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读后感(精选3篇)
《弟子规》读后感3篇
《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读后感3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以下是《弟子规》的几篇读后感。
篇一、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
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
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
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
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
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
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 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
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篇二、弟子规读后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读《弟子规》有感(通用1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弟子规》有感1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好思想与坏思想,我们应当分清好坏,从而正确的成长。
虽然在这个时代,科技很发达,但人们的道德素质却一代不如一代,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先人的理念,扳正我们的行为。
古人规定行为有专门的一部书叫《弟子规》。
它是一部经典读物,归纳了做人做事的各项准则。
《弟子规》共有七部分,分别是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问。
可见,古人规定孝为首,学位最后。
但今人把它完全倒过来,学文第一,剩下的几乎不排名。
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呢?入则孝。
“教”字是左孝右文。
古人讲“教者,孝之文也。
”教育从何而起?从孝开始。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看似简单的话,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为什么孝在第一位?因为如果不孝,后面几项全不用做了。
因为生你养你的人你都不尊敬,那么你会尊敬谁呢?如果连你父母的话你都不听,你还会听什么呢?你更不会听老师的,也不会与同学和气,还有可能成为社会败类。
可以说有地位、人缘好的人都孝顺父母。
你的一切功名,如果没有父母,都会虚无。
所以,人只要把“孝”做到,就能干一番大事业。
“悌”就是兄弟友爱。
对自己的兄弟要让、爱。
让就是谦让,爱就是友爱。
古代有个人叫许武,他从小没父母,自己养育两个弟弟。
把官位给兄弟,把家产给兄弟,自己什么都不要,然后到父母坟前哭,说“我终于让弟弟成就了”。
可见悌道也是很重要的。
“谨”是对人们穿衣吃饭等的一系列要求、应:“冠必正,纽心结;袜与履,俱紧切”可现在有些社会青年,有帽歪戴,上衣不扣,穿着拖板,一身不正气。
经典的作用虽然很大,但这些人就是不按经典去做,造成世风日下。
“信”就是诚信,既指做事又指说话。
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
读《弟子规》有感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读《弟子规》有感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一阵琅琅的读书声传来,原来是小学的学弟学妹们在背通《弟子规》呢!真巧,我们的经典诵读也在温习《弟子规》。
《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改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
它教会我们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在一切的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百善孝当先”只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
的确,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有的责任,如果不懂得孝敬,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成为有品质的人。
《弟子规》的开篇第一章讲的就是孝。
我在家里就经常和父母发脾气。
有一次,我在家里玩电脑。
妈妈来叫我吃饭,大概是因为正入迷的缘故,我就特别想继续玩下去,我顺口就接到:“马上,马上,一会就来!”过了三四分钟,妈妈又叫我去吃饭,我因贪玩就又说:“马上就好了,再等一分钟。
”就这样我一直推了十几二十分钟,都没去吃饭。
老妈终于发火了,冲过来就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拉了过去。
当初我还很反感妈妈。
可后来一想,妈妈也是为了我好嘛,何况是自己不对嘛。
《弟子规》中不是教导我们要“父母呼,应勿缓”嘛!自从读了《弟子规》后,便打算按照弟子规的规范来要求我自己。
希望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孝顺父母的儿子。
我一直很困惑一个问题,《弟子规》上说:“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它的意思是要先做到孝顺父母,和其他人友爱相处,等做到这几点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就要学习。
可是现在呢?两种规范倒了过来,子女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等学习完之后,如果有时间,再来尽孝道。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我们现在做的和《弟子规》上的规范有了很大的出入。
这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在品德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
但《弟子规》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我们的这些不足,大家一起去看吧!好好品味其中的内容,能让你越品味越有味道。
读《弟子规》有感2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古籍倍出,就算是泛泛之辈也能列举一二。
《弟子规》读后感(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这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
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修养品德、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
从《弟子规》中我们更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就是教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是,一切言行谨慎、讲信用。
对待大众平等仁和,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只有在能够做好这些之后,才“有余力,则学文”,如果做不好这些,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古人的这个教育原则,到今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文”上,却忽略了做人教育。
所设的品德课、政治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北国之后之后就是水过鸭背,什么也没留下,更别提深入骨髓的东西了。
不得不说,这是我们现代教育最大的失误。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家长,我们担负着教育子女、教育学生的重任。
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
首先做人父母者,就要为孩子的生活起居、家庭教育等负责,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仅要教给他知识,也应该教给他生活的道理、做人的修养。
当然,这要求我们自己就应该有一份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因此,不论是教师、家长哪种身份,我们既要教会孩子懂得“长者立,幼勿坐。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弟子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弟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其中“孝”“信”“爱”“仁”“学”何不是做人的道理与规则。
而现实当中,浮躁而又利益攻心的社会,还有几人能做得到上面五个字呢?对于“孝”字,也许因为亲情血缘的关系,对很多人来说还能时时的记起,还能记得老家年迈已高的父母,出门打工的兄弟姐妹,在节假日来到的时候,回到老家相聚一堂,在百忙中惦记着给父母兄弟姐妹去个问候的电话。
对于“信”字,信者,人言也!言必有信,言出必行,行必果。
这人、言、行、果的规范在这浮躁而又利益攻心的现实中,已经失去了原来赋予的含义。
做为父母,可以将对小孩的购买小礼物的承诺当成儿戏言。
“等老爸挣到钱给你买一电动的火车玩具”,“等老爸有空陪你去儿童乐园”……一次、一次的承诺落空。
老爸钱是挣到了手,钱却买了真的汽车,空闲时间却去打麻将,小孩心中的期待与梦在慢慢的长大中无情的消失。
小孩终于长大了,也开了一家公司,也学得跟他老爸一样没有一点基本的诚信,拖欠员工工资,也学老爸的承诺,在开年会议上讲了些诸如购买电动玩具的豪言壮语,甚至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真实“墨处于碳而黑于碳”,江山代代有后人。
时事淡然,“信”字受到无情的考验,合同、协议应运而生,诚信到今天,只能用“法律”来约束当初的豪言壮语了。
也许,明天小孩要老爸也签一份购买玩具的协议……至于“爱”“仁”“学”,诚信的基“石”已同“泡沫塑料”没有两样,爱是真爱吗?仁不是假仁假仪吗?而学又有何用呢?弟子规读后感2《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
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
让咱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仅能够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咱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这本书大概是说了:咱们要关心自我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我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弟子规读后感经典6篇
弟子规读后感经典6篇写好作文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写作文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冷静,更客观。
多练习写作文,提高文字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写作质量。
你写作文是不是感到脑中一阵混乱?我间续为大家整理了弟子规读后感经典6篇,为防遗忘,建议你保藏本页!弟子规读后感篇1《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详细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生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这句话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它充分体现出了做人要讲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是不行取的。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以前对电脑嬉戏非常着迷,只要一遇到鼠标,我就完全沉醉在电脑嬉戏的世界中,遗忘了时间,遗忘了四周的一切,与妈妈商定的结束嬉戏的时间一拖再拖,为此,妈妈大发雷霆,我才不得已关掉了电脑。
如今,我学习了《弟子规》,想想先人们的教导,反省我的行为,我感到非常的汗颜,做人是就应讲究信用的,信用是一个人的做人之本,假如一个连信用都不讲的人,他又怎样能够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呢?《弟子规》使我熟悉到了我以前所作所为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弟子规》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诚恳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靓丽的风景,少一些违约的承诺。
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荣。
总之,透过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我要把其中学到的道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弟子规读后感篇2在这次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本弟子规,读完后最让我感动的一句是:父母命,行句惯。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应当一听到就马上回答,不要渐渐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出去,有赶快行动。
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育我们必需尊敬而不行任凭,要将话听到耳朵里。
读《弟子规》有感(经典15篇)
读《弟子规》有感(经典15篇)读《弟子规》有感1“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题记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因父母的爱在我心中,让我贪婪地听吸着阳光雨露,将把我的一生覆盖。
读《弟子规》里的“放则考,”才猛然地反思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言行,让我深深地领悟到:在人生的旅途上,父母的爱所赋予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父母的爱更周全。
当父母多唠叨几句:“天气凉了,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
”我会很不耐烦地回答说:“知道了”。
殊不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想到平时自己感冒了,父母会担心地问这问那,带着我去医院,在厨房熬中药给我吃,给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
那我们呢?当父母生病感冒了,我们是否也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
”意思是说: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况重时,更要昼夜服待,不可以随便离开,那作为儿女的我们,做到了吗?我们从呱呱坠地时,父母的爱就无时不刻地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平日毫无节制地挥霍着爱的“支票”那我们是否有想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爱因为在心中,所以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清凉,早晨要看望你父母,看看父母昨晚睡得昌否安好,晚上要准备好床铺,让父母睡得安定,反思昔日自己对父母的关心,真是惭愧啊!惭愧!让我沉浸在爱的欢乐中,让我享爱在爱的温馨中,让我陶醉在爱的双臂间,让我偎依在受罪的怀抱里,让受罪永驻我心中,我将用我的爱去报答我的父母,附之行动,多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我相信我能做到,因为爱在我心中。
愿生活的芳香醇厚萦绕着我亲爱的父母,愿我全部的祝福揉进父母的心田,让父母的心中的花朵盛开如云。
读《弟子规》有感2暑假中,我在老师推荐下,读了一本名为《弟子规》的书,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为人处事也是有许多规则的。
《弟子规》读后感10篇
《弟子规》读后感10篇《弟子规》读后感1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确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后感,欢迎大家共享。
《弟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这本书是之一,少儿诵读经典是古代圣贤才智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的含义,他会使你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依据《三字经》编写的。
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大树,只有根扎的牢,树才会长得茂密。
做人,就要将最好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虚心敬重慈祥博爱的人,才能在今后生活,工作中立不败之地。
就像画画:让一个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副优秀作品的。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
功夫到,滞色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意。
”这几句话,感受最深,是受益匪浅的。
由于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中做的不足的地方,不能做事拖拖拉拉。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当是很简洁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事必定有一些原则,而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受到了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要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了《弟子规》就要把圣人教会贯彻到生活中。
然而“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告知我们早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
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瞬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现在的奇妙时间,要想更多的方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对比《弟子规》我每读一句话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他相处,我受益匪浅。
《弟子规》读后感2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弟子规》我从中读到了无论说话,还是办事,都应实事求是。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6篇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6篇《弟子规》优秀读后感【篇1】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
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
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弟弟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弟弟,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帮弟弟,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不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义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弟子规》优秀读后感【篇2】如《弟子规》中第三部分“谨”是修身的根本,它告诫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
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读弟子规有感(精选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弟子规有感1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去孝顺父母,说明他有一颗善良、孝顺的心,而《弟子规》中的“入则孝”正是表达了这种中心思想。
弟子规,说着简单,想做到却要花点功夫,孝顺是什么?是不是长大后有出息,不让父母丢脸,为了挣钱天天工作,没时间去看望父母,就帮父母买个大房子,让他们吃好,穿暖……这样做才算是“孝”吗?不,不完全是的。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就唱出了父母的心声。
其实父母最想要的是让自己的儿女陪在他们身边,让温暖随身相伴,关心并照顾他们,并不是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可以替代的。
我认为这才是“孝”的一部分。
读了《弟子规》,我受益匪浅,从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其中令我念念不忘的还莫属于这一句“冬则温,夏泽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回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我把自己与弟子规一比较,觉得自己与弟子规所说的差距很大。
想起旧事,我就觉得脸红。
冬天的时候,妈妈总在在我上床前,将电热毯加热,让我能直接感受到温暖。
有时妈妈忘了,我还会抱怨着让妈妈开。
夏天,天气闷热。
爸爸妈妈总是将最舒适的地方让给我,我也不相让,我行我素。
早晨上学,妈妈一次次地催我起床,我却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了。
有时候,妈妈发火了,我还在埋怨的在嘀咕。
直到自己感觉晚了,才很不情愿的起床。
比起弟子规所讲的,是不是正好相反呢?现在想起我的那些行为,我的心里就想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弟子规,让我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
本来,还以为拥有了财富,就可以给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现在才发现,不管是贫是富,只要有心,想要孝并不难。
朋友们,读读《弟子规》吧!也许,他将会改变你的人生。
读弟子规有感2小时候,妈妈教我背《弟子规》,那时候的我就像顺口溜那样一下子就背出来了,但里面的意思,我却不懂。
《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的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的读后感1我读了《弟子规》中的两句话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们,勿乱顿,致污移”。
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不要乱放乱摆,以免把衣帽弄脏。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王安石,他还有一个故事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宰相。
据说,他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太讲究卫生,极少洗澡,整天弄得脏兮兮的。
有一天,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商议国家大事。
谈话时,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看见后偷偷的笑了,可王安石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后来这件事成了朝中大臣们的笑料。
王安石虽然是有名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但他确实太不注重仪表了,我们可千万不要有他这种毛病哦!《弟子规》的读后感2《弟子规》是我们生活上的品德规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
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要谨慎。
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学习,在和别人交往时,要平易近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印象很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我从小生活在严厉的家庭中,父母对我各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
小的时候,我很听话,一直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
但是,我对父母的教诲和唠叨感到厌烦。
总是把他们当作耳边风,因学习成绩下降使他们伤心。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40篇)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40篇)《弟子规》读后感(精选40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读后感篇1读了巜弟子规》之后,我感触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在孝顺父母这方面,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爸妈养育我不容易,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外出赚钱供我读书识字,给我更好的生活,但是我都没有真正的关心他们。
哪怕我只为他们做一件小事情,有一次,妈妈下了班回来,就直接坐在沙发不动了,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腰有点不舒服,可能闪到了,妈妈坐一会儿,就去给你做饭。
”我听过后,我马上叫妈妈趴在沙发上,妈妈我给你揉揉,妈妈听后,感动的说我长大,知道心疼妈妈了。
有时候,我不听话,我还乱发脾气,妈妈多唠叨几句话,我都不耐烦了,我又会反驳她无话可说。
现在想想我真的太不懂事了。
我都不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我深感惭愧。
从今往后,我要孝顺父母,父母的教导我要认真听,要尊敬师长,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
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成为有用之才。
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快乐的生活。
《弟子规》读后感篇2平常我有很多不足,可我今天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这本书教育我要当一个勇敢,聪明,诚实,孝顺的人。
对照《弟子规》的教育,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行为,情不自禁地低下头一阵面红耳赤,我经常跟父母顶嘴,不听他们的教导,他们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我没做到《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一次,妈妈叫我吃早饭,可我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所以就随便应付了一声马上到,然后继续睡觉了。
等到我醒来已经是11点30了。
我飞奔到客厅,见妈妈已经早早地吃完了早饭等着我起床。
我愧疚地低下了头,尽管脸再红也没有用。
还有一次,我上英语补习班晚回家了半个小时,妈妈说我是不是不会背书留了下来?可我没有一点耐心,站在那的我暴跳如雷,于是,妈妈便去找老师问一下,老师说我英语课文不会背,于是我又火冒三丈,妈妈再一次问老师,可是老师说的还是原话。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28篇)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28篇)《弟子规》读后感(精选28篇)《弟子规》读后感篇1于是我无奈地拿着书,有气无力地哼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哼着哼着,几年前第一次学《弟子规》的情景又浮现出来:和蔼可亲的蔡礼旭老师笑眯眯地问我们,《弟子规》是用来干什么的呀?有同学回答是用来读的,也有同学回答是用来背的……蔡老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坚定地说《弟子规》是用来'做'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对照《弟子规》我发现我有不少地方还没做到。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有时只顾自己玩,对父母、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父母、老师没有打我是对我的爱护,我应该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从现在起要认真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赶紧坐好,认真的读起来。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爸妈叫我早点起床,要么锻炼身体,要么诵读经典,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我有点懒散,有点拖拉,这其实是浪费时间,看来,这又得改了。
爸爸教我'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走如风!'又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会提高学习效率,爸爸说这也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而'勿畏难,勿轻略。
'则是鼓励我在学习中要知难而上,不要轻易言放弃,要刻苦钻研,在钻研中获得乐趣。
当读到'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时,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读的就是圣贤的书,有些同学看一些不适合的书,读这些书,不但蔽聪明,坏心志,而且浪费了读好书的时间,损失可大了。
感谢爸爸又让我读《弟子规》,从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我要把《弟子规》当作我的良师益友,让它作为我生活学习的指南。
《弟子规》读后感篇2《弟子规》里有“入则孝”、“兄弟睦”、“出则悌”、“信为先”等篇章,“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就是其中的一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3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3篇]【弟子规心得体会第1篇】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因为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平时说话时要谨慎,不要随意乱说,要讲信用,说到做到。
再次,和他人相处时要平等待人,有爱心,与品德好的人交朋友,并学习他的优点和长处。
最后,在做到了以上这些后,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了。
以前我也明白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但没有把它们系统化。
原来“弟子”也有“规”啊!读《弟子规》,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句话:一句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一句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它的意思是: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恭敬敬的将父母的话听到心里。
当我们犯了错,父母责备时,我们应当顺从的听父母的教诲并且承担自己所犯下的过失,不可以顶撞父母,使他们伤心。
以前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虽然也知道这方面的道理,但就是做不到,经常顶撞父母,惹父母生气,我今后坚决要改正,做个听父母话的好孩子。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如果父母疼爱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那是极其自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讨厌子女,子女却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是有贤德的体现呀!这方面在以前我还真做不到。
以前只要父母一批评自己,哪怕是自己错了,心里也会想:父母现在对我不好,长大后我也不对父母好。
看来我是大错而特错了,今后我一定改正,做个孝顺父母长辈的好孩子。
这就是我初读《弟子规》后学到的道理和感想,写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弟子规心得体会第2篇】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规的内容。
第一句话就点明了弟子规是圣人们对我们的教导。
后面十八个字把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都概括了,弟子规本身就讲的是做弟子,做学生,做儿女的规矩,于是我们便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读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
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虚心向他学习,在和众人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让我印象最深的。
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
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
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
看他说的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在生活中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记得在弟子规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时候折纸折的十分好看,栩栩如生。
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的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她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
但是小珍却没有来,小珍失信了。
但宋庆龄一点也没后悔,她说:“小珍虽然没来,但是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
”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了人们的爱戴。
所以我们应该向宋庆龄学习,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不然就是言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读后感2想必大家都读过《弟子规》吧,《弟子规》里的内容蕴藏着许多道理,只要我们反复回味,就会有许多体会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很久才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
《弟子规》读后感(通用15篇)《弟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为清代康熙是山西绛州人李敏秀所作。
我早对这本书有所耳闻,当时,,我只知道“弟子规,圣人训”这六个大字,直至今日,我才得知我所知的那六个大字,仅仅是《弟子规》中的`一些皮毛而已。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程的。
此书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弟子规》第一章:总叙讲的就是作为学生,就要有学生的言行规范。
今天,我主要读了《入则孝,出则悌》这一张让我深有感触__主要讲孝,古代圣贤的教导,首先就是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
__让我明白父母生我养我谈何容易,就是这些,也够让我们感激涕零。
我们那还能不孝顺他们呢?从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不学习为大。
我们就算是不为自己,也为他们的养育之恩,就这些,我们难道不该报答他们吗?《弟子规》读后感2昨日,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名叫《弟子规》。
我把书翻了个遍,里面的内容很深奥,但读起来却是朗朗上口。
“泛爱众”是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了。
“泛爱众”,书里说,就是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
爱,是我们人类生活的纽带,父母爱我,我爱我同学,同学爱老师,老师爱国家,我只说了“爱”的一面,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小爱”吧,而“泛爱众”不仅说的是要爱所有人,还要爱地球上所有的一切,校园的花花草草,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应该去爱惜和呵护的。
也许有的小孩会说,爸爸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爷爷奶奶的爱是偿还无尽的。
是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甚至全世界的人们都以“爱”而连接起来,我们人类就能和睦相处,但这远远还不够,因为我们的吃穿住行,所有行动的一切都________于大自然,只有爱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真正的“大爱”!《弟子规》读后感3读《入则孝》有感——感激父母生命诚可贵,而这可贵的生命是谁给与我们的呢?这一切都是父母给与我们的。
《弟子规》读后感(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5篇)《弟子规》读后感1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叫你时应该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回用父母。
父母叫你做事要利索的去做,不要去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是对我们好,应该恭敬地倾听。
做错事了,长辈教导我们时应虚心接受,不能狡辩。
不能让父母伤心生气。
看到这儿我心里非常内疚,以前爸妈叫我我都不听,只顾玩,妈妈让我做事,我都叫姐姐去做,嗯,都把爸爸妈妈的话当耳边风,每当他们教我做人处事时,都不当回事,每当他们说我时,我都会顶嘴。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不懂事。
从此以后我要改掉这些毛病,决不犯错,听从爸妈的话,不再让爸妈伤心,做个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2《弟子规》成书于清康年间,以《论语·学而篇》的“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讲述了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的守则规范。
在《弟子规》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意思是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圣贤境界虽高,但循序渐进,常人也是可以达到的。
我们就像一株株幼小的苗,一朵朵娇嫩的花,需要精心的呵护和培养,才能健康成长。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少不了好书的陪伴,因为好书就是那暖暖的春风、涓涓的小溪、轻抚、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很多,古人的礼仪!《弟子规》读后感3《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国学的瑰宝文化之一,它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成的,它告诉学生我们在生活中,要孝顺自己父母,友爱兄弟之间姐妹,其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言语进行行为要诚实勤奋,小心使用谨慎。
我读读得很深,尤其这些话让我很深“家长叫,不该慢下来,家长点,不能偷懒。
父母教,必须听,父母负责,必须服从。
” 意思是父母打电话,应该及时接听,不允许长时间;父母有事要解释,要马上做,不要拖延和懒惰;父母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要恭敬倾听;做错事,父母责备接受不能让父母生气,难过。
《弟子规》观后感(通用13篇)
《弟子规》观后感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弟子规》观后感篇1看完《弟子规》后,我感觉它主要是规范了人的行为,每句话都有一个道理,每句话都发扬着一种思想,《弟子规》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形象全面。
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
在此我简单的写一下它给我在工作中的启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是指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之心,尊老爱幼。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要有责任心,养成有条理的做事方法。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列典籍,有定处,看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讲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习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弟子规》中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好,这些事就是大事。
《弟子规》观后感篇2《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
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
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精选20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精选20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弟子规的读后感篇1读完《弟子规》,感慨万千。
提笔,却迟迟不敢写下什么,深怕自己粗俗的文字亵渎了这神圣的篇章。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慎;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我只能用“总叙”来概括《弟子规》,因为再找不出更为精辟的句子了!首先,我学到的是“孝”。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小节中去表达自己的孝心。
“孝”,绝非每月给父母多少生活费,让他们住多么豪华的房子,而是,每天一个问候的电话,没事帮父母做些家务,是尽量满足他们对亲情的渴望,是亲有过,谏使更的修养,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关怀,是只求付出,不问回报的问心无愧!其次,我学到的是“谨,信”。
我觉得,“谨”也是讲要注重细节。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等要我们注意自己的着装形象;“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等要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是要我们言出必行,讲求信用;“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是要我们有十分把握时再作判断,凡是不可臆造其有无;“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是要我们有错必改,要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
再次,我学到的是“仁,爱”。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说明我们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提高和完善了自己的德行和修养;“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是在告诉我们,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要学会尊重他人;“行者高,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我们要用实力和智慧树立自己的威信;“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我们要心怀宽容与仁爱,把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刻在石头上铭记,把对他人的怨恨划在沙滩上随风而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的读后感(精选3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的读后感1
暑假,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叫《弟子规》,它描述的是一本圣人对晚生的教导,是学生学习的准则。
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这句话讲道:爸爸妈妈叫你时,你要立刻答应一声,让你做事情时,你的行动不能懒惰。
记得周末的一个早上,妈妈吩咐我起床后叠被子,我假装没听见,一声不吭地继续做我的事情,结果妈妈狠狠地将我批评了一番,从此后我长了记性。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它告诉我们:吃饭时不应该挑三拣四,不要饥一顿饱一顿。
我呀从小都不喜欢吃青菜,印象中有一次全家人在吃午饭的时候,爸爸给我碗里夹了一口青菜,我立刻将其夹给了奶奶,生气的爸爸吹胡子瞪眼睛,又给我碗里夹了更多的青菜,一直看到我将其吃光光才罢休。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这句话的意思是: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改正,就等于没有犯错误,如果犯了又没有意识到,并且还给自己找借口,那就是错上加错。
记得5岁那年冬季,我将妈妈的手表不
小心掉到了水盆里,妈妈问是不是我干的,我害怕的摇了摇头,撒谎道:“不知道,不是我!”后来还是被妈妈知道是我干得,于是我被“双打”啦!
《弟子规》这本书值得我学习一辈子,它时刻教导我要努力成为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弟子规的读后感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最近,我读了《弟子规》,令我受益匪浅。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我最喜欢这一句。
它讲的是:子路听说城中发生了大事,就驾车到城内,他冲在最前面,却被敌人的武士砍断了一条胳膊,帽子也掉落在地上,他大声说道:“等我把帽子戴好,再来杀!”说完,子路拾起帽子,戴在头上,然后从容而死。
它的意思是:帽子要戴端正,衣服的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系好。
放置帽子和衣服应当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顺手乱丢放,以免弄皱弄脏。
它让我明白了:仪表是一个人美姿的展示,是心灵的窗口,小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仪表习惯,就要从穿衣戴帽做起。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
它的意思是:事情虽然很小,也不要擅自为所欲为而不禀告父母;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让父母担心,这就是不孝的行为。
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能偷偷私藏起来据为己有;如果真的私藏了,
品德就有了缺陷,父母知道了,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很多小事情,我们不能为所欲为,而不告诉父母,要不然就会让父母担心难过。
我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长知识,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弟子规的读后感3
最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一本国学教材的书,也是儿童启蒙的经典读物。
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它的意思是: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事,那时,我还小,是家里的“小霸王”。
只要家里一开钣,我就健步如飞地奔到座位上,一屁股坐了下去,就开始自顾自的吃起来,还没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坐下吃饭时,我已经将菜盘给搅得一片狼籍,只剩下一些残羹了。
想到这,我真为以前的不懂事而感到羞愧。
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懂得了应该如何尊敬长辈,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之后,每当吃饭时,我总会先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搀扶到座位上,等全家人都到齐了,我才开始动筷吃饭。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还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如父母吩咐你的事,你不能拖延;你出门前,要和父母打一声招呼,回来时要面见父母,让他们知道你的习惯,这些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都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学习《弟子规》不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
思想升华的过程。
我会好好学习其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来鞭策自己,无论从思想上、品德上、学习上都要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