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复习

合集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全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全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保护对象三特点:主体是人类;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不含社会因素。

3.环境质量: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4.环境容量: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5.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6.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7.环境影响评价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

技术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态学、文化与社会经济等。

管理制度即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的做法。

8.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推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进程;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9.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一般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公平,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技术原则(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清洁生产原则;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10.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年);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1989年);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提高和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环评一、名词解析1、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改扩建项目的三本帐:现有工程(改扩建前)排放量+扩建项目最终排放量-“以新带老”消减量=技改工程完成后排放量。

其中“以新带老”消减量:老污染源通过改扩建的削减量。

三本帐:现有污染物实际排放量A;改、扩建或技改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B;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C;即(A+B-C=D,且D新建项目两本帐;产生量-治理消减量=最终排放量;改扩建项目的三本帐;现有工程(改扩建前)排放量+扩建项目最终排放量-“以新带老”消减量=技改工程完成后排放量(“以新带老”消减量:老污染源通过改扩建的削减量)4、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5、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6、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是指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其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这里是指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

7、水体污染: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组成、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等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功能的现象。

8、风频:吹某一风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

风向指风的来向。

气象台站风向资料通常用16个风向或风向角来表达,即北风N、东北偏北风NNE、东北风NE、东北偏东风ENE、东风E、东南偏东风ESE、东南风SE、东南偏南风SSE、南风S、西南偏南风SSW、西南风SW、西南偏西风WSW、西风W、西北偏西风WNW、西北风NW、西北偏北风NNW,静风的风向用C表示。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名词解释(2 X 3分)1.⽆组织排放:指⽣产装置在⽣产运⾏过程中废⽓污染物不经过排⽓筒或排⽓筒低于15⽶排放源的⽆规则排放。

2.有组织排放:指⽣产装置在⽣产运⾏过程中废⽓污染物经过排⽓筒且排⽓筒⾼于15⽶排放源的有规则排放。

3.正常排放:指正常⼯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4.⾮正常排放:指⾮正常⼯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如点⽕开炉、设备检修、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艺设备运转异常等情况下的排放。

5.环境容量:指⼤⽓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质量。

6.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跟踪监测的⽅法与制度。

7.风险:指⼈员遭受死亡、受伤或环境遭到破坏的可能性。

8.危险源: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将⼀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定的触发因素作⽤下可转化为事故的单元称为危险源。

9.重⼤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产、加⼯、运输、使⽤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0.⽔体⾃净:⽔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的物理、化学和⽣物作⽤,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质,这种过程称为⽔体⾃净。

11.事故排放:对危险化学品⽣产和储存装置,在事故状态下对发⽣泄漏的化学品进⾏收集处理的设施,实现事故状态下的污⽔达标排放,避免周边环境收到污染。

填空(4 X 5分)1.环境影响评价标准(1)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2)地⽅标准:地⽅环境质量标准,地⽅污染物排放标准(3)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地⽅环境标准严于国家环境标准;地⽅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

有⾏业排放标准的执⾏⾏业排放标准,没有⾏业排放标准的执⾏综合排放标准。

2.环境影响划分:环境影响可划分为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累积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总复习题(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分析污染型生产工艺过程中水污染物产生量时,应绘制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以及( D )。

A.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B.项目总平面图C.水环境功能区划图D.生产工艺流程图2.下列不属于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的是( D )。

A.总图布置方案分析B.环保措施方案分析C.工艺流程D.替代方案3.下列不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的是( A )。

A.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B.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C.水平衡D.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与分析4.下列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的是( B )。

A.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B.清洁生产水平C.项目组成D.人员数量与工作时间5.下列不属于建设项目选址要考虑内容的是( D )。

A.是否与规划相协调B.是否影响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C.是否违反法规要求D.是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时,需参考国家有关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 D )。

A.总图的地形图B.总图各车间布局平面图C.总图布置方案与内环境关系图D.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7.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时,需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 A )的保证性。

A.卫生防护距离B.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C.安全防护距离D.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防护距离14. 工程分析时使用的资料复用法,只能在评价等级( B )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A.较高B.较低C.一级D.以上都可以15.用经验排污系数法进行工程分析时,此法属于( B )。

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数学模式法 D.资料复用法16.物料衡算法能进行工程分析的原理是依据( C )。

A.自然要素循环定律B.市场经济规律C.质量守恒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17.工程分析的方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此法是( A )。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等标污染负荷: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稀释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

2.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3.环境容量: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4.等效连续A声级: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5.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6.清洁生产:是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7.区域环评: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的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

2.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按影响结果划分为土壤污染型、土壤退化/破坏型;按影响时段划分为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的影响;按影响方式划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按影响性质划分为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积累影响、协同影响;按污染的成因划分为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生物污染型和固体废物污染型。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及其答案、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评价(P2)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2.环境质量参数为表示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和变化趋势的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测定值或评定值。

根据环境的客观属性提出的,用以表现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指示性变量。

3.熏烟型烟羽即漫烟型烟羽,多出现在日出后辐射逆温被破坏时。

此时,烟轴之上有逆温层,而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不稳定,因而烟羽上升扩散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逆温层的阻挡,使垂直扩散空间仅局限于地面至逆温层底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低层风小,则大气稀释能力就更低,高浓度的烟羽会迅速扩展到地面,造成地面的严重污染。

烟雾事件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4.氧亏亦称“缺氧量”,指水体中饱和溶解氧和现存溶解氧之差,计量单位mg/L。

耗氧愈多,氧亏愈大,同时由大气补充水中的氧量也愈多。

5.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质量(P1)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程度)的表示,是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其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

7.环境容量(P1)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未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8.辐射逆温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9.土壤背景值(P131)指一定时期内某一指定区域中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有关评价指标的平均含量。

10.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

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环评概述1、环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理解?环境的基本特点是:(1)整体性和区域性: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及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而环境的区域性则是由于地理位置或空间范围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特征。

(2)变动性和稳定系性:在自然或认为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但环境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当认为或自然作用不超过一定的限度,环境就能通过自我调节让这些变化逐渐消失,回复到变化前的稳定状态。

(3)资源性和价值性:环境就是资源。

人类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环境。

环境具有资源当然就具有价值,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以及物资和能量。

2、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制性)及其功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其基本功能有: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向导功能。

3、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及相互关系。

按照环境标准的性质、功能和内在联系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称为环境标准体系。

分为两级,7种类型。

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4、何谓环境影响评价?何谓环境质量评价?两者之间有何区别?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众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确定具体的环境质量要素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用评价结果表征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质量评价区别:前者是指某活动对未来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先估计;后者则是对现有的环境状态进行评定和预测,主要为环境规划与环境质量管理服务。

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及范围,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精编版(含答案)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精编版(含答案)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精编版(含答案)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考试复习题集填空题:1、环境标准的分类:(国家)(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2、需要环评的规划种类:(综合性指导性)(专项)。

3、⽣态多样性含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是世界环境保护的核⼼问题。

4、⽣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影响因素的识别)(影响对象的识别)(影响效应识别)。

5、环境影响预测⽅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调查法)(专业判断法)。

6、⼤⽓⾃净能⼒:是指由于⼤⽓⾃⾝的运动⽽使⼤⽓污染物输送、稀释扩散,从⽽起到对⼤⽓的净化作⽤,包括(平流输送)、(湍流扩散)和(清除)等机制。

7、清洁⽣产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先进的⼯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资源利⽤效率,减少或避免⽣产、服务和产品使⽤过程中污染物的产⽣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8、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跟踪监测的⽅法与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10、三个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服务期满后或退役期)。

11、⽣态系统的定义:指⽣命系统与⾮⽣命(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它是⽣态影响评价的基本对象。

12、评价因⼦的筛选在(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得到的。

13、()和()是影响⼤⽓扩散能⼒的主要动⼒因⼦。

)(烟尘)(⼯业粉尘)。

14、⼤⽓总量控制因⼦:(SO215、噪声根据辐射特性及其传播距离分类:16、⽔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按⽣产和进⼊环境的⽅式分为(点源)和(⾯源)。

17、噪声痛阔定义及其指标(使⼈产⽣疼痛感觉的声压,声压值为:20Pa)18、焚烧时产⽣的主要有机氯污染物(⼆恶英类)19、⽣活垃圾填埋场距离⼈畜最近距离(500⽶)20、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总氮)(总磷)21、⽔质监测的四个断⾯(背景断⾯)(对照断⾯)(控制断⾯)(削减断⾯)。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目的1. 环境影响评价是什么?2.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有哪些?3. 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和程序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有哪些?2.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1. 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2. 如何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深度?3. 环境影响评价中如何进行环境敏感性分析?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1. 根据项目类型,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 根据影响程度,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哪些级别?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区别是什么?五、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和管理1. 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主体有哪些?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管理机构有哪些职责?3.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六、环境影响评价的案例分析1. 简述一个典型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2. 分析该案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3. 讨论该案例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启示。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2.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什么?3. 如何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八、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意义1. 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什么?2. 环境影响评价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3. 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帮助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上复习题覆盖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法律依据、方法技术、分类、实施管理、案例分析以及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复习题加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复习题加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加答案1、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中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综合性标准与行业性标准间是何种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2、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有哪些组成?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及作用?A(I)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对建设项目和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6)公众参与制度;(7)跟踪评价和后评价B(I)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指导环境保护设计。

(3)为区域的杜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环境敏感区有哪些?(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涧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5、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如何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①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②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基本概念:A.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B.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C.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D.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预测、选择、导向(核心)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法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A.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B.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79年) C.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环评制度D.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E.2004年,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F.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相关法G.《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是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极为重要和可操作性强的行政法规。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针对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复习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复习

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水、大气、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等。

2、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3、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定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6、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7、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知道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8、等标污染负荷:各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的总和。

9、等标污染负荷比: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出各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并通过求和得到某个污染源(工厂)、某个地区和全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占综合等标污染负荷的百分比。

10、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从环境保护的目标出发,采用适当的评价手段,确定拟议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避免、消除和减轻负面影响的对策,为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方案的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1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超过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12、灵敏度:是模式输出(计算浓度)对输入变量的偏导数。

13、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等标污染负荷:把某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稀释到相应的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用以评价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的相对危害程度.2.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3.环境容量: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4.等效连续A声级: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5.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6.清洁生产:是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7.区域环评: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的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2.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类型:按影响结果划分为土壤污染型、土壤退化/破坏型;按影响时段划分为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的影响;按影响方式划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按影响性质划分为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积累影响、协同影响;按污染的成因划分为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生物污染型和固体废物污染型.3.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专业判断法、调查评价法、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在规划和实施各类工程、项目或政策时,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预测的过程。

它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环境管理工具,旨在确保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其基本概念是对规划、建设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环境影响的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包括公众参与、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透明度等。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包括问题识别、基准调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计划和监测等环节。

问题识别是确定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第一步,基准调查是对项目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问题识别和基准调查的结果,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

环境管理计划是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和控制环境影响,监测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影响的跟踪和评估。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模型模拟、风险评估等。

定性评价是基于专家经验和专业判断,对环境影响进行描述和评估。

定量评价是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对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和计算。

模型模拟是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对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

风险评估是对环境影响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范围和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和政策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充分了解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减少和避免环境破坏。

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促进公众参与,增强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提高环境管理的效果。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挑战和改进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数据不足、专业能力不足、公众参与不足等。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复习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复习重点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念⒈环境影响⑴定义: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⑵研究目的:制定出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措施限制人对人的不利影响)⑶分类,按影响效果:有利影响: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

不利影响: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

不利与有利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不同的个人、团体、组织等由于价值观念、利益需要等的不同,对同一环境变化的评价会不尽相同,导致同一环境变化可能产生不同的环境影响——确定环境影响不易。

⒉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规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其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使人类活动更具环境相容性。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⒈环评法第二章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⑴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⑵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款所列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按照本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即需要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⒉我国环评制度的特点: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基本建设程序;②分类管理、分级审批;③明确规定鼓励公众参与;④环评内容丰富,为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数据;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技术审查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名词解释问答
环境影响的类型
环境影响的分类
根据影响的来源: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累积影响
根据影响的效果: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根据影响的程度:长期影响、短期影响
局部影响、区域影响
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
识别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层体系:项目规划政策
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征
第三章程序思考题3个(第一、第三)
方法的名词解释:先判断(识别,预测,综合评价)第四章
背景调查:为什么现状与规划图4-1
背景值的概念
污染源的评价:方法计算等标物过程
工程分析的大致内容:大标题
物料衡算方法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大标题
重点:
水环境
二维模型
水库特点
地下水不看
大气环境
基本概念
导则
负担率
现状的评价高斯模型新的改进
后面几章的各种特点
能量平均
主要衰减因素
距离
空气吸附
建筑物
厂房结构衰减
与环评相关处理流程需要注意问题
经济可行性论证的方面
景观生态学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1、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2、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连接度、结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3、基质(模地)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

异质性(heterogeneity):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

景观生态学研究主要基于地表的异质性信息,而景观以下层次的生态学研究则大多数需要以相对均质性的单元数据为内容。

景观异质性包括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非污染生态评价的评价角度
建设项目类型:污染型生态影响型
评价因子评价标准评价级别与范围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防护、恢复措施
风险评价:程序(思考题第二题)
概念
环境风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或者是通过自然环境传递的对人类健康和幸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又具有某些不确定性的危害事件。

具体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

最大可信事故: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环境风险评价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包括评价各种开发行动(建设项目)也包括评价各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的风险。

规划环评:开发区区域环评的主要内容
总论
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开发现状
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
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和环境保护措施
公众参与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评价结论
重点
总量控制
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
所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计算或核定区域内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对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最终确定区域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战略环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