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澄明_史铁生散文中的形而上思考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范文(精选2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范文(精选2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史铁生的散文有感篇1相对于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永恒,无论怎样伟大的人物,也会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你多么成功,都会成为匆匆而居的过客,尤其是在史铁生《我与地坛》里得到了升华,史铁生的散文大多关于生死、命运、苦难的探索,因此充满了浓郁的哲学味道和蕴含了深刻的理趣,等待我们一起去发掘、揭开史铁生散文理趣的神秘面纱。
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整篇充满了富有哲学意义的理趣色彩,对生命有着非同常人的认识,不在仅仅的满足和停留在对生活、梦想的探求,而是转向了对未知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和哲学思考之中。
文章写的也比较的随性、自然,源于内心世界真的看开和走出欲望的泥淖,既洒脱又解脱,读者看了之后,超凡脱俗。
不但可以摆脱心灵的束缚还可以正视自己惨淡的人生,是超然物外的执着情怀,更加坚定了通往成功的人生目标,既符合现实实际,又避免了永恒的痛苦和迷茫。
此时此刻的史铁生,是凤凰涅盘之后的史铁生,是不会被困难打垮的史铁生,已不在急于探索人生的方向和梦想实现,而是通过构筑精神家园在深化生命哲学意义,在另一篇散文中《好运设计》中也可以体现精神家园是虚构缥缈的东西,只有在不断的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才会冲破绝境。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享受追求的过程,体会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把一个必将到来的事实变成神秘探索的过程,变成你创造出独特自我境界的过程。
在沿途中寻找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等待命运的宣判结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在《我与地坛》中,作者凝聚了厚重的笔力诉说了生与死的经历与思考,以残疾人特有的思想角度自我解剖生死,与死神反复较量所表现出对生的热爱和对死的坦然面对。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史铁生散文选集读后感,阅读为你打开了一扇思想的天窗,读后感也是一次再创作,浸润着文学长大的人都谈吐不凡,读后感是以感想为中心落笔的,参考史铁生散文选集读后感,你也能写出自己的感悟。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史铁生散文读后感大全5篇,希望大家喜欢!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精选篇1)看了《我与地坛》一文,我感受到了我与地坛的缘分,以及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崇高母爱之美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
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
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恕、顺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
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
“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
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
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
母亲作对了选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
“生之意义”的探寻----史铁生作品的哲学解读
摘要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型作家之一。
他身患残疾,可依然笔耕不辍,从80年代初走向文坛开始写下了诸多带有深刻生命体验的作品。
通观他的所有创作,不难发现其主要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言说,是对“生之意义”的不竭探寻。
他以文学的方式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那个万古不灭的终极问题——死亡,从而发现生命存在的意义。
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残疾人形象出现,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残疾主题。
这和他自身的生活际遇密切相关。
沿着史铁生的创作历程,可以将其分为前期残疾主题作品和后期残疾主题作品。
前期残疾主题作品主要是对现实的关照,显得沉重、压抑、痛苦,对命运的不公怀有无声的抱怨,试图通过现实的方式加以弥补,对残疾背后意义的思考也不是特别深入,仅仅停留在现实层面上;而后期残疾主题作品风格开始转向了深沉、宁静、平和,写作的姿态也由以前的抱怨变为默认,思考也愈加深刻,由现实的残疾推发到广义的残疾——生命的局限。
恰是因为残疾,史铁生特别关注命运,形成了独特的命运观。
在史铁生看来命运是无法预知的,是不可把握的。
面对命运我们能做的就是端正我们的态度,正确认识命运:接受现实并在与现实抗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要陷入虚无主义的迷途。
我们与命运抗争依托的是什么呢?是人类特有的宗教精神。
在史铁生作品中,宗教精神主要体现在真诚的自我忏悔、对自然的感知和敬畏、对苦难的理解和观照、悲悯的人间情怀几个方面。
宗教精神的实质是最后的理想主义,是广泛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史铁生作品;残疾主题;命运:宗教精神AbstractShiTieshengisconsideredtobeoneofthemostrepresentativewriterswhoemphasizeonthoughtinChinesecontemporaryliteraturecircle.Hesuffersfromdeformity,butheneverstopwriting.Hehasproductedsomanyworksonprofoundlifeexperiecefromthebeginningof1980swhenhesteppedintoliteraryworld。
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
比较文学作业题目: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人文学院汉语言102班陈岩成10112010202史铁生的生命存在意识1972年,史铁生因双腿瘫痪由陕西延安插队的山村回到了北京,对于一个正值青年的人来说,瘫痪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会怀疑生活,怀疑生命,怀疑人活着到底还有什么意义,然后就会追问到死亡,在《我与地坛》与《合欢树》中,史铁生也因此而苦恼,脾气暴躁,特别是对他母亲的态度正是他那一时期挣扎的表现。
正是在这痛苦的挣扎过程中,他不断接近着哲学的三个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或要到哪里去?当问到死亡的时候,也就是他在考虑人“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也就是在生病的这一段时间里,他广泛地涉猎各类书籍,寻找着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存在的本身。
自然而然的,他会受到十二世纪西方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这种哲学思想在史铁生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从而他的作品中就会存在很强烈的生命存在意识,追求着生命的意义。
在所有的哲学中,首先都会追问到人最终要到哪里去的。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回到了死亡的问题。
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们也探讨到了死亡。
而死亡,在人们现有的思维中就是虚空,是一种不存在。
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等,存在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产生存在过程是荒诞的想法。
这样,存在主义哲学也就陷入了自己的陷阱,对存在本身的探索也变成荒诞的。
因而,存在主义就发展出了有神论的存在主义和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提出解决荒诞问题的途径是就是宗教信仰,也就回到最初宗教的形态。
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则认为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
史铁生在刚刚瘫痪的那段时间里,他也想到人最终是要走向死亡的。
生命的过程也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但生存本身的意义在哪里?面对这些,他想去死,却又不甘心。
他在《我与地坛》中和那个长跑的朋友说:先别急着死,再活下去看看。
灵魂深处的悠远回声——史铁生散文阅读随感
把不幸的人生经历写得真诚感 人 , 但他作为作家虽身处逆境 却是从容不迫 , 冷静达观。 在一系列散文创作 中, 史铁生反复 写到 自己的人生遭际 , 真实地反映 了作为一个不幸者的心路
难人 生的精神境界是崇高而
明 智 的 ,史 铁 生 在 散 文 中为 我 们 悟 出 了一 种 达 观 的 人 生 智
父亲是政绩斐然的总统要不是个家藏万贯的大亨再不就是位声名赫赫的学者或者父母都是不同寻常的人物你从小就在一个倍受宠爱倍受恭维的环境中长大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无忧无虑的现实绚烂辉煌的前景左右逢源的机遇一帆风顺的坦途
Toursm i Today
当羲 代 旅 螺 游
灵 魂 深 处 的 悠 远 回 声
史铁 生散 文 阅读 随 感
王 芝 兰
( 黑龙 江省绥化市教育学院 , 黑龙江 绥化 12 0 ) 50 0
摘
要 : 铁 生 是 当代 中 国优 秀 的 散 文 家 , 的 散 文 超 然 冷 静 、 气 深 远 、 和 流 畅 , 对 世 界 人 生 的 睿 智 史 他 大 平 是
性 思考 , 以其 深度 的生命体 验 , 向大彻 大悟的澄 明之境 , 走 从他 形而上的诗意表 述 中可 以听见作 家灵魂深处的悠远
神” 于是他从一种生活和生命 的深度 中理解 了 自己的不幸 , ,
而 且在 此 基 础 上 理 解 了他 人 ,理 解 了人 生 的本 质 。《 与 地 我
坛》 可以说是面对 自我不幸在人生命运上的大彻大悟 : 那 时她 的儿 子还太年轻 , 来不及为母 亲想、 还 他被 命运
击 昏 了 头 , 心 以 为 自 己是 世 上 最 不 幸 的 一 个 , 知 道 儿 子 一 不 的 不 幸在 母 亲 那 儿 总是 要 加 倍 的 。她 有 一 个 长到 2 0岁 上 忽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1史铁生有一篇文章叫《记忆迷宫》,题目真是形象!确实,记忆就是人心灵里的迷宫啊,还和潜意识混杂在一起。
所以他在此文里说:“记忆,在创作者那儿已经面目全非,已经走进另一种存在。
”虽然他说的是以记忆的经历为基础的创作者、写作者;但其实在我们每一个记忆者这里,你的记忆都可能出现错误、混乱,毫无真实可言。
可是啊!你记住的和你在记住时经由你的认知、情感改造过的记忆才是你生命的全部真实。
史铁生还是在《记忆迷宫》里说:“我没有用‘记忆’,而是用了‘印象’。
因为往日并不都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但往日的喧嚣与骚动永远都在我的印象中。
因为记忆,只是阶段性的僵死记录,而印象是对全部生命变动不居的理解和感悟。
记忆只是大脑被动的存储,印象则是心灵仰望神秘时,对记忆的激活、重组和创造。
”所以《关于真实》里说“这些印象的累积和编织,那便是我了“。
也就是说史铁生认为:基于记忆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真实的生命的全部,在这种真实里,心灵是关键。
其实回到读书笔记开头提到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刘亮程的“内心生存”,也是关乎心灵的,原来,生命的真实就在你的心灵里!文字、文学更能保存这种心灵真实,生命的时光不老。
我今年初春写过一篇回忆初中的文章,以接续中断了二十五六年的记忆。
其中有一段:“记忆真是很奇妙的东西,记住了某件事,就是保存了某段时空给今日的丰富心灵增量。
有时候已经忘记了某件事,有人提起,你又真切地全记起来了,因为它并不是消失了,而是潜伏在不知道哪个隐秘的角落里,早已融为你敏感心灵的一部分。
”我是觉得自己好幸运,我记住了某些东西,并感动过留恋过,那段生命的美好时光就不会消散。
我的同学们读后也都有这样的感受,还有一位并不搞文字工作的同学说的一句话也一样的深刻。
浅论史铁生小说生命意识
浅论史铁生小说生命意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路,上帝本来不公平,上帝给了你一条艰难的路,是因为觉得你行……如果注定有人要倒运,那么还是让我来吧,没有谁比我应付的更好了。
”史铁生在残疾的折磨下,在与死神的纠缠中,经过苦苦挣扎,最终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为自己,也为他一样遭受困难命运的人找到了活下来的信心和一条光明的出路,吹响了生命的号角。
自卑情绪在小说中的体现史铁生把自己的自卑情绪寄托在他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同时也折射出他内心深处强烈的自卑。
在《山顶上的传说》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相爱是受歧视的,不被承认和许可的,在他们相爱的日子里,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恐惧总压在他的心头——“她不能回家晚了,不能在回家的时候不回家,否则她的父母就又要怀疑她是和他在一起了,就又要提心吊胆或者大发雷霆。
他就像是瘟疫,像魔鬼;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像是在探监;他们的爱情像是偷来的……这些感觉就像是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他们心上,使幸福的时光也充满了苦难。
现在她就要走了,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了。
”可见,男主人公即使处于热恋中,也有危难会随时降临的恐慌,这便是男主人公自卑情绪的体现。
然而,即使是这种自卑情绪,也丝毫阻挡不了他们的相爱。
只是他们的爱太艰难、太寒酸。
自卑情绪几乎成了史铁生小说必不可少的元素,他的自卑即是小说主人公的自卑,但他的自卑却又比小说主人公深刻得多,沉重得多,因此,他的自卑有着更为深厚的意义和内涵。
小说《宿命》中,即流露出史铁生深刻的自卑。
二十岁,正值风华正茂,他却被残疾无情的宣告了无期徒刑。
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打击。
又是一个多么严酷的事实,再伟大,再坚强的人儿也不能很快接受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这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因此,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入这种深刻的自卑当中,不能自已。
小说中,他多次为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寻找理由和借口。
他设想:若果不是有人在马路上丢了一只茄子的话……如果不是在离出事地点大约两百米的地方遇上熟人而耽误时间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肚子饿,在饭馆里吃了一个包子而耽误时间的话……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爱笑的学生,我就不会白得来一张戏票而去看戏,我就不会……一切的一切都怪。
豁达、澄明及强大的人格襟抱——史铁生的《想念地坛》解读
史铁生却看破生死 , 坦然处之 , 以写作作为 自己 始终 的第 一生命 , 并且坚守 了3 多年 , 能不说是一个 0 这不
生命 的奇迹 ; 这不能不说 , 是文学信仰创造了他 的生 命奇迹 。在他的作 品里 , 有许多是 以残疾为主题 和
笔记》 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说集《 《 , 命若琴弦》 散 ,
必然 。他于 16 年 到延 安插 队,92 因病双腿瘫 99 17 年 痪 回京 , 是他第一 次大病 。但他 没有 因此 消沉 , 这 而 是选择 了文学作为人生追求与谋生 的事业 。后来又
患 肾病 并得 了尿 毒症 , 每周需透 析两三次方 可维持
,
像“ 天问” 式地、 隐喻般地表现出来。如果说《 我与地
真实 、 最为深刻的作品。
的小说。仅其写于 19 年的《 91 我与地坛》 一篇, 就足
以让 2 世纪 的中国文学史永远铭记史 铁生的名字 。 0
正如韩少功不无夸张地说过 :《 “我与地坛》 篇文 章 这
的发表 , 当年 的文坛 来说 , 对 即使 没有 其他 的作 品 ,
那一年 的文坛也是一个 丰年 。( ”转引 自 陈劲节的《 地 坛: 生命的起点—— 透过( 想念地坛 ) 我与地坛 > 看( 》
选择文 学写作并 且死而后 已 , 以此作 为个人生 命过程存 在 的那 一份坚守 、 份价值 与那 一份美 那一
丽, 这是 与史 铁生个人 坎坷 的悲 剧命运 因果 相关 的
成的宿命 、我” “ 眼里地坛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幻的景
观 以及一 对常 年相伴 的老夫妻 和偶 遇 的痴傻 聋哑 少女等等 意象 , l 年来关于生与死 、 肉、 将 5 灵与 命与 缘 、 与祸 的纠 结 以及 纠结 生成 后的痛 苦与 困惑 , 福
史铁生散文读书笔记(五篇)
史铁生散文读书笔记(五篇)史铁生散文读书笔记 1我手上的这本《史铁生散文精选》陪我两年多了,今晚再抽出来看,往昔亲切舒心的感觉依旧,好像内心又有一种久违的馨香萦绕我左右。
我想,这样的去看一本书,带一个深藏好久的纯心来细细读一本书,或许是人间最美的享受。
看着这些几乎和我同龄的散文随笔,我感觉即便这个社会再浮躁,现实的我再迷茫,我也能从它一直活跃的生命力与感召力中找到一些适合我的寄托。
人的感情是天然的,我渴望那种自由的宽度,它是尊重生命的,它是向往纯洁的,它是热爱生活的,它是歌咏爱与美的.,就如同史铁生的轮椅在他的地坛里碾过的印痕,当雨燕轻盈飞过时,它吐露泥土芬芳;当斜阳的丽影消逝而渐渐烘托出柔软的月光,它是午夜里啾啾唧唧的虫鸣;当一个孤单丧气而且怯弱的男孩子小心翼翼摘下一朵火红的玫瑰再勇敢地向他心仪的女孩倾诉着无声无畏的爱与真诚,它是见证永恒的春光、夏荷、秋枫和冬雪。
读书从来就是一件关于于感情的事,真正的读者与作者是共鸣一种类似如爱情的醇香,没有感情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有了一定感情而毫不珍惜的是一件令人遗憾终生的事。
无论什么样的书,只要它怀抱真诚,邂逅它是一种美的自在,错失它是一种痛的持久延续。
一个人最大最满足的幸福莫不过于在张望幸福时那一刻的悄然安定,人生有这样一刻钟的时光,会比依偎在爱人温暖的怀抱里舒意很多,尽管我不是一个深入了解爱情的人。
他打开一扇装着自身的门,像孩子似踮着脚溜进去,起先他惊慌失措,四处张顾,他不敢高声耳语,他害怕那个比他本身还要婴孩的自身会突然因他的不小心而哭闹,他冒冒失失地走过去问那个自身,即便他已知道躺在摇篮里的那个自身的幼稚,他还是忍不住要问,“哎,你傻不傻啊!”如果没有回音,或者那个偷笑的自身竟睡着了,他会偷偷地抹泪哭泣,有时候大一点的孩子会比小一点的哭得更厉害,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受不住旁人的冷落,我们都是孩子,不过是彼此成长的速度有快慢之分而已。
有些事情或有些问题总是我所想不通的,尽管我在这世界活了二十年,花费了它四分之三的时间在那些大人眼里学*了解世事明白世事,不过我始终都抱着猜测与犹疑的心理,我不是不敢相信,也不是不会相信,我没有像史铁生说的“被眼睛所蒙蔽的眼睛,总也看不出眼睛对眼睛的蒙蔽”那样,我只是站在这里,去眺望,去窥视,去拼命地掩盖,去孤寂地冷漠,去似是而非地思考,一直持续到今天,持续到有一天我的尽头。
史铁生作品的“形而上”特征及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
史铁生作品的“形而上”特征及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张迪 苏静史铁生是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一笔,是一位创造者。
他以沉稳而宁静的思考,一遍又一遍探索社会中人的生存与意义,扣寻着人类精神和灵魂的奥秘;以奇巧的结构,把读者围在思考之中;以严肃活泼的语言,敲碎了壁垒之墙,让人漂游在思之极处。
史铁生作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一股清流,作为当代文学中读者群最为广泛年龄跨度最大的作家,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一、史铁生作品的“形而上”特征“形而上”一词,源起于《易经·系辞》。
形而上是“象”,是“道”,属于哲学范畴。
但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形而上”一词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引申出有关于意识形态类的总称。
“形而上”是区别于物的,区别于一切目之能视、耳之能听、口之能味的事物而存在于人的意识领域。
在文学中,“形而上”这一名词更多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审美,一种无用之用。
史铁生的作品从生活入手却不局限于生活之中,不仅在内容上直击人的孤独与灵魂,对人本身、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更是在创作形式上从主体本身跳脱出来,促使其与灵魂、与命运对话,从而用简单的语言挑起你生命的弦,让你感动落泪之余随之起舞,游走在形而上的询问之中。
因此,要分析史铁生作品的“形而上”特征,应该从其内容所构建的文学精神和独树一帜的创作形式入手,使读者了解史铁生及其文学世界。
(一)史铁生作品中的文学精神史铁生的作品,始终以纯粹的文学品质和文本实验,以智性结构和深邃哲学境界,或殷忧时代,或求索自我救赎之路,或勘透生死,或追问生命终极意义。
他面对的是人本的困境,体现着人文精神。
他在《病隙碎笔》中写道:“孤独的音符唯有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而这意义,就是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不离不弃。
”坚定自我个体并坦然承认整体,是史铁生对个体生命的期盼。
生命的意义从何而来呢?史铁生以为,人的残疾,是生命意义的来源。
他说:“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他有一个比喻,把这人间比作戏剧,“道具、布景、演员都可以全套的更换,不换的唯有那台上的神魂飘荡,台上台下的心流交汇。
“活的透彻,死得明白”——史铁生看透生死
“活的透彻,死得明⽩”——史铁⽣看透⽣死史铁⽣,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由于残疾⽽“被迫”⾛上⽂学写作之路。
正是因为⾃⾝残疾,他把写作和⼈性思考联系在⼀起,所以他的作品常常充满哲思⼜具有极为⼈性化的⽂化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我与地坛》是他的代表作之⼀,也是最能体现他哲思的散⽂作品。
“活的透彻,死得明⽩”是我个⼈对他在《我与地坛》中对命运、⽣死思考的⼀句总结。
作者通过⾃⾝的经历、对母爱的后知后觉和地坛园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阐述,读完他的作品让读者有⼀种情感上的升华和精神上的洗礼。
⼀个⼈对抗命运的⽣死拷问难以接受的遭遇我们看史铁⽣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双腿瘫痪开始,终其⼀⽣都是在与病魔作⽃争。
其作品透露给我们的除了前期因为没有⾛出残疾⽽思想的颓废外,后⾯都是⼀种乐观、戏谑、顽强的⼼态对待他的残疾和病痛。
他常常说“职业是⽣病,业余在写作”,由此可见,他的病史之长,⼼态之豁达。
当然除了他的病史之外,他最亲近的两个亲⼈的相继离世也对他的打击很⼤。
这种难以接受的遭遇造就了他对⽣命、⼈性的思考是深层次的,也让他后期的作品散发着哲思和⽞学⾊彩。
1.个⼈残疾多病。
史铁⽣1951年1⽉出⽣于北京,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为双腿残疾回北治疗。
由于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了他⾼位瘫痪,双腿⽆法站⽴⾏⾛。
21岁是多么美好⽽⼜意⽓风发的年龄,可就在⽣命最狂妄的年纪,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双腿瘫痪,不能再站起来⾏⾛看世界。
在他刚开始瘫痪的时候,他先后三次⾃杀未遂,这都告诉我们瘫痪对他的打击是多么的严重。
再后来1998年他被确证为患肾病并发展为尿毒症,史铁⽣接受⾎液透析,开始了长达12年的⾎液透析的之路。
于2010年12⽉30⽇突发脑溢⾎,抢救⽆效⽽去世。
⾃⾝悲惨的遭遇和长期病情的折磨,没有磨灭他对⽣命的渴望,反⽽成就了他惊⼈的成就。
⼦欲养⽽亲不待的悔恨2.母亲患癌去世。
史铁⽣的⽗母都是有正式⼯作的,由于“⽂⾰”的影响,⽗母双双离开北京前往云南。
史铁生优秀读后感(通用8篇)
史铁生优秀读后感(通用8篇)史铁生优秀读后感(通用8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史铁生优秀读后感(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史铁生优秀读后感1自嘲“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的史鐵生,他文字裏關於生命的思索給與我深深的感動,他的堅忍使我在遭遇崎嶇時亦能淡定從容。
他在病榻上創造出了大量優秀,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
他用他的文章鼓勵無數的人,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他用他的筆,描繪出精彩的人生。
“職業是生病,业余是写作”這一句話,不僅是史鐵生自嘲的一句話,更是這句話給人帶來的感動卻是無窮的,他的事跡給人的影響卻是無限的。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他死了,他的脊髓,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需要的患者,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點亮了我們精彩的世界。
史鐵生一生寫作了無數的散文。
如,著名的《我與地壇》《病隙碎笔》等。
《病隙碎笔》中。
史鐵生用生動而通俗易懂的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求和探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
《病隙碎笔》已不是單純數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隨筆集,而是一部充滿了生命體驗的人生筆記。
《病隙碎笔》是作者以生命的追問方式不斷捕捉思想的火花而逐一寫成的,我們不難理解史鐵生在書中所說的一句話“生命本沒有意義,是我使我自己的生命獲得了意義。
”他的《病隙碎笔》作為20__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穫,一如既往的思考着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解答了“我”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
当多數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心,仍舊苦苦的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的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堅定的與未明事件作鬥爭,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净文哲思——史铁生散文创作思想有感
能于看似平淡 的文字 中同作 者产生共鸣 , 主要得益 于史铁生所
采取的倾诉体式 , 即作者看似 自言 自语 , 言语如 天马行 空 , 不落 际涯 , 但实则思想紧凑 , 辩证有力。如 他常常记录 自己与 自己的 争论 , 用第二人称“ 将作品与 自己推 开, 你” 而拉近 作品与读 者的
窄缝 中走 出来” ,虽开始时步履 维艰 , 也慢慢体验 到人生 “ 但 豁
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 么的”, 这里的“ , 史铁 生, 你” 是 也是与
然开朗的喜悦 ” 。于是 , 在作品 中, 他能藉 由空 灵的文字将 或苦 涩或温暖 的人生沉稳细 致地 剖给读者看 , 也往往 会将 日常生活
种作 家, 但他 出语惊人并不表 现为壮怀 激烈 与慷慨陈词 , 总是 他
很 平 静 甚 至很 低 调 地 写 一 些平 实的 文 字 , 后 让 你 大 吃 一 惊 一 然
一 一
相比梭罗 的简单超然 , 史铁生 有更为深切 的生命体 验。生 命有时不 由分说地将入推到绝望 的边缘 , 无需任何理 由, 也由不 得^ 做任何反抗 。在二十一岁初始 , 史铁 生艰难地走进进 医院 ,
文 学评 论
糍 文 哲思
— —
史铁生散文创作 思想有感
陈秀
( 山东 大学外国语学 院, 山东 济南 摘要 : 生在 当代 文坛有 着独特 的位置 。他 的魅 力主要 史铁 源 自于其明净灵动的文字与隽永 深远 的思 想。笔者 以个人体 验 出发 。 文字风格与思想情感两方面对史铁 生的文章进行分析 , 从 探讨其 自我辩论及 自述体 式的应用对行 文风格的影 响, 围绕 并 史铁 生多部作 品 中“ 类不 息欲 望” 人 这一核心 主题展 开深入 剖 析, 揭示作 家从苦痛到坦 然的心路 历程 , 以期对仍在欲 望泥沼 中
史铁生散文论:面对人本困境的沉思与感悟
史铁生散文论:面对人本困境的沉思与感悟史铁生散文论:面对人本困境的沉思与感悟标签:史铁生散文困境感悟当一个人被命运之神推向生存困境,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与死亡的诱惑的时候,在痛苦与绝望中苦苦挣扎的时候,他会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呢?发疯?沮丧?消沉?颓唐?自杀?这些都可能成为一些人困境中的归宿。
然而有这样一位年轻人,“文革”中被上山下乡的浪潮卷到了贫困落后的陕北。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他青春焕发,正准备雄心勃勃走向社会大显身手之时,却因病双腿瘫痪,失去了身体的健全而沦为残疾人。
但是,他没有屈服于命运之神的摆布,而是面对着生存的困境,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作特殊的抗争,最终在沉思与感悟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让自我走出残疾的阴影,进而摆脱了不幸的困扰。
他就是新时期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史铁生。
他的散文与小说一样都是展现他的生存困境,表现他的沉思与感悟,寻找与构建他精神家园的重要文本。
双腿瘫痪不只意味着生理功能有着重大缺陷,行动很不方便,生活自理困难,而且意味着由于生活在精神尚不健全的社会里而难免不受到歧视和冷漠。
在双腿残疾之后,史铁生固然可以得到母亲深厚而无私的疼爱,获得来自善良人们的友谊的滋润,但是他却要为找工作而伤透脑筋,最终只得在一个街道生产组里干些老头、老奶奶和家庭妇女的活,而且工作还是在一间光线“昏暗”的“低矮破旧的老房”里;他想与正常人一样报考大学,可是“人家不肯录取残疾人”[1],更何况还有肉体遭受病痛的折磨呢?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苦痛沉重地压迫着史铁生,致使他一度“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空白,随后由一个死字去填满”[2]。
绝望的苦闷一度攫住了史铁生,但他没有沮丧消沉。
他很幸运地结识了地坛。
是这个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实则醇厚沉重超然博大,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园子给了他以沉静与抚慰,帮助他排解命运之神的恶作剧造成的烦恼和郁闷,启迪着他的心灵与智慧。
于是,面对人生困境的逼迫,史铁生开始了他的沉思与感悟,从而实现了他在绝望中的崛起,构筑他自己的精神家园。
史铁生_1
史铁生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初中毕业。
1969年去陕西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转回北京。
1974年始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历时七年;其间自学写作。
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
1979年始有文学作品发表。
1982年加入北京作协。
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老屋小记》、《往事》;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其作品多次获奖。
某些篇章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命运对史铁生是残酷的。
然而让广大读者感到欣慰的是,史铁生一直以一种坦然的心态来正视自己的命运。
事实上,在暗自回答了“上帝对我并没有做错什么”以及“疾病,并非残疾人所独有”的问题后,史铁生果真“把最好的惩罚之地看成了人生的锤炼之地”,于是写作成了别无选择之途或者说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从形而上来讲,“写作,多是因为看见了人间的残缺”;从形而下来讲,“写作为生是一件被逼无奈的事”。
但不管怎么说,史铁生已不是一个轮椅上的病患者。
他“在任何熟悉的地方能看出一种陌生”,并“在看似已经明朗的地方开始了文学的迷茫路”,以至于很快有了“作家应该贡献自己的迷途”这样一个鲜明的创作观。
存在之澄明_史铁生散文中的形而上思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SH ANDONG NOR M A L UNI VERSITY (Hum 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ces ) 2009年第54卷第4期(总第225期)2009 V ol.54 N o.4(G eneral N o.225)存在之澄明———史铁生散文中的形而上思考3孙晓娉(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 观照自身,思考存在,是古今思想者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形而上思考的文学家也在努力澄清人之存在的维度。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史铁生对人之存在的阐释具有罕见的形而上深度。
史铁生的散文是来自心魂深处之感悟的倾诉,以平易从容的语言,呈现思想的精奥和感情的挚诚,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对当代文学创作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史铁生;散文;形而上思考中图分类号: 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9)04-0102-043收稿日期:2009-05-05作者简介:孙晓娉(1970— ),女,山东文登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从西方文学来看,相当多的文学家都怀着极浓厚的对‘人’的本质、人性的诸问题进行‘形而上’追问的兴趣,并且满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探询的热望,这使西方文学对人性的思考显现出相当的深度。
而在现代中国,自新文学以来,许多文学家也显现出对‘生命的世界’的强烈认识与解答的兴趣,但由于特殊的时代境遇,以及看重现世的文化思想传统的影响,现代中国文学家并不太热心于对抽象的人性问题的思考。
”[1]形而上的追问,确如这位学者所说,并没有成为中国相当多现当代文学家的写作目标,总体上表现出对此追问的冷淡,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现当代没有努力于此追问的作家,细细想来,也有几位,史铁生可以说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胡山林曾评价史铁生说:“史铁生对人本问题的思考具有视角的终极性、思想的深刻性、结论的思辨性、主题的哲理性等特征,他的思考所达到的形而上深度在当下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论文
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论文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论文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分析论文中文摘要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到处流露出对生命困苦极限的体验、感悟和内省,他散文中的意象无时无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色彩和不屈的精神。
史铁生以自身不寻常的经历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叩问生命真谛,寻求困难人生的精神救赎之途,把一个个具体的事物写的包含了万千情感。
其中,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家园的栖居地,母爱是他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墙是他亲情温暖的守护,通过写一系列的意象,史铁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怀和尊重。
史铁生的作品,为很多人所喜爱,尤其是他的散文,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艺术特色,作为一名作家,史铁生显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心痛苦和压抑,有着普通在作家难以体会的经历和伤痛。
但是人们依然能从史铁生的作品中,发现作者内心的情感,对生命对亲情对生活的珍惜。
所以,本文就从史铁生的散文开始,从那些人们熟悉的意象和事物开始,一起开始探索意象的旅程?一、史铁生散文中的意象概述史铁生是一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两年后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延安插队,却在那里把双腿弄瘫痪了;1972年回北京治疗,没有再回去;1974年进了北京一家街道工厂工作。
1981年因病情加重,无法工作,回到家中休养。
史铁生在生病之后,开始了写作生涯。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1984年他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史铁生最早是以小说创作引入注目的,初期小说与暴露“阴暗面”的文学有相通之处。
另外就是描写知青生活的,回忆中有反思。
由于自身身体的残疾,他也开始涉及与残疾有关的主题,先是对残疾人生存状态的描摹,而后开始进人更为深刻的关于人的有限与无限的问题的思考。
史铁生的小说即带有“散文化”的倾向,而自他1991年在《上海文学》发表长篇散文《我与地坛》之后,他的散文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认同。
史铁生文字赏析
史铁生文字赏析史铁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著称。
他的文字充满了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探索。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史铁生的文字进行赏析,探讨他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学特色。
史铁生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著称。
他的文字充满了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探索。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史铁生的文字进行赏析,探讨他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学特色。
史铁生的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散文。
他的散文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而著称,被誉为“史家散文”。
他的散文以其平实、真挚、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
在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史铁生的散文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我与地坛》,这是一部以地坛为背景,以史铁生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的散文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史铁生以其平实、真挚、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展现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地坛的描写和对自己的思考,史铁生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上也具有很高的深度,对读者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史铁生的散文作品中,还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那就是《人生》,这是一部以人生为主题的散文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史铁生以其平实、真挚、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展现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史铁生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部作品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上也具有很高的深度,对读者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史铁生散文读后感600字(篇1)这几天抽空读了《我与地坛》。
其实高中时候就读过几次,但是多年过去印象已经十分模糊,现在重读几乎和读一篇全新的*一样。
人的命运的不可预测的。
心与坟墓,生命最终的归宿。
死的事情无须着急,来到世上,死是唯一确定的结果,也是迟早到来的结局,不能拒绝也无可逃避。
剩下就是怎样活的问题,怎样活,活着干什么?作者说这不是一下子能想透的,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就像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以前的我也曾经多次思考生活的意义,如蹒跚学步的儿童,在自己的脑中反复寻找一条不存在的坦途。
沉迷寻找一个无解问题的答案,让内向的我变得更加木讷。
发呆成了我经常做的事情,不是发呆就是假装发呆。
假装发呆,逃避这谜一样的生活。
专注于生活的问题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身,终于让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
幼稚的以为找到了生活的答案就是找到了生活,买椟还珠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
作者在他二十岁的时候突然瘫痪,后数年又遭遇了母亲离世、恶疾复发,一次次打击几乎让他失去了生的勇气。
生命中的魔鬼总会突然出现,让你的骄傲变成失落,让失落的你变得更加失落。
无论是谁,遭遇这样的事情,总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而那些能在不幸灾难后更加坚强生活的人,更值得我们敬佩。
读到这些我有一丝庆幸,自己三十多年来,虽然活得并不精彩,但好歹还没有碰到过什么灾难。
在庆幸的背后,又十分惭愧。
三十多年,一万多个日夜,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头脑空洞不接地气,双手孱弱缺乏行动。
苍白太苍白。
在一天天的重复中,消磨掉所有的冲动和憧憬。
一生碌碌无为,到头又安慰自己平凡难能可贵。
读过《匆匆》,也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依然不知道人的一生改怎样度过。
只是再也不想这样过。
死亡不可避免,离开世界前,最好留一点痕迹在人间。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600字(篇2)上帝夺去了他的双腿,却从未击碎他坚强而善感的心;岁月悠久了昔日的青涩,却从未消散那份柔软与纯净——题记读了史铁生的文字,你会觉得是品过了一杯珍藏的清醴,回味清香悠长,在某个时刻,也许会应景地涌上心头,不急不缓,恰到好处地催人泪下。
史铁生的散文
史铁生的散文关键信息项:1、史铁生散文的主题2、史铁生散文的艺术特色3、史铁生散文的语言风格4、史铁生散文对读者的影响5、对史铁生散文的研究与分析方法11 史铁生散文的主题111 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史铁生在散文中常常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价值以及生命所面临的困境。
他以自身的经历为基础,如身患重病后的挣扎与坚持,对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112 苦难与救赎他的作品中不乏对苦难的描绘,但同时也展现了在苦难中寻求救赎的希望与力量。
通过对苦难的正视和超越,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13 爱与亲情史铁生对亲情的描绘细腻而真挚,尤其是对母亲的爱与愧疚,成为其散文中感人至深的部分。
同时,他也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
12 史铁生散文的艺术特色121 独特的叙事视角他常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122 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对自己内心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变化,让读者感同身受。
123 象征与隐喻的运用史铁生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引发读者的思考。
13 史铁生散文的语言风格131 简洁而富有力量他的语言简洁明了,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冲击力。
132 抒情与哲理相结合在抒情的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作品既具有美感又富有思想性。
133 幽默与诙谐尽管主题常常较为沉重,但史铁生偶尔也会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为作品增添一些轻松的氛围。
14 史铁生散文对读者的影响141 激发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尊重和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
142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从史铁生的散文中汲取力量,保持乐观和坚韧。
143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其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欣赏的范本,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15 对史铁生散文的研究与分析方法151 文本细读仔细研读史铁生的散文作品,关注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的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SH ANDONG NOR M A L UNI VERSITY (Hum 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ces ) 2009年第54卷第4期(总第225期)2009 V ol.54 N o.4(G eneral N o.225)存在之澄明———史铁生散文中的形而上思考3孙晓娉(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 观照自身,思考存在,是古今思想者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形而上思考的文学家也在努力澄清人之存在的维度。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史铁生对人之存在的阐释具有罕见的形而上深度。
史铁生的散文是来自心魂深处之感悟的倾诉,以平易从容的语言,呈现思想的精奥和感情的挚诚,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对当代文学创作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史铁生;散文;形而上思考中图分类号: 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9)04-0102-043收稿日期:2009-05-05作者简介:孙晓娉(1970— ),女,山东文登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从西方文学来看,相当多的文学家都怀着极浓厚的对‘人’的本质、人性的诸问题进行‘形而上’追问的兴趣,并且满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探询的热望,这使西方文学对人性的思考显现出相当的深度。
而在现代中国,自新文学以来,许多文学家也显现出对‘生命的世界’的强烈认识与解答的兴趣,但由于特殊的时代境遇,以及看重现世的文化思想传统的影响,现代中国文学家并不太热心于对抽象的人性问题的思考。
”[1]形而上的追问,确如这位学者所说,并没有成为中国相当多现当代文学家的写作目标,总体上表现出对此追问的冷淡,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现当代没有努力于此追问的作家,细细想来,也有几位,史铁生可以说是这为数不多的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胡山林曾评价史铁生说:“史铁生对人本问题的思考具有视角的终极性、思想的深刻性、结论的思辨性、主题的哲理性等特征,他的思考所达到的形而上深度在当下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2]如胡先生所言,史铁生的“思考所达到的形而上深度”在当代其他作家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观照自身,思考其存在,是古今思想者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随思考的投入和深入,“认识自己就逐渐成为哲学思考的最高目标,但这个所谓哲学最高目标的‘自我之谜’,实际上也是文艺家持久关注的核心。
不过哲学家与文艺家,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不同的思考与询问方式,正像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所指出的那样,文学家所关注的是为哲学家所遗忘的具体的‘人’的‘生命的世界’,他们的目标是探寻‘人’的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维度。
”[1]虽然文学家所关注的究竟是不是“为哲学家所遗忘的具体的‘人’的‘生命的世界’”,令人存疑,但形而上思考的文学家确实在“探寻‘人’的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维度”。
在中国的当代作家中,史铁生对人之“存在”的阐释是最具启发意义的。
一散文是史铁生进行创作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
他对散文这一体裁,有深切的体会,他说:“散文的形式利于内省。
正如歌中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因而人们要看一看‘里面的世界’即内心世界了。
无论精彩,还是无奈,原来都依赖着这个里面的世界。
这里面的世界存在着什么,发生着什么,终于成为一件值得更为关注的事,散文便时来运转被发现是游历于内心世界的一驾好车马”;“一个散字,不仅宣布了它的自由,还保障着它的平易近人。
它不像诗歌凭靠奇诡的天赋,又不像小说需要繁杂的技巧,它所倚重的是真切的情思。
散文,其实是怎么写都行,写什么都行,谁都能写的,越是稚拙朴素越是见其真情和灼见。
在散文中,是最难于卖弄主义的;好比理论家见亲娘,总也不至于还要论证其是现代的或后现代的,大家说些久已想说的真话就完了。
主义越少的地方,绝不是越寂寞的地方,肯定是越自由的地方”。
[3]史铁生的散文创作就是在“稚拙朴素”中表现着自己的“真情和灼见”,表现着自己“内省”之形而上思考。
对于生、死的思考,是每个能思维的人所避不开的。
在古今中外无限多的思考中,史铁生关于生、死的领会可以说201是最具有积极意义者之一。
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一个人的出生,是被安排的,来不来这个世界是自己无法左右的,史铁生以“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来解释这一被动的行为,是很恰当的,而且以“上帝”之名暗示世间一切诞生者的被动。
人一般都乐生惧死,言谈中多避讳“死”字。
史铁生对有生就有死这一客观规律,做了艺术的表达:“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在史铁生看来,死亡像出生之不容置疑一样,“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对于人生中这一“必然会降临”的事,没有必要“急于求成”;就像长长的假期是对一个学期劳累的解脱一样,死亡也是对辛苦忙碌一生之解脱,可以看作是让人彻底放松之“节日”,所以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史铁生对于生命存在之两面生与死的思考和表述,像清澈而又怡然的小溪,让难以释怀者轻松并释然。
史铁生在上段引文中说的“怎样活的问题”即生命存在之过程的问题。
人是有诸多追求的动物,在人生苦短之焦虑中,往往想“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怕走弯路,怕走坎坷之路,更怕走的是一条绝路。
而史铁生对生命存在之过程,有别样的理解: 眼前有九条路,假如智力不能告诉我们哪条是坦途哪条是绝路(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们就停在九条路口暴跳如雷还是坐以待毙?当然这两种行为都是傻瓜所喜欢的方式。
有智力的人会想到一条一条去试,智力再高一点的人还会用上优选法,但假设他试完了九条发现全是绝路(这样的事也经常有),他是破口大骂还是后悔不迭?倘若如此他就仅仅比傻瓜多智力,其余什么都不比傻瓜强。
而悟者早已懂得,即便九条路全是坦途,即便坦途之后连着坦途,又与九条全是绝路,绝路退回来又遇绝路有什么两样呢?无限的坦途与无限的绝路都只说明人要至死方休地行走,所有的行走加在一起便是生命之途,于是他无惧无悔不迷不怨认真于脚下,走得镇定流畅,心中倒没了绝路。
这便是悟者的抉择,是在智性的尽头所必要的悟性补充。
①人生之路,无所谓坦途,无所谓绝路,关键在于自己怎样去看待。
钱基博先生曾评价庄子和屈原之不同说,庄子本来无路可走,却变得有路可走;屈原本来有路可走,却变得无路可走。
庄子、屈原两人的人生之路,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不同,就在于两人的观念。
是坦途,还是绝路,有路可走,还是无路可走,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相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思考。
史铁生在这一段话中,将人生的路途分为坦途和绝路,应该是为了阐说的方便,所以他最后总结说“无限的坦途与无限的绝路都只说明人要至死方休地行走,所有的行走加在一起便是生命之途”。
“至死方休地行走”,即史铁生对生命存在之过程的感悟。
在“至死方休地行走”之人生存在哲学这里,无所谓坦途、绝路,也无所谓成功、失败,更无所谓贫富、贵贱,所有的只是生命力和生存意志的执着。
健康之存在,为每一个人所珍惜,但作为肉体生命,是做不到人人皆远离残疾的,所以残疾是人类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史铁生21岁因病致瘫,由健康到残疾之转变,让他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残疾,就这么来了,从此不走。
其实哪里是刚刚来呀,你一出生它跟着就到了,你之不能(不止是不能走)全是它的业绩呀,这一次不过是强调一下罢了。
对某一铁生而言是这样,对所有的人来说也是这样,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它如影随形地一直跟着我们,徘徊千古而不去,它是不是有话要说?它首先想说的大约是:残疾之最根本的困苦到底在哪儿?这一段话如醍醐灌顶,想必每一个人读过后,对残疾的认识和看法,与未读前相比,会发生大的转变:对残疾的浅薄偏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深刻的内省。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它如影随形地一直跟着我们,徘徊千古而不去”。
这是彻底洞达人生的总结,这一总结古今中外从未有过。
对残疾通行的解释是身体之缺陷,这一简单的理解往往局限了我们的思维。
欠缺或不够完备为缺陷,缺陷即限制,而世上每一个人皆因受不同的限制而有所不能,故每一人均有不同的“残疾”,这是每一个人应该认识到的,否则他是不能正确面对此“困境”的。
史铁生由自己的残疾看到了每一个人、甚至人类之“残疾”,并指出超脱之路,这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形而上思考,让人在豁然领悟中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步伐,至死方休地行走下去。
301①《自言自语》,最初发表于《作家》1988年第10期。
人是唯一追寻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动物,人生之神圣意义、价值的自我赋予,是以宗教式的信仰为基础的。
史铁生对宗教精神有深入的探讨: 宗教精神不是科学,而政治和经济政策都是科学。
(……)。
作为宗教精神的理想,……不是起源于科学(……),而仅仅是起源于生命的热望,对这种理想的信仰是生命无条件的接受。
谁让他是生命呢?是生命就必得在前方为自己树立一个美好的又不易失落的理想,生命才能蓬勃。
这简直就象生命的存在本身一样,无道理好讲,唯其如此,在生命枯萎灭亡之前,对它的描述可以变化,对它的信仰不会失落,它将永远与旺盛的生命互为因果。
而作为政治和经济的理想却必须是科学的,必须能够一步步去实现,否则就成了欺世。
但它即便是科学的,科学尚不可全知全能,人们怎能把它作为无条件的信仰来鼓舞自己?即便它能够实现,但实现之后它必消亡,它又怎么能够作为长久的信仰以使生命蓬勃?因此,任何政治和经济的理想都不能代替宗教精神的理想,作为生命永恒或长久的信仰。
科学家、政治家和经济家,完全没有理由惧怕宗教精神,也不该蔑视它。
一切科学、政治、经济将因生命被鼓舞得蓬勃而更趋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