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全套教案导学案第20-23课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学习任务】1、掌握生字“藻荇”“竹柏”“寝”的读音,理解记忆“念”“相与”“步”“盖”“但”“耳”等词语的含义或用法,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字词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其妙处。

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游记类文章的写法。

【知识储备】1、关于文体知识2、关于苏轼3、关于写作背景【自主学习】1.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____,字,号,眉州眉山人,(朝代)著名、。

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为“”之列。

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词风。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欣然()未寝()藻荇()竹柏()朗读课文,3、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结合课下注释和查阅古汉语字典,词典,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水中藻荇交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结合课下注释和查阅古汉语字典,词典疏通文章大意,并翻译下列句子。

3、翻译下列句子。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合作学习】1、探究积累下列文言实词的意义。

(1)古今异义但步(2)一词多义行(斗折蛇行欣然起行)(3)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2、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从标题看这篇文章属于游记类文章,那么这篇游记作者主要记录下了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2)文中描写庭院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作者仅用了十八个字就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你能说说这句写景的妙处吗?(3)苏轼的朋友很多,为何独寻张怀民?(4)月色竹柏处处皆有,可谓是普通至极,为何此处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作者真是闲人吗?“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巩固强化】1、解释加粗的词。

语文:上册第23课 绿色蝈蝈 导学案(有答案)

语文:上册第23课 绿色蝈蝈 导学案(有答案)

23、绿色蝈蝈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课前诵读:《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篝.火()(2)wú桐()(3)shòu猎()(4)喧嚣.()(5)yīn哑()(6)静谧.()(7)cuàn夺()(8)螽.斯()(9)吮.吸()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2)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3)一点儿也不拖拉,干脆果断。

()(4)形容非常地慌张,以致一点办法都没有。

()3、本文中运用了很多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两句并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1)句子:作用:(2)句子:作用:课堂探究4、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

5、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6、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7、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8、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9、通过学习本文,你学习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有什么感想?当堂检测(一)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A、他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新近出版的小说B、遇到意外事情,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

C、军军找到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稍逊一筹....的歌手了。

(二)课内阅读(1)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蝈蝈关在我的金属网罩里。

……(2)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3)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学生版)docx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学生版)docx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表”的文学常识,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

2.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3.结合本单元其他篇目的学习和对补充材料的理解,品析古人高超的劝谏艺术,分析他们不同的劝谏风格,掌握劝谏技巧。

【重点难点】1.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2.结合本单元其他篇目的学习和对补充材料的理解,品析古人高超的劝谏艺术,分析他们不同的劝谏风格,掌握劝谏技巧。

【学习过程】预习案背景介绍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

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

适逢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于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感到后主刘禅暗弱,不懂得治理政事,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学习案第一课时任务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2.文体知识:表任务二:积累字词,诵读课文1.字词学习崩殂.cú疲弊.bì不懈.xiè恢弘.hónɡ妄自菲.fěi薄塞sè陟.zhì罚臧否..zānɡ pǐ郭攸.yōu之费祎.yī遗.wèi陛下行.hánɡ阵和睦桓.huán、灵长.zhǎnɡ史猥.wěi自枉屈二十有.yòu一年矣夙.sù夜忧叹五月渡泸.lú庶.shù竭驽.nú钝斟酌..zhēnzhuó2.划分节奏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ji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yí诏。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导学案(人教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导学案(人教版)

20《香菱学诗》教学目标1、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2、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的品质。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2、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3、学生利用圈点勾画法,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课堂探究1.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当堂检测5.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香菱的痴迷。

7.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性格也具有复杂性。

根据选文内容,谈谈你对她性格的理解。

参考答案2、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幼时,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

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

后为薛蟠正妻夏金桂所妒,备受折磨,改名为秋菱。

香菱被人贩子卖与呆霸王薛蟠为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

平日里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

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

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是“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课文就是从这里(在小说回目中题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开始的。

1、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明确: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达,有四分法:读诗、悟诗、谈诗、作诗;有三分法: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有二分法: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

明确: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再加上她良好的资质、较高的领悟力;其次是有较好的老师指点,特别是善教的黛玉;第三是与大观园这个优雅、美好、洁净的环境分不开的,环境造就人,香菱在这里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才得以显露出来。

明确: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主要谈到四个方面的问题:重立意,不以词害意;重内容,格调、规矩是末事;重领悟,崇尚名家方成高品位;重研究讨论,方能长进。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导学案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导学案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标要求】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2、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日本重大侵华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以及日军侵华暴行;2、抗日救亡运动:东北抗日联军、一二九运动;3、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预习学案【知识梳理】一、局部抗战1、背景(1)历史原因:蓄谋已久,既定国策。

(2)现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

(3)有利时机:国民政府推行“”方针;国际绥靖政策。

(4)推动力量: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2、日本侵华(1)九一八事变概况: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于是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结果:日军占领沈阳。

随后,占据中国东北的大好河山。

(2)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

驻守上海的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3)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

(4)华北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

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3、国民政府抗日政策(1)政策:(2)含义: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

4、抗日救亡运动(1)东北民众:游击队改编而来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2)中国军队: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3)学生: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即运动。

(4)中国共产党: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3万余人,牵制了大量日军。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导学案(人教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导学案(人教版)

23《隆中对》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

2、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查资料,简介背景。

2、初读课文,依照注释正音。

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戎..汉沔...箪.食壶浆乐毅课堂探究3、再读课文,依照注释译文。

重点句: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3、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箪食壶浆5、自董卓已来6、遂用猖蹶4、课内精读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益州险.塞C.利.尽南海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将军岂.有意乎将军岂.愿见之乎(9.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10.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同步备课(部编版)解析版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同步备课(部编版)解析版

23《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奏表特点,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理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重难点】1.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前预习】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译文】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意思。

【通假字】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一词多义】遗: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进尽忠言()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所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欲报之于陛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伤先帝之明()以: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道:中道崩殂()咨诹善道()行:性行淑均()必能使行阵和睦()【古今异义】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义:引喻失义(古义:今义:)异同:不宜异同(古义:今义:)愚:愚以为宫中之事(古义:今义:)晓畅:晓畅军事(古义:今义:)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今义:)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感激:由是感激(古义:今义:)涕零:临表涕零(古义:今义:)【词类活用】广:有所广益()亲、远:亲贤臣,远小人()恢弘:恢弘志士之气()苟全:苟全性命于乱世()奸、忠善: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良实:此皆良实()优劣:优劣得所()奸凶:攘除奸凶()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北:北定中原()死: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特殊句式】判断句:此皆良实。

20课 导学案

20课 导学案

20、一句话【学习目标】1、正确认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3、理解“一句话”的含义,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0' 初读课文,读懂读通,画出生字,完成下列问题。

1、看拼音写词语。

Ji ān m ò p ī l ì ti ě sh ù k āi hu ā2、理解词语。

缄默: 。

铁树开花:【合作探究】20' 探索(一):再读诗文了,并找出诗中“有一句话”是什么话?探索(二):自读“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思 考“祸”“火”暗指什么?探索(三): 每组站起来齐读有关“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书写要认真,字体要工整,排版要美观。

讨论要抓重点,朗诵要有感情展示要大胆,自信,山的缄默?”这句话反映了什么?探索(四):练习朗读“咱们的中国”这句话,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想想 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才读出这句话中蕴含的力量。

探索(五):竟读诗文,读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拓展延伸】5'视频欣赏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体会诗人的那炽热的爱国之情。

【课堂检测】10'1、集体朗诵《一句话》2、默写《一句话》【课后小结】1'本节课我收获了 下节课我要努力的方向是 本节课我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 满意( ) 非常满意( )声音要洪亮,展出自信,展出风采。

《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最后一次演讲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最后一次演讲昆明无限的光荣!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第二十三课劝学(节选)(教师中心稿)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第二十三课劝学(节选)(教师中心稿)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第二十三课劝学(节选)(教师中心稿)《荀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其人和思想的主要点;2、掌握文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3、领会文章的论证层次和论证方法;4、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论证层次和方法;难点:比喻论证——比喻的本题和喻体,所要论证的道理,如此论证的效果当堂背诵课文——如何快速有效的背诵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自读法练习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先秦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的文章《劝学》。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完成三个任务:掌握文章涉及到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弄清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及阐述观点的层次、方法;背诵课文。

2、题解1)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

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

(孔子为孔圣人,孟子为亚圣)。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2)《劝学》这篇文章是专门谈学习的,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关系不大,本文节选了《劝学》的一部分,但结构完整,条例清楚,说理生动而透彻,对学习和做学问很有现实意义。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朗诵课文,正音:已、有-又、槁暴、参、知-智、生-性、跬、锲、2)学生朗诵课文,思考:“劝学”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采取什么表达方式?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去论述中心论点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该环节解决阴影部分即可,即不做具体展开)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4、具体研究文言现象和论证结构、方法1)第一段:已、停止。

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

语言简洁,不枝不蔓。

2)第二段:中、有-又、金、砺、参、知-智。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3课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3课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

第23课《<孟子>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预习案查阅工具书,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列任务。

1.了解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主张实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简介《孟子》《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其特点包括: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

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掌握文体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等。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各个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

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这类作品的代表有《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4.自由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连。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语文:第23课《墨池记》导学案第一课时(鲁教版九年级上)

语文:第23课《墨池记》导学案第一课时(鲁教版九年级上)

23《墨池记》导学案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学前准备:一、“记”: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

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特点:学过的“记”有《》《》《》《》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

注音:洼( ) 邪( ) 徜徉( ):随意漫游。

肆()恣( ):放纵、任情。

于楹间以揭之( ):房屋前面的柱子。

隐然而高:以临于溪:、在文中含有的意思。

洼()然:,与它构成反义的词有。

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临川记》云也:写两个含“云”、意也相同的成语:、。

尝慕张芝:。

临池学书:,“临池”这两个字,后来成为一个词语,意思指此为其故迹:。

信然:。

故迹:。

遗风余思:。

自主学习:朗读课文,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读出重音、停顿和情感来。

回答问题:1、据说,王羲之曾在父母墓前自誓不再出仕,不为名利所牵,不与庸吏同流,对此原委,文中只用“”一语概括。

2、辞官后,他(王羲之)曾“”(4个字)于名山大川之间,遍游东方诸郡,并泛舟出海。

[这第一句话深刻揭示了王羲之傲俗超群性格气质形成的根源,这也是他清心寡欲,学成书法的深厚的思想基础。

] 类似于王羲之的人,历史上还有其人,如,他就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而成为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又被称为,时人,曾学过他的课文有。

3、从结构上说,“”一语,为上文考证墨池遗址增加傍证,又为下文发表议论提供了依据,实起着的作用。

4、据载王羲之书法当初不如当时的书法家们,到了晚年才写得特别精妙。

文中说明这一历史事实的句子是:。

5、作者紧紧抓住“”这三字,作为本文立论的重要根据,这就抓到了问题的根本,自然地作出正确的论断:“”,语气委婉而又十分肯定,其实上文的“”(8个字)的感人事迹,也可作为此处的证据。

6、在第三句中,作者仅用“”这一字引出下文,从面指出后人书法不及王羲之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导学案教师版)

第23课《<孟子>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字词,把握文章的观点。

2.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3.增强文化自信,积累《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并学会恰当运用。

【重点难点】1.疏通文意、积累字词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合称“孔孟”,被尊为“亚圣”。

宣扬“仁政”“王道”,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作品简介《孟子》是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3.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4.文体知识驳论文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摆明自己正确的观点。

第一课时活动一:诵读篇(一)聆听式朗读1.朗读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米粟.非不多也(s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yù)失道者寡.助(guǎ)亲戚畔.之(pàn)(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语文高二大纲第20课(赤壁赋)导学案

语文高二大纲第20课(赤壁赋)导学案

语文高二大纲第20课(赤壁赋)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多次诵读,理解并熟悉课文内容,做到熟读成诵学习和积存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别用法2、整体把握课文,依照课文内容,理通思路,把握结构3、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4、精读课文,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5、从本文汲取思想的精髓,学习作者如何面对人生困境【学习重难点】1、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学习和积存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别用法2、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学法指导】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知识链接】1、作者及背景: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伙”,后人称之为“”文学上开一代词风之先,在诗词文赋上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1079〕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首诗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污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确实是五年,在那个地方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关心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在那个地方,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闻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妨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上颠沛坎坷【学习过程】【一】课前自学〔可按照上一篇导学案的指导〕1、整理文中生字词,疏通文意圈画出重点字词句或无法理解的字词句以与同学交流2、反复诵读文章,理清课文结构脉络,探寻文章主旨3、体会本文精美的语言我的问题:〔可标注在书上〕【二】课内研讨自学反馈〔A级〕1、读音:举酒属〔〕客徘徊于斗〔〕牛之间山川相缪〔〕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歌窈窕〔〕〔〕之章少〔〕焉冯〔〕虚御风桂棹〔〕相与〔〕枕藉〔〕驾一叶之扁〔〕酾〔〕酒2、内容疏通:第一自然段:本段有些哪些词语较重要,作何解小结:本段写什么内容第二自然段:本段有些哪些词语较重要,作何解小结:本段写什么内容第三自然段:本段有些哪些词语较重要,作何解小结:本段写什么内容第四自然段:本段有些哪些词语较重要,作何解小结:本段写什么内容第五自然段:本段有些哪些词语较重要,作何解小结:本段写什么内容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B级〕从内容上看,从到到从情感上看,从到到问题研讨1、作者的心情什么原因会有变化?①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②悲又从何而来?依照文章内容从三个方面查找3、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①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②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3、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C级〕最后一段为我们描述了怎么样的图景,“客喜而笑”、主与客“不知东方之既白”说明了主与客怎么样的心态?那个地方的客实际也可看成作者痛苦矛盾的另一面,那么本文由此表达了看样的情感态度?【三】拓展练习〔C级〕《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乱石穿空(5),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7)公瑾当年,小乔(8)初嫁了,雄姿英发(9)羽扇纶巾(10),谈笑间,(11)樯橹灰飞烟灭故国(12)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3)人生如梦,一樽(14)还酹(15)江月本词写于黄州时期,词作中流露的思想与本文有何异同呢?【四】本课小结/我的收获【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同步训练题,思考课后练习题【课堂检测】1、通假字:①举酒属客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山川相缪④举匏樽以相属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②顺流而东也③侣鱼虾而友麋鹿3、特别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②何为其然也?〔〕③而今安在哉?〔〕⑤而又何羡乎!〔〕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4、一词多义〔1〕适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F 适大病,不能行〔〕〔2〕逝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D 时不利兮骓不逝〔〕〔3〕曾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B 曾不知老之将近〔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4〕虽A 虽一毫而莫取〔〕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5〕固A 固一世之雄也〔〕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假设也〔〕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课堂检测】1、通假字:①属——嘱②冯——凭③缪——缭④属——嘱2、活用词:①舞、泣:使……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东:东去〔名作动〕③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3、特别句式:①〔定语后置〕②〔宾语前置〕③〔宾语前置〕⑤〔宾语前置〕④〔谓语省略,省略句〕⑥〔判断句〕4、一词多义〔1〕适A 〔享有〕B 〔到〕C 〔女子出嫁〕D 〔适合〕E 〔刚刚,才〕F 〔适逢〕〔2〕逝A 〔流逝〕B 〔通“誓”,发誓〕C 〔去,消逝〕D 〔跑〕〔3〕曾A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B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4〕虽A 〔即使〕B 〔尽管〕〔5〕固A 〔本来〕B 〔险固〕C 〔使动,使……稳固〕D 〔顽固〕。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中语文9赤壁赋(第2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中语文9赤壁赋(第23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赤壁赋第二、三课时一、目标定向:1、揣摩鉴赏文章的内容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

2、感悟文章的韵味和节奏,体会作者乐—悲—喜情感变化背后的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索过程,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旷达风貌之下满腔的悲愤。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学习第一部分:(一)朗读:齐读、单读(二)理解分析思考:(l)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几笔就简洁明快地描绘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哪几句话是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三)试背第一段:教师示范诵,学生依据背诵提示试着背诵。

学习第二部分:(一)请学生朗读(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四)分析(l)文章第二段歌词中“美人”指代什么?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2)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3)第2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4)泛舟万顷秋江,共赏清风明月,此乃人生一大乐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客”的心弦,从而吹出如此哀怨的乐曲?(5)第3段是怎样将景、情、理结合在一起的?(五)背诵学习第三部分:(一)分析(l)苏子怎样对客之语作辩难?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2)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二)背诵三、我要提问:四、当堂测试: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

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

本词当作于这期间。

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

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

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散步》导学案第二十三课散步【基础演练】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队的一组是()A、熬日子(āo)散步(sàn)B、分歧(qí)铺垫(pù)C、波光粼粼(lín)拆卸(chāi)D、松散(sǎn)霎时(chà)2. 在()里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随意地铺着,有的(),有的();树上的()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3. 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语(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运用】4.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

(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20课六国论1.通假字。

(1)暴.霜露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与秦相较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暴秦之欲无厌.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曝”暴露(2)“毋”不要(3)“倘”倘若,如果(4)“餍”满足2.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智力..孤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刺客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古义: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古义:祖辈,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爷爷。

(3)古义:到……的结局。

今义:连词,表示另提及一件事。

(4)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5)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不可以,不中。

3.一词多义。

答案(1)动词,招致/动词,邀请/形容词,快,迅速(2)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士兵/名词,军队(3)形容词,旧的,原有的/连词,所以,因此/名词,老交情,旧交/动词,衰老/名词,缘故,原因/副词,仍然,还/副词,故意,特意(4)动词,不是/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动词,非难,责怪/副词,没有/副词,不(5)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前“为”,动词,治理;后“为”,介词“被”,表被动4.词类活用。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援:动词作名词,援助。

完:形容词做动词,保全。

(2)理: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

(3)日,月: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4)礼:名词作动词,礼遇。

5.文言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判断句(3)定语后置句(4)(5)省略句(6)(7)被动句6.翻译句子。

(1)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

(2)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

(3)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4)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5)把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与战胜而得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

7.如果说文章第一段是提出论点,一总(弊在赂秦)二分(①赂秦而力亏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那么下面的论据是如何围绕它们展开的?答案 第一段是总纲,展开了两个分论点,二、三两段是论据,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第二段申述“赂秦而力亏”,第三段申述“不赂者以赂者丧”。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论证透辟。

8.有人说,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透彻,后二段完全可以不要或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案 不同意。

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

文章本意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误,为宋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开头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以古为鉴,议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

一、中心主旨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侵略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被“积威之所劫”,而要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

二、写作特色1.语言生动形象。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饱含感情。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3.修辞方式的运用。

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三、结构思路六国论⎩⎪⎨⎪⎧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