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新编版)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模板(三篇)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模板一、根据安全管理有关规定,为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危险作业的定义:凡对操作者本人及周围其他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的作业,称为危险作业。
三、危险作业的范围:1、高处作业;2、带电作业;3、禁火区内或对忌火器、物进行明火或易燃作业。
4、爆破或有爆炸、燃烧危险的作业;5、有中毒或窒息危险作业;6、清仓、清库作业;7、符合危险作业的定义的其它作业。
四、危险作业规定1、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危险作业应事先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办理审批手续;特殊情况(如抢险或紧急处理事故等)允许事后补办手续,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2、危险作业的审批视危险程度而定,特别危险作业由公司领导审批,危险较大的作业由项目领导审批,危险性较小的作业由施工部领导审批。
3、危险作业审批前,有关人员必须亲临现场通过必要的检测数据,落实好相应的防护和救护措施后方可批准。
4、危险作业人员必须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身体状态良好,禁止女工、老、弱、病、残人员参加。
5、危险作业现场必须有明显标志,有专人监护,做到可干可不干的一律不干;能够到安全地点或安全期间干的一定转移到安全地点或延迟到安全期间干;能用比较安全的方法代替的一定采用较安全方式作业。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模板(二)一、用电安全1、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按《电力设备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安装接电时需向用电管理部门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由电工负责施工。
2、因工作需要必须架设临时用电线路的,应由使用部门、用电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安装,安装的临时电气线路必须符合电器安装规范的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用电,用后及时拆除。
3、临时电器线路使用期间,由使用部门监督,电工负责维护,操作人员停止使用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临时电器线路限期使用,最多不得超过一周,确需延期使用的必须办理延期审批手续,否则由电工按期拆除。
4、非电工人员严禁拆装、挪移临时电气线路,否则造成事故的,由使用部门负责人与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标准版本(5篇)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标准版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组织实施的建设、检维修、改造等项目中的动火作业、吊装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转动设备检维修作业等危险作业项目。
第三条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项目实施部门负责。
公司及所属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际对危险作业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四条项目实施部门应向具体从事危险作业的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提出安全组织、技术和管理要求,具体从事危险作业的单位应严格贯彻落实。
第五条具体从事危险作业的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不合格的严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六条具体从事危险作业的单位应向项目实施部门提出危险作业申请。
项目实施部门应在对安全组织、技术和管理要求落实情况、施工现场进行核实基础上进行审批,确保符合安全作业条件。
涉及相关业务部门的,应事先征求业务部门意见。
审批单应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第七条危险作业申请审批表实行一处一审批,不应用一张危险作业申请审批表进行多处危险作业。
第三章作业要求第八条动火作业指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临时性作业。
(一)动火作业实行“三不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危险作业申请审批表不动火、动火安全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二)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用可不用的用火一律不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都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用火,严格控制用火。
(三)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应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作业申请重新审批。
(四)在动火作业前应清除现场一切可燃物,并准备好消防器材。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气体,15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3篇)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危险作业场所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危险作业场所人员在工作中失误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特制定该制度。
(一)本单位的危险作业人员为电工、叉车驾驶员、产品的装卸工,生产车间的生产人员。
(二)危险场所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岗位电工、叉车驾驶员等岗位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高中以上文化和具备一定技术等级。
(三)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对单位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四)在危险作业场所作业要办理相关的作业证件。
如:压力容器操作上岗证、电工作业上岗证、临时用电证等,作业时并有专人负责现场看护。
(五)危险作业必须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按操作规程操作。
(六)作业时现场必须设置标有危险等级和注意事项的标志牌,对于存在的隐患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予以消除。
(七)危险作业场所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必须经常检查、定期检验,保持完好的状态,做好记录。
各种安全设施不能擅自接触或拆除。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对于危险作业场所进行安全管理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标和责任:明确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责任,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2. 安全组织和职责: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 安全培训和教育:对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 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对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危险作业活动的安全进行。
5. 安全设施和装备: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包括防护装置、报警系统、紧急救援设备等,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
6. 安全检查和监管:定期对危险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加强对危险作业活动的监管。
7. 事故应急和处理: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应急职责和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和报告事故。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四篇)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总则】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员工安全作业,特制定本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存在危险因素作业的管理,直接进行操作的员工,管理人员及监管部门均须遵守本规定。
一、用电安全1、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按《电力设备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安装接电时需向用电管理部门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由电工负责施工。
2、因工作需要必须架设临时用电线路的,应由使用部门、用电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安装,安装的临时电气线路必须符合电器安装规范的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用电,用后及时拆除。
3、临时电器线路使用期间,由使用部门监督,电工负责维护,操作人员停止使用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临时电器线路限期使用,最多不得超过一周,确需延期使用的必须办理延期审批手续,否则由电工按期拆除。
4、非电工人员严禁拆装、挪移临时电气线路,否则造成事故的,由使用部门负责人与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
5、电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到人走电断。
6、严格执行电力部和供电部门颁发的各项安全用电规章制度。
作业时必须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思想高度集中,带电操作时必须有人在现象监护。
7、高空和登高作业,应先作安全检查,系好安全带,佩戴工具袋,梯子要牢固,脚垫要稳实,做到一人作业,一人监护,牢记安全第一。
8、值班作业在四小时前不能喝酒。
9、配电室除值班电工外,其他人员不得随便进入,配电间的大门应配备挡鼠板并及时关锁。
二、其他涉及危险作业环节1、实验室进行仪器设备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不发生故障引发不安全问题。
2、实验室操作人员在进行配液等操作时,要注意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佩戴防护用具,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确保实验室安全。
3、车间操作仪器设备的人员也应严格遵守设备使用规程,确保安全有序顺利生产。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不安全作业场合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规范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特订立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任何不安全作业场合,包含但不限于高处作业、化学品操作、电气设施操作等不安全作业。
三、安全管理职责3.1 企业管理层•负责订立和修订不安全作业场合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不安全作业场合设备的安全性和合规性;•负责对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全面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组织进行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备和紧急救援设备;•定期检查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安全情形,并督促改进措施的执行。
3.2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安全管理工作;•订立并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其有效执行;•对部门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不安全作业场合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日常检查;•及时处理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安全事故,并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报告。
3.3 员工•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个人安全意识,自发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参加企业组织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正确佩戴安全帽、护眼镜等;•及时向上级报告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安全隐患。
四、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安全掌控4.1 设备管理•确保全部不安全作业设备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并建立台账;•严禁修改、拆解或擅自转变不安全作业设备的结构和参数;•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除去安全隐患;•新进设备需要进行验收、必需的调试和试运行,确保其安全可靠。
4.2 现场管理•订立认真的不安全作业流程和操作规程,并向员工进行培训;•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区分不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配备必需的消防器材、紧急救援设备和急救药品;•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禁止在不安全作业场合吸烟、乱丢废弃物等。
4.3 应急预案•订立不安全作业场合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设立应急响应组织,明确各责任人员的职责;•保持紧急通讯设备的畅通,并设立紧急报警按钮;•配备必需的急救器具和应急药品,并定期检查有效性;•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五篇)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障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 危险作业场所:指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生产、作业场所。
2. 安全管理:是指对危险作业场所进行全面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评估、安全培训、作业规范、应急预案等各项管理工作。
3. 单位负责人:指危险作业场所所在单位负责该场所的安全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4. 安全管理员:指负责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
5. 员工:指在危险作业场所从事工作的人员,包括现场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四条职责1. 单位负责人负责危险作业场所的整体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员负责危险作业场所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评估第五条安全评估的目的为了准确了解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安全评估。
第六条安全评估的内容1. 对危险作业场所的物理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施、消防设备等。
2. 对危险作业场所的作业过程进行评估,包括作业流程、作业危险源等。
3. 对危险作业场所的员工进行评估,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等。
第七条安全评估的周期1. 新设立的危险作业场所应在开工前进行安全评估,并进行定期复评。
2. 已经投入生产的危险作业场所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进行定期复评。
第八条安全评估的报告安全评估的结果应编制成评估报告,包括安全评估的结论、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三章安全培训第九条安全培训的目的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保障员工在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
第十条安全培训的内容1. 危险作业场所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
2. 危险作业场所的危险源及预防措施。
3. 危险作业场所的应急预案。
4. 其他与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相关的知识。
第十一条安全培训的对象所有在危险作业场所工作的员工都应接受安全培训。
第十二条安全培训的周期1. 新员工进入危险作业场所时,应接受入职安全培训。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事故发生。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危险作业场所。
二、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本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需遵循《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
三、管理职责与要求1.公司安监部门负责危险作业场所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本制度的贯彻执行。
2.危险作业场所所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符合相关规定。
3.作业人员应接受危险作业培训,熟悉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危险作业审批与许可1.危险作业必须事先报批,经安监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2.危险作业实施前,作业部门应向安监部门申请作业许可证,并告知作业人员。
许可证应明确作业内容、时间、范围、安全措施及监护人。
3.若作业过程中涉及特殊作业,需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并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五、安全设施与设备管理1.危险作业场所应按规定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2.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对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六、危险作业安全管理1.作业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防范措施,并告知作业人员。
2.严格控制作业人数,严禁超员作业。
3.危险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护,监护人不得擅自离岗。
4.禁止在有毒、有害气体场所进行明火作业和带电作业。
5.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非防爆工具和通讯设备。
6.对易发生化学反应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应加强通风和监测。
7.对已确定的危险源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重点监控。
8.对易发生泄漏的危化品,应采取防止泄漏的措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9.严禁将废弃物随意排放或处置,应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10.建立危险作业场所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应急响应的有效性。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 目的本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性,保护员工和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制度旨在规范危险作业场所的运营和管理,确保所有作业活动符合安全规定和法律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危险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化工厂、建筑工地、危险废物处理场所等。
3. 安全责任3.1 所有危险作业场所的负责人应当对场所的安全管理负最终责任,并确保该场所配备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3.2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危险作业场所的各项安全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
4. 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要求4.1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持有相关安全管理专业证书,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
4.2 任命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并具备分析和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
5. 安全措施5.1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5.2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等。
5.3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设备,以保障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5.4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逃生能力。
5.5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 培训和教育6.1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进行定期的员工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应急预案的培训和事故处置的培训。
6.2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员工安全教育档案,并记录员工接受培训的情况。
6.3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并确保其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7. 应急预案7.1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编制并实施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情况的定义、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7.2 应急预案应当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以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7.3 危险作业场所应当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物资,以应对各类事故情况。
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及公司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本公司生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危险场所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动土作业、盲板抽堵作业、动火作业、断路作业、电力设备设施检修(清扫)作业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危险场所作业安全。
第二章危险场所作业管理第四条危险场所作业定义危险场所作业是指在安装、生产、工作中具有较高危险性,不适于一般性安全操作规程,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和各类事故,需要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的特殊作业。
第五条危险场所作业分类1. 高处作业:在2米以上高空作业;2. 有限空间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如地下管道、密闭容器等;3. 起重吊装作业:涉及吊装、搬运、安装等作业;4. 动土作业:涉及挖掘、钻孔、打桩等作业;5. 盲板抽堵作业:涉及管道、设备盲板操作等作业;6. 动火作业:涉及明火、高温作业等;7. 断路作业:涉及电力设备断电作业;8. 电力设备设施检修(清扫)作业:涉及电力设备设施检修、清扫等作业。
第六条危险场所作业要求1. 不得将危险场所作业项目发包给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或个人;2. 危险场所作业项目,实行“谁组织生产,谁制定安全措施;谁批准方案实施,谁负责措施落实”的管理体制,并明确各方责任;3. 重大危险场所作业项目的安全交底,应履行层层签字后交底书应存档备案;4. 危险场所作业项目未经审批不得施工作业(特殊紧急情况除外);5. 特殊情况无法履行审批手续时,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并有具体的安全措施,在情况允许后立即到安全部补办审批手续;6. 安全部及有关部门应及时对危险场所作业点进行现场全面检查,作业中应布置安全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做重点监督监护。
第七条危险场所作业审批制度1. 凡属从事危险场所作业范围内工作的单位,必须填写《危险场所作业许可证》一式二份,由安全部门和相关部门审查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主管厂长或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施工;2. 《危险场所作业许可证》中各栏目,由相应人员据实填写并签字;3. 《危险场所作业许可证》不得私自涂改,确需修改须经审批人审核同意并在修改处签字;4. 《危险场所作业许可证》中安全措施、危险评估等栏目不够填写时须另加附页填写。
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危险场所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场所内所有危险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所:1. 易燃易爆场所:储存、使用、生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2. 高空作业场所:进行高空作业的场所;3. 高压作业场所:进行高压设备操作、维修的场所;4. 高温作业场所:进行高温作业的场所;5.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场所;6. 其他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
三、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1)对从事危险场所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技能;(2)新员工入职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设施与设备(1)危险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如消防器材、防护用品、警示标志等;(2)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3)禁止使用损坏、失效的安全设施和设备。
3. 安全操作规程(1)制定各危险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程序、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流程;(2)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禁止违章作业、冒险作业。
4. 安全检查与巡查(1)定期对危险场所进行安全检查与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确保场所安全;(3)对检查与巡查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
5. 应急处置(1)制定危险场所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类型、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人;(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四、责任与奖惩1. 各级负责人对本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3.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场所是指存在各种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如化工厂、电力厂、矿山等。
这些场所由于存在危险因素,劳动者的安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因此,建立和实施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对于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文将详细介绍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力求全面、科学、有效地管理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风险。
一、制度的目的和依据(500字)1. 目的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和控制危险作业场所中的各类事故和职业病发生,促进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相关法规;(2)国家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标准化技术文件;(3)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200字)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危险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电力厂、矿山等。
所有从事或涉及危险作业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机构(500字)1. 领导小组设立危险作业场所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面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并监督实施安全管理制度。
2. 安全管理人员(1)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要求,并经过相关培训。
3. 岗位责任(1)制定危险作业场所岗位责任清单,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每位员工上岗前都要接受岗位责任培训,并签署岗位责任承诺书。
四、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____字)1. 安全风险评估(1)对危险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评估危险作业对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潜在风险。
(2)安全风险评估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并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 安全风险管理(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危险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化工厂、油田、爆破作业、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
第三条危险作业场所负责人应当自觉遵守本制度,严格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
第二章危险作业场所的组织管理第四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设立安全管理部门或者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管理部门或者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证书。
第六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条危险作业场所负责人应当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和权限,组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
第三章职工的安全管理第八条危险作业场所负责人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和技能的考核。
未经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的职工,不得从事危险作业。
第九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健全职工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一)明确职工的安全职责和义务,告知职工安全规章制度,要求职工严格遵守;(二)建立职工的安全教育档案,记录安全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三)建立职工的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者给予相应处罚;(四)建立职工的安全报告制度,要求职工及时上报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五)建立职工的安全评价制度,定期对职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良行为的职工进行整改和教育。
第十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为职工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第四章生产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设立专门的设施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生产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生产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管理知识和技能,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设施设备管理人员证书。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危险作业场所(以下简称“场所”)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依法维护法人或个人的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场所的建设、运营、使用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责任分工本制度的监督、执行和管理由场所管理者负责,由场所的主管部门监督。
第四条安全管理原则人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
第五条目标保障场所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环境,促进场所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安全组织第六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场所管理者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场所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第七条安全管理部门场所应当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安全生产工作,并及时向管理层报告安全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第八条安全生产责任制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并落实到位。
第三章安全生产措施第九条安全技术措施场所应当根据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施的配置、安全防护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和维护等。
第十条安全管理措施场所应当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培训、安全教育、安全监管、应急预案等,确保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第十一条应急措施场所应当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加强应急疏散和救援能力的建设。
第四章安全监督第十二条监督检查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场所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第五章安全培训第十三条培训内容场所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等。
第十四条培训计划场所应当制定安全培训计划,确保安全培训能够满足需要,培训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
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范本(2篇)
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存在危险作业场所的单位和企事业单位。
二、术语定义1. 危险作业场所:指具有特定危害性,可能对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工作环境。
2. 管理人员:指被单位授权负责危险作业场所管理的人员。
3. 员工:指受雇于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
三、危险作业场所管理人员的职责1. 制定并落实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 确保危险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和运行正常。
3. 定期组织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进行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 安排员工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危险作业场所的危害。
四、员工的职责1. 遵守危险作业场所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2. 参加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3. 主动发现并报告危险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4. 配合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
五、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改进1. 公司应建立健全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的建立应经过各部门申报,经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正式实施。
3. 公司应定期评估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六、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措施1. 工作场所环境管理(1)对危险作业场所进行分类管理,明确禁止员工进入未经授权的区域。
(2)维护危险作业场所的清洁环境,妥善处理危险废物和污染物。
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定期检验和维护危险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性能和正常运行。
(2)建立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 危险源管控(1)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管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免受危害。
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危险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储存仓库、高压配电室、有限空间、高空作业区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危险场所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危险场所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第五条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制定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3. 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4. 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5.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2.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4.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5. 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七条安全教育培训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3. 对转岗、复岗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
第八条安全检查1.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3. 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
第九条安全操作规程1. 制定各类危险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2. 员工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3. 定期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十条安全防护措施1. 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罩、安全网、防护服等;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3. 对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正确使用。
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5篇)
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施工现场安全用电1、安装、检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有电工完成。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2、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3、用电人员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4、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5、用电人员负责保护所有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6、搬迁或行动用电设备,保险金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7、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的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8、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9、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二、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作业:1、通过充入惰性介质,排除容器或设备管道中的可燃物,防止形成爆炸混合物,如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
2、防止可燃物的泄漏,特别是大量泄漏。
3、严格控制系统的含氧量,使其降低到某一临界值(氧限值或极限含氧量)以下。
4采取严格的监测措施,消除火源。
5、防火安全技术措施是消除着火源;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
三、雨、雪天施工作业:1、施工现场按规定挖好排水沟。
2、在雨季前做好施工现场边缘的危石的处理,严防滑坡或塌方威胁工地。
3、雨季中应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及时疏通,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4、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必须牢固,在雨季严防雨水浸泡而发生事故,并做好防护措施。
5、电、气焊应采取措施防电、防引爆。
6、脚手架上、下人梯道应有防滑措施,并应及时清除冰雪;同时在解冻期间随时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情况。
7、冬季取暖,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严防煤气中毒。
四、高空、高处交叉作业: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单位工程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的不得施工。
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实施人员,必须落实专业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品,未经落实的不得施工。
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三篇)
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危险作业场所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危险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爆炸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场所、有毒有害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场所、高温高压场所、易燃易爆场所以及其他可能对人员安全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
第四条工作人员包括场所负责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直接参与危险作业的人员,以及其他在场人员。
第五条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
第二章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管理第六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第七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第八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并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第九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并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章危险作业场所环境保护管理第十一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第十二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环境保护设备和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第十四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对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五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措施,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中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处罚第十六条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危险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追责。
第十七条对于危险作业场所违反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规定的,由监督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整改。
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范文(4篇)
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
第三条危险作业场所是指因工艺、设备、物料等条件存在一定危险性并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工作区域。
第四条危险作业场所负责人是指对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环境危险评估和职业病防护负有全面责任的人员。
第二章危险作业场所的划定和分类第五条危险作业场所应根据危险性程度和作业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定和分类。
第六条危险作业场所的划定和分类应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确保危险性相近的工作区域能够合理划定为一个作业场所。
第七条危险作业场所应根据危险性程度和作业条件等因素进行分类,分为A级、B级和C级三个等级。
第八条 A级危险作业场所是指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区域,对人员、设备和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场所。
第九条 B级危险作业场所是指危险性较中等的工作区域,对人员、设备和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的作业场所。
第十条 C级危险作业场所是指危险性较低的工作区域,对人员、设备和环境可能造成轻微危害的作业场所。
第三章危险作业场所的设施和设备第十一条危险作业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施和设备。
第十二条危险作业场所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牌。
第十三条危险作业场所的设施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十四条对于已达到报废标准、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和设备,应及时报废或修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四章危险作业场所的员工管理第十五条危险作业场所的员工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第十六条危险作业场所的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第十七条危险作业场所的员工在作业期间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使用。
第十八条危险作业场所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五章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为了保障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保护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制定本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危险作业场所的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操作工人和其他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安全生产要求、安全设施设备、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第四条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人员应确保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五条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以安全为前提,遵守国家、地方及企业的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制订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措施。
第六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有专门负责安全的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
第七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第八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安全设施设备第九条危险作业场所应根据工作需要配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通风设备、防护设备等,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十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做好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记录,并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危险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告知员工危险区域和危险性,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建立应急救援设施,并设立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第四章应急预案第十三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第十四条应急预案中应包括事故的分类、应急程序、应急救援措施、通信和报警方式等,并要求员工掌握和熟悉应急预案内容。
第十五条危险作业场所应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事故,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第五章事故报告第十六条危险作业场所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并按规定报告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建筑公司危险作业场所规章制度范本(三篇)
建筑公司危险作业场所规章制度范本危险作业管理制度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全生产法》、《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暂行条例》、《____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搞好安全生产的务必和禁令》等法规和条例。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确保作业安全。
2、认真贯彻执行“劳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
3、特殊作业人员,务必经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发证,才能上岗操作。
4、进行危险作业,务必办理作业票如:“动火许可证”、“带电作业票”、“高处作业证”、“罐内作业证”、“起重作业证”等等。
作业时,务必有充分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并在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员、监护员的组织或监护下,才准施工。
“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罐内作业”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1)“罐内作业”:凡进入塔、釜、坛罐、炉膛、锅内、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地坑、井下、下水道或其他闭塞场所作业,均称为罐内作业。
进行罐内作业,务必办理“罐内作业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才能执行。
“罐内作业”的安全措施通常有下列几种:安全隔离。
清洗和转换。
通风。
加强监测和罐外监护。
防护用具和照明。
急救措施等。
(2)“起重作业”:“起重作业务必办理”“起重作业证”。
务必遵守《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及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时,在确认起重环境和起重器具安全的状况下,应严格遵守以下“十不吊”的原则:指挥信号不明不准吊;斜牵斜挂不准吊;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吊;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吊物上有人不准吊;地下埋设物不准吊;机械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时不准吊;现场光线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
(3)“高处作业”:凡在____米以上(含____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新
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新编版)
为了保证危险作业场所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危险作业场所人员在工作中失误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特制定该制度。
(一)本单位的危险作业人员为电工、叉车驾驶员、产品的装卸工,生产车间的生产人员。
(二)危险场所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岗位电工、叉车驾驶员等岗位员工的文化程度要求高中以上文化和具备一定技术等级。
(三)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应对单位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四)在危险作业场所作业要办理相关的作业证件。
如:压力容器操作上岗证、电工作业上岗证、临时用电证等,作业时并有专人负责现场看护。
(五)危险作业必须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按操作规程
操作。
(六)作业时现场必须设置标有危险等级和注意事项的标志牌,对于存在的隐患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予以消除。
(七)危险作业场所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必须经常检查、定期检验,保持完好的状态,做好记录。
各种安全设施不能擅自接触或拆除。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