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在中国的历史意义

合集下载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论文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指导老师:江燕作者:左超班级:传媒113班学号:1109010340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引言】2011年作者在参观岳麓书院时看到这样两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和“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湘楚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到了近代更是人才辈出。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湖湘名人出奇得多,而且他们大多对近现代的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现代湖南人才群集现象的出现仅仅是因为偶然吗?这种特殊历史现象与独特的湖湘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由此现象总结出湖湘文化中影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六大特征,进而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分为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分别讨论这五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湖南人士对近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

最后,总结性的论述近现代湖湘文化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人才群集近现代史湖湘文化影响【正文】一、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近代以前,湖南人物罕见史传。

【1】一部《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的仅23人,占同期全国名人总数的0.77%。

而近代以来,情况就大不同了。

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9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各类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16人,占总数的9.4%,而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占总数的10.9%。

另据《中共党史人物简介》列举的515位党史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总数的17.3%;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总数的48%;在1955年授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45位中将以上的将帅中,湖南籍的有73人,占总数的28.7%。

中国近代战争故事-湘潭之战的故事

中国近代战争故事-湘潭之战的故事

中国近代战争故事-湘潭之战的故事湘潭战役,西征中,太平军与湘军的首次战略决战。

此役为太平军西征以来首次严重溃败,湖南战局遂致逆转,林绍璋亦被革职。

湘军气焰大张,由防御转入进攻。

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中国近代战争故事-湘潭之战的故事。

1854年湘军血战湘潭长沙城中的湘军将领们还在讨论水师进军方向的时候,湘潭之战已经打响了。

清军方面的主将是湘军初期的第一悍将塔齐布。

湘军当中,猛将众多。

其中最猛的,前期为塔齐布,后期为鲍超。

塔齐布作战很有特色。

每次开战,他喜欢背着一把火枪、两把腰刀,手里拿着长矛以及套马杆,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阵中。

一般不允许别人跟随,一定要跟随的,必须武功超群,否则会遭到他的鞭打。

塔齐布就是这么一位很独、很猛的将领。

塔齐布虽然很猛,但没有谋略。

每次开战之前,从不说怎么进兵,怎么接应,怎么埋伏,往往使得部下不知所措。

开战之时,就知道单枪匹马向前冲。

塔齐布军中,有关谋略、管理方面的事情,都由另一名将领周凤山处理。

周凤山的特点与塔齐布相反,懂谋划,但胆识不够。

塔齐布、周凤山能力互补,确保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塔齐布率军杀至湘潭郊外的高岭。

太平军出城迎战。

塔齐布手里拿着大旗,率先冲入太平军阵中。

湘军士兵见主将如此勇猛,也纷纷向前冲去,奋勇杀敌。

不一会儿,湘军就击斩了太平军九名将领。

太平军溃败,逃往城中。

塔齐布率军追至城下。

第二天,太平军出城寻找湘军决战。

塔齐布、周凤山定下诱敌深入的计策,在一座山的左右两边设下伏兵,配备众多大炮,然后以少数兵力引诱太平军。

湘军的诱敌部队且战且退,将太平军引入山中。

这时候,两边大炮齐轰,击杀太平军百余人。

突然遭遇重创的太平军,队形很快就乱了。

这时候,埋伏在两侧山上的湘军冲出,与太平军展开白刃战。

太平军自起事以来,很少遇到敢与他们近距离接战的清军。

所以,当湘军冲下来与他们白刃相对的时候,他们都被吓倒了。

不一会儿,太平军就败下阵来,往城内退去。

与此同时,前往湘潭的湘军水师五营部队也与太平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厮杀。

湘军

湘军
太平军北伐援军的覆灭和幼天王被擒都是因为行军中只宿一夜而没有布防被清军偷袭所制。可见湘军行军之法虽慢,但是却是极为牢靠安全的。
三、看地形
因为要时常采取守势,占据有利地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曾公非常反对在地图上纸上谈兵,他主张要实地考察地形,选择有利地势来作战(林彪也非常强调看地形)。湘军扎营,一定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一面临水更好),以免被断绝汲道(无粮尚可坚守几天,无水可是一天也守不住,马谡之败就在于此)。在这个条件下如果能够有高阳之处更好,切忌扎营于低洼潮湿的地方(想想水淹七军)。
有意思的是,这种“防守反击”的战术竟然是太平军最先采用的。在天平天国初期就喜欢凭垒据守,使塞尚阿等清军将领吃尽了苦头,后来的“狗逆”(陈玉成)也最擅长“反客为主”,以至曾胡等人多次叮嘱属下与之作战时要防止堕入起圈套。但是太平军却不能总结他们的经验,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理论化;而这个工作确是曾公来完成的,并且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除了曾国藩外,还有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显赫的一页。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雄。
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被史学界称为“中兴三名臣”。 主要湘军人物 (包括由湘军发展到淮军的人物):
湘军
湘军 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 湘勇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主要活动 湖南双峰的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曾国藩同时也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镇压了各地的其他起义,挽救了清王朝,但是兵权落入汉族,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为后来北洋军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名臣和幕僚 湘军在镇压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中迅速成长,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如李善兰、徐寿、容闳等),当时他的幕僚多达三四百人。

我军高级将领中为何湘籍将领颇多

我军高级将领中为何湘籍将领颇多

我军高级将领中为何湘籍将领颇多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流传“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这一说法源自曾国藩建立的湘军。

但是,纵观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史不难发现,我军高级将领中湘籍将领颇多,例如,在新中国首次举行的授衔中,名列共和国将帅榜的十大元帅中有3位是湖南籍的、十名大将中有6位是湖南籍的,这两项共20名高级军衔中湖南人竟有9位,几占半数,正可谓“无湘不成解放军”。

这是我军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地域文化现象。

那么,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历史渊源:晚清历史上就有“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帮办湖南团练,摈除清代八旗、绿营的旧制陋习,仿明代戚继光之营制,招募乡民,编练成一支新型地方武装。

至1854年初,已编练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加上兵勇、夫役工匠等,共一万七千人,人称“湘勇”或“湘军”。

这种书生加山农的独特体制,兵随将转,兵为将有,一改自北宋以来“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军事准则,形成了地方武装势力。

湘兵吃苦耐劳,骁勇善战,从此湘军取代绿营成为清军主力。

经过不断扩充,至1859年湘军集团兵力约有十四万人,鼎盛时兵力达五十多万人,以后军中战将骨干以三湘子弟为多,因而出现了“无湘不成军”的民谚。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称“中兴四大名臣”,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

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

湖南人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作用,始于湘军;湖南人才之盛,亦始于湘军;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

这可以说是后来形成“无湘不成解放军”现象的历史渊源。

■文化性格:湖南人“性质沉毅”、“敢负责任”(蔡元培语)从曾国藩创办湘军起,湖南开始出现人才喷涌的局面。

论湘军崛起于湖南的原因

论湘军崛起于湖南的原因

论湘军崛起于湖南的原因谈中国近代历史,不能不谈湖南;谈湖南历史,不能不谈湘军。

湖南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作用,始于湘军;湖南人才之盛,亦始于湘军。

在此之前,三国时如蒋琬之类人物,湖南不过一二人;唐朝开科取士三百年才有长沙刘蜕中进士,时谓破天荒;到元明之时,人才逐渐增多;但真正声名鹊起、人才辈出,整个局面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还是自湘军崛起之后。

然而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疑问,何以原本寂寂无闻的湖南一时竟有如此众多的人才涌现?湘军为何独兴起于湖南?个中缘由,颇值得我们思考。

一、社会环境(一)中小地主的窘迫境地自明清以来,商业逐渐发达,商业资本的活动在手工业、纺织业等行业有所发展,但由于湖南处于中国内腹,除少数大城市外相对比较闭塞,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仍然是经济的主体。

特别是清代中叶以后,相对于沿海地区受到的强烈的西方资本与文明的入侵,湖南的自然经济所受触动较少,在道光、咸丰年间,主要还是传统的土地兼并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在当时,湖南境内土地兼并的情况是很严重的。

即以湘军最为集中的湘乡为例。

湘乡出卖土地的方法是一种“田不分售”的办法,据《湘乡县志》记载,“原额买入若干亩,售出必如其额。

有分买其十之四五者,少间必责全卖,否则坐拼滋讼,甚成命狱。

富户既少,原额价多,河清无期,作茧自缚,往往千金之家,负债一二百金,其始不忍以少价让多地,其继债息孽长,减价出田,应者无人。

不十年,尽售之,不足偿债。

”这种办法,是一种完全偏向大地主、大富商的作法。

因为将土地全部出卖,总价必然高,一般只有大地主、大富商进行接触,而大地主之间已经形成联手压价的默契,其他人则摄于其势力与气焰,纵然田主“减价出田,无人应之”,最终结局大多是以极低的价格出卖全部土地。

在湘乡周围的其他地区,情况也大都如此。

这种局面,不但使广大普通农民处于无地无业的境地,对中小地主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他们虽然不致破产,但生活是日渐窘迫了。

曾国藩的家庭,在其曾祖时还有数千金的产业,到他父祖辈时已经是个典型的中小地主了。

谈湘军

谈湘军

谈湘军唐浩明对湘军的发展脉络进行探索,是很有意思的一桩事。

对湘军的探索不停留在清末的湘军,将前湘军与后湘军串起来把脉,很有意义。

湖南人是应该有责任来深入研究湘军的。

生存在这片火热土地上的湖南人研究湘军也更有优势。

既然是研究,做学问,就要有创造性,有自己的见解,不要墨守成规。

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独创性,如果讲究四平八稳是出不了学问的。

因此,我们鼓励年轻人大胆地探索,只要你有充足的论据和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就不要怕别人说你哗众取宠。

本书作者提出了经制湘军的概念,我认为很有意思。

但如果把明线定为经制湘军,我个人认为这种提法还不够明朗。

在清末,朝廷的经制之师只有绿营与八旗部队。

曾国藩的湘军开始只是团练。

湘勇最初还只是民兵组织。

拉到长沙训练的时候,其经费来源一部分由省财政解决,一部分靠自筹。

由省财政支撑的这一块是否可以称之为有编制的湘军?至少到曾国藩打下金陵,湘军的陆军一直没有进入国家编制,湘军水师也是后来才进入的。

湘军出省作战,军饷主要由湖南省财政负责,“厘金”是曾国藩争取到国家政策,在战争地区临时征收,不能叫吃皇粮。

因此,总体上来说,曾国藩的湘军还是民间部队,不是经制之师是,是民间的团练在特殊时期担当国家正规军所做的事情。

而平捻、平西时的湘军,西北和左宗棠湘军,成了国家的经制之师。

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湘军也是一样。

辛亥革命的湘军是清廷的在编部队反正,援鄂的湘军由反正部队与新招人员组成。

之后的湘军与它各省如川军、鄂军、桂军一样,是各省的地方武装,是地方军团阀部队。

因此,明线的湘军只能说是吃省财政饭的。

对于湘军的脉络,单纯地以时间为序;可以按照这本书的做法,将湘军分为三个部分,清末湘军,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湘军,走向共和时期的湘军。

我认为,如果从时间和湘军的性质来划分,是更科学的做法。

具体地讲,湘军的发展呈现三个明显的体系。

第一个体系,从曾国藩到左宗棠到刘坤一,湘军由民兵组织(也可以叫民众组织)转为经制之师,这时期的湘军维护的是一个封建王朝,湘军由兴起而强盛到衰败,脉络明显。

中国历史上十大战力

中国历史上十大战力

6.蒙古铁骑
• 扫欧洲,克中东,灭金朝,平南宋,在整 个十三世纪里无敌于天下。这样一支军队 谁人不怕。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先进的武器 装备,既能进行大规模骑兵作战,又配备 当时最先进的火炮,具有超强的远距离打 击能力。真是将科技优势与战斗力完美结 合的典范. 那是一个野兽的兵团。代表的是暗黑势力, 魔鬼再现.难怪欧洲人将之称之为“黄祸”。
4.唐军
• 唐军装备精良,马匹充足,以骑兵为主要作战 方式,却也初步配置了火器装备。攻坚战能力 和野战能力都为一流。充足的国力和繁荣的 经济为这支军队的强大提供了保证。
强大的战斗力消灭了突厥帝国,让这个当时驰 骋欧亚的大陆号称强大的帝国。 唐王朝的唯一遗憾,就是没有彻底毁灭突厥, 让这个民族移居到欧洲后,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8.大明水师
• 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光复台湾,大明朝立 国近三百年,大明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简直是 常胜军中的常胜军,事实上大明水师确实是中国 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 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斯里兰卡之战活捉其国王, 大扬华夏国威。 大明水师在露梁海战即使到了腐败透顶的明朝中 后期,大明水师依然两战澎湖,将荷兰水师击败, 17世纪末更是一举收复台湾,打的有“海上马车 夫”之称的荷兰狼狈而逃。明朝水师舰队规模之 大,装备之精良,战斗力之强大,都为中国历代 之最,明朝水师配备有各式样战船百种,其主战 炮舰载炮四十多门,远超过同时代西班牙无敌舰 队和英国皇家舰队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舰队。
5.岳家军
• 成吉思汗在听郭靖说完岳飞的故事后感叹: 恨不早生百年,与这位英雄交手。今人对 岳家军和蒙古军谁弱谁强的问题还有颇多 争论,但我怀疑若成吉思汗早生百年,相 信蒙古民歌里也会悲哀的歌唱: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如果没有奸佞的陷害,我们可以看见一支 数万人的军队是怎么将几十万强悍的金兵 消灭殆尽,那会是历史上最精彩的屠杀

湘军在中国的历史意义

湘军在中国的历史意义

湘军在中国的历史意义一、湘军对湖南的影响尽管湘军的初衷是保卫大清,但是它事实上扮演了满清的掘墓人。

正是由于对太平军的胜利,造成了湖南人在江浙和其他重要省份的官吏中占有很大比例。

尽管湘军削减了,但是满清的国家体系却从此由“湖湘文化”的精英及其弟子(像李鸿章等)所主宰。

记得从前看过一本书,书上说:曾国藩的一个朋友曾对他说过一段话,大体是说,尽管曾国藩本人很明智地选择顺从朝廷,交出兵权;但是曾国藩的所为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对朝廷最大的不忠——剿灭“长毛”的战争使得整个朝廷的框架(特别是各省)基本上为汉族官僚所把持,虽然湘军士兵削减了大半,但是立功的军官却被因功分封到各省去任职(其中湖南人比例最大)。

这种情况比当年吴三桂的“三藩之乱”更可怕,因为此时的清朝已不是“三藩”,而是中原、江南各主要省份都由汉人掌控。

继曾国藩、左宗堂、李鸿章之后,还有张之洞、袁世凯等汉族人物掌握重要的朝廷大权。

此时,满清的延续已开始逐步取决于汉族地主和汉族百姓是否还有兴趣对朝廷继续效忠,而中央政府已经无力再像康熙皇帝那样压制地方的反清倾向了。

所以,1905年慈禧太后的所谓改革——“立宪”,在被揭穿其骗局后,清朝最终不免“辛亥革命”的下场。

窃一直以为:“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力量的使然,莫如说是满洲贵族为汉族士绅所遗弃——汉族官僚和帝国主义选择了新的利益代理人袁世凯而已。

这一点,其实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就已经命中注定了。

满清或为洪秀全、杨秀清所亡;或为以“湖湘精英”、淮军(及其延续北洋军阀)等“同治中兴”的汉族大臣们所空心化、空洞化——只得苟延残喘。

从此我们看到:满洲、蒙古再未出现精英人才,他们在朝纲中逐步被汉族人所边缘化,开始远离一些权利核心。

一些重要部门的满蒙大臣也多是酒囊饭袋之辈。

譬如说在军事人才方面,满洲再未有象样的人才。

清初,多尔衮那样年少有为的军政俊杰不再复现了。

综观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以来,入关者多倚靠摄政王;退位时,亦为摄政王。

出版湘军的发展历程

出版湘军的发展历程

出版湘军的发展历程湘军(正式名称为湘军军事委员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支重要军队,以湖南为基地,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

湘军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多次转变和变革,成为了一支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军队。

湘军的发展始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在这次革命中,湖南革命组织积极参与,与其他地方的革命组织一起,共同推翻了满清王朝。

辛亥革命胜利后,湖南的军事力量重新组织起来,形成了湘军的雏形。

但湘军的发展并不顺利,一开始面临着种种困难。

中国当时正面临着战乱和内外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湘军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广纳贤才,加强军事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湘军逐渐发展壮大。

特别是在1920年代,湘军加强了对军队的管理和组织,与其他进步的军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同时,湘军也在军事技术和装备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提高了自己的战斗力。

19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面对日本的侵略,湘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抗日战场。

湘军的许多将领和士兵奋不顾身,浴血奋战,为保卫祖国的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如百团大战、长沙会战等,向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湘军在抗战中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他们勇往直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湘军也因此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军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抗战胜利后,湘军作为一支军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他们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湘军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湖南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

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顾湘军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奋发向前,积极进取的军队。

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中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湘军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崛起的力量和智慧。

湘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

湘军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
湘军的儒家文化品格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清史稿》在评价曾国藩时说“国藩事功,本于学问”,曾国藩事功的全部根基在湘军,而湘军的根本与灵魂则在于他的渗透儒家文化理念的“学问”。所以,湘军建军过程中出现的“选士人,领山农”,就是一个将儒家文化理念统率军队及战事的过程。而且说到底,统领湘军的是包括曾国藩在内的一大批所谓“儒将”,正是他们将自己所学习、领悟的儒家思想文化运用到治军打仗中去,从而使湘军获得了一种文化的品格、思想的灵魂。曾国藩要求湘军各级将领以父兄教子弟的方式,针对勇丁的切身利害谆谆教诲,“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庶人人易于感动”。王錱对兵勇也“时以义理反复训谕,若慈父之训其爱子,听者潸然泪下”(罗正钧《王壮武公年谱》)。正是通过这种思想教育,湘军领袖们才得以把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信仰灌输给由山农组成的湘军营勇,从而保证了湘军的凝聚力。
湘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在历史上造成那么大的影响,自有其内在的原因。湘军不能被简单地视为一支普通的军队,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集团:既是军事集团,又是政治集团,同时还是一个文化集团。作为军事集团,湘军有较八旗与绿营军更为优越之组织和显赫之战功;作为政治集团,其主要将帅掌握了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军政与经济实权;作风景。
湘军领袖们既深受正统理学的浸染,也有很深的经世情怀。他们以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包括洋务运动在内的文化活动。他们除了努力从事办书院、研经史等儒家士大夫的文化事业之外,还通过兴办新式学校、翻译西方书籍、派遣留学生等措施,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文化。因此可以说,作为一个文化集团,湘军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者、捍卫者,又是近代文化的倡导者、引进者。湘军及其文化理念成为晚清文化转型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过渡性文化形态。
《湘军史料丛刊》是国家清史工程中文献整理类项目,于2004年10月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并实施。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史学会组织国内一大批知名学者编辑整理了一套规模宏大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但却没有《湘军》,这种状况与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很不相称。因此,对湘军史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就很有必要了,将《湘军》纳入清史文献整理项目,也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湘军史料浩如烟海,因为湘军史料不仅是指许多的湘军人物本人留下的大量历史资料,同时也包括很多当时及后来的学者所撰写的关于湘军的专门史著。《湘军史料丛刊》只能从卷帙浩繁的文献中选出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史料编校出版。全书所收资料上至道光末年,下至宣统三年,凡记述湘军历史及有关史事、人物的各类资料,均经精选而收入,内容涵盖有关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中国近代主要历史

中国近代主要历史

辛亥革命革命前的中国
• 革命团体: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 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 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 • 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 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 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 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 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 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赵 声、章炳麟、陶成章等。 •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体 制等。
武昌起义第一枪
• • 湖北新军原为张之洞所练的“江南自强军”,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 遍布革命党人。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保路运动酿成民变后,端 方奉命率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发动起义 的好机会。 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由双方负责人和新军代表60馀人参 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 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共进会负责人刘公被推举 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正值筹备处设 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起义机关定为1911年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日,中秋 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进会人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孙武被 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受伤的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 走,并在相邻的刘公住所内带走了刘公的弟弟刘同。湖广总督瑞澄闻得此事后下令 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闻讯后,决定当夜发动起义,并派 人给各营送信。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在起义总指挥部被捕、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 路上被捕,10月10日晨三人被斩首。 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相当于班长)熊秉坤等人决定提早起义,并拉来队官(相当于连 长)吴兆麟作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熊秉坤为参谋长。1911年10月10日(农历8月19 日)晚间八时(此时事发已无可考证,只能确定是日暮以后午夜以前事发),程定国 (旧说是熊秉坤较为正确)发出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 械库,继而深受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影响的大部分新军共同响应。吴兆麟、熊 秉坤率起义部队攻打湖广总督府,在南湖炮队的炮击下,起义军在次日黎明前,占 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澄逃走。

中国近代史知识线索

中国近代史知识线索

中国近代史知识线索一、总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三阶段物质层面:经济技术制度层面:政治制度观念、思想层面:思想文化2、近代化与西化的关系问题(1)世界走向中国和中国走向世界的双向过程(2)新陈代谢说代表:陈旭麓(3)历史发展的非线性说其他诸说:3、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两半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涵。

②两半是一个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整体。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两种发展趋向注意:①这里所讲的“半”主要是质,而非量的规定。

②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截然分开。

4、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1)过渡的特征近代中国是强迫型过渡近代中国是未完成型过渡近代中国社会结构长期处于新与旧并存的多重矛盾之中(2)变化迅速剧烈(3)社会纷繁复杂5、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论范式(1)国外的研究范式“西方中心论”:费正清“中国中心观”:柯文(2)国内的主要研究范式革命史范式:范文澜现代化范式:蒋廷黻后现代范式思考题你是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分期,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国外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论模式主要有哪些?二、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的开端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清朝统治的衰弊(1)政治上,吏治腐败,政权腐朽(2)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土地集中严重(3)军事上,军队腐化,军备废弛(4)文化思想上,厉行文化高压2、战前的世界: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和殖民扩张(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空前加剧(2)中国邻邦多被殖民主义者染指,缓冲地带越来越少3、早期的中西交往(1)早期传教士来华(2)西方海盗式商船的东来与早期商业交往的限制(3)中西外交的开始:戛尔尼与阿美士德使团来华4、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1)“闭关政策”起源和演变(2)闭关政策的主要内容海禁(一口通商)防范外国人限制对外贸易:公行制度商业和文化的限制政策注意:(1)“十三行”是习惯性叫法、俗称,并非确指。

(2)不能将“闭关政策”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把外商“关在门外”。

中国历史上战力最强军队排行

中国历史上战力最强军队排行

TOP:5
贞观前期的唐军.
数量:主力部队在10万左右 装备:优良.
作战系统:步兵系.
统帅:李世民,李靖,李绩.
主要将领:侯君集,尉迟敬德,程咬金,独孤谋,薛仁贵等(名将众多).
统帅能力:S
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
战术水平:A 能够不以数量优势去战胜突厥等强悍的少数民族,就足够能够说明他们的战术能力的强悍.
在当时的中国及其周遍地区来说,是绝对的无敌军队.就1861-1862年的安庆战役来说,围攻安庆的湘军不到三万,他们围困了安庆长达一年多.期间,前来解围的太平天国的援军达十多万,而安庆的太平天国的守军,也有17000人.这么多的太平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是不能解三万人之围.
在说一下三河之战,实际上湘军
输得非常的光彩.当时李续宾的部队出发时为9000人,后来攻下了不少城市,分兵把手,到了和李秀成,陈玉成的13万大军决
TOP:8
明朝末年的关宁军
这支军队我想应当是包括关宁铁骑在内的有袁崇焕统帅的那几万驻扎在关宁地区抵抗清军的关宁军.
数量:7万多
装备:先进(有大量的火器)
作战系统:步兵,骑兵,火炮等的多样化.
战绩:S-
灭国无数......
威名度:S
作为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恐怕没有哪个国家不怕唐军的,要不,为什么在西游记里,那些小国的国王一听说唐僧"来自东土大唐"时,就要对唐僧刮目相看呢?
无敌指数:9
当时在世界上能够与之正面抗衡的还有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在唐开元年间,西域督护府的统帅高仙芝曾经率2万多的唐军,和1万多的少数民族军队,越过葱岭与15万阿拉伯帝国军队作战.最后由于少数民族军队的叛变和自身数量的过少而失败.但也说明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有军队能够和他正面抗衡的.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论文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指导老师:江燕作者:左超班级:传媒113班学号:1109010340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引言】2011年作者在参观岳麓书院时看到这样两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和“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湘楚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到了近代更是人才辈出。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湖湘名人出奇得多,而且他们大多对近现代的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现代湖南人才群集现象的出现仅仅是因为偶然吗?这种特殊历史现象与独特的湖湘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由此现象总结出湖湘文化中影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六大特征,进而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分为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分别讨论这五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湖南人士对近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

最后,总结性的论述近现代湖湘文化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人才群集近现代史湖湘文化影响【正文】一、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近代以前,湖南人物罕见史传。

【1】一部《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的仅23人,占同期全国名人总数的0.77%。

而近代以来,情况就大不同了。

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9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各类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16人,占总数的9.4%,而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占总数的10.9%。

另据《中共党史人物简介》列举的515位党史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总数的17.3%;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总数的48%;在1955年授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45位中将以上的将帅中,湖南籍的有73人,占总数的28.7%。

湖南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与决策

湖南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与决策

湖南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与决策湖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的战略目光。

在历史长河中,湖南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战役与决策,为中国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湖南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战役与决策,展示湖南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 元朝灭南宋的战役1279年,元朝发动对南宋的最后一次决战,为了彻底统一全国,元军进攻了当时的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

然而,南宋的帝师陈湛带领湘军阻止了元军的进攻,使得南宋的政权得以维持。

这场战役被认为是湖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湖南对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

2. 湘军抗击太平天国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中国大地,威胁到清朝的统治。

湖南作为太平天国的军事重镇,承受着与太平天国军队的频繁交战。

湖南名将曾国藩在湖南组织了一支由湖南士兵组成的湘军,成功地抵抗了太平天国的进攻。

湘军的抵抗为清朝政权的恢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基地,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 辛亥革命与湖南自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湖南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心地区之一,湖南军阀谭延闿发动了湘军起义,宣布从清朝独立出来,成立了湖南军政府。

湖南的自决行动激励了其他地区也纷纷宣布独立,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 抗日战争与湘西苏区在抗日战争期间,湘西苏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井冈山起义的领导者毛泽东在湘西发展了根据地和游击战争,组织了湘西游击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湘西苏区的抗日斗争成为了全国抗日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最终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5. 湖南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湖南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了以长沙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湖南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结:湖南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与决策充分展示了湖南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他们为近代中国反封建的民主历程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
黄兴 熊希龄 刘揆一 刘道一 蔡锷 宋教仁
毛泽东 刘少奇 任弼时 彭德怀 贺龙 罗荣桓 粟裕 陶铸 王震 宋任穷 雷锋
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
到民国时期,长沙涌现的政治、军事名人就更多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前期,黄埔军校1—5期共有学员7399人, 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强。在国,共,两,党长达二十 多年的政权争夺战中,湖南为双方输送了大批出类拔萃的 人才。国,民,党方面,蒋,介,石虽重用浙江籍人士,但湘 籍将领的比例也不小,著名者有程潜、唐生智、陈明仁、 陶峙岳、李默庵、宋希濂、黄杰等。在共,产,党方面,湘 籍人才之多,更是其他省难以望其项背。开国领袖毛泽东, 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党和国家领 导人任弼时、李富春、李维汉、李立三,现任国务院总理 朱镕基都出自长沙。
胡耀邦
朱镕基
--10位最有代表性的湖南人 顶天立地的湖南人
湖南人中的第一智人--魏源 湖南人中的第一圣人--曾国藩 湖南人中的第一能人--左宗棠 湖南第一猛人--谭嗣同 湖南人中的第一奇人--黄兴
湖南人中的第一军人--蔡锷 湖南人中的第一伟人--毛泽东 湖南人中的第一完人--刘少奇 湖南人中的第一直人--彭德怀 湖南人中的第一好人--雷锋
刘 迪 雅
湖 南 在 中 国 近 代 史 上 的 作 用
重要时段
1 2
清朝末年 民国时期 共和国时期 当代
3
4
清朝时期
魏源 曾国藩 彭玉麟 左宗棠
er
刘坤一
晚清时期
清嘉道年间,以长沙岳麓书院陶澍、魏源为首的经 学主变派高扬南宋湖湘学派和清初王夫之的、经世致用” 之学,把知识界从汉学训诂中角脱出来,去探讨改革弊政、 拯救危机的现实问题。这种学风影响到整个近代的湖湘学 子。湖南近代人才辈出,陶澍称得上是肇始第一人,贺长 龄曾是他的下属,魏源在他幕中达14年之久。张佩纶赞其 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山”,意即陶澍是近代湖南人 才群的源头。 曾国藩兴办湘军,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 面。“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 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

川军桂军湘军哪个最强

川军桂军湘军哪个最强

川军桂军湘军哪个最强川军、桂军和湘军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军队,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川军指的是四川军队,桂军指的是广西军队,而湘军则是湖南军队。

这三支军队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曾经有过许多辉煌的战绩,但到底哪支军队最强呢?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历史背景和实力来比较这三支军队。

在清朝末年和辛亥革命时期,川军是从四川兴起的军队,拥有较强的地理优势和人才基础。

虽然在抗战期间取得了多次胜利,但川军最终因为人员裁决和其他因素,在长期中都未能实现真正的壮大。

桂军则是广西的军队,由广西地方势力组建而成。

桂军与川军类似,也是在革命时期崛起的力量,但与川军相比,桂军在实力上略显不足。

尽管桂军也有过一些战术上的胜利,但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分裂等原因,最终并未实现长期的壮大。

湘军作为湖南的军队,是由湖南地方势力组建而成的,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支正规军队。

与川军和桂军相比,湘军在实力上更加强大。

湘军凭借其广阔的湖南人才基础,配备优良的装备和领导人才,多次取得了重要的战役胜利。

特别是在1924年至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湘军表现出色,成为北伐军队中的中坚力量,对推翻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我们可以从战争胜利和军事实力来比较这三支军队。

在中国近代史的多次战争中,川军、桂军和湘军都有过较为突出的表现。

然而,在全面比较它们的战争胜利和军事实力时,湘军可以说是最强的。

湘军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多次击败了北洋政府的军队和其他反动势力。

湘军的实力使得它成为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一方,并且在打破北洋政府的藩篱、巩固了国共合作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后,我们可以从历史影响和军事战略来比较这三支军队。

川军、桂军和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力和军事战略地位。

川军因其地理优势和人才基础,曾在抗战时期发挥重要作用,但最终未能实现长期的壮大。

桂军则受制于广西地理位置和实力劣势,在战争中表现不如湘军。

盘点中国历史上民风最为彪悍的几个省份!你的家乡在吗?

盘点中国历史上民风最为彪悍的几个省份!你的家乡在吗?

盘点中国历史上民风最为彪悍的⼏个省份!你的家乡在吗?1、东北——⼩偷没⾏情东北⼈⾝材⾼⼤,性格豪爽,全国闻名。

但有时候给⼈的感觉是脾⽓也很“暴躁”,据闻⼩偷⼩摸的⾏为在东北“没有市场”,因为⼩偷万⼀被东北⼤汉捕获,必定成过街⽼⿏,拳脚侍候,后果不堪设想。

2、⼴西——不仅桂系军阀,更有太平军清末,当时太平天国开始的时候,太平军在刚开始只有3万⼈,这3万⼈是清⼀⾊的⼴西兵,⼀路从⼴西打到南京,多厉害。

在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兵以安徽⼈和江浙⼈为主,这些地⽅的⼈战⽃⼒根本不能与以前的⼴西兵相⽐,曾国藩就曾说过:“长⽑(太平军)中后期之30万之战⽃⼒,远远不如刚出⼴西之3万”,⼴西兵得到了他这么⾼的评价。

3、湖南——⽆湘不成军湖南湘军剽悍凶猛威名在外,1859年时湘军集团兵⼒约有⼗四万⼈,⿍盛时兵⼒达五⼗多万⼈,以后军中战将⾻⼲以三湘⼦弟为多,⽽后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有“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不成军”之说。

4、安徽──重义⽽轻死安徽彪不彪悍?当然彪悍!⼤家知道晚清的捻军发源⾃哪⾥?就发源于皖北的淝⽔和涡河流域。

⽽且这个捻军的历史很悠久。

主要成员是安徽亳州、⾩阳等地的⼈。

有意思的是,后⾯打败捻军的⼀⽀军队叫淮军,这是不输湘军的⼀⽀军队,战过太平天国、捻军、法军、⽇军等等。

它的主要成员也是安徽⼈。

所以说,安徽看上去是书⾹之省,但在历史上绝对是很彪悍的存在。

5、⼴东潮汕——团结⽽保守⼴东⼀直存在⼴府、潮汕、客家三⼤民系。

⽽潮汕⼈多外出做⽣意,⽐较团结,⼜讲义⽓,因此其族群意识⾮常强烈。

由于靠近港澳⼜使其与传统的⿊帮等帮派⽂化距离较近,导致了⼴东地区内或出了⼴东地界后,潮汕⼈的帮派⼩群体很多。

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一直觉得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当年湘军奋战的湘、鄂、赣地区在七、八十年后是红军奋战的得力场所。红军的三个方面军就分别诞生于这三省之上,在当时的红色政权体中,湖南籍的领导特别多,除毛泽东、刘少奇外,如彭德怀、黄公略、段德昌、卢德铭、贺龙、左劝、粟裕、陈赓、许光达、肖劲光等等,他们领导红军主要在以这三省为中心的地区对抗国民政府,一直战绩优异。我以为:这一方面与当时的中共措施得力有关,另一方面恐怕与许多湖南籍的将领奋战在其先辈作战过的熟悉战场有关吧。尽管时代不同了,人物也不一样了,但是千万不要忽略历史的沿革与传承性。在先辈曾经熟悉的战场作战对后来者肯定有着不小的助益。美国对中国一败于朝鲜,再败于越南,抛开战争的非正义而不论,就地利而言,中国比美国更熟悉这两个战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上中国多次在越南、朝鲜战场上抵御外侮。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攻克南京后,太平军不重视乘胜追击,主力不直接北伐,却只派遣偏师两万去打皇城北京。这反映出洪秀全、杨秀清集团贪图安逸享受的心理,一个贫穷了半辈子的人突然拥有了荣华富贵之后难免腐化——这恐怕是千古铁律。“天京事变”以后,石达开负气出走,使得天国精锐尽失,这说明在太平军中比较有头脑的石达开也缺乏以大局为重的战略眼光。太平天国的失利只是时间问题,特别是他们的对手湘系精英是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战略劲敌。
从此,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曾国藩为首的“湖湘精英”的出现,湖南人开始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格局。从黄兴、蔡锷、宋教仁到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刘少奇。不仅政治上湖南人影响着中国,在军事上更是如此。从毛泽东到十大元帅、十大将等共和国的军事将领们,我们不禁感叹那句民谚非虚:“无湘不成军”。
我只想说,湘军确实在客观上为汉族人”和平演变“满清王朝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尽管那是无意而为。你说道:湘军外战不行,其实淮军也一样。究其根本,实在是”洋务运动“的失败所致,岂是一两支军阀所能挽救。文人
二、曾国藩与毛泽东
说到曾国藩,不得不说毛泽东。现在我们很少看到毛泽东对曾的评价,这也不难理解。其实,毛泽东对曾国藩评价不低。尽管毛不赞成曾国藩的世界观,但却对曾的带兵、练兵之道颇为赞赏。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编练湘军,创造了文人带兵的先例。这一点,为是教书出身的毛泽东而言,平添了无穷的榜样力量。作为红军缔造者的毛泽东而言,他更具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挥了曾国藩等人的文人带兵的传统。
对曾国藩的评价争议颇多,见仁见智,我想不必追求一致。但是有一点,曾国藩的意义就是:为湖南人做了一个榜样,为湖南人开了一条从政从军之路。以后的湖南人,不管跟曾国藩有没有关系的,都自觉不自觉地在走这条从政从军之路。如果曾国藩真被“长毛”打败了,湖南人是否还会走从政从军这条救国之路也未可知。
三、无湘不成军
湘军在中国的历史意义
一、湘军对湖南的影响
尽管湘军的初衷是保卫大清,但是它事实上扮演了满清的掘墓人。正是由于对太平军的胜利,造成了湖南人在江浙和其他重要省份的官吏中占有很大比例。尽管湘军削减了,但是满清的国家体系却从此由“湖湘文化”的精英及其弟子(像李鸿章等)所主宰。
记得从前看过一本书,书上说:曾国藩的一个朋友曾对他说过一段话,大体是说,尽管曾国藩本人很明智地选择顺从朝廷,交出兵权;但是曾国藩的所为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对朝廷最大的不忠——剿灭“长毛”的战争使得整个朝廷的框架(特别是各省)基本上为汉族官僚所把持,虽然湘军士兵削减了大半,但是立功的军官却被因功分封到各省去任职(其中湖南人比例最大)。这种情况比当年吴三桂的“三藩之乱”更可怕,因为此时的清朝已不是“三藩”,而是中原、江南各主要省份都由汉人掌控。继曾国藩、左宗堂、李鸿章之后,还有张之洞、袁世凯等汉族人物掌握重要的朝廷大权。此时,满清的延续已开始逐步取决于汉族地主和汉族百姓是否还有兴趣对朝廷继续效忠,而中央政府已经无力再像康熙皇帝那样压制地方的反清倾向了。
可是,再好的计划没有人贯彻到底也是白搭。陈玉成的兵马于1861年春天攻占霍山,翻越大别山进入湖北。接着,陈玉成于3月18日攻取湖北黄州(离武昌160华里),此时武昌城防空虚咫日可下,湖北巡抚胡林翼的老婆看见“满城无人”,连忙带着幼子夺船而逃。胡林翼在太湖闻讯,口吐鲜血,大骂自己:“笨人下棋,死不顾家。”此时,陈玉成却坐失时机,偏要等待李秀成部一起攻打武汉。然而,李秀成却在此时去攻打兵力空虚而又富饶的浙江而置整个武汉会战计划于不顾。等到李秀成扩大了地盘和队伍,整个作战计划也耽误了。在洪秀全的再三催促下,李秀成军才于1861年6月慢吞吞地来到武汉。而陈玉成已于4月下旬在久久不见李秀成军来会师后便撤到安徽去了。最终,整个武汉决战的计划草草收场未执行,只起到了惊扰敌人的作用。
自曾、左之后,湖南这块地方不仅政杰辈出,而且将才更多,这恐怕是对中国最大的贡献。虽然曾国藩本人直接为中华民族或者说为他的汉家血脉贡献有限,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应该忽略小曾的开拓作用——为日后中华民族的腾飞奠基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本人爱把湖南比喻成中国的普鲁士——靠军事手腕把分裂成一盘散沙的中国统一起来。西方列强不愿看见中国的强大,也不愿乐见德国的统一。在这一点上,分裂的中国和德国十分类似。孙中山先生希望赢得帝国主义同情的方式,不会取得中国的解放。还是毛泽东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更能阐释真理,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好比俾斯麦。记得毛泽东小时侯借同学的书看时,当看到俾斯麦时不禁热血沸腾,言道:中国就缺少象德国这样的伟人,俾斯麦从此就成了少年毛泽东的榜样——注意,可不是什么马克思。以“铁血”的方式完成德国的统一是俾斯麦的最大特点,这也在后来深深地影响到了少年毛泽东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向来鄙视陈独秀和王明的右倾政策也鄙视一切妄图通过议会斗争赢取胜利的方式。用暴力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式获得革命胜利且从不与敌人妥协的观念其实自小就在毛谓改革——“立宪”,在被揭穿其骗局后,清朝最终不免“辛亥革命”的下场。
窃一直以为:“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孙中山先生革命力量的使然,莫如说是满洲贵族为汉族士绅所遗弃——汉族官僚和帝国主义选择了新的利益代理人袁世凯而已。
这一点,其实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就已经命中注定了。满清或为洪秀全、杨秀清所亡;或为以“湖湘精英”、淮军(及其延续北洋军阀)等“同治中兴”的汉族大臣们所空心化、空洞化——只得苟延残喘。从此我们看到:满洲、蒙古再未出现精英人才,他们在朝纲中逐步被汉族人所边缘化,开始远离一些权利核心。一些重要部门的满蒙大臣也多是酒囊饭袋之辈。譬如说在军事人才方面,满洲再未有象样的人才。清初,多尔衮那样年少有为的军政俊杰不再复现了。综观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以来,入关者多倚靠摄政王;退位时,亦为摄政王。真可谓“成也摄政王,败也摄政王矣!”反差如此之大直叫人感叹历史是如此的造化弄人。
湖南与广西两省虽然民风强悍,但由于文化氛围的差异,造就了两省不同的人文文化观。比如,湖南文化造就的经略济事之才决定了其统帅风格的大手笔——往往注重全局而不拘泥于一些细节;广西文化比较适合造就善于打拼的悍将——善于把握住每一次具体的战术战役。
在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初期,太平军善于战役战术的优点尽显无遗,湘军因为是文人掌军,难免书生意气一些。所以在战争初期文弱书生带兵多吃败仗。但是到了后来,文人们实战经验丰富后,其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湘军在战役战术层面与太平军不相上下。而湘军在战略层面的优势却是太平军自始至终都难以企及的。目光短浅始终是太平天国运动无法深入开展的瓶颈。
毛主席甚至也不讳言自己就曾得益于曾国藩,毛在“三湾改编”创建新时期的红军时,就在许多方面借鉴了曾国藩的创建湘军之法。毛泽东曾说过“古今之人,吾独服曾文正公”,可见曾国藩对其影响有多大。
“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这曾经是多少年来民间的共识。可是自从曾国藩创建湘军以后,却很戏剧性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自湘军以后,文人带兵成为了一种比较成功时髦的风尚。尽管以前也曾有过文人带兵打仗的历史,但是象湘军这样在各个基层都重用地主知识分子来作指挥,并使之制度化和系统化的在以前还未曾有过。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了红军成立时的特点——具有毛泽东式的文人带兵方式。也无怪乎主席常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仅仅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与曾国藩、左宗棠在战略文化上的差异吗?现实是:湖湘文化那深厚的战略文化底蕴造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这样的巨匠。相比较而言,八桂文化在底蕴上终究略逊一层,尽管杨秀清、李宗仁曾经一度非常非常地接近了成功的顶点,但始终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曾国藩为首的“湖湘精英”的出现,湖南人开始逐步介入中国的政局。从民国的黄兴、宋教仁到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刘少奇。不仅政治上湖南人影响着中国,在军事上更是如此。从毛泽东到十大元帅、十大将、三十二位上将中的湘籍将领们,我们不禁感叹那句民谚非虚:“无湘不成军”——看看抗美援朝中的几位志愿军司令员吧: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勇、杨得志、宋时轮……
曾国藩这个人某些方面很象诸葛亮,擅长规划全局,制定“隆中对”那样的计划。象陈寿评价孔明那样:“将略非其所长。”孔明六出祁山而收效甚微,曾每自临敌,对阵杨秀清,败;再败石达开于湖口,险些自尽;敌陈玉成、李秀成亦多败绩。可是,若是由别人带兵临敌而曾统筹全局则无不胜。曾国藩与左宗棠正好在这方面形成了互补,曾左虽然都是经世之才,但曾还要略胜一筹;但左在将略上是曾所无法匹敌的。因此从统帅层面来说,曾左较之洪秀全集团是有不小的优势的。优势终须转化为胜势。而又尤以安庆保卫战可以突出地反映出双方战略观的差异,它是整个战局的枢纽。
第三次武汉争夺战突出地反映了湘军与太平军斗争的激烈和战略观的高下:本来洪秀全制定由陈玉成带兵十数万由北路向西进击武汉;李秀成带兵由南路攻打武汉这一绝妙的“围魏救赵”的妙计:以此解安庆之围。安庆是天京的门户,安庆失手,全局逆转。曾也正是看中这一点才精锐尽出,围打安庆。由于武汉是湘军的大后方,若失去则安庆攻取意义不大,因此说洪等人的眼光还是颇为睿智。
可是,曾国藩的湘军主力确是全力攻打安庆,1861年9月安庆终于失陷,太平天国斗争事业急转直下。
综观整个武汉、安庆争夺战,湘军与太平军在这一时期是势均力敌的,此后方才此消彼长。太平军整个统帅层在战略攻略上比起湘军终究还是逊色不少。陈玉成的犹豫不决,李秀成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全局,洪秀全对全局的失控。这些都突出地反映出了整个天国在战略全局协调方面的失控。相比较湘军,却自始至终地贯彻执行了攻取安庆的计划,并有始有终。湘军安庆战役的胜利和太平军武汉会战的流产,再明白不过地说明了双方指挥员战略眼光的差别。此后,尽管太平军尚有杰出的表现与作为,但战役和战术的灵光闪现无法掩盖其战略上的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