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材料、印装——论书籍设计的三位一体性

合集下载

书籍设计1——书籍设计概述

书籍设计1——书籍设计概述

(3)、设计创意新颖、超前的原则。 书籍设计观念的超前(如设计创意、表现形式、材料、印刷装订工 艺等超前),才能给人以新颖的感觉,使读者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书籍作品才会焕发出无穷魅力。
(4)、书籍设计与印制工艺水平相一致的原则。
了解当前印制工艺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印制工艺来创造书籍的美,同时要了解当前印制 工艺的局限,如印制或装订工艺的要求达不到,则调整设计方案。
书籍设计是以书籍的整体为载体的多侧面、多层次、 多因素、立体的、动态的系统工程。书籍设计包含了 书籍所需的材料与工艺的总和。它是书籍设计者以情 感与想象来创作和表达,把握、反应书籍内容的特殊 方式。
第二节 书籍设计的范围
传统意义上的书籍的功能主要是记述史实和保存知识,书籍设 计的工作仅限于美化、保护书籍。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设计始于 工业化时代,书籍在传播文明的同时,自身形成了一个造就全 球性阅读空间的流通产业。书籍既是思想意识的结晶,又具有 商品流通的一般功能。设计师除要考虑书籍的开本、材料、形 式、字形、印刷形式等一系列因素外,还要考虑如何使图书畅 销。
8、趣味性 指的是在书籍形态整体结构和秩序之美中表现出来的艺术 气质和品格。具有趣味性的作品更能吸引读者,它常常以 轻松、幽默的手法引起阅读趣欲味性望。
第四节 书籍设计者应有的修养
一个好的书籍设计师要具备书籍整体策划的能 力、文字加工能力、市场前景预测能力。要具 备如下素质: 1.掌握书籍设计的基本知识。 知道什么是封面、书脊、勒口、以及开本、材料、印刷工 艺等知识。要懂得什么是精装、什么是平装,以及书籍设 计艺术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本周作业
选择自己喜爱的版面文字、图形、色彩等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临摹或 编排练习不少于40个方案(其中文字类10个、图像类10个、色彩类10 个、综合类10个)。 要求:文字、图像、色彩三要素协调统一,搭配合理,反映时代气息。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三大主题要素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三大主题要素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三大主题要素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

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一、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

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

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当然有的封面设计则侧重于某一点。

如以文字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此时,设计者就不能随意地丢一些字体堆砌于画面上,否则只仅仅按部就班地传达了信息,却不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

岂不说这是失败的设计,至少对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殊不知,没有读者就没有书籍,因而设计者必须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

设计者在字体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比较讲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给人一种韵律美的享受。

另外封面标题字体的设计形式必须与内容以及读者对象相统一。

成功的设计应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肃的;科技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谨的;少儿性读物设计应该是活泼的等等。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

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

因而在封面设计中,哪怕是一根线、一行字、一个抽象符号,一二块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想。

既要有内容,同时又要具有美感。

达到雅俗共赏。

二、扉页设计:扉页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不断发展的需要。

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如果缺少扉页,就犹如白玉之瑕,减弱了其收藏价值。

爱书之人,对一本好书将会倍加珍惜,往往喜欢在书中写些感受或者缄言之类的警句,若此时书中缺少扉页,该是多少的遗憾。

浅谈书籍整体设计的观念

浅谈书籍整体设计的观念

有动感 的交流 , 以设计者 不能只顾及书 的表 面 , 需要赋予 它 所 还
整体形 态 。书籍设 计者 必须 有整 体 的设 计观念 , 书籍 的整体 对 与局部 、 式与 内容 、 形 艺术 与技 术等方面进行 全方位的思考。


整体 与 局部
充 分 了解 了书籍 的主要内容, 明确 了书籍 所要传达 的思想 , 才能
的有机整体 的主体风格 。 在 对书籍 的各 个局部进 行设 计 时, 面常常 是最重 要的信 封
书籍设计应该采 用严 肃 、 重的风格 ; 庄 文学艺术类书籍设 计应该
是抒情 、 浪漫 的风格 。一本好 的书籍 不仅 要在形 式上吸 引并打
动 每 一 名 读 者 , 时还 要 经 得 起 推 敲 , 就 要 求 设 计 者 有 良好 的 同 这
等 关系 , 书籍设 计从形 式到 内容 、 使 从局部 到整体 都完美一 致 , 这样 才可 能让 读者在获 得知识 的 同时, 到书籍设计 所带来 的 得
精神上 的愉悦感和美 的享受。
参考 文献 :
地 比喻 为书 的“ ” 它的空 间虽小 , 是容量 极大 , 脸 , 但 蕴含 着丰 富 的信息 , 以说封 面引领 着书籍整体设 计 的风格定位 , 由此 向 所 并
在设计 中的主次、 大小 、 轻重 的布局 , 所有版式设计手段 的运 用, 都是 为 了版 面的识读 性。第 三, 重色彩所传 达 出的情感和 要 注
人带来美 的感 受。 因此, 只要设计者 树立 了整体 意识 , 能更好 就 地 从局部到 整体 对书籍进 行设计。 书籍 的整 体设计要求设 计者 在有 限 的空间里 , 把构 成书籍 的各种 要素— — 文字 、 图形 、 色彩 等, 根据 特定 内容 的需要进行各 种排 列组合 , 照形式 美原理 , 按

书籍装帧设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书籍装帧设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书籍装帧设计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第一章测试1.“简策”因为没有用到纸张,所以不能称之为书籍。

()参考答案:错2.“旋风装”又称之为"龙鳞装"。

()参考答案:对3.经折装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籍的装帧,完成了从卷轴装向册页装的转变。

()参考答案:对4.卷轴装书籍是造纸术发明以后最早的纸本书的装帧形式。

()参考答案:对5.装帧一词源于日本,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先生从日本引入中国的。

()参考答案:错6.现代书籍设计是在信息编辑思维贯穿下的,由内而外对书籍进行的一个整体的全方位的设计过程。

()参考答案:对7.编辑设计着重于书籍文本内容的的编辑、组织和提炼,是书籍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对8.书籍是一个六面体,是展示信息的空间场所,是注入时间概念的塑造三维空间的书籍“建筑”。

()参考答案:对9.旋风装是伴随佛经传入中国之后,而形成的互相折连的装帧形态。

()参考答案:错10.“形”是指书籍的结构形态,“神”是指书籍内容传达的而表现力,书籍整体设计需要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书籍的封面通常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社机构等信息。

()参考答案:对2.书籍的封底通常印有书号、条形码和定价。

()参考答案:对3.扉页是设置在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或多张衬纸,也叫做蝴蝶页。

()参考答案:错4.版权页不是书籍设计的重要部分,对于书籍来说可有可无。

()参考答案:错5.扉页也可以称之为“内封”,通常印有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对6.书籍的开本是指书籍幅面的规格大小,也可以理解为书籍的面积和形状。

()参考答案:对7.书籍开数的数值越大,书籍的尺寸就越大。

()参考答案:错8.纵开本是指书籍上下的高度大于左右的宽度,整体为竖长型的开本。

()参考答案:对9.常用的纸张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正度纸,规格787×1092毫米。

另一种是大度纸,规格889×1193毫米。

书籍简介——排版、设计、印刷、纸张

书籍简介——排版、设计、印刷、纸张

书籍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

书籍装帧是指塑造书的“体””和“貌”。

“体”就是为书籍制作其盛纳内容的容器,“貌”则是将内容传达给读者的外表。

书的内容就是通过装帧将“体”和“貌”构成完美的统一体,形成了可供阅读的书籍。

印刷和造纸是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称之为印刷。

常规印刷必须具备有原稿(original)、印版(plate)、承印物、印刷油墨、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ry)五大要素,才能进行印刷。

纸张( Papers) 种类:道林纸:材料为木浆模造纸:模仿道林纸, 纸浆为旧纸, 破布等铜版纸:是以模造纸为纸芯, 在其表面加上一层涂料并轧光, 使纸面的纤维缝隙填满, 而印刷效果更佳, 此种纸通常用来印制彩色印刷品。

雪面铜版纸:铜版纸之纸面再加涂料使之不反光圣经纸:全木纤维纸浆所制之薄纸, 常见用来印制圣经再生纸:使用过的废纸加以回收处理,制成再生纸浆, 以其取代原木纸浆所产出来的纸类书籍装帧包含3大部分(1)书皮:封面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设计,精装书还有护封设计;详细包括:封面、封底、书脊/护封、腰封/环衬,前环衬、后环衬,护页/扉页, 副封面/勒口、前勒口、后勒口,折口/函套、书函、书套,半包式、全包式/纸张/厚度/工艺(2)书心:版式设计,包括扉页、环衬、字体、开本、装订方式等;插图,包括题头、尾花和插图创作等。

纸张/厚度/字体、大小、间距,行距、字距/开本/装订方式/插图/版面,天头、底脚、书眉、内口、外口/印刷常用纸张凸版印刷纸、新闻纸、胶版印刷纸、铜板纸、书皮纸、字典纸、拷贝纸、板纸。

厚度:50,60,70,80,100,105,115,120,128,150,157,180,200,210,220,240,250,280,300,350,400(g/m2)105,115,128,157(g/m2)进口纸规格较多平板纸规格:787×1092,850×1168,880×1230 卷筒纸规格:宽度787,1092,850:铜板纸规格:648×953,787×970,787×1092(目前国内尚无卷筒纸)。

现代书籍设计三论

现代书籍设计三论

现代书籍设计三论新世纪的到来,随着时代与社会的需要,人们已经明显地意识到书籍艺术本身的含义,它传递的是文化,而不单纯是商品。

这是由书籍本身作为书籍造型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纵观近年来的中国书籍设计业、出版印刷业的硬件,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软件方面更需要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一些设计理论观念的滞后,影响到中国书籍发展的整体水平。

如何提升中国书籍设计的整体水平,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书籍设计作品,是当代设计工作者急需解决的课题与肩负的责任。

一、承其魂,继承具有民族特色的书籍设计民族的文化和世界的文化是统一的、一致的。

历史悠久的中国民族文化已独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中国现代设计要走出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路子,必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

完全背离传统显然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照搬、照抄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这既有悖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也不能求得持续发展的根基。

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只有沿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这个大方向,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承其魂才能做到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书卷气”是中国书籍设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书卷气”问题曾在书籍设计界引起过激烈的争论,既有肯定也有否定。

事物是发展的,过分的肯定和否定都是片面的、不全面的,批判的继承才是科学的发展观。

现代社会虽然强化了书籍的商业特征,但是书籍终归是一种文化,书籍书卷中的“书卷气”依然能显现书籍美的文化本质精神。

当代中国书籍设计中,将“书卷气”等中国传统因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风格之中的成功典范不胜枚举。

“书卷气”不但没有降低书籍的商品价值,而且成为书籍这种文化商品不可缺少的附加值。

吕敬人设计的《朱熹大书千字文》,外函将一千个字反向雕刻在桐木板上,仿宋代印刷雕版,全函以皮带串连,如意木扣锁合,设计寻得一种古朴的夹版装书籍形态。

高幽大气,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忘忧清乐集》不拘泥于传统书籍形态已有的旧模式,为设计提供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全面体现传统古籍的机会,以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为读者创造与书籍交流的机会。

书籍设计课程“三室一体”教学改革探究

书籍设计课程“三室一体”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类一门专业设计课,承载着与本行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理论与实践教育。

课程改革从职业能力标准角度出发,将行业中岗位技术标准、工作过程分工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建设课程的实训室、职训室、工作室“三室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字: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训室;职训室;工作室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实践性、职业性,关注技能,并寻求课程的系统化教学方案。

作为教学最基本单位,课程职业化特征是以一种职业过程化系统教学形式呈现的,以职业能力标准与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为改革目标的特征凸显。

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构建新的职业化课程教学体系,是对接职业能力的直接途径。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类一门专业设计课,其教学目标与任务承载着与本行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理论与实践教育。

从书籍设计行业发展与就业岗位分布来看,课程内容本身就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专业领域;本行业中又容纳了多个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因此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化教育特征显现出课程专业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着陆点,即两者交集于“岗位群”概念。

这也为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即建设以书籍设计、制作技术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按岗分工”式教学实践为主体,形成本课程的特色——实用性、技术性与岗位实践性。

一、课程对应行业“岗位群”书籍设计制作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分工为主线,涵盖书籍前期创意策划即书籍原创设计;资源整合,包括素材汲取、摄影作品完成、手绘艺术表现等内容的元素积累与采集;电脑制作技术,印刷制版工艺加工,印刷材料与印刷装订等内容,整个设计与制作流程包括了多个职业岗位;而作为课程教学,整个流程的岗位能力均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因此,与其说书籍设计是一门课程,不如定义为一类职业,根据职业的不同岗位标准与能力要求形成职业“岗位群”。

对现代书籍装帧的认识

对现代书籍装帧的认识

对现代书籍装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装帧设计会应用的更加广泛,艺术水平也会更高,那么你想知道对现代书籍装帧认识观点是怎么样的吗?下面由店铺向你推荐对现代书籍装帧的认识解读,希望你满意。

对现代书籍装帧的认识摘要:所谓书籍,是一种载体,是用文字,符号等经雕刻,抄写或印刷的图文著作物,由封面、护封、封腰、扉页、内页等构成。

是表达思想,传达知识,交流经验的工具。

那么书籍设计既是指对开本、字体、版面、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进行实现的艺术设计,从原稿到成书的整体设计。

从以上可以得出我们对书籍设计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视觉上吸引读者,同时要体现该书的基本精神和内涵,以艺术的形式帮助读者理解书的内容。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载体;视觉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xx)14-0071-01在对书籍设计研究的初始,我们必须要对书籍的发展进行一个了解。

首先我们要知道,书籍模式的出现是为了纪实,即远古的结绳记事。

随后出现了文字,而文字也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的进行着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各类打印字体)。

书籍,最原始的表现状态为甲骨文,随后既是在西周发展至鼎盛时期的青铜器铭刻,而由青铜器时期转化为秦汉的石刻时期,这个时期对书籍最大影响在于,由小众阅读模式发展为大众阅读模式。

而在汉代,我们将大竹竿截断劈成细竹签,在竹签上写字,这根竹签叫做“简”,把许多简编连起来叫做“策”,“简策”的出现才是中国书籍形式的原始形态,但因使用的不便,在后期出现缣帛。

“缣贵而简重”,真实地道出了缣帛和竹木作道为书藉材料的不足之处。

为了取代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竹木,中国人在西汉就已试用各种纤维造纸,东汉的蔡伦总结各种造纸经验,于公元105年发明了造纸术。

因造纸的原料充裕,成本低廉,使大量生产纸张成为可能。

纸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对文字的阅读,但因技术的落后,造纸工艺的缺乏,我们对书籍的设计因纸而议。

最早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为“叶子”,它是将一张张纸积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

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点

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点

书籍装帧设计知识点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为了增加书籍的美观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而进行的外观设计和装饰。

合理的装帧设计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提升书籍的价值和品质。

本文将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要素、常见技巧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要素1.封面设计:封面是书籍的门面,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合适的封面设计应该与书籍内容相关,并能准确传递书籍的主题和氛围。

2.书脊设计:书脊是书籍在书架上展示的重要部分,可采用文字、图案或标志等元素进行设计,使读者能够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

3.内页设计:包括页眉、页脚、章节标题等设计。

内页设计要注重版面的整洁和排版的美观,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良好的视觉体验。

4.装饰元素:如插图、装饰花纹等。

合适的装饰元素可以增加书籍的艺术感和装饰效果,但不应过于繁琐,以免干扰读者的阅读。

二、书籍装帧设计的常见技巧1.色彩搭配:色彩对于书籍装帧设计至关重要。

应根据书籍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使整体效果协调统一。

2.字体选择:字体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

应选择简洁明了、容易辨认的字体,并根据不同的章节或标题进行合适的字号和排版。

3.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包括文字排列、行间距、段落设置等。

应采用对称或均衡的排版,保持版面整洁、舒适,方便读者的阅读。

4.统一风格:书籍装帧设计应保持整体的统一风格,封面、书脊和内页的设计要协调一致,避免出现风格不符的情况。

三、书籍装帧设计的注意事项1.尺寸选择:根据书籍的规格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尺寸,避免因尺寸不当而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2.材料选择:选择适合书籍装帧的材料,如封面纸、内页纸、胶装方式等。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书籍的品质和耐久性。

3.配合印刷:书籍装帧设计要与印刷工艺相适应,与印刷色彩、纸张特性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配合,确保最终效果符合预期。

4.符合实用性:书籍装帧设计要考虑到读者的实际使用需求,保持合适的厚度、便于翻阅和携带,以提升书籍的实用性。

浅析书籍设计中三位一体性

浅析书籍设计中三位一体性

浅析书籍设计中三位一体性一、书籍设计概述书籍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要求全方位的考虑到各个因素,强调整体性的概念。

书籍设计不仅仅是给书籍做一个漂亮的外表,更应该是一种完成由表及里的整体设计工作。

(一)书籍设计的概念书籍设计不只是表面工作,与“装帧”有着本质的区别。

1996年由宁成春、吕敬人、吴勇、朱虹四位设计师举办了书籍设计四人展,并自编出版了《书籍设计四人说》一书,提出“书籍设计”的新概念:“通过书籍整体设计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主导性认识,学会从装帧到排版设计的过程,再掌握信息编辑的控制能力,将书籍设计建立为一个独立的造型艺术门类或体系的观念,实乃时代和专业发展之需要”。

[1]吕敬人认为,“书籍设计应是信息编辑思路贯穿下对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体例、文字、传达风格、节奏层次,以及图像、空白、饰纹、线条、标记、页码等等内在组织体,从“皮肤”到“血肉”的四次元的有条理的视觉再现”。

[2]由此可见,书籍设计整体性的把握至关重要,整体性设计理念也是设计师们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它决定了书籍设计的成败,以至于设计不会成为元素的堆积。

(二)书籍设计中诸多设计因素的运用书籍设计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每个因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都影响着书籍设计的好与坏,这些因素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文字、图形、色彩书籍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是构成书籍设计的最基本的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字的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文字本身对书籍以及书籍设计也是重要的。

不同的文字编排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好的文字组合编排,就像是赋予了文字生命,无疑会产生良好的视觉感受,给读者带来有节奏有律动的阅读感受。

图形的选择、编排、设计、处理等等都大大影响了书籍的视觉效果,在书籍设计中,插图、图表、照片、装饰图、记号、符号、饰纹、点、线、空白等都可以成为图形的选择,这些元素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书籍设计中的图形语言。

而设计师对这些元素进行提炼和设计,从而在书籍中良好演绎,对书籍的艺术品味、审美性、阅读性等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三位一体打造中式书籍设计的柔性物感

三位一体打造中式书籍设计的柔性物感

三位一体打造中式书籍设计的柔性物感张容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广东广州510405)摘㊀要: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书籍设计一直在传统与现代性表现中求发展㊂文章借用 物感说 理论,从立体设计书籍的角度提出如何更深层次地塑造具有中国文化 柔性 精神的物感表现㊂通过分析柔性物感产生的根源及当下品质,尝试探究其在书籍编辑设计㊁装帧设计㊁编排设计三位一体中的呈现方式关键词:书籍设计;物感;中国传统文化;中式中图分类号:TD21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0408(2020)03-0092-05收稿日期:2020-08-12基金项目: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项目(合同编号:穗市监知促合[2019]25号;承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㊂作者简介:张容容,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系讲师㊂一㊁中式书籍设计的立命与误区中式,即中国式样,无论何种式样一定是指向特定对象的表里,包括形式与内涵,故而 中式 则是以 中 为核心的视觉表达,其间包括中国元素的呈现,更包含中国文化精神的表达,需要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㊁人的因素㊁物的表达三方面[1]㊂书籍同时作为设计对象与文化载体存在,在设计范畴中涉及 中式 ,必然一方面是要考虑中国传统元素如何得以在书籍中穿插应用;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下的中国气质如何在书籍的表征中呈现㊂中式书籍通过看似相关的视觉表征触发了人们对中国民族情感的认知,是民族情怀的回归,更是中国文化的凝结与传承,是中国书籍设计走向世界的立命之本㊂在现当代历史背景下,我国书籍经历了从春到冬的转变,当周而复始至再一次迎来 春 的降临时,不乏中式书籍设计的实验作品产生,同时也涌现出大量徒有其表的跟风之作,其误区有二:一是符号移植,缺乏当下审美价值㊂ 装帧 一词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从日本引进中国后至今已有整整一个世纪,更多人的观念中依然保持着 对书籍的设计 就是 给书籍穿上好看的衣服 ㊂需要中国风,那么就穿一件中式的 衣服 ,即一堆中国传统元素堆砌于书籍页面之上,传统纹样不加修饰㊁中国红的色彩不加理解就直接拿来装帧书页,甚至在形态上也一味的摹仿传统样式,打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旗号简单粗暴地将传统视觉元素充斥于众,完全不顾及当下的语境,无视现代读者的视觉审美㊂这是经验主义㊁形式主义的错误㊂二是意义堆砌,缺乏当下语境㊂另有部分书籍的确尝试了对传统元素的再加工,令符号的呈现更有现代意味,却热衷于将传统纹样的吉祥寓意进行冗余地堆砌㊂如色彩中的等级观㊁佛道法事符号的寓意㊁封建伦理标准符号寓意 却忽视了时代变迁中符号内涵的转化,或者过去的某些价值观并不适用于当下的标准,难以触动现代读者的感知㊂二㊁三位一体打造中式书籍设计的柔性物感㊀㊀(一)何谓物感既不能简单的移植传统符号,又不可无谓的强加传统符号意义于当下价值观,那么中式书籍设计如何得以表现呢?主张借用 物感 一词加以诠释㊂29第14卷第3期2020年9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Vol.14NO.3Sep.2020物感说是中国文艺理论创作的重要主张㊂滥觞于‘礼记㊃乐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㊂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㊂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至陆机发展成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文赋“);后又有刘勰㊁钟嵘等人的不断延伸内含而发展,诸如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文心雕龙㊃物色“),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文心雕龙㊃明诗“),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诗品序“)㊂表现形式从乐到诗,所感之物从社会生活到世间万物,体现了 物感 的实质是心感,是人与物的交互感应㊂心对物有所感,全在于 物使之然 ,表明了物的存在状态的重要性;同时,又体现了物之所以能以美好的形式(乐也好㊁诗也罢,可延展至任何的艺术领域)被呈现是因为心有所感[2]㊂近代科学领域,物感又与功能㊁意义一起被用以表述物体的三个维度[3]㊂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中通过家居摆设与伦理体制改变的例子,阐述了物在功能㊁意义转化了的语境下,其物感所呈现出的差别[4]㊂海德格尔更精辟地指出物回到了 物本身 ,指出其本身就是诗意的[5]㊂可以理解为摒弃了物的功能性㊁社会赋予物的意义,只保留了物本身所应呈现出的状态,这种样子若被人感知,那么便有了物感的结果㊂海德格尔对物的阐述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将人们引向如密斯㊃凡德罗所言 少即是多 的方向㊂然事物是螺旋向上发展的,在纵向上会有一以贯之的主线,但却不会回到原点,中式风必然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一主线贯穿,在横向上却需要与当下的时代发展交织,故而保留的是能触发中国印象的独有 物感 ㊂这种物感的产生基于库恩提出的 范式 ,即由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㊁价值㊁技术构成,其背后是深刻的历史时代影响下的社会价值观㊁政治制度等[6]㊂中式书籍设计物感必然抽象于这些规则之中㊂㊀㊀(二) 中式 为什么选择了柔性物感探索物感,是打造中式书籍设计的第一步㊂所以不可以抛开 所以然 而谈 然 ,即不可以表面形式概括中式风格的全面㊂审视中国元素的形成,需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其造型诞生的路径㊂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此处仅以共识的两方面加以理解:其一,面向自然的审美观㊂中华民族是亲近自然的民族,从孔孟老庄到宋明程朱理学,到散落于经典古籍中的思想明珠,如刘勰‘文心雕龙㊃神思“㊁石涛‘画语录㊃山川章“等,都可以看出自然造物㊁天人合一的思想[7]㊂古人相信自身与世间万物同在自然造化间,事物之间是有关联㊁彼此印证的㊂ 人法地,地法天 对宏大自然的仰望与思考,造就了中国人随性逍遥㊁谦虚内敛㊁虚空博大的价值观㊂境㊁意㊁气㊁静㊁妙是人们从自然中体味到的美的凝练㊂书法中关于笔画的生动描述,如 屋漏痕 虫食木 ,以及褚遂良所言 如印印泥,如锥画沙 ,都是人们对自然观察后的思考㊂老子言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虽然历来关于 妙 字有争议,但人们依然可以体味其中虚实有无的交融之境,感受到 妙 中所包含的 观 而后生 感 的喜悦㊂其二,面向阶层的审美观㊂魏晋之前,中国的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的 拙 的萌发状态,从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中人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天然去雕饰的古拙之美;另有汉画像砖中故事的表述,对人对物粗拙㊁大器的表现,别有之趣㊂东晋王羲之等文人的曲水流觞之雅带动了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兴致,艺术也随之上升至士大夫的审美高度㊂特别是董其昌之后对文人书画的界定,雅趣㊁古拙㊁新巧成为了与匠气㊁媚俗相对的阶级审美㊂中国文人审美中对古拙的理解并非粗漏㊁拙劣,而是回归到对人类最原始拥抱自然的感知,回归到对自身价值观的肯定与体现㊂新㊁古㊁拙㊁巧㊁趣是中国儒学政治思想引导下的审美情趣㊂中国古人从观自然到省自身,逐渐形成境㊁意㊁气㊁趣㊁新㊁静㊁古㊁拙㊁巧㊁妙的审美观,相对于西方文化的直率,中国传统精神是迂回含蓄的柔性,这种文化精神渗透下的物感表达也为柔性的㊂㊀㊀(三)柔性物感的当下品质如前所述柔性物感是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主线体现,但却不是一种固有范式的表现,必然要在时代的背景下加以理解㊁诠释㊂大众主体决定了文化的传播方式,而主体是变迁中的人㊂当下品质 所指何如?此往往被冠以 现代 之名,而现代的发端又始于西方的工业革命,故而 现代 又被贴上了西式的标签㊂那么中式书籍柔39张容容:三位一体打造中式书籍设计的柔性物感性物感的现代性仿佛成了悖论㊂一个造型的设计既要有含蓄的中式美感,又要呈现西式的现代视觉是否矛盾?非也㊂ 反者道之动 ,恰是有了这一中一西的对比,令设计变得更有灵动性㊂正如太极的融合,要做到的是你我互有㊁共存共生的状态㊂那么这必然不是二维视角下单一的造型可以承载的,必然需要立体地审视书籍主体,从形到意,打造可以让读者游离其中,既可感知现代身份的认同感,又可体味中国传统之根源的立体空间㊂此即真正意义上的 书籍设计 ㊂㊀㊀(四)三位一体如何呈现柔性物感书籍设计的三位一体即编辑设计㊁装帧设计㊁编排设计[8]㊂1.编辑设计的柔性物感表达书籍设计虽然归属于平面设计范畴,但无论从其形态来看,还是从其形成而言,都是一个立体的概念㊂古登堡奖最年轻的获得者依玛㊃布主张 像产品或是建筑设计的态度和工作方式去设计一本书 ,2017年吕敬人先生策划了直接以 书筑 为名的展览,以告示书籍设计的建筑观㊂所以书籍设计不再是简单的 穿好看衣服 的装帧层面㊂书的内容要如建筑物一般推开一扇扇门而后得以呈现㊂人在建筑体内游走是有路径的,书籍亦然㊂这便是提升到设计高度的 编辑 ㊂编辑的是书籍内容,通过内容编辑设计,要宛若有一位导赏者在带领读者领略着书中的每一处风景㊂导赏跟导游的区别在于,他不仅仅告诉你这里是什么(书的内容),还会告诉你这里发生了什么(书的背景),同时每一位导赏者是鲜活的,是有情感㊁有风格的(书的气质)㊂所以一路走来,读者读懂的是文中的内容,是书籍作者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领略的却是书的气场,即带有风格样式的口味,是书籍设计者解读作者㊁出版方的意图后的再诠释㊂所谓的物感在此即是一种表现㊂敬人纸语出品的‘灵韵天成“等套书以中国茶文化精神为主线,让全书的编辑设计透出茶文化中的诗情画意,每一内文筒子页的茶叶局部图就是书本的导赏者,传递出茶香飘逸的信息,令读书的过程即是品茶的过程,其阅读沉浸感彰显㊂书籍编辑设计中伴随着空间的转移还有时间发展的线索,时间本身就是人类认识世界进行结构的产物,在书籍编辑中时间自然成为最便于联结信息对象的线索㊂杉浦康平先生又将事件代入书籍信息传递之中,令书籍编辑有了 戏 的感观㊂时空+事件,就是书籍编辑的方程式,N种时空的组织+N种事件的可能性构成了书之千面㊂柔性物感的编辑则应考量中国人对时间更替与空间转换的理解㊂如朱赢椿的‘虫子书“,秉持 自然发生 的中国古朴主义哲学立场,由虫子完成一本书的时空关联;还有中国绘画中不同于西方理性透视的散点视角,有更广阔的感观点值得借鉴;庄子与惠子关于是否知 鱼之乐 的辩论,恰好启发人们需在做书者与读书者的转换之间进行辩证的感受㊂2.装帧设计的柔性物感表达柔性物感在装帧上的体现亦不仅是某一类传统纹样,涉及的是文化洗涤后的独有中式气质的材料与符号表现㊂比如纸张的气质,铜版纸光滑铮亮,显然是西方机器生产产物,柔性物感的呈现更倾向于对光感的微微折射(内敛的人文精神),粗糙的手工质感(对自然的眷念),若隐若现的透明(虚实意境)㊂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还需要考究的是 物 的细节,这也是中国文人审美流传下的雅致追求㊂比如竹子,众所周知乃为四君子之一,如果仅以此肤浅理解,那么信手拈来一竹子造型则可作为书本之装帧形象,顶多加入设计师的审美水准进行造型修饰㊁对比摆放,最后再加入竹子的象征意义加以论述,便完成了对书的设计㊂殊不知,竹之所以被文人钟情,更令文人精神导师苏东坡乐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㊂ 无竹令人俗 ,必然首先缘于对其形态所呈现出的文化价值认可 中空挺拔㊁修长却不易折㊁凌霜傲雪㊁四季青翠,对应的是虚怀㊁骨气㊁高雅㊁淡薄之品质㊂然文人对竹亦有品,文震亨在‘长物志“中细述了种竹之要求 宜筑土为垄 陟级而登, 尽去杂树 竹下不留纤尘片叶 ,提出疏㊁密㊁浅㊁深四种种法,又区分不同品种之竹的特点,区分 之最 与 不入品 之竹[9]㊂从中可以了解的不仅是关于竹的种与品,更可窥探中国文人精神支配下的审美,转而理解中国画中对竹的布局运营㊂如此再用设计语言转译于书籍之中,首先考虑的当是可入画的竹之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造型,其后是关于布局空㊁疏的理解,最后是关于 绿竹入幽径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竹摇清影罩幽窗 等不同意49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境的诠释㊂3.编排设计的柔性物感表达提及中式书籍的图文编排,更多人会跳出从右至左的竖式版面印象,似乎鱼眼㊁象鼻㊁栏界这些元素加上就完事了,这无异于之前所述的徒有其表之嫌㊂柔性物感的中式书籍编排设计更倾向于留白的处理(空的概念)㊂ 计白当黑 是清邓石如对书法布局审美的论述,是中国虚实相生㊁互通有无的玄学思想影响下的实证研究,恰是有了 空 白 的存在,二维的视觉平面竟有了无穷之趣㊁无尽之意的遐想空间;因为 空 白 的出现,版面有了呼吸感,有了气息的流动,如人一般是有吐纳㊁有气韵的生命体㊂然 空㊁白 感的塑造却不可简单的以 留白 蔽之,并非所有的无笔墨㊁图文处即为空白,书籍设计中的 计白当黑 需与文章要义相结合考虑㊂朱赢椿的‘设计诗“也许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启发㊂书中有大量的空白,然每一页的空白出现却有不同的含义㊂有人诽议‘设计诗“的编排设计浪费纸张,那是因为其只看到了黑字部分的价值,却没有读懂空白中饱含的意义㊂比如野狗眺望远方的页面[10],整页只有一横一弧的两句话,横向 一只四处流浪的野狗一动不动地站在笔直的地平线上向村庄张望 的水平线,让人感受到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中,一只野狗翘首眺望远方村庄的孤独; 一颗闪亮的流星在漆黑的夜空划过长长的弧线坠落在不远处的村庄 的弧线,表达出划过的流星打破了夜的寂静,将人的视线引向远处,对村庄充满了遐想㊂动与静的对比,却更衬出夜黑人静之感㊂需要说明的是粗糙㊁手工㊁留白这些既定手法并非一概而论的柔性物感呈现,也并非说只有这样的设计才堪称中式书籍设计㊂只是提供了一种探索柔性物感中式书籍设计的路径,即以中国人文精神为线索,思考在传承的国人文化中,是以怎样的价值取向,融合当下的理解,选择怎样的视觉元素去进行表达㊂同时,更重要的方面在于,表达不是一页一页㊁一帧一帧的孤立存在,按照中国文化基础中 万象联结 的观念,亦是要整体思考书籍内容行进的路径㊂如此,从内容到形式才能得以完整呈现柔性物感的中式书籍审美㊂三、结语中国书籍经历了从简策装到线装的形态发展,随之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进行了一场范式革命 从传统走向现代,再又从对西式的盲从到自我民族价值回归的探索㊂从民族文化沉淀的路径出发,从心㊁物交织融合的角度,窥探中式设计的柔性表征之根源,是当下中式书籍设计的可寻之路㊂其要点有二:㊀㊀(一)从 心 考量的多变视觉符号设计符号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且没有美丑的判断标准,必须与人相结合才会有人的通感,以达人对物的感知㊂书作为物质存在是三维的,而阅读的过程产生了时空,书籍设计便成了五维的考量㊂如何让读者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如何让读者有机会与作者㊁编辑㊁设计者共同完成对一本书的诠释?调动其五感以强化其对书的体验感知,这一过程就是共筑中国文化精神的过程㊂显然,承载中国文化的图书必然融合的是中式的文化表征,所面向的中国读者也是自带中国价值融合到对书籍的解读之中㊂㊀㊀(二)物感的三位一体表现物感的产生同样不是片面的,首先 物 的本体就具有多面性,再加之 感 中人的因素参与,一切都需有线索的组织㊂柔性物感的呈现是三位一体的,编辑设计融贯的是中国人文精神,装帧设计体现的是中国文人品质,编排设计凸显的是意象的形式表现,三者综合才构筑了中式书籍设计的柔性物感,缺一不可㊂参考文献:[1]于广华.柔性物感:书籍设计的中国式现代性品质探究[J].编辑之友,2020(7):90⁃95.[2]兰寿春. 物感 理论在魏晋南北朝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评论,2011(6):21⁃25.[3]吴兴明.反省 中国风 论中国式现代性品质的设计基础[J].文艺研究,2012(10):16⁃27.[4](法)让㊃鲍德里亚.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01.59张容容:三位一体打造中式书籍设计的柔性物感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5]海德格尔,孙周兴编译.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183.[6]赵健.范式革命: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24.[7]康尔.何谓中华美学精神[J].美术与设计,2019(06):122⁃126.[8]吕敬人.书籍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6.[9](明)文震亨.长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2:69⁃72.[10]朱赢椿.设计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TrinitytoCreatetheFlexibleSenseofChineseBookDesignZHANGRong⁃rong(ArtandDesignDepartment,GuangzhouCityPolytechnic,Guangzhou510405,China)Abstract:SinceNewCultureMovement,Chinesebookdesignhasbeendevelopingintheexpressionoftraditionandmodernity.Basedonthetheoryof"senseofthings".ThispaperputsforwardhowtoshapethesenseofthingswithChinesecultural"flexibility"inadeeperlevelfromtheperspectiveofthree-dimensionaldesignbooks.Byanalyzingtheoriginandpresentqualityofflexiblematerialsense,thispaperattemptstoexploreitspresentationmodeintheTrinityofbookeditingdesign,bindingdesignandlayoutdesign.Keywords:bookdesign;senseofsubstanc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Chinesestyle69。

封面设计与书籍整体的整合论

封面设计与书籍整体的整合论

封面设计与书籍整体的整合论封面设计是影响书籍销售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今,出版社和作者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好的封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仅是因为封面是卖出一本书的第一道门槛,也因为封面设计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并给他们一个对书籍内容的初步印象。

然而,一个好的封面设计不应当仅仅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设计元素,而应当是整个书籍设计中的一部分。

为了创造一个有效的封面设计,设计师需要了解这本书的主题和内容,并与出版社或作者沟通出版社或作者所期望的封面风格和色彩,同时也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群的偏好。

如此一来,设计师才能创造出一个符合预期的封面设计。

然而,一个好的封面设计不应该停留在这一步骤上。

相反,设计师应该将封面设计融入到整个书籍的设计中。

一个好的封面设计和整个书籍的设计应该相互融合,并用一个一致的视觉语言来传达书籍的主题和内容。

这意味着,无论是封面上的字体,背景色彩,还是整个书籍中的排版和设计元素,都应该在视觉上保持一致,从而创造出一本具有强烈视觉识别度的书籍。

此外,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到书籍的格式,并创造出简洁易读,清晰明了的排版设计,以便读者能够轻松地阅读内容。

一个好的封面设计和整个书籍的设计如何相互融合呢?首先,设计师应该从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出发,并根据目标读者的喜好和阅读习惯来创造一个符合这些要求的封面设计。

接着,设计师应该将这个封面设计的主题和元素融入到书籍的设计中,并创造出一个一致性和连贯性的设计语言,为读者提供一个愉悦的阅读体验。

这可能需要在整个书籍的设计中使用相同的色彩方案,相似的字体和图案、排版规则等等。

因此,一个好的封面设计不仅仅应该是一个卖点,同时也应该是整本书的设计的核心和灵魂。

设计师应该将书籍的主题和内容融入到封面设计中,并将这个主题和元素融入到整个书籍的设计中,以便创造出一个视觉上连贯、有吸引力的书籍设计。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书籍的销售量,也可以提高读者对书籍内容的兴趣,并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概念书籍设计理念

概念书籍设计理念

概念书籍设计理念书籍设计理念是指在书籍的排版、装帧、封面等方面的设计理念和思想。

好的书籍设计理念可以让读者在翻开书的第一页时就感受到书籍的独特魅力,增强读者的兴趣,使读者更愿意阅读。

首先,好的书籍设计理念需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审美。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不同读者群体的不同口味和兴趣,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来设计书籍的外观和内部排版,以吸引不同的读者群体的注意力。

此外,好的设计理念还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舒适和便利。

其次,好的书籍设计理念需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书籍内容,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在排版时应该注重版面比例,排放适度,字体、字号、行距等要合适,以达到视觉上的舒适效果。

在书籍装帧方面,应该根据内容特点选择材料和色彩,使其更加符合书籍的主题与风格。

最后,好的书籍设计理念需要具有创新和高品质。

创新性设计能够让书籍更加独特,在视觉上与其他书籍相区别,也能更好地展现内容的特点与创新性。

设计师应该在设计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灵感,运用新的设计元素和视觉效果,使读者对于书籍外观和内部排版印象深刻。

同时,好的书籍设计理念需要有高品质的设计标准,尤其是在细节处理方面,要有高度的严谨性和精准度。

在当今数字化阅读时代,好的书籍设计理念也应该适应不同的阅读设备的要求,从而实现全平台的浏览和阅读。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不同终端的尺寸和分辨率等因素,以适应不同的阅读需求。

同时,在设计方面也要注重版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

综上所述,好的书籍设计理念需要考虑到读者需求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新性和高品质,并适应数字化阅读时代。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读者在读书时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和视觉感受。

书刊整体设计的名词解释

书刊整体设计的名词解释

书刊整体设计的名词解释书刊整体设计是指对书籍和刊物进行全面的设计,包括封面设计、版面设计、插图和配色等方面。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排版,而是一个统筹规划,运用各种艺术和设计元素,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读者体验的目的。

书刊整体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视觉表达,让读者对书籍或刊物的内容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因此,好的书刊整体设计应该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传达出与内容相符合的情感和氛围,以及良好的阅读体验。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书刊整体设计的要素和原则。

一、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是读者选择阅读材料的第一印象。

一个吸引人的封面设计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使他们对书籍或刊物产生兴趣。

良好的封面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要素:1. 呼应主题:封面设计应该与书籍或刊物的内容和风格相呼应。

通过运用相关的图像、配色和字体,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主题和氛围。

2. 简洁明了:封面设计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图像和文字。

通过简洁的设计,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主题和内容。

3. 突出重点:在封面设计中,应该突出书籍或刊物的重点内容,吸引读者的兴趣。

可以通过使用引人注目的图像、独特的排版或醒目的标题来实现。

二、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决定整本书籍或刊物的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版面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统一和协调:整本书籍或刊物的版面设计应该保持统一和协调,包括字体、字号、颜色和图像的使用等方面。

这有助于保持整体的一致性和美感。

2. 合理布局:版面设计应该考虑内容的排列和分布,以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阅读。

需要合理安排标题、段落、插图和图表等元素,避免拥挤或过于稀疏的布局。

3. 创新与变化:版面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变化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版式、配色和排版风格等来实现。

三、配色和插图配色和插图是书刊整体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它们可以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以下是一些相关原则:1. 色彩搭配:配色应该符合书籍或刊物的主题和目的。

书籍装帧与内容合一的设计探究

书籍装帧与内容合一的设计探究

书籍装帧与内容合一的设计探究书籍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装帧设计是内容传达与阅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本书的外观设计应该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与书籍内容相呼应,力求达到装帧与内容合一的效果。

本文将探究书籍装帧与内容合一的设计,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设计理念。

首先,书籍装帧与内容合一的设计需要注重整体的美感和和谐。

一本书的封面设计应与书中的内容、风格相符,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本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与作品风格相符的插图或艺术字体来设计封面,以迎合读者对作品内在氛围的期待。

而对于一本知识性的书籍,如学术著作或专业手册,可以采用简约的封面设计,突出书籍的专业性和重要性。

通过整体的美感和和谐,读者可以在第一眼对书籍产生好感,并更愿意去阅读其中的内容。

其次,书籍装帧与内容合一的设计需要注重突出书籍的核心主题或观点。

无论是小说、传记还是科普类书籍,它们都有着鲜明的主题或观点。

装帧设计应该能够突出这些主题或观点,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重视。

例如,一本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可以通过封面上的插图或背景色彩来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之情,引发读者对环保问题的思考与关注。

通过巧妙地呈现主题或观点,装帧设计能够为读者提供与书籍内容相呼应的视觉体验,增强其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书籍装帧与内容合一的设计需要注重与读者的共鸣和情感沟通。

一本好的书籍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知识与信息的获取,更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装帧设计应该能够与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并通过视觉的表达方式传递书籍内容中的情感、价值和思想。

例如,一本讲述战争故事的书籍可以通过封面上战争场景的描绘,勾起读者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和体味。

通过与读者共鸣和情感沟通,装帧设计能够进一步促使读者从心理上与书籍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与共鸣。

最后,书籍装帧与内容合一的设计需要注重独特性与创新性。

在如今的书籍市场中,各种风格的书籍层出不穷,读者对书籍装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

谈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

谈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

谈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作者:雷青来源:《出版广角》2015年第14期【摘要】图书是传递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件文化品。

因此,图书的设计不仅是一项形象艺术工程,更多的还要关注书籍本身的文化内涵。

图书设计者必须在把握书籍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理性地融入个人的设计艺术和设计个性,实现文化性、艺术性与个性的统一。

本文着重分析了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原则,希望实现图书设计在文化性、艺术性和个性上的统一,让图书设计不再仅限于外表的华丽包装,而是上升到文化宣传的层面。

【关键词】图书设计;文化性;艺术性;个性【作者单位】雷青,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图书设计者在开展设计工作时经常要面临一个矛盾——是选择注重书籍本身的内容,将所有的图书信息呈现于纸上,还是注重文本的延伸性,让读者有一个想象空间。

产生这种矛盾的重要原因是图书和其他产品相比,具有文化承载的作用。

图书既是一个艺术产品,又是一个文化产物。

因此,图书设计者在设计书籍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图书内涵的保留,还要使图书设计更加具有个性和时尚性,通过对文化性、艺术性和个性三方面的综合考虑,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商品,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顿悟之感,从而达到向读者“推销”的目的。

一、图书设计的要素对于出版社而言,书籍的装帧设计在书籍出版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没有好的书籍装帧设计,书籍就缺少一种美感,无法展现书籍的精神气质,书籍的吸引力也将大打折扣。

书籍的装帧设计要求设计师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强调图书设计的整体氛围,在设计时准确把握图书内容想要表达的价值和深层次哲学内涵,做到设计和内容的协调统一,使图书设计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展现美学的内涵,吸引读者的眼球;二是遵循“三性”融合设计原则。

部分设计师在设计时片面追求某一特性,导致书籍设计脱离了原来的内容,不仅没有更好地衬托图书书稿的内涵,反而本末倒置,使读者产生厌烦的阅读情绪。

二、图书设计的“三性”融合1.图书设计的文化性文化性是设计师在图书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设计的整体性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设计的整体性

【书籍设计论文】书籍设计的整体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随着视觉需求的变化,书籍设计也在寻求新的设计元素,展现生命价值。

设计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在于书籍本身的内容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全方面获得信息以思考内容的本质,设计与内容结合,想要更加吸引读者需增加设计的形式美,在整体的同时形成设计的形式美。

书籍设计;现状;整体性;形式美一、书籍设计的现状我国书籍设计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书籍设计艺术更加重视对文化精神含义的理解,在艺术设计和创意中,更加重视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精神的追求。

书籍设计是通过阅读产生的信息传播载体。

设计优秀书籍的同时也要注重书籍设计的整体性,最为重要的是将书籍的内涵运用最合适的形式来展现,内涵与形式协调统一。

同时书籍设计具有形式美,形式美与整体性相互影响。

书籍设计的起源自秦汉以来,经由简牍、卷轴、册页而演变的经折装、旋风装、蝴蝶、包背装,至清代线装都有其历史时期的发展顶峰。

随着时代变迁,印刷技术、书籍装帧技术的提高书籍设计的整体水平也不断提高。

由于西方优秀书籍设计的出现给国内书籍设计者带来了更好的设计方式和设计构思,因此现代书籍设计呈现出偏西式的风格设计。

杉浦康平提到“亚洲的书籍设计需要重新审视设计中的内容、作者表达意向、读者阅读需求和设计者的视觉创意,摒弃西方把书籍设计视为外在形式表现的思维窠臼,形成贯通书籍的作者、读者、设计者和文化语境的阅读意识和视觉审美的有机互动,这些设计语言的整合不仅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也是源于也是源于亚洲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

”这指出国内的书籍设计应有自已独有的风格,不受西方设计的影响。

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并用在书籍设计中表现出独有的设计风格。

例如:获得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书籍《曹雪芹风筝艺术》,书中运用大量传统图案尤其是曹氏风筝的展示,无论在扎职工艺上还是绘画艺术上,都有独特的价值。

书中多次出现中国传统风筝图案,色彩搭配鲜明,充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不管是封面还是内部设计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古典设计的风格。

你了解书籍的整体设计吗?想要出书看过来!

你了解书籍的整体设计吗?想要出书看过来!

你了解书籍的整体设计吗?想要出书看过来!书籍的整体设计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主要构成作品的文字、符号、图形、图像、表格等要素进行编排设计,使作品内容具备清晰并富有层次的表现形式,同时选择合适的纸张和装帧工艺材料,使书籍能够具备美感、实用的外观形态。

整体设计的效果,最终要由一定的印刷工艺来实现。

一、书籍整体设计的总体要求书籍整体设计在总体上必须符合整体性、艺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这四项要求。

这些要求要靠技术编辑人员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一)整体性书籍整体设计必须与书籍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更要在工艺选择、技术要求和艺术构思等方面具体体现出这种配合与协调。

如在对材料、工艺、技术等作选择和确定时,必须体现配套、互补、协调的原则;在艺术构思时,必须体现书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设计创意艺术化与书籍主题内涵抽象化的统一等等。

(二)艺术性书籍整体设计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要充分体现艺术特点和独特创意,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既要体现书籍的性质、内容特点和所面向的读者对象相对应,也要体现一定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三)实用性书籍整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目标读者使用的便利性,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经济上的承受能力与审美需求,充分考虑审美效果对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方便读者阅读,有利于读者理解书籍内容。

(四)经济性书籍整体设计不仅要考虑书籍阅读和鉴赏的实际效果,而且要兼顾成本投入的产出效益:一是考虑成本投入与产生的设计效果的关系;二是考虑设计方案导致的成本支出第书籍定价与读者的承受能力、购买心理的影响。

二、书籍整体设计基本原则为了达到上述总体要求,书籍整体设计需要坚持四条基本原则。

(一)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设计应该与书籍的内容相结合,使外观、实用、经济的形式设计与高质量的内容相映生辉。

书籍整体设计不能置书籍的内容于不顾,单纯地为设计而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

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

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书籍作为信息的载体,伴随着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在将知识传播给读者的同时,带给他们美的享受。

因此,好的书籍不仅仅提供静止的阅读,更应该是一部可供欣赏、品味、收藏的流动的静态戏剧。

书籍的装帧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造型艺术,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不仅要突出书籍本身的知识源,更要巧妙利用装帧设计特有的艺术语言,为读者构筑丰富的审美空间,通过读者眼观、手触、味觉、心会,在领略书籍精华神韵的同时,得到连续畅快的精神享受。

这正是书籍装帧设计整体性原则的根本宗旨。

书籍装帧设计要重视整体性原则,源于这一基本设计理念:装帧设计应为书稿服务,并且以完美体现书稿的整体面貌为任务。

因此,设计者面对书稿时,首先就必须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整体设计构思。

在这方面,我体会有这样两层涵义:第一,设计者对已经达到“齐清定”的书稿,特别是书稿的特定题材及主题,要有足够的了解;第二,对书稿的题材及主题,还要尽可能有广泛深入的理解;我常常把这个阶段称作“案头时期”。

这样的工作越充分,设计者就越可能尽快进入并形成整体构思。

而设计师的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情趣,都会影响整体构思的面貌。

1994年我应朝华出版社之约,设计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编撰的大型画册《华夏之路》。

该书以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讲述中国历史发展。

博物馆历时一年半,请摄影家将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末期的文物2000余件,精心拍摄,由馆长、考古学家俞伟超主编审定,博物馆研究各个朝代的专家撰写文字,可谓权威之作。

我虽然曾多年在家乡洛阳从事文物考古及绘图,也不敢有半点马虎,为了对书稿有更完整更深入的了解,我除了认真地阅读了所有的文字,细心揣摩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外,还不下七八次的和摄影家一起到博物馆看文物并提出自己需要拍摄的各种角度,以便设计时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博物馆文物大多是田野考古发掘出来的,如果还是以传统的设计模式将文物罗列出来,设计就未免呆板,于是,如何将文物和原考古发掘现场结合起来,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现场感,成为我设计画册内页的主要构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 2 .色 彩独 具 的 情 感 个 性 可 以使 带 黄色 的粗 纹蒙 肯 纸 , 整本 书籍 给
设计 更具 视觉效 应 和视 觉震 撼力 。 3 .注重 色彩 与文 字 、图形 的综合


主 皇

志伟 等 人设 计 的 《 兰芳 藏 戏 剧 史料 给 人 以强 烈 的视 觉 冲击 感 ,并体 会 到 梅

种 来 自久 远 年 代 的 浓 浓 的音 乐 气
息, 令人 叫绝 。
另 外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出
( )色彩 : 三 进一 步诠 释设计 语 言
万夏 、 宋丹 设计 的 《 国乡土 手工 中 的性格 化表 现形 式 ,其在设 计 中的作 版 ,
用 可体 现在 以下几 点 上 :
距及 行距 的疏 密变 化等 均给 人 以不 同 视觉 和触 觉 的生理及 心 理感受 。
3 .版 式 的横 、竖 排 列 变化 ,也 特 征与 设计 作 品内容 的相一 致性 。 给 人 以不 同 的视 觉 体 验 性 和视 觉 导
向性 。
( ) 三 应注 重材料 的多 样性 , 可做
( ) 一 文字 : 语言叙述信息化 的处 式要 通 过选择 相得 益彰 的材料 ( 将 面料 ) 理, 充分发挥语言表述 的内在潜力 , 其 来 完成 是一个 道理 。 设计方法体 现在 以下几点 的表现上 : 等 文字元 素 的理性 化安 排设 置 。 2 .字体 的选 择 、字号 的大 小 、字 的视 觉感受 。 在 印制材 料 的选择 上 ,应 注意 材 1 .内文 、 题 、 标 注释 、 页码 、 眉题 料性 格 的准确 选择 和把 握 ,具 体应 注 意三 个方 面 : ( ) 一 应注 意把 握不 同 的材 料给 人 ( ) 准 确把握 所选 用材料 性 格 二 应
材 料 — — 书籍 装 帧 设 计 的
骨骼
其 实 , 设计 过程 中 , 计 者就应 在 设 首先考 虑运 用什 么样 的材 料来进 一步
书籍 的设计 ,主要是 通过 以下 几 丰富 和完善 自身 的设计 ,就 如 同一件
种 信息 传达 手段来 完 成 :
优 秀 的服装 设计 作 品 ,优美 的设 计款
在世 界 的魅 力影 响 之大 。
的手 法来表 现 略带神 秘 和野性 的青 藏
高原 的主题 ,给人 以强烈 的感 染力 和
三 印 装 —— 书 籍 装 帧 设 计 的 深 刻 的印象 。
肌 肤

再 比如 , 由中 国青 年 出版社 出版 , 本 优美 的 图书 ,在其 选用 的材 了充分体 现 梅兰芳 先 生传奇 的艺 术人
色彩 应达 到协 调一 致 。
艺》 书 ( 一 两册 ) 为 体现 书籍 的 乡土 , 理 的皮 纹纸 作封 面 用纸 , 内文 配 以略 人 以浓 郁 的 民俗 气息 之 感 。 再 以河 北 教 育 出版 社 出版 的 张
设 1 设 计 的 内 容 与 所 运 用 的设 计 民风气 息 , 计 者选 用 了具有 粗糙 肌 .
合理 运用 。
而 内页则 选择 了具 有 自然气 息的纯 手
2 .多样性 、 个性 化 图像 的运 用 以 工加 工纸 ,且 书 口处 还特 意保 留 了原 及表 现 图像 的时空 观念 。 3 .抽 象 的概 念 及 数 据 等 可 通 过
图形 变为 可视性 传 达元 素 。
始纸 张 的毛边形 态 ,使 整本 书体现 出
语 言 ,使该 书极 具 个 性特 征 ,并 荣获 选用 粗糙 的 卡纸作 为封 面用 纸 ,并配 20 0 3年 德 国莱 比锡 “ 界最 美 的 书” 以同样 粗 糙 的 蒙肯 纸 作 为 内文用 纸 , 世
评 比 “ 页奖 ” 可 见 , 国传统 文 化 并 在 封面 和 内文 的印制 中 以一 种粗 犷 金 , 中
肌肤再比如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梅兰芳全集为一本优美的图书在其选用的材了充分体现梅兰芳先生传奇的艺术人料准确设计语言的运用和把握到位生充分体现书籍作为立体艺术的独的前提下精确的印装也是非常重要特个性吕敬人先生充分利用书口进的一个环节因为印装工艺是书籍之行设计将梅兰芳先生的便装照片及美不可或缺的形成条件正是由于印舞台照片印制在书口上使读者从不装的得体到位美才得以实现
图画 集》为例 ,该 书 选用 中国古 老 的 饱 含浓厚 中国元素 的气息 。 线 装 书用 纸 , 在还 原 传统 线装 书 面 目 此外 , 由中国青 年 出版社 出版 , 一 藏 一 设 的基 础上 , 加上 设计 者 独特 的设 计 直设 计 的 《 地牛 皮书 》 书 , 计者 再
■ 王
刚设计的
l, 排设计 、纸张材料的运用及整 1
计 、 和 印装 的完美 结合 , 材料 是书籍 之
美 的三大 重要 构成 因素 , 一不 可 。 缺 设 计— — 书 籍 装 帧 设 计 的 二
肌体

1 、籍 之 美 ,体 现在 其从 整 体 的 编 运 用与相 互 的作用 影 响。 以上几个 方 面 ,是 促成 一个完 美
组合使用,突出设计作品整体的对立
以高等 教育 出版社 出版 、吕敬人
先 生设 计 的《 内普里迪 小 提琴 奏鸣 曲》
( ) 二 图形 : 一切 可 以通 过视 觉 传 统 一 。
达 的 图像形 式 ,其设 计方法 体现 在 以
下 几点 上 :
该 充分 体现 1 图 、图表 、照 片 、装饰 图形 为 例 , 书 以羊 皮作 为封 面 , .插 8世纪 欧洲 古典 书籍 的特定 形态 , ( 图片 ) 纹 饰及 点 、 、 或 、 线 面等元 素 的 了 1
体 书籍 的印刷 及装 订上 。凡 是一 本好 设计 作 品的第 一步 ,也 就是作 为骨 骼
看 的书 ,其 以上 三者 的关 系一定 是珠 部 分 的设 计 阶段 ,而要进 一 步丰 富与 联璧 合 、天衣 无缝 的 。 由此 可见 ,设 完善 设计 , 则要进 入关 键 的第二 步 。

料 准确 、设计 语 言的运 用 和把握 到位 生 , 分体 现 书籍 作 为 立体 艺 术 的独 充 的前 提下 ,精 确 的印装 也是 非常 重要 特 个性 ,吕敬 人先 生 充 分利 用 书 口进 将 的一 个环 节 ,因为 印装 工艺 是书 籍之 行设 计 , 梅 兰芳 先 生 的便 装 照 片及 美不 可或 缺 的形成 条件 ,正是 由于印 舞 台照 片 印 制在 书 口上 , 读 者从 不 使 装 的得 体 到位 , 美才 得 以实现 。 同 的 角 度 翻 阅 图 书 时 ,都 能 够 看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