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统中添加新硬盘
linux中为系统加一块新硬盘的过程
linux中为系统加一块新硬盘的过程在Linux中添加一块新硬盘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连接新硬盘:确保新硬盘已正确连接,并将其与系统电源连接。
2. 启动系统: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
3. 识别新硬盘: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查看硬盘设备列表:```shellsudo fdisk -lsudo parted -l```这将显示系统中已连接的硬盘和分区信息。
找到新硬盘的设备名称,例如`/dev/sdb`。
4. 创建分区: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创建新分区:```shellsudo fdisk /dev/sdb```或```shellsudo parted /dev/sdb```在分区过程中,可以选择主分区或逻辑分区,并指定分区大小。
完成后保存更改并退出。
5. 格式化分区: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格式化新分区:```shellsudo mkfs.ext4 /dev/sdb1```或```shellsudo mkfs.xfs /dev/sdb1```其中,`/dev/sdb1` 是新分区的设备名称。
选择适合您需要的文件系统类型。
完成后退出。
6. 挂载分区:创建一个挂载点(目录),然后将新分区挂载到该挂载点上。
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创建挂载点和挂载分区:```shellsudo mkdir /mnt/newdisksudo mount /dev/sdb1 /mnt/newdisk```7. 配置自动挂载:为了使新分区在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您需要编辑`/etc/fstab` 文件。
使用以下命令之一来编辑该文件:```shellsudo nano /etc/fstab```在文件的末尾添加以下行:```bash/dev/sdb1 /mnt/newdisk ext4 defaults 0 0```确保将`/dev/sdb1` 替换为您实际使用的分区设备名称,将`/mnt/newdisk` 替换为您创建的挂载点路径,以及将`ext4` 替换为您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ESXI和LINUX增加硬盘
ESXI& LINUX增加硬盘ESXI增加虚拟硬盘一般Linux涉及到两种添加硬盘,一种是LVM扩展空间,另一种是添加一个独立硬盘扩展LVM空间我们在系统安装时就默认创建了LVM,所以下面的操作全是按照默认的PV,LV进行操作[root@localhost ~]# fdisk -l显示为:/dev/sdb为新添加的硬盘,一般我们一个硬盘分一个pv,这样便于管理。
1、将sdb生成pv:[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b2、把pv加到VG中:[root@localhost ~]#vgextend VolGroup00 /dev/sdb3、将逻辑卷分区VG(LogVol00)增加2G:[root@localhost ~]#lvextend -L +2G /dev/VolGroup00/LogVol004、调整ext3:[root@localhost ~]#resize2fs -p /dev/VolGroup00/LogVol00好了,我们已经完成了LVM添加空间的操作.添加独立硬盘我们将新加的硬盘做为一整个分区,所以直接进入格式化[root@localhost ~]#mkfs -t ext3 /dev/sdb1用ext3格式对/dev/sdb1 进行格式化挂载该分区:手动挂载:[root@localhost ~]#mkdir /data创建新的硬盘的挂载点[root@localhost ~]#mount /dev/sdb /data将新磁盘分区/dev/sdb挂载到/data下面最后我们再设置系统开机自动挂载[root@localhost ~]#vi /etc/fstab添加如下行:/dev/sdb /data ext3 defaults, 0 1 保存,退出,Ok ,顺利完成添加硬盘.。
linux操作系统与系统安全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电力大学
linux操作系统与系统安全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上海电力大学第一章测试1.Linux操作系统的版本众多,每个版本都不兼容参考答案:错2.在安装linux的过程中设置好的虚拟硬盘的大小,以后无法修改参考答案:错3.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Alt+T打开终端参考答案:对4.激活root用户的命令,正确的是参考答案:sudo passwd5.使用一个命令时,系统提示“command not found”,表示的意思,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无法找到该命令第二章测试1.下面哪个命令不可以显示用户信息参考答案:tty2.下面哪个命令不可以获取命令的帮助信息参考答案:who3.在cd命令的参数中使用“~”或者空白参数切换到用户的家目录参考答案:对4.echo命令在显示器上显示字符串,也可以把变量的值和命令的执行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参考答案:对5.在输出的数据中,可以使用转义字符来输出特殊的符号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普通用户无权将文件复制到/root目录下,但root用户可以把文件复制到其他用户的目录下参考答案:对2.使用mv 命令可以把整个目录的内容移动到另一个目录中参考答案:对3.touch命令可以创建一个空文件,也可以同时创建多个文件参考答案:对4.gzip命令只能对文件进行压缩,对目录不能压缩参考答案:对5.在Linux中用 0、1和2作为文件描述符的号码,这些号码存储在/dev/std*系统文件中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使用命令$SHELLL可以获取当前登录的SHELL内核参考答案:对2.在输入命令时只需输入文件或目录名的前几个字符,然后按TAB键系统即可自动补齐命令参考答案:对3.~符号表示当前用户的家目录,在命令中可以省略家目录,只需写出家目录的下一级目录名。
参考答案:对4.在shell程序中有语句$(pwd)中,不可以取出当前的工作路径参考答案:错5.使用位置参数$0可以取出Shell脚本的文件名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新增用户密码的修改,需要由root用户来执行参考答案:对2.激活root 用户的命令为:sudo passwd参考答案:对3.刚安装好的linux系统没有设置root用户密码,ubtun系统默认是没有激活root用户的,但是是可以使用root用户的参考答案:错4.参考答案:对5.参考答案:对第六章测试1.先利用管道和more连接起来把ps命令的运行结果以分页的形式显示;再利用输出重定向符把运行结果输出到文件中;最后用more命令查看输出结果。
添加硬盘的步骤
添加硬盘的步骤
添加硬盘的步骤如下:
准备工具和材料:需要准备新硬盘、数据传输带(通常是数据线)、螺丝刀等工具。
同时,确保已经了解电脑的内部结构以及硬盘的安装位置。
拆开机箱:在添加硬盘之前,需要拆开机箱。
通常,需要拆开主机两侧的面板,以便访问内部的硬盘槽和电源。
安装硬盘:在机箱内部找到硬盘槽,将新硬盘卡在硬盘槽内。
一般机箱会预留3-4个硬盘位置,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安装。
然后,用螺丝将硬盘固定在硬盘槽上。
确保螺丝拧紧,但不要过度用力以免损坏硬盘。
连接电源和数据传输带:在机箱的电源上找到对应的电源卡槽,将数据传输带(通常是数据线)插在硬盘对应的电源卡槽上。
接下来,将数据传输带的另一端连接到硬盘的数据接口上。
确保连接牢固,没有松动或歪斜的情况。
连接主板:将数据传输带的另一端连接到主板的SATA卡槽上。
一般建议选择连接白色的SATA3.0卡槽,因为它比黑色的SATA2.0理论上会更快一些。
确保连接紧密,没有松动。
启动电脑并测试: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重新启动电脑。
在电脑的桌面上找到“我的电脑”或“此电脑”,右键点击并选择“管理”。
进入计算机管理界面后,选择“磁盘管理”,查看新添加的硬盘是否已经被识别并初始化。
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对新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等操作。
以上就是添加硬盘的详细步骤。
请注意,在进行硬件安装和配置时,务必小心谨慎,并确保已经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方法。
如果不确定如何进行操作,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简述添加新硬盘并扩展现有逻辑卷的步骤。
简述添加新硬盘并扩展现有逻辑卷的步骤。
添加新硬盘并扩展现有逻辑卷的步骤如下:1、将新硬盘连接到计算机,并确保其被正确识别,可以使用命令`fdisk -l`或`lsblk`来查看。
2、使用命令`fdisk /dev/sdX`(其中X为新硬盘的设备号)来对新硬盘进行分区。
可以选择创建一个主分区或逻辑分区,并将其设置为Linux LVM类型(类型代码为8e)。
3、使用命令`pvcreate /dev/sdX1`来创建物理卷(PV)。
这里假设新硬盘的分区号为1,如果不是,需要相应地更改。
4、使用命令`vgextend <VolumeGroup> /dev/sdX1`来将新的物理卷添加到现有卷组(Volume Group)中。
这里需要将`<VolumeGroup>`替换为您要扩展的卷组的名称。
5、使用命令`lvextend -L +<size>/dev/<VolumeGroup>/<LogicalVolume>`来扩展现有逻辑卷(Logical Volume)。
注意要将`<size>`替换为要增加的大小(如+10G),`<VolumeGroup>`替换为卷组的名称,`<LogicalVolume>`替换为要扩展的逻辑卷的名称。
6、使用命令`resize2fs /dev/<VolumeGroup>/<LogicalVolume>`来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使其能够使用新扩展的空间。
这里的命令是适用于ext2/ext3/ext4文件系统的,如果使用其他类型的文件系统,需要相应地使用其他命令。
7、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使用命令`df -h`来验证逻辑卷的大小是否已经扩展。
请注意,这些步骤中的命令可能会因不同的Linux发行版和版本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操作前先备份重要数据,并在执行命令时谨慎操作。
linux虚拟机磁盘扩容操作方法
linux虚拟机磁盘扩容操作方法要在Linux虚拟机上扩展磁盘,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首先,在虚拟化平台(如VMware、VirtualBox等)中对虚
拟机的磁盘进行扩容操作。
这一步会增加虚拟硬盘的容量。
2. 接下来,在虚拟机中运行以下命令来扫描新添加的磁盘空间:
echo 1 > /sys/class/scsi_device/DEVICE/device/rescan.
其中,DEVICE是你要扫描的设备名称,可以在
`/sys/class/scsi_device/`目录下找到对应的设备。
3. 然后,使用`fdisk`命令对磁盘进行分区扩展。
运行以下命令:
fdisk /dev/sdX.
其中,sdX是你要扩展的磁盘名称。
进入`fdisk`界面后,
按顺序输入以下命令:
输入 `p` 查看分区表,确认分区信息。
输入 `d` 删除现有分区。
输入 `n` 创建一个新分区。
输入 `w` 保存并退出。
4. 接着,运行以下命令来重新加载分区表:
partprobe /dev/sdX.
5. 现在,你需要将新的分区格式化为文件系统。
如果你使用的是ext4文件系统,可以运行以下命令:
resize2fs /dev/sdX1。
其中,sdX1是你新创建的分区名称。
6. 最后,你可以运行`df -h`命令来确认磁盘空间扩展是否成功。
以上就是在Linux虚拟机上扩展磁盘的基本操作方法。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linux系统下如何挂载NTFS移动硬盘
linux系统下如何挂载NTFS移动硬盘前⾔数据迁移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有时候做⼤数据量迁移时,为了快速迁移⼤数据,有可能在Linux服务器上临时挂载NTFS格式的移动硬盘,⼀般情况下,Linux是识别不了NTFS格式移动硬盘的(需要重编译Linux核⼼才能,加挂NTFS分区),这时候为了能让Linux服务器能够识别NTFS的移动硬盘,就必须安装ntfs-3g(Third Generation Read/Write NTFS Driver)的包。
⼀、NTFS-3G介绍NTFS-3G是⼀个开源项⽬,NTFS-3G是为Linux, Android, Mac OS X, FreeBSD, NetBSD, OpenSolaris, QNX, Haiku,和其他操作系统提供的⼀个稳定的,功能齐全,读写NTFS的驱动程序的。
它提供了安全处理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2000,Windows Vista,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7操作系统下的NTFS⽂件系统。
NTFS-3g是⼀个开源软件,它⽀持在Linux下⾯读写NTFS格式的分区。
它⾮常的快速,同时也很安全。
它⽀持Windows 2000、XP、2003和Vista,并且⽀持所有的符合POSIX标准的磁盘操作。
ntfs-3g的⽬的是为了持续的发展,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的⽤户需要可靠的互通与⽀持ntfs的驱动,ntfs-3g可以提供可信任的、功能丰富的⾼性能解决⽅案。
经过了12年多的发展,ntfs-3g已经逐渐稳定;资料介绍⼆、安装与挂载步骤⼀:解压安装NTFS-3G。
# tar -xvzf ntfs-3g_ntfsprogs-2012.1.15.tgz# cd ntfs-3g_ntfsprogs-2012.1.15#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之后系统会提⽰安装成功,下⾯就可以⽤ntfs-3g来实现对NTFS分区的读写了步骤⼆:配置挂载NTFS格式的移动硬盘1. ⾸先得到NTFS分区的信息# sudo fdisk -l | grep NTFS[root@DB-Server klb]# sudo fdisk -l | grep NTFS/dev/sdc1 * 1 244 1955776+ 7 HPFS/NTFS2. 设置挂载点,⽤如下命令实现挂载# mount -t ntfs-3g例如得到的NTFS分区信息为/dev/sdc1,挂载点设置在/mnt/usb下,可以⽤# mount -t ntfs-3g /dev/sdc1 /mnt/usb 或者直接⽤# ntfs-3g ntfs-3g /dev/sdc1 /mnt/usb3. 如果想实现开机⾃动挂载,可以在/etc/fstab⾥⾯添加如下格式语句ntfs-3g silent,umask=0,locale=zh_CN.utf8 0 0这样可以实现NTFS分区⾥中⽂⽂件名的显⽰。
linux中的磁盘的操作步骤
linux中的磁盘的操作步骤Linux中的磁盘的操作步骤磁盘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重要硬件设备之一,对于Linux系统来说,磁盘的操作是非常常见和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Linux中磁盘的操作步骤,包括磁盘的查看、挂载、格式化、分区和扩容等操作。
1. 查看磁盘信息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来查看磁盘信息。
常用的命令有:- fdisk -l:列出系统中所有的磁盘和分区信息;- df -h: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和剩余空间;- lsblk:以树状结构展示磁盘和分区的关系。
2. 挂载磁盘在Linux中,需要将磁盘挂载到文件系统中才能使用。
挂载的步骤如下:- 创建挂载点:可以在文件系统中选择一个目录作为挂载点;- 查看磁盘分区: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的分区信息;- 挂载磁盘分区:使用mount命令将磁盘分区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
3. 格式化磁盘在使用磁盘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格式化,以便文件系统能够识别和管理磁盘上的数据。
常用的格式化命令有:- mkfs.ext4: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mkfs.xfs:格式化为xfs文件系统;- mkfs.ntfs:格式化为ntfs文件系统。
4. 分区磁盘在Linux中,可以将磁盘分为多个分区来管理数据。
分区的步骤如下:- 使用fdisk命令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使用mkfs命令对分区进行格式化;- 使用mount命令将分区挂载到文件系统中。
5. 扩容磁盘当磁盘空间不足时,可以对磁盘进行扩容以增加存储容量。
扩容的步骤如下:- 在虚拟机或物理机中扩大磁盘的容量;- 使用fdisk命令对磁盘进行分区扩容;- 使用resize2fs或xfs_growfs命令对文件系统进行扩容。
总结:本文介绍了Linux中磁盘的操作步骤,包括磁盘的查看、挂载、格式化、分区和扩容等操作。
通过掌握这些操作,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系统中的磁盘空间,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命令和参数进行操作,并注意备份重要数据,以免造成数据丢失。
linux 系统进行磁盘扩容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Linux系统中进行磁盘扩容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查看磁盘空间大小,确定需要扩容的分区。
确保系统支持动态添加磁盘空间,例如使用LVM(逻辑卷管理)或文件系统支持动态扩展。
添加新的虚拟硬盘。
重启虚拟机,否则系统可能无法识别新添加的硬盘。
使用fdisk命令对新硬盘进行分区。
根据需要,修改新分区的格式为Linux(通常默认为Linux)。
格式化新分区。
进入/etc目录,查看是否存在sdc1文件夹,如果不存在,则执行partprobe命令,再执行格式化命令。
将新LVM添加到已有的LVM组中,实现扩容。
请注意,以上步骤可能因具体的Linux发行版和配置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磁盘扩容操作之前,建议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万一。
同时,如果对Linux系统不熟悉,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linux添加新硬盘
在服务器上把硬盘接好,启动linux,以root登陆.比如我新加一块SCSI硬盘,需要将其分成三个区:#fdisk -l 查看分区#fdisk /dev/sdb进入fdisk模式:Command (m for help):p //查看新硬盘的分区Command (m for help):n //创建新分区可以用m命令来看fdisk命令的内部命令;n命令创建一个新分区;d命令删除一个存在的分区;p命令显示分区列表;t 命令修改分区的类型ID号;l命令显示分区ID号的列表;a命令指定启动分区;w命令是将对分区表的修改存盘让它发生作用.Command actione extended //输入e为创建扩展分区p primary partition (1-4) //输入p为创建主分区,这里我们选择pPartion number(1-4):1 //第一个扩展分区,按你需求可以最多分4个主分区First Cylinder(1-1014,default 1): 1 //第一个主分区起始的磁盘块数Last cylindet or siza or sizeM or sizeK: 1024MB //可以是以MB为单位的数字或者以磁盘块数,这里我们输入1024MB表示分区大小为1G.这样我们就创建完一个分区,如果要创建更多分区可以照上面的步骤继续创建.创建完后用w保存分区.Command (m for help): w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 ed! Calling ioctl() to r e-r 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这样就分区完,我们还要进行格式化#mkfs -t ext3 -c /dev/sdb1 //如果有多个分区,则分区修改为sdb2这样格式化完后我们需要进行挂载分区,#mkdir www //创建/www目录,我们将把新的分区挂到www下#mount /dev/sdb1 /www //将/dev/sdb1挂载到/www# df //用df命令进行查看Filesystem 1K-bloc 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dev/sda2 3771316 1388956 2190788 39% //dev/sda1 101089 9463 86407 10% /bootnone 62988 0 62988 0% /dev/shm/dev/sdb1 485906 8239 452580 2% /www //看到了,这就是我们刚才新挂载的分区添加硬盘开机后dmesg | grep sdsda: sda1 sda2sdb: unknow n partition table创建硬盘信息fdisk /dev/sdbCommand (m for help): mCommand ac tiona toggle a bootable flagb edit bsd disklabel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d delete a partitionl list know n partition typesm print this menun add a new partition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q quit w ithout sav ing changes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u change display/entr y units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w w r 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 y)Command (m for help): n 添加分区Command ac tione extendedp primar y partition (1-4)p 添加主分区Partition number (1-4): 1F ir st c ylinder (1-2610, default 1):U sing default value 1Last c ylinder or+size or+sizeM or +sizeK (1-2610, defaul t 2610): U sing default value 2610Command (m for help): w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 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格式化硬盘[root@lmap ~]# mkfs -t ext3 /dev/sdb1mke2fs 1.39 (29-May-2006)F ilesystem label=OS type:LinuxBloc k size=4096 (log=2)F r agment size=4096 (log=2)2621440 inodes, 5241198 bloc ks262059 blocks (5.00%)reser ved for the super userF ir 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 stem bloc ks=0160 bloc 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 oup, 32768 fr agments per group16384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 k bac kups stored on blocks: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Writing inode tables:done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 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 mation: done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 ally checked ever y 29 mounts or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 se tune2fs -c or-i to override.创建mount目录mkdir -p /mnt/centos01mout到指定的目录mount /dev/sdb1 /mnt/centos01修改/etc/fstab文件,每次开机自动加载vi /etc/fstab/dev/sdb1 /mnt/centos01 ext3 defaults 1 1查看[root@lmap ~]# dfF ilesystem 1K-bloc ks Used Available U se% Mounted on/dev/mapper/V olGr oup00-LogVol0018156292 2574216 14644912 15% //dev/sda1 101086 18382 77485 20% /boottmpfs 517552 0 517552 0% /dev/shm/dev/sdb1 20635700 176200 19411264 1% /mnt/c entos01关于去除硬盘,修改/etc/fstab文件,删除相关内容删除硬盘后如果不去掉/etc/fstab文件中的/dev/sdb1 /mnt/centos01 ext3 defaults 1 1重启后会出现Give root password for maintenanc e(or type Control-D to continue):解决办法:这是所有的文件系统是只读的,输入root密码后,使用这个命令#mount -o remount,r w /然后去掉/etc/fstab文件中的/dev/sdb1 /mnt/centos01 ext3 defaults 1 1一.Linux的硬盘识别2.6 kernel以后,linux会将识别到的硬件设备,在/dev/下建立相应的设备文件.如:sda 表示第1块SCSI硬盘.hda 表示第1块IDE硬盘(即连接在第1个IDE接口的Master口上). scd0 表示第1个USB光驱.当添加了新硬盘后,在/dev目录下会有相应的设备文件产生.cciss的硬盘是个例外,它的设备文件在/dev/cciss/目录下.一般使用”fdisk -l”命令可以列出系统中当前连接的硬盘设备和分区信息.新硬盘没有分区信息,则只显示硬盘大小信息.二.在linux系统中添加新硬盘下面说明一下,在GTES 11上,添加一块10G硬盘到第一个IDE口的Slave接口上. 安装好硬盘后,开机进入Turbolinux.以root身份登录.执行fdisk -l命令显示当前系统的硬盘设备.[root@g11-64-1 ~]# fdisk -lDisk /dev/hda: 21.4 GB, 2147483648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hda2 14 89 610470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hda3 90 2610 20249932+ 83 LinuxDisk /dev/h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305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isk /dev/hdb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root@g11-64-1 ~]#显示hdb没有分区信息,大小为10G.使用fdisk命令对hdb进行分区.[root@g11-64-1 ~]# fdisk /dev/hdbDevice contains neither a valid DOS partition table, nor Sun, SGI or OSF disklabel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After that, of course, the previous content won't be recoverable.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305.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e.g., DOS FDISK, OS/2 FDISK)Warning: invalid flag 0x0000 of partition table 4 will be corrected by w(rite)输入: n 表示新建分区.Command (m for help): nCommand actione extendedp primary partition (1-4)输入: p 表示建立一个主分区.pPartition number (1-4): 1输入: 1 表示此分区编号为1.First cylinder (1-1305, default 1):输入: 回车表示使用默认起始柱面号.Using default value 1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305, default 1305):输入: 回车表示使用默认结束柱面号.即此分区使用整个硬盘空间.Using default value 1305Command (m for help): w输入: w 存盘,退出fdisk.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再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分区情况.[root@g11-64-1 ~]# fdisk -lDisk /dev/hda: 21.4 GB, 2147483648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hda2 14 89 610470 82 Linux swap / Solaris/dev/hda3 90 2610 20249932+ 83 LinuxDisk /dev/h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305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b1 1 1305 10482381 83 Linux显示/dev/hdb上有一个hdb1分区,为linux格式.分区后,需要对这个分区进行格式化.[root@g11-64-1 ~]# mkfs.ext3 /dev/hdb1mke2fs 1.39 (29-May-2006)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4096 (log=2)Fragment size=4096 (log=2)1310720 inodes, 2620595 blocks131029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68435456080 bloc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16384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9 mounts or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将新建分区挂在到/mnt/hdb1上.[root@g11-64-1 ~]# mkdir /mnt/hdb1[root@g11-64-1 ~]# mount /dev/hdb1 /mnt/hdb1[root@g11-64-1 ~]# df -h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hda3 19G 8.2G 9.7G 46% //dev/hda1 99M 16M 79M 17% /boottmpfs 250M 0 250M 0% /dev/shm/dev/hdb1 9.9G 151M 9.2G 2% /mnt/hdb1[root@g11-64-1 ~]#hdb1已挂载到/mnt/hdb1上,剩余空间为9.2G.在此分区上创建文件.[root@g11-64-1 ~]# cd /mnt/hdb1[root@g11-64-1 hdb1]# ls > a[root@g11-64-1 hdb1]# ls -hltotal 20K-rw-r--r-- 1 root root 13 Nov 3 08:45 adrwx------ 2 root root 16K Nov 3 08:44 lost+found[root@g11-64-1 hdb1]#卸载hdb1分区.[root@g11-64-1 hdb1]# cd[root@g11-64-1 ~]# umount /mnt/hdb1[root@g11-64-1 ~]# df -h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3 19G 8.2G 9.7G 46% //dev/hda1 99M 16M 79M 17% /boottmpfs 250M 0 250M 0% /dev/shm [root@g11-64-1 ~]#三.设置新硬盘开机自动挂载在/etc/fstab中添加新硬盘的挂载信息.添加下面一行:/dev/hdb1 /mnt/hdb1 ext3defaults 1 2这样,每次开机后,系统会自动将/dev/hdb1挂载到/mnt/hdb1上.。
浅析如何给Linux中增加磁盘并进行系统盘数据迁移:创建分区、格式化分区、数据迁移、挂载分区
浅析如何给Linux中增加磁盘并进⾏系统盘数据迁移:创建分区、格式化分区、数据迁移、挂载分区 做实训平台的时候有⽤到将 docker 应⽤迁移到 linux 的数据盘,我们有个 500g 的数据盘,对这⽅⾯不了解,所以查博客学习⼀下。
通常在项⽬正式上线后,随着Linux服务器中系统盘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导致Disk过⾼,数据存储空间短缺。
因此,我们通常需要将系统盘数据进⾏迁移,通过创建数据盘分区,将系统盘数据进⾏迁移。
接下来对迁移步骤进⾏⼀⼀阐述:⼀、创建分区1、查看数据盘是否已经分区。
命令:fdisk -l 可看出,本机服务器中有⼀块磁盘 /dev/sda ,⼤⼩为53.7GB,并进⾏分区的数据盘有两块:/dev/sda1,/dev/sda22、现在对该数据盘进⾏分区。
命令:fdisk /dev/sda 根据提⽰,输⼊m,查看命令操作: 输⼊p查看当前硬盘的分区信息,⽬前该硬盘存在两个分区,如下显⽰: 根据提⽰,输⼊n新建分区,p为主分区,分别输⼊分区号以及起始扇区,起始扇区默认 我这⾥是因为磁盘不够了,所以不需要分区,结果就会显⽰:No free sectors available 如果可以分区的话,敲击 Enter 就会分区成功,然后输⼊ w 保存分区即可!⼆、格式化分区 当创建完分区之后,需要进⾏格式化分区才能正常使⽤,因为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所设置的⽂件属性/权限并不相同,为了存放这些⽂件所需的数据,需要将分区进⾏格式化,使得成为操作系统可利⽤的⽂件系统格式。
在Windows⽂件系统的分区格式中,有三种:分别是FAT16、FAT32、NTFS格式 Linux系统中常见的⽂件系统格式:Ext2、Ext3、Linux swap和VFAT 格式。
Centos系统就是Ext2/Ext3/Ext3。
格式化命令:mkfs.ext4 /dev/sdaxx,格式分区,并指定分区系统/dev/sdaxxx,xx为数字,为创建的分区, 注:因为我这⾥没有磁盘需要分区,所以不需要格式化。
linux磁盘挂载方法
Linux磁盘挂载方法1.简介在L in ux系统中,磁盘挂载是将存储设备(硬盘、移动硬盘、U盘等)连接到文件系统树中的一个过程。
通过挂载,可以将存储设备中的数据访问和管理整合到系统中,方便用户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
本文将介绍L i nu x下常见的磁盘挂载方法,包括内部磁盘的挂载和外部存储设备的挂载。
2.内部磁盘挂载2.1查看磁盘信息在进行内部磁盘挂载之前,首先需要查看系统中已有的磁盘信息,使用以下命令:f d is k-l该命令将列出所有已连接到系统的磁盘及其分区信息。
2.2创建挂载点在内部磁盘挂载之前,需要创建一个挂载点,用于连接磁盘与文件系统。
可以选择在任意目录下创建挂载点,例如使用以下命令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da ta`的挂载点:s u do mk di r/da ta2.3挂载磁盘使用以下命令将磁盘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s u do mo un t/de v/sdX/da ta其中,`/d ev/s dX`表示待挂载的磁盘设备节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替换。
将磁盘挂载到`/d at a`目录下。
2.4设置开机自动挂载为了使得磁盘每次开机后都能够自动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可以编辑`/et c/fs ta b`文件,并添加如下行:/d ev/s dX/d at ae xt4d ef au lt s00其中,`/d ev/s dX`表示待挂载的磁盘设备节点,`/da ta`表示挂载点,`e xt4`为文件系统类型,`de fa ul ts`为默认挂载选项,`00`表示不进行备份和检查。
3.外部存储设备挂载3.1确认设备连接在挂载外部存储设备之前,首先需要确认设备已经连接到系统中。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已连接的设备:l s bl k3.2格式化设备如果设备未被格式化,需要使用合适的文件系统格式对其进行格式化。
以下示例将设备进行e xt4格式化:s u do mk fs.e xt4/dev/sd X3.3创建挂载点创建一个用于挂载的目录,例如`/m ed ia/u sb`:s u do mk di r/me di a/u s b3.4挂载设备使用以下命令将设备挂载到指定的挂载点:s u do mo un t/de v/sdX/me di a/us b3.5设置自动挂载为了使得设备在每次连接后都能够自动挂载,可以编辑`/et c/f st ab`文件,并添加如下行:/d ev/s dX/m ed ia/us b ex t4de fa ul ts00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学习了Li nu x下常见的磁盘挂载方法。
linux创建虚拟磁盘的几种方式
linux创建虚拟磁盘的几种方式在Linux系统中,有几种方式可以创建虚拟磁盘。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这些方法。
1. 使用dd命令:可以使用dd命令在Linux系统中创建虚拟磁盘。
通过dd命令可以从一个文件或设备中复制数据,并将其写入另一个文件或设备。
例如,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dd if=/dev/zero of=/path/to/virtual_disk bs=1M count=1024。
这将创建一个名为virtual_disk的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
2. 使用fallocate命令:fallocate命令可以用来在文件系统上预分配空间。
可以使用fallocate命令创建指定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
例如,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fallocate -l 1G /path/to/virtual_disk.3. 使用truncate命令:truncate命令可以用来扩展或缩小文件的大小。
可以使用truncate命令创建指定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
例如,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truncate -s 1G /path/to/virtual_disk.4. 使用qemu-img命令:如果你正在使用虚拟化技术(如QEMU/KVM),可以使用qemu-img命令创建虚拟磁盘。
例如,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1GB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qemu-img create -f qcow2 /path/to/virtual_disk.qcow2 1G.这些方法提供了在Linux系统中创建虚拟磁盘的几种选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创建虚拟磁盘。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linux中,挂载磁盘步骤
linux中,挂载磁盘步骤1、在虚拟机中添加⼀块硬盘:
2、
fdisk /dev/sdb
输⼊n添加新的分区;
(输⼊e为拓展分区、输⼊参数p创建⼀个主分区)
使⽤m查看命令⽤法
继续使⽤p查看磁盘设备中的分区信息
w保存退出
3、file /dev/sdb1 #查看信息是否同步⾄内核
如未同步(输⼊):partprobe
4、格式化分区
mkfs.xfs /dev/sdb1
5、
⼀次性挂载存储设备(重启之后失效)
mount /dev/sdb1 /test/
永久挂载设备(在最后添加)
vim /etc/fstab
/dev/sdb1 /test/ xfs defaults 0 0
⽤lsblk或df -h查看是否成功
6、添加交换分区
fdisk /dev/sdb
执⾏记得w保存退出
6.1使⽤SWAP分区专⽤的格式命令mkswap
mkswap /dev/sdb2
7、swapon 把准备好的SWAP分区设备挂载到系统中
swapon /dev/sdb2
free -m(查看交换分区)
8、为了重启有效,需修改etc/fatab中配置
vim /etc/fstab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Linux扩容-新增磁盘分区挂载-fdisk
Linux扩容-新增磁盘分区挂载-fdiskLinux扩容-新增磁盘分区挂载-fdisk扩容后的云硬盘,挂载给实例后,需要对扩容的部分划分分区并初始化。
本节以“CentOS 7.0 64位”操作系统为例,介绍使⽤fdisk⼯具为扩容后的磁盘创建新的分区。
⼀背景信息扩容成功后,需要为扩容部分的容量创建新的分区,或者重新创建分区替换原有分区。
为扩容部分的容量创建新的分区该场景下,不需要卸载原有的分区,⽽是在原有分区的基础上新增分区。
该操作不会中断业务,对业务影响较⼩。
推荐系统盘或者需要保证业务不中断的磁盘扩容场景使⽤。
如果当前磁盘使⽤的是MBR格式,则要求扩容后的磁盘容量不超过2TB,并且磁盘的分区数量还未达到上限。
重新创建分区替换原有分区如果当前磁盘使⽤的是MBR分区,且磁盘分区数量已达到上限,⽆法再增加新的分区。
此时需要先卸载已有分区,重新创建新的分区替换原有分区。
该操作不会删除原有分区的数据,但操作过程中需预先中断业务,因此会对⽤户正在运⾏的业务产⽣影响。
MBR分区转换为GPT分区如果当前磁盘使⽤的是MBR分区,且扩容后磁盘容量已超过2TB,则此时需要将MBR分区转换为GPT分区,该操作会清除磁盘上的数据,请您预先对原数据进⾏备份。
⼆挂载操作步骤以下步骤,举例说明如何将磁盘扩容部分的空间划分为⼀个新的分区,并挂载到“/opt”下。
该磁盘采⽤MBR分区,磁盘容量⼩于2TB,且分区数量未达到上限。
分区⽅式为MBR时,可以使⽤fdisk⼯具或parted⼯具划分分区,本节以fdisk⼯具为例。
1. 执⾏以下命令,查看磁盘信息。
fdisk -l回显类似如下信息,“/dev/xvda”表⽰系统盘。
[root@ecs-bab9 test]# fdisk -lDisk /dev/xvda: 64.4 GB, 64424509440 bytes, 125829120 sectors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000cc4ad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xvda1 * 2048 2050047 1024000 83 Linux/dev/xvda2 2050048 22530047 10240000 83 Linux/dev/xvda3 22530048 24578047 1024000 83 Linux/dev/xvda4 24578048 83886079 29654016 5 Extended/dev/xvda5 24580096 26628095 1024000 82 Linux swap / Solaris2. 执⾏以下命令,进⼊fdisk模式,以“/dev/xvda”为例。
在给linux增加一个新硬盘
在给linux增加一个新硬盘,需要执行下面的操作之后,才可以使用它。
1. 确认增加的硬盘的类型,以及对应的在linux的名称
硬盘类型在linux中的名称
IDE硬盘/dev/hd[a-d]
SATA、SCSI、USB硬盘/dev/sd[a-d]
2. 为硬盘分区
采用fdisk工具对新加入的硬盘进行分区。
例如,增加的硬盘类型是SATA硬盘,而是第二块(即,系统中的第一块硬盘也是SATA硬盘)。
那么分区的命令是:
fdisk /dev/sd b
如果提示Unable to open /dev/sdb,是因为权限不够,运行命令如下:
sudo fdisk /dev/sd b
然后进入fdisk的命令提示符中,可以输入m查看它的帮助,如下所示:
可以依次使用n(分区)、p(查看分区)、w(存盘并退出fdisk)。
至此分区已完成。
查看分区情况:
(1)在fdisk命令提示命令下输入命令p,可以看到分区情况:
(2)也可以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分区情况,如下图所示:
3. 格式化分区
使用ext3文件系统执行mkfs.ext3 /dev/sdb1 对新分区用ext3文件系统格式化使用ext4文件系统执行mkfs.ext4 /dev/sdb1 对新分区用ext4文件系统格式化
4. 挂载硬盘
(1)临时挂载。
在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linux-mounted1(挂载点),将硬盘分区挂载
到其下,命令如下:
(2)永久挂载。
在/etc/fstab文件中增加一行:
5.OK。
linux系统挂载数据盘的方法
linux系统挂载数据盘的方法Linux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操作系统,它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使得它成为服务器和个人电脑用户的首选。
在Linux系统中,挂载数据盘是一项常见的操作,它允许用户将额外的存储空间连接到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Linux系统挂载数据盘的方法。
我们需要确认数据盘已经正确地连接到计算机上。
可以通过执行以下命令来检查:```sudo fdisk -l```该命令将列出所有已连接到计算机上的磁盘和分区。
在输出中,可以找到新添加的数据盘,通常标识为/dev/sdX(其中X是字母,表示具体的设备标识符)。
请确保选择正确的设备标识符,以免对系统中的其他设备造成损坏。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执行此操作:```sudo fdisk /dev/sdX```在fdisk命令提示符下,按下"n"键来创建一个新分区。
可以选择主分区或逻辑分区,具体取决于您的需求。
然后,选择分区的大小和位置,并按照提示完成分区的创建。
创建分区后,按下"w"键保存更改并退出。
完成分区创建后,我们需要格式化新的分区。
常用的文件系统格式包括ext4、NTFS等。
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
以下是格式化分区的命令示例:```sudo mkfs.ext4 /dev/sdX1```在上述命令中,"sdX1"是新创建分区的设备路径。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目录,用于挂载数据盘。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一个目录:```sudo mkdir /mnt/data```在上述命令中,"/mnt/data"是用于挂载数据盘的目录路径。
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目录或名称。
现在,我们可以将数据盘挂载到新创建的目录。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执行此操作:```sudo mount /dev/sdX1 /mnt/data```在上述命令中,"sdX1"是新创建分区的设备路径,"/mnt/data"是用于挂载数据盘的目录路径。
linux下挂载大于4T的NTFS移动硬盘
Linux下挂载NTFS移动硬盘
一、环境说明
Windows环境:用于格式化移动硬盘
Linux环境:用于挂载移动硬盘,并复制数据,系统版本 Redhat/CentOS 5.8或7.1
Linux下ntfs-3g安装:
1、tar -xzvf ntfs-3g_ntfsprogs-2017.3.23.tgz
2、cd ntfs-3g_ntfsprogs-2017.3.23
3、./configure
4、make
5、make install
二、处理步骤
2.1初始化移动硬盘
1、移动硬盘接入windows系统后,在“桌面”—“我的电脑”—右键,选
择“管理”,然后选择“磁盘管理”,针对新增的磁盘进行右键初始化。
初始化时选择“GPT”
2、初始化成功后,针对磁盘新增卷,并快速格式化为NTFS文件系统,大小
为全部磁盘空间。
注意:
如果移动硬盘已经初始化或者已经格式化,需要确保是GPT磁盘,否则需接入windows系统,在磁盘管理中进行转换。
2.2Linux下接入移动硬盘
1、移动硬盘插入Linux系统(已安装ntfs-3g)
2、执行命令:fdisk -l
可以看出,/dec/sdc为移动硬盘,并且包含两个分区(/dev/sdc1和/dev/sdc2),其中/dev/sdc1是GPT表(可用来区分NTFS),系统无需挂载。
/dev/sdc2是真正的ntfs文件系统磁盘(fdisk -l无法看到,但不影响).
3、挂载移动硬盘,执行命令:
mount -t ntfs-3g /dev/sdc2 /tmp/sdc2
4、通过df命令确认挂载是否成功
5、复制文件至/tmp/sdc2即可。
Linux下添加新磁盘并挂载到指定目录的方法
在Linux系统中添加硬盘,并挂载到已有的目录以如下为例:环境说明:Linux RedHat4 Updata4,加载6块SAS硬盘,做一个Raid5.挂载到/home/trsmanager目录,要求保证目录中原有数据完好已经建好的TRS全文检索,放在/home/trsmanager中,想要将扩展的硬盘空间挂载到trsmanager文件夹上,并保证全文检索正常。
方法:将添加上的硬盘使用Linux的fdisk制作一个文件系统,挂载到已有目录下。
[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root@TRS01 home]# cd t*[root@TRS01 trsmanager]# lstrshome[root@TRS01 trsmanager]# cd ..[root@TRS01 home]# tar cvf trsmanager.tar trsmanager #将本来的文件夹trsmanager 打包保存。
(后续将原来的trsmanager清空,挂载建立好的文件系统,然后将打包的东西解压到这个目录中,还原trsmanager文件夹中的文件)。
[root@TRS01 home]# ls #ls查看并确定打包完成lost+found trsmanager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 rm -rf trsmanager #删除trsmanager文件夹[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root@TRS01 home]#[root@TRS01 /]# fdisk –l #查看raid后的硬盘Disk /dev/cciss/c0d0: 146.7 GB, 146778685440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3513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0p1 * 1 257 1048544 83 Linux/dev/cciss/c0d0p2 258 539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3 5398 1053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4 10538 35132 100347600 5 Extended/dev/cciss/c0d0p5 10538 1567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6 15678 2081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7 20818 22873 8388464 83 Linux/dev/cciss/c0d0p8 22874 24929 8388464 82 Linux swap/dev/cciss/c0d0p9 24930 35132 41628224 83 Linux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 #raid后的硬盘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root@TRS01 /]# fdisk /dev/cciss/c0d1 #此处的/dev/cciss/c0d1即为上面查看的raid 后的Disk 名称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75664.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e.g., DOS FDISK, OS/2 FDISK)Command (m for help): m #此处输入 m,查看可使用的命令Command actiona toggle a bootable flagb edit bsd disklabel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d delete a partition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m print this menun add a new partition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Command (m for help): n #输入n,新建一个磁盘分区Command actione extendedp primary partition (1-4)pPartition number (1-4): 1 #输入1,即为主磁盘分区First cylinder (1-175664, default 1): 1 #输入1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75664, default 175664): #回车Using default value 175664Command (m for help): p #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1p1 1 175664 716709104 83 LinuxCommand (m for help): w #写保存并退出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root@TRS01 /]# fdisk –l #查看是否已建好逻辑磁盘Disk /dev/cciss/c0d0: 146.7 GB, 146778685440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3513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0p1 * 1 257 1048544 83 Linux/dev/cciss/c0d0p2 258 539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3 5398 1053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4 10538 35132 100347600 5 Extended/dev/cciss/c0d0p5 10538 1567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6 15678 2081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7 20818 22873 8388464 83 Linux/dev/cciss/c0d0p8 22874 24929 8388464 82 Linux swap/dev/cciss/c0d0p9 24930 35132 41628224 83 Linux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1p1 1 175664 716709104 83 Linux #建立完成[root@TRS01 /]#[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 mkdir trsmanager #在/home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trsmanager [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 fdisk -lDisk /dev/cciss/c0d0: 146.7 GB, 146778685440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3513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0p1 * 1 257 1048544 83 Linux/dev/cciss/c0d0p2 258 539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3 5398 1053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4 10538 35132 100347600 5 Extended/dev/cciss/c0d0p5 10538 1567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6 15678 2081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7 20818 22873 8388464 83 Linux/dev/cciss/c0d0p8 22874 24929 8388464 82 Linux swap/dev/cciss/c0d0p9 24930 35132 41628224 83 Linux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1p1 1 175664 716709104 83 Linux[root@TRS01 home]# mkfs.ext3 /dev/cciss/c0d1p1 #建立文件系统mke2fs 1.35 (28-Feb-2004)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4096 (log=2)Fragment size=4096 (log=2)89604096 inodes, 179177276 blocks8958863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42949672965469 bloc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16384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11239424, 20480000, 23887872, 71663616, 78675968,102400000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以上done会自动完成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26 mounts or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root@TRS01 /]# fdisk -lDisk /dev/cciss/c0d0: 146.7 GB, 146778685440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3513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0p1 * 1 257 1048544 83 Linux/dev/cciss/c0d0p2 258 539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3 5398 10537 20971200 83 Linux/dev/cciss/c0d0p4 10538 35132 100347600 5 Extended/dev/cciss/c0d0p5 10538 1567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6 15678 20817 20971184 83 Linux/dev/cciss/c0d0p7 20818 22873 8388464 83 Linux/dev/cciss/c0d0p8 22874 24929 8388464 82 Linux swap/dev/cciss/c0d0p9 24930 35132 41628224 83 LinuxDisk /dev/cciss/c0d1: 733.9 GB, 733910294528 bytes255 heads, 32 sectors/track, 17566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8160 * 512 = 417792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cciss/c0d1p1 1 175664 716709104 83 Linux[root@TRS01 /]# mount /dev/cciss/c0d1p1 /home/trsmanager/ #将做好的文件系统挂载到trsmanager文件夹上[root@TRS01 /]# tar xvf trsmanager.tar #解压trsmanager.tar包至trsmanager文件夹中[root@TRS01 home]# ls #查看是否解压到trsmanager目录中lost+found trsmanager trsmanager.tar[root@TRS01 home]# cd trsmanager[root@TRS01 trsmanager]# lstrshome[root@TRS01 trsmanager]# cd ..[root@TRS01 home]# rm -r trsmanager.tar #删除压缩包rm: remove regular file `trsmanager.tar'? y[root@TRS01 home]# lslost+found trsmanager[root@TRS01 ~]# vi /etc/fstab #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一行如下内容,使其永久mount /dev/cciss/c0d1p1 /home/trsmanager ext3 defaults 1 2至此,全部完毕,可以双击打开/home/trsmanager文件夹,文件夹下方查看其空间大小,验证是否挂载成功。
hpux添加新硬盘
下面要做的就是对这个发现的物理的盘的操作了,这我不怕了,我有文档(惠普企业级计算系统管理员的PDF文档),呵呵,如果谁想要给我发mail吧(同MSN),我必回,因为这个文档也是别人发给我的,谢谢那位大侠,我也尽点为大家服务一下。/zh_cn/5990-8177/ch06s01.html#bficdcif ;/www/news/article_show.asp?id=17572
#newfs -F vxfs -o largefiles /dev/vg0*/r****
�
·内核参数maxvgs限定系统最大的VG数,默认是10,最大可以变态到256
******************************************
以上的一些内容大部分是来自网上,很感谢之前之人种的树.
下面到了划分逻辑卷的步骤了:
用bdf命令,将会看到/dev/vg01/data mount 到 /sample上。
删除逻辑卷 /dev/vg01/data ,用命令:" lvremove /dev/vg01/data"
说大功告成并不为正确,
######################################################################
上次去一个客户那里安装银兴BX1510S-U3C4A阵列,没有什么说的,插上硬盘,SEAGATE,SCSI,146G的四块,主要是调试,所以少了点。三下五除二做完RAID,映射通道,接上主机。KAO,这是哪个主机呀!再一看机柜是HP的,不好HPUNIX,虽说咱也玩了不少的机器了,LINUX,SOLARIS,AIX都见识了,但这HP9000还是第一次玩。不行,不能就这样投降了,再说还有HP的800support的呢,不怕。话说我遇到的也只是最简单的对磁盘的操作,呵呵。对于高手来说都是小CASE的事,而我只能各处求人了,好在能上网,害得一个MM的电脑用不上,三个QQ头闪个不停,那叫个热闹,但我的心里却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也忘了和MM要QQ号了,好在也同过患难)。先打开我的MSN:MAGUOZHONG@,XXX那么多人,还真没有发现对HP熟的哥哥MM们,心大寒,那只有找GOOGLE这位仁兄了,不错,命令什么的都找到了,好,先记下来再说。ioscan –fnCdisk , insf –e , diskinfo , pvcreate , vgdisplay 。 。。XX!~·#· 这就好了,我不怕了,开始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Linux系统中添加新硬盘(以Vmware中FC4系统为例)编辑虚拟机设置,在对话框中添加一个硬盘,我选择的是IDE接口(默认的是SCSI,但对于操作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在以后的显示中会不同)。
启动Vmware中的FC4,用root用户登录系统。
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每次的操作都要仔细确认。
使用fdisk –l 命令显示硬盘分区的情况。
[root@fc4 ~]# fdisk -lDisk /dev/hda: 536 MB, 536870912 bytes1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 516096 bytesDisk /dev/hda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Disk /dev/sda: 8589 MB, 8589934592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sda2 14 1044 8281507+ 8e Linux LVM以上标示蓝色的部分表示这个硬盘没有格式化,并且没有分区。
使用命令来给它添加分区。
fdisk /dev/had这个命令可以来分区,按照提示按M键来查看帮助,可以知道N键是用来创建新的分区。
它会提示创建一个主分区,还是一个逻辑分区,在这里我选择P创建一个主分区,输入一个分区号,这个号用来标记分区。
然后它提示输入起始的cylinders(柱面),回车输入结束柱面。
在这个地方我选择全部的容量,你也可以让它分成几个分区,比如这个是1-1040,那么你输入第一个结束的是521,那么没有用完的还可以接着分区。
重复用N来创建。
(附:在有些书上看到说从1开始不安全,在网上也有看到,可以从2柱面开始)完成的时候,在提示输入的时候,输入W。
写入就可以了。
分区完成。
这时候对于这个分区还不能使用,也不能mount到系统中,因为它没有文件系统。
要格式化下。
用命令mkfs –t ext3 –c /dev/hda1格式化成ext3格式。
mount到系统中就行了。
可以修改/etc/fstab来让系统每次启动的时候自动挂接,添加硬盘就算完成了。
操作过程显示:login as: rootroot@192.168.238.129's password:Last login: Fri Mar 28 12:00:18 2008 from 192.168.238.1[root@fc4 ~]# fdisk -lDisk /dev/hda: 536 MB, 536870912 bytes[如果在添加硬盘时用的是SCSI的接口,在会显示成sdb,因为系统中已经有一个SCSI的硬盘了。
第二块会显示成sdb,详细可查阅Linux下硬盘分区的资料]1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 516096 bytesDisk /dev/hda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Disk /dev/sda: 8589 MB, 8589934592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sda2 14 1044 8281507+ 8e Linux LVM[root@fc4 ~]# fdisk /dev/hdaDevice contains neither a valid DOS partition table, nor Sun, SGI or OSF disklabel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After that, of course, the previouscontent won't be recoverable.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040.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e.g., DOS FDISK, OS/2 FDISK)Warning: invalid flag 0x0000 of partition table 4 will be corrected by w(rite)Command (m for help): mCommand actiona toggle a bootable flagb edit bsd disklabel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d delete a partition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m print this menun add a new partition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Command (m for help): nCommand actione extendedp primary partition (1-4)pPartition number (1-4): 1[此处的1,也可以换成其它的1-4之间的数,但在下边格式化时要使用/dev/hda1。
] First cylinder (1-1040, default 1):Using default value 1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040, default 1040):[此处我没有输入,使用默认值1040,占用整个硬盘。
]Using default value 1040Command (m for help): w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root@fc4 ~]# mkfs -t ext2 -c /dev/hda1[此处的/dev/hda1由上面的输入决定]mke2fs 1.37 (21-Mar-2005)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1024 (log=0)Fragment size=1024 (log=0)131072 inodes, 524128 blocks26206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1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6763315264 block groups8192 blocks per group, 8192 fragments per group2048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8193, 24577, 40961, 57345, 73729, 204801, 221185, 401409Checking for bad blocks (read-only test): done 128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3 mounts or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root@fc4 ~]# fdisk -lDisk /dev/hda: 536 MB, 536870912 bytes1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0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 516096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hda1 1 1040 524128+ 83 LinuxDisk /dev/sda: 8589 MB, 8589934592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04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dev/sda2 14 1044 8281507+ 8e Linux LVM [root@fc4 ~]#mount /dev/hda1 /media/hda1[root@fc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