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合集下载

浅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l谈 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闰 红
f 黑龙 江省 林 甸县委 党校 , 黑龙 江 林 句 1 6 6 3 0 0 )
摘 要: “ 生 态文明” 这个理念 的提 出, 是 继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物质 文明、 精神文明 、 政 治文明和社会 文明” 之后 的第五个文明 , 它是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 明体 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首先分析 了生 态文明的基本 内涵 ; 其次, 论述 了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的必要 } 生; 最后, 提 出了大力推进 生态文 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 生 态文 明 ; 建设 ; 经济 发展
1生 态 文 明 的含 义 杯, 用完之后把它扔 到垃圾箱里就变成垃圾 , 把它放到生产车间里 , 生态文 明是指人类遵循 人 、 自然 、 社会 和谐 发展这一客观 规律 就变成 了原 材料 ,从 末端处理到废物利用这是一种循 环的利用方 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的总和 ; 是指人与 自然 、 人 与人 、 人与社会 式 。 产 品的循环 : 从一次寿命到多次寿命 , 一个企业 生产一个产品 , 和谐共生 、 良性循环 、 全面发展 、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 旨的文化伦理形 不允许你只生产完产品以后 ,产 品流通到社会上 以后没有 回收 , 要 态。 这个概念之所以在学界备受推崇 , 不在于概念 的前半部 , 而在它 强 调产 品具 有耐用性 , 一旦产品坏了 , 你必须拿 到你的企业重新修 再卖给社会 , 产 品是多次使用。服 务的循环 : 这是公 用的一种理 的后半 部 , 生态文 明涉及到的几个和谐才是生态文 明的重点 , 三个 好 , 和谐 , 人与 自然 、 人与人 、 人与社会 , 人们说生态文明建设表 面上是 念 ,我不再 占有它 ,而是享有它 的服务 ,是一种循环 经济新 的理 处 理人和 自然 的关系 , 人和 自然不和谐才会 引发环 境问题 , 其 实更 念 。 重 要的是指它背后 的人与人 的和谐人 与社会 的和谐 , 如果说 , 人与 3 . 2强化政策法律监管 人不和谐 , 人与社会不和谐 , 那么 , 永远也达不 到我们所说 的生态文 这种有效支撑体现在第一个方 面就是加强立法 。立法到位了环 境 执法 也 就 更 到 位 。 明的文化伦理形态。 2大 力推 进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的重 大 意 义 我们 要像控制人 口、 保护耕 地一样 , 实行最严厉 的环境保护 制 2 . 1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大举措 度。 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 一律受到严惩 。 我们都知道新 即使像随地吐痰 , 乱穿马路这种行 为都会 环境问题表 明上看是人和 自然 的不 和谐 , 但其实背后却是人与 加坡的法律非常 的严格 , 人之间的不和谐 . 这种矛盾冲突来 自自然环境承载力 的有 限性与人 受到处罚 的, 所 以在新加坡不管是夜里几点钟 , 走在大街上都是 非 类个体追求 自身利益极大化的天然本性 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 一 常的安全。只要法律制度好了是很有威慑力量的。其次我们也要实 个是有限的, 就是 自然环境 的承载力 ;一个是无限的, 就是人类 的 行绿色税收制度 : “ 胡萝 卜 ” 加“ 大棒”既要有严格 的法律又要 有政 你环保 了, 我们就奖励 , 违法 了, 我们就严惩 。 欲望 ,当有 限和无限之间存在矛盾 的时候就会 出现破坏环境问题。 策的引导 , 3 . 3 树 立 生 态 文 明意 识 我们 国家一些高耗能 、高污染 的企业成立所带来 的结局只有三个 :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

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专题后,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后,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有些许浅见。

一、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想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的进步的状态和成果。

生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构成的系统.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

从纵向的维度,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后在工业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之上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超越其上的文明;是全方位的,其包含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种多元的、互动的、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稳定的、循环的和可持续的。

因此我认为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生态文明其应当包括:富足、循环的物质文明,多元、宽容的精神文明,民主、有序的政治文明,公平、公正的社会文明,以及良好、持续的生态文明。

而从横向的维度,是把整个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几个方面;这时生态文明概念主要是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它与其他文明互为前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这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也是不行的,没有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不能持久的。

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建设如果最后造成人类自身家园的破坏和丧失,是谈不上文明的。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 一 )树 立 正 确 的 生 态 文 明 观


树立 正确的生态文 明观 ,就必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 构建人 与 自然和谐 统一 的文 明社会 。生态文 明是人类发展 的一种 高级形态 、是 历史 发展 的必然选择 、是解决生态危机 的内在要求 。我 国公 民的生态文 明意识比较淡薄 ,这个 『 日 1 题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重视 ,必须通过 一些积 极有效 的方式来强化公 民的生态意识 。首先 ,要改变原来那种工业 文明 的思维方式 。其次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要不断在民众 中宣传普及 ,不断 深化生态文 明意识 。拓宽 民众生态文明建设认识渠道 ,强化生态文 明观 念 ,转化为实际行动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 ( 二 )建 立 经 济发 展 新 范式 工业文 明时代那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 现在社会 主义生 态文 明建设的要求 ,因为传统的工业文明是以资源资源的过度浪费 和环 境 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所换来的社会 财富与经济的高速 增长。因此 以前那 种粗放型的生产方 式要 转型 ,努 力推 动绿 色发展 、循环 发展 、低 碳发 展。实现 自然资源的循环利 用 , 通 过环境低污染 ,低排放来 驱动经济 良 性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与适 度消费,减少 物质 消费,增加 民众的精神消 费。 ( 三)不断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 制与体 制 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体制 。要建立 高效的生 态综 合管理体 制 , 就必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需要科 学规划 、政 策引导,充分 发挥市场机制 的作用 ,同时要运用财政 、税收 与价格等一 些经 济杠杆 的作用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 制度 ,把生 态文 明考核体 系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 。即是对一方领导 干部政绩 考核 时,不仅要看对其 当地经济增长做 出的成绩 ,还要对 当地 生态 环境 建设所做 出的贡献 。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摘要】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尤其是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有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下面本文就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来谈谈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启示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对自然过度的索取,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短缺,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那么如何走出生存环境危机已成为人类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生态文明的提出则是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时代性召唤。

下面就从几方面来谈谈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存在与发展与自然界存在与发展的具有一致性。

人和自然界是一体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息息相关,(二)人支配和改造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的目的服务较之动物而言,人不是单纯地适应自然界,而是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支配和改造自然界,从而达到预想的目的,而且,人对自然界的影响是持久的,它随着地球的灭亡而消失。

截至目前,植物界、动物界以及我们人自身都发生了无限的变化,未经人干涉的自然界已经微乎其微。

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预定的,而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环节,是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桥梁。

(三)必须正确认识、运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

人们不仅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且能够对自身对自然进行干涉所引起的后果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不利影响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一)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人类文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知与维度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知与维度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知与维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构建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思想认知的维度1. 绿色发展观:绿色发展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减少污染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观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要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与公正,注重生态安全与文化传承。

2. 生态优先观:生态优先观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

这一理念强调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意味着将环保纳入到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划中,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法治观:法治观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求通过法律的力量来约束和规范人类行为,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

法治观的核心在于推动环境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4. 文明观:文明观是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全面发展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撑。

二、维度的具体内容1. 生态保护维度: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维度,主要涉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这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推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和城市发展。

2. 清洁生产维度:清洁生产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求通过改善生产方式,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这包括鼓励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 生态修复维度: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过度开发,我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恢复。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国家的政策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就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期为构建更美好的社会提供一些思考。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推动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相适应、相促进的一种发展模式。

而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

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

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使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和谐,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人们的生活品质。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

其次,和谐社会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础。

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

而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环境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相辅相成。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和谐社会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而和谐社会的形成又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支持。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共同推进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通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特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特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要:生态文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经济发展和其他因素,导致生态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 引言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

本文主要从环境污染方面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及意义[1]。

2 概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的新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解决的课题,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过阐述。

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相互渗透使各国关系愈发紧密,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与国外交往日益频繁、遭受生态环境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由于国人环保意识的缺乏,加之国内第一二产业的刚性需求与环境承载负荷上限,对于生态文明的欠账与人民对于高水平生活环境的需求,所有这些矛盾都在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土资源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生态环境则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文明建设。

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提倡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联手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参与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体制机制。

国土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对土地、水资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宗旨,统筹考虑国土资源的整体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现代国土资源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而是需要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利益,要保证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国土资源的供给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理念和目标,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国土资源管理则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国土资源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国土资源管理,才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参与。

政府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中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检查,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制度。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保护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我们要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减少污染物排放,构建健康生态环境。

要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惩治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形成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其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资源是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加强资源监管,优化资源配置,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此外,要积极发展和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再次,推动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要立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们要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此外,加强文化引领和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

我们要弘扬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文化,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等绿色行为。

此外,要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训,使全体公民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力。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解决。

我们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加强环境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文化引领和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以下是关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1.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
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
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2.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3.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要坚持共同
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完善多元化生态治理机制。

总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的协作配合。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V1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V1

浅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V1
正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
然趋势。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保护需要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行动支持。

政府要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引导公众传播环保思想,在教育、宣传、法制、技术等方面大力
推进环保工作。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要建立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三、加强环保产业发展
发展环保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应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交通绿色化等领域,推广环保技术和设备,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
保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重视节约资源的意识
现代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活都离不开资源,因此要提升节约资源的
意识。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要坚持节能减排,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
方式,鼓励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五、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是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生态景观的重要措施。

政府要积极投入资金,推动生态恢复和修复工程的实施,鼓励各界积极参与。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只有不断加强意识、健全制度、推进产业、弘扬文明、积极修复,才能真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前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逐渐形成的统一认知,旨在促进人与自认、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环境、经济、自然与人的协调平衡,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时,要妥善处理和解决其中的负面问题,不断的优化和改善生存环境,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状态良好的运行系统。

1.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内容1.1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观第一块基石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中介。

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离开自然一刻也不能生存。

马克思克服了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视角,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来考察,即将新的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主体与客观达到统一。

劳动没有否定自然的客体性,却打破了旧唯物主义那种僵死的客体性原则,它使主客体相联系,人与自然相统一。

劳动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

人类发展到今天,地球上的自然物质大多数已经打上了人的烙印。

1.2唯物史观是生态文明观的另一块基石马克思认为,人是以类的形式同自然发生关系的。

人在社会实践中,总是以群体同自然相联系,而不是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当然,个人也同自然发生联系,但由于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个人只能作为人类一分子同自然发生关系。

与人类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自然,与个人相对应存在的是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

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二是价值观的革命。

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同时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家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呢?加强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基于一定的法律法规基础。

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应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惩罚,鼓励绿色发展。

此外,还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机制,对违法者实行严厉的处罚,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形成有效的环保治理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技术和科技进步来支撑和推动。

在新能源、生态旅游、清洁化等领域加大投资,倡导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念,不断创新环保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技术的水平。

同时,应该加强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环保科技的价值和意义。

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在尽可能保障经济发展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积极参与绿色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等理念。

建立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是保护珍稀物种、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需要制定保护政策,建立专业的监测和管理机构,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实践。

同时,在建设生态保护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问题,并尽量减少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在环境教育方面,需要从儿童开始,让他们就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结语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用科技创新、法律法规、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等手段,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近几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应承担重要责任的重大课题。

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也有更为敏感的认知,为实
现实现共同发展、维护整个地球家园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合理地消耗,从而推
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有助于减轻全球变暖的影响,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
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减少、消除重复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形成绿色安全网,构建和谐的
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还要注重人文服务,宣传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文化、伦理等方面的改变,促进了文化多元和伦理融合,
市民更关注节约节能,减少浪费,更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公民道德和社会关
系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意义的一些解析。

总之,要想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维护
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必不可少的。

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创新力度,从源头上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环
保政策,努力实现绿色发展,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发挥到位,实现更好的发展。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知与维度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知与维度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知与维度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化、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任务。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全球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认知与维度,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认知体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上。

这一理念强调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的发展观念往往忽视环境的重要性,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损害。

我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意思是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这一思想的认知与维度,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认知还体现在“全域绿色发展”的理念上。

全域绿色发展强调生态文明不仅仅是某一地方或某一行业的事情,而是各个领域、各个地方都要积极参与的过程。

我国提出了“一体推进、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依法治理”的发展理念,强调全社会都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这一思想的认知与维度,使得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全域的参与与推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

浅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浅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浅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以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繁荣为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

它强调和谐发展、推动绿色发展,旨在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和谐共存为指导。

通过推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将走出一条低碳、廉价、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我们要建立起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抓手,让发展的道路更加明晰、更具有可持续性。

要从总体上把握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改革创新上就是要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实施低碳、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活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智慧共生。

第二,我们要勇于创新,坚定节约观念,落实资源节约利用的基本原则。

政府要引导行业和企业加强节约意识培训,从源头上控制和防止过度消费和环境污染,使用更多可再生资源,施行低碳经济,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能源转型,构建低碳发展新机制,建设具有较强生态环境属性的绿色生态经济新型城镇。

第三,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要树立和谐、友爱、保护环境、感恩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以及“人人参与、用有序的行为改变现状”的理念,强调提倡珍爱资源、节约自然、保护环境、营造绿色环境等行为。

同时,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社会行为,加强公共服务,建立有力的法律法规和多部门协同的环境管理体系,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形成全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历史来实现持续、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保证子孙后代拥有一个清洁、和谐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共同努力,用我们的行动保护赤道处的绿色家园。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强调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长期以来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带来的压力。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我们需要切实采取措施,有效地节约和利用资源。

在产业发展中,我们需要推动绿色工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同时,还需要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只有当公众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因此,我们需要推动环境教育,加强对环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让公众能够参与环境治理和监督,形成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此外,建设生态文明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问题。

国际合作可以加强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挑战。

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推动环境技术创新和转移,使各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共同进步。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强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公众需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能力。

只有通过各方合力,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近20多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了传统的粗犷性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形势空前严峻。

其特点是:污染物成分日趋复杂,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增加,生态系统功能在退化。

1.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从我国发射的神州6号卫星上鸟瞰东亚地区,当看到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家园时无不震惊:我国大片国土上的郁郁葱葱,不知不觉地竟然变成了严重的荒漠化(棕黄色)。

大面积的沙滩、荒漠和戈壁滩,与周遍国家的颜色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

对于地球村的村民而言,必须面对它,正视它,这的的确确就是我们今天的家园现状。

多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们漫不经心的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重用轻养的恶习使草地逐渐退化,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致使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

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

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

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在近50年中,我国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森林覆盖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三分之一。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近7年来,我国耕地已减少了1亿亩,全国不少省份到xx年的非农建设规划用地指标早已提前用完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a,其中xx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

据几年前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迄今为止,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大部分江河湖海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发生频次在持续增加。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

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

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先贤先哲都把丰富的森林作为国势兴旺的标志,把栽种树木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黄帝陵中有黄帝手植柏,孔庙中有孔子手植树。

《国语》曾记载,单襄公借道陈国去楚国,当看到陈国“道无列树,垦田若艺”等现象时,他断言“陈国必亡”,三年后陈国果然衰落灭亡。

100年前,xx、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十分深刻的论述。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xx思想。

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xx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口号。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是在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中提出并丰富发展的。

浅谈身边的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身边的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身边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而生态环境的好坏,往往就体现在我们身边的细节之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身边的细节入手,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呢?我们可以从垃圾分类开始。

垃圾分类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的处理垃圾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有效地利用资源。

垃圾分类是从每个家庭做起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垃圾分类,就能够让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好。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能够为资源再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

我们可以从植树造林开始。

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改善环境、保护生态起着重要作用。

每年的植树节,就成了我们参与植树造林的好机会。

我们可以主动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不仅可以体验到植树造林的乐趣,还能够为我们的环境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植树不仅能够美化我们的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为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们还可以从节约能源开始。

能源是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有限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从每个人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比如选择节能环保的电器、合理利用空调等。

还可以选择绿色出行,比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这些小细节的改变,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能够保护我们的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身边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每个人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其中。

我们可以从节约资源、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能源等方面做起,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添砖加瓦。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需要我们日积月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1.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我们深知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

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2.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

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

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

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

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

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随着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态文明成为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大趋势。

在过去的数十年,基于环境问题的国际间合作愈加频繁,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完成初稿;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2009年11月,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

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中国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基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挑战首先,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人口每年仍在急剧增长。

另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其次,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源。

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再次,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无序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

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4、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4.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

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4.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 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

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

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4.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

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

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

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

“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

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

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4.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

“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

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

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 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

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4.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

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

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

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1]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2]张志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33.[3]1、《生态伦理学》,雷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4]3、《生态文明论》,刘湘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5]4、《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张琳(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6]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