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缺乏专业人员支持、农技推广资金不足以及农技推广信息传播渠道不畅。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人员培训与引进、增加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以及拓展农技推广信息传播渠道。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升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农技推广工作效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农技推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期待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在农技推广工作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关键词】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问题、对策、人员培训、农技推广资金、信息传播渠道、人员支持、经费投入、未来研究方向、期待。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乡村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应运而生。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是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农村农业综合开发规划》要求,在乡镇建立的服务农业生产、农技推广、科技示范等一体化服务站点,旨在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农技推广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缺乏专业人员支持,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的专业性不够;农技推广资金不足,限制了工作的开展和效果;农技推广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广泛性。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如何更好地加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农技推广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促进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
通过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和农民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浅谈农业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业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培训农业技术人才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农业技术培训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浅谈农业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农业技术培训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培训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农村地区和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业技术培训资源却相对匮乏。
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农业人才的储备不足,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2. 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落后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比较滞后,培训内容和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
传统的农技培训模式以书面资料和课堂授课为主,而缺乏实际操作和实地指导,难以满足农民对实用技术的需求。
3. 农业技术培训师资力量不够由于农村地区的农业技术培训资源匮乏,导致了当地的培训师资力量也不足。
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技术培训师水平参差不齐,不能给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4. 农民对农业技术培训的需求不强一些农民对农业技术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的经验就是最好的培训。
还有一些农民由于文化素质的限制,无法理解和接受新的农业技术,导致他们对培训的需求不强。
二、对策建议1. 加大对农业技术培训资源的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农业技术培训资源的投入,扩大培训覆盖面,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业技术培训资源的投入应该加大,以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
2. 更新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应该改革农业技术培训体系,采用更加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培训方式,如组织实地考察和实地操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人才,提高农村地区农业技术培训的水平。
3. 增强农业技术培训师资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农业技术培训师资力量,如加大对培训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师的水平。
还可以引入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农业技术人才,鼓励他们到农村地区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摘要:在介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路径及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破解困境的对策,即政府应该鼓励高校以县域为单位培养在职研究生,强化农林高校培养农业推广人才的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中的政策与投入保障作用,确保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公益性,丰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学位类型。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困境;对策Distress and Strategy Analysis about Talents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tensionAbstract: The paths and distress of talents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tens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viewpoint that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 on-the-job postgraduate students with the county as unit, strengthen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raining talents at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tension, at the same tim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the policy and funding guarante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ublic welfar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tension, enrich the degree types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tension was pointed out.Key words: talents at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tension; talents training; postgraduate education; distress; strategy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32.5%,而中西部地区80%的农民都是50~70岁的老人,“空心化”的农村如何“养活中国”[1]已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迫切需要解决的命题。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用最高素质的人才研发出足够的优质农产品可能是解决“养活中国”问题的根本。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包括农业科技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业科技实用人才[2]。本文仅探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他们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群体,是沟通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桥梁。1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现状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存在总量不足、学历偏低、年龄老化等现象。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00,而我国为1∶1 200,平均每万亩土地不足1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3]。日本100%专门技术员和65.6%改良服务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学历层次更高,有将近一半的县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也占有一定比例[4]。“十五”以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包括农业科技人才的高层次人才,但是他们中大部分进入了省、市级科研部门、教学单位,真正进入基层的很少。自2003年以来,我国60%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很少或几乎没有农口院校毕业生进入[4]。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不含西藏)、直辖市的统计,2009年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县级及乡镇站)编制内人员85.69万人,其中,种植业36.70万人、畜牧兽医23.95万人、水产3.69万人、农机化8.94万人、经营管理10.49万人、其他1.91万人。种植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55.3%;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8.46%,大专学历人员31.64%;农机推广人员中33.3%有大专及以上学历[5]。2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路径分析目前,我国由各级农业科研院所、技术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站以及高职院校、农业大学等组成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比较完整,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培养也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研究所、技术服务中心和技术推广站等单一形式的培养范围小、培养对象分散且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不能保证高质量的培养效果;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合培养形式也面临着资源协调、资金投入、管理耦合等困境。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专业素质、推广技能还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技能、学历要求正在逐步高层次化,其理想的学p 目前,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学位授权平台主要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林业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都是于1999年批准设置、2000年试点招收研究生。林业硕士于2010年新增,2011年开始招生。林业硕士、兽医硕士专业性强,这两种类型的学位没有进一步细分成若干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综合程度高,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最初的种植、养殖、林业、渔业4个领域衍变成15个领域,分别是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保、养殖、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农村区域与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食品加工与安全、草业、种业、设施农业,至少涉及15个一级学科。2.2 以在职人员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截至2008年,我国专业学位已累计招生86.50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0万人、占28.4%,在职攻读招生61.90万人、占71.6%;截至2008-2009年度,我国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约48.97万人、博士专业学位0.70万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攻读专业学位为主,以2010年为例,当年授予的硕士专业学位80 640个、博士专业学位239个,两者之和占当年授予在职人员硕士、博士学位总数(102 658)的78.8%,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生、博士生占当年招生总规模的93.0%,在校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占90.4%,其中,硕士生群体占99%以上。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是对在职人员的一种学历、学位补偿以及知识结构的更新。我国在2000~2011年共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69 967名、招收兽医硕士研究生5 812人(表1),兽医硕士规模相当于农业推广硕士的8.3%。兽医博士招生单位只有7家,截至2010年,共招收兽医博士生561人,年均56人,规模很小。林业硕士为2010年新增类别,只能以全日制方式培养研究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在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培养的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份额很小,约占总规模的9.0%。2.3 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到2015年积极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类别增加1倍左右,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稳步发展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国家新增5万个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指标,但是当年完成情况并不好,以能统计的9所农林高校为例,当年国家增补专业学位指标1 220个,实际录取363个,完成率29.8%。到了2010年、2011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不仅将绝大部分增量用于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生,还按比例缩减了各个招生单位的学术型硕士规模,很快提升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规模。表2显示,2010年、2011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生规模分别占当年硕士生总规模的23.3%、30.0%,2010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生规模已与在职人员攻读专业硕士规模相当。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与兽医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林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了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全日制培养,培养单位包括农林类高校、中央农林科研单位、综合性大学,高校中有“985”高校、“211工程”高校、行业高校、地方高校等,高校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主体。3 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培养困境3.1 农林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农林类高校、科研单位应该是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林业硕士的主体单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全国农林院校中,涉农专业的学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15%~20%[6]。以两所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较大的农业大学为例,2009~2011年间,两所高校录取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林业硕士3种类别的研究生规模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总规模的25.4%、30.7%(表3、表4),3年录取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分别是119人、139人。但这两所高校近几年招收的在职农业推广硕士生规模都比较大,其在2009~2011年间招收的在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占总规模的48%~80%。近几年来,农林高校专业学位类别也在不断增加,新增类别只能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选择专业学位类别的自由度小,只能在领域间进行选择,因而,出现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规模大、比例高,但是领域间极度不平衡的情形。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考生,选择类别的自由度大,如选择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替代农业推广硕士,涉农的专业学位报考人员少,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录取人数骤降。多种原因造成农业大学没能成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主体。3.2 农业推广艰苦行业或领域人才培养困境农业推广硕士有15个招生领域,但是领域间人才培养规模差异非常大,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各个领域招生指标是分配的,领域的招生自由度非常小,差异不是很明显;而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的领域选择自由度就非常大,符合录取条件的原则就录取为所报考领域,不存在领域间的调剂问题,总体表现为传统农业领域、技术性强、专业性强的领域报考人员少、录取少,“软科学”领域报考人员多、录取多,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自设立以来对考生吸引力就非常大,2005年、2006年录取人数分别占当年农业推广硕士录取规模的34.4%、38.4%[7,8],而2007~2011年这种趋势愈加明显,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录取人数占农业推广硕士总规模的46.2%,而传统领域或专业性强的领域如林业领域也只占总规模的9.3%,不仅如此,招生单位平均录取规模也属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最多(表5)。3.3 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近年来生源职业背景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报考生源毕业于非农(林)高校、非农(林)学科的人多,从事非农业推广、非农业技术开发、非农业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多,行政干部比例较高,在农业推广工作一线的报考人员少[7]。目前已就读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中,科技人员大概占1/3,教师与行政干部大概占1/2,其他人员大概占1/6。科技人员一般来自市区级以上的农科院及农科所,教师主要来自职业技术学院,真正来自基层、来自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的人很少[9]。4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对策分析2012年中央1号文《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改善基层推广条件及职工待遇非常必要,但同时必须加快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推广能力培养,如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与知识更新;同时要通过全日制培养方式大量培养综合素质高、推广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解决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4.1 彰显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公益性特点目前,各培养单位对培养在职人员或多或少都存在利益驱动,办学过程中对培养对象特别是职业背景等把关不严,因为初试科目不涉及专业,复试时虽然涉及专业知识考核,但由培养单位自主完成,一般情况下只要初试科目过了最低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就能被录取,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职业性、学以致用等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出现大量在职人员报考农村区域与发展等领域的现象。《意见》强调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特性。农业教育尤其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等公益性特性,教育部、农业部等部门应联合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必须破除高校单纯为追求利益而培养人才,而应将为基层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进行考核。当然,前提是国家有足额的专项经费保障培养单位的正常培养成本支出,保证培养质量;同时,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考生积极报考农林牧渔等传统农学专业,并鼓励优秀学生攻读这些专业的研究生。4.2 以县域为单位集中培养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在职人员攻读学位采取的是“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但实践表明,在职人员攻读学位最大问题是“工学矛盾”,而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工作任务更重、工作量更大,更没有时间集中到高校学习,这可能也是他们除了经济原因之外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效益,相关部门应制定近期及中长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规划,包括相关鼓励政策,并打破现行的不允许培养单位到本单位之外的地方“办班”的藩篱。人才培养单位应主动到基层“办班”,实施以学科领域或职业领域为单元的规模化培养。根据在职人员特点与区域特点制定灵活的培养方案,加强理论课程与前沿课程教学,加强实践技能培养,以实际问题为学位论文选题,在培养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同时,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瓶颈问题,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而对于学历层次较低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培养与培训,例如,让他们先取得本科层次的学历,再开展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开展职业能力与知识更新培训等,构筑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立交桥”。4.3 强化农林高校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主体责任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业大学同样面临社会世俗偏见。2002年1月12日,全国56所农林高校举行院校长联席会呼吁摘掉“农林高校”的招牌;2004年8月5日,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农林高校改名的呼声再起。近几年来,不断有农林高校通过合并等途径进入综合性大学;没有改名或合并的农林高校则努力向综合型、研究型大学转型,虽然保留着农林高校的头衔,但其学科专业越来越综合,非农专业数量增加,并占据农林高校学科专业的主体地位;农林高校中农林类专业学生从1988年的84.86%下滑为2006年的35.56%,并有进一步下滑趋势[10]。一方面存在农林高校的招生难、就业难、人才引进难等现象;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兼有农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农林高校有良好的发展时机。因此,农林高校首先要定好位,将培养高质量各类型、各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作为学校的主体责任,加强学科建设,创新学科内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及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层面应在政策与投入方面保障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地位、调动农林高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保障农林高校农学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4.4 逐步丰富高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类型目前,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专业硕士学位仅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和林业硕士等,专业博士学位仅有兽医博士。事实上,在行业分化呈现加快发展势头的大背景下,如果以行业关联度高、需求迫切为标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类型和层次上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增设畜牧硕士专业学位、农业推广博士专业学位等,既可以丰富和完善高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类型和培养体系,也有利于建立符合国情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教育与生产的有机结合,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1] 吴秋余.空心化农村如何“养活中国”[N].人民日报,2012-3-20(9).[2] 武忠远.农业科技人才分类开发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3] 陈伟民,汤红东,陈金凤,等.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6):287-288.[4] 柏振忠.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5] 秦方,王凤忠.加强农技推广人员能力建设促进农业科研发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2):43-45.[6] 李华,陈飞平.江西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应用机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5):115-117.[7] 秦发兰,汪华,柴倩,等.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现状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8(7):73-76.[8] 唐仁华.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7-120.[9] 王凤忠,欧百钢,晁伟.农业推广硕士录取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49-53.[10] 陈然.我国高等农林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人才培育困境及应对建议
河南农业2023年第13期(三)相关服务体系缺失1.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和保障性有待提升。
很多土地流转仍然以口头协议达成,即使有合同协议,其双方权责也不明晰,规范流转合同的普及和辅导咨询不充分。
2.农业保险普及率低。
农业受自然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对农企、合作社和种植户来说,农业保险体系的不完善将无法降低其生产经营所面临的自然风险。
3.融资困难。
在农村的金融网点比较少,农业类贷款的种类少、门槛高,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项目缺乏。
4.财政资金的保障和监管力度不够。
在资金的使用来源、实施范围、项目内容等方面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同时存在很多无实质性经营、无农民成员的“皮包”“空壳”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套用财政补贴等问题。
年全国培育高素质72.5%,人均带动农年全国农广校3.99万人;2021年11.64万人,其中招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了农民教育培训和服务职能。
(四)加强政府服务支撑保障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和对小农户的引导带动,鼓励二者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把发展成效和辐射带动小农户数量等纳入评价指标,从金融支持、物质奖励、精神肯定等方面予以鼓励支持。
注重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尤其是县域产业经济,在产业链上实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的融合。
整合优化财政资金,完善农业融资贷款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营造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政策环境。
(责任编辑 刘素芳)KEJIAO XINGNONG科教兴农(本栏目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支持)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存在问题:
1.人才匮乏。
农业技术人才数量少,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人才断层,老同志缺乏精力培养新人;人才引进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岗位吸引力差,
年轻人积极性差,新鲜血液严重不足。
2.素质和能力低。
知识储备不足、结构老化,缺乏时间学习;专业不对口,缺少真才实学;向农户推广技术服务偏重纯理论,抽象、不实用,流于形式。
3.配套服务不完善。
培养方式落后,教育培训不到位,学习渠道少。
4.管理模式陈旧。
考核制度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到位。
缺乏责任连带、部分农业技术人才责任感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工作实效性过低,工作流于形式得过且过,严重缺乏工作积极性。
对策建议:
一是保障农业技术人才“好用”。
1.加强技术人员思想道德教育。
养成吃苦耐劳,爱岗敬业
,刻苦钻研,勤学好问的工作态度。
2.提升技术人才业务本领。
加强对口业务培训,打造业务能力强,有真才实学,知识技能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农业技术人才队伍。
3.注重工作方式创新。
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向农户传技术;收集农户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坚持“三味”原则:原味,讲土话;鲜味,讲最新农技知识;甜味,对农户形成正面激励。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业科技推广是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技人员不足、农民接受程度低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技人员不足农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能够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目前我国农技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科技推广的需求。
一方面是因为农技人员的薪酬待遇较低,吸引力不足,导致人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技人员的培养渠道不畅,导致新人稀缺。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对农技人员的投入,提高其薪酬待遇,提高吸引力,留住人才;二是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二、农民接受程度低农民接受程度低是另一个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缺乏了解和信心,对农技人员提供的技术指导心存疑虑,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品种。
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还阻碍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和接受能力;二是组织一些示范村和示范户,通过实际操作和效益展示,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信心。
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科技推广机构布局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范围窄等方面。
这导致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够精准和有效,无法充分满足农民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对科技推广机构的建设,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促进各类科技推广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共享,提高推广效率和质量。
四、信息传播渠道不畅目前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导致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了解不够,降低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性。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农业科技的推广难题与发展建议
农业科技的推广难题与发展建议一、农业科技的推广难题农业科技的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然而,面对推广农业科技时存在一些困难,这些困难主要集中在人员培训、信息传递、投入奖励和政策支持等方面。
首先,人员培训是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中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农民缺乏科学种植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掌握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此外,人力资源短缺和高素质专业人才不足也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因此,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加强针对性培训,并且鼓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其次,信息传递是另一个困扰农业科技推广的问题。
在大部分中国乡村地区,信息渠道闭塞、网络覆盖较差,导致很多优质科技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给农民。
尤其是对于老年农民来说,他们更习惯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他们对新技术接受度低。
因此,在推广农业科技时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如农村电视、广播、讲座和示范现场等,以确保信息能够全面、准确地被农民接受。
再次,投入奖励是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尽管推广农业科技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存在较高的前期投入风险,许多农民仍然持观望态度。
因此,在政策制定上应考虑提供适当的经济奖励措施,鼓励更多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来。
二、农业科技发展建议为解决以上问题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以下是我提出的一些建议:1. 增加人员培训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乡村教师培训水平;并鼓励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到乡村地区进行培训和指导工作。
2. 完善信息传递渠道: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速度,保障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便利性。
同时,可以组织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活动,如开展科普讲座、组织示范现场等。
3. 制定激励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措施。
例如,通过提供补贴或减免种子、肥料和农药等物资的价格来吸引更多农民积极参与到新技术试验和示范中来。
陕西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与对策
在杨 凌形成 了“ 以大 学教授 为龙 头 、 以示范 基地 为
载体 、 以农 技 人 员 为 主 体 ” 农 技 推 广 模 式 , 洞 的 在 南 市 白水 县 建 立 了 首 个 苹 果 试 验 示 范 站 , 眉 县 在
成立 了猕 猴桃试验 站 等等 , 速 了农 业科 技 『“ 加 l 落 勺
地生 根”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北 农 林 利・ 大 学 在 农 两 技
效 益 。截止 到 2 0 0 9年底 , 仅西 安市 就 已建 成农村
业 科 技 推 广 过 程 中 发 挥 了 檄 其 重 要 作 用 , 伞 闻 在
综 合信 息服 务站 24 2个 , 中 阎 良、 1 其 高陵 、 塔 、 雁 临潼 四个 区 县 已 实 现 了农 村 信 息 服 务 1 0 覆 0
1 陕 西 农 业 科技 推 广 的现状
1 1 信 息 入 村 工 作 成 效 显 著 .
自20 0 7年 起 , 陕 两 省 公 信 厅 和 信 息 管 理 局 在
等 部 门的大 力推 动 下 , 息 网络 体 系建 设 和信 息 信
服 务 工 作 得 到 了 较 快 的 发 展 , 别 是 信 息 入 村 工 特
题 , 法 有 效 适 应 市 场 经 济 的发 展 。对 此 , 国 中 无 我
央 政 府 给 予 了 高 度 重 视 , 断 出 台 相 关 政 策 以 』 不 儿 j
通 过合理 运用 和 调动 科 技 资 源 , 突 出创 业 以 为工作重 点 , 以培育 和发展优 势产业 为 主线 , 西 陕
收稿 日期 : 0 0 1 一 O 2 1 — 1 l
范 丽 内率先 对 大学 创新 模 式 进行 了 实践 与 探 索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问题及对策[摘要]就农村科技推广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深化科技推广培训在基层的投入力度,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科技推广培训;存在问题;对策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
如何抓好基层培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三农”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2]。
1存在的问题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重点在乡镇、关键在农村。
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培训覆盖面不广和工作难开展的现象依然存在[2],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1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由于农业“弱质产业”和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弱化、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造成大多数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使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在乡镇一级失去了同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搭接,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到了乡镇便出现断层,难以推广到农民家中。
同时,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缺乏有效技术培训指导,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1.2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偏低;再者,受编制的限制,许多基层农技培训机构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人才出现“断层”,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培训的要求。
1.3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一方面,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研究课题不适应实际需要,农户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供给短缺,科技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时代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难题及解决策略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难题及解决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和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如缺乏专业人才、传统推广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不高以及资金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探索新的推广模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接受度,以及通过多方合作解决资金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未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不懈努力和探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逐步迈向更加专业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2. 正文2.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难题缺乏专业人才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他们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无法有效地传播新技术和理念,影响了推广工作的效果。
传统推广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是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进行,但这种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技术推广的需求,需要创新推广模式。
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不高也是一个问题。
部分农民对新技术缺乏了解,对其效益和可行性存在疑虑,导致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影响了技术推广的效果。
资金问题也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挑战。
由于经费有限,很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无法得到充分支持,限制了推广工作的范围和效果。
针对以上难题,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探索新的推广模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接受度、多方合作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方向。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推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2.2 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专业人才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策略
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策略农业技术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来解决,以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标。
以下是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策略:1. 农民技术意识的薄弱。
农民往往对新技术缺乏了解和认同,对技术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策略:开展农技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技术学习能力和意愿,增加技术推广的可持续性。
2. 缺乏有效的技术交流机制。
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方式,导致技术推广过程中信息传递不畅,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
策略:建立健全技术交流平台,组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促进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的互动,提高技术传播的效果。
3. 农民对技术推广效果的不信任。
由于技术推广的效果和效益难以直观地展现,农民对技术的效果持怀疑态度,影响了他们对技术的接受和应用。
策略:加强技术推广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反馈并公示推广效果,通过实施示范项目和技术示范,提高农民对技术的信任和认同。
4. 缺乏适应性的技术推广策略。
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不同,一刀切的技术推广策略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策略: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农民群体,制定差异化的技术推广策略,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环境和资源禀赋,提高技术推广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5. 缺乏长期支持和服务机制。
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技术的传递,而忽视了对农民的长期支持和服务。
策略:建立技术推广和服务的长效机制,包括技术咨询、培训、技术指导等,帮助农民解决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技术推广的持续性和效果。
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通过综合措施来解决。
这包括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意识提升,改进技术推广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加强技术推广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制定差异化的技术推广策略,以及建立长期的支持和服务机制。
通过这些策略的落实,可以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难题与解决对策
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难题与解决对策一、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难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首先,知识传递与转化不畅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量研究成果封闭于学术界或研究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渠道将此类知识传递给实际生产者。
这导致了许多实用性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科研成果无法得到应用,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其次,缺乏精确定位目标受众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田和作物具有差异性,同时养殖户、种植户之间也存在差异,因此统一推广模式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
如果没有准确确定目标受众,就很难精准推广,并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再次,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也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讲解和普及农业科技时,必须考虑到农民的教育背景、阅读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引导工作,一些复杂或先进的农业科技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可能过于抽象或难以理解。
二、解决农业科技推广难题的对策为了克服以上困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科技在农业中更好地应用:1. 加强国家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补贴、奖励和优惠政策,鼓励各界投身于推广农业科技。
同时也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为沉淀于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提供资金支持和转化渠道。
2. 建立健全知识共享与传递机制。
加强学术界、企业和农民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起多方参与的知识共享平台。
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改善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促进科技推广的顺利进行。
3. 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分层施策。
详细调研了解不同地区和养殖户、种植户的需求差异性,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农业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也逐渐增长。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制亟待改善、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也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任务之一。
部分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有着必要的说明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2 问题意识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培养不足等方面。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低,导致我国农业科技跟不上国际发展步伐。
由于农业科技行业的薪资待遇不高、发展空间有限,许多优秀人才选择流向其他行业,造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对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不足,导致农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
亟需加强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提供技术支持,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
许多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导致农村缺乏人才支撑,农业科技水平难以提高。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轻人才较少。
这种结构不利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也不利于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农业技术培训的困境及对策
农业技术培训的困境及对策首先,农业技术培训的困境之一是信息传递困难。
农技服务机构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常见。
农民往往无法获得及时、准确的农业技术培训信息,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
对策之一是加强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包括建立农业技术培训网站、农技服务热线等,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此外,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如手机短信、APP等渠道,向农民推送相关农技培训信息,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农业技术培训的困境之二是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目前一些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存在着“一刀切”的问题,培训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不符。
对策之一是要加强需求调研,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同时,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建立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此外,在培训时还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农民亲自动手,培养实际技能。
最后,农业技术培训的困境之四是师资力量匮乏。
农业技术培训需要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来进行指导。
然而,目前师资力量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策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包括培养农业技术培训师、吸引有关专业人士加入农业技术培训队伍。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如线上培训、集中培训等,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发展阶段的需求。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培训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一些困境。
通过加强信息传递、调整培训内容、加强师资力量、建立有效互动机制等对策,可以推动农业技术培训的改进和优化,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是保障农业现代化、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以及对策。
问题1: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在应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后面。
这不仅限制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带来困难。
对策:加强基础研究投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引导大学、科研院所重视基础研究,鼓励基础研究人才深入钻研领域的本质规律,提高农业科技的根本性和前沿性。
问题2:农业科技应用能力的不足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科技应用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这会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对策:加强应用实践环节的培养加强应用实践环节的培养,是增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平台,如实验室、农业实地、农户家等等。
其次,注重实际应用经验的传承,通过产学研合作、相关企业和农户等的合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科技服务能力。
问题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结构不合理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较低,这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现产业化意义重大。
对策:加强中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中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从一定程度上讲,中高级人才的数量质量能够决定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各级农业行政机构更多考虑实施育才计划,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农业科技兴业。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及出路
农业资讯NONGYEZIXUN 农技推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及出路田仙桂(巴东野三关农业服务中心,湖北巴东 444324)摘 要 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围绕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首先简单分析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目前面临的困境,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措施,能够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序展开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困境;出路1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1.1 领导对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重视,思想比较陈旧 从我国现阶段农业的发展状况来说,农民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向往与农业部门的工作重点与职能之间有着非常大的矛盾,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领导的管理思想比较落后,不能准确地认识到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导致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农业部门一部分领导的年龄偏大,对于新知识、新思想的接受度不高,平常也不注重学习新技术,在日常工作中会按照比较陈旧的模式进行,缺乏创新能力,造成的最直接、最明显的一个后果就是在进行基层农业科技的推广中,推广方式比较单一和落后[1-3]。
具体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市场也充分迸发出发展活力,如果推广方式比较落后,就会有很大的矛盾,比如我国由于没有独立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现阶段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也没有真正了解农村的需求,导致在具体落实中仍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1.2 部分农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上达不到标准 目 前,我国的农业技术人员存在这样一个特点,即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水平不高以及人员分配比较城市化等。
从整个大趋势来说,近年来,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哪怕是现在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会选择农业,同时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也不愿吃苦,不愿意深入基层去工作、去做调研,更多的人愿意在城市里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即在基层、在农村或者说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岗位上,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对于新知识、新理念以及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落实[4]。
浅谈农业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培训设施简陋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许多 培训场所设施简陋,缺乏 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教学设 备,影响培训质量。
师资力量薄弱
农业科技培训教师的待遇 和职业发展受限,导致优 秀教师资源流失,影响培 训效果。
培训形式受限
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开展 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如实 地指导、网络培训等,限 制了培训范围的扩大。
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得到了提高 ,农业现代化发展得到了推动。
某农业企业员工培训实践
培训目标
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促 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培训内容
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生产管 理、农产品质量控制等。
培训方式
采用内部培训、外部专家讲解、实地 操作等多种形式。
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 平得到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 展得到了推动。
03
CATALOGUE
农业科技培训对策与建议
加强培训需求调研与规划
总结词
了解需求、科学规划
详细描述
农业科技培训应当充分了解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时间和方 式。通过深入调研,掌握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培训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与农民的生产实际 紧密结合。
THANKS
感谢观看
农业科技培训的挑战
农业科技培训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匹配、培训方式 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未来农业科技培训的趋势与展望
多元化培训模式
未来的农业科技培训将更加注重多元化、个性化的培训模式,根据农民需求和农业生产特 点,采用现场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和农民参与度。
新时期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基于此,本文围绕新时期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有效对策1主要存在的问题1.1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导致农民缺乏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指导服务。
此外,现有的培训机构还存在管理混乱、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接受培训的能力和效果。
再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弱化,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入资金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
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得到有效监督与评估。
1.2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许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加之部分地区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使得他们很难理解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因此,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受编制的限制,许多高校农科院校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而且大多集中在大城市或重点城市,人才出现“断层”现象,造成农村教育落后的现象。
1.3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一方面,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迫,农民对新技术应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
同时,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让农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新技术产品。
不过,上述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探索适合当地农民需求的新型培训模式。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靳哲赵玉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9)[摘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基于此,本文分析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结构不均衡、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措施不到位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如加强人才的自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04-24-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弱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科技创新是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人才考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1.1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国情的需要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均严重不足。
同时,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耕地面积还将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显著。
要想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
1.2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单纯依靠增加农产品数量或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收入的潜力已经不大。
通过提高农业效益来实现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要想实现这种战略式的转变,必须依靠一支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进行创新,从而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1.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农业国际竞争,特别是随着国外农产品大量涌入我国,我国农业科技竞争不断加剧[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介 绍 我 国农 业科 技 推 广 人 才 现 状 的 基 础 上 , 析 了农 业 科 技 推 广 人 才培 养 路 径 及 存 在 的 困境 , 在 分 提 出 了破 解 困境 的 对 策 。 政 府 应 该 鼓励 高校 以 县 域 为 单位 培 养在 职研 究 生 , 即 强化 农 林 高校 培 养 农 业 推 广人 才的 主 体 责 任 . 化 政 府 在 农 业 科技 推 广 人 才 培 养 中的 政 策 与 投 入 保 障 作 用 , 保 农 业科 技 推 广人 强 确 才培 养 的 公 益 性 , 富农 业 科 技 推 广人 才培 养 的 学位 类 型 。 丰 关键 词 : 业 科技 推 广 ; 才 培 养 ; 究生 教 育 ; 农 人 研 困境 ; 策 对
o d r o n u e h pu lc r e t e s r t e b i wef r o ae t tanig f g c lur l ce tfc nd e h l gca e tnso la e f t ln s r i n o a r u t a s in i a t c noo i l xe i n, e rc t de r e i i n h he i ge
A bsr c t a t: Th pah a d ite s f ae s r i ng f g c t a s in i c nd e h l gc l xe i wee e t s n d srs o tlnt tani o a r ul i ur l ce tf a t c noo ia e tnson i r an lz d, a d ay e n
tp s o h a e t r i i g o g c l r s in i c a d tc n l gc l e tn in wa on e u . y e f t e tl n s tan n f a r u t M ce t n e h o o ia xe s s p i td o t i u i f o Ke r s ae t a g c l r ls in i c a d tc n lg c le tn in;tl n st i i g o tr d ae e u a in it s ;srt g y wo d :tln s t r u t a c e t n e h oo ia xe so ai u i f a e t r n n ;p s a u t d c t ;d sr s t e y a g o e a
te v w on ta gvrm n hud e cuaecl gsad u i rie ri o —h -o ot au t s dnswt te cu ・ h i pit h t o e e tso l n org o ee n nv sist n n— ejb ps rd a t e t i h on e n l e t a t g e u h ・
t rl s in i c a d tc n lg c l e tn in, a h a i , g v r me t s o l r v d h oiy a d f n i g g a a te i u a c e t n e h oo i a xe so i f t t e s me t me o en n h u d p o i e t e p l n u d n u r n e n c
t a i , sr n t e t e y s un t te g h n h ma n r s o i lt o g iu t e nd o e ty ol g s n unie st s n r i i g ae s t g e l i e p nsbii y f a rc lur a fr sr c le e a d v rii i ta n n tlnt a a r u - e i
我国“ 十亿 人 口 , 八亿 农 民” 的局 面早 已不 复存 在 ,全 国农业 从业 人 员 中 5 0岁 以上 的 占 3 . , 25 而 % 中西 部 地 区 8 % 的农 民都 是 5 ~ O岁 的老 人 , 空 O 07 “
第 5 卷第 1 1 5期
2 2年 8月 01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Hu e bi Ag iut r l c e c s rc l a S in e u
V0 . 1 No 1 1 5 .5
Aug , 01 .2 2
农业科 技推 广人才培养 的困境与对 策
秦发 兰 , 华 汪
中图 分 类 号 : 3 43 G 4 F 2 .; 6 3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4 9 8 1 (0 2 1 - 3 6 0 0 3 — 14 2 1 )5 3 7 - 5
Dit e s n St a e y An l ss a u l n s s r s a d r t g a y i bo t Ta e t Tr i ng f Ag iulur l ce tfc a a ni o r c t a S i n i nd i
Te hn l g c l Ex e so c o o ia t n i n
QI a ln W A a N F -a , NG Hu
( rd ae S h o ,H ah n r ut rlU ies y, h n 4 0 7 C ia G a u t c o l u z o g Ag c l a nv ri Wu a 3 0 0, hn ) i u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