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本单元要求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
(3)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友情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1) 《山行》(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3) 《古诗三首》(4) 《秋天的雨》2. 生字词:(1) 《山行》:行、寒、霜、红、径、坐、意识(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印、泥、膝、级、院、段(3) 《古诗三首》:绝、胜、妆、翠、稻、粱、菊、儿童、追、黄、出、林、鸣、飞、绝、云、千、万、寒、雀、小、沙、点、金、秋、冬3. 写作方法:(1) 描述自然景物的方法(2)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事物特点(3) 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3) 写作方法的掌握与运用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3) 写作技巧的运用四、教学措施1.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2. 教学手段:(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课堂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包含了三个课文:《古诗三首》、《草原》和《枫桥夜泊》。
这些课文都是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的水平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的准备。
2.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准备。
3.教学卡片和练习题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课文中的风景图片或者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理解课文大意,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3.能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4.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教学PPT素材;3.黑板、粉笔、书籍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理解文意;2.分段阅读,学习生字词;3.课文导入,复述课文内容;4.情感体验,谈论课文中的感受;5.课文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6.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7.快乐写作,进行课文相关的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导入(10分钟)老师播放课文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20分钟)1.学生听读课文,跟读生字词;2.教师讲解词语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第三步:理解(15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步:表演(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情境表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第五步:写作(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写作,巩固课文知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言,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较好的完成。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主题:寻绎中国梦课时:9课时对象:五年级学生二、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
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薪火相传的爱国精神,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古诗三首》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一开始会停留在字面上,对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体会不深。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古诗大意之后,借助注释,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比如,教学《示儿》和《题临安邸》时,借助“王师”、“临安”、“汴州”等注释,提供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以及诗人的生平等相关资料,结合资料,能深入了解诗文诞生的历史背景,从而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忱期盼。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结合晚清政府内忧外患等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梁启超为什么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借助“众星拱月”、“建筑宏伟”、“历史珍宝”等关键词,提供圆明园平面图、全景模拟图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朗读描写“英法联军侵略”的文字,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片,直观感受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进一步加深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岛》讲述了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展现了我国海防前哨岛部队的生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全套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全套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四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单元:《进城》教学目标: - 了解城市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 掌握描述城市生活的词语和句式教学内容:- 阅读课文,学习生词和短语- 分组讨论城市和乡村的特点- 作文:描写自己心目中的城市2. 第二单元:《拾掇》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和观察细节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 - 阅读课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 学习描写细节的写作技巧 - 作文:描写一次简单的整理经历3. 第三单元:《邻居》教学目标: - 了解邻居间的互助和合作关系 -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内容: - 阅读邻居故事,讨论邻里关系 - 角色扮演:模拟邻里关系中的冲突和解决 - 作文:写一篇感谢邻居的文章4. 第四单元:《找文字》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春晓》,了解意境和修辞手法- 诗歌朗诵比赛- 作文:写一首以“春”为主题的诗歌三、教学方法1.解读课文: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学生根据问题思考答案。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
4.作文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锻炼其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2.作业考查: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内容质量。
3.测验评分:针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本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个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心中的规则”,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培养他们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本单元包括《语文园地四》和《古诗三首》两个部分。
其中,《古诗三首》包含了《示儿》、《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之作,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理解和感悟古诗的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规则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蕴含的规则观念,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学生对古诗中蕴含的规则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的规则观念,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提前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和合作学习任务。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学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因不遵守规则而引发的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心中的规则。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遵守哪些规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解读+单元教学设计+当堂训练+教学反思)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家国情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包含3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1篇略读课文《小岛》,以及“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所选的 4篇课文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生在阅读这组课文时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应用。
本单元的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一篇想象作文。
“语文园地”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抄写、背诵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积累。
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祭、乃”等30个生字;会认“乃、熏”等32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哼”;会认读“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4.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应用。
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2、围绕主题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样子,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完整生动地描述出来。
单元教学策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对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古诗三首》…………………………………………………… 2~3课时13.《少年中国说》(节选)……………………………………………2课时14.《圆明园的毁灭》……………………………………………………2课时11.《小岛》…………………………………………………………2~3课时语文园地四………………………………………………………… 2~3课时具体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所学内容,回顾词语和句子的语音、语法和用法。
2.能够听、说、读、写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巩固词语搭配,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1.复习并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练习语音、语法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
1.掌握本单元重点词语的正确使用。
2.理解课文内容,表达思想。
四、教学准备
1.课本、练习册及相关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巩固
1.让学生复习第四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举例使用。
2.练习语音、语法和用法。
第二步:针对性练习
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针对性地完成练习。
2.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三步:小组合作
1.分组让学生互相巩固、交流所学内容。
2.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展示
1.随机挑选学生展示他们的作业,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分享。
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步:课堂总结
1.由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中指定的题目。
2.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知识和重点词语。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课文复习: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重点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和要点。
2.词语复习:复习第四单元中涉及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
3.阅读理解: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好教案、教材、黑板等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学生备好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课文
1.教师对每篇课文进行复习,让学生逐段回忆、讲述故事情节。
2.分角色表演或分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第二步:词语复习
1.教师板书生字词和重点词语,让学生跟读,加深记忆。
2.布置默写作业或词语拼图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步:阅读理解练习
1.教师出题,让学生读一些小文章,并回答问题。
2.师生互动,讨论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
1.利用课堂小测验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
2.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讨论。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
同时,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次第四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水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包含了5篇课文,分别是《麻雀》、《爬山虎》、《荷叶母亲》、《只有一个地球》和《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些课文既有动物植物的描述,也有对环境的思考,还有对历史的回顾。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3.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4. 注重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把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提问和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4. 实践环节: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5.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七、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文章,扩展知识面。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撰写读后感或作文,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导言本文档旨在总结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全部优秀教案设计,并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二、优秀教案设计本单元主要内容为《精彩的表演》和《学生会破飞鸟的奥秘》,以下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优秀教案设计。
1.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内容,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
•第二课时:通过故事情节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至第五课时: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促进学生理解和思考。
•第六课时:进行课文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第七至第八课时:开展阅读训练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活动设计•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故事中的情节,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设计综合练习题,帮助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和表现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提倡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三、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需要更多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学习;•应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学习秩序,提高课堂效率;•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帮助每位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结语通过以上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我们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感谢您的阅读!。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整组教案详细解析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整组教案详细解析。
一、整体教学目标1.学会文的阅读方法,能够流畅准确朗读古文。
2.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5.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重点难点1.古文阅读方法:古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如字形、词义、语态、语气等。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寻找关键词汇、区分句子成分、理解上下文等。
2.古代文化:该单元涉及很多古代文化,如经典诵读、传统礼仪、道德教育、历史人物等。
学生需要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理解其意义和现代价值。
3.语文能力提高:学习古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如词汇量、语法基础、修辞手法等。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策略1.以课文为基础,辅以阅读训练。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以活动为纽带,辅以课堂讲解。
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比赛、古文气息主题展览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化。
3.以巩固为目标,辅以课后作业。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巩固作业,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步骤1.导入活动:通过比赛或者问答等活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课堂讲解: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3.课文讲解:逐句逐词讲解课文并解释生字词。
4.阅读练习:让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朗诵演练,以及相关的课外阅读训练。
5.文化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代文化,如古代礼仪习惯、人物故事、历史事件、道德教育等。
6.课堂讨论:安排一些小组或个人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和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7.总结回顾:通过课堂互动等方式,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朗诵演练、课堂讨论等环节,对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发言成果、阅读表现等进行评价。
2.作业检查:针对课后布置的作业,进行作业评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复述。
4.能够正确使用生字词汇并能够造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2.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语音语调。
3.掌握生字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生字词汇的运用。
2.故事情节的复述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导入课文内容。
•学生跟读生字,感受语音语调。
2. 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讨论问题。
3. 拓展•生字词汇学习,做好记忆和运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复述上节课的故事情节。
•复习生字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2. 学习•逐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更深入。
•小组活动,合作讨论问题。
3. 拓展•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三至第六课时1. 学习•继续深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细节。
•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展示自己的理解。
2. 拓展•小组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总结课文,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反思教学法:帮助学生反思课文内容,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七、教学心得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态度,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习作:他了》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书写一篇习作。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感受习作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习作:他了》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难点1.启发学生表达习作中的情感和思想。
2.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写作思路和手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他了》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
2.板书设计:关于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3.学生笔墨、教师课件。
4.备课教师的教学指导大纲。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图片或相关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课文•以小组形式阅读课文《习作:他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和主题。
•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习作:他了》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学习写作技巧•分析《习作:他了》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反复强调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和逻辑性。
步骤四: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写作内容和主题。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写作练习。
步骤五:展示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供其他同学评价和讨论。
•教师针对习作内容和表达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强调写作技巧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自选题材写一篇短文,并用课堂所学技巧进行表达。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情进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更好地理解《习作:他了》的主题和情感,提升自身写作技巧,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园地”为线索,将字、词、句、段、篇以及听、说、读、写、查等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本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字词句的训练,有阅读理解,有作文指导,还有课外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字词句段篇的构成有一定的了解,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字词的书写和理解还不到位,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句段篇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2.字词句段篇的理解3.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4.相关课外阅读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课文原文呈现,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句段篇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生字词卡片操练,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4.巩固(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第四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第四单元文本内容。
2.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
2.课件、黑板、粉笔、幻灯片等教学工具。
3.录音机或电脑音响设备。
4.教学用具:图片、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本单元课文主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前期铺垫。
二、课文教学1.生动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义。
2.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结合前一课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检测学生基础掌握情况。
2.师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
二、课文拓展1.利用课文内容展开相关拓展,拓宽学生视野。
2.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
第三课时一、课文情感渗透1.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情感,进行情感渗透。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课文写作1.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批改学生作文,指导学生改正错误。
五、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2.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
2.调整下节课的教学策略,做好微调。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请各位老师认真备课,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语文中一篇富含人生哲理与生存规律的经典之作,给学生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典范形象与思想境界。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特地准备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准备:(1)vcd光盘(2)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江保卫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读课题。
3.过学习,大江保卫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气壮山河惊心动魄过渡: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二)第2节1.节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话概括了本节的内容,请找出来。
2.句话讲是什么内容? 师引导:点与面的关系3.本节中找出能体现这副对联内容的句子生找、画、读全班交流点拨:狂风、暴雨、巨浪只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步伐,为什么这里却说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呢? 师总结:同学们感受的深刻,读得也投入,正如对联所说齐读师: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无不让人钦佩。
我们有必要再来完整的读一读这一节,加深感受。
4.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3、4两节。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分开一部分同学演黄晓文接受采访,一部分当记者进行采访演黄晓文的同学自由读课文,当记者的拟订采访提纲(以三题为宜) 分别活动指名表演:一个记者,一个黄晓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从军行教学目标:1、边塞诗歌的特点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从军”板书:从军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4、通过王昌龄的《从军行》,看到唐朝的边塞哪些景物?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5、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6、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7、齐读后两句。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8、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四、体会意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
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从军行七首作者:王昌龄原文: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doc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示儿》《题临安邸》♦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
3.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重难点)一、解题导入,了解背景1.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一一《示儿》。
2.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给儿子们看的诗)3.陆游一生留下了近万首诗歌,其中有不少就是专门告诫自己的儿孙应该如何读书,如何写诗,如何做人,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有“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等。
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示儿》,与那些诗截然不同。
不同在哪里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古诗。
二、初读古诗,疏通诗句1.学生自由朗读,把诗读准确、读通顺。
重点指导“祭”的书写。
2.再读古诗,这是一首几言诗?(七言)按照以往所学的七言诗朗读节奏规律在书上将节奏划分出来。
复习古诗朗读节奏。
(223)3.再读古诗,掌握朗读节奏。
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诗人此时是以什么身份给儿子写诗?(父亲)诗中有个词语透露出这位父亲的身体情况,你们能帮老师找出来吗?(死去)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说明诗人年纪已经很大了,不久于人世)所以这首《示儿》相当于陆游给儿子的一份(遗嘱)。
那么陆游生前对儿子最后的嘱托是什么呢?请大家默读全诗,结合课本里的注释,想一想:你还读懂了什么?(一)课件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学生解释诗意。
(有解释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提问,如:元知、但、九州同)2.结合“九州同”简介历史背景: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全套教案14再见了,亲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习准备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学习课文,感悟志愿军战士依依难舍之情。
教学重难点分析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一、介绍资料,导入新课1、介绍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雇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轰炸中国的安东(今丹东)等地。
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
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
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
1958年是最后一批。
)2、审题,提问题。
(这话是谁说的?——“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既可理解为志愿军对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说的话,又可理解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送行时说的话。
在什么地方说的?怎么说的?为什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要互称亲人呢?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 ……)二、自学课文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锁、暂、糕、阻、谊、捣、谣、侦、混、吵、耗、嫂”的读音);三、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
(一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
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
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他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
)2、结合课文说说“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朝鲜大娘在志愿军战士战斗了三天三夜,已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战士送打糕吃。
总结出,“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体会“唯一”的含义。
(隐含着大娘付出的代价是多大呀。
)3、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感情真挚强烈;同时又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语言十分亲切感人。
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对大娘,应该怎么读?(如对长辈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读好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
例如:“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祈使句,恳求大娘不要再送。
)要读出恳求的语气,读时句尾声调要下降。
“能支持得住吗?”(疑问)读时句尾语调要上升,要带上关切的感情。
读感叹句时,句尾语调先上升后下降,“这真是雪中送炭呀!”读反问句时应注意重音,“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记?”应把“怎么能”读得重一些,表达出更加肯定的意思。
四、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五、质疑。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下去继续学习课文,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练习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14再见了,亲人战役友谊跺脚噩耗硝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分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背诵第一部分。
2、听写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二、学习第二、三部分。
1、回忆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①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②结合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③感情朗读;④背诵。
2、自学。
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些什么? 结合课文重点理解“同归于尽”、“噩耗”、“代价”等词语。
3、分组交流、讨论。
4、大组交流、讨论。
三、学习第四部分。
体会“亲人”“亲爱的土地”的含义。
(朝鲜人民关心爱护志愿军,甚至为他们献出生命,所以称为“亲人”。
为什么叫“亲爱的土地”?因为在朝鲜的土地上,中朝人民曾经并肩战斗。
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而且洒下了志愿军的鲜血,所以叫“亲爱的土地”。
正因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所以说“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四、体会前三段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1)画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写法相似的句子。
(2)开头句子是:“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大嫂,请回去吧!”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尽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了。
(3)这三段的末尾是:“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先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体会二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更强烈。
)(5)反复朗读体会这两种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对金花,如对下辈女儿,应怀着亲切的情感朗读;对大嫂,如对同辈亲属,应怀着关切的情感朗读。
)(6)前三自然段开头都是祈使句,表示恳求,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
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表达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强烈的感情。
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以《梦中见到阿妈妮》或《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请同学们下去继续学习课文,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懂得了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我们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
练习与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yìfēnɡsuǒzàn shíxiāoyān qínɡyìâ hào()()()()()()ɡānɡqiánɡdà sǎo lán zi xuě zhōnɡsînɡtàn tïnɡɡuī yú jìn()()()()()shēn qínɡhîu yì()二、辨别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担心()阻击()焦急()供应()故意()支持()侦察()崎岖()反义词:唯一()温暖()困难()支持()慌张()伤心()清楚()暂时()三、辨别句式,再照样子写一句。
(陈述句感叹句疑惑句)(1)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2)“小敏,你怎么还不回家呢?”()()(3)您知道我们缺少素菜,就挎着篮子上山去挖野菜。
()()(4)你说,我们会不会忘记你的恩情呢?()()四、语文营养菜(填上不同的“yi”字)。
气候()人心旷神()化险为()自信不()转()阵地()惑不解()然自得礼()之帮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您,已经送了几十里,您就是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
2、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啊!3、我们还记得,,,,把伤员;的时候,。
4、《再见了,亲人》一课,分别叙述了同朝鲜、、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情谊。
板书设计:14再见了,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伟大友谊,鲜血凝成15金色的鱼钩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3、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教学重难点分析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分析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题解,领略思想内容1 、“金色”是什么意思?2、 (轻声朗读)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3、说说本文记叙一件什么事?4 、(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二、绘形,激发思想感情1、浏览课文,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描写来揭示的。
)2、从课文中画出老班长外表的句子,从老板长的外貌特征你明白什么?3、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行动:他是“一棵一棵地摸着”;他挖草根,想尽办法做鱼钩钓鱼;他翻了很多草皮,才能找到鱼饵;他那么苍老,还为三位小战士洗衣裳。
)师:这一连串感人肺腑的行动,让我们体会到老班长那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忠诚。
(出示小黑板)“合不拢眼、喜出望外、收敛笑容、露出笑意”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为什么这样描写?(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老班长的神情的。
“合不拢眼”这个词可以看出老班长整夜睡不着;面对“饥饿威胁”,眼看三位伤员一天天瘦下去,老班长焦急不安;“喜出望外”是写一个偶然机会,老班长发现一条鱼跃出水面时的高兴劲儿;“收敛笑容”是当老班长不吃鱼汤的秘密被发现后,伤员端着鱼汤,怎么也“送不到嘴”,老班长见后的神情。
三、入境、掀起情感波澜1、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
(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2、: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是什么滋味?当你和小梁一样看到了老班长把鱼汤让给病员吃,自己却嚼草根和鱼骨,“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时,你的心情怎么样?3、一个搪瓷碗有千斤重吗?为什么总送不嘴边?在这情景下,你将会怎么样?四、剖析、接受品德熏陶细读老班长牺牲这一重点段,并设身处地想象当时的情景1、老班长昏迷不醒时,我们为什么着慌了?2、快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终于精力耗尽,生命垂危,说明这段时间来,他是坚持着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