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是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1. 个人防护装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2. 感染控制:护理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以避免感染的传播。
3. 工作场所安全:护理工作场所需要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包括清洁、通风和垃圾处理等。
4. 接种疫苗:护理人员需要按照规定接种相关的疫苗,以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5. 健康监测:护理人员需要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感染风险因素,以及是否有相关职业病症状。
6. 心理健康支持:护理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需要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辅导。
7. 职业培训:护理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职业培训,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医疗设备和器械,以及急救等技能。
8. 休息和休假安排: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平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不同地区和机构可能有所区别,具体的制度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实际情况来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护理人员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患者提供专业、安全、优质护理服务的重任。
然而,护理工作环境复杂,存在诸多潜在的职业安全风险,如生物安全风险、化学药物风险、物理损伤风险等。
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职业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伤害的发生。
2. 科学防护: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确保防护效果。
3.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行为,降低职业安全风险。
4.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职业防护措施的效果,不断完善和优化防护制度。
二、生物安全风险防护措施1.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2. 防护用品使用:护理人员在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的操作时,必须佩戴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
3. 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降低通过手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4. 消毒隔离:按照医院感染控制规定,对患者用物、环境进行有效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 培训教育: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生物安全风险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能力。
三、化学药物风险防护措施1. 防护用品:使用化学药物时,护理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2. 通风设施:加强实验室、药房等化学药物使用场所的通风设施,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3. 培训教育: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化学药物风险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能力。
4. 废弃物处理:按照医院废弃物处理规定,对使用后的化学药物容器、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四、物理损伤风险防护措施1. 机械损伤:在使用锐器、搬运重物等可能导致机械损伤的操作时,护理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姿势,避免损伤。
2. 跌倒坠床:加强病房、走廊等场所的安全设施,如安装扶手、防滑地面等,降低跌倒坠床的风险。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护士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和医生一样都在救死扶伤。
但是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位群体。
危害护士执业安全的因素有机械,物理性,化学性,心理性,工作环境,这些相关损伤因素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管理者要建立适当的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以减少护士职业病的发生,增强护士职业安全性。
生物因素:经血液传播疾病种类有____多种,最常见的包括HBV、HCV、HIV等。
据研究,含病毒浓度最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化学因素:护士每天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用于各种物品的消毒,这些消毒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缓慢的,不会迅速表露出一些自觉症状,往往容易被护士所忽略,但这些药物可以释放、挥发到空气中,有些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被人体直接吸收,对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化疗药物,护士在配制和接触这些药物的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直接吸收,剂量虽小,但因蓄积的作用,便会造成白细胞减少、流产率高,甚至致癌、致畸等危害。
放射也是护士职业损伤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治疗释放出来的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力很强,如果放疗护士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放射线,会造成有机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等。
环境因素:三班倒扰乱了护士的生物钟,可引起失眠、饮食代谢紊乱、慢性疲劳。
同时,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的认知能力和神经性行为的影响也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一为注意力下降,警觉性降低;二为认知能力下降,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三为记忆力下降;四为经常感疲乏,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觉疲劳、无力;患者的痛苦表情、患者及家属的无理刁难均可使护士产生不良心境。
另外,护理专业在社会中的各种评论及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也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及消极情绪。
防护对策防止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护理部及科室应组织学习,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及职业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
第三条医院应当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能力。
第四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用品,不得违反规定操作。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保障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第六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等,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需求进行选择。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应当佩戴手套,并在操作完成后进行手部消毒。
第八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应当穿戴隔离衣、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第九条护理人员在使用锐器进行操作时,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锐器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放入专门的锐器盒内。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消毒剂和灭菌设备,保证医疗设备和物品的清洁、无菌。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粘膜部位。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三、职业伤害处理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伤害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为受伤的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支持,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对发生的职业伤害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
护士职业防护制度护士职业防护制度「篇一」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2023年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
2023年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5篇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要求1.建立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发现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务处。
一旦发生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本科室主任和医务或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进行必要免疫接种。
工作人员患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期间应暂时离开直接触病人和无菌物品的工作岗位。
进行消毒工作的相关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紫外线、微波消毒时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露,按照国家规定定期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使用。
对环氧乙烷灭菌及低温等离子灭菌还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及操作不当造成的伤害事故。
(4)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
(5)使用和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人体的'刺、割等伤害。
3.医院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
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工作时间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和外环境。
4.放射性防护要求: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放射性防护有关知识,按照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
一旦发生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科室主任,按照医院关于“放射事故医学相关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处置。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遵循《护士条例》规定,护理人员执业,有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护士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
(二)、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三)、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四)、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伤的措施。
(五)、鼓励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心理课讲座,缓解因工作压力和暴力威胁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六)、护士在配制化疗注射用药时,应在负压垂直层流生物仓内配制和供给,避免化疗药物配制中的污染;配置时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穿一次性隔离衣;怀孕和哺乳期的护理人员应避免接触化疗药物。
发生有毒化学物质/化疗药物外溢时,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紧急处理预案》等制度。
使用过的废弃物应放置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物蒸发污染室内环境。
(七)、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的报告流程:1、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护士或工勤人员报告护士长、医生报告科室主任)及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
2、当事人完整填写登记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伤)登记表》。
同时由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签字。
3、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尽快记录职业暴露情况。
当事人就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或皮肤科,根据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及皮肤科专家处理意见进行相应的评估、检查、治疗、尽可能在24h内采取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护理人员在进展护理操作或进展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开发生职业暴露。
〔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实行最根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三〕以下状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解除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展清洁消毒时。
〔四〕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五〕在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依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实行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实行双向防护。
〔六〕准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七〕准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展清洁消毒。
〔八〕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开造成穿插感染。
〔九〕假设发生职业暴露,应马上实行紧急处理措施,并准时上报,依据医院规定进展相应的身体检查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1 依据公正、鼓励、竟争的原则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综合量化指标、评论标准及考核项的分值等内容。
2每月一次对全院护理人员进展绩效考核。
3考核过程中必需坚持公正、公开原则,比照绩效考核标准对全部护理人员进展考核,同一岗位执行一样的考核标准。
4考核评价完毕后,考核者应准时与被考核者进展沟通,将考评结果告知被考核者。
5假设被考核者认为考核结果不公正,与考核者沟通无效,并且有证据的状况下可以启动考核结果申诉程序。
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在接到员工考核申拆后的5 个工作日内赐予解决。
6考核结果将于年度评优、培训要求、奖金发放等方面挂勾。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1.为标准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行为,制定此评估制度。
2.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根本的现状和诊疗效劳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诊疗〔手术〕方案〔打算〕供给依据和支持。
3.患者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病人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包括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3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护理工作行为,确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2. 依据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在保护护理人员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作人员等。
三、职业防护措施1. 劳动安全防护(1) 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2)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做好健康档案记录。
(3) 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4) 在进行病人护理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受伤和事故的发生。
2. 个人卫生防护(1) 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工作服和个人衣物。
(2) 员工在工作前必须进行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洗手剂进行有效的手卫生。
(3) 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积极治疗。
(4) 护理人员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过期食品和不明来源的食物。
3. 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1) 护理人员应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护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滥用权力和侵犯病人的合法权益。
(3) 护理人员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病情信息。
(4) 护理人员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职责和义务1. 护理人员的职责(1) 遵守本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2) 保护病人的安全和权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 坚守职业道德,不得触犯法律法规和护理伦理。
(4) 及时报告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2. 护理人员的权利(1) 享受法律规定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
(2) 参与职业培训和提升,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5篇)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病房护士长负责护士的职业安全监管工作,在医院现有条件下提供防护设备。
2、护士在执业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3、严格按照化疗药物使用说明书配制药物,配药时带手套。
4、严格执行接触放射线安全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5、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6、操作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气管、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带手套。
当估计操作会有血液、体液可能溅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皮肤时,采用适当的保护用具(戴口、面罩、围裙等)来防止感染。
7、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或一项操作,操作完后立即丢弃用过的手套。
8、一旦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对手进行彻底清洗。
9、使用针具进行消毒时,带手套,用过的针具立即扔到废物桶内,严格执行普及性预防措施:回套针帽(必要时用单手法)不摆弄针头、不徒手分开针头与注射器。
10、用过的针具、刀片或其他锐器置于不易被刺破的专用容器内。
11、操作后及时料理污染场地,不留给他人料理,禁止用污染的手接触开关、清洁区和清洁物品。
12、受到(甲类传染病中非典型肺炎,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被刺或损害的伤口。
用清水冲洗被血液或体液溅到的鼻腔、口腔和皮肤。
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特定清洗消毒液冲洗被血溅到的眼睛。
13、报告程序和时限:一旦受到乙类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过的尖锐器械损伤后或带伤接触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立即逐级报告,当事人伤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护理部、感染办汇报。
14、用过的污染物品或被传染病源污染的物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关规定处理。
15、其他处理程序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16、护士受到职业暴露后有义务接受医院有关部门追踪,对当事人做好保密工作。
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安全培训:对新员工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包括工作岗位上的安全操作规范、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措施、应急逃生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复习。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目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旨在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依据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临床护理、手术室护理、产房护理等。
四、职责医院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部门负责指导护理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护理人员负责遵守职业防护制度,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及时报告职业伤害事件。
五、内容职业防护教育:医院应定期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使其了解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防护设施:医院应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如空气净化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满足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需求。
防护用品: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应穿戴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隔离衣、口罩、帽子等。
同时,应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品。
健康监测:医院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事故处理:发生职业伤害事件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同时进行详细记录和调查。
监督检查:医院应定期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法律法规遵循:护理人员应了解并遵守国家有关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确保自身和他人的权益。
持续改进:医院应不断优化职业防护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水平。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为保障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医院制订了一套完善的职业防护制度。
该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防正常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由相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一般为每周工作5天,每日工作8小时,同时也为护士提供适当的休假制度。
为保障护理人员的休息和健康,对于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的护士,需要安排至少8小时的连续休息时间。
二、防医院感染的制度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医院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并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佩戴,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手卫生制度:医院鼓励并落实护理人员的手卫生制度,要求护士在不同工作环节进行洗手或使用消毒洗手液,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隔离制度:医院设立特殊隔离病房,并根据感染类型和情况设置不同级别的隔离,以遏制感染的传播。
4.废弃物处理制度:医院制定了严格的废弃物分类和处理制度,确保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标准。
三、防身体伤害的制度1.劳动保护设备使用制度:医院配备了适当的劳动保护设备,如护背带、隔音耳塞等,并要求护理人员在需要时使用,减轻工作带来的身体负荷。
2.危险物品处理制度:医院制定了合理的危险物品使用和处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保证安全操作和处理。
四、防心理压力的制度医院护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强度和复杂性的工作,容易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
医院制定了以下制度,帮助护理人员做好心理调节工作:2.员工关怀制度:医院建立了健全的员工关怀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座谈会和活动,增进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3.职业拓展机会:医院提供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机会,鼓励护士参加职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涵盖了正常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防医院感染制度、防身体伤害制度和防心理压力制度,旨在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20篇范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20篇范文)第1篇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cc 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
12.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消化科巫林茂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洗手指征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接触患者粘膜和并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四)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啧溅或为隔离患者治疗护理时,应当穿隔高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五)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六)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七)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八)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24小时内),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一)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教育,对医疗锐器伤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伤的措施。
(二)正确处理医疗锐器,避免发生锐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值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捋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捋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7、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三)发生锐器伤后,上报院感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化疗防护工作规范总体要求1、护理人员到岗前进行岗前教育,并定期接受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化疗科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2、接触化疗药品及做好相关处理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防护衣,戴好口罩、帽子、眼罩、手套等,摘掉手套后应认真洗手。
(二)化疗药液的配置及临床应用1、配置化疗药须穿隔离衣,戴双层手套、口罩。
2、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液外溅,融粉剂时,溶酶沿安瓿壁缓慢注人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注入药瓶中的负压不宜过高,以免拔针时药液外溅3、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液,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溅。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文档】
十一、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 .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即将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4 .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5 .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 .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 .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 40cC 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 .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 .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内或者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 .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12 .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____%乙醇或者____%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____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是指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和职业暴露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能够高效、安全地开展工作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下面是一些可能包括在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中的要素:
1. 个人防护用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确保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的安全。
2. 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告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措施。
3. 常规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并治疗职业病或其他疾病。
4. 疫苗接种:提供必要的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肝炎疫苗等,预防疾病传播。
5. 健康教育与培训:定期组织健康教育与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职业技能,使其具备正确的防护知识和技术。
6. 督导与管理: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护理人员遵守防护制度和规定,做好个人的职业防护工作。
7. 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包括处理职业暴露事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突发情况。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包括在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中的要素,具体的制度和规定可能因地区、职业类型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
第三条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护理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职业暴露防护第五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第六条护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掌握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和紧急处置方法。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下班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携带病原体传播。
第九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发生职业暴露,应当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向医疗机构报告,接受相应的医疗救治和随访观察。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三、职业健康检查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健康状况、职业病防护知识掌握情况等。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应当如实向医疗机构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情况。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四、考核与奖惩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作技能、防护知识掌握、防护用品使用等。
第十五条对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第十六条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改进。
五、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时,意外接触病原体、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因素,导致身体和心理的损伤。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三篇)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护理工作行为,确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2. 依据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在保护护理人员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作人员等。
三、职业防护措施1. 劳动安全防护(1) 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2) 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做好健康档案记录。
(3) 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
(4) 在进行病人护理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受伤和事故的发生。
2. 个人卫生防护(1) 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工作服和个人衣物。
(2) 员工在工作前必须进行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洗手剂进行有效的手卫生。
(3) 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积极治疗。
(4) 护理人员应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过期食品和不明来源的食物。
3. 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1) 护理人员应接受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护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滥用权力和侵犯病人的合法权益。
(3) 护理人员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病情信息。
(4) 护理人员应经常参加学术交流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职责和义务1. 护理人员的职责(1) 遵守本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2) 保护病人的安全和权益,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 坚守职业道德,不得触犯法律法规和护理伦理。
(4) 及时报告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
2. 护理人员的权利(1) 享受法律规定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
(2) 参与职业培训和提升,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防护制度1、坚持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
2、在医院内进行的所有操作,都视为可感染性操作。
将操作中所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暴露源均列为有潜在危险的传染源,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3、各科配备必要的隔离防护用品,物品放置做到定位、定数、定时检查。
4、当皮肤接触或可能接触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黏液或与可疑被污染的环境直接接触时,应戴手套,并使用正确洗手方法。
5、预计血液、体液有喷溅、飞溅至眼、口腔、其他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时,应戴护目镜和防渗透性口罩。
6、预计有大面积血液、体液飞溅的可能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凡是与血液、体液或感染性材料接触后的设施、设备、环境均应尽快消毒。
8、禁止在可能存在血液暴露的工作场所进食,不得将食物及饮料放在放置感染性材料的冰箱内。
9、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动作: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帽;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10、操作时或操作后,尽快将使用过的暴露源丢弃在专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箱中,将锐器物放入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中。
11、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12、护理人员自身带有皮肤伤口、皮炎或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等,不应参加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治疗、护理、检查工作。
(一)报告制度1、护理人员应参加职业防护知识和操作培训,学习、掌握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措施,熟悉上报制度和流程。
2、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患者,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3、向上报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情况、暴露源情况、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等。
(三)处理制度1、护理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城区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与措施
一、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
免发生职业暴露。
(二)
(三)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解除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
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四)、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或为隔离患者治疗护理时,
(五)
(六)
(七)
(八)
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二、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一)疗锐器伤的措
施。
(二)
1、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
2、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
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6、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7、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三)
三、化疗防护工作规范
(一)1、护理人员到岗前进行岗前教育
科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知识。
2、接触化疗药品及做好相关处理时
次性围裙
洗手。
(二)1、配置化疗药须穿隔离衣2、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液外溅浸透后再搅动不宜过高3、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液3/4药液外溅。
4、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5、不要将抽吸化疗药空针内的空气直接排到空气中。
6、在配制化疗药、输入化疗药物时量清水冲洗
更换输液时戴手套。
7、化疗药物应专人、专柜保管。
药瓶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止污染
环境。
(三)1、废弃化疗安瓿、小瓶。
用完后立即放入带盖密闭的桶内
理。
2、安瓿中如有剩余药液3、配制化疗药物后的垃圾应按有毒垃圾处理
物蒸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四)1、加强病房通风换气次数。
2、对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
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
工作台面、治疗车
到空气中。
3、加强宣教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要置于带盖容器中
并用清水反复擦洗。
4、处理化疗患者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口罩、手套。
四、护士医疗保健服务相关规定
1、护士享有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医院无条件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卫生防护措施。
2、医院在防范护士职业健康危害的同时,还为护士提供医疗保健措施,以减少职业健康危害的程度。
如:在易感染传染病的工作岗位或者传染病高发期,给予必要的免疫接种或者采取提高免疫力的其他措施。
3、医院对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按照法律、法规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津贴补助。
4、医院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每季度进行一次个人剂量监测,每年体检一次。
5、护士工作中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赔偿的权利。
6职业病患者享有的权利(1)职业病患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2)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患者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3)职业病患者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权向医院提出赔偿要求;(4)职业病的确立应按照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执行。
7、建立、健全各类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确保一旦发生职业危害,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用以减少职业健康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