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各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求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学科渗透德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通过学科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下面将从教师角度出发,提出学科渗透德育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科内容,将德育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中。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涉及道德价值观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正能量的课文,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历史事件中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进行评价。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比如,在生物课上,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生命伦理方面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生命尊严和伦理道德的思考;在政治课上,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挑战和抉择。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习惯。
再次,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比如,在化学课上,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在艺术课上,可以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科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加注重品德修养和个性发展。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标题:德育渗透计划
引言概述:德育渗透计划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和价值观贯通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
1.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1.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1.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方式
2.1 课程设置:在各个学科中融入德育内容
2.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训、校风、校规等方式强化德育教育
2.3 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预社会实践
三、德育渗透计划的评估机制
3.1 定期评估:每学期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3.2 学生评估: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程度
3.3 教师评估:教师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
四、德育渗透计划的效果
4.1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学生的品德行为更加积极向上
4.2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学生更加关心他人,乐于参预公益活动
4.3 学校整体氛围的改善:校园文化更加浓厚,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五、德育渗透计划的持续发展
5.1 不断完善: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德育渗透计划
5.2 多方合作:与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合作,共同推动德育教育
5.3 推广经验:将成功的德育渗透计划经验推广到更多学校,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总结: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担当、有情怀的新一代。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1.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涵盖道德教育内容的课文和文学作品,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2. 开展主题班会或班课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和分享与道德相关的话题,如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等,并借助文学作品进行启发和引导。
3. 利用语文课堂的朗读、背诵和作文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感悟人生道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4. 在语文学科相关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社会责任感。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或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重要性。
5. 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
在语文学科评价体系中加入道德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举止。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进小学语文学科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素质和道德品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第一篇: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
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
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
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
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
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
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
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
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
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引言德育渗透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要求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其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1. 整体推进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相结合,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格局。
2. 课程融合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3. 实践体验原则:德育渗透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师生互动原则:德育渗透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三、德育渗透的实施路径1. 课程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选择。
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比如,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专业水平,引导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各学科渗透德育的要求和意见
各学科渗透德育的要求和意见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如果没有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规范的教育,那他们就不可能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那种思想品德。
学校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校要求各科教师都要教书育人,把《小学德育纲要》的实施,看作是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各学科教学要努力做到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体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在日常教学中,各学科教学要以“五爱”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另外,课堂教学要进行成功的德育渗透,就必须先研究它的对象、方式、特性以及应把握的度量。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身心迅速变化发展的青少年学生。
教育的方式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
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除了具有其他德育手段所共有的特性以外,还有它独有的不确定性和难测性。
这些特性又决定了德育渗透必须把握的四度:梯度、信度、效度和准度。
.为此在各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时特提出以下建议:一、学科教师要把握《小学德育纲要》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梯度,熟悉《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搞清各学年段各年级的德育任务;同时理清各段各级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过思想品德课的进行序列对号联接起来,了解某段某级中的哪些因素,可以进行那些思想品德教育。
这样就可以有序有效地在进行知识、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
从而也使德育渗透学科教育先后的一致性得以保持,实现了育人功能的梯度。
二、增加德育渗透的信度,了解进行的程度和范围,把握该讲的内容应讲到何种程度何种范围,从而使隐者显之,显者隐之,或者高者低之,低者高之。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渗透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面将从计划的目标、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渗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和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其次,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方式多样灵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主题日、德育教育展示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德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渗透,通过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德育渗透计划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德育成果展示、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成绩考核等方式,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德育工作。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社会评议等多方参与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德育渗透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充分重视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共同见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
学校学科德育渗透方案-(6)
学科德育渗透方案为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根据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和齐齐哈尔市教科局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法制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成立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 XXX二、实施步骤第一阶段:自学与上网学习。
2012年3月下旬,教师通过网上下载学习资料、网上互动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及配套的《教师法制常识》进行学习,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渗透。
2012年4月1日以后,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开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教研组通过开展教研活动、集体活动等方法把法制教育知识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第三阶段:检查评比与总结。
每学期末,学校将对政教处、教研组、各教师落实这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对此项工作进行总结。
三、实施办法1、教研组、科任教师在每一学期的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中要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安排和具体要求。
2、各学科教师的教案中要有渗透法制知识的内容,特别是规定的渗透点必须有法制知识的渗透内容。
3、教研组要通过教研活动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有效扎实推进。
各教研组要有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方案,各教研组至少要有一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专题研究,期末有总结。
每一位教师至少要有两篇德育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期末有总结。
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德育工作常规要求一、学校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方针,实行全员德育,整体德育。
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从不同角度结合各自工作的特点,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培养健全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较高素质人才。
二、学校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把树立师生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他人、对自身的高度责任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引导师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三、学校注重学生优秀素质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全发展,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学生发愤努力学习,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心理品质,成为特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学校重视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
我们一定要严格管理,使学校成为有良好校风和学风,有整洁宁静的校园,设备先进而充满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学校。
五、校长在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紧紧依靠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领导。
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协助校长进行领导。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对班级德育工作全面负责。
六、学校强调全校教职工集体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
以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教师的价值与尊严。
七、促成“学生主动参与”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积极引导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既是受教育者,又是主动参与者。
学校德育必须紧密联系社会,联系实际,要努力创造条件,制订各种制度,通过“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社区教育活动”、“捐资希望工程”的扶困济贫等活动,积极引导师生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劳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学校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学科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科德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学科德育课程建设。
学科德育课程是学校学科德育的重要载体。
我们将加强学科德育课程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遵守纪律,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二、促进学科德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学科德育与课程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将促进学科德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良好品质。
三、建立学科德育评价体系。
学科德育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来支撑。
我们将建立学科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学习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加强学科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德育的实施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支撑。
我们将加强学科德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专业水平,注重教师的德育能力培养,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和引领者。
五、加强学科德育与家校合作。
学科德育的实施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在实施学科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个性化、差异化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完善学科德育的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施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渗透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面将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首先,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教师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应当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将道德修养、价值观培养融入到各门课程中。
比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诵读优秀的古诗词或现代散文,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解,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应当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不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主题的德育活动,比如德育讲座、德育演讲比赛、德育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批德育教育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身边就能看到身边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最后,家校合作是德育渗透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撑,只有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德育渗透计划。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案,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能够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修养。
综上所述,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课堂教学的渗透,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家校合作的密切。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德育渗透计划真正落地生根,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科实施德育教育渗透方案
官池镇拜家小学学科实施德育渗透透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二、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1、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
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
2、结合学科学习渗透学科中有些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4)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5)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6)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因此,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一句话,具有教育性。
3、结合课堂练习应用渗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仅有道德文化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4、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德育得到有效延伸,更灵活贴切地实施德育。
让学生自主地我学我育、学用结合,从而提高育人质量。
三、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2、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的行为习惯教育;3、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4、渗透爱国主义教育;5、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四、学科德育渗透要求1、学校、德育工作者、学科教师要端正德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育人观,正确评价学生。
关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基本要求
关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基本要求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遵循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看作是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要求如下:1、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自觉地、不断地增强“双纲”(学科教学大纲和《中学德育大纲》)观念。
在制订教学计划及备课和组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时,均应以《中学德育大纲》及我校制订的《中学德育大纲实施意见》和《贯彻中学德育大纲的岗位责任制》的具体要求为依据,结合本学科特点,认真落实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内容及实施措施。
2、各科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以下七方面的教育:(1)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真理,形成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和民族繁荣而发奋学习的热情;(2)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倾向的能力;(3)集体主义和关心他人的教育,培养学生为集体为人民服务的精神;(4)勤奋劳动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5)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规范”内容,认真执行“规范”的各项要求;(6)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有关法规;(7)爱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3、各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风,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培养学生进取精神和良好意志品格。
4、全校教师均要为人师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省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以自己职业道德和文明行为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做到言传身教。
学校对各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求
学科渗透要求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教育相联系的。
美国当代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学科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
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紧扣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切忌生搬硬套,穿靴戴冒。
德育因素或蕴含于教材中,或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或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本身。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从总体上可以采取: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阶段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以学科渗透德育全过程育人,细化其途径主要表现为:(一)、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简称思品,是直接的德育课。
现今小学专设的思品课每周至少一节。
概括地讲在小学主要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正直、同情宽容、认真负责坚毅勇敢、惜时守信、知耻自爱、热爱科学等几个德育项目,由浅入深地贯彻于小学六个年级教材中,初步养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和健康心理。
是德育的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
(二)、语文:“文以载道”自古而然,在四化建设的今天,小学语文自然而然要载上社会主义“道”。
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德育,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所决定。
在语文科中渗透德育的途径主要是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
1、寓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爱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
”要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
德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要求,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进行组织、协调、实施和评价的过程。
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我校坚持五育并重、德育为先,抓好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德育学科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学科包括课程方面——思想品德、活动方面——班队会、环境方面——校园文化等。
德育学科是小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学科中我主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的渗透。
1、抓住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进行系统渗透。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按照《思想品德》教材的编排体系,我们分阶段、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的渗透。
对低年级的学生侧重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思想渗透;对中年级的学生侧重进行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英雄的思想渗透;对高年级学生侧重进行勤俭节约、正直善良、团结互助、自立自强的思想渗透。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系统渗透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之中。
例如:第十一册教材第一课《自立自强》讲的是毛泽东18岁时立志苦读和24岁时深入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本领的两件事,向学生渗透自立自强是一种不依赖他人或环境,靠自己的才能和劳动去开拓生活、创造事业的思想,从而使学生懂得没有自立自强的品德和精神,很难事业有成。
2、抓住班级、少先队活动,进行重点渗透。
班级、少先队活动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我校一直注重少先队阵地的建设和开发,明确重点,正常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渗透。
爱国始于爱乡,我们利用菱塘是全省唯一的回族乡的民族特色,抓住我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一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了向人们宣传家乡,使人们了解菱塘,六(1)中队智多星小队在探究、体验、创新实践活动中,设计了“让我们的回族乡更亮丽”的主题活动,这一活动少先队员们首先调查走访——认识菱塘,其次实践体验——宣传菱塘,最后提出建议——发展菱塘。
中小学校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材料
中小学校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进步,德育渗透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德育渗透是指在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中小学校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材料。
一、语文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
通过课堂教学、朗读、背诵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和现代作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感。
二、数学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解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英语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尊重他人的文化。
2.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通过英语口语练习、听力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英语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国际事务和国际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四、科学1.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科学实验和科普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科学思想。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的意义。
学校的教学工作,则是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其特点是"渗透"。
所以,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工作特点与实际,研究其渗透的方法与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德育渗透的"点"、"时"、"度" 1、找准"渗透点"。
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
所以,德育中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
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实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2、把握"渗透时机"。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源头--渗透点后,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
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有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
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德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
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3、掌握"渗透度"。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学校规章制度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要求
学校规章制度之学科教学浸透德育的详细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假设干意见》和《学科课程标准》及《湖南省中学学科教学浸透德育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明确永顺县仓坪小学各学科德育浸透详细要求。
一、语文学科浸透德育的详细要求通过语文“阅读”中文质兼的文章的教学,进展继承,和弘扬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加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加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语文学习中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和高尚形象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级的人生态度;通过语文“识字与写字”、“演讲交流”等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构成包括认真书定、认真倾听、擅长观察和考虑、乐于表达和交流、勇于参与和合作、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内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个性质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数学学科浸透德育的详细要求通过数学学习内容,进展科学的数字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通过从实际咨询题和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字知识,进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又效劳于实践的认识论、实践论教育;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进展克服困难、建立自信意志质教育,构成实事求是态度、进展质疑和独立考虑的习惯,以及讲求严谨与精神、主动合作与流、积极探究与制造的精神;通过我国数学开展史和大量数据材料,以及祖国数学科学灿烂、悠久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立成就,进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育;通过介绍、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事迹和优秀品行,进展道德质量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三、英语学科浸透德育的详细要求通过反复地进展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进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祖国认识;通过课文内容和语言训练,进展国际主义以及良好道德质量和文明行为标准教育,培养国际视野: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进展意志质量教育,树立成就感和自决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本身学习的优势与缺乏、乐于与别人合作、养成和和谐健康向上的品种,提高人文素养,加强实践才能,培养观察经历、思维、想象才能和创新精神。
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德育工作常规要求一、学校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全面素养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坚持教书育人、效劳育人,环境育人的方针,实行全员德育,整体德育。
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从不同角度结合各自工作的特点,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尽力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培育健全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育全面进展的较高素养人材。
二、学校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素养教育,把树立师生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他人、对自身的高度责任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引导师生酷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效劳。
三、学校注重学生优秀素养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全进展,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适应、心理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育,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以后,使学生发愤尽力学习,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标准和心理品质,成为特区的建设者和交班人。
四、学校重视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
咱们必然要严格治理,使学校成为有良好校风和学风,有整洁宁静的校园,设备先进而充满文化气氛的现代化学校。
五、校长在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牢牢依托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领导。
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协助校长进行领导。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治理者和领导者,对班级德育工作全面负责。
六、学校强调全校教职工集体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学校无小事,教师无末节”。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需事事处处以身作那么,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阻碍和教育学生。
以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制造性的劳动去实现教师的价值与尊严。
七、促成“学生主动参与”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那么。
踊跃引导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踊跃参与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既是受教育者,又是主动参与者。
学校德育必需紧密联系社会,联系实际,要尽力制造条件,制订各类制度,通过“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社区教育活动”、“捐资希望工程”的扶困济贫等活动,踊跃引导师生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劳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渗透要求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教育相联系的。
美国当代教育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学科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
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紧扣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切忌生搬硬套,穿靴戴冒。
德育因素或蕴含于教材中,或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或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本身。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从总体上可以采取: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阶段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以学科渗透德育全过程育人,细化其途径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简称思品,是直接的德育课。
现今小学专设的思品课每周至少一节。
概括地讲在小学主要进行以“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礼貌待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诚实正直、同情宽容、认真负责坚毅勇敢、惜时守信、知耻自爱、热爱科学等几个德育项目,由浅入深地贯彻于小学六个年级教材中,初步养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和健康心理。
是德育的显性课程和主要渠道。
(二)、语文:
“文以载道”自古而然,在四化建设的今天,小学语文自然而然要载上社会主义“道”。
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德育,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所决定。
在语文科中渗透德育的途径主要是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
1、寓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爱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
”要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
在小学教材中不少课文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课文,如:《美丽的大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长城》、《我的父亲》、《一夜的工作》、《长征》等,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主动性的体会、分析、讨论、诵读,自己去想、去说、去感悟,从而陶冶学生心灵、净化感情,激发他们弹奏爱国之歌,加强对祖国灿烂文明的认识,使他们为伟大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且针对时代的步伐,今昔对比利用听说读写等方式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座座革命的丰碑,学英雄、走英雄路、创英雄业绩,做革命事业接班人。
2、寓道德思想品质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许多课文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
如:《梅花魂》、《我的父亲
》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挖掘人物和作品的思想内涵,分析其社会根源和背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思想道德观,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人。
3、寓社会主义教育、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凡卡》等课文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从方面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
对这些教材的思想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深刻理解,从思想上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审美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课文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语文课上我们应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去理解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美、风格美、语言美;去理解品味亲人朋友之间的真情美等等,使学生思接千里,放眼未来,想美的事,说美的话,做美的人,在美的教育中思想得到升华,成为真正的“四有”人才。
(三)、数学: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我们认真去挖掘,并加充实,通过渗透的方,把德育的内容有机地揉进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数学中渗透德育概括地讲主要通过用有力的数据,百分比等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用我国数学发展史料介绍祖国科学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弘扬历代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格,进行爱国主义机教育、道德品教育、科学精神教育。
小学阶段结合数学知识,选择有力的数据,通过例题、习题等渗透德育。
具体的主要途径:
1、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对学生进行五爱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比如: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第二页,有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教师就要注意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教育。
在中高年级中利用计算祖国疆域、海岸线,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等教学有侧重的渗透德育。
如此一点一点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收益菲浅。
2、在数学中揭示数学自身内在的辨证规律,对学生进行辨证唯我主义教育。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互相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规律,数学充满了辨证因素。
我们必须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发展辨证思维。
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中的辨证因素,以知识为载体,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如: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渗透“实践重要”的观点,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实践的过,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有具体感性去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又如辨证法中的发展变化规律,数学也不例外,在教学1—20以内的加减法,发展到100以内的加减法,万以内和亿以内的加减法。
数由整数发展到分数小数。
3、用时代信息渗透德育。
信息反映的是当代的动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时代经济发展的信息,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如:电机厂平价月产值20万,引进设备后月产值达35万,月产值增长了白分之几。
解题后,体会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发展作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点一滴的进行,有机的渗透,潜移默化的。
(四)、社会:
小学社会科是一门融历史、地理及社会常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政治思想道德及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内容,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课程。
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用教材、挖蕴含,进行德育渗透。
1、结合名胜古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如:在教学《我国旅游胜地》这一单元时,通过图片、录象等具体形象配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为学生展示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景色壮丽的泰山、
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等等。
2、联系我国的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如:《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一单元的德育渗透就应充分地利用教材找好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分年段抓重点进行德育。
现阶段小学社会科的开设从三年级开始,各年级重点是:三年级“认识周围社会”进行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道德教育:四年级“认识祖国和世界”进行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五、六年级“了解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形成现代意识、世界意识。
(五)、音乐:
在小学音乐课中渗透德育的途径主要是:首先抓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第二,注重音乐教育与思想情感教育的紧密联系。
第三,从认知、操作、情意三方面进行“三热爱”教育。
例如,教学中的《国歌》、《我爱中华》、《红星照我去战斗》、《祖国颂》、《少年先锋队队歌》等寓意较深的歌曲。
另外安排一定的欣赏,如名家名曲等,进行高尚情操、活泼开朗、爱美弃恶的品德情操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与歌曲的演唱、评述、音乐家的介绍等教学活动之中。
(六)、美术:
通过绘画、欣赏、创作等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从爱自然到爱家乡美、祖国美,为祖国悠久灿烂的绘画文化而自豪。
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美术家生平作品的介绍,用他们的创作态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严谨认真、辛勤劳动的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并在实际的绘画练习中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
(七)体育:
在小学体育科中渗透德育是显为人知的,其途径主要表现于
1、结合体育和训练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训练。
如: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尊重爱护他人、集体主义精神、爱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公共财产教育。
2、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比如:诚实正直、积极向上、坚毅勇敢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竞争进取、严格要求、不骄不馁、自我锻炼和自我管理等。
学科渗透德育因素,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在现今的不少的学校它已成为一种比较自觉的行动,而且,在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中,以呈现出了较好的水准。
学科德育渗透如春雨对于春天的万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