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谈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43
谈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摘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总体LI标。
建设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强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
根据东莞市实际悄况,东莞市积极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思路。
该思路积极应对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理论认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意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对策;东莞市;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得到进一步增强以及当下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从而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客观的和必然的趋势。
东莞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依黑“珠江三角洲〃有利地形和优越地理位置,较早发展、最先步入市场化道路。
伴随着当今工业经济模式的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富裕状况不断得到提高以及人口数量极高增长,原来城镇的基础设施与附近服务功能对于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显然困难。
这时面临的紧急任务,就是要借助于新一期的城镇建设,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进一步积极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快捷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有力的解决民生方面带来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借鉴模式随着当下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议题也逐渐深入人心。
根据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总体趋势,可以了解到我国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儿种模式:(-)成都模式成都模式是具有大城市带大郊区特点的发展模式[1]。
其主要做法是对土地设权并颁布证书,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更加注重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并着重以发展力度大和成效发挥好的地域作为起步点,逐步建立优势产业,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群体。
另外,再设置和分配以农民为主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基础性设施,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天津模式天津模式也是具备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
干部学习讲稿: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干部学习讲稿: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深刻含义第一,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深刻含义,城镇化不仅是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且也是农村居民点向社区居民点转变的过程。
各国的城镇化都有其特点和过程,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应把握三层意思和两个前提。
三层意思包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第二,包括新型城镇化。
第三,中国特色城镇化。
两个前提包括要解决“四农”问题,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和要做到产城融合,“四化同步”,解决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
三层意思我来分别地解释一下。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即以农业转移人口将转移的农民和留在农村的农民所想所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城镇化,这实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三个转化。
一个,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现在已经转移出来的这些农民工要逐步地让他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
未来即将转移农民主要是就地城镇化。
第三个转化是,留在农村的农民将来将是社会公共服务与城镇的均等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这么一个含义,三部分人口的转化。
新型城镇化,我们要摆脱过去旧的城镇化,而推行城乡一体化,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小康不小康,关键靠老乡。
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而不能像现在很多地方搞的是土地城镇化超过人口城镇化,大量的农民和农民工、失地农民被排斥到现代化进程之外,这是不行的,我们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
再一层意思,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我们要从人多、地少、水缺,后发达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走我们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这个中国特色包括“四个更加”,即集约更加集约、发展更加快速、发展更有质量、经济社会的更可持续发展。
如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集约、智慧、绿色、低碳,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因此,三个层面的意思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漫谈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漫谈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而这一次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外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提供了先例。
2、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可以扩大内需,为经济提供内在的发展动力。
3、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国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比重相比发达国家较低,第二第三产业不能协调发展。
而城镇化的推进可以让更多人成为城市消费群体,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
4、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现有农民人均土地少,无法达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
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
还可以以工带农。
三、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四个全面”勾画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
“四个全面”勾画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在总结和升华党的以来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同志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彰显了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破解中国难题的大智慧,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对于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四个全面”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审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其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刻、形象地阐述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将其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路径,强调“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这些都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
“四个全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主要矛盾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又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想。
“四个全面”科学统筹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推进实践创新的同时推进理论创新,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主要矛盾的行动纲领。
“四个全面”彰显了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逻辑。
甘肃省干部在线教育培训题库
题目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最重要的政治保障。
A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标准答案:ABC题目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指的是()。
A 、实践特色B 、理论特色C 、民族特色D 、时代特色标准答案:ABCD题目内容: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是 ()。
A 、攻坚克难B 、 凝聚力量C 、赢得认同D 、 凝聚共识标准答案:ABCD题目内容:对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要破解的四大危险列举正确的是()。
A 、精神懈怠B 、 能力不足C 、脱离群众D 、 消极腐败标准答案:ABCD题目内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四大危险强调()。
A 、 硬在精神B 、 硬在能力C 、 硬在作风D 、 硬在先进 标准答案:ABCD题目内容:中国精神就是()。
A 、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B 、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C 、 团结创新的时代精神D 、 以上都对 标准答案:ABA 、 集约B 、 智能C 、 绿色D 、 低碳标准答案:ABCD题目内容: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A 、 节约土地B 、 城乡规划C 、 基础设施D 、 公共服务 标准答案:BCD题目内容:“四化”同步,即()同步推进,不可偏废。
A 、 工业化B 、 城镇化C 、 信息化D 、 农业现代化 标准答案:ABCD题目内容:毛泽东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四点理由()。
A 、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 、 敌人强大C 、 我们弱小D 、 农民认识到了共产党才能真正解决其土地问题标准答案:ABCD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三个自信”,分别是(bcd )。
B.道路自信C.理论自信D. 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放”,分别是(ABD) A.进一步解放思想B.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D.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面深化改革要达到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BC )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五大任务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命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达到80%左右。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年世界城镇人口为36.3亿,中国城镇人口为6.9亿,占比为19%,报告预计到2030年世界城镇人口将达到49.8亿,中国将达到9.7亿左右,占比将达到19.5%,中国对全球城镇人口的贡献率将超过20%。
中国城镇化规模大、节奏快、影响广泛而深远。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备受世界瞩目。
我们说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用当年价计算,由1998年的0.36万亿增加到2013年的56.9万亿,实际增长了25倍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53.7%,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成就举世公认。
但是,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比如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粗犷,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利等等。
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乡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压低公共服务成本来推动城镇化的方式不可持续,城镇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2017年两学一做网络竞答题库
干部理论考试一、单选题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B)。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实现四个现代化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D)。
A人民的梦B国家的梦C每一个中国人的梦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干部的(C)A组织纪律B政治信仰C理想信念D政治纪律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A)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A道路问题B发展问题C改革问题D制度问题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C)。
A坚持“六位一体”的总体布局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D)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
A“六位一体”B“五位一体”C“四位一体” D “四个全面”7、(D)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A全面深化改革B全面依法治国C全面从严治党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B)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9、习总书记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时指出,要坚持以(A)为重点,发挥其对全面改革的牵引作用。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党的建设10、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D),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A巩固党的执政基础B巩固党的执政地位C完成党的执政使命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1、(A)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A战略思维能力B创新思维能力C辩证思维能力D历史思维能力12、(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形势与政策考试重点(含解答)
1、请简述为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
快速城镇化,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快速城镇化,正在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摆脱贫困。
现在,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
衡量城镇化水平,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在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
如果只让农民进城而不让农民转变为市民,这样的城镇化是一种不彻底的城镇化。
由于建设的需要,一些农民已经失去土地,但是仍然未能成为市民,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问题突出。
人口城镇化滞后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影响极其深远。
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能市民化,无论对农村,还是对城市,都会带来后遗症。
农民工只能进城就业,无法举家在城镇生活,出现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和农村比较陌生,但是真正融入城镇还比较困难。
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会抑制消费,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困难。
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就可能将农业作副业,制约农业规模经营,妨碍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也会使民工荒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逢年过节农民工回乡所带来的城市服务业缺工问题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家庭生活。
我国很多城镇建设比较粗放,占用土地过多,集约化程度不高。
很多城镇建设,比较注重征地造城,卖地搞房地产开发,土地财政富裕了城镇政府,而对于居民必需的菜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既没有投入,也不给合法的建设用地。
一些城镇注重引进工业项目,搞工业园,而对于公共绿地建设严重不足,城镇生态系统缺陷大、环境差。
目前,我国形成的城镇化体系极不合理。
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和一线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甚至过分拥挤、交通堵塞、污染严重,房价过高,居民生活负担重、质量差,“城市病”越来越突出。
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能力不强。
很多农村城镇化地区已经聚集了大量人口,但是城镇功能十分不健全。
实现中国梦 基础在“三农”
果 、肉类 、禽蛋 和水产 品等产量 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 自2 0 0 6 年 起 ,我 国不再接受联 合 国世 界粮食计 划署 的粮 食援 助 ,而 且我 国还逐步成 为重要 的粮 食援助捐 赠 国。我国
用不 到世界9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 0 % 的人 口 ,为 世 界 粮 食
化 、信 息化 、城镇 化 、农 业现代化 道路 ,促 进 “ 四化” 同步 发展 。可 以说 ,中国梦的核心是 实现 国家现代化 ,推进 “ 四 化” 同步发展 的过程就是 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
实现中国梦 基础在 “ 三农’ ’
问 :如何 理解农 业现代化在 实现 中 国梦历 史进程 中的地
位 和作 用 ?
占有 量 由2 0 0 公斤增] J 1 ]  ̄ 1 4 0 0 多 公 斤 ,2 0 1 2 年达  ̄ ] 4 3 5 公 斤 。棉 油 糖 、 肉蛋 奶 、果 菜 鱼 等 农 产 品稳 定 发 展 ,油 料 、蔬 菜 、水
的红线 ,同时大规模 建设旱涝保 收高标准农 田,努 力提高耕
代 化需 要 着 力解 决 的三 个突 出问题 ,也可 以说 是 我们 推 进 “ 三农 ”发展的三个梦想 。
问 :近 年 来 ,我 国农 业 现 代 化 建设 取 得 了哪 些成 就 ?
的 问题 也 越来 越 突 出 。
答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经过 长 期 不懈 的努力 ,我 国农 业生产取 得 了巨大成就 。我国粮食产 量 由1 9 4 9 年 的2 0 0 0 多亿
下 取 得 的 ,表 明 我 国农 业 综 合 生 产 能 力 确 实 有 了质 的 飞跃 。
主义现代化 ,农业现 代化是关 键和支撑 ,是实 现中 国梦 的基 础 和前提 。我国现代农 业发展 已取得长 足进步 。但 是必 须看 到 ,我 国农业 现代化 进程还远 远滞后 于工业化 、信息化 和城
生活与哲学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及例题(二十九)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十九、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材料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材料③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材料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材料例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探索多种途径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工程中,财政累计投入数亿元实施革命旧址的修缮养护;瑞金等地的“革命旧址+特色乡镇”“革命旧址+休闲农业”模式,有效地保护了革命文物,还带动了周边旅游;井冈山等多地的革命博物馆融通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的展示宣传,传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工作,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
(1)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革命文物所蕴含的当代价值。
【答案】(1)①社会意识从根本上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革命文化是中国伟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宝贵的社会精神财富,能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护革命文物,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 基础在“三农”——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 4 . 5 %,希望在城 里定居 的 占9 3 . 6 %。从社会 公平的 角度讲 ,也 不应该让 上亿 的人 口把青春献给城市 ,把 养老 负担再甩给农村 。因此 ,从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 社 会稳 定 、调整城乡关系 的角度 出发 ,要真正打开城 门 ,以包容 的胸 口 积极 的态度接纳农 民工 ,使其逐 步 有序转为城市居 民。当然 了 ,也不能都进大城市 , 尤其是特大城市。 近 年来 ,中央 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 ,出台了一系 列政 策措施 ,特别 是2 0 0 6 年 国务 院下发 了 《 关于 解 决农 民工问题 的若千意见 》 ( 国发 [ 2 0 0 6 ] 5 号 ),共 4 0 条 。农 民工务工 就业 的环境 有了 明显改善 ,农 民 外出务工办证 、收费基本取消 ,农民工工 资水平不断
市 民化 。农民工 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特 色,也是几十年
城乡 分治长 期积 累的 问题 在改革 开放之后 ,经济 起 飞 、体制转轨 、社会转型期的集中释放 。推进城镇化
一
约在6 0 %。也就 是说 ,有1 亿多的新生代农 民工 在城
市 里就业 ,实际 上 ,我们 也不可 能再指 望新生代 农 民工回到 农村种 地 ,他们 大多数 人本 身就 没有 承包
的 问题 :
大 ,对我 国社会结构变 化、社会变迁影响之大 ,都是
前所未 有的 ,也是历 史性的 。据国家统 计局监 测 , 2 0 1 2 年我 国农民工总数达2 . 6 3 . f L 人 ,其中 1 . 6 f , Z , 在城
里 ,其 他 的 在 县镇 。
农民工在城镇工作 、居住和生活 ,但是他们从户
使用 科技 。种地要有 效益 ,首先得有 一定 的规 模 。 土地要走经营规模 的路子 ,前提就是大量的农业人口 和劳动力要转移出去 。 民的转
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答: 意义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本领。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和制度,认识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更好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有助于融会贯通与学以致用;(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认清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如何学习应注重学习的理论性、研究型,更加注重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独立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1)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结合起来。
掌握贯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掌握其中蕴含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夯实理论基础;(2)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在增强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同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涉及各个学科,涵盖各个领域,因此我们要在掌握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 我国的国情是否改变?为什么?答:我国的国情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原因: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1)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有两层含义,成熟。
(2):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实现伟大中国梦读本继续教育测试题
此文件共三分试卷最高92分,最低82分。
以下上92分卷1.实现中国梦必须(),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单选 )A走中国道路B弘扬中国精神C凝聚中国力量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党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单选 )A十八大B十七大C十六大D十五大3.()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单选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4.从()讲,中国道路是途径、理论和制度三种形态在实践中的有机统一。
(单选 )A形态构成B宏观规定C实践领域D基本要求5.从()讲,中国道路有其形成和发展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单选 )A形态构成B宏观规定C实践领域D基本要求6.中国道路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它是中国道路的出发点。
(单选 )A总依据B总布局C总任务D总战略7.中国道路的()就是中国道路的目标方向,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单选 )A总依据B总布局C总任务D总战略8.具体道路包括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
(单选 )A生态文明建设道路B社会建设道路C经济建设道路D政治发展道路9.中国道路,由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艰辛开创,经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奋力推进到21世纪,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的坚持和发展,才走出党的十八大时的壮景。
(单选 )A邓小平;胡锦涛;江泽民B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C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D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10.党的()报告强调,“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单选 )A十八大B十七大C十六大D十五大11.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生态宜居、文化传承和治理创新。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从实践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国正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政策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有助于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文件,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年)》等。
通过对这些政策文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布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江苏大讲堂,多选
1、题型:多选题分值: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______。
选项1: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选项2: 收入差距基本消除选项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选项4: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答案正确2、题型:多选题分值:2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必须兼顾不同利益,必须着力解决人民 ______的利益问题。
选项1: 最重要选项2: 最直接选项3: 最关心选项4: 最现实答案正确3、题型:多选题分值:2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选项1: 减少层次选项2: 整合队伍选项3: 提高效率选项4: 加强管理答案正确4、题型:多选题分值:2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
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殃”。
上述材料中某镇政府的做法______。
选项1: 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选项2: 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选项3: 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选项4: 追求速度和效益的统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答案正确5、题型:多选题分值: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
选项1: 坚持党的领导选项2: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选项3: 坚持依法治国选项4: 坚持改革开放答案错误6、题型:多选题分值:2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______。
选项1: 立党为公选项2: 执政为民选项3: 求真务实选项4: 团结和谐答案正确7、题型:多选题分值:2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加深的体现和必然要求。
加入WTO 后,______。
选项1: 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选项2: 有利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选项3: 有利于我国与跨国公司进行广泛合作选项4: 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答案正确8、题型:多选题分值:2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
爱国主义如何在新型城镇化中呈现
爱国主义如何在新型城镇化中呈现在当今时代,新型城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推进,这一进程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下,爱国主义这一永恒的主题也有了新的展现形式和内涵。
爱国主义,简单来说,是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忠诚。
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中,它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新型城镇化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爱国主义的直观体现。
道路、桥梁、水电设施等的完善,为人们创造了更便捷、舒适的生活条件。
当我们看到宽敞平坦的公路贯穿城乡,高效的电网保障着万家灯火,现代化的通信网络让信息无缝传递,这背后是国家的统筹规划和大量的资源投入。
每一项工程的完成,都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默默奉献,这正是爱国主义的生动写照。
其次,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也是新型城镇化中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创新基地在城镇中崛起。
这些产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更推动了国家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企业和创业者们以创新为驱动,努力提升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增长贡献力量。
他们勇于面对国际竞争,不断追求卓越,这种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精神,无疑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再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新型城镇化中彰显着爱国主义。
在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地方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古老的建筑得到修缮,传统的技艺得以传承,民俗文化活动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对本土文化的珍视和弘扬,人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递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这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表达方式。
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在新型城镇化中同样体现了爱国主义。
新建的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向城镇倾斜,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概论》(8-14练习题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概论》(8-14练习题及答案)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填空题(共10空)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我们这个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始于(B)A.中共十七大以来B.中共十八大以来C.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D.中共十九大以来2.影响美好生活实现的主要因素是(C)A.行业前景B.团队文化C.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D.消费便利3.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D)。
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D)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A)问题。
A.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C.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D.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6.新时代,必须增强很多意识,除了(D)A.政治意识B.大局意识C.核心意识D.改革意识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C)A.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坚持全面深化改革C.坚持全面依法治国D.坚持全面从严治党8.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C)A.坚持发展生产力B.坚持提高党的执政水平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D.坚持加强党的监督水平9.(B)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处、更持久的力量。
加强“三基”建设全面打牢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理论LILUN加强“三基”建设是省委基于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进一步提升党在民族地区执政水平的重大决策。
“三基”建设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根本,只有建强“三基”,补齐“短板”,消除“软肋”,才能有效加强基层薄弱部位、夯实党在民族地区执政的基础,才能有效维护民族团结、真正推进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才能有效推进改革进程、逐步实现国家在基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全力抓好民族地区的“三基”建设,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强化三级组织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抓“三基”、强“三基”,关键要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牢党的事业根基,贯通联系群众的血脉。
在“三基”建设中,要发挥好县(市、区)乡村三级组织的作用。
县(市、区)委是核心,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集中精力抓大事,亲力亲为抓落实,指导督促支持乡镇开展好各项工作;乡镇(街道)党委是主角,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要深入实际,靠前指挥,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村(社)组织是主体,要按章办事,做好执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群众基础。
要解决好基层组织中出现的问题。
积极借鉴省内外基层工作的好经验、好办法,结合村级组织换届,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要对大量农牧民搬迁入城,农牧区组织“空心化”问题的实际,通过“转、并、联”等模式加以解决,努力做到党组织全覆盖。
要巩固好基层组织有效运行的机制。
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如三级常委蹲点调研、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等,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下去,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真正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助推“三基”建设。
2.抓好规章制度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科学的保障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基层各项工作势必陷入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管清友5月25日16时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积极推进中国城镇化”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管清友指出,城镇化是一个重大机遇,不仅对中国而言,对全世界也是;城镇化是一个改革命题,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体制改革打破束缚城镇化发展的条条框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公正,改善民生;城镇化是一个开放命题,意味着中国向世界更加开放,国内不同区域之间更加开放,国内统一大市场更加完善;城镇化与中国梦是一致的,不是割裂的,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城镇化过程是人民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的过程
谈到“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问题时,管清友认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
为什么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第一,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
第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人民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的一个过程。
管清友指出,以人为本实际上涵盖两个人群,第一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这一轮城镇化的最大受益群体。
第二个群体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居民,第二是农村居民。
这两个群体也将因为城镇化的过程而获益。
而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管清友指出,这确实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但是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个趋势,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当中,应该鼓励各地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逐步的解决一部分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这样在五到十年之内,争取让大量的农民工真正变成市民。
中央财政未来应该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构筑基本的安全网,起到兜底的作用,各地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谈到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管清友则认为,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城镇化是一个结果,经历了两三百年的时间。
但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
中国实行的是一种赶超战略,因此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规划方面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城镇化往往被当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以此来推动现代化进程。
因此,在中国,城镇化既可能是一种结果,也可能是一个过程。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管清友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第二,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起引导作用,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性作用;第三,新型城镇化是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抓手。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管清友强调,我们要以城镇化为抓手,推动相关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比如说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的调整,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审批权的下放等等。
城镇化过程当中要做到既发挥政府的作用,又发挥市场的作用;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地方实践和群众首创。
城镇化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正
为什么现阶段要大力推行城镇化改革?管清友认为,推行城镇化改革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方式,不仅仅是考虑GDP的问题。
中国已经到了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的阶段,城镇化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是一个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的过程。
管清友进一步指出,城镇化的好处显而易见,它能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提高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能够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民间投资;从社会方面来看,能够促进社会公正;从民生方面来看,能够构筑基本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城镇化过程要注意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
城镇化过程当中,东西部地区有什么不同的历史任务?管清友认为,从改革角度来讲,东部和西部地区在城镇化过程当中面临的共同任务。
现在地方改革诉求很强烈,对于中央倡导的改革态度也是非常积极。
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来讲,东部地区主要是提升原有的城镇化水平,而西部地区更多是依托工业化而进行城镇化,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形态,城际之间的高铁、铁路、机场需求很大。
从公共服务角度来讲,在中央建立基本的社保安全网的基础之上,东西部地区都要因地制宜地提高保障民生的水平。
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要相结合,中央设定原则、方向、标准,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城镇化的具体道路,允许地方先行先试,给予地方更大的权限,推动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
城市群体系的建设要更多地体现市场的作用,而不是以行政区划作为界限
谈到“城市病”问题,管清友说,在城镇化过程当中,要尽量充分考量各种各样的因素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避免或者是减少“城市病”的发生。
现在一些地方确实出现了急于求成的现象,也有很多政绩工程,城镇化推动还要本着为当代人民谋福利、为后代子孙负责任的态度去谋划。
避免“城市病”的根本还是提升城市的治理和管理水平,让专家、民众、政府都参与进来,共同管理自己生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