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登寨牯藏节起牯活动
中国特色民族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以贵州西江苗寨“牯藏节”为例
2020年1月下半月刊中国特色民族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以贵州西江苗寨“牯藏节”为例赵 群民族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产业,它的基础核心是——文化资源。
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和位置越来越高,如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
同时,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民族软实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因此,各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精髓。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相互交流,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共存的格局,少数民族文化独树一帜,具有原生态差异化的特色。
本文以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的“牯藏节”为例,浅析其在当地节庆活动中的形式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开发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
一、中国民族民俗节庆文化现状目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建设,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层面,并与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战略方针,文化的力量愈发凸显。
5 000年的璀璨历史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遗产,构筑成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守望家园,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动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同时,也记载着中华文化历史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
以节庆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彰显着当地居民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传承。
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反映出了人们在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民俗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在原始社会,生产水平比较落后,人类无法解释生老病死和风雨雷电的现象,就将这些现象的形成归咎于鬼神乱力等超自然的灵力。
这些神话和禁忌口口相传,成立大家约定俗成的文化;进入封建社会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需要得进一步满足,一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民俗活动应运而生。
此后,社会不断进步,文化日益繁荣,不同地方、不同种族的人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黔东南州传统节日鼓藏节
黔东南州传统节日鼓藏节经西江鼓社羊排、也东、东引、也通、平寨、凹嘎、南贵、也薅、干荣小寨、干荣中寨、干南都、长赶、乌仰、根赶、白坡、白碧、赶雷、南星共十八个自然寨的村两委、老年协会、鼓藏头、活路头商议,西江鼓社片区2022年的“鼓藏节”时间定为农历十月十六,寅日;阳历11月9日举行。
鼓藏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体现,在苗族各分支都有此习俗。
内容包括杀牛祭祖、用牛皮制鼓、祭鼓等一系列礼仪,苗族鼓藏节每13年过一次,鼓藏节是一个规矩严格、习俗繁多的节日,杀猪那天要由“鼓藏头”家在凌晨五点以前先杀猪,周边的农户才能杀猪。
跳芦笙是鼓藏节的主要活动之一,至少七天,最多九天。
“关于鼓藏节”鼓藏节,既是节日,也是雷公山苗族隆重的祭祖大典。
雷山鼓藏节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江鼓藏节十三年过一次,连续过三年。
第一年为起鼓年:第二年为跳鼓年;第三年为送鼓年,尤其送鼓年最为隆重。
苗族为何要十三年才过一次鼓藏节?传说古时候雷公放洪水来淹没人类,姜央兄妹躲在大葫芦里逃过此劫,通过兄妹开亲繁衍后代。
前两年还较为风调雨顺,可后来连续大旱,庄稼颗粒无收。
姜央求助于祭师,得知是自己儿子放牛时,牛踩踏了蝴蝶妈妈的坟茔,蝴蝶妈妈很生气,要每年都杀牛来祭祀。
于是姜央杀牛祭祖,渡过了难关。
后来姜央觉得如果每年都杀牛祭祖,势必影响农业生产,于是请求祭师祷告祖灵,以后十二生肖轮回再杀牛祭祖。
从此,就有了十三年过一次鼓藏节的习俗。
鼓藏节最重要的仪式是祭鼓。
苗族人认为鼓是祖先灵魂的居所,祭鼓就是祭祀祖先。
鼓藏节通常要杀猪,杀猪时有很多禁忌语。
如杀猪不能说成“杀猪”,而要说成“孝敬大官人”;杀猪的刀不能说是“刀”,而要说成“叶子”;猪血不能叫做“血”,而是称为“浮萍”;烧猪的火要说成是“太阳”;烧猪用的稻草要说成“盖被子”,杀猪所取的胸口肉切来煮吃,被称为“鼓藏肉”;带有乳头的鼓藏肉象征着母爱和生命的繁衍,吃了意味着儿孙满堂。
古老的祭祖仪式
古老的祭祖仪式作者:来源:《户外探险》2008年第01期“粘藏节”,也称“吃牯藏”、“吃牯脏”、“刺牛”,是黔东南、桂西北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现在也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节庆的活动。
能歌善舞的苗族人,在创世歌里就留下了牯藏节的故事,代代相传。
去往交通>>从贵阳去往黔东南州府凯里可采坐开往玉屏的“梵净山”号旅游列车,在凯里下车。
凯里汽车站位于市东北文化北路,赶早乘长途汽车至榕江县,换乘去计划乡的中巴至污略村以北10公里的山路旁,下车步行至污略村,即可到达拈藏节拍摄地。
“牯藏节”是苗族非常隆重的祭祖庆典,其中重要的环节是杀牛祭祖。
这种古老的祭祖礼仪在苗族的创世歌里有所记录,因为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再加上苗族人能歌善舞,所以歌便成了苗人最好的记录方式。
歌词叙述说枫树是万物的生命树,在上古被女神妞香砍倒后,树根变成了泥鳅,树干变成铜鼓,树枝变成鹊鸽,树心里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十二个蛋成为妈妈。
蝴蝶妈妈孵蛋三年,孵化了十一个,包括雷公、鬼神、龙蛇、虎豹、豺狼、拥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人、鬼、神、兽、但剩下的一个蛋经过三年孵化后依然是一个蛋。
蝴蝶妈妈只好请暴风帮忙,暴风把蛋刮下山崖,蛋壳破裂,钻出一头小牛。
小牛怨恨蝴蝶妈妈没有亲自孵下它,最终把蝴蝶妈妈气死。
拥耶、妮耶用牛耕地种田,但就是从未有过好收成。
鬼神告诉他们:因为大牯牛气死了蝴蝶妈妈,所以用牛耕的田园就长不出好庄稼。
只有拥耶,妮耶把牛宰掉祭拜蝴蝶妈妈,立刻求得庄稼的丰收。
这是“牯藏节”由来的一种传说。
我幸运地赶上了榕江县计划乡污略村举行的为期七天规模宏大的牯藏节,主要内容有设立祭祖台、踩芦笙、吃簸箕饭,跳踩堂舞、牯藏牛旋堂最后是重头戏杀牛祭祖。
在牯藏节前,村民们已经选举出了牯藏头,这次污略村牯藏节的牯藏头是姚老吾,已婚,35岁,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双老健在。
被推选为牯藏头的人都是寨中品德良好,已婚,必须生育有男孩,父母等长辈健在,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人,同时又是建寨始祖家族的后代。
2014年纪登牯藏节活动预案
甲午年纪登村牯藏节活动
一、活动时间:2015年农历正月初2日至4日
二、活动地点:东风小学篮球场
三、主办单位:纪登寨(包括便罗、便霞、登汪)、宰瓜寨、宰晃寨、便妈寨
协办单位:纪登村党支部、纪登村民委
特邀单位:尚重镇人民政府、尚重镇文化站
四、活动内容:记间、多挂、踩歌堂、芦笙舞、广场舞表演等
五、活动主题:“体验乡村胜景,品侗民俗文化”为主题,重点突出旅游宣传、民俗展示等内容,挖掘和宣传纪登村侗民俗文化、牯藏节文化,丰富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活跃纪登村文化生活氛围,进一步提升纪登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八、组织人员:
总负责人:石炳根
1、纪登寨:石吉才、周昌贤、石宏锦、石世华、吴珍玉、石光锦
2、宰瓜寨:张华标、吴吉辉、吴飞学、张承锋、
3、宰晃寨:吴家松、吴正全、吴德先、杨宜招、吴应举、潘年艳
4、便妈寨:杨通明、熊木灵、吴作超、杨再堂、姜永生
观田园风光相约纪登狂欢看侗寨美景体验牯藏激情。
神秘的牯藏节
斗 牛结 束后 ,要 在牯 藏 塘 举行 庄 严 的祭 祀仪
姜央颇纳 闷,便去请教寨子里的巫师 ,巫师紧闭双 式 ;“牯 藏 头 ”(寨 子 中推举 的主持 祭 祀仪 式 的男 子)
目 ,用头 帕 盖住 面颊 ,口中念念 有 词 ,不 一 会 儿 ,巫 身 着古 代 大花 长 袍 在前领 路 ,各房 族 的族 长 穿 着
师揭去头帕 ,睁开双 目,告诉姜央 :你今年 的一切 节 El盛装毕恭敬地尾随其后 ,各房族有一男子牵
不顺 ,都是因为牯牛撬开了你母亲 的坟墓造成的。 着牯牛走在最后边 ,牵牛慢慢绕场三圈后 ,停在蝴
姜 央很 是 惊 愕 ,问巫 师 怎 么办 ,巫 师说 :必 须 杀 死 蝶 妈妈 的神坎 前跪 拜 三分 钟 后才 退 场 。周 围的人
牯牛来祭你母亲。今后才能保你们兄弟免遭灾祸 , 屏住呼吸观看 ,场面颇为肃然。
过 安 宁 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 。姜 央 回家 把巫 师 的话 向其 他 的几 个
祭 祀仪 式结 束 ,接 着是 杀 牯 牛祭 祀 ,杀 牛 手都
兄弟说了,兄弟们纷纷谴责牯牛的恶行,一致 同意 是各房族公认的德性好的男子。杀死一头牯牛 ,就
中。在蝴蝶妈妈 的12个儿子当中,牯牛是最不 听 妈妈的仪式之前还进行斗牛比赛 ,牯牛 的主人们
话 、最不孝顺 的,平 时 ,蝴蝶妈妈常常教悔牯牛为 相互之间商定好斗牛的条件后 ,依次放牯牛在斗
人要厚道 、善 良、正直 ,牯牛便怀恨在心 ,因此 ,蝴 牛塘中打斗 ,斗牛塘 四周 围观的人群则高声吆喝,
鸟兽们便都知道大枫树 的洞里 出来个漂亮 的蝴蝶 一 路 上 敲锣 打鼓 、吹 着芦 笙 ,各 条 山岭上 锣 鼓 喧
古老神秘的苗族鼓藏节
古老神秘的苗族鼓藏节作者:程林盛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23期鼓藏节是苗族众多节日中的一个,独特而又隆重。
鼓藏节,又称“吃牯(鼓)藏”、“吃牯脏”、“祭鼓节”、“鼓社节”、“刺牛”等,苗语称“牯哝江略”,是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是苗族古老的祭祖节庆,举办时间各个地区不太统一。
鼓藏节的来历与传说《苗族古歌》与鼓藏节苗族有语言无文字,能歌善舞,他们用歌记录本族的故事和过去,于是就有了苗族经典—《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里说枫树是万物之源,在上古时代被女神妞香砍倒后,树根作泥鳅,树干作铜鼓,树枝作鸟鸽,树心中生出的蝴蝶生下12个蛋。
蝴蝶妈妈经过3年的孵化,成功孵出包括雷公、鬼神、龙蛇、虎豹、豺狼、拥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11个人、鬼、神、兽。
剩下的一个蛋经过3年的孵化后依旧无果。
蝴蝶妈妈求助于暴风,暴风将蛋刮下山崖,壳裂钻出一头小牛。
小牛怨恨蝴蝶妈妈没有亲自孵化它,就把蝴蝶妈妈气死了。
拥耶、妮耶用这头牛耕地种田,但始终没有好收成。
拥耶、妮耶从鬼神那里得知,因为牯牛气死了蝴蝶妈妈,所以这头牛耕种的田园长不出好庄稼,只有把牛杀掉,用牛祭祀蝴蝶妈妈才能得到丰收。
民族迁徙与鼓藏节在远古时代,有一支苗族祖先辗转迁徙到西江地界。
那时的西江一片原始森林,他们走累了就躺下休息。
随迁的猎狗下山转了一圈回来后,身上粘着几粒谷子,先祖认为是吉兆,就在西江定居了。
他们辛勤劳作、开垦种植,秋收时有了好收成,就把粮食储存在铜鼓里,一年装一铜鼓,连续13年,年年大丰收,于是他们决定不再走了,永久聚居于这里。
为纪念这一盛事,他们举行了吹芦笙、跳铜鼓舞、杀牛祭祖的盛大庆典。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苗族一个叫“耶”的老祖公带着3个儿子和众多族人,经万里跋涉,从洞庭湖边来到了贵州境内,大家感到非常高兴,就聚在一起吹芦笙、跳铜鼓舞。
一跳就是九天九夜,铜鼓跳破了,芦笙吹折了,“耶”就把碎了的铜鼓和折了的芦笙分成3份,分别送给3个儿子,要他们各走一方。
苗族的传统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的传统节日大全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
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节日是苗族风情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
黔东南苗族有名堂的节日有一百多种,春节、过苗年、姊妹饭节、吃牯藏、爬坡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芦笙节、龙船节……数不胜数,一些节日又往往“节中有节”,或者不同地方同过一个节,节庆活动此伏彼起,“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说法一点也不过份。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
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
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
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
赠带节流行于叙永县下东一带。
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
届时,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
如双方中意,便可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
事后反悔者,可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羊马节流行于秀山县龙池、石堤一带。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
届时,人们杀猪宰羊,请客送礼,隆重庆祝节日。
赶秋节流传天秀山县。
每年立秋日举行。
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会地点,参加和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
关于赶伙节的起源,传说是古时候一个聪明的小伙子,为民寻找心爱的姑娘,便将一人坐的秋千改制成八人坐的秋千,吸引远近的人们都来荡秋千。
在秋千场上,他终于找到了心爱的姑娘。
从那以后,每年秋天人们都要聚到一起荡秋千。
年复一年,便形成为赶秋。
苗年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过这一苗年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
苗年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
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
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
西江千户苗寨传统节日讲解
西江千户苗寨传统节日讲解鼓藏节鼓藏节,苗语称“牯哝江略”,意为鼓社节,即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
《苗族古歌》叙述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
在雷山地区的传说是:有一年,苗族地区发生瘟疫,人死得很多,又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姜央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祭祖,祖宗生气降的灾害,于是姜央决定祭祖,祭他的蝴蝶妈妈,祈祷降福子孙。
祭祖之后,蝴蝶妈妈高兴,收起瘟疫,普降甘露,年年丰收,岁岁太平,姜央很高兴,便订下规约,从今以后,每12年祭一次祖,姜央祖宗定下的古规,后代子孙照办,代代相传,便成了风俗。
苗年节苗年节,苗语含义为祭男姓始祖姜央的妻子“仰妮”祭“尤”公,故称“讷仰”。
“讷”苗语“吃”或“过”之意。
故意译为“祭仰节”。
“苗年”是汉语的俗称。
苗年节分头年、大年和尾年三个节日,分别在农历十月、十一月上中旬卯辰日过。
西江苗年节是中国上古时期先民农耕稻作,制定历法的产物。
母系氏族社会,女子从事家务和纺织,男人从事采摘和狩猎,以茆为衣食来源。
由于男子在采摘和狩猎过程中,发现可食果实的水稻、高梁、小米等,经过人工栽培后,果实产量比野生成倍增多,农耕文明萌芽。
农耕稻作,知时节播种才有好收成。
这就需要制定天文历法。
吃新节吃新节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七月、八月的中上旬,这节日也是属于苗家的生产节日,该节日相传古代乌图腾崇拜的烧好氏族对谷神的祭祀之沿袭。
西江千户苗寨吃新节共过两次。
即“头卯节”和“末卯节”从“开秧门”满十五天后,稻谷孕穗,逢卯日就过,这天到自家的田里扯3至5根“秧包”来挂在神龛上和粮仓里,然后杀鸡、宰鸭煮糯米饭、烧香、化纸敬祖宗、岩神、桥神、花树神,祈求诸神保佑稻谷丰收。
“头卯节”之后逢马午场天,就“赶热闹场”,苗语称“游卯”,青年男女借这个机会进行对歌择偶。
这天还有斗牛、斗鸟等活动,但不准吹芦笙。
又过五十天左右,谷穗渐熟,逢卯日过“末卯节”,人们同样田里扯3至5根“稻谷”来挂在神龛上和粮仓里,煮糯米饭、猪肉来庆祝,“末卯节”不赶“热闹场”,也不举行斗牛之类的娱乐活动。
关于苗族牯脏节的几点思考
苗族牯 脏 节缘何 越过 越红 火
随着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 济的冲击 ,少数 民族传 统节 日被淡 富节 H文化活动 内容 ,创 造新颖 的活动形式 ,同时坚持 以人为 化 已成不争 的事实 ,而贵州 省黔东南苗族 侗族 F治州雷 山的苗 本 ,增加 节 日文化 内涵 ,突 个性化 特点 ,赋予传统 节 日文化 1 族牯脏 节反倒越过越红火 ,究其原 因大概有 以下几个方面 : 更多 的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 ,增 强节 日文化 的吸引力 。
化 的 热 爱 和 证 明 苗 族 人 的与 众 不 同? 这 或 许 就 是 苗 族 自身 的 文 设安全护栏 ,观看斗 牛时使 游客胆颤心 惊 ,这也在一定程 度上 明 生态 对 外 来 文 化 而 作 的一 种 自我 保 护 的本 能 的反 应 吧 。 ( ) 牯脏 节 具 有鲜 明 的 民族 传 统 文 化 内涵 二 降 低 了吸 引 力 。 ( )传 统 与 现 实 脱 节 三
第 一 ,节 目安排缺乏 科学性 ,时常 现游 客错 过节 目和等
或 缺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在 牯脏节没有 到来 的 日子里 ,他 们 待节 目的情 况。这势必导 致游客在错过 与等待 中失去对节 目的 期 盼着 、念 叨着 、准备着 ;当牯脏节来 临的时候 ,苗族人 无论 好 奇 心 。 身在何方 ,处境 如何 ,都一 定会 以最怏 的速度 ,最饱满 的热情 第 二 ,缺乏观赏表演 节 目的合适 的场地 。如 :牯 脏节苗族 赶 回家 乡 参 加 这 个 盛 大 的节 日。 甚 至 以一 生 中 能 多 参 加 几 个 牯 歌舞表演 时 ,很多 的游 客因为场面 的拥挤 不堪而放弃 观看 ,从 脏 节为荣 。或许 他们是在 以一种特殊 的方 式来表达对本 民族 文 而使节 日旅 游在无形 中打了折扣 。疯狂 而惊险的斗牛 ,因为不
苗族节日:牯藏节活动准备(中国传统节日)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苗族节日:牯藏节活动准备(中国传统节日)
吃牯之寨提前一两年喂养牯牛,多者一家喂2-3头,少者两家喂一头,有青年、老人,尤其是姑娘,家庭力争多办衣物,银手饰,所有家庭竞相备足酒肉、鞭炮、红彩等礼物;姑娘则准备丝线,布鞋等物。
主寨提前两月或半年向客人发出口头或书面邀请,临节前再次邀请客人,并用鱼藤草在斗牛场出入口扎拱门。
节前一天,客人牵斗牛,担肉酒彩礼,吹笙鸣炮进寨,主寨亦吹笙鸣炮相迎,并举行敬神仪式。
敬神时,寨头路口置岗哨把守,禁行人入寨。
活动一般进行斗牛3至4日。
第一日早饭后,男女青年着盛装进入斗牛场观牯牛打斗,不加干涉。
第二天早晨,凡参加打斗的牯牛除少数外均宰杀,以内脏祭天地、祖先、祈求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地方平安。
节日期间,凡到场观看斗牛和踩歌堂者,皆视为贵宾,日夜歌酒不休。
苗族传统节日——牯藏节介绍
苗族传统节日——牯藏节介绍在苗族文化中有一个传统节日,叫做“牯藏节”,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节日,这一天要举行非常盛大的祭祖仪式,主要内容是杀牛祭祖。
苗族人是如何度过牯藏节呢?跟着作者一起来看看吧!【苗族传统节日——牯藏节介绍】牯藏节开始,牯藏头在村中挑选连同自己在内12名德高望重的长老。
组成一支祭祀队伍,非常有意义的是,其中一名是年轻美貌的女性,牯藏节祭祖一切活动由他们安排。
杀猪祭祖时,先宰杀牯藏头家猪,其余人家的猪,待牯藏头们分别祭扫后才陆续宰杀。
杀牯藏头家的猪是一件非常规范和复杂的过程,礼仪特别多,用新砍伐的木竹编织成一个庞大体积喇叭形状,然后6个年轻人危坐其中,三十余人抬着他们,前面长老开道,芦笙随后,在狭窄的小道中,吹吹跳跳向牯藏头家走去,笼中人出来,然后将牯藏头家猪装进去抬走,一次只能抬一头猪,反复数次将6只猪抬完装进一个新圈后,巫师们围着它们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将一支削尖的细木插进猪心脏,将猪处死。
当地习俗,处理猪不用热水烫毛,而是用禾稻草火烧猪皮,全村烧猪场面犹如古战场。
在杀牛祭祖时,场面更为惊心动魄,时间选在深夜凌晨三点,此时周围人山人海,火把通明,杀牛地方采用两棵粗大的木桩捆在一起,形成X字形,两端深埋地下,只见牛被一大群人簇拥推拉着,将牛头架在X字形上面,随即由牛主人姑表之类亲戚,手持斧头,在牛头部猛击数斧,牛毫无反抗力一声不吭立即死去,尔后主人急忙将牛舌头拉出、将预先准备好削尖的细木插入舌头中间,其说法是牛死后到了阴间,阎王爷问其是怎样死的,它没有舌头后,说不清楚阳间发生的一切事。
宰杀完毕,牛头砍下,在杀牛场中央摆成长排,以此祭祀祖先,每户人家煮熟一块猪肉,拿到村中一所小木房祭供,这所小木房便是该村人祖先神圣的灵堂。
这里的习俗非常特别,逢年过节,从不烧香,化纸钱,人死后也不留坟墓,但对燃放鞭炮特感兴趣,节日3天鞭炮声从未间隔过。
牯藏节邀请函
“中国纪登侗族牯藏文化节”邀请函
各位亲朋好友、贵宾、各位领导:
牯藏节是纪登侗寨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节日由房族牯藏头、寨老等组织,杀猪宰牛邀请亲友聚会,其间举行斗牛比赛、放鞭炮、放铁炮、吹芦笙表演、唱侗歌、踩歌堂等活动。
七年举行一次,重要内容是在社稷坛杀牛祭祖。
加快推进纪登侗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要求,纪登寨将于正月初2日至4日举办第四届“中国侗族牯藏文化艺术节”活动,为期3天。
纪登寨是纪登村中心自然寨,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铸就了侗族文化之翼,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纪登村的侗族牯藏文化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侗族文化飞火流霞,硕果累累。
举办“中国纪登侗族牯藏文化艺术节”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彰显纪登侗族文化魅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繁荣侗族文化活动,营造优雅人居环境,实施文化兴村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按照努力提升侗族牯藏文化艺术节层次和品味的要求,本届牯藏文化艺术节将邀请国家一级侗族歌师2人加盟助兴,为此,谨希望各位贵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予资金或其他方面的爱心支持。
牯脏节的传奇-加去
牯脏节的传奇-加去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祖仪典。
传说远古之时,居住在这里的苗家子女多病,种植无收,为祈求祖宗神灵祛病赐福而杀牛祭祀,后世子孙,代代相传。
一般每十三年举办一次,每次连祭三年。
头年叫“起疆”,二年叫“续疆”,三年叫“刹疆”。
祭祀以宗族为单位,祭的是象征祖先灵魂安息之所的枫木鼓,每个宗族各有一个共祭的木鼓,即宗鼓,所以,又叫“宗鼓祭”。
吃牯脏前几天,选出“鼓主”,贫富不论,父母健在,有儿有女,德高望重者均入选。
鼓主选定后,由鼓主召集各户代表到自己家中杀猪吃酒议事,商定有关事项,买水牯牛等。
牛买回后,其饲养极其讲究,不能放牛上坡,更不能犁田,只能圈养。
清晨喂酒糟,中午喂青草,昼夜各喂一次米饭和细糠。
民国三十八年,加去村曾经过过一次鼓藏节,相隔五十年后的2000年,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于是决定举办一次隆重的鼓藏节。
按照祖先的规定,从节期开始的那一天起,所有亲朋嘉宾的到来,只能吃肉,吃豆腐,不准吃蔬菜,违者受罚。
选出的鼓主要分户为其祭祀祖先神灵,每户人家用麻线捆上一尾小干鱼戴在鼓主头上,鼓主头上干鱼越多,说明负责的人家数越多。
头三天是接待四面八方前来祝贺亲友,主家杀猪、杀鸡、杀鸭并以米酒相待。
第二个三天是跳芦笙,准备糯米饭等。
第三个三天是挑糯米饭到鼓藏坪款待所有客人,玩山、跳芦笙等。
第四个三天是拉祭牛绕寨游塘,以振威风。
此为节庆高潮,因为祭牛游塘以后,当天晚上就要宰杀,所以祭牛游塘场面最为壮观。
从牵牛出门、绕寨、游塘鞭炮不能断,整个山寨淹没在鞭炮声中,绕塘三圈,沿路返回家。
当天晚上,鸡鸣五更,听到鼓主家杀牛鞭炮声后,各杀牛户旋即在一二十分钟内将所有的祭牛杀完。
天明后,主家根据来客人数,将牛肉、猪肉分给亲友抬回家。
第五个三天,是抬肉回家的亲友们又返回来喝酒三天,整个节日才算完毕。
加去自然村离榕江县城80余公里,属月亮山区,山多林密,古木参天,自然环境优雅,植被覆盖率70%,人口600余,由于这里山多林深,其原始生活习俗多有保留,因此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到这观光旅游,定会看到这里的苗族远古原始的生活习俗,令人眼界大开,也会使你流连忘返……从贵阳出发,可以乘大巴到榕江县,再乘榕江到计划乡的班车,在加去下车,每天只有一班,票价10元。
牯藏节是什么意思
牯藏节是什么意思
“牯藏节”,也称“吃牯藏”、“吃牯脏”、“刺牛”,是黔东南、桂西北苗族、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节日由苗族各姓牯脏头组织,一般在历史上关系较密切的村寨间进行,牯脏节有小牯大牯之分。
小牯每年一次,时间多在初春与秋后农闲季节,吃牯村寨杀猪宰牛邀请亲友聚会,其间举行斗牛、吹芦笙活动;大牯一般13年举行一次,轮到之寨为东道。
“牯藏节”的重要内容是杀牛祭祖。
这种古老的祭祖礼仪在苗族的创世歌里有所记录,因为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再加上苗族人能歌善舞,所以歌便成了苗人最好的记录方式。
雷山鼓藏节
雷山鼓藏节鼓藏节,俗称“吃牯脏”,是苗族祭祀本宗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它是以血缘宗族为单位进行的祭鼓活动,是苗族最为隆重而神圣的节日。
主要流布于雷山县全县的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州西南部,是苗族几次大迁徙后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全县总面积1218.5平方公里,辖4镇5乡,总人口15.19万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
雷山县主峰雷公山自西南向东北横跨全境,是长江水系清水江和珠江水系都柳江的分水岭,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据《苗族古歌》载,鼓藏节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己经有了。
三苗国在与夏王朝的战争中解体,苗族在迁徙西南到达雷公山地区定居后,鼓藏节仍然传承。
在汉文典籍中对苗族“吃牯脏”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清代。
《黔南识略》载:“黑苗蓄发者居多,衣尚黑,短不及膝,十年蓄牯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牯脏。
因其以肉分赠亲友,而以为肠脏饷客,故名。
”清乾隆《贵州通志》:“黑苗在都匀、丹江,镇远之清江,黎平之古州……每十三年宰轱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轱脏。
”鼓藏节的来历在《苗族古歌》里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
据说:“有一年,地方忽然发生瘟疫,人死得很多。
又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姜央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祭祖,祖宗生气降的灾害,于是他决定祭祖,祈祷降福子孙。
祭祖之后,蝴蝶妈妈高兴,收起瘟疫,普降甘露,年年丰收。
从今以后,每12年祭一次祖,姜央祖宗订下的古规,后代子孙照办,代代相传,便成了风俗。
”雷山苗族鼓藏节是苗族最为盛大的宗教祭典活动,由鼓社组织的领导“鼓藏头”操办。
鼓藏节的第一年二月申日,全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龙场的枫香神树脚,由“鼓藏头”在五彩宝辇下主持“招龙”仪式。
神树上贴满了剪纸太阳图案和小纸人(地神)。
摆放的祭品有一头肥猪,12碗酒,12碗鸡、鸭、鱼。
身着祭服的祭师首先念“招龙”词,朗声背诵家族史。
背完家族史,祭师用麻线穿住一只绿头公鸭的鼻子,沿着山上的“龙脉”下到山寨。
神秘的牯藏节
神秘的牯藏节
匡益国
【期刊名称】《贵州民族宗教》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在贵州省从江县苗乡侗寨至今保存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而神秘的节日——牯藏节。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匡益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76.5
【相关文献】
1.苗族牯藏节中的新媒体与族群认同 [J], 石甜
2.从牯脏节看苗族的民族认同——以贵州榕江县高排村为例 [J], 吴大旬;刘慧
3.江西遂川举办第三届狗牯脑茶文化节 [J], 曾国华
4.“狗牯脑”茶文化旅游节开幕 [J], 康文才
5.牯藏节 [J], 万昌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节日习俗
宗教祭祀性节日
祭祀祖先 祭祀自然物及自然现象的节日
其他宗教或祭祀性节日
祭祀祖先——苗族“吃鼓藏”(牯藏节)
时间:一般为13年一次,有的地方7年举行一次,有的地 方则9年,间隔年数皆为单数
苗族大多不设祖宗牌位,他们刳木为鼓,两端蒙牛皮,作 为祖宗灵魂居处的象征,亦称祖鼓
鼓因地区不同有单、双鼓之分 单鼓:以牛背皮蒙一端为公鼓面,牛腹皮蒙一端为母鼓面 双鼓:以靠根部一段制成公鼓,梢段为母鼓
寨不接待外客 二,这类节日在进行中通常都要挨家挨户作法,即
“扫寨” “封寨”和“扫寨”是贵州民族节日中最神秘的活
动,其间不仅外人必须回避,有的地方就连本寨人 亦要躲避上山,每户只留下一个老者
其他祭祀性节日——求子的节日
台江县苗族的“敬桥节”或“架桥节”(农历二月二) 仁怀苗族的“踩花山”节(正月初一)立花杆。黔中一带苗
敬祖宗等祭祀活动为主 尾年活动内容:赛马、斗雀、跳铜鼓、跳芦笙等娱乐活
动及游方、走亲访友等交际活动为主
年节性节日——布依年
时间:明代至清初,多以十一月为岁首 清中叶以后逐渐该在春节过年,正月初一为大年,月底
之日称“了年”
活动内容: 天未亮时放鞭炮 姑娘到井边挑“灵水”,用新年的第一挑水煮汤圆、做
其他宗教或祭祀性节日
其他祭祀性节日——龙的节日
台江施洞苗族的“龙船节”(农历七月二十三)黎平县龙额 侗族的“杀龙节”(农历七月初四)
其实,安居在贵州的“龙”还是普遍受到尊重和善待的,“杀 龙节”仅为独一无二的例外
多数地区在龙的节日,需通过一定的仪式把“龙”迎进寨子里, 使之成为本寨的保护神
如:剑河县巫包寨苗族的“引龙节” 雷山县控拜寨的“招龙节” 三穗县寨头苗族的“晾桥节” 盘县彝族祭龙
六年级作文:苗族的牯藏节_1200字
苗族的牯藏节_1200字2008年11月24日的清晨,家人带上我,一齐坐车前往雷山,从他们口中我了解到,我们即将参加一个隆重神秘的大典……车逐渐离目的地近了,可是它却意外地停下了。
“人太拥挤了!”村委会干部从车窗外伸进了头,“你们必须步行!”我嘟囔几句,然后就随父母下了车,刹那间眼前的景象令我惊愣。
车群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分不清开头和末尾,大家都像海绵一般拥挤着。
“丫头,走!”妈妈牵着我的手,小心翼翼走捷径。
我当时似乎并没明白之大典有多么隆重,直到我看到村里每家每户从窗口吊下来的鞭炮时,热闹的炮声令人山人海的群众无法避开时,我方才领略这次大典的重要性。
我们沿着新浦的马路,终于老远地就望见了我爷爷新盖砖瓦房。
嘿!五年不见了,村子里气象有变化啊!当天晚上,爷爷端出苗王鱼等家乡特产,招待了我们这些饥渴交迫的人。
当大人们举酒欢庆时,爷爷捋着白须说了一段话:“大家好好吃,明天才有精力跳大典上的舞。
”我好奇地低声问:“这大典看起来很重要的样子。
”爷爷一听,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傻孩子!这活动13年一度能不隆重吗?”天啊,这次要参加的大典居然13年一次!怎么算也称得上“世界之最”了吧?我暗想。
“传说啊……”爷爷接着娓娓动听地讲了一个故事,“苗人是蝴蝶妈妈的后代,是蝴蝶妈妈在枫树上哺乳了我们。
所以后来,苗人以杀牛、唱歌等醒世祭祀蝴蝶妈妈和枫树。
”我恍若是身临其境一般,啊,原来这个节还有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
第二天一大早,不远处传来洋溢喜庆的芦笙声,将我从梦中唤醒。
“牯藏节表演开始啦!”表姐飞奔进我的房间,并迅速地把我拉到那人山人海的广场。
芦笙表演使得我眼前一亮,睡意全无。
哪一个个端庄的老者,神色安慰地吹奏手中的芦笙,灵敏的手指飞快转化位置,音符如水珠从发声口欢悦地蹦出来。
音乐声像冰水,浇熄了夏日闷日之火;又像花清香,令人心神飘荡。
我还记得如痴如醉时,表姐捏了我一把,她指向了左边——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士身着鲜艳橙色服饰,带领一群眉开眼笑的小伙子们踩着旋律入场,而另一边,十多个美艳惊人的女孩,戴着银冠项链、身穿五彩斑斓彩虹服装随之入场。
苗族“牯藏节”_50字
苗族“牯藏节”_50字
系苗族重要的祭祖活动,13年杀牛祭祀一次。
每届历时三年。
牯藏节是最具特色、最能体现苗族民族文化的节日,活动内容既有庄重肃穆的祭祀,也有欢快的娱乐,是一个既娱神又娱人的活动。
走。
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
比喻步行缓慢。
【赶鸭子上架】gǎn yā zī shàng jià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打鸭惊鸳鸯】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比喻打甲惊乙。
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水过鸭背】shuǐ guò yā bèi比喻事过之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单鹄寡凫】dān hú guǎ fú鹄:天鹅;凫:罢鸭。
孤单的天鹅,独居的野鸭。
原是古代的琴曲名。
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断鹤续凫】duàn hè xù fú断:截断;续:接;凫:野鸭。
截断鹤的长腿去接续野鸭的短腿。
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登寨牯藏节活动
一、村寨路口迎宾:(农历 10月25日下午5点)地点:便霞
1、铁炮、鞭炮、(杀水牛)。
2、侗族盛装队
3、牛角酒
4、芦笙队
5、拦路歌
二、侗家盛宴请宾朋(长桌饭)(10月25日下午7点)地点:纪登
各家各户1、2名代表,自备饭菜,到踩歌堂汇集摆长桌饭待客。
三、封寨祭坛(农历10月26日夜通宵守护神灵)。
封寨时间:25日夜至26日上午7点
1、祭师唱经文祭祀神灵、祈求庇佑,驱邪除恶,保寨安民(凌晨4点)
2、侗族盛装队、芦笙队、老年队(26日上午7点30分)
3、祈福拜祭呐喊
4、各家从祭坛请圣火入户,
5、引“萨”出门进歌堂
6、各家各户宴请宾朋(吃早饭)
四、歌师谢歌(农历10月26日下午2点开始)
1、铁炮、鞭炮、
2、芦笙队、盛装队入场
3、踩歌堂、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