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性质实验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 氧气的性质 知识归纳

九年级化学   氧气的性质    知识归纳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知识归纳
点低的物质燃烧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

(3)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雾是小液滴形成。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有氧参与的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多变一)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反应)
二者关系:交叉关系;图示如右:
示例:点燃
(1)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只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点燃
(2)氢气+氯气——→氯化氢(只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
点燃
(3)硫+氧气——→二氧化硫(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三、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及原因:
1、用砂纸把细铁丝打磨成光亮的银白色(为了除去铁丝表面的杂质,让铁丝与氧气充分接触)
2、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聚热量,提高局
部温度)
3、铁丝下面系一根火柴(是利用火柴燃烧放热使铁丝温度升高至燃烧所需的温度,即是引燃)
4、待火柴快烧尽时才缓慢的向下插入氧气瓶里(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铁丝反应)
5、由上往下缓慢插入氧气瓶内(防止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氧气体积膨胀,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铁丝反应)
6、集气瓶内事先要装少量水,或者在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使瓶底破裂)。

化学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教案设计

化学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教案设计

化学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验,能够深入了解氧气的性质,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等知识,鼓励学生探究和研究化学性质背后的原理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制备方法2. 氧气的物理性质3. 氧气的化学性质4. 氧气的应用三、实验器材及试剂电解器,碳棒,盐酸,氯化钾,电源,酒精灯,斜口瓶,正方形无水氯化钙,试管。

四、实验步骤1. 氧气的制备将1g左右的氯化钾、15毫升左右的浓盐酸添加到电解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水,再将两根碳棒插入盐酸中。

将电源接通,以2V左右的电压进行电解,电解出的气体就是氧气。

2. 氧气的物理性质使用酒精灯点燃一根木棍,再将其吹灭,将其放进已经盛放有氧气的斜口瓶中。

观察到木棒重新燃烧,说明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物理性质。

3. 氧气的化学性质将1毫升左右的氯化钙溶液加入已盛装氧气的试管中,观察观察到试管中的气体产生变化,结晶形成,这是由于钙离子在氧气中的存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生成无水氯化钙。

4. 氧气的应用氧气广泛应用于医学护理和电子加工等领域。

在医学护理方面,氧气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急救中使用氧气可以迅速恢复体力,是众多药品中的最好的补益物质。

在电子加工方面,氧气在半导体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生产商快速、精确地制造出更好的半导体材料。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实验的教学重点在于氧气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以及应用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加深其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和了解。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化学反应的说明以及氧气应用的介绍,这些内容需要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六、教学体会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原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技巧。

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重要基础。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讲义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讲义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讲义一、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许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更加剧烈。

例如,铁丝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氧气也是许多生物呼吸过程中所必需的气体,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O₂↑(2)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由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棉花、导管等组成。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收集装置:可以选择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当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3)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按照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装入药品: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固定装置: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⑤加热:先预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⑥收集气体: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⑦结束实验: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2、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由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塞和导管组成。

(3)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按照要求连接好仪器。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在标准状况下(0℃,1个大气压),密度为1.429g/L。

3. 熔点-218.79℃,沸点-218.79℃。

4. 溶于水,但溶解度较低。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支持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够支持大多数物质的燃烧。

2. 氧化性:氧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

3. 与其他元素的反应:与非金属元素如氢、碳等反应生成氧化物;与金属元素如铁、铜等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 化学法- 氯酸钾分解法: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氯酸钾至约400℃,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 过氧化氢分解法:在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或硫酸铜)的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和水。

2. 电解法- 水电解: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 使用化学法制取氧气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火源。

2.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防护眼镜和手套。

3. 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应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

4. 储存和使用氧气的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免氧气泄漏。

五、氧气的工业制取方法1. 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的特性,通过低温分离得到氧气。

2. 水电解法:与实验室方法相似,但在工业上使用更大规模的电解设备。

六、氧气的应用1. 医疗领域:用于急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

2. 工业领域:用于钢铁生产、化工生产等。

3. 潜水和登山:作为呼吸气体。

七、氧气的储存和运输1. 储存:氧气通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储存在高压钢瓶中。

2. 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或使用高压钢瓶进行运输。

八、氧气的安全使用1. 避免氧气与油脂接触,防止火灾。

2. 使用氧气时,应远离明火和高温。

3. 储存氧气的容器应避免撞击和曝晒。

以上是初三化学制取氧气的知识点概述,涵盖了氧气的基本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氧气的应用以及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九年级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氧气是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于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制取氧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个重要的化学过程。

一、氧气的性质与应用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式为O2。

2. 它具有促进燃烧的作用,可用作燃料燃烧的辅助。

3. 氧气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用于氧气供应设备和治疗疾病。

4. 氧气也被用作潜水、登山等高海拔活动中的呼吸气体。

二、制取氧气的方法1. 分解过氧化氢法:将过氧化氢(H2O2)加热分解,产生氧气和水。

2. 硝酸钠和亚铁法:将硝酸钠溶液与亚铁(Fe)粉末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氧气。

3. 氯酸钾和过氧化锰法:将氯酸钾溶液与过氧化锰反应,产生氯酸和氧气。

三、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试管、曲线球、烧杯、水槽等。

2. 实验操作:根据所选的制取方法,将相应的试剂按比例加入反应器中。

3. 加热反应:根据制取方法,加热反应器中的试剂,观察气泡的产生。

4. 收集氧气:将气体收集在试管中,注意用水封装置保持氧气不与空气接触。

5. 实验结果:收集到的氧气可用一根半漏斗放在瓶中观察,若有含有燃烧物质的棉花球可以引火。

四、制取氧气的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剧烈振荡和猛烈爆炸。

2. 在操作过程中,要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室外套,以防溅出试剂。

3. 制取氧气涉及到燃烧,要小心用火,并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五、制取氧气的应用1. 制取的氧气可用于实验室的化学实验中,促进燃烧或供给生物呼吸。

2. 氧气可以用于焊接、切割金属和加热烧垃圾等工业应用。

3. 医院中的氧气供应设备可以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急救。

综上所述,九年级的制取氧气知识点包括氧气的性质与应用、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和氧气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氧气的重要性和制取过程,为日后的化学学习和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氧气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氧气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氧气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氧气制取及其性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
2. 研究和探究氧气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绝不可再生的气体,它是许多物质燃烧的必需气体,同时也是支撑生物生命所必需的气体。

氧气可以通过氯酸钾与锰(IV)氧化物反应来制取。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器材准备:氯酸钾、锰(IV)氧化物、干燥试管、梨形瓶、燃烧塞等;
2. 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酸钾和锰(IV)氧化物;
3. 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梨形瓶中,使试管口完全浸入水中;
4. 加热试管,观察气泡的产生;
5. 打开燃烧塞,在内部维持微弱的燃烧;
6. 将燃烧塞慢慢拔出,将梨形瓶盖紧,观察梨形瓶内的现象;
7. 观察氧气的性质,如燃烧、再燃烧、熄灭等。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1. 实验现象:在加热试管的过程中,观察到气泡的产生;打开燃烧塞,在内部可维持微弱的燃烧;关闭燃烧塞后,燃烧现象熄灭;
2. 实验数据:无。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氧气。

观察到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到促进燃烧的作用,同时也能再次燃烧,但需要较强的点燃源,当点燃源被熄灭后,燃烧现象也会随之熄灭。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应注意安全,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2. 在进行氧气制取实验时,应控制好反应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引发危险;
3. 实验器材应干燥,以避免氧气与水分子反应。

收集氧气实验知识点总结

收集氧气实验知识点总结

收集氧气实验知识点总结氧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氧气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在进行氧气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来加深对氧气的了解。

下面将对氧气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1. 氧气的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

- 氧气可以辅助燃烧,促进燃烧的发生。

- 氧气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氧气溶液。

2. 氧气的制备- 通过加热过氧化铁的方法可以制备氧气。

- 通过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以制备氧气。

- 还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备氧气。

3. 氧气的检验- 使用火种检验氧气,当火种放入氧气中会猛烈燃烧。

- 使用石灰水检验氧气,氧气吹入石灰水中会使其变浑浊。

4. 氧气的性质- 氧气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表现为氧化剂。

- 氧气可以用作呼吸气体,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氧气可以用于氧炔焊接和切割等工业生产中。

5. 氧气的应用- 医疗用途:氧气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和手术中,帮助患者呼吸。

- 工业用途:氧气被广泛用于钢铁制造、化工生产和焊接等工业领域。

- 实验室用途:氧气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实验和研究。

6. 氧气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氧气是一种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使用时需小心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

- 氧气实验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引起中毒。

- 氧气实验时要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避免意外伤害。

总之,氧气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氧气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在进行氧气实验时,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并且要做好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思考,提高化学实验的能力和水平。

希望这篇总结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报告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报告

O 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验证一、 实验原理 1.O 2的制取反应:1) KMnO 4 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产生O 2,并生成K 2MnO 4、MnO 2,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 4K 2MnO 4MnO 2+△O 2+2) KClO3在加热条件下并伴随MnO2的可以分解生成KCl 、O2,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2KClO 32KCl 3O 2+△MnO 23) H 2O 2在MnO 2的催化作用下也可以生成H 2O 和O 2,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H 2O 2MnO 22H 2O O 2+4) 考虑到实验安全,本次实验只使用KMnO 4和H 2O 2分解制氧。

2.O 2的收集方法:1) 排水法: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求气体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2) 排空气法:排空气法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前者要求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平均密度,后者反之。

① 3.O 2化学的性质验证:1) O 2的物理性质:O 2是空气的组分之一,约占空气组分20.95%,无色、无臭、无味。

O 2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

在压强为101kPa 时,O 2在约-180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2) O 2的化学性质:O 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银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起反应,这些反应称为氧化反应,而经过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有两种元素构成,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称为氧化物。

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

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CO 2与H 2O 。

化学上曾将物质与O 2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发生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

3)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观察金属Fe 、非金属C 和Si 以及石蜡在O 2中的燃烧的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来验证O 2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性质验证实验

氧气的性质验证实验

氧气的性质验证实验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包括易燃、促进燃烧和呼吸等。

为了验证氧气的性质,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1. 燃烧实验
将一块木炭放在铝箔盘子内,点燃木炭,并迅速将氧气气瓶中的氧气连接到笔形火焰嘴上。

此时,木炭迅速燃烧,并释放出更多的火焰。

这表明氧气对燃烧具有促进作用。

2. 熄灭实验
将一根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倒置,将氧气通入其中。

随着氧气的进入,火焰迅速熄灭,因为氧气是火焰燃烧所必需的,没有氧气,火焰是无法持续的。

3. 呼吸实验
将一只小动物(例如小鱼)放在一容器中,然后将氧气通入其中。

小鱼会开始呼吸更快,因为氧气可以促进呼吸。

相反,如果将二氧化碳通入容器中,小鱼则会停止呼吸,因为二氧化碳可以影响呼吸过程。

4. 光度计实验
将两种溶液放在光度计中,将氧气通入其中一种溶液。

随着氧气的进入,该溶液的浓度会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光度计测量到其光学密度的变化。

这些实验可以验证氧气的一些基本性质。

特别是在燃烧和呼吸方面,氧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实验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在我们周围环境中的作用。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一.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练习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2.通过实验,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KMnO4→K2MnO4+MnO2+O2↑H 2O2=H2O+O2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1.429g/L)比空气的平均密度(1.293g/L)大。

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O2约30mL)。

所以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 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

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物体在纯氧中燃烧非常剧烈,可以产生很高的温度。

接排,不要空两行。

三.实验用品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125毫升)、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镊子)。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细沙。

四.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居中排)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1)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检查装置是否漏气,不漏气的装置才能进行实验。

拔开橡皮塞,在试管里放进约15克高锰酸钾。

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然后把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

(2)将6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盖瓶口时,先盖住一小部分,随后推切动玻璃片把瓶口全部盖住(注意不要让瓶口水面处留有气泡)。

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3)给试管加热。

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两瓶氧气(其中一瓶留有少量水)。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教学设计.doc
【实验名称】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
2、掌握氧气的一些性质
【实验器材】
玻璃试管、滴管、水槽、干燥管、灯盏等
【实验原理】
氧气的制取:利用分解重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 = 2KOH + 3O2 + 2MnO2
2H2O2 = 2H2O + O2
氧气的性质:氧气对硫黄和磷起燃作用,能支持燃烧,能促成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反应,还能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实验步骤】
1、将适量的重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倒入焊接玻璃管中。

2、焊缝处放置气管,将干燥管和水槽放到桌面上,扣在水槽上的干燥管中注入一些水,使水位淹过库口。

3、点燃焊接玻璃管下方适量的火,不断加热,直到反应产生氧气,然后将氧气在另一个玻璃管里试验它的性质。

4、将磷条放入玻璃管中,将管口对准氧气,磷条起火。

5、试验金属铁和钙片中的氧化物,在氧气中烧结。

6、在水中滴加少量氧气,可以观察到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

【注意事项】
1、由于氧气能促成的氧化反应较容易产生大量热,导致产物飞溅,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格外小心谨慎。

2、大家需要注意焊接玻璃管与气管的连接处是否密封。

如果不密封,气体容易泄漏,导致氧气生成不足。

3、由于反应器释放的氧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要在室内操作,建议在实验室来完成,操作前要注意通风换气。

氧气性质的检验

氧气性质的检验

氧气性质的检验一、了解氧气具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1.429g/L)比空气的平均密度(1.293g/L)大。

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O2约30mL)。

所以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化学性质: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助燃但不可燃。

(重点验证) 二、物理性质的验证(1)溶解性:水中鱼儿能生存,说明水中氧气的溶解性是可溶于水还是难溶于水?通过实例说明其不易溶于水。

(2)密度比空气大: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具有助燃性,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其中涉及到了其化学性质即助燃性。

三、化学性质的验证(主要通过不同物种的燃烧来验证)(1)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S+02==SO2①实验步骤:取一洁净的燃烧匙,放入少量硫磺粉,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然后将燃着的硫匙缓缓伸进有O2的集气瓶中。

②实验现象:a、硫磺粉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时,在黑色背景下看到: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硫匙缓缓伸进有O2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这时火焰颜色为明亮的蓝紫色,并伴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③注意事项:a、为避免污染空气,将燃烧匙取出后及时淬入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

b、燃烧物定要放于集气瓶中央,切勿靠近瓶壁,以防集气瓶炸裂。

(2)炭在O2中的燃烧: C+O2==CO2①实验步骤:a、用坩埚钳夹取一小段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b、缓慢将木炭伸进O2瓶中,观察实验现象;c、给此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CO2+Ca(OH)2==CaCO3↓+H2O②实验现象:a、木炭伸进O2瓶中实验现象为:木炭燃烧的更剧烈,并发出白光,并伴有少量烟产生。

b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的实验现象为:石灰水变混浊。

③注意事项:燃烧物定要放于集气瓶中央,切勿靠近瓶壁,以防集气瓶炸裂。

氧气鉴别操作规程

氧气鉴别操作规程

氧气鉴别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准确鉴别氧气的存在与性质。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很高的活性。

鉴别氧气的主要方法有燃烧实验、湿润pH试纸实验等。

三、实验器材1. 常规实验室器材:试管、试管夹、燃烧架、酒精灯、实验台、眼镜、手套等。

2. 化学品:氧气、燃料(甲烷或乙烷)。

四、实验步骤1. 取一根无水试管,将试管倒立放入水中,保持试管封口向下,缓慢地将试管完全填满水,并杜塞试管的开口,保证试管内无气泡。

2. 经过上述处理的试管底部充满水的试管倒立。

3. 举起一只燃料灯,用试管夹将试管倒立地悬空放在酒精灯火焰上。

4. 轻轻倾倒持试管的试管夹,将试管顶端的水倒置入水槽中。

5. 观察试管内的运动情况。

6. 如果试管内的水有运动情况出现,则表示氧气存在;如果水没有变化,可将试管倒置检验结果。

7. 将塞子打开,试验气体排出,试管中的水槽中的水阻止流动。

8. 用湿润pH试纸试纸接触到试管内的气体,观察试纸变化。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佩戴眼镜和手套,注意安全。

2. 对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氧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4. 实验结束后,将废弃物妥善处理,保持实验室清洁整洁。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 如果试管内的水发生运动,说明氧气的存在。

2. 如果湿润pH试纸试纸变红,说明气体是酸性的,也进一步确认了氧气的存在。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可以准确鉴别氧气的存在与性质。

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可得出氧气具有高活性,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明显的燃烧性和酸性性质。

八、实验拓展本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和步骤只是一种常见的鉴别氧气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鉴别,例如通过观察氧气与金属的反应、观察氧气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九、结语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对氧气的鉴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氧气制取性质实验报告

氧气制取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 了解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采用加热分解含氧化合物的方法。

本实验选用高锰酸钾(KMnO4)和氯酸钾(KClO3)作为制氧原料,分别通过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反应方程式:2KMnO4 → K2MnO4 + MnO2 + O2↑氯酸钾加热分解反应方程式(在二氧化锰催化下):2KClO3 → 2KCl +3O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铁架台、大试管、带橡皮塞的导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毛玻璃片、火柴、玻璃棒、滤纸等。

2. 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取氧气(1)将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装入大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若使用氯酸钾)。

(2)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确保气密性良好。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使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2. 氧气性质的验证(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将集气瓶中的氧气与氢气混合,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3)将集气瓶中的氧气与蜡烛混合,观察蜡烛燃烧情况。

五、实验现象1.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时,试管内出现气泡,氧气产生。

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3. 氧气与氢气混合后,火焰呈淡蓝色。

4. 氧气与蜡烛混合后,蜡烛燃烧更旺。

六、实验结论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可行,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 氧气与氢气混合后,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氧气是氢气燃烧的产物。

4. 氧气与蜡烛混合后,蜡烛燃烧更旺,说明氧气是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和火灾。

初中氧气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氧气化学实验教案

初中氧气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氧气气体的性质。

2. 观察氧气对物质的影响。

实验器材和试剂:
氧气气体、点燃棉芯、玻璃试管、火柴、燃烧用的塞子。

实验步骤:
1. 将一根点燃的棉芯放入玻璃试管中。

2. 用塞子将试管塞住。

3. 将试管中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将氧气气体充入试管中。

4. 将试管中的氧气点燃。

实验数据: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点燃的棉芯燃烧情况。

实验结论:
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氧气是一种可以支持燃烧的气体,能够促进燃烧过程。

在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速度会更快,燃烧产生的热量会更高。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小心操作。

2. 在进行氧气实验时,务必注意氧气的数量,不要过量使用氧气导致可能的危险。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将废弃物分类处理。

拓展实验:
可以尝试将不同的物质放入氧气中进行燃烧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和现象。

可以进一步了解氧气对物质的影响。

(备注:实验操作需要在老师或者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尝试。

)。

《氧气的性质》 作业设计方案

《氧气的性质》 作业设计方案

《氧气的性质》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深入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回顾1、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_____色、_____味、_____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能与许多物质发生_____反应。

(二)实验探究1、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准备一瓶氧气,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将氧气瓶倒置在水中,观察瓶内液面的变化,了解氧气的溶解性。

2、氧气与木炭的反应(1)将木炭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2)将点燃的木炭伸入氧气瓶中,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与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对比。

(3)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氧气与铁丝的反应(1)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一端系一根火柴。

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伸入氧气瓶中,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2)思考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在一端系火柴。

(3)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氧气与蜡烛的反应(1)点燃蜡烛,观察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2)将蜡烛伸入氧气瓶中,观察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与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对比。

(3)写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思考与讨论1、为什么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那么,氧气的这些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四)拓展阅读查阅资料,了解氧气在医疗、工业、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介绍氧气在其中一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知识回顾和实验探究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2)回答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要求语言简洁、逻辑清晰。

氧气制取实验

氧气制取实验

氧气制取实验一、引言氧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气体,它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对氧气的需求,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多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氯酸钾分解法,以及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氯酸钾、锰酸钾、烧杯、漏斗、水槽、酒精灯、玻璃棒等。

2. 将烧杯放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氯酸钾。

3. 在漏斗中装入锰酸钾,将其插入烧杯中,确保漏斗底部与氯酸钾接触。

4.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使得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

5. 玻璃棒轻轻搅拌,促使氧气的释放。

6. 通过漏斗的导管将氧气收集到气体收集瓶中。

三、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反应,我们可以观察到氧气逐渐充满气体收集瓶。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进行氧气的性质测试。

四、氧气的性质测试1. 燃烧性:将一根点燃的木条放入氧气中,可以观察到火势迅速加大。

这是因为氧气是一种强力的氧化剂,能够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

2. 支持燃烧:将一根熄灭的蜡烛放入氧气中,可以看到蜡烛重新燃烧起来。

这是因为氧气能够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

3. 促进呼吸:将一只小动物放入氧气环境中,可以观察到动物呼吸加快,体力活动增加。

这是因为氧气是呼吸过程中必需的,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五、实验原理氯酸钾分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在实验中,氯酸钾被加热分解产生氧气和氯气的反应如下:2KClO3(s) → 2KCl(s) + 3O2(g)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产生氯气泄漏等危险情况。

2. 氧气具有促进燃烧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火源接近氧气。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酒精灯和气体收集瓶的连接,避免氧气泄漏。

七、结论通过氯酸钾分解法,我们成功制取了氧气,并且验证了氧气的燃烧性、支持燃烧性以及促进呼吸的性质。

制取氧气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为满足不同领域对氧气的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

八、参考文献[1] 李明. 氧气的制取实验[J]. 化学教育, 2010 (05): 34-36.[2] 王鹏.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氧气的制取与应用[J]. 化学教育, 2017 (12): 39-40.。

1.分析氧气的性质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练习此实验的讲解

1.分析氧气的性质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练习此实验的讲解

1.分析氧气的性质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练习此实验的讲解
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对于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学科的学习来说,理解氧气的性质是基础知识之一。

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氧化锌和热分解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
- 氧化锌 (ZnO)
- 雪花钠 (NaOH)
- 水 (H2O)
- 水槽或水浴
- 磁力搅拌器
- 反应瓶
- U型玻璃管
- 温度计
操作步骤:
1. 在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粉末。

2. 配制一定浓度的雪花钠溶液,在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雪花钠溶液。

3. 用U型玻璃管将反应瓶与水槽或水浴连接起来,并将另一端放入水中。

4. 在水槽或水浴中加入适量的水。

5. 打开磁力搅拌器,开始加热水槽或水浴中的水,同时搅拌反应瓶内的溶液。

6. 观察反应瓶中的氧化锌和雪花钠溶液的变化,观察U型玻璃管中是否有气泡升起。

7. 当温度升高到适当程度时,氧化锌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氧气。

此时,可以通过U型玻璃管观察到气泡从反应瓶底部升入水中。

讲解此实验时,需要重点强调氧气的产生过程以及其性质。

例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促进呼吸等重要作用。

此外,实验过程中还可以介绍一些有关氧气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接触火源、保持通风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并培养科学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看到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
• • • • 铁丝太粗 铁丝表面有锈或油污,未打磨 氧气浓度低 未系火柴梗,温度未达到铁丝燃烧需要的 温度
• 由上而下缓慢伸入: 便于铁丝消耗氧气,使燃烧持续时间 长,现象明显。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保持 集气瓶内壁干燥? 防止集气瓶的水影响产物水的观察。
氧气的性质实验注意事项
• 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 增大受热面积,提高铁丝局部温度,利 于铁丝持续燃烧。
• 系上火柴梗目的: 引燃铁丝
• 待火柴即将燃尽时伸入原因: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使铁丝燃烧 现象不明显。 • 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瓶底放入适量水 (或铺少量的细沙)? 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溅落瓶底使集气 瓶炸裂。
谢谢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