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AD转换实验

合集下载

8位数模转换器ADC0809实验报告

8位数模转换器ADC0809实验报告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低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8位数模转换器ADC0809项目设计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林雯雯
班级
D电气122
学号
1220601220
指导教师
周云龙
完成日期
2015年12月12日
一 理论部分
1
8位数模转换器ADC0809实验
(1)、设计一个0-5V可调的直流模拟电压信号
(2)、扩展2位静态显示的数码管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特性概述:
AT89C51 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 字节Flash 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 个I/O 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实验六 ADC0809AD转换实验

实验六 ADC0809AD转换实验

实验六 ADC0809AD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DC0809AD芯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如何使用51单片机配合ADC0809AD芯片实现模拟量转换。

二、实验原理ADC0809AD是一种8位分辨率、并行输出、单通道,3MHz 工作速率的A/D转换器。

ADC 有两个输入电压端子,IN+和IN-,它们之间加入了一个内部参考电压源(RE),所以在输入模拟信号时常在IN+端连接信号输入,而IN-端接地。

当选用RE = +2.5 V时,IN+的输入范围约为0-VREF,在本实验中选用的是RE = +5 V,所以IN+的输入范围约为0-5V。

当外部触发信号TRIGGER开启后,ADC执行转换操作。

在转换时,电压采样保持时间通常为 100 ns,最长转换时间为 200 us,当转换结束时,ADC将数字输出置在低电平并发出一个中断请求(INTR)信号。

转换结果可以通过 8个输出线路(DB0-DB7)获得。

三、实验器材2、*1 9针座(1x9 Pin Socket)。

3、*1 51单片机学习板。

4、*1 电阻10KΩ。

5、*1 电压源。

6、*1 面包板。

7、*5 条杜邦线。

四、实验步骤1、根据下表将ADC0809AD芯片插入到面包板中。

ADC0809AD引脚码ADC0809AD引脚名称功能1 A0- A/D输入(低、多路)引脚17 AGND 模拟地18 VREF/2 参考电压输出19 VCC 数字电源2、将9脚座插入面包板的横向边缘上。

3、使用杜邦线将ADC0809AD转换器连接到学习板上,并根据原理部分对芯片引脚进行接线。

4、将一个10KΩ的电阻连接到ADC0809AD芯片的IN+引脚和GND之间。

6、使用杜邦线将ADC0809AD芯片的DB0-DB7引脚连接到学习板的P0.0-P0.7引脚上。

7、将学习板的P0.0-P0.7引脚转为输出模式。

五、实验代码#include <reg52.h>// SFR位定义sfr ADC_CONTR = 0xBC; // ADC控制寄存器sfr ADC_RES = 0xBD; // ADC结果寄存器sfr ADC_RESL = 0xBE; // ADC结果低字节寄存器sfr P0 = 0x80; // P0口// 公用函数void delay(int time) // 延时函数{int i, j;for (i = 0; i < time; i++) {for (j = 0; j < 125; j++);}}while (1) {ADC_CONTR |= 0x08; // 开始转换while (!(ADC_CONTR & 0x10)); // 等待转换结束P0 = ADC_RES; // 将结果输出到P0口delay(1000); // 延时1000ms}}根据程序分析,程序采用了循环语句控制ADC的转换、输出,程序中实现的是ADC的一次转换。

工控机实验报告

工控机实验报告

工业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实验一A/D、D/A 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温控系统的组成。

2.了解NI 测量及自动化浏览器的使用并对数据采集卡进行设置。

3.了解Dasylab 软件的各项功能,并会简单的应用。

4.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采集、控制的。

二、实验设备微型计算机、NI USB 6008 数据采集卡、温度控制仪、温箱。

三、实验内容1.了解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

2.仔细观察老师对数据采集卡输入输出任务建立的过程及设置还有dasylab 基本功能的演示。

3.仔细阅读dasylab 相关文档,学习帮助文件tutorial 了解其基本使用方法。

4.动手实践,打开范例,仔细揣摩,并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卡输入输出任务的建立并建立并运行单独的AD 及DA 系统,完成之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及兴趣搭建几个简单的系统运行。

四、温控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控制仪与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一起构成,被控对象为温箱,温箱内装有电阻加热丝构成的电炉,还有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

系统框图如图所示:五、温控仪基本工作原理温度控制仪由信号转换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可控硅移相触发器及可控硅加热电路组成。

被控制的加热炉允许温度变化范围为0~10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AD590 温数据采集卡温度控制仪温箱度传感器输出电流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关系,灵敏度为1uA/K).将炉温的变化转换为电流的变化送入信号转换、电压放大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将AD590 送来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精密运算放大器放大、滤波后变为0~5V 的标准电压信号,一路送给炉温指示仪表,直接显示炉温值。

另一路送给微机接口电路供计算机采样.计算机通过插在计算机USB 总线接口上的NI USB 6008 12 位数据采集卡将传感器送来的0~5V 测量信号转换成0~FFFH 的12 位数字量信号,经与给定值比较,求出偏差值,然后对偏差值进行控制运算,得到控制度变化的输出量,再经过NI USB 6008 将该数字输出量经12 位D/A 转换器变为0~5V 的模拟电压信号送入可控硅移相触发器,触发器输出相应控制角的触发脉冲给可控硅,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与关断,从而达到控制炉温的目的。

8051实验指导书

8051实验指导书

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一、系统概述1)、微处理器:i80c31,它的P1口、P3口皆对用户开放,供用户使用。

2)、时钟频率:6.0MHz3)、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统一编址,最多可达64k,板载ROM(监控程序27C256)12k;RAM1(程序存储器6264)8k供用户下载实验程序,可扩展达32k;RAM2(数据存储器6264)8k供用户程序使用,可扩展达32k。

(RAM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不可同时扩至32k,具体与厂家联系)。

(见图1-1:存储器组织图)。

在程序存储器中,0000H----2FFFH为监控程序存储器区,用户不可用,4000H----5FFFH为用户实验程序存储区,供用户下载实验程序。

数据存储器的范围为:6000H----7FFFH,供用户实验程序使用。

注意:因用户实验程序区位于4000H-----5FFFH,用户在编写实验程序时要注意,程序的起始地址应为4000H,所用的中断入口地址均应在原地址的基础上,加上4000H。

例如:外部中断0的原中断入口为0003H,用户实验程序的外部中断0的中断程序入口为4003H,其他类推,见表1-1。

4)、可提供的对8051的基本实验为了提高微机教学实验质量,提高实验效率,在该系统的实验板上,除微处理器外、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外,还增加了8255并行接口、8250串行控制器、8279键盘、显示控制器、8253可编程定时器、A/D、D/A转换、单脉冲、各种频率的脉冲发生器、输入、输出电路等模块,各部分电路既相互独立、又可灵活组合,能满足各类学校,不同层次微机实验与培训要求。

可提供的实验如下:(1)、8051P1口输入、输出实验(2)、简单的扩展输入、输出实验(3)、8051定时器/计数器实验(4)、8051外中断实验(5)、8279键盘扫描、LED显示实验(6)、8255并行口输入、输出实验(7)、8253定时器/计数器实验(8)、8259中断实验(9)、串行口通讯实验(10)、ADC0809 A/D转换实验(11)、DAC0832 D/A转换实验(12)、存储器扩展实验(13)、交通灯控制实验FFFFH用户I/O区CFEFH系统I/O区,CFBFH用户I/O区7FFFHRAM2用户实验程序区供用户下载实验程序4FFFHRAM1用户实验程序数据区2FFFHROM系统监控程序区0000H图1:存储器系统组织图中断名称 8051原中断程序入口用户实验程序响应程序入口外中断0 0003H 4003H定时器0中断 000BH 400BH外中断1 0013H 4013H定时器1中断 001BH 401BH串行口中断 0023H 4023H表1-1:用户中断程序入口表5)、资源分配本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EPM7128做地址的编译码工作,可通过芯片的JTAG接口与PC机相连,对芯片进行编程。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唐山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年月前言一.单片机原理实验的任务单片机原理实验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原理的基本概念、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调试方法。

2.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设计技术。

3.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水平,提高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

二.实验设备单片机实验所使用的设备由计算机、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见下图0-1),其中计算机是软件开发平台,主要完成程序编辑、编译、下载程序等任务;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是硬件开发平台,是基于51/196单片机的扩展实验系统。

计算机和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之间是通过RS232串行接口进行通信的。

图0-1 单片机原理实验设备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配有开关电源、单片机、晶振、存储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键盘显示控制芯片、24键键盘、六位LED数码管显示、A/D及D/A转换芯片、简单输出口2个、简单输入口1个、逻辑电平输入开关、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并配有小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继电器、音响等驱动电路。

在计算机软件的控制下可完成单片机基本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所有的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都是在这套实验系统上完成的。

三.对参加实验学生的要求1.阅读实验指导书,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内容和方法。

2.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接线和操作,经检查和指导老师同意后再通电。

3.在实验中注意观察思考,记录有关数据和程序,并由指导教师复查后才能结束实验。

4.实验后应断电并返回WINDOWS下关闭计算机,整理实验台,恢复到实验前的情况。

5.认真写实验报告,按规定格式写出程序流程图、程序、并分析实验结果、完成思考题等。

字迹要清楚,结论要明确。

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室纪律。

*注: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单片机原理及应用B等课程。

目录第一章MC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3)实验一P1口实验(验证性) (3)实验二外部中断实验(验证性) (5)实验三定时器实验 (7)实验四串行口实验--串并转换实验 (9)实验五数码显示实验 (11)实验六A/D转换实验 (13)实验七数字电子钟实验(综合性) (15)实验八D/A转换实验 (16)实验九简单I/O口扩展实验 (18)实验十步进电机实验 (20)实验十一直流电机实验 (22)实验十二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 (24)实验十三继电器与电子音响实验 (26)实验十四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实验 (28)实验十五键盘显示接口实验 (30)第二章单片机开发实验系统及TMSD调试程序 (32)第一节单片机开发实验系统 (32)第二节TMSD源语言调试程序简介 (35)第一章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实验一P1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实验八 焊接热循环曲线测定

实验八  焊接热循环曲线测定

图8-1 低合金钢堆焊焊缝邻近各点的焊接热循环 (注:t -电弧通过热电偶正上方时算起的时间)实验八 焊接热循环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焊接热循环过程对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2、熟悉焊接热循环测试相关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学会用热电偶测定焊接热循环曲线的方法;3、掌握典型焊接热循环曲线的特征及其主要表征参数。

二、实验原理焊接热循环是指在焊接热源作用下焊件上某一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以用T(x,y,z)=f(t)这一函数关系来描述。

按此关系所画出的曲线称为该点的热循环曲线。

在焊接过程中,热源热量所及的焊件上任一点的温度,都经历由低到高的升温阶段,达到最大值后,又经历由高到低的降温阶段。

在距离焊缝不同位置的各点所经历的这种热循环是不同的(见图8-1),离焊缝越近的点,其加热速度越大,峰值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大,并且加热速度比冷却速度要大得多。

焊接热循环曲线包含了焊接接头温度变化和冷却相变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了解焊接冷却相变过程、接头组织、应力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焊接热循环参数是分析HAZ 组织与性能的重要数据,也是制定、评定和优化焊接工艺的重要依据。

因此,测定焊接热循环曲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焊接热循环曲线可以利用软件通过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获得,但由于计算时所采用的假定条件与实际焊接条件出入较大,计算所得的理论热循环曲线对比实际测得的曲线仍有很大误差,故实际上多用实测的方法来获得热循环曲线。

测定焊接热循环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非接触式测定方法是利用红外测温及热成像技术,其测温原理是从熔池背面摄取温度场的热像(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然后把热像分解成许多像素,通过电子束扫描实现转换,在显像管屏幕上获得灰度等级不同的点构成的图像,该图像间接反映了焊接区的温度变化,经过图像处理和换算,便可得出某一瞬间或动态过程的真实温度场。

接触式的测温原理是利用热电偶两端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热电势进行测量的。

《EDA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EDA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组合逻辑器件设计一、实验目的1、通过一个简单的3-8译码器的设计,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静态测试方法。

3、初步了解QUARTUS II原理图输入设计的全过程。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1、输入:DIP拨码开关3位。

2、输出:LED灯。

3、主芯片:EP1K10TC100-3。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三-八译码器即三输入,八输出。

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1-1所示。

表1-1 三-八译码器真值表四、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必须认真复习数字电路中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相关内容(编码器、译码器)。

五、实验步骤1、利用原理图设计输入法画图1-1-1。

2、选择芯片ACEX1K EP1K10TC100-3。

3、编译。

4、时序仿真。

5、管脚分配,并再次编译。

6、实验连线。

7、编程下载,观察实验结果。

图1-1 三-八译码器原理图六、实验连线用拨码开关的低三位代表译码器的输入(A,B,C),将之与EP1K10TC100-3的管脚相连;用LED灯来表示译码器的输出(D0~D7),将之与EP1K10TC100-3芯片的管脚相连。

拨动拨档开关,可以观察发光二极管与输入状态的对应关系同真值表中所描述的情况是一致的。

七、实验结果八、思考题在输入端加入使能端后应如何设计?附: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译码器的设计::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T2 ISPORT(A: 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Y: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T2;ARCHITECTURE A OF T2 ISBEGINWITH A SELECTY <= "00000001" WHEN "000","00000010" WHEN "001","00000100" WHEN "010","00001000" WHEN "011","00010000" WHEN "100","00100000" WHEN "101","01000000" WHEN "110","10000000" WHEN OTHERS;END A;实验二组合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单片机AD转换实验

单片机AD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与ADC0809的接口设计方法。

2、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在单片机的外部扩展片外三总线,并通过片外三总线与0809接口。

2、在0809的某一模拟量输入通道上接外部模拟量。

3、在单片机的外部扩展数码管显示器。

4、分别采用延时和查询的方法编写A/D转换程序。

5、启动A/D转换,将输入模拟量的转换结果在显示器上显示。

三、实验电路图四、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1、查询ORG 0000H START:LJMP MAINORG 0100HMAIN: MOV SP, #6FHCLR EALOOP: MOV DPTR, #0fef8H MOVX @DPTR, ALOOP1:JNB P3.2, LOOP1MOVX A, @DPTRMOV B, #51DIV ABMOV 23H, AMOV A, #10MOV 22H, AMOV A, BLCALL CHULIMOV 21H, AMOV A, BLCALL CHULIMOV 20H, A LCALL DIRLJMP LOOPDIR: PUSH ACCPUSH DPHPUSH DPLPUSH PSWSETB RS1SETB RS0MOV R0, #20HMOV R3, #0FEH LOOP2:MOV P2, R3 MOV DPTR, #TAB1MOV A, @R0MOVC A, @A+DPTRMOV P1, ALCALL DELAYINC R0MOV A, R3JNB ACC.3, LOOP3RL AMOV R3, ALJMP LOOP2LOOP3:POP PSWPOP DPLPOP DPHPOP ACCRETTAB1: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07FH DELAY:MOV R7, #01HDL1: MOV R6, #8EHDL0: MOV R5, #02HDJNZ R5, $DJNZ R6, DL0DJNZ R7, DL1RETCHULI:CJNE A, #25, LPLJMP LP2LP: JNC LP1LP2: MOV B, #10MUL ABMOV B, #51DIV ABLJMP LP3LP1: CLR CSUBB A, #25MOV B, #10MUL ABCLR CSUBB A, #5MOV B, #51DIV ABADD A, #5LP3: RETEND2、延时ORG 0000HSTART:LJMP MAINORG 0100HMAIN: MOV SP, #6FHCLR EALOOP: MOV DPTR, #0fef8HMOVX @DPTR, ALCALL DELAY100MOVX A, @DPTRMOV B, #51DIV ABMOV 23H, AMOV A, #10MOV 22H, AMOV A, BLCALL CHULIMOV 21H, AMOV A, BLCALL CHULIMOV 20H, ALCALL DIRLJMP LOOPDIR: PUSH ACCPUSH DPHPUSH DPLPUSH PSWSETB RS1SETB RS0MOV R0, #20HMOV R3, #0FEHLOOP2:MOV P2, R3MOV DPTR, #TAB1MOV A, @R0MOVC A, @A+DPTRMOV P1, ALCALL DELAYINC R0MOV A, R3JNB ACC.3, LOOP3RL AMOV R3, ALJMP LOOP2LOOP3:POP PSWPOP DPLPOP DPHPOP ACCRETTAB1: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07FH DELAY:MOV R7, #01HDL1: MOV R6, #8EHDL0: MOV R5, #02HDJNZ R5, $DJNZ R6, DL0DJNZ R7, DL1RETCHULI:CJNE A, #25, LPLJMP LP2LP: JNC LP1LP2: MOV B, #10MUL ABMOV B, #51DIV ABLJMP LP3LP1: CLR CSUBB A, #25MOV B, #10MUL ABCLR CSUBB A, #5MOV B, #51DIV ABADD A, #5LP3: RETDELAY100: MOV R6,#01H;误差 0usDL0:MOV R5,#2FHDJNZ R5,$DJNZ R6,DL0RETEND3、中断ORG 0000HSTART:LJMP MAINORG 0003HLJMP INTT0ORG 0100HMAIN: MOV SP, #6FHSETB EASETB EX0MOV DPTR, #0000HMOVX @DPTR, AHERE: LJMP HEREINTT0:MOVX A, @DPTRMOV B, #51DIV ABMOV 23H, A //整数部分放22H中MOV A, #10MOV 22H, A //小数点放22H中MOV A, BLCALL CHULIMOV 21H, A //小数点后第一位放21H中 MOV A, BLCALL CHULIMOV 20H, A //小数点后第一位放21H中 LCALL DIRMOV DPTR, #0000HMOVX @DPTR, ARETIDIR: PUSH ACCPUSH DPHPUSH DPLPUSH PSWSETB RS1SETB RS0MOV R0, #20HMOV R3, #01HLOOP2:MOV P2, R3 //位控码初始值MOV DPTR, #TAB1MOV A, @R0MOVC A, @A+DPTRMOV P1, ALCALL DELAYINC R0MOV A, R3JB ACC.3 LOOP3RL AMOV R3, ALJMP LOOP2LOOP3:POP PSWPOP DPLPOP DPHPOP ACCRETTAB1: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07FH DELAY:MOV R7, #01HDL1: MOV R6, #8EHDL0: MOV R5, #02HDJNZ R5, $DJNZ R6, DL0DJNZ R7, DL1RETCHULI:CJNE A, #25, LPLJMP LP2LP: JNC LP1MOV B, #10MUL ABMOV B, #51DIV ABLJMP LP3LP1: CLR CSUBB A, #25MOV B, #10MUL ABCLR CSUBB A, #5MOV B, #51DIV ABADD A, #5LJMP LP3LP2: MOV A, #5MOV B, #0LP3: RETEND五、实验结果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掌握了A/D转换的电路设计,掌握了AD0808的使用以及编址技术,熟悉了A/D转换的方法和A/D转换的程序设计方法。

计数式8位AD转换器

计数式8位AD转换器

计数式8位A/D转换器的设计与制作1、设计目的:1.1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1.3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和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设计要求:2.1 电源外接±5V;2.2 输出数字量8位;2.3 误差1LSB;2.4 带转换开始控制;2.5 输入电压直流电压0~4V;2.6 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2.7 画出总体电路图;2.8 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2.9 调试电路;2.10 电路性能指标测试;2.11 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3、元器件列表555定时器、100欧电阻*2、C473、74161*2、74LS00、DAC0832、LM324、20K电位器、、3k欧电阻、10 k欧电阻*2、10微法电容、0.01微法电容*2、开关1个、导线若干。

3、设计内容3.1 总体设计3.1.1 总体原理图一计数式8位A/D转换器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的方波信号通过74LS00与非门电路将信号与比较器中输出信号处理后送往由两个74161构成的计数器构成的控制电路,方波出现一次上升沿,计数器由零开始向上计数,再由控制电路将信号发送至DAC0832数模转换器,数摸转换器连续的将计数值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的信号再通过LM324构成的比较器与20K的电位器产生的输入电压进行比较,当输入电压大于数模输出电压时,计数器继续计数,直到两者相等的瞬间才停止计数,保存在计数器内的数即代表输入电压值。

单片机课设AD转换

单片机课设AD转换
时钟电路,外接晶振和电容可产生1.2~12MHz的时钟频率。
外部程序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寻址空间为64KB。
111条指令,大部分为单字节指令。
单一+5V电源供电,双列直插40引脚DIP封装。
5.2.3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有两种:上电自动复位和上电/按键手动复位。在这里我们采用上电/按键手动复位,如图所示按下按键SW,电源对电容C充电,使RESET端快速达到高电平。松开按键,电容向芯片的内阻放电,恢复为低电平,从而使单片机可靠复位。既可上电复位,又可按键复位。一般R1选470欧姆,R2选8.2K欧姆,C选22uF。
6.2 主程序
主程序主要是设置数据区的起始地址为60H,模拟路数为8路,设置外部中断方式是下降沿触发,开总中断,向ADC0809写数据启动AD转换。
图1主流程图的设计框架
6.3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主要完成取AD转换结果存储,模拟路数自增1,存储区自增1,判断8路是否转换完毕,若完毕则返回。
图2 T0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MOV @DPTR,A
就启动了AD转换。
8051的P2.7(A15)和 经或非门后的信号YOE与ADC0809的OE端相连,但单片机执行如下程序后,
MOV DPTR,#7FF8H
MOV A,@DPTR
就可以获取AD的转换结果。
转换数据的传送可以有定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在这里我们采用中断方式。因为ADC0809的转换时间为100us,而单片机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为1us,它们之间相差两个数量级。而且采用中断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不占用CPU硬件资源,使CPU可以在转换的过程中完成其他的工作。将ADC0809的EOC引脚经或非门后与8051的INT0相连,这样就能在外部中断子程序中实现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存储。

a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

a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

a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AD转换器的实验报告一、引言AD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AD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通信、控制系统、医疗设备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目的1. 了解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2. 掌握AD转换器的使用方法;3. 分析AD转换器的性能特点。

三、实验原理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其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采样:从模拟信号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得到一系列离散的采样点;2. 量化:将每个采样点的幅值转换为相应的数字值;3. 编码:将量化后的数字值转换为二进制编码。

四、实验装置和步骤1. 实验装置:AD转换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计算机;2. 实验步骤:a) 连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b) 连接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c)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值,调节示波器的触发电平和时间基准;d) 打开AD转换器和示波器,开始采集数据;e) 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系列采样点的幅值和时间信息。

将这些数据导入计算机,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例如,我们可以绘制出信号的波形图,观察信号的周期性和幅值变化。

同时,我们可以计算出信号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量,以评估AD转换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六、实验误差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可能存在漂移,导致采样点的幅值偏离真实值。

此外,AD转换器本身的非线性特性也会引入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使用更精确的信号发生器,提高输出稳定性;2. 选择高精度的AD转换器,降低非线性误差;3. 增加采样点的数量,提高采样率。

实验三 A_D转换实验

实验三 A_D转换实验
#include<absacc.h>
//start由P2.3控制,用高位地址作为通道选择和AD片选
#define IN0 XBYTE[0xF0FF]
sbit AD_BUSY=P3^2; //转换结束引脚--EOC
unsigned char LED_seg[10]={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段码
D7~D0:数据线,三态输出,由OE(输出允许信号)控制输出与否。
OE:输出允许,该引线上的高电平,打开三态缓冲器,将转换结果放到D0~D7上。
ALE:地址允许锁存,其上升沿将ADDA,ADDB,ADDC三条引线的信号锁存,经译码选择对应的模拟通道。ADDA,ADDB,ADDC可接单片机的地址线,也可接数据线。ADDA接低位线,ADDC接高位线。
本实验用的ADC0809属第二类,是八位A/D转换器。每采集一次一般需100μS,A/D转换结束后会自动产生EOC信号。
1)ADC0809引脚含义
IN0~IN7:8路模拟通道输入,由ADDA,ADDB,ADDC三条线选择。
ADDA、ADDB、ADDC:模拟通道选择线,比如000时选择0通道,111时选择7通道。
P1=LED_bit[i];
delay(100);
}
}
void main(void) //主函数
{
unsigned int a=0; 图8-4 AD变换流程图
convert(a);
display();
n=n/10;i++;
}
}
void display(void) //显示函数

实验八 智能仪器

实验八   智能仪器

实验内容: (1)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要领; (2)按图 1 中元器件及参数在 ISIS 中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3)在 uVision3 中,按图 2 及表 1 建立 7 个程序文件; (4)在 ISIS 中运行,实现一路电压信号输入和两路报警开关量输出控制功能。 软件编程: 该项目由 7 个程序文件组成,其中 6 个为 C 语言文件,一个为汇编语言文 件(串口输出功能采用汇编语言与 C51 语言混合编程) ,程序如下: (1)main.c 文件 void ad_init(); void control_thread(); void menu_thread(); void main() { ad_init(); while (1) { menu_thread(); control_thread(); }} (2)control.c 文件 #include<reg51.h> sbit P16=P1^6; sbit P17=P1^7; unsigned char ad(); void print(char name,unsigned int value); extern unsigned char param_value[2]; extern char menu_status; void control_thread() { unsigned char value=ad(); //A/D 转换 if(value>param_value[1]) { //根据采样值控制 LED 灯 P16=0; P17=1; } else if(value<=param_value[1]&& value>=param_value[0]) { P16=0; P17=0; } else { P16=1; P17=0;

单片机AD与DA转换实验报告

单片机AD与DA转换实验报告

AD与DA转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⑴掌握A/D转换与单片机接口的方法;⑵了解A/D芯片0809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⑶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⑷熟悉DAC0832 内部结构及引脚。

⑸掌握D/A转换与接口电路的方法。

⑹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如何进行波形输出。

二.实验设备装有proteus的电脑一台三.实验原理及内容1.数据采集_A/D转换(1)原理①ADC0809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

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转换器进行转换。

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D转换完的数字量,当OE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

②ADC0809引脚结构:D7 ~ D0:8位数字量输出引脚。

IN0 ~ IN7:8位模拟量输入引脚。

VCC:+5V工作电压。

GND:地。

REF(+):参考电压正端。

REF(-):参考电压负端。

START: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端。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端。

(以上两种信号用于启动A/D转换).EOC: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引脚,开始转换时为低电平,当转换结束时为高电平。

OE:输出允许控制端,用以打开三态数据输出锁存器。

CLK :时钟信号输入端(一般为500KHz )。

A 、B 、C :地址输入线。

C B A 选择模拟通道0 0 0 IN0 0 0 1 IN1 0 1 0 IN2 0 1 1 IN3 1 0 0 IN4 1 0 1 IN5 1 1 0 IN6 111IN7(2) 内容和步骤1.硬件电路设计: 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AD 转换应用电路。

AD 转换芯片采用ADC0809。

ADC0809的通道IN3输入0-5V 之间的模拟量,通过ADC0809转换成数字量在数码管上以十进制形成显示出来。

ADC0809的VREF 接+5V 电压。

2. 软件设计: 程序设计内容(1) 进行A/D 转换时,采用查询EOC 的标志信号来检测A/D 转换是否完毕,经过数据处理之后在数码管上显示。

ADC0809模数转换实验

ADC0809模数转换实验

ADC0809模数转换实验ADC0809是一种八位串行型CMOS模数转换器,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究ADC0809的工作原理,并使用其进行模数转换。

一、实验材料1. ADC0809芯片2. Arduino开发板3. 可变电阻4. 电容5. 杜邦线二、实验原理1.模数转换原理模数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模拟信号是指在连续的时间内,信号的所有可能取值都有可能发生的信号。

数字信号是模拟信号经过一定的采样和量化处理后得到的离散信号。

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的特点是离散的,可以方便的进行计算和存储。

模数转换一般包括两个步骤:采样和量化。

采样是指将连续时间内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时间点上的信号,采用的采样定理是:“采样频率必须大于等于原信号中最高频率成分的两倍”。

量化是指将连续幅度的信号转换为一组离散的数值。

采用比较法,对模拟信号的幅度进行比较,将其与参考电平进行比较,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ADC0809是一种CMOS串行型八位模数转换器,由时序控制逻辑、数据寄存器、比较器、参考电压源和采样保持电路等部分组成。

ADC0809的详细结构如下图所示:ADC0809的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通过采样、保持和比较等操作,将其转换为等效的数字信号输出,输出的数据位数为8位。

3. 实验任务本次实验的任务是使用ADC0809将可变电阻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Arduino开发板来输出这个转换结果。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电路在Arduino开发环境中,编写以下代码: int cs=8;int rd=9;int wr=10;int intr=11;int clock=13;int data=12;int value=0;void setup(){pinMode(cs,OUTPUT);pinMode(rd,OUTPUT);pinMode(wr,OUTPUT);pinMode(intr,INPUT);pinMode(clock,OUTPUT);pinMode(data,INPUT);Serial.begin(9600);}void loop(){digitalWrite(cs,LOW);digitalWrite(rd,HIGH);digitalWrite(wr,HIGH);while(digitalRead(intr));for(int i=0;i<8;i++){digitalWrite(clock,HIGH);value=value<<1|digitalRead(data);digitalWrite(clock,LOW);}Serial.println(value);}将Arduino板上的程序烧录到开发板上,然后调节可变电阻,观察串口输出的数值变化。

单片机AD转换实验报告

单片机AD转换实验报告

实验八A/D实验报告㈠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与A/D的接口及编程方法;2.进一步了解A/D的工作原理;3.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4.进一步了解单片机系统地址分配概念。

㈡实验器材1.G6W仿真器一台2.MCS—51实验板一台3.PC机一台4.信号发生器一台㈢实验内容及要求首先利用8051单片机的高位地址进行线译码,以分别给实验板中的各有关芯片提供CS信号,实现单片机系统地址分配。

ADC0809是输入为8通道、可与8051单片机直接接口的8位逐次逼近型CMOSA/D。

在8模拟输入通道中的每个通道上接至不同的信号源,改变通道号,并把A/D转换结果显示出来,即可检查A/D转换过程是否正确。

根据实验板的硬件线路可知,当8051向0809写入通道数时,即启动A/D转换,约经过100μs后,A/D转换完成,并向8051发出中断申请。

要求在ADC0809的输入端加上不同的模拟信号,通过键盘输入ADC0809的通道号并启动A/D转换,采集N个(如N=256)数据存入外部RAM中,打开XDATA窗口,检查实验结果。

注意:①在进行A/D采样前,应先检查ADC0809的参考电压是否正确。

(要求ADC0809的参考电压值Vref = +5V,用万用表观察ADC0809芯片的12脚电压值。

若不对,可调节实验板上的电位器W1来改变A/D的参考电压值。

)②实验板上电位器W2可调节校准信号的值。

㈣实验框图(见下页)㈤思考题1.本实验中,对采样信号的频率有没有限制?若有,其频率应在什么范围内?根据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最高频率的两倍。

2.如果要采集具有正负值的输入模拟信号,则应对实验板中的A/D线路接法作哪些修正?关于这一点,记得实验前夏兰老师好像提过,但是由于专注于硬件电路的连接,忘记了该怎么修正,希望老师给点提示。

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03HLJMP INT_0ORG 0040HSTART:MOV SP, #60HMOV R7,#0FFH ;读取数据个数初始化MOV R1,#0B0H ;片外储存数据首地址MOV R0, #00HMOV DPTR,#7FFFH ;选中6116芯片MOV A,#02H ;根据硬件连接选择通道号MOVX @DPTR,A ;启动A_DSETB IT0 ;开中断SETB EASETB EX0CJNZ R7,#0H,T ;判断256个数据是否转换完毕,是则停止,否则原地等待中断INT_0:MOVX A,@DPTR ;读A_D 数据MOV DPH,R1MOV DPL,R0MOVX @DPTR,A ;将数据放到片外存储地址INC R0 ;指向下一个单元DEC R7 ;数据个数减一MOV DPTR,#7FFFHMOV A,#02HMOVX @DPTR,A ;再次启动A_DRETI ;返回中断T:SJMP $ ;数据转换完毕则程序停止实验过程中犯了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比如说中断地址和所用中断不匹配,中断返回的位置自己不确定,对于怎样写地址才能选中芯片不确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微的东西往往决定了整个实验的成败。

中断以及da、ad实验讲解

中断以及da、ad实验讲解

SBUF=0x5e; //发送的是什么??? while(!TI); TI=0; SBUF=0x77; while(!TI); TI=0; delayms(1500);
}
实验八、串口发送显示原理
74LS164为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 存器,其引脚如图所示; 1、2为 串行输入端,Q0~Q7 为并行输出端,CLK为移位时钟脉 冲,上升沿移入一位;MR为清零 端,低电平时并行输出为零。
DA转换时序
直通方式
注意ile,cs,wr1,wr2和xfer信号满足高低低低 低的要求即可 实验九选作:利用da生成一个类似鱼的图形
DA转换时序
void main() { uchar val,y; P2=0; while(1) { if(val%2==0) //这里如何要分 { y=80*sin(1.48*val/100)+140; //为什么要选这些参数?? P2=y; if(val<127)val+=5; //为何这里要有两个增量 if(val>127) val+=3; if(val>=255) val=0; delayms(3); }
DA转换时序(续)
else { y=80*sin(1.48*val/100+3.14)+140; P2=y; if(val<127)val+=5; if(val>127) val+=3; if(val>=255) val=0; delayms(5); } } }
建议与要求
大家课后一定要多发时间 用点心思来做课题 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
void main(){ EA=1; //全局中断允许打开 EX0=1; //打开外部中断0 EX1=1; //打开外部中断1 PX1=1; //设外部中断1为高优先中断 PX0=0; //设外部中断0为低优先中断 IT0=0; //设外部中断0为电平触发 IT1=0;// 设外部中断1为电平触发 ……} void I0()interrupt 0//外部中断0中断程序 { if(P3^2==0)//键盘去抖 {delay(10); if(P3^2==0) {// 具体的功能} } }

第八单元ADDA转换-概述

第八单元ADDA转换-概述
(2)转换速度——可用转换时间表示,指从转换控制信号 到来开始,到输出端得到稳定的数字信号所经过的时间。
并行比较A/D转换器转换速度最高;逐次比较型A/D转 换器次之;间接A/D转换器的速度最慢。
3.A/D转换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可分成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型和积分型 A/D转换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本单元学习指导
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模/数(A/D) 转换。它的主要指标有:分辨率和转换时间。模/数转 换器的转换步骤是:采样、保持、量化、编码。在采 样时,采样频率fS和输入信号最大频率fimax之间的关系 是:fS≥2fimax。模/数转换器主要有并行比较型、逐次逼 近型和双积分型。
分类
特点
应用
并行比较型 逐次逼近型
积分型
速度最快,但设备成本 数字通信技术和高速数 较高,精度也不易做高 据采集技术
工作速度中等,精度也 较高,成本较低
精度可以做得很高,抗 干扰性能很强,速度很 慢
中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动 态测控系统
数字仪表(数字万用表、 高精度电压表)和低速 数据采集系统
(3)串 行模 数转 换器
ADC 0832 的应 用
本单元学习指导
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数/模(D/A) 转换。它的主要指标有:分辨率、转换精度和转换时 间。
数/模转换器有电阻网络和一位D/A转换器。电阻网 络D/A转换器是把输入数据量转换成与之相对应十进 制大小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输出。一位D/A转换器则 把是输入数据量的大小转换成脉宽的宽窄,然后通过 低通滤波器取出与脉宽成正比的平均直流成分,得到 模拟信号。
DAC0832带有两个输入数据缓冲寄存器,是一种单 电源(+5~+15V)的CMOS型器件。其参考电压VREF 可在-9V~+9V范围内选择,转换速度约为1μs。

8位ad转换原理

8位ad转换原理

8位ad转换原理
AD转换原理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AD转换中,模拟信号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转换为
数字信号。

首先,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一系列离散的样本值。

采样的目的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信号,以便于数字化处理。

其次,量化是将采样得到的离散样本值映射为有限个取值的离散级别。

量化的过程中,使用一个量化器来对每个样本值进行映射。

量化器将样本值与最接近的量化级别进行匹配,得到一个离散的量化值。

最后,编码是将量化后的离散信号表示为一串二进制数字。

编码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编码方式有二进制编码、格雷码等。

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可以在数字系统中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AD转换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采样率和量化
级别,以保证转换后的数字信号能够准确地表示原始模拟信号,并满足应用需求。

AD转换的精度和速度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
转换器、增加采样率等方式进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步骤与运行结果
①将0809 CS4插孔连到译码输出FF80H插孔。
②将通道0模拟量输入端IN0连电位器W1的中心插头AOUT1(0-5V)插孔,8MHZ→T。
③运行实验程序:如在PC机和实验系统联机状态下,运行该实验程序,可用鼠标左键单击菜单栏“文件”或工具栏“打开图标”,弹出“打开文件”的对话框,然后打开598K8ASM文件夹,点击H0809.ASM文件,单击“确定”即可装入A/D转换实验源文件,再单击工具栏中编译装载,即可完成源文件自动编译、装载目标代码功能,再单击“调试”中“R运行”或工具图标运行,即开始运行程序。如果在没有PC机的情况下,则在8086K系统显示监控提示符“P.”时,用户段地址固定为0000(省略输入),按SCAL键,输入起始偏移地址1000,按EXEC键,在系统上显示“0809 XX”。“XX”表示输入模拟量转换后的数字量。
ADPORT EQU 0FF80h
PA EQU 0FF20H ;字位口
PB EQU 0FF21H ;字形口
PC EQU 0FF22H ;键入口
ORG 1000H
START: JMP START0
BUF DB ?,?,?,?,?,?
data1: db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88h,83h,0c6h,0a1h
④调节电位器Wl,显示器上会不断显示新的转换结果。
模拟量和数字量对应关系的典型值为:
0V→00H+2.5V→80H+5V→FFH
⑤按RST键退出。
以上两种方式运行结果完全一致,因此,在下面的实验中,不管按何种方式均能运行实验程序。
实验现象:
实验代码:
CODE SEGMENT ;H0809.ASM
ASSUME CS:CODE
MOV DX,PA
OUT DX,AL
MOV CL,0DFH ;20H ;显示子程序,5ms
MOV BX,OFFSET BUF
DIS1: MOV AL,[BX]
MOV AH,00H
PUSH BX
MOV BX,OFFSET DATA1
ADD BX,AX
MOV AL,[BX]
POP BX
MOV DX,PB
CALL CONVERS
CALL DISP
JMP ADCON
CONVERS:MOV AH,AL
AND AL,0FH
MOV BX,OFFSET BUF
MOV [BX+5],AL
MOV AL,AH
AND AL,0F0H
MOV CL,04H
SHR AL,CL
MOV [BX+4],AL
RET
DISP: MOV AL,0FFH ;00H
OUT DX,AL
MOV AL,CL
MOV DX,PA
OUT DX,AL
PUSH CX
DIS2:MOV CX,00A0H
LOOP $
POP CX
CMP CL,0FEH ;01H
JZ LX1
INC BX
ROR CL,1 ;SHR CL,1
JMP DIS1
LX1: MOV AL,0FFH
MOV DX,PB
OUT DX,AL
RET
BUF1: MOV BUF,00H
MOV BUF+1,08H
MOV BUF+2,00H
MOV BUF+3,09H
MOV BUF+4,00H
MOV BUF+5,00H
RET
CODE ENDS
END START
四、实验总结
通过对A/D转换实验,使我掌握了ADC0809的使用方法,利用实验系统上电位器提供的可调电压作为0809模拟信号的输入,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可惜机子基本都是坏的,结果无法在实验箱上显示。
db 86h,8eh,0ffh,0ch,89h,0deh,0c7h,8ch,0f3h,0bfh,8FH
START0:CALL BUF1
ADCON: MOV AX,00
MOV DX,ADPORT
OUT DX,AL
MOV CX,0500H
;DELAY: LOOP D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实验8实验项目名称:A/D转换实验
学 号
100640200*
姓 名
郑*
班级
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实验地点
E1A-411
指导教师
胡萍
实验时间
2013-6-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模/数转换基本原理,掌握ADC0809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利用实验系统上电位器提供的可调电压作为0809模拟信号的输入,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