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及控制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与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与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与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高层建筑面临的风振效应。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减小风振效应,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风振效应的原理高层建筑受到风的作用会引起其产生共振,形成特定频率的振动,这就是风振效应。

当耐风设计不符合要求或者建筑结构强度不足时,风振效应会对建筑的结构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倒塌。

二、风洞试验的重要性为了减小风振效应,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通常需要进行风洞试验。

风洞试验通过模拟真实的气流条件,评估建筑在不同风速下的响应,从而找到合适的结构设计方案。

通过风洞试验,可以改善高层建筑的结构,提高其抗风性能。

三、主动控制防风技术除了通过结构设计来减小风振效应之外,主动控制防风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在建筑中设置主动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实时的风速和建筑的振动情况,调节建筑的阻尼力和刚度,从而减小风振效应的影响。

四、减小风振效应的其他措施除了风洞试验和主动控制装置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小风振效应。

例如,在建筑外部增加防风挡板、设置减震装置等。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增加建筑的稳定性,让人们能够安心居住和工作在高层建筑中。

五、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管理要有效减小风振效应,需要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管理。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抗风能力,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设计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设计要求,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六、结构设计与可持续发展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减小风振效应,同时也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例如,结构设计可以采用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结构设计还可以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七、结语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涉及到结构设计、风洞试验、主动控制防风技术等多个领域。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减小风振效应的影响,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与抑制技术研究

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与抑制技术研究

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与抑制技术研究超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然而,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其在强风环境下存在严重的风振问题。

风振现象不仅会导致超高层建筑剧烈的摇摆,甚至可能引发结构破坏和安全隐患。

因此,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与抑制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首先,针对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问题的研究,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

风洞试验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风场环境,获取结构在风力作用下的响应。

通过风洞试验可以确定结构的风荷载分布及其对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同时,数值模拟分析也是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的重要手段。

基于ANSYS等有限元软件,可以对超高层建筑进行模拟,预测结构的风振响应。

其次,为了减小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需采取有效的抑制技术。

目前,常用的抑制技术主要包括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技术是通过优化结构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减小结构对风荷载的响应。

常见的被动控制技术包括质量调节、增加剪力墙等。

主动控制技术则是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执行器,对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以抑制结构的振动。

而半主动控制技术则是被动和主动控制的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

在具体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与抑制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充分地了解超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和风动力学特性。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由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组成。

其风动力学特性则受到结构形态和风洞效应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风振响应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

此外,对于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抑制技术研究,还需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

抑制技术的实施会增加工程的投资成本,因此,需要权衡抑制效果与成本。

同时,超高层建筑已经建成,抑制技术的实施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结构的可操作性。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总结而言,超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与抑制技术研究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响应分析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响应分析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响应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超高层建筑的兴起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然而,由于其高度和结构特点,超高层建筑在面临风振和地震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进行针对性的风振与地震响应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一、风振分析1.风振现象超高层建筑受到风力作用时,会产生风振现象。

当风通过建筑物引起周围气流幅度的波动时,会导致建筑物产生共振,进而引起建筑物的摇晃现象。

2.风振原因风振是由于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引起的。

一方面是由于风对建筑物的外表面产生的压力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气动力引起的。

3.风振测量为了对超高层建筑的风振进行分析,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安装风力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风力测量仪器可以记录下风的方向、风速和风力周期等数据,有助于建筑师了解到风对建筑物的影响。

4.风振抑制为了减少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合理设计建筑物外形,或者采用风洞试验等方法。

二、地震响应分析1.地震现象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

当地震发生时,超高层建筑会受到地震波的作用,并产生相应的响应。

2.地震原因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可以分为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和火山地震两种。

超高层建筑所在地的地壳活动程度,决定了其面临地震风险的大小。

3.地震分析方法为了对超高层建筑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有限元方法。

该方法可以把建筑物分为很多小块,通过计算每个小块的振动特性,并将其耦合起来,从而得到整个建筑物的地震响应。

4.地震设计超高层建筑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地震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地震设计。

地震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地震烈度、确定地震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设计合理的抗震结构等等。

结语超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响应分析是对其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风振和地震的分析,可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超高层建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定。

因此,在超高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风振与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风致振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高楼居住者经常会感受到建筑物在强风中的晃动,这不仅影响住户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引言在引言中,我们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背景这一部分将介绍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挑战,特别是在面对大风时的振动问题。

我们还将简要讨论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风振控制方法。

三、风致振动现象的原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解释高层建筑结构在风力作用下发生振动的原理。

这涉及到风荷载的作用机制以及结构的固有频率等基础知识。

四、风振控制方法本部分将介绍目前常用的风振控制方法,包括质量阻尼、刚度控制和主动控制等。

针对每种方法,我们将详细说明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并给出实例进行说明。

五、质量阻尼方法质量阻尼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

我们将介绍质量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种类,并分析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六、刚度控制方法刚度控制作为另一种常见的风振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来减小振动幅值。

我们将介绍刚度调整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七、主动控制方法相较于质量阻尼和刚度控制,主动控制是一种更加先进和灵活的振动控制方法。

我们将介绍主动控制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分析其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八、结论在本文的结尾,我们将总结不同风振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我们还将强调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居住者的舒适性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节论述,我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控制方法。

这些方法旨在减小建筑物在强风作用下的振动幅值,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的方法和技术用于风振控制。

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分析

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分析

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长,人们的居住和工作条件得到了大幅提升。

然而,高层建筑面对的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风振问题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问题之一。

风振产生的噪音、震动和摆动会影响到建筑物结构安全和使用舒适性。

因此,需要对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一、风场特征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特征与气象、地形和建筑物本身特征有关。

首先,气象因素会对风场的形式和能量分布产生影响。

气象因素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

静态气象因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等,这些因素对风场的形式和大小影响有限。

动态气象因素主要包括风速、风向、风向频率分布等。

由于风速和风向动态变化,导致风场的空间分布和大小变化,对高层建筑风振响应产生影响。

其次,地形的高度、坡度等地形特点对风场的形态和空间分布产生影响。

由于地形的起伏和坡度,使得风场的大小、速度和方向有所变化。

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的密集和高度差异也会对风场的形态产生影响。

建筑物之间的流场介于平稳和紊流之间,具有局部涡旋形成的特点,使得风场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更为复杂。

最后,建筑物本身的特性会对风场产生反射、折射、扭曲和干涉等影响,从而使得风场的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建筑物本身的增大、缩小、侵入和曲线等特性越发明显,对风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二、风振响应特征所谓的风振响应是指建筑物在风作用下所发生的振动现象。

一般来说,建筑物在风作用下的振幅会随建筑物高度增加而增加,振动频率也会随建筑物高度增加而升高。

此外,建筑物的诸如刚度、质量等特性与风场的结构、强度等因素也会对建筑物的振动响应特性产生影响。

振幅和频率是评价建筑物风振响应影响的重要指标。

建筑物在风作用下的振幅主要指建筑物振动的物理数量,是建筑物振动的量值;频率是指建筑物振动发生的速率,衡量振动的快慢。

因此,振幅和频率大小的评估可以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舒适性。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振性能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振性能分析与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振性能分析与设计高层建筑抗风振是指建筑物在强风作用下抵抗风振的能力。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和细长形状,容易受风的作用,产生结构的振动。

因此,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必须对其抗风振性能进行分析和设计。

一、风振分析高层建筑抗风振性能的分析是通过计算建筑物在风场中受到的风压力,分析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以及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压力计算:根据建筑物高度、形状和所在地的风速,计算出建筑物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上受到的风压力大小。

这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物的表面积、气动力系数和风压力系数等。

2. 结构振动特性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分析建筑结构在风作用下的振动特性。

包括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模态形式等参数。

这些参数能够帮助工程师判断结构的振动情况,进而评估其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3. 结构响应分析:根据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结构响应分析,即模拟建筑物在风场中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结构的应力、位移和变形等参数,为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二、设计原则与方法在高层建筑抗风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抵抗风压力: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上的风压力变化。

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以抵抗风压力的作用,并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 减小结构振动:通过合理的结构抗振措施,减小结构在风作用下的振动。

常用的方法包括增加结构的坚固性、增加阻尼装置、优化结构参数和采用风洞试验等。

3. 考虑风-结构相互作用:在风振设计中,需要考虑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即风场的作用对结构的响应造成的影响,以准确评估建筑物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4. 断面设计: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抗振要求,进行断面的设计。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截面形式,以满足结构的抗风要求和使用寿命。

5. 工程实践经验:高层建筑抗风振的设计需考虑到实际工程施工和运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

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的建设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趋势。

然而,高层建筑所面临的振动问题对其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两个方面探讨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一、被动控制方法被动控制是指通过材料的力学性质变化来减小结构振动。

最常见的被动控制方法是添加阻尼器和减振器。

阻尼器是一种通过消耗振动能量来减小结构振动的装置。

常见的阻尼器包括摩擦阻尼器、液体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

减振器是一种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来减小结构振动的装置。

常见的减振器包括质量阻尼器、液体填充质量阻尼器和钢筋混凝土阻尼器。

被动控制方法简单易行,但其控制效果受到环境影响较大,不能自适应地调整控制参数。

二、主动控制方法主动控制是指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执行器实时监测和调整结构振动。

主动控制方法可以实时地感知并响应结构的振动状态,可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控制参数以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主动控制方法常用的技术包括阻尼控制、阻尼比控制和频率控制。

阻尼控制是通过调整阻尼器的力学参数来改变结构的耗能能力,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

阻尼比控制是通过调整被动阻尼器和主动阻尼器的阻尼比例,以实现结构振动的有效控制。

频率控制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来主动调整结构的振动特性。

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方法有许多应用场景。

例如,在地震区域,主动控制方法可以及时应对地震振动,保护结构的完整性和人员的安全。

另外,在风区,结构的风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通过主动控制方法可以减小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还有,在交通枢纽,如桥梁和高速公路上,主动控制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减小结构的振动,提升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设施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被动控制方法和主动控制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振控制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振控制

中图分类号:T283 [U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拿编号 : 0—1 ( 1)309 1 1 994 2 01 29O 0 X 0
1引 言 由于超 高层 建 筑 不 断 向更 高 更 柔 方 向 发展 ,在 风力 作用 下 更 易 振 动 , 对 结 构安全 和 人体 舒 适度 产 生不利 影 晌 。所 以在 进行 高层 建筑 设 计 的时 候 , 建 筑物 的抗 风设 计至 关重要 。通 常我 们认 为可 以通 过控 制 结构 的侧移 来满 足 要 求 。其实 不然 ,风 工程 学者 的大量 试验 研 究指 出 ,人 体感 觉器 官不 能察 觉 所 在 的位 置 的绝对 位 移和速 度 ,而 是能 感觉加 速度 的变 化 。所 以控制 高层 建 筑 在风 作用 下 的振 动 并且满 足人 的舒 适度 的要 求 ,应该 从加 速度 这个 方面 来 进 行 控 制 。要 控 制 高 层 的 风 振 , 可 以 通 过 以 下 几 种 方 法 来 实 现 。
2减 小 风振 动 加速 度的 途 径 2 1合 理 的建筑 体形 . () 线形 平面 1流 采用 圆形 或椭 圆形 等流 线形 平面 的建 筑物 ,有 利于 减少 作用 于结 构上 的 风 荷载 。采用 三角 形或 矩形 平面 的高 层建 筑 ,转角 处设 计成 圆角 或切 角 ,可 以减 少 转 角 处 的风 压 集 中。
2 2 阻 尼装置
3 梁 柱组 合效 果 ) 简 单 的增 加 柱或 梁 ,虽 能 在 一定 程 度上 提 高 框架 的抗推 刚度 ,却不 能 改善框 架 的效 能 。同时 增加 梁和 柱 ,其 综合 效果 不仅 可 以大幅度 增加 框架 的 抗推 刚度 ,还 将 显 著 提 高框 架 抗 风 的作 用 效 果 。 () 2 采用 弯 剪 双重 体系 弯 一剪双重 抗侧 力体 系 ,是指 采用弯 曲型和 剪切 型两种 不 同变形 属性 构 件 所 组成 的结构 体 系。两 类 构件通 过各 层楼 板 的联系 进行 协 同工作 ,将显 著 减 小 结构 的顶 点位 移和 下部 各楼 层 的最 大层 间位 移 。 1 框 一 体系 ) 墙 在 分布 水 平 力作 用 下 ,单独 框 架 的整 体 变 形属 于 剪切 型 变形 ,上 部 的 层 间侧 移 小,下 部 的层 间侧移 大 ,单独 的剪 力墙 为弯 曲型变 形 ,上部 的层 间 侧 移大 ,下 部 的层 间侧移 小 。高层 建筑 结构 采用框 一剪双 重体 系后 ,通过 各 层 楼板 的联 系 ,框架 和剪 力墙 协 同工作 ,从而 使框 架和 剪力 墙 的变形趋 于一 致 ,变 成一 种弯 剪 型变 形 。 2 框 一撑体 系 ) 框架 一支撑 体 系 , 同样 能收 到框 一墙体 系 的 良好 效 果 ,即减 小 结构 的 顶 点侧 移及 最大 层 间位移 。其原 理和 框 墙 体系 的工 作 原理相 同。

超高层模块化建筑施工中的风振响应与控制分析

超高层模块化建筑施工中的风振响应与控制分析

超高层模块化建筑施工中的风振响应与控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被兴建起来。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结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风力的影响。

特别是在施工阶段,模块化建筑在吊装和组装过程中更容易受到风振效应的影响。

因此,在超高层模块化建筑施工中,对于风振响应的分析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振现象对超高层模块化建筑施工的影响1. 施工期间的安全在超高层模块化建筑的吊装和组装过程中,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在没有采取适当措施之前施工是非常危险的。

大风不仅会影响工人的操作安全,还可能导致吊装设备失稳或者堆放材料被吹散。

2. 结构稳定性超高层数住宅楼房通常采用了较轻量且柔韧性良好的材料进行构造,这样容易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振动。

长时间频繁的风振可能导致楼体结构疲劳,甚至引发崩塌事故。

二、风振响应分析方法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风振响应分析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超高层模块化建筑的有限元或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可以对其在特定风速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仿真计算。

该方法能够反映建筑结构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超高层建筑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性能。

2. 实测方法实测方法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来直接观测超高层模块化建筑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际振动情况。

通过采集得到的数据,可以对超高层建筑吊装施工中存在的风振问题进行有效评估和分析,并为制定合理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风振控制技术1. 动态调整结构刚度通过调整结构刚度,改变超高层模块化建筑受力和振动特性,可以有效减小风振响应。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可调节刚度的支撑结构或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可以使建筑更具柔韧性,从而减小振动。

2. 使用风阻板或吸振器在超高层模块化建筑上安装风阻板或吸振器,可以调整细触体的共振频率,从而减小风力对建筑物的作用。

这些辅助设备能够通过吸收或分散风力产生的能量来控制振动。

3. 优化结构设计在超高层模块化建筑设计阶段,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能够改善其抗风性能,并降低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风载结构分析及风振控制研究

超高层建筑风载结构分析及风振控制研究

超高层建筑风载结构分析及风振控制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然而,由于高楼的特殊性质,其面临的风载结构分析和风振控制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超高层建筑风载结构分析当设计师设计超高层建筑时,一定要考虑到其中出现的风荷载问题。

因为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越高,其受到的风荷载就会越大。

对于这些高楼大厦,需要进行风载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荷载标准。

风荷载标准不仅包括了结构的抵抗力上限,还限定了设计的规范和要求。

设计师在进行风荷载分析时,往往使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去计算建筑受风荷载的概率,从而找出风荷载与风速的线性关系。

然后根据该线性关系对建筑结构进行选材和设计。

超高层建筑风振控制研究风荷载作为超高层建筑面临的重要问题,不仅需要进行分析,还需要进行风振控制研究。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层数一层层叠加,风荷载造成的振动问题也逐渐加剧。

由于风振的存在,许多人都会在高楼上感受到晕眩和失衡感,这必须尽快得到解决。

除了采用风荷载分析的结果来指导设计建筑的结构与抵抗力之外,还需要采用其它手段来控制超高层建筑的风振现象。

其中比较常见的控制手段有:自适应控制、主动控制和缓冲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通过感应风荷载,从而对建筑结构和飘挂物体的运动进行相应的控制的技术。

通过感应到风荷载的方向和强度,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从而减小风振造成的影响。

主动控制是一种更具有智能化的方法,其通过计算机控制算法对建筑结构的平衡进行控制。

当建筑结构产生风荷载的振动时,计算机会迅速进行数据处理,对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消除振动的影响。

缓冲控制是一种有着长期的实践基础的控制手段,其借助了一些物理学的原理。

常用的缓冲控制手段包括振动消除器、缓冲器、减震器等。

总结一下,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到其风荷载问题。

而各种风荷载分析和控制手段也不断在进步。

然而,新型建筑经常会采用混合或组合的设计方法,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设计师们集思广益,共同解决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问题,确保人居安全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振效应治理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振效应治理

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振效应治理超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不仅体现了人类对于技术和建筑的不断追求与创新,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挑战与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风振效应治理。

风振效应是指在风力作用下,建筑结构发生的振动现象。

对于低矮建筑而言,风振效应的影响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风振效应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还可能对建筑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威胁。

治理超高层建筑中的风振效应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复杂的任务。

首先,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降低风振效应的发生。

各项参数的选择以及结构的刚度都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和模拟,以确保建筑能够在不同风力下保持稳定。

其次,采用适当的减振措施也是治理风振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常见的减振装置就是阻尼器,它可以通过消耗建筑结构的振动能量来减小风振效应。

阻尼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液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减振装置,并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和维护。

除了结构设计和减振措施,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风振效应。

通过合理布置外窗的开口和设置遮挡物,可以改变建筑的风场分布,减小风的影响力。

此外,一些先进的外立面材料也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减振能力来有效降低风振效应。

然而,要想真正解决超高层建筑中的风振效应问题,单纯依靠设计和减振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综合治理风振效应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同配合。

首先是施工阶段的监控和控制。

在建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工艺要求,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建筑结构的监测系统也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其次是建筑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超高层建筑通常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维护团队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与知识,能够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并对建筑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改进。

最后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超高层建筑中的风振效应,并寻找更加有效和可持续的治理方法。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引言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然而,高层建筑在面临强风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风振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人员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1. 高层建筑风振现象高层建筑的结构相比于传统建筑更加灵活,在面对风力时容易产生振动现象。

这主要归因于风作用在建筑物上所产生的涡流及压力变化。

当风速超过一定阈值时,建筑结构开始出现共振现象,振幅逐渐增大,进而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高层建筑风振响应分析方法为了研究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

风洞试验能够模拟不同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风场,以获取风作用下的建筑振动响应数据。

同时,数值模拟方法如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有限元分析(FEA)也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

3. 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技术为了减轻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技术。

其中一种是主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结构上设置反馈控制系统,动态地修正结构的响应。

另一种是被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结构上设置阻尼器、质量调整器等装置,改变结构的固有特性,从而减小振动幅度。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如涂层减振、断层结构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层建筑的风振问题。

4. 实例分析及案例研究以某个高层建筑为例,对其进行风振响应分析和控制研究。

通过在风洞中进行试验,获取了建筑在不同风速下的振动数据。

同时,通过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建筑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主动控制系统,通过调整反馈参数,使建筑的振动响应受到有效控制。

进一步,对比了不同风振控制技术的效果,评估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结论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研究和控制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风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振动响应。

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动或被动的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提高其在强风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超高层建筑风振效应的分析与控制

超高层建筑风振效应的分析与控制

超高层建筑风振效应的分析与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的数量不断增多。

在超高层建筑中,风振效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风振效应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度和使用寿命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进行分析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是指由于风力作用所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现象。

在一定的风速条件下,建筑物会受到风力的作用,导致建筑物发生振动,并产生相应的结构应力。

建筑物的振动会对其内部和外部的使用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极端情况下,风振效应还可能引起建筑物的倒塌等严重后果。

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高度、形状、重量、弹性模量、抗风能力等。

其中,建筑物的高度是决定风振效应大小的关键因素。

当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50米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风振效应。

因此,对于高度超过50米的建筑物,风振效应的分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超高层建筑的风振效应,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抗风能力。

其次,需要采用适当的风洞模型进行风洞试验,以验证建筑物在不同风速下的风振响应。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建筑物上设置减振器等结构配件,来减小建筑物的风振响应。

减振器是一种可以有效减小建筑物振动幅度的结构组件。

常见的减振器包括阻尼器、质量阻尼器、液态阻尼器等。

这些减振器可以通过消耗振动能量、调节建筑物的振动频率等方式来减小风振效应的影响。

使用减振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风能力,还可以改善建筑物的整体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除了使用减振器外,还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减小建筑物的风振效应。

例如,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板式、改变结构布局等方式来控制振动频率和幅度,达到减小风振效应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物的阻力系数、改变建筑物的外形等方式,来改善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和降低风振效应的影响。

总之,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风振效应进行分析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高层建筑的风振分析与控制

高层建筑的风振分析与控制

高层建筑的风振分析与控制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般引人注目。

然而,这些高耸的建筑在面对自然界的风力作用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风振现象可能导致结构的损坏、使用者的不适,甚至威胁到建筑的安全性。

因此,对高层建筑进行风振分析与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风对于高层建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风会在建筑表面产生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从而导致水平方向的力和扭矩。

这种水平力可能引起建筑的整体晃动,尤其是在强风条件下。

其次,风的脉动特性会激发建筑的振动,类似于风吹过琴弦产生的振动。

如果这种振动的频率与建筑的固有频率接近,就会发生共振现象,使振动幅度急剧增大。

为了准确分析高层建筑的风振特性,工程师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风洞试验是其中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手段。

在风洞中,可以模拟不同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风场,将缩小比例的建筑模型放置其中,通过测量模型表面的压力和模型的响应来获取风振相关的数据。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也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数值模拟来计算风场和建筑表面的相互作用。

此外,基于结构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建筑的数学模型,计算其固有频率、振型和响应等。

在风振分析中,建筑的外形和结构形式对风振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流线型的建筑外形通常能够减少风的阻力和压力差,从而降低风振响应。

例如,一些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采用了逐渐收分的外形或者带有弧形边缘的设计。

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也会影响固有频率和振型,从而改变风振的响应特性。

增加结构的刚度,如使用更强大的梁柱体系或增加剪力墙,可以提高建筑抵抗风振的能力。

当分析出高层建筑可能存在较大的风振风险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增加结构的阻尼。

阻尼可以消耗振动能量,减小振动的幅度。

通过在结构中安装阻尼器,如粘滞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或调谐液体阻尼器(TLD)等,可以有效地控制风振响应。

以 TMD 为例,它通常由质量块、弹簧和阻尼器组成,其固有频率被调整到接近建筑的主要振动频率,当建筑发生振动时,TMD 产生相反的力来抵消振动。

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方法

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方法

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方法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高层建筑面临的风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风振是指风力作用下建筑物发生的摆振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建筑物的结构破坏。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安全稳定地运行,各种风振控制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方法。

一、结构抗风设计在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中,最常见和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结构设计增加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结构抗风设计主要包括确定建筑物的基本参数、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以及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等。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抗风性能较好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同时,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到其抗风性能,如使用高强度、轻质材料等,以提高整体抗风性能。

二、调节阻尼器调节阻尼器是一种通过调节结构阻尼系数来减小风振响应的装置。

它通过增加建筑物的阻尼,使得建筑物在受到风力作用时能够减少摆动幅度。

常见的调节阻尼器包括液体阻尼器、摆式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等。

这些阻尼器通过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起到稳定建筑的作用。

由于调节阻尼器的精细调整能力,使用调节阻尼器可以有效降低高层建筑的风振问题。

三、风洞试验模拟风洞试验模拟是高层建筑风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高层建筑的风洞模型,模拟真实风场中的风力对建筑物的作用,可以获取建筑物受风振影响的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工程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洞试验模拟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建筑物结构设计,减小风振响应,提升建筑物的抗风能力。

四、主动控制方法主动控制方法是指通过电子和机械设备等手段主动干预建筑物的振动状态,以减小风振响应。

主动控制方法主要有主动质量法、主动刚度法和主动阻尼法。

主动质量法通过增加建筑物的质量,改变其固有频率,从而减小风振响应。

主动刚度法则通过改变建筑物的刚度,来抑制结构的振动。

主动阻尼法则是利用控制力干预结构的振动能量,降低结构响应。

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导致了高层建筑的迅速增加。

然而,高层建筑面临的风振和地震反应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建筑工程师们不断研发和改进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技术及其应用。

一、风振控制技术1. 草皮屋顶草皮屋顶是一种利用生态环境的风振控制技术。

通过在高层建筑顶部种植草皮,可以有效减缓风的力量,从而降低建筑物的振动。

这种技术不仅具有环保效益,还可以提供绿化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风吹消声器风吹消声器是一种通过结构设计控制风振的技术。

它利用在高层建筑顶部设置特殊形状的消声器,能够减小风对建筑物的作用力。

这种技术在设计高层建筑时被广泛应用,能有效减少建筑物的振动幅度,并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3. 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电气和机械设备控制建筑物振动的技术。

该系统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监测和控制建筑物的振动状态。

当风力或地震引起建筑物振动时,控制器会以相反的方式产生振动来抵消原有的振动,从而实现风振的控制。

二、地震反应控制技术1. 钢结构钢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地震反应控制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更加柔韧,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能。

在设计建造高层建筑时,可以采用钢结构来增强整体抗震能力,并减小地震造成的破坏。

2. 层间剪切墙层间剪切墙是一种地震反应控制技术,它将建筑的水平荷载通过水平板均匀分配到各个层面上,从而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层间剪切墙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能够有效吸收地震引起的能量,减小地震破坏的范围。

3. 减震设备减震设备是一种能够减小地震反应的技术。

常见的减震设备包括橡胶隔震器和液体阻尼器。

这些设备通过调节结构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引起的能量,从而减小建筑物的震动。

总结:高层建筑的风振与地震反应控制技术对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草皮屋顶、风吹消声器和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风振引起的建筑物振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问题及其防护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问题及其防护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问题及其防护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数量逐渐增多。

然而,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并非易事,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风振问题。

高层建筑容易受到风的影响,导致结构产生振动,给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威胁。

因此,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问题及其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风振问题的成因。

高层建筑在面对风力时,会受到风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会引起建筑结构的振动,甚至可能发生共振现象。

共振是指建筑结构的固有频率与风力作用频率相吻合,导致振幅不断增大,最终可能引发结构破坏。

因此,准确评估风力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振防护措施。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结构设计来减小风对建筑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外形设计阶段,可以采用流线型的外形,减小风的阻力,降低风力作用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的刚度和强度来抵抗风力。

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

同时,在建筑的关键部位,如楼顶和底部,可以增设加强构件,以增加结构的强度。

另一种常见的防护措施是采用风振减震技术。

风振减震技术主要通过引入减震装置来减小结构的振动。

其中,一种常见的减震装置是阻尼器。

阻尼器可以通过消耗结构振动的能量,减小振动幅度。

常见的阻尼器包括液体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风振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整结构的振动。

这些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风力情况,调整建筑的结构参数,以减小振动幅度。

除了结构设计和减震技术,还有其他一些风振防护措施也值得关注。

例如,可以采用风洞试验来模拟真实的风力环境,评估建筑结构的风振响应。

风洞试验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风力对建筑的影响,并优化结构设计。

此外,还可以采用风振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建筑的振动情况。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振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建筑的安全。

高耸建筑设计与风振控制研究

高耸建筑设计与风振控制研究

高耸建筑设计与风振控制研究近几十年来,高耸建筑物在世界各个城市的天际线上屹立不倒,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地标。

然而,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风振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高耸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考虑因素。

当人们走近一座高耸建筑时,常常能感受到微风带来的振动。

这种振动是由风力产生的,而风力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外力。

对于高耸建筑物而言,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其高度和轻巧的结构使其更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

因此,高耸建筑物的风振控制成为了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高耸建筑的设计需要兼顾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要考虑风力的作用。

为了减小风振问题,设计师们通常会采用多种策略。

首先,他们会考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确保其能够承受外部风力的冲击。

其次,他们会采用一些减振措施,如利用阻尼器、质量阵列等装置来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布置来减小振动的影响。

在高耸建筑设计中,风洞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在风洞中模拟真实的风力环境,设计师可以准确预测建筑物的风振响应,并优化结构设计。

风洞实验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并评估不同控制措施的效果。

除了风洞实验,计算机模拟也在高耸建筑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借助计算机模拟软件,设计师可以快速分析和优化建筑物的结构,以实现更好的风振控制效果。

与传统的试验相比,计算机模拟更加高效、经济,并且可以模拟各种复杂的风力场景。

尽管风振问题在高耸建筑设计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减小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设计师们通过风洞实验和计算机模拟,不断改进建筑的结构和控制措施,使高耸建筑可以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依然稳定。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高耸建筑的设计与风振控制将迎来更加创新和智能化的发展。

比如,利用传感器和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风力情况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最大程度地减小风振问题。

此外,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也可以设计出更加轻巧但却足够强韧的建筑结构,提高抗风振能力。

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1. 引言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其风振舒适度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在高层建筑中,风振问题不仅关乎建筑结构的安全,更关系到建筑内部空间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

对于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的研究与实施意义重大。

2. 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的评价标准是保证建筑内部空间舒适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的评价标准包括建筑结构的风振响应、人体的感知和舒适度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评价标准的设计应兼顾以上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3. 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控制技术规程针对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问题,控制技术规程是实现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的关键。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技术规程,包括但不限于结构设计、风振减振措施、人员疏散设计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的风振舒适度符合规定标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对于现代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控制技术规程,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性。

我认为应加强相关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为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5. 总结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是确保城市高层建筑安全和舒适度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对评价标准和控制技术规程的研究和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风振舒适度,为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和便利。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及控制技术规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字数统计:超过3000字】6. 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的研究和制定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的研究是保障建筑安全和舒适度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 阵 ;【() 为结 构上 的 L×1阶控 制 力 向量列 阵 , { £) , L 为控 制力数 ;H] [ 为控 制力作用 位置 矩阵 。
形 ; 构在反 复风振 作 用 下产 生 疲 劳破 坏 ; 结 构气 结 使 动弹性 不稳定 ; 结构 震动加 剧 , 响高层 住宅舒适 度 。 影
有被 动控制 ( 如安 装黏 滞阻尼 器 、 弹性阻尼 器 、 频 黏 调
质量 阻 尼 器 、 频 液 体 阻 尼 器 ) 智 能 控 制 和 主 动 调 、
控 制 ] 。
结 构风振 控制 的原理是 在结 构发 生风振 反应时 , 由设 置在 结构 上 的一些 控 制装 置 主 动或 者 被 动地 施 加 一组控 制力 , 以达 到减少 和抑制风 振反应 的一 种方
数相同。
置在 结构顶 部 以控 制 风 振 反 应 , 结 构第 一 、 二 振 使 第
型 的阻尼水 平从 1 %和 0 4 . %增加 到 1 2 和 1 5 , .% .%
( )在伸 臂桁 架 层 的斜 撑 替 换 为 人 字 形 安 装 的 3
2 风 振控 制 应 用
结 构 体系 中, 风振 控 制装 置 属非 承 重构 件 , 功 其
能仅在 结构 中发 挥 耗 能 作 用 , 不 承担 导 荷 承 载 作 而 用, 即增 加风振 控制装 置不 改变主 体结构 竖 向受力 体 系 。一 般情 况下 , 构 越 高 、 柔 、 结 越 跨度 越 大 、 振动 越 强 、 压越 高 , 控制效 果越显 著 。 风 则
器对 其进 行风振 控制 , 使结 构阻 尼 比从 0 8 . %提 高到
作者简介: 国军( 9 3 , , 徐 1 7 一)男 江苏南通人 , 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 司工程师 22 《 1 工程与建设》 2 1 年第 2 01 5卷第 2期
6 4 ; 大利 亚悉 尼 C n ep it we 将 TMD设 .% 澳 e tron To r
超高层建筑结构大 建设 监 理 有 限责 任 公 司 , 徽 合 肥 合 安

200) 30 9
要: 文章 以某 超 高层 建 筑 为 工 程 背 景 , 用 E a s. 利 tb9 7软件 模 拟 了该层 结 构所 受 的 脉 动 风 速 过 程 , 行 了 不 同 风 压 影 响 下 的 风 进
1 结构控制概念
传统 结构抗 风是 通 过增 强 结 构本 身 的抗 风 性 能
来抵 御风荷 载 的作 用 , 由结构 本身储 存和 消耗风 振 即
能量 , 这是 被动 消极 的抗 风对策 。但 由于风作 用 的随 机性 , 按照传 统抗 风方法设 计 的结构往 往不具备 自我 调节 能力 , 构可 能不 满 足舒 适 性 和安 全 性 的要 求 , 结
收 稿 日期 :0 10 —7 修 改 日期 :0 1O—l 2 1-20 ; 2 1~22
目前 , 风振 控 制技 术 已在 国 内外 众 多 高层 、 耸 高
结构 中应用 , 纽 约世 界 贸 易 中心采 用 的 1 0 如 00 0个
黏弹性 阻尼器 对结构 进行 风振控 制 , 并取 得 了 良好 的 控 制效果 ; 哥伦 比亚 S aFrt 厦 采 用 黏 弹性 阻尼 e i 大 s
关键 词 : 滞 阻尼 器 ; 振 效 果 ; 合 优 化 ; 尼 比 黏 减 组 阻 中 图分 类 号 : u 1 . 1 T 4 1 0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6 358 (0 1 O 一2 2O 17 —7 12 1 )2O 1一3
高层 结构 和高 耸结 构 的 主要 特点 是 高 度 高和 水 平 向刚度 小 , 水平 风荷 载会 引起 结构 的较大 反应 。其 产 生的反应 主要 有 如 下特 点 : 作 用 于建 筑 物上 的 ① 风有 平均 风和脉 动风 , 中脉动 风会 引起 结构 的顺 风 其
轻则 引起 居住 或者使 用者 的不舒适 感 , 降低生活 质量 或 生产效 率 , 重则 造 成 结构 的局 部 破 坏 、 至整 体 坍 甚
塌, 导致 巨大 的经 济损 失 和 人员 伤 亡 l j _ 。合 理 有效 】 之
的抗 风途径 是对结 构施 加控制 装置 ( 系统 ) 由控制装 , 置与 结构共 同承受外 界风 荷载作 用 , 即共 同储 存和耗 散风 振能量 , 以调谐 和减轻 结构 的风振反 应 。为 了满 足结构舒 适度 和安全 性 的要 求 , 常用 的风 振控制 措施
[ { } [ 1 } [ { = M] + c { + K] X) ]
{ £} E { £) P() 一 H]u()
() 1
其 中 ,M] [ ] [ 分别 为结 构 的质量 矩 阵 、 I 、c 、K] - 阻尼矩 阵和 刚度 矩 阵 ; } 左 至右 依 次 为结 构 的位 移 、 { 从 速 度 和加速 度矩 阵 ;P()为结 构上 的动力风 荷载 向量 { f}
振响应分析 , 模拟了 5 种非线性黏滞 阻尼器 的振动控 制方案 , 并对不 同方案 的减振 效果做 出了对 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 明, 工程 该 减振方案所用的黏滞流体阻尼器性能稳定 , 可以有效 降低结构风致振动响应 , 结构顶点位移和加速度响应 的降幅最大达 3 . 5 5 2 %
和 3 .O 。 7 5%
法 。风振 作用下 结构 的运动 方程可 表示 为
向振 动 。② 风对 建筑物 的作用 与建 筑物 的形 体有 直
接关 系 。③ 风对建 筑物 的作用 受周 围环 境 因素影 响 大 。④ 风作 用在建 筑物上 时 间因建 筑物 里 面变化 很 不均匀且 持续作 用时 间长 。因风荷 载具有 以上特 点 , 会 使建筑 物产生 以下损 坏或破 坏情形 : 使结 构构件 不 稳定 或者失 稳破坏 ; 使结 构开裂 或产生 较大 的残余 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