑州图书馆通过公开招聘㊁人才引进等方式,不断壮大人员队伍㊂现有工作人员均为古籍及文献等相关专业毕业,主要从事古籍编目与审校㊁书库与阅览室管理㊁读者咨询㊁古籍数字化㊁古籍修复㊁古籍整理与研究等工作,科学㊁合理的人员配置为郑州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㊂2.2㊀工作制度与保护计划不断完善㊀㊀近年来,郑州图书馆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郑州图书馆古籍阅览制度“‘郑州图书馆古籍书库管理制度“‘郑州图书馆古籍分级存藏制度“‘郑州图书馆古籍工作人员职责“等,并严格执行㊂在不同时期,郑州图书馆制定了不同的‘郑州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计划“,在完善与健全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争取上级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积极开展区域间古籍保护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发挥行业专家在古籍保护与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推进古籍普查工作,持续开展古籍编目工作;加强古籍再生性保护;加强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详细的规划㊂2.3㊀古籍著录㊁定级与分级存藏工作扎实开展㊀㊀郑州图书馆积极参与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馆藏古籍详细数据的著录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㊃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对每部古籍进行了定级㊂‘郑州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于2017年3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㊂㊀㊀郑州图书馆严格按照‘馆藏古籍分级存藏制度“对馆藏古籍进行分级存藏,将古籍书库分为普通古籍区㊁善本古籍区和珍本古籍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按照 经 史 子 集 丛 分类,每部古籍按照索书号排序㊂郑州图书馆在做好分类存藏的同时,也为读者查询使用提供了便利㊂2.4㊀古籍编目不断延续㊀㊀郑州图书馆自建馆以来就本着揭示馆藏㊁服务读者的理念,以整理文献㊁编制目录为首要任务,先后编纂了‘郑州市图书馆古籍目录(1956)“‘郑州市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书目(1991)“‘郑州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2017年)“等,在古籍文献阅读推广㊁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㊂郑州图书馆还编纂了‘郑州图书馆古籍善本图录(2021)“,收录馆藏古籍善本343部㊁4,272册,完整地揭示与反映了馆藏古籍善本的相关信息㊂2.5㊀再生性保护不断探索㊀㊀郑州图书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目前已整理出版‘郑州志“系列㊁‘三国志玉玺传“‘说唐后传“‘客窗闲话“‘夷坚志“等方志类㊁文集类与小说类古籍文献45种㊂这些成果全部由郑州图书馆研究人员校点,其中有10余种是以郑州图书馆藏本为底本进行整理的㊂馆藏明万历刻本‘汜乘“等数部稀见方志均已影印出版,被收入‘河南历代方志集成“[3]㊂㊀㊀郑州图书馆坚持将古籍数字化作为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建设了 古籍服务系统 馆藏古籍数据库 两个数字化服务平台,向社会公众共享馆藏古籍目录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古籍介绍㊁入选‘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古籍介绍㊁馆藏善本古籍介绍及数字化古籍文献等资源,在古籍再生性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㊂2.6㊀活化利用不断创新㊀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㊂ 近年来,郑州图书馆坚持守正创新,以智慧化㊁数字化技术手段为基础,积极探索古籍活化利用,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㊂㊀㊀郑州图书馆积极实施智能化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建成了 古籍E览 文字空间 甲骨文世界 八斗高才生 中原文化㊃状元郎 册府楹联 中原贡院时空 四大发明 册府书札 等智能互动体验系统,把文字㊁诗词㊁古籍文献等元素融入其61牛伟:守正创新赓续文脉:郑州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综述中,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引导读者领略与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㊂例如,郑州图书馆以馆藏珍贵资料及文献为基础,整理收集已被识别出的甲骨文字,构建了 文字空间 互动体验系统㊂在点击所选文字后,该系统可大屏展示该文字的释义及其金文㊁篆书㊁隶书㊁楷书的演变过程,实现了物理装置模型与数字展示科技的融合,巧妙展现了数字图书馆与中国文字长河之间的关系,使读者在互动体验中了解中国文字发展脉络㊂㊀㊀此外,郑州图书馆还通过举办展览㊁邀请专家举办古籍文献知识讲座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长期推送‘郑州图书馆古籍珍善本品鉴“等方式,积极开展古籍文献传承与阅读推广工作,利用古籍文献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㊂3㊀馆藏古籍保护工作后续开展的思考3.1㊀持续做好馆藏古籍整理工作,深入挖掘展示古籍的当代价值㊀㊀古籍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㊁人文精神㊁价值理念㊁道德规范,与当今时代发展需求具有高度契合性[4]㊂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精品较多,该馆通过对这些古籍的深入整理研究,对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进行了充分阐释和转化,并通过 新媒体 全媒体 和 融媒体 等公众喜闻乐见㊁雅俗共赏的方式予以呈现,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进一步发挥了古籍事业培根铸魂的价值引领作用[5]㊂3.2㊀持续做好馆藏古籍数字化加工,不断扩大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㊀㊀郑州图书馆馆藏古籍数字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数字化加工任务依然繁重㊂因此,郑州图书馆应结合国家古籍保护工作的新要求,积极争取经费和政策支持,持续做好馆藏古籍数字化加工,并借助馆藏古籍数据库平台进行展示利用;积极融入国家古籍数字化总平台和国家古籍数字资源版本库建设,把馆藏古籍资源通过更广阔的平台为世人所知所用,不断扩大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㊂3.3㊀与文创开发相结合,做好古籍的活化利用㊀㊀郑州图书馆借助信息化技术,在古籍活化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㊂郑州图书馆后续将在做好古籍保护的前提下,与文创开发相结合,打造古籍活化利用创新产品,如:通过古籍考证还原古代服饰㊁建筑㊁日常用品等,并转化为文创产品;依据古籍版刻设计艺术字;依据古籍记载的山川㊁河流㊁历史人物㊁历史故事等开发手游产品等,通过活化利用,让古籍进入更多人的视野㊂3.4㊀引进和培养更多专业人才㊀㊀数字时代,古籍的保护修复㊁活化利用㊁普及传播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古籍保护工作呈现出多专业融合发展趋势㊂郑州图书馆开展古籍保护工作,既需要传统的古籍文献研究专业人才,也需要信息技术㊁文物保护技术㊁文创设计㊁影像制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㊂因此,郑州图书馆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多专业的古籍保护人才,把古籍保护好㊁传承好㊁发展好㊁利用好,让它们被更多人看见㊁被更多人喜欢,以蓬勃的生命力活在当下㊁走向未来㊂4㊀结语㊀㊀‘三坟“‘五典“,文脉文理蕴含其中;琅嬛珍宝,文风文貌泱藏其里㊂先贤们汇珍聚典,中华传统文化方得绵延不息㊂认真做好古籍的保护整理与文化传承工作,其意义是毋庸赘言的㊂郑州图书馆将秉持初心㊁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古籍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古籍保护意识,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㊂参考文献:[1]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EB /OL ].[2023-02-11].http :///zhengce/2022-04/11/content_5684555.htm.[2]㊀陈辽.由弹词‘三国志玉玺传“谈罗贯中的‘三国“原本[J ].中华文化论坛,2017(3):95-99.[3]㊀杜汝亮.汜乘[M ].郑州图书馆馆藏明万历刻本.[4]㊀张贺.更好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N ].人民日报,2022-11-11(05).[5]㊀刘明.进一步发挥古籍培根铸魂的价值引领作用[N ].中国文化报,2022-12-19(03).(编校:崔萌)71牛伟:守正创新赓续文脉:郑州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综述。

河南省图书馆古籍收藏概述

河南省图书馆古籍收藏概述

收稿日期:2019-11-10作者简介:张㊀莉(1963 ㊀),河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㊂河南省图书馆古籍收藏概述张㊀莉(河南省图书馆,河南郑州㊀450052)关键词:古籍;收藏;河南省图书馆摘㊀要:文章从河南省图书馆的古籍收藏概况㊁古籍编目概况㊁古籍保护与古籍普查概况㊁部分馆藏古籍善本介绍等方面对河南省图书馆的古籍收藏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河南省的古籍保护工作提供借鉴㊂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2-0033-031㊀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古籍概况㊀㊀根据‘河南教育官报“文牍三十四期的记载,河南省图书馆在开馆初期的馆藏一部分来源于大梁书院和明道书院,约2,419种㊁34,876卷,另一部分来源于河南学务公所,约43,000卷,这些馆藏中除少部分中西文科学书㊁教科书㊁图画㊁杂志㊁官报和报章外,大部分为古籍㊂㊀㊀1917年,武玉润任河南图书馆馆长后,仿照济南图书馆的办法,积极广泛地联系各机关单位,对已出版㊁未出版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征集㊁购买或借抄,使馆藏古籍增加至3,360种㊁100,451卷㊂1920年,河南省图书馆的馆藏古籍增加至4,310余种㊁138,460余卷㊂1920年,河南图书馆还征集了590余部通俗图书,其中有少量古籍㊂1930年4月,河南图书馆利用河南教育厅的拨款,购买了刘氏私人藏书3,000余种,其中有许多珍贵古籍㊂此外,河南图书馆还接受了数十箱项城袁氏藏书及16柜大相国寺佛经,这些图书均为古籍㊂1950年10月,河南省图书馆的馆藏达到197,557册,其中古籍约100,000册㊂1949年以后,由于新中国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河南省图书馆利用特拨经费购置了一批新书㊂文化部㊁国家文物局㊁北京图书馆㊁河南省黄委会㊁河南省文联㊁河南大学㊁开封市工商局等单位也通过邮寄等方式捐赠了大量书刊,其中有一些古籍㊂河南省图书馆还通过鼓励私人捐赠等方式扩充馆藏,其中武慕姚捐赠图书1,948册㊁字画117件㊁碑帖900份,且多为珍本㊂1953年,河南省图书馆的馆藏达到300,000册㊂㊀㊀1959年,河南省文化局为了抢救和收集民间散存的古籍文献资料,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根据文化部‘关于抢救有价值的图书资料的通知“,向各地市㊁县文教局(文化局)㊁新华书店㊁文化馆㊁图书馆等单位发出‘开展古旧图书收购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并拨专款让各地新华书店代理收购相关图书㊂1960年,河南省图书馆陆续收到图书3,000余包,约数十万册㊂河南省文化局和河南省图书馆抽出专人组成 整理古书小组 ,前后有16人参与此次古书整理工作㊂1963年,河南省图书馆的馆藏古籍数量约400,000册,在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属馆藏古籍较多的图书馆之一㊂2㊀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古籍编目概况㊀㊀1909年,河南学务公所图书科科长李滨参考‘隋书㊃经籍志“四部分类法及各家书目,按照择善而从㊁分别部类的原则,编制了‘河南图书馆目录“,包括经部14类㊁史部14类㊁子部14类㊁集部4类㊁时务14类及丛书(未分类)㊂㊀㊀1915年9月,馆长陈国瑛与翟定成在原有分类的基础上,仿照‘书目答问“的体例,并稍作变通,对馆藏图书进行分类编目,编制了‘河南图书馆书目表“,包括经部15类㊁史部18类㊁子部15类㊁集部3类㊁丛书2类及时务17类,著录格式为书名㊁撰人㊁卷数㊁函本数㊁刊印处等㊂馆长陈国瑛与翟定成还按照该分类法对馆藏通俗读物进行了分类编目㊂1920年,馆长武玉润与翟定成按照该分类法续编了目录㊂㊀㊀虽然建馆之初的河南省图书馆编制了一些书目,但没有一套完整的馆藏古籍目录㊂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1964年河南省图书馆编印了‘河南省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史部)“;1973年编印了‘河南省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子部)“;1986年至1988年,河南省图书馆按照经㊁史㊁子㊁集㊁丛五部分类法,对馆藏1,700种㊁23,000多册古籍善本进行分类编目,制作了目录卡片;1993年河南省图书馆编印了‘河南省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集部)“,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㊂2005年至2006年,笔者33第39卷第12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年12月㊀对馆藏史部古籍重新进行了清点核对,以1964年编印的‘河南省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史部)“为基准,整理编辑了‘河南省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 史部补充书目“‘河南省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 史部清点备忘“两本目录,并放在古籍阅览室供读者使用㊂3㊀河南省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与古籍普查概况㊀㊀1934年,河南省图书馆专门设置了善本室,加强对古籍善本的保护,派专人管理古籍,并对研究人员开放古籍阅览室㊂1949年以前的古籍保护工作主要是防霉㊁防虫㊁古籍修复㊁更换函套或书面,如1948年的‘河南省图书馆工作大纲“要求古籍部 办理图书消毒曝晒防霉事项 等内容㊂1949年以后,河南省图书馆不断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在古籍阅览室㊁古籍书库配置了灭火器;1959年以后,河南省图书馆将古籍修复作为一项日常工作㊂1978年,河南省图书馆设立古籍特藏部,对馆藏珍贵文献加强保护与管理㊂2003年,河南省图书馆为改善馆藏古籍善本的保管环境,向河南省财政厅申请专款300,000元用于改造善本书库,增设了密集书柜㊁监控及报警设备㊂㊀㊀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为古籍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㊂2007年8月3日,河南省图书馆被确认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成为全国57家试点单位之一㊂河南省图书馆按照‘古籍定级标准“对馆藏古籍逐一进行详细著录,建立了完整的电子档案㊂自2007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古籍普查和古籍保护工作,先后建立了河南省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并大力推进古籍普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宣传力度㊂2008年3月,河南省图书馆入选第一批 全国古籍保护重点单位 ㊂2010年3月,第一次河南省古籍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古籍普查工作方案“‘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办法(暂行)㊁ 河南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申报评审办法(暂行)等㊂2010年5月,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下发了‘河南省古籍普查工作方案“,推动了全省古籍普查工作的有序开展㊂2012年以后,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古籍保护工作,河南省财政厅每年拨款200万元用于古籍保护工作㊂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省图书馆已有99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㊂4㊀河南省图书馆馆藏部分善本古籍介绍㊀㊀‘农书“三卷,宋代陈旉撰㊂‘蚕书“一卷,宋代秦观撰㊂‘于潜令楼公进耕织二图诗“一卷,宋代楼璹撰㊂存一册㊂半叶十行㊁每行十九字㊁白口㊁左右双边㊁单黑鱼尾㊂明末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㊂‘农书“上卷的主要内容是水稻在不同类型田地(早田㊁晚田㊁坡地㊁高田㊁葑田㊁下田㊁湖田等)的种植技术和具体的操作指导;中卷的主要内容是水牛的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下卷的主要内容是种麻植桑,尤其是桑麻的套种㊂‘农书“钤有 宋本 甲 毛晉私印 毛扆之印 斧季 宋犖之印 牧仲 犖印 家在梁園睢渙間 大羅俠客 等朱印㊂㊀㊀‘明文海[删余稿]“不分卷,清代黄宗羲撰㊂存二册(散叶135叶合订)㊂朱丝栏墨书㊂开化榜纸㊂半叶八行㊁每行二十一字㊁白口㊁四周双边㊁单红鱼尾㊂清乾隆内府写四库全书文渊阁本㊂该书在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多有删改㊂经与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对照,阁本未收抽毁余稿有40多篇,如‘修史条陈四书议“明焦竑撰㊁‘藏说小萃序“明陈继儒撰等㊂‘明文海[删余稿]“第224卷末叶钤有朱印 乾隆/御覾/之寶 及第227卷首叶钤有朱印 文淵/閣寶 ,由此证明这些散叶应当属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后经复查被抽出且装订成册㊂该抽毁余稿反映了四库馆臣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对书籍的抽删状况,为研究‘四库全书“编纂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为各种版本‘明文海“的校勘提供了佐证㊂㊀㊀‘日知录[删余稿]“不分卷,清代顾炎武撰㊂存一册(散叶42叶合订)㊂朱丝栏墨书㊂开化榜纸㊂半叶八行㊁每行二十一字㊁白口㊁四周双边㊁单红鱼尾㊂清乾隆内府写四库全书文渊阁本㊂顾炎武‘日知录“的要义是治国平天下,对后世有深远影响㊂该书有多个版本,如康熙九年(1670)符山堂初刻八卷本㊁康熙三十四年(1695)福建建阳潘耒刻遂初堂三十二卷本及乾隆年间重刊本等㊂潘耒为避文字狱之祸,在整理中 于原文多所改窜 ㊂‘四库全书“编纂时,‘日知录“被收录其中,乾隆五十二年(1787),四库馆臣在复查‘四库全书“抄缮成书时对一些书籍进行了删改抽毁,该书应是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抽出的散叶㊂‘日知录[删余稿]“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四库全书“的编纂状况㊂㊀㊀‘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一百回,明代吴承恩撰㊂存五十册㊂半叶十行㊁每行二十二字㊁无界栏㊁白口㊁四周单边㊂明刻本㊂该书为每一回一叶两幅插图共百叶插图,一幅图对应一个故事,绘刻精美,书前有幔亭过客题辞㊂第7回图 五行山下定心猿 有 君裕刘刻 ,第100回图 五圣成真 有 旌德郭卓然镌 等字样,由此可知插图是由刻工刘君裕㊁郭卓然等雕刻㊂‘中国古籍版刻辞典“载:刘君裕,明崇祯间苏州人,版刻工人,刻过‘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等古小说的插图;郭卓然,明天启间旌德人,版刻工人,刻过‘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等书的插图㊂该书存99回插图,缺第94回插图㊂‘中国43张莉:河南省图书馆古籍收藏概述古籍善本书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仅存两部‘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㊂1983年10月,该书由中州书画社影印出版,共2函16册㊂㊀㊀‘乐书“二百卷‘目录“二十卷,宋代陈旸撰㊂‘正误“一卷,宋代楼钥撰㊂存十二册(存196卷)㊂半叶十三行㊁每行二十一字㊁白口㊁左右双边㊁双顺黑鱼尾㊂元至正七年(1347)福州路儒学刻明修明成化公文纸印本,其中‘目录“20卷㊁‘正误“1卷为清抄本补配,此外多个卷中亦有抄配叶㊂‘乐书“编纂于宋神宗至哲宗时期,卷1 95摘录了‘诗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论语“‘春秋“‘孟子“‘孝经“等书中有关音乐的内容,并逐条逐句加以诠释;卷96 200为乐图论,论述了五声㊁八音㊁十二律及历代乐舞㊁乐章㊁百戏㊁杂乐等,详尽说明了前代及当时的雅㊁俗㊁胡乐和乐器㊂乐器图从散佚少见的‘大周正乐“‘唐乐图“‘律书乐图“‘乐法图“‘乐记“等书中选取,其可谓是宋代的音乐百科著作㊂㊀㊀‘江南野史“十卷,宋代龙衮撰㊂存一册㊂半叶十二行㊁每行二十四字㊁白口㊁左右双边㊂明抄本㊂是书字划挺秀,抄写精良,虽采用纪传体例记载五代南唐时期之事,但不依纪传立名㊂该书记先主李昪事㊁嗣主璟㊁后主煜及大臣宋齐邱等三十人事㊂该书钤有 明黃/翼收/藏 雪苑宋氏蘭/揮藏書記 毛扆/之印 毛晉/之印 等印,这也表明该书曾被毛氏父子㊁明末黄翼㊁清初宋筠等名家收藏㊂㊀㊀‘落花诗“一卷,明代沈周等撰㊂存一册㊂半叶九行㊁每行十八字㊁白口㊁四周双边㊁单黑鱼尾㊂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朱勤艹美刻本㊂该书为明代咏落花的诗歌总集,落花诗三十首,沈周撰,于若瀛㊁穆光胤㊁朱勤艹美等步韵,于若瀛㊁穆光胤㊁朱勤艹美等各赋诗三十首㊂朱勤艹美 落花诗小引 曰: 取而汇梓㊂唐人咏物之作多矣,然未有一题而至数篇者,自姑苏石田沈氏落花诗三十首才情郁勃,为词家称赏㊂ 沈周是吴门画派创始人,是我国明代画坛 吴门四家 (沈周㊁文徵明㊁唐寅㊁仇英)之一㊂㊀㊀‘三国杂事“二卷,宋代唐庚撰㊂存一册㊂半叶十行㊁每行二十五至二十七字不等㊁白口㊁四周双边㊁单黑鱼尾㊂明范氏天一阁抄本㊂该书为三国之事杂论,共计三十六篇和自序一篇㊂因‘四库全书总目“中记名曰 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故该书应是‘四库全书“底本㊂该书钤有 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浙江巡/撫三寶送到范懋柱家藏/三國雜事壹部/計書壹本 教經/堂錢/氏章 犀/盦/藏本 錢犀盦/珍藏印 等印㊂㊀㊀‘聊斋文集“四卷,清代蒲松龄撰㊂存四册㊂半叶十行㊁每行二十五字㊁白口㊁无版框㊂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钱塘邢祖恪抄本㊂邢祖恪抄本是过录较早的抄本之一,在已有可考确切时间的抄本里,此本有着极为独特的版本价值㊂所收文章虽不是蒲松龄文集的全部(收录148篇),但它在篇目上可与其他通行本互补,其文献的不同之处为校勘‘聊斋文集“提供了新的依据㊂该书钤有 邢祖恪 溫故/知新 沈項公駐新興/雀縣Ѳ之關防 陳留縣/典史鈐記 等印㊂㊀㊀‘菊径漫谈“十四卷,明代石盘撰㊂存八册㊂半叶九行㊁每行二十字㊁白口㊁四周双边㊁单黑鱼尾㊂明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㊂书中有徐火勃崇祯九年(1636)手题跋文: 石公漫谈,乃熟二十一朝之史,而事事翻案,立论有裨于史学者也㊂近修郡志列公于循良传,不谈及公淹博似未尽公之生平,况且此书传于世甚少,惜哉㊂崇祯丙子夏徐火勃识㊂ 书中钤有 檇李/曹氏藏/書印 等印㊂㊀㊀‘商丘宋氏家乘“十四卷,清代宋荦纂修㊂存五册(卷1 12)㊂半叶十行㊁每行十九字㊁白口㊁四周单边㊁单黑鱼尾㊂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家刻本㊂‘商丘宋氏家乘“自宋沾始修,宋权继辑,至清康熙十六年(1677)时宋荦编次为8卷,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续修本增家传9篇㊁外传6篇,共为14卷㊂该书内容包括宸章(卷1㊁2)㊁谱系(卷3)㊁坟图(卷4)㊁家传(卷5)㊁外传(卷6)㊁载籍(卷7㊁8)㊁奏疏(卷9)㊁文翰(卷10㊁11㊁12)㊁杂录(卷13)㊁享祀(卷14)㊂‘商丘宋氏家乘“起于明,止于康熙间,共十一世㊂商丘宋氏是中州名阀,代有名宦乡贤,如明代的宋纁㊁宋沾及清代的宋权㊁宋荦㊁宋炘等㊂该书有秀水朱彝尊序㊂㊀㊀‘梅花引“一卷,云槎外史撰㊂存一册㊂半叶十行㊁每行二十一字㊁无界栏㊁无边框㊂清抄本㊂云槎外史是顾太清晚年的署名㊂顾太清,清代女诗人,姓西林觉罗氏,名春,字梅仙,满洲镶蓝旗人㊂顾太清在词㊁诗㊁绘画㊁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尤以词作而名㊂清代八旗中论词,曾有 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之语㊂顾太清著有词集‘东海渔歌“及诗集‘天游阁集“㊂‘梅花引“是一部杂剧,西湖散人序称: 嘅尘梦之迷离,晨钟忽警;念幻缘之生灭,慧剑初挥,此‘梅花引“所由作也㊂ ‘梅花引“主旨由此可见㊂书尾有 惠亭奕雨澍 五言题诗㊂参考文献:[1]㊀任大山.河南省图书馆特藏源流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5):137-139.[2]㊀张莉.民国时期河南省图书馆馆长:武玉润[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3):94.[3]㊀王爱功,张松道.河南省图书馆志[M].长春:长春文史出版社,2009:396.(编校:孙新梅)53张莉:河南省图书馆古籍收藏概述。

古籍文献交流会发言稿

古籍文献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古籍文献交流会,共同探讨古籍文献的价值和传承。

在此,我深感荣幸,能代表与会人员发表一些看法和观点。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古籍文献的内涵。

古籍文献是指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

这些古籍文献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古籍文献的价值1. 历史价值古籍文献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方面的状况,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2. 文化价值古籍文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道德、艺术等方面的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学术价值古籍文献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许多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来源于古籍文献。

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的学术观点,推动学术进步。

4. 教育价值古籍文献是教育的重要教材。

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古籍文献的传承1. 加强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是古籍文献传承的基础。

我们要加大对古籍文献的抢救和保护力度,确保古籍文献的安全和完整。

2. 深化古籍文献的学术研究古籍文献的学术研究是古籍文献传承的关键。

我们要深入开展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和解读,挖掘古籍文献的价值,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3. 推广古籍文献的教育普及古籍文献的教育普及是古籍文献传承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将古籍文献融入教育教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文献素养。

4.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承古籍文献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在古籍文献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等,提高古籍文献的传承效率。

三、古籍文献交流会的意义本次古籍文献交流会,旨在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古籍文献的传承与发展。

《河南志》名词解释

《河南志》名词解释

《河南志》名词解释
《河南志》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由元代时期的官员、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李好文撰写。

他曾担任过东平路须城等县的县令,后任奉议大夫、广东都转运盐使。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其有高度评价,认为“是书体例精严,考据亦极考证,不但元代地理志无此完善,即明代以来亦未有能出其右者”。

《河南志》共12卷,对元代河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其中,前4卷为总论,概述河南地区的地理、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等;后8卷为分论,按县区划分,记述各县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河南志》的编纂,对于研究元代河南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它也是研究元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河南省图书馆新见公文纸本古籍三种

河南省图书馆新见公文纸本古籍三种

河南省图书馆新见公文纸本古籍三种河南省图书馆从1990年开始筹建全省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书库,目前已收藏图书170多种,其中包括纸本古籍100多种。

这些纸本古籍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书法爱好者前来研究和搜集。

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纸本古籍包括《道藏》、《佛藏》和《史藏》。

首先是《道藏》。

《道藏》是中国道教经典的总称,它是古代道教经典的汇编,内容涉及道教的宗教、哲学、文化等方方面面。

《道藏》的收藏在古代就颇为受重视,许多帝王将《道藏》视为国家珍宝。

目前河南省图书馆收藏的《道藏》中,最为珍贵的是明代的版本,这些版本在内容的收集和整理上都有其独特的特色,为研究中国古代道教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其次是《佛藏》。

《佛藏》是佛教经典的合称,包括佛经、律藏和论藏三部分。

佛经是佛教的根本经典,律藏包括了佛教的戒律,而论藏则包括了佛教的哲学思想和理论。

这些经典在佛教信徒的心目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被视为灵魂的精神食粮。

河南省图书馆收藏的《佛藏》中,有唐宋明清各个时期的版本,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残本,这些残本在研究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是《史藏》。

《史藏》是中国的古代历史文献的总称,它包括了历史书籍、文献、传世文书等。

《史藏》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来源,它记录了中国自古至今的历史沿革和演变,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河南省图书馆收藏的《史藏》中,有许多珍本,其中包括了清代的正逸本和明代的脂硯齋本等,这些版本在历史研究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三种纸本古籍的收藏不仅反映了河南省图书馆对古籍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同时也为研究者和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河南省图书馆将继续致力于古籍文献的收藏和保护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正阳书局旅游景点

正阳书局旅游景点

正阳书局旅游景点
正阳书局是河南省信阳市的一家历史悠久的书店,虽不是旅游景点,但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了一处独特的人文地标。

以下是关于正阳书局的简介:
正阳书局位于信阳市区的正阳路上,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这座建筑以清代古式建筑风格为主,具有典型的传统建筑特色。

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图书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藏书楼之一。

正阳书局内保存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和手抄本,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卜算、天文等多个领域的著作,总计有数十万册。

这些文献珍本不仅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深厚。

书局内部设有多个展览厅,展示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古代书法、绘画作品、古代印章等。

在书局的展览馆中,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艺术品,感受到丰富的中国艺术文化。

除了展览厅,正阳书局还设有一个文化交流中心,定期举办一些文化、艺术类的讲座和活动,吸引了许多学者、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来此交流与学习。

虽然正阳书局不是一个传统的旅游景点,但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观光点。

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有兴趣,那么来正阳书局参观一定会给你带来一次愉快且有意义的旅行。

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534部)

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534部)

附件1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534部)0001六经五十九卷明嘉靖四年(1525)至六年(1527)陈凤梧篆文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五十五卷(周易、毛诗、周礼、仪礼、春秋全)0002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五卷明万历十四年(1586)至二十一年(1593)北京国子监刻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三百二十八卷0003易图明辨十卷(清)胡渭撰清康熙刻本武陟县图书馆0004周易兼义九卷(唐)孔颖达撰音义一卷(唐)陆德明撰略例一卷(三国魏)王弼撰(唐)邢璹注元刻明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二卷(七至八)0005周易本义十二卷易图一卷五赞一卷筮仪一卷(宋)朱熹撰清康熙内府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06周易传义十卷(宋)程颐朱熹撰上下篇义一卷(宋)程颐撰易图集录一卷易五赞一卷筮仪一卷(宋)朱熹撰易说纲领一卷(宋)程颐朱熹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存七卷(周易传义二至八)0007周易本义启濛翼传四卷(元)胡一桂撰元刻明修本武福鼐跋宋砚斋存一卷(中篇)0008周易传义大全二十四卷纲领一卷朱子图说一卷(明)胡广等辑明永乐十三年(1415)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09周易传义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广等撰明永乐十三年(1415)内府刻本武陟县图书馆0010像象管见九卷(明)钱一本撰明万历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11易经抉微四卷图一卷(明)梁廷栋李行志撰明版筑居刻三色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12丘方二太史硃订秘笥易经讲意纲目集注四卷(明)李光祚辑明天启五年(1625)书林周鸣岐启新斋刻三色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13读易大旨五卷后传一卷(清)孙奇逢撰稿本马时芳李崶跋新乡市图书馆0014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清)李光地等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内府刻本郑州图书馆0015易篾十卷(清)裴希纯撰稿本新乡市图书馆0016书集传六卷序一卷图一卷(宋)蔡沈撰(元)邹季友音释朱子说书纲领一卷(宋)朱熹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七卷(一至五、序、图)0017书集传六卷序一卷图一卷(宋)蔡沈撰(元)邹季友音释朱子说书纲领一卷(宋)朱熹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郑州图书馆0018书集传六卷图一卷(宋)蔡沈撰邹季友音释朱子说书纲领一卷(宋)朱熹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19书传大全十卷书说纲领一卷图一卷(明)胡广等撰明初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20申学士校正古本官板书经大全十卷(明)胡广等辑明闽芝城建邑书林余氏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021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卷首二卷书序一卷(清)王顼龄等撰清雍正八年(1730)内府刻本(卷十九配抄本)河南省图书馆0022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诗传纲领一卷诗图一卷(宋)朱熹撰明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23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诗传纲领一卷诗图一卷(宋)朱熹撰明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24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明嘉靖赵府味经堂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十八卷(十九至三十六)0025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明嘉靖赵府味经堂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26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明嘉靖赵府味经堂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27诗传大全二十卷纲领一卷图一卷(明)胡广等辑明初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28毛诗振雅六卷(明)张元芳魏浣初撰明天启版筑居刻朱墨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29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谢氏刻本徐时栋校并跋傅增湘跋郑州大学图书馆0030续补举业必读诗经四卷(清)陈士楚注清康熙云姿堂刻本陈本礼录何焯批校郑州大学图书馆0031诗识名解十五卷(清)姚炳撰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32仪礼十七卷(汉)郑玄注明正德十六年(1521)陈凤梧刻本(卷一至四抄配)河南省图书馆0033仪礼十七卷(汉)郑玄注明嘉靖徐氏刻三礼本河南省图书馆0034礼记集说十六卷(元)陈澔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35礼记集说三十卷(元)陈澔撰明嘉靖十一年(1532)建宁府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036乐书二百卷目录二十卷(宋)陈旸撰正误一卷(宋)楼钥撰元至正七年(1347)福州路儒学刻明修明成化公文纸印本(目录、正误配清抄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一百九十六卷(一至一百七十五、目录全、正误)0037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文明嘉靖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二十八卷(一至十、十三至三十)0038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文明嘉靖刻本郑州图书馆0039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文明嘉靖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存二十八卷(一至二十八)0040春秋左传十五卷(明)孙鑛批点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41春秋左传十五卷(明)孙鑛批点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吴兴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042春秋左传纲目定注三十卷(明)李廷机撰明崇祯五年(1632)书林杨素卿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043春秋胡传三十卷(宋)胡安国撰明隆庆五年(1571)兴正书堂刻本郑州图书馆0044春秋集传大全三十七卷序论一卷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诸国兴废说一卷(明)胡广等辑明刻本郑州图书馆0045列国世次便考图不分卷附唐昭陵陪葬考(清)吴凤来辑清常茂徕抄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46孝经衍义一百卷卷首二卷(清)叶方蔼等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内府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47四书集注大全四十三卷(明)胡广等辑明内府刻本新乡市图书馆存三十六卷(大学章句大全一卷、或问一卷、读大学法一卷、中庸章句大全一卷、或问一卷、读中庸法一卷、论语集注大全二十卷、序说一卷、读论语孟子法一卷、孟子集注大全卷一至六、十四、序说一卷)0048四书大全四十四卷(明)胡广等辑明德寿堂刻本开封市图书馆存四十二卷(大学或问一卷,中庸章句大全二卷、或问一卷、读中庸法一卷,论语集注大全二十卷、序说一卷、读论语孟子法一卷,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序说一卷)0049陈明卿先生订正四书人物备考四十卷(明)薛应旂辑(明)朱注补考八卷(明)薛寀辑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吴郡绿荫堂刻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050四书近指二十卷(清)孙奇逢撰清康熙元年(1662)刻本孙奇逢校补马时芳孙世玫跋新乡市图书馆0051吕晚村先生四书讲义四十三卷(清)吕留良撰(清)陈鏦编清康熙天盖楼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52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清)喇沙里陈廷敬等撰清康熙十六年(1677)内府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053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清)喇沙里陈廷敬等撰清康熙十六年(1677)内府刻本沁阳市博物馆0054大中口义不分卷(清)常启佑撰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55五雅四十一卷(明)郎奎金编明天启六年(1626)郎氏堂策槛刻本郑州图书馆0056说文解字十五卷(汉)许慎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57说文解字十二卷(汉)许慎撰(宋)李焘重编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陈大科刻本郑州图书馆0058汉隶字源五卷碑目一卷附字一卷(宋)娄机撰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郑州图书馆0059六书精蕴六卷(明)魏校撰音释举要一卷(明)徐官撰明嘉靖十九年(1540)魏希明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60六书通十卷(明)闵齐伋撰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基闻堂刻后印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061金石韵府五卷(明)朱云撰明嘉靖十年(1531)俞显谟刻朱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62金石韵府五卷(明)朱云撰明嘉靖十年(1531)俞显谟刻朱印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63同文备考八卷首三卷声韵会通一卷韵要粗释四卷(明)王应电撰明嘉靖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八卷(同文备考一至五、首三卷)0064新校经史海篇直音五卷明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65大明正德乙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明正德十五年(1520)刻本唐河县图书馆存十一卷(一至五、七至十二)0066大明正德乙亥重刊改并五音集韵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本唐河县图书馆0067新编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卷(元)刘鉴撰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本唐河县图书馆0068新编篇韵贯珠集八卷附直指玉钥匙门法一卷(明)释真空撰明正德十一年(1516)金台衍法寺释觉恒募刻本唐河县图书馆0069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隆庆元年(1567)衡藩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70新编并音连声韵学集成十三卷(明)章黼撰明成化十七年(1481)刻嘉靖二十四年(1545)张重补刻万历九年(1581)高荐重修本南阳市图书馆存十卷(一至十)0071诗韵辑要五卷(明)王稚登撰明刻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072音韵阐微十八卷(清)李光地等撰清雍正六年(1728)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73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明嘉靖四年(1525)至六年(1527)王延喆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八十八卷(四十三至一百三十)0074史记题评一百三十卷(明)杨慎李元阳辑明嘉靖十六年(1537)胡有恒、胡瑞敦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75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明)凌稚隆辑明万历二年(1574)至四年(1576)凌稚隆刻本郑州图书馆0076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明)凌稚隆辑明万历二年(1574)至四年(1576)凌稚隆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77通志略五十二卷(宋)郑樵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陈宗夔等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四十二卷(氏族略一至六、音略一至二、地理略一、都邑略一、礼略一至四、议略一、器服略一至二、乐略一至二、职官略一至四、选举略、一至二、刑法略一、食货一至二、艺文略一至八、校雠略一、图谱略一、金石略一、灾祥略一、昆虫草木略一至二)0078南史八十卷(唐)李延寿撰元大德十年(1306)刻明嘉靖递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四十九卷(五至十七、二十四至三十八、四十七至六十一、七十五至八十)0079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焦竑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80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载贽撰(明)陈仁锡评明天启元年(1621)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81续藏书二十七卷(明)李载贽撰(明)陈仁锡评明天启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82前汉书一百卷(汉)班固撰明德藩最乐轩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83汉书评林一百卷(明)凌稚隆辑明万历九年(1581)凌稚隆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84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明嘉靖七年(1528)至九年(1530)南京国子监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85三国志六十五卷(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明)陈仁锡评明天启云林积秀堂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086季汉书六十卷正论一卷答问一卷(明)谢陛撰明末钟人杰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087晋书一百三十卷(唐)房玄龄等撰音义三卷(唐)何超撰元刻明正德十年(1515)司礼监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河南省图书馆0088宋书一百卷(梁)沈约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许昌市图书馆存七十六卷(一至二十四、四十九至一百)0089南齐书五十九卷(梁)萧子显撰宋刻元明递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五卷(九至十三)0090南齐书五十九卷(梁)萧子显撰宋刻元明递修本许昌市图书馆存十一卷(十一至十七、二十六至二十九)0091陈书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许昌市图书馆0092魏书一百十四卷(北齐)魏收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许昌市图书馆存四十六卷(十三至十九、四十一至五十七、七十二至九十三)0093北齐书五十卷(唐)李百药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开封市图书馆0094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撰释音二十五卷(宋)董冲撰元大德九年(1305)建康路儒学刻明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二百三十卷(十三至十八、二十至一百二十三、一百三十一至二百二十五,释音全)0095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撰释音二十五卷(宋)董冲撰元大德九年(1305)建康路儒学刻明清递修本洛阳市图书馆0096辽史一百十六卷(元)脱脱等撰明嘉靖八年(1529)南京国子监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97金史一百三十五卷目录二卷(元)脱脱等撰明嘉靖八年(1529)南京国子监刻明清递修本河南省图书馆0098元史二百十卷目录二卷(明)宋濂等撰明洪武三年(1370)内府刻嘉靖九年(1530)、十年(1531)南京国子监递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三十一卷(三十三至六十三)0099元史二百十卷目录二卷(明)宋濂等撰明洪武三年(1370)内府刻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河南省图书馆0100元史二百十卷目录二卷(明)宋濂等撰明洪武三年(1370)内府刻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01续弘简录元史类编四十二卷(清)邵远平撰清康熙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02名山藏一百九卷(明)何乔远辑明崇祯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03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元刻明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三卷(六十三至六十五)0104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明)陈仁锡评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胡三省撰明天启五年(1625)陈仁锡刻本南阳市图书馆存二百九十四卷(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0105重新校正入注附音通鉴外纪四卷(宋)刘恕撰明初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06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外纪四卷(宋)江贽撰明正德九年(1514)司礼监刻本洛阳市文物工作队0107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三十六卷(八至十五、十八至十九、二十二至二十三、二十六至四十三、四十八至四十九、五十四至五十七)0108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09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嘉靖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10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赵府居敬堂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11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宋)尹起莘撰明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12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宋)尹起莘撰明内府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13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宋)尹起莘撰(元)刘友益书法(元)汪克宽考异(元)徐昭文考证(明)陈济正误(明)冯智舒质实明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114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首一卷(宋)朱熹撰(宋)尹起莘发明(元)刘友益书法(元)汪克宽考异(元)徐昭文考证(元)王幼学集览(明)陈济正误(明)冯智舒质实明弘治十一年(1498)书林慎独斋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15通鉴直解二十八卷(明)张居正撰高兆麟重订明末陈长卿刻聚锦堂印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16世史正纲三十二卷(明)丘浚撰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孙应鳌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17纲鉴大全三十九卷首一卷(明)王世贞撰明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118鼎锲叶太史汇纂玉堂鉴纲七十二卷(明)叶向高撰明万历书林种德堂熊成冶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19鼎锲赵田了凡袁先生编纂古本历史大方纲鉴补三十九卷卷首一卷(明)袁黄撰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双峰堂余氏刻本郑州图书馆0120纲鉴标题四卷性理标题一卷(明)汤宾尹辑(明)王应魁增订明广及堂刻本郑州图书馆0121两汉纪六十卷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黄姬水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22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卷首一卷(清)阿桂等撰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武英殿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23绥寇纪略十二卷(清)吴伟业撰清康熙十三年(1674)邹式金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124绥寇纪略十二卷(清)吴伟业撰清康熙十三年(1674)邹式金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25国语二十一卷(三国吴)韦昭注明嘉靖七年(1528)金李泽远堂刻本郑州图书馆0126国语二十一卷(三国吴)韦昭注明嘉靖七年(1528)金李泽远堂刻本开封市博物馆0127战国策谭棷十卷(宋)鲍彪校注(元)吴师道补正(明)张文爟辑评附录一卷(明)张文爟辑明万历刻本郑州图书馆0128国语九卷战国策十二卷(明)闵齐伋裁注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四十八年(1620)闵齐伋刻清康熙四十二年(1715)学聚堂重修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129十六国春秋一百卷题(北魏)崔鸿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汪氏欣讬山房刻本六道集录要不分卷清抄本平顶山市图书馆0130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明成化元年(1465)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31五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撰五代史阙文一卷(宋)王禹偁撰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2皇明绳武编拟续大学衍义三十四卷(明)吴瑞登撰明万历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133鉴劳录一卷(明)孙传庭撰明崇祯十一年(1638)自刻本邓州市图书馆0134平叛记二卷(清)毛霦撰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5明季遗闻四卷(清)邹漪撰清顺治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36注陆宣公奏议十五卷(唐)陆贽撰(宋)郎晔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汪氏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7历代君鉴五十卷(明)景帝朱祁钰撰明代宗四年(1453)内府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8廉吏传十四卷(明)黄汝亨辑明万历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9国朝名世类苑四十六卷(明)凌迪知辑明万历四年(1576)刻本王铎批校新乡市图书馆0140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明)焦竑辑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象枟曼山馆刻本许昌市图书馆存九十九卷(二十二至一百二十)0141明名臣言行录九十五卷(清)徐开任辑清康熙昆山徐氏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42晏子春秋六卷明凌澄初刻朱墨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143忠献韩魏王君臣相遇别录三卷(宋)王岩叟撰遗事一卷(宋)强至撰传十卷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徐缙芳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44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宋)岳珂辑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洪富刻三十七年(1558)黄日敬重修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45三立堂新编阃外春秋三十二卷(明)尹商撰明崇祯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46[河南沁阳]何氏宗谱不分卷(清)□□纂修稿本沁阳市博物馆0147全史论赞八十二卷(明)项笃寿辑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项氏万卷堂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五十三卷(史记六至七、前汉书一至六、后汉书一至五、三国志一至三、晋书一至四、宋书一至三、南齐书一至三、梁书一至三、陈书一至三、魏书一至三、北齐书一至二、后周书一至二、南史一至二、北史一至三、宋史一至四、金史四、元史一至四)0148王损仲史抄十三卷(明)王惟俭撰明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149两汉博闻十二卷(宋)杨侃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黄鲁曾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50汉隽十卷(宋)林钺辑元刻明修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51汉隽十卷(宋)林钺撰明嘉靖十一年(1532)郏鼎刻本黄国瑾跋郑州大学图书馆0152汉隽十卷(宋)林钺辑明嘉靖十一年(1532)郏鼎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53广舆图(元)朱思本撰(明)罗洪先胡松增补明嘉靖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54古今舆图二卷天下水陆路程一卷(清)王龙图撰稿本河南省图书馆0155[嘉靖]山西通志三十二卷(明)杨宗气周斯盛纂修明嘉靖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二十四卷(一至三、六至二十三、三十至三十二)0156[万历]泽州志十八卷(明)傅淑训阎期寿纂修明万历刻本武陟县图书馆0157[泰昌]登州府志十八卷(明)徐应元纂修明泰昌元年(1620)徐应元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十六卷(一至六、九至十八)0158[嘉靖]河南通志四十五卷(明)邹守愚李濂纂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59重修祥符县志稿不分卷(清)宋继郊辑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60[万历]汜乘□□卷(明)杜汝亮郑人文等纂修明万历刻本郑州图书馆0161[顺治]西华县志八卷(清)左国桢王鼎镇等纂修清顺治刻本南阳市图书馆0162[万历]武陟志七卷(明)秦之英修(明)赵五臣纂清孙甲荣抄本武陟县图书馆0163[万历]韩城县志八卷(明)苏进张士佩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明天启三年(1623)增修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64帝京景物略八卷(明)刘侗于奕正撰明崇祯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65中吴纪闻六卷(宋)龚明之撰明抄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66辑钞东京梦华录不分卷(清)宋继郊辑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67东京志略十八卷(清)宋继郊辑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68九边图论一卷(明)许论撰明嘉靖十七年(1538)谢少南、宋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69筹海图编十三卷(明)郑若曾撰明隆庆六年(1572)刻本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0170筹海图编十三卷(明)胡宗宪撰明天启四年(1624)胡维极刻本镇平县图书馆0171武夷志略四卷(明)徐表然撰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孙世昌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72林屋民风十二卷见闻录一卷(清)王维德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王氏凤梧楼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73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卷(明)田汝成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严宽刻本唐河县图书馆0174洛阳伽蓝记五卷(北魏)杨炫之撰明末毛氏绿君亭刻本郑州图书馆0175相国寺志略不分卷(清)宋继郊撰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76朱阳书院志五卷(清)窦克勤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寻乐堂刻本渑池县图书馆存四卷(一至四)0177徐霞客游记十二卷(明)徐弘祖撰清抄本赵怀玉跋河南省图书馆0178中山传信录六卷舶中集一卷(清)徐葆光撰中山赠送诗文一卷清康熙六十年(1721)二友斋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79实政录七卷(明)吕坤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文炳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180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首一卷(元)马端临撰明嘉靖冯天驭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81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首一卷(元)马端临撰明嘉靖冯天驭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182文献通考详节二十四卷(元)马端临撰(清)严虞惇辑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严有喜绳武堂刻本丁晏批校郑州大学图书馆0183皇明泳化类编一百三十六卷续编十七卷(明)邓球撰明隆庆刻万历重修本河南省图书馆0184皇明世法录九十二卷(明)陈仁锡撰明崇祯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85芸晖书屋笔记不分卷(清)兆琛撰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86河南巡抚衙门河工档案清乾隆抄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87广治平略四十四卷(清)蔡方炳撰清康熙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88铁桥金石跋四卷(清)严可均撰清末古欢阁刻朱印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89西清古鉴四十卷钱录十六卷(清)梁诗正蒋溥等编纂清乾隆十六年(1751)武英殿铜版印本洛阳市图书馆0190金薤琳琅二十卷(明)都穆撰补遗一卷(清)宋振誉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汪荻洲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91石刻丛考十二卷(清)林侗等撰清雍正抄本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淮阳东汉陈王墓资源价值评价

河南淮阳东汉陈王墓资源价值评价

河南淮阳东汉陈王墓资源价值评价陵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

河南有着丰富了陵墓资源,但陵墓资源的开发与陵墓旅游的发展却较为缓慢。

本文选择周口淮阳区内东汉陈王刘崇的墓葬作为研究对象,梳理陈王墓历史背景、对墓室现状调研,从保护利用陵墓资源角度出发,分析其资源价值,希冀能够对中原地区的陵墓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标签:陈王墓;刘崇;资源价值;开发陵墓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工程建筑,艺术审美,等级观念等特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

河南省地处中原,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华夏文明的起源区有着丰富了陵墓资源。

对陵墓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对历史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对陵墓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对其资源价值的进行合理评价。

一、淮阳陈王墓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古称宛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

淮阳作为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文物资源丰富。

位于淮阳区北关东侧段庄西南部有一处规模宏大的汉墓,在1987年因淮阳县纱厂扩建而得以发现,河南省考古研究所于次年11月将其发掘。

此墓属东汉中期偏晚,距今已将近1900年的历史,是目前河南省考石发掘的汉代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2013年5月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关注度不够等原因对刘崇墓发掘之后缺乏充分的研究和保护。

该墓是一座东汉中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墓门朝东,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左右耳室以及四周带“冂”字型回廊和回廊内七小室组成,墓东西长28.3米,南北宽18.2米,总面积515平方米,整个墓穴保存完整,形制奇特规模宏大。

该墓考证,建于公元120年,为陈顷王刘崇的墓。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

刘秀在位34年,他的四子刘庄于公元58年继承皇位,为汉明帝。

公元88年,淮阳国复改为陈国,辖16县。

刘庄的四儿子刘羡被封到陈国为陈敬王,刘羡的儿子刘崇初封安寿亭侯,120年改封陈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地方珍本古籍文献价值述论
摘要:河南古籍地方文献是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手稿本、稀见书、禁毁书是河南古籍地方文献的精品,研究河南古籍珍本地方文献,对于彰显中原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与支撑力的提升将有重要作用。

河南各地遗留有大量的古籍文献,其中有不少古籍手稿本、稀见书和禁毁书尤为珍贵。

如新乡市图书馆藏孙奇逢的《读易大旨》手稿、明代崔铣撰的《文苑春秋》4卷,孟县文化馆藏孟津人王锋撰的《拟山园选集》等,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河南古籍珍本;地方文献;手稿本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留有大量的古籍文献。

其中有不少古籍手稿本、稀见书和禁毁书尤为珍贵。

现将河南图书馆(含博物馆)藏的一部分珍本古籍价值述论于次,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手稿本
河南图书馆(含博物馆)藏有不少前代手稿,这些书未曾刻印,全是孤本,而且有很多是河南地方文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如新乡市图书馆藏孙奇逢的《读易大旨》手稿,就是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版本价值的珍本,书前有自序云:“至苏门始学易,年老才尽,偶据见之所及,撮其体要,以示门人子弟,原非逐句逐字作解,故曰大旨。

”①《读易大旨》,《四库全书总目》已著录,此书并不稀见,但作为明末清初大学者的手迹,作为本乡本土的手稿地方文献是弥足珍贵的。

又该馆珍藏的李棠阶的《强斋日记》原稿,起于咸丰元年辛亥十一月二十七日,止于咸丰二年壬子四月二十一日,这本日记原稿不仅是李棠阶的手稿,而且恰好是民国年间影印的《李文清公日记》中所缺遗的部分,此手稿有拾遗补阙的功效,使《李文清公日记》成为完璧。

李棠阶字文园,号强斋,清河内(今沁阳县)人,历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卒谥文清。

显然,《强斋日记》手稿作为本地文献在近代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南阳市图书馆藏的南阳近世名人张嘉谋撰写的《中州人物考续编》手稿4册和南阳市博物馆藏本地才俊魏吉良手稿4册(魏氏家谱1册、洒然居日记1册,函稿积存1册、书札拾遗1册)、张嘉谋给魏吉良信(关于建立南阳图书馆的信原件)、《河南通志稿·水系采访稿》2册等,这些手稿对于研究河南特别是南阳地区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均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辉县博物馆藏的1918年12月19日当地名人孙甲荣、李时灿等十人集资办矿的启事:“敬启者,吾豫沁、修一带铁矿,我同仁惨淡保持历十余稔,璧虽云还,货仍弃地,时机坐失,言之忽然。

去冬在京同人协议,由发起人集资创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