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52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合集下载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数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关联。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

数学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

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

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基本理念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 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一)课程性质在2017 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基本理念两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均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相较于实验版课标着重强调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一)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对比,可以发现,2017 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学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并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课程目标(1). 由原来是“双基”转变为“四基”与“四能”。

提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由提高数学能力转变为发展数学素养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解读5.3 选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5.3 选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05 课程内容
5.3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旧版本(2003版):按照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进行说明,每一个系列中按照教材模块,从内容与要求、说明与建议进行说明。

内容与要求部分给出具体教学内容,在说明与建议部分会结合具体案例。

学科网
选修课程新版本(2017版):先对选修课程进行分类,整个选修课程分为A、B、C、D、E五类,每类课程下分专题,然后按照专题内容进行详细内容说明,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某一类知识结构。

一、整体内容
二、具体说明
1.A类课程
2.B类课程
3.C类课程
4.D类课程
5.E类课程。

课标解读-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思考

课标解读-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思考

(1)评价目的
• 评价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学习的成效,进而也考查教师教学的
成效。
• 通过考查,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诊断教
师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 通过诊断,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2)评价原则
• 重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教学评价要以数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作为评价的基本要素。 • 重视评价的整体性与阶段性。 • 重视过程评价。
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 育人功能,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思想性、科学 性、时代性、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实验版 比较,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 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 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在教 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
数学课程体现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和学生 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 突出数学主线,凸显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 精选课程内容,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 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课程目标
(一)“四基”与“四能”
• 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 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 • 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二)核心素养及水平划分
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解读52课程内容: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解读

解读52课程内容: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解读

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个模块,与必修课程的实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选择本课程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也可供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选修,计入毕业学分。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围绕当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解析不同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说明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介绍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引导学生在拓展国际视野的过程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模块内容】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全球视野中观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解各国相互联系的程度空前加深,全球越来越成为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懂得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解析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理解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确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具有融入国际社会的积极意愿和开放态度,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引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对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深入解读《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

《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总目标强调学生应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分类目标则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2. 课程结构《新课标》将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层次。

必修课程涵盖了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选择性必修课程则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了不同的模块。

选修课程则是对高中数学的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强调数学的本质和应用。

新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 教学建议《新课标》提出了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建议,强调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交流、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与考试《新课标》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强调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过程性、多样性和发展性。

考试则应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减少死记硬背和重复训练。

结语《新课标》的实施对我国高中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出贡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哈四中李颖健作为一个在高中数学任教多年的数学教师,针对高中数学教育的问题一直很困惑,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

使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很受触动,也很受鼓舞。

它直接影响着普通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促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多样学习方式、形成理性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省自2007年正式进入新课程至今,已在教学中逐步适应了数学课程的转变,特别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不断尝试着各种教学方式,力图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

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有如下分析与感受:一、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较为突出的有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为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而规定数学基础课程;二是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数学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数学课程标准之中;三是精选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五是评价建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议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一)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2.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二)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

解读5.2 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5.2 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05 课程内容5.2 选择性必修课程一、整体变化选择性必修课程新版变化:名称由“必修模块”变为“选择性必修模块”,共6学分108课时。

内容上,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优点:清晰地分块有利于教师系统地把握教材,对于知识的理解分块更加容易。

首先给出了本节主题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有利于教师把握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了解本主题的大致内容。

然后按照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部分详细展开说明。

内容要求给出了内容目标,然后详细列举了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细分到了具体的知识点和方法。

教学提示按照知识模块给出对于具体的教学建议,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

学业要求按照知识模块给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具体变化1.主题一:函数总的来说,数列部分增加了“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具有证明的功能,它将无穷的归纳过程根据归纳公理转化为有限的特殊演绎(直接验证和演绎推理相结合)过程。

因此,理解数学归纳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部分直接删掉“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而对“微积分”进行了重新整合,由于微积分的大部分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作为课程内容出现的也不多,因此,此段内容的讲解可以将重点放在介绍数学家的生平、微积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轨迹以及微积分在数学中的地位和微积分的发明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上。

最后给出的教学提示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比如:“应特别强调数列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探索等差数列与一元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联系”,“在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的教学中,应通过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具体实例引入导数的概念”“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阅读数列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的意义”等;学业要求也给出对此部分知识需掌握的方向和程度,比如:“理解通项公式对于数列的重要性”,“掌握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能够运用数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导数是一种借助极限的运算,掌握导数的基本运算规则,能求简单函数和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能够运用导数研究简单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能够利用导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微积分创立过程”等,重点提升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素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旧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二、课程目标新旧课程的目标没有较大的差异,新的课程着重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对比如下三、数学核心素养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四、课程的结构新旧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结构图对比如下:新课程旧课程结构图学分必修:8学分选修1:6学分选修2:6学分必修:10学分选修2系列:6学分选修4系列:3学分(每个专题1学分,共10个专题,高考修3学分)学时必修:144学时选修1:108学时选修2:没建议学时必修:180学时选修2系列:108学时选修4系列:没建议学时高一上必修1,高一下必修1高二上选修1,选修2高一上必修1,必修4高一下必修5,必修2,必修3高二上选修2系列,选修4系列探究。

共144学时,8学分。

2. 选修1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共108学时,6学分。

3.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6学分。

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C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D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

E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1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

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五、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现行课标对比,必修3中的“算法初步”删掉了;删掉了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不等式的大部分内容。

删掉了选修2-2中推理与证明。

删掉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删掉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删掉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解读5.2_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5.2_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5.2_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解读05 课程内容5.2 选择性必修课程一、整体变化选择性必修课程新版变化:名称由“必修模块”变为“选择性必修模块”,共6学分108课时。

内容上,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优点:清晰地分块有利于教师系统地把握教材,对于知识的理解分块更加容易。

首先给出了本节主题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有利于教师把握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了解本主题的大致内容。

然后按照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部分详细展开说明。

内容要求给出了内容目标,然后详细列举了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细分到了具体的知识点和方法。

教学提示按照知识模块给出对于具体的教学建议,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

学业要求按照知识模块给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具体变化1.主题一:函数总的来说,数列部分增加了“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具有证明的功能,它将无穷的归纳过程根据归纳公理转化为有限的特殊演绎(直接验证和演绎推理相结合)过程。

因此,理解数学归纳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部分直接删掉“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而对“微积分”进行了重新整合,由于微积分的大部分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作为课程内容出现的也不多,因此,此段内容的讲解可以将重点放在介绍数学家的生平、微积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轨迹以及微积分在数学中的地位和微积分的发明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上。

最后给出的教学提示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比如:“应特别强调数列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探索等差数列与一元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联系”,“在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的教学中,应通过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具体实例引入导数的概念”“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阅读数列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的意义”等;学业要求也给出对此部分知识需掌握的方向和程度,比如:“理解通项公式对于数列的重要性”,“掌握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能够运用数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导数是一种借助极限的运算,掌握导数的基本运算规则,能求简单函数和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能够运用导数研究简单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能够利用导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微积分创立过程”等,重点提升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素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指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指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指出:摘要:一、引言- 介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二、课程理念- 概括课程理念三、课程目标- 列举课程目标四、课程结构- 描述课程结构五、实施建议- 提出实施建议正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是我国教育部于2017 年发布的一项针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和提升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质量。

该标准对课程理念、目标、结构和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引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是在我国原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和课程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

该标准对提升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理念《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运算能力,使学生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

三、课程目标《标准》明确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包括:1.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运算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即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结构《标准》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等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数学探究、数学应用、数学文化与数学史等模块;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

五、实施建议《标准》对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3.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评价方式应多样化,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2017年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与
学分调整升级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如下:
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6学分。

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具体来看,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它们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

在学分与选课方面,必修课程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6学分。

选修课程的分类、内容及学分如下:
B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应用统计、模型四个专题,其中微积分2学分,空间向量与代数1学分,应用统计2学分,模型1学分。

C类课程包括逻辑推理初步、数学模型、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三个专题,每个专题2学分。

总的来说,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在课程内容、结构以及学分与选课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和解读。

学习王尚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解读》体会三篇

学习王尚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解读》体会三篇

学习王尚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解读》体会三篇篇一: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六个核心素养,这六个核心素养不是这一次才提出来的,是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逐步形成的。

我们的课程发展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

而我们的数学,又经历了从三大能力到五大能力到六个核心素养这样一个过程。

在1962年我们出版的数学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明确的提出了三大基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002年,我们启动研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三大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了五大能力作为我们课程目标的核心内容: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这五大能力就是前面的三大能力基础上发展而来,增加了抽象概括,数据处理。

这一次,我们又在五大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个核心素养。

数学运算和前面强调的运算求解是一个体系,我们这儿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次增加了数学建模,所以数学教育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老师既要重视我们已经拥有的经验,又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接受新的理念。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所以不要认为六个核心素养好像是一夜之间新提出来的东西,这是我们几代人不断努力的发展的产物。

从三大能力到五大能力,再到核心素养,我们始终保持了与时俱进这样一个基本的发展的观点。

以运算素养为例,在1962年的数学教学大纲中,运算的核心含义一个是要算的准,一个是要算的快。

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算得准、算得快成为我们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主要的表现。

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拥有了云计算、拥有大型计算机。

所以,算得快,算得准就不再是我们人需要。

现在的运算包含:一是要理解运算对象的含义,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数是一个重要的运算对象,字母可以替代数;另一个重要的运算对象是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

解读52 选择性必修课程——2021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52 选择性必修课程——2021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05 课程内容5.2 选择性必修课程一、整体变化选择性必修课程新版变化:名称由“必修模块”变为“选择性必修模块”,共6学分108课时。

内容上,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优点:清晰地分块有利于教师系统地把握教材,对于知识的理解分块更加容易。

首先给出了本节主题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有利于教师把握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了解本主题的大致内容。

然后按照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部分详细展开说明。

内容要求给出了内容目标,然后详细列举了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细分到了具体的知识点和方法。

教学提示按照知识模块给出对于具体的教学建议,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

学业要求按照知识模块给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具体变化1.主题一:函数总的来说,数列部分增加了“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具有证明的功能,它将无穷的归纳过程根据归纳公理转化为有限的特殊演绎(直接验证和演绎推理相结合)过程。

因此,理解数学归纳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部分直接删掉“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而对“微积分”进行了重新整合,由于微积分的大部分内容对于高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作为课程内容出现的也不多,因此,此段内容的讲解可以将重点放在介绍数学家的生平、微积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轨迹以及微积分在数学中的地位和微积分的发明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上。

最后给出的教学提示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比如:“应特别强调数列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探索等差数列与一元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联系”,“在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的教学中,应通过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具体实例引入导数的概念”“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阅读数列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的意义”等;学业要求也给出对此部分知识需掌握的方向和程度,比如:“理解通项公式对于数列的重要性”,“掌握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能够运用数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导数是一种借助极限的运算,掌握导数的基本运算规则,能求简单函数和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能够运用导数研究简单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能够利用导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微积分创立过程”等,重点提升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素养。

解读07实施建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解读07实施建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解读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 解读07 实施建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相比,主要有三点变化:(1)变化1: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合二为一,变为“教学与评价建议”。

(2)变化2: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对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数学高考的命题提出了一下三点建议。

建议①:命题原则,命题应根据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注重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充分考虑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

在传统评分的基础上,根据解题情况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进行评价。

建议③:说明,在命题中选择合适的问题情境是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应特别关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品质的形成,关注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

(3)变化3:增加了“地方与学校实施课程标准的建议”。

具体从“地方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四个问题”、“学校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四个问题”、“教师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五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地方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四个问题”:①重视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数学教研体系;②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数学课程的实施;③集中力量研究解决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关键问题;④重视过程性评价。

“学校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四个问题”:①加强学校课程建设;②形成有效的课程管理机制;③加强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④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教研活动。

“教师实施课程标准应注意的五个问题”:①以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②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通识素养;③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数学专业素养;④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数学教育理论素养;⑤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数学教师应用立论指导实践,不断总结与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最终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学生,其核心就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解读05 课程内容
5.2 选择性必修课程
一、整体变化
选择性必修课程新版变化:名称由“必修模块”变为“选择性必修模块”,共6学分108课时。

内容上,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优点:清晰地分块有利于教师系统地把握教材,对于知识的理解分块更加容易。

首先给出了本节主题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有利于教师把握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了解本主题的大致内容。

然后按照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部分详细展开说明。

内容要求给出了内容目标,然后详细列举了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细分到了具体的知识点和方法。

教学提示按照知识模块给出对于具体的教学建议,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

学业要求按照知识模块给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具体变化
1.主题一: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