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潜水专业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研究

合集下载

安徽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一套表平台【官网】

安徽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一套表平台【官网】

安徽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一套表平台【官网】导语:安徽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一套表平台如何登录?具体网址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台窗口,欢迎直接点击窗口登录!点击登录:安徽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一套表平台2016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按姓氏笔画排序)重大项目立项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2016LD01基于图模型的大数据方法及应用马双鸽太原理工大学2016LD02高维线性及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统计推断及应用王辉中央财经大学2016LD03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理论与分析技术创新研究田茂再中国人民大学2016LD04国家统计局主要专业领域核心指标变迁研究郑京平国家统计局2016LD05新经济统计测度研究姜澍统计科学研究所重点项目立项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2016LZ01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统计指标研究马风涛山东科技大学2016LZ02数据驱动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构建马继福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LZ03中国“新经济”统计测度体系的构建马蓉兰州财经大学2016LZ0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增加值核算及其潜力分析尹伟华国家信息中心2016LZ05复杂数据下线性及部分线性CQR模型的研究王江峰浙江工商大学2016LZ06复杂高维数据模型的统计推断田瑞琴浙江农林大学2016LZ07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统计测度与预测研究任毅重庆工商大学2016LZ08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谣言传播机制及大数据统计建模分析研究刘万平重庆理工大学2016LZ09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研究刘利西南民族大学2016LZ10非正规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编制及在居民收入分配分析中应用刘波浙江财经大学2016LZ11大数据视角下区域金融信心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刘喜华青岛大学2016LZ12基于云计算的高精度空间插值方法与应用闫长青山东科技大学2016LZ13长三角地区重污染城市能源消费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研究何凌云中国矿业大学2016LZ14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预测方法研究何强统计科学研究所2016LZ15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测度与评价研究吴翌琳中国人民大学2016LZ16时空经济系统半参数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张元庆上海师范大学2016LZ17排序集抽样下随机删失数据的非参数估计及应用张良勇河北经贸大学2016LZ18中国公共数据库质量控制的多粒度优化方法研究张振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LZ19新常态下环境规制政策对资源配置影响的测算及评价张彩云南开大学2016LZ20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形成与社会风险防控的大数据统计研究张耀峰湖北经济学院2016LZ21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减贫效应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李勇刚安徽财经大学2016LZ22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半参数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李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6LZ23碳排放峰值约束下的区域分配机制研究杨芳厦门大学2016LZ24新常态下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及动力转换研究肖宏伟国家信息中心2016LZ25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三新”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辛金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LZ26湖北省各市州“双创”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陈战波湖北经济学院2016LZ27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常态经济预测方法及应用陈梦根北京师范大学2016LZ28“一带一路”区域创新效率及空间效应研究林少萍暨南大学2016LZ29我国户籍登记系统覆盖评估研究胡桂华重庆工商大学2016LZ30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布局环境风险识别及评价研究赵宏天津工业大学2016LZ3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海量数据随机处理与联网交互技术研究赵峰山东科技大学2016LZ32大数据驱动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统计测度及预测方法创新研究徐铖铖东南大学2016LZ33“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背景下收入水平与工业化特征量化指标互动关系国际比较徐强商务部2016LZ34基于非参数信息扩散模型的粮食作物生产风险度量晁娜娜中国农业大学2016LZ35异质性大数据下广义线性模型的MAXIMIN似然估计及其应用秦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LZ36能源品阶视角下我国能源统计核算及其资产负债表编制郭文南京财经大学2016LZ37高维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图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高伟西安财经学院2016LZ38众创空间运行指数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崔祥民江苏科技大学2016LZ39区域产业转移进程中生态补偿的测算方法研究曹蕾淮阴师范学院2016LZ40战略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统计测度及应用研究梁俊平常州工学院2016LZ41大气污染环境危害及其经济社会损失定量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研究隗斌贤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2016LZ42灾害预防的极值统计时空模型研究龚敏庆贵州大学2016LZ43基于混合评价信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曾守桢宁波大学2016LZ44我国城镇化速度综合评价及预测研究谢天成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6LZ45基于大数据条件下的抽样学习理论研究谢笑盈浙江师范大学2016LZ46省际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研究廖中举浙江理工大学2016LZ47大数据背景下关于社交网络舆情监测的研究蔡佳广东财经大学一般项目立项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2016LY01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波动特征与宏观效应研究:统计测度与数值模拟丁志帆河南大学2016LY02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体系与贸易潜力研究于璐瑶西安财经学院2016LY03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马守荣湖南大学2016LY04新经济背景下传统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统计建模及实证研究孔凡柱淮阴工学院2016LY05社会资本视阈下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王宇新合肥工业大学2016LY06大数据背景下行政记录与居民收支调查数据整合研究王守琪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6LY07中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监测及预警系统研究王韧重庆工商大学2016LY08耗散结构视角下碳市场减排效率:测度指标及提升策略王健江苏大学2016LY09利用大数据进行互联网消费统计研究王凌志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2016LY10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评价、测度及控制研究王艳伟云南农业大学2016LY11新常态下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统计评价研究王铁山西安工程大学2016LY1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中国——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王颂吉西北大学2016LY13函数型数据自适应聚类分析的方法与应用研究王德青中国矿业大学2016LY1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丛日玉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LY15“新常态”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性、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包耀东南通理工学院2016LY16诚信文化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评价研究左锐西安财经学院2016LY17统计云中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递进分类挖掘算法研究申彦江苏大学2016LY18贫困地区人口动态变化对易地扶贫搬迁的影响机制与应对策略申鹏贵州大学2016LY19贝叶斯网络数据分析与因果推断的应用研究刘一绥化学院2016LY20大数据统计学融合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逻辑研究刘军华西安财经学院2016LY21基于SEEA-E的能源核算分析及实证研究刘妍琼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6LY22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研究刘佳骏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LY2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北省区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刘明兰州财经大学2016LY24我国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及实证研究刘春艳黑龙江大学2016LY25高维纵向单调缺失数据下半参数模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刘娟芳河南师范大学2016LY26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孙欣安徽财经大学2016LY27跨界与融合——“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孙春贵阳学院2016LY28基于人口大数据的弹性退休制下社会养老保险精算模型与应用研究孙荣重庆工商大学2016LY2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研究孙致陆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LY30新常态下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朱永跃江苏大学2016LY31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过程中职工家庭福利的动态变化及政策效应朱洪革东北林业大学2016LY32基于层次贝叶斯的多源遥感数据时空统计建模与分析朱瑜馨淮阴师范学院2016LY33系统耦合推动下中原经济区碳排达峰的情景统计研究许广月河南大学2016LY34五大发展理念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体系构建、测评及金融支持路径邢苗山东科技大学2016LY35大数据金融背景下信用风险评估的统计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邬文帅华东交通大学2016LY36基于大数据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闫庆武中国矿业大学2016LY37“一带一路”实施效果评估——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何庆光广西财经学院2016LY38地方政府政务诚信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宋长青西安财经学院2016LY39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上市公司资金效率问题研究张先敏青岛科技大学2016LY40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评价、预警及其监管研究张兴旺西安财经学院2016LY41大数据条件下道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法的改进研究张志俊长安大学2016LY42国际比较项目规格品国家平均价格推算方法研究张迎春青岛大学2016LY43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与对策研究张建伟安阳师范学院2016LY44改进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联动作用研究张倩西安财经学院2016LY45基于大数据和复杂网络的城市交通系统建模研究及应用张培俭青岛大学2016LY46中国新经济崛起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改进研究张彩琴山西省统计局晋中市调查监测中心2016LY47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景气指数体系研究李伟浙江财经大学2016LY48我国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筹资水平测算研究李华业滨州医学院2016LY49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组合评价研究李旭辉安徽财经大学2016LY50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时空差异研究李芳林江苏大学2016LY51基于多源大数据融合的洪涝灾害预警研究李涛西安财经学院2016LY52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李敏淮阴工学院2016LY53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框架的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李新运山东财经大学2016LY54并行计算技术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汪茂中国地质大学2016LY55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综合评价及风险监控研究苏卫东齐鲁工业大学2016LY56基于知识图谱的城镇化发展主题分布与演变趋势研究邱立新青岛科技大学2016LY57基于空间统计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标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邵汉华南昌大学2016LY58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发展评价与实现路径研究邹德玲浙江万里学院2016LY59面向大数据分析的新型聚类算法研究陆伟西安财经学院2016LY60我国新经济发展指数构建及其应用价值研究陈月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LY61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量化指标统计核算建模及实证研究陈兆明淮阴工学院2016LY62新经济视角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陈昕山东科技大学2016LY63东盟国家统计体制研究陈新华广西财经学院2016LY64大数据分层抽样对深度网络泛化误差的影响研究陈蔼祥广东财经大学2016LY65基于手机大数据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统计研究周天绮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16LY66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OFDI行为的产能化解动因研究周瑞辉南昌工程学院2016LY67我国实时经济景气指数编制及应用研究周德才南昌大学2016LY68大数据下的贫困人口识别与可视化研究易莹莹南京邮电大学2016LY69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其改革方案研究罗刚飞浙江工商大学2016LY7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的农户意愿研究范乔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LY71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的数据整合与信息化——以陕西省为例郑丽西安财经学院2016LY72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研究金福子燕山大学2016LY73基于DEA的技术转移服务效率统计测度与评价:山东省的实证姜铭青岛科技大学2016LY74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服务业发展规律研究施美程清华大学2016LY75产业结构同构化测度指标的构建、评价及其应用:基于成分数据统计胡玉琴浙江财经大学2016LY76利用大数据预测经济发展趋势研究赵晓燕山东科技大学2016LY77我国碳市场发展背景下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优化统计研究赵慧卿天津商业大学2016LY78生态文明背景下绿色金融统计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钟雄广州大学2016LY7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经济效应研究饶华南昌工程学院2016LY80不完全数据下非参数回归模型的检验及其应用徐红霞安徽工程大学2016LY81城市无线网络中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模型研究徐洋贵州师范大学2016LY82基于Hadoop的城市交通流量统计分析平台设计与研究袁芬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16LY83北京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钱岩北京市统计局2016LY84异质性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下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研究铁卫西安财经学院2016LY85新型城镇化中城镇建设用地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及其统计属性崔玮江苏大学2016LY86我国公共文化投入绩效评价统计研究章迪平浙江科技学院2016LY87“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统计建模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谌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LY88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低碳潜力研究黄宜云南省统计局2016LY89服务消费对产业结构诱导效应的机理与政策研究黄容南昌工程学院2016LY90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律与模式研究曾丽君山东科技大学2016LY91中国产业政策的定量评估及其经济效应研究韩永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LY92“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合作研究韩景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LY93高维数据降维技术的逐次投影寻踪建模与实证研究楼文高上海商学院2016LY94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熊健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LY95新型城镇化与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协同效应的统计测度研究谭訚齐鲁工业大学2016LY96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统计评价研究樊茗玥江苏大学2016LY97我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公平效应的测度评价与成因分析潘文轩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6LY98“互联网+”环境下电商评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薛云华南师范大学2016LY99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能力测度与评价研究薛颖西安财经学院2016LY100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魏浩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复兴路站涌水事故处理经验总结

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复兴路站涌水事故处理经验总结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工程概况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全长16.745公里,该线设高架车站2座、地下车站11座。

本次涌水事故发生在复兴路站,该站长157.3m,宽23.1m(端头28.1m),深23.7m,地下三层结构,采用半盖挖法施工。

设7道支撑,1、4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为钢支撑。

险情发生于2013年元月,当时复兴路站完成第一至四道支撑及东端头第五、六道钢支撑;东端头38m 底板施工完毕,第三段已挖至第四、第五道支撑。

2水文地质情况车站场地属长江Ⅰ级阶地地貌,地面标高在23.14~24.6m 之间。

勘察报告揭示场地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分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种类型。

(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Qml)中,水位不连续,无统一自由水面,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

勘察期间测得其初见水位埋深为1.5~5.8m。

(2)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4-1)粉砂夹粉土、粉质粘土、(4-2)粉砂、(11-1)细砂混粉质粘土、(11-2)中细砂混粉质粘土、(12)中粗砂混砾、卵石之中,与长江水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受长江水位变化的影响,水量丰富,其上覆粘性土层及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顶、底板。

勘察报告指出:该场地承压水水头高度为8.00m,相当于标高17.58m(地下6m)(2009年11月~12月),根据武汉市承压水水头变化规律,在丰水期时场内承压水水头要比枯水期时高2.0~3.0米。

3围护结构设计围护结构采用为1m 厚地连墙结构,深41~44m,工字钢接头。

4降水情况前期降水方案采用坑内降水方案,降水井分为两类,一类是疏干井(30~32m),目的是疏干坑内4-1粉土夹粉砂、4-2粉砂层,另一类是减压井(40~42m),目的是降低11-2沙层地下水头,防止基坑底部突涌。

场区共布设减压降水井18口,疏干降水井21口,观测井4口(兼作安全储备井,结构同疏干井)。

耗散理论与素质教育

耗散理论与素质教育

耗散结构理论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耗散结构理论简介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具有哲学思想的著名科学家普里高津提出的,他坚信世界总是不断向上变化、发展的,自然界应该存在着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规律。

他是从一种叫“贝纳德花样”的现象中得到的启示:开水将沸腾前,会出现许多水泡,若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水泡呈六角形蜂窝状的有序状态,其中心液体向上流动,边缘液体向下流动,形成热量的对流,这就是“贝纳德花样”。

普里高津发现,这种有序结构必须靠外界不断供给热量才能维持,一旦加热停止,结构就遭破坏。

因此,它不同于像晶体那样“死”的有序结构,而是一种“活”的有序结构,要求不断地同外界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即“吐故纳新”。

普里高津把这种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物质与能量,并且在物质和能量的消散中才能维持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为解释生命现象提供了一把很好的“钥匙”。

因为生命就是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不断保持有序状态的,就是一种耗散结构。

这为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进化开辟了道路。

耗散结构理论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最辉煌的科学成就之一,普里高津被人们称为“生命热力学的诗人”,并在197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耗散结构理论还证实了世界是一幅井然有序的图景,无序可以转化为有序的图景。

正是这种转化,为非生命界跨向生命界架设了“桥梁”。

这个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一座城市,就可以看作是个“耗散结构”,必须由外界提供粮食、燃料、蔬菜、原材料等物质和能量,同时又输出产品和废物,才能保持稳定,才有生命力。

否则,就会陷于混乱之中而瘫痪。

一个社会,也就是耗散结构。

社会、国家都应该开放,不能闭关自守。

因此,世界是美的,有秩序的;而这种美和秩序性,就在于世界是一个开放型的耗散结构,它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发展;它具有动态的美,活的美,即最生动的美。

素质教育是个耗散结构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建构,研究者多是在人文科学层面上研究,辅以心理学层面的生理解剖学的知识,很少有人全面从自然科学层面,利用自然科学现象再现的客观规律进行相关探讨。

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的中医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事实 上 ,平 衡 总是 相 对 的 、动态 的 。根 据 耗散 结 构理 论 ,中医
高 等教育 本身 就是 一个典 型 的耗 散 系统 ,系统保 持动 态平 衡就 是维 持相对 的稳 定性 ,它标 志着 中 医高等 . 教 育 的稳 定 、有序 、协调 ,它主要 是靠 中医 高等教 育 系统 内部 各要 素 问的相互 对立 制约 、互根 互用来 维 系的 。而高等 中医教育维 持这 种动 态平衡 的 能力是有 限的 ,当外界 的扰 动过大 ,超 过 了高等 中医教 育系 统的 自我 调节 能力 时 ,系统 内部 的 自我 调节反 馈机 制就 无法发 挥正 常 的作用 ,这样 系统 的稳态很 快 就会 被 打破 ,系统 失衡 ,这 时 中医高等 教育 系统 就有可 能 由一 种状 态 转变 为 另一 种 状 态 ,即耗 散 结 构生 成 。 而这种状 态 又不是 固定不 变 的 ,当外界控 制参 量不 断改 变 ,这 种相 对 的稳定性 也有 可能再 次被 打破 ,对
dS — de 一 S -di S
如果 系统从 外界 环境 中获得 一定 的负熵 流 , 且这个 负熵 流足 够强 时 , : 即 d s < 0且 I e > I i e Sl sJ d d 那么 系统 的总 熵就会减 少 , : 即
dS < 0
此时 中 医高等教 育 由于管理 模式 较 为优 化 , 外界环 境 获取 足够 的负熵 流 ,中医高 等 教育 的 混乱 度 从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医 学 *医 学 教 育 研 究
21 0 2年 7月
以保 持 中医高 等教育 的稳 定 、有 序发 展 。具 体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方 面 。

基层人民银行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及思考——以人行哈尔滨中心支行为例

基层人民银行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及思考——以人行哈尔滨中心支行为例

OBSERVATIO N&R EFLECTION基层人EUR行国际化金融人才RM五建坦冥践及思考—KIA行唱尔滨中心支行为«1■董宇平/文鼻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基层人民银行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对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的分析,提出基层人民银行在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厂卜J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屮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国际化战略。

中央银行在推动这些国际化战略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基层人民银行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测分析,有效履行人民银行的各项职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基层人民银行的干部职工除了要掌握相关业务技能外,还必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金融事务。

因此,基层人民银行的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也成了必然要求。

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为加强基层人民银行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人行哈尔滨中心支行积极探索选才、育才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掌握最新金融理论业务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金融事务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央行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为有效履行基层人民银行职责提供较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精准选才,构建国际化金融人才“蓄水池”一是积极招录外语专业人才。

中俄两国经济金融合作日益深化,相互依赖性逐渐增强,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在对俄经贸合作方面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

为进一步加强对俄外汇管理和跨境贸易工作,哈尔滨中心支行积极向总行建议加大对俄金融人才的引进力度,在行员招录考试中专门设置俄语专业,并增加66OBSERVATIO N&REFLECTION口语考试环节。

2009年以来,共招录俄语专业行员6人,均被分配至外汇管理和跨境业务岗位,实现了人才引进与区域特色的高度契合。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价值共创与治理--以科技园区为例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价值共创与治理--以科技园区为例
高等院校在协同创新链中同样担当重要角色。 大学拥有专家教授、 丰富的科学技术文献及现代 的科研实验设备等资源, 这些资源可为科技型中 小企业创新提供创新支持与服务。 大学培养的毕 业生也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技术、 管理 等人才, 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弥补科技型中小 企业人才不足的短板。 此外, 大学还可以通过技 术转让等方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
收稿日期: 2020-12-01 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 协同创新视角下河南省科技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治理框架研 究》 (202400410099) 。 作者简介: 孙卫东 (1953—) , 男, 山东滕州人,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创新与可持 续发展、 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主体创新层的横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竞争 者与合作者 ( 相关企业) 构成的创新网络, 为克 服资源有限的短板, 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需要借助 合作企业, 如配套设备与服务供应商、 服务外包 商等合作者的力量, 通过技术、 设备、 资金等互 补性资源 整 合 及 外 部 知 识 的 获 取 实 现 创 新 联 动。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占有相同生态位、 市场、 生产 相同产品与替代品及争夺相同创新资源的企业形 成竞争, 这种竞争会成为其不断创新的动力, 有 时面对需解决的共性难题时, 也会演化为抱团创 新的合作伙伴。
1. 生产者 由主体创新层和协同创新层组成, 充当着生 产者的角色, 是创新成果的产出者。
图 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主体创新层包含有科技型中小企业、 上游供 应商、 下游消费者 ( 包括销售商) 共同形成的纵 向创新价值链。 其中, 供应商除为企业提供零部 件和原材料外, 合作中还能为企业提供创新灵感 及技术更迭信息[16] , 反之,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 活动在给供应商带来收益回报的同时, 其知识溢 出也会使供应商得到更多的技术与信息而促进其 不断创新。 客户 ( 包括销售商) 是企业的直接对 接者, 客户的信息反馈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改进产 品、 完善服务与管理等创新的重要来源。 主体创 新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整合与优化资源配置 的基础上聚焦研发与供应链上、 下游企业及客户 密切合作实施全供应链的联动创新。

水下机器人在潜艇附近的附加质量及受力情况研究

水下机器人在潜艇附近的附加质量及受力情况研究
第 39 卷 第 5A 期 2017 年 5 月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39, No. 5A May , 2017
水下机器人在潜艇附近的附加质量及受力情况研究
张翠英,骆素培,王国菊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土木系,河北 沧州 061001)
摘 要 : 军用舰艇为了提高探测效率和侦察精度,往往需要配置功能各异的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隐蔽性
析,必须要借助流体力学的理论。 本文主要利用了流体力学的无界流体运动受力分 析、四边形单元的速度诱导公式、积分诱导公式和 Hess-Smith 方法等,对水下机器人的水动力特性进行 分析。潜艇和水下机器人的工况为典型的无界流场, 受 力 物 体 在 无 界 流 场 中 会 在 其 表 面 产 生 流 场 源 汇 [1], 求解源汇的强度对水下机器人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 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求解的结果可以计算水下机器人 的诱导速度和附加质量。 Hess-Smith 水动力求解方法是 20 世纪 80 年代逐渐 成熟的方法,被逐渐应用于水下设备和水下系统的流 体动力学分析。 Hess-Smith 方法的求解基础为流场的 源汇和分布偶极 [2] ,也可以称之为奇点分布法。 HessSmith 方法常用于计算水下规则物体的力学特性,如球
由于坐标系 O − X ′ Y ′ Z ′定位于水下机器人上, 2 标 系共有 12 个自由度 [3]。图 1 所示为潜艇和水下机器人 的 12 个自由度广义坐标图。
2
潜艇和水下机器人运动分析
潜艇和水下机器人在同一个无界流场中,为了探
图 1 水下机器人与潜艇的 12 自由度坐标系 Fig. 1 12 degree of freedom coordinate system for underwater robot and submarine

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研究

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研究

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研究海洋经济是指依托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

随着各国对海洋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海洋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然而,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也面临着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挑战和需求。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中的作用在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确保这些人才能够被有效地吸引、培养和激励的关键。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海洋产业人才的招聘、培训、激励、评价等方面,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提高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中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和升级。

首先,需要培养具备海洋产业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包括海洋工程技术人才、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才、海洋环境保护人才等。

其次,需要培养海洋产业的管理人才,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此外,还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的人才,以推动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人才培养的路径与举措为满足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人才需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培养路径与举措。

首先,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海洋专业人才培养的联合培养机制。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其次,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

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海洋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

通过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可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

四、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在海洋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人才培养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海洋科学类专业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海洋科学类专业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

21,。

“”,,“”,“,”[1-2]。

,,。

,,,、,。

,、,。

、,。

(),。

、、。

,,,[3-4]。

,,。

,,。

,,、。

,。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010*********);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海洋科学(570320016);广东海洋大学2020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580320039)。

作者简介:谢辉(1987.01—),男,讲师,目前主要从事海洋地质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大陆边缘构造与盆地分析。

*通信作者:侯庆华(1979.04—),女,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海洋化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海洋微生物生态学。

海洋科学类专业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谢辉侯庆华*石红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摘要】目前我国海洋高层次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供给相对不足,特别是复合型、技能型海洋人才严重缺乏。

如何提高海洋科学类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东海洋大学通过持续推进“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技术实践教学湛江海洋环境监测站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和共享实习基地和学校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及师资资源,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完善实践教学条件、规范实习基地管理、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改革,打造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提高了我校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还促进了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达成了我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建共赢。

【关键词】海洋科学类;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与实践;海洋强国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19.023. All Rights Reserved.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实践教学基地基本情况简介“”。

思政教育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

思政教育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

思政教育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交互主体性特征,即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二分向主体际性转向、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人与人的直接互动向人与机的间接互动转向、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时空向度由实时同步向实时同步与延时异步相融合转向;二是教育内容传播的技术性特征,即教育内容传播时效由单向滞后性向多向即时性转向、教育内容传播形式由单一媒体形态向多媒体形态转向、教育内容传播范围由相对封闭的小众向整体开放的大众转向;三是教育环境的耗散结构特征,即教育环境是开放的、非平衡的、非线性的;四是教育方法的连续统特征,即教育方法的存在原理是现实性与虚拟性的连续统、教育方法的运用理路是上教育与下教育的连续统、教育方法的作用机理是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的连续统。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快速延展了的世界,全新的理念以及大学生不断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便捷化的思维方式和简易化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有效的应对之策,有时处于“失语”状态。

这突出表现为“海量共享”特性解构“一元话语权”、“全天候即时互动”特性凸显传统手段乏力、“个性鲜活”特性挑战“论道”方式、“百家争鸣”特性更显“红色领袖”匮乏、“碎片化”特性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方式更新。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互联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新媒体的交互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新媒体的大众化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驾驭新媒体时代的“游戏规则”,从统筹工作机制、提升络媒介素养、形成上引导与下教育相互配合机制等方面提升管理新媒体的工作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维系社会生存、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社会化需要的实践教育活动,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

一方面,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离开文化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最重要的载体及特定的支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

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三题

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三题

现代大学教育 2019年第2期管理经略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WTB12;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世界一流学科成长机理研究”,项目编号:XJK08AGD011。

收稿日期:2018-12-25作者简介:庞青山(1966-),女,湖南宁乡人,教育学博士,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李望梅(1994-),女,湖北荆州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蓝清华(1994-),女,湖南常德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黄健柏(1954-),男,湖南临武人,管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产业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长沙,410083。

Email:pangqs799@126 com。

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三题庞青山 李望梅 蓝清华 黄健柏摘 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引擎,理清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些问题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一流大学运用大师成就大学、师资管理观念匹配办学理念、用一流人才吸引一流的人等观念构建师资队伍结构;在将学术型博士作为基本入职条件的基础上,注重博士学位的“含金量”,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比例合理,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为占比较少的教师服务;一流大学的师资招聘具有复杂、公开、程序化的特点,教师考核体现大学共治原则,重视校外中立第三方,多层面协同促进教师发展。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师资管理理念;师资结构;师资引留;教师发展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9)02-0080-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队伍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流动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日益同全球统一的师资人才大市场联系在一起,师资队伍建设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机遇与挑战。

多维需求背景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多维需求背景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多维需求背景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探索作者:邓锐吴铁成宋志杰骆婉珍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09期摘要: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部署下,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等工作变得日益迫切。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关键是培养海洋人才,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中海洋意识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综合体系不够等抑制人才培养的问题,期望通过思政建设、条件保障以及打造综合多个学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学习力、思考力和行动力的高端人才。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资源;海洋工程与技术;涉海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9-0005-05Abstract: Under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building a maritime power,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rgent to develop the maritime economy, protect the marine ecosystem, and safeguard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key to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a maritime power lies in cultivating maritime talents. To address issues such as insufficient maritime awareness, weak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adequate comprehensive systems in the current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vid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system to nurture high-end talents with strong learning, thinking, and action capabilities.Keywords: maritime power; maritim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rine resources; marin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ultivation of talent in maritime affairs基金項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流场特性的水上飞机滑行状态绕流场解耦-耦合模拟方法研究”(52171330)、“近冰面航行条件下冰-水耦合作用对极区AUV水动力性能影响机理研究”(52101379)、“科考船艏部伴流特性及其流致声散射体输运机理研究”(52101380);2023年中山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类项目子项目“高性能舰船水动力性能要领及设计(线下课程)”(76170-12220011);中山大学研究生综合培养费“2023年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资助经费”(76170-11230014);2022年中山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类项目子项目“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示范课程)”(教务〔2022〕91号)第一作者简介:邓锐(1981-),男,汉族,安徽芜湖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耗 散 结构 理 论 视 角 下大 中型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研 究
苏 屹
( 哈尔滨工程大 学经济管理学院 , 黑 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0 1 )
摘要: 应 用耗 散 结 构 理 论 对 大 中型 企 业 技 术创 新 问 题 进 行 研 究 ,在 指 出布 鲁 塞 尔模 型 转 译 中 存 在 问题 的 基 础 上 , 对 需要 研 究 的 具 体 问题 进 行 布 鲁 塞 尔模 型 的 转 译 。 同 时 ,对 布 鲁 塞 尔模 型进 行 了推 导 和 求 解 ,结 合 我 国 2 0 0 8 年各 地 区大 中型 企 业 的 相 关统 计 数 据 进 行 实 证 研 究 。 通 过 我 国 3 O个 省 市 地 区 大 中型 企 业 的 实 证 研 究 发 现 ,一 方
关键词 : 耗 散 结 构 ;协 同学 ;布 鲁 塞 尔模 型 ; 大 中 型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系统
中图分类号 : F 2 7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6 0 6 2 ( 2 0 1 3 ) 0 2 - 0 1 0 7 - 0 8
O 引 言

Vo 1 . 2 7, No . 2





2 0 1 3年 第 2期
J o u r n a l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E n g i n e e r i n g Ma n a g e m e n t
当中 , 构 建 了大 学 一 产业 一 政 府 技 术 创 新 系 统 形 成 耗 散 结 构 的 四 种 机 制 。 在 已有 研 究 中 , 大部 分 学 者 是 应 用 耗 散 结 构 理 论 对 技 术 创新 系 统 进 行 定 性 分 析 , 这 些 分 析 还 不 够 深 入 和 细

[分享]海表里研究

[分享]海表里研究

国内外研究国外2.1.1培训理论研究国外学者对企业培训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较有影响的观点主要为:“培训与发展”理论。

1961年,麦格希与赛耶(w.McGehee&P.W.Thayer)出版了《企业与工业中的培训》一书,提出了将三种分析泫应用于企业选拔合格人员、编制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计划等。

所谓三种分析法即组织分析、任务或经营分析和人员分析。

组织分析强调对整个组织与组织目标、资源与资源的分配等方面的分析:任务分析,其目的是决定工作运行过程的活动以及完成任务的工作条件:人员分析则是明确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及培训的内容。

戈德斯坦(I.L.GoldSt ein)于1974年出版了《培训:计划发展与评估》一书,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需要的评估,以及什么样的模式可以用来获得培i)ii系统中的信息等问题。

1989年戈德斯坦主编了《组织中的培训与发展》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工业和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与管理、培训与发展的研究结果,阐明了培训的发展、应用、评估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集体培训”理论。

1990年弗农·汉弗莱(VernOn Humphrey)在《培训与发展季刊》上发表了题为“全组织的培训”的论文,提出从整个组织考虑“集体培训”的理论。

他认为一个单位或一个组织应该从整个单位或组织去考虑培训计划。

汉弗莱从组织的角度分析培ViI,他认为任何组织都有六个组成部分。

即组织目标、机构、人员、设备、程序和资源。

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关键的因素.要使人为组织服务,必u文岗著《鲶中国家族企业开一剂药方》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序(_二)第2贝。

众行管理资讯研发中心编著‘培训为什么》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第6页须进行培训和管理。

“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Schultz)在1961年提出了“人力资本”这个概念,人力资本是需要有意的投资来获得的,它表现为人拥有的有用技能和知识的提高。

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的资本,例如高于货币资金投入和传统的缺乏充分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的投入。

海洋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海洋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能力的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知识能力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涵盖海洋 科学、海洋工程、海洋生物技术 等领域,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度和
广度。
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实习、科研等方式,加 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
开设创新性实验和科研项目,鼓励 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培养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
海洋类复合型人才培 养模式
汇报人: 2023-11-17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海洋类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海洋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海洋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具备海洋领域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Hale Waihona Puke 海洋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 式具有显…
通过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和综 合能力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 应海洋产业的发展需求,为我 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 持。
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是关 键
构建涵盖海洋科学、环境科学 、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等多个 领域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 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能力和 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 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 需要。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跨学科性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强调 学生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多学科交叉领 域的问题。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转型的关系研究

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转型的关系研究

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转型的关系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洋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在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人才培养对于海洋经济转型的意义。

首先,海洋人才培养是实现海洋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

海洋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包括海洋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各个层面的专业人才。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海洋经济的转型需求。

例如,培养专业的海洋工程师,可以推动海洋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培养海洋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则可以推动海洋科学领域的发展,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海洋人才培养需要与海洋经济转型的需求相结合。

海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同领域的需求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海洋人才培养时,应根据海洋经济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应的人才。

例如,在海洋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培养旅游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人才。

而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中,则需要培养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

只有将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

再次,海洋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创新能力和跨学科合作。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共同协作,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的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海洋经济转型的需求。

最后,海洋人才培养需要与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

在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产学研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使海洋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

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前沿

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前沿
1. 企业战略管理基本问题研究 企业战略管理是着重从总经理的角度,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涉及企业使命与目标的确立,选择企业的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设计并构建企业的竞争方针与政策,选择企业的规模和多角化程度;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及政策。 科学问题: 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研究 企业战略管理的动力机制研究 企业战略风险管理 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战略选择研究 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匹配研究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匹配研究
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在学科发展中,如果缺少科研项目,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就难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累积,其学科也缺少了显著的标志。
02
(二)学科建设
(二)学科建设
4.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 一般学科梯队中要确定一位在本学科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方向,要有一位学术带头人,而且还要有1-2位在本学科方向上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授、副教授为学科骨干。 (2)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是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带领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 “211工程”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增强科技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
各院、系、研究所不能追求小而全。如果将有限的资金分散,必然造成设备重复,利用率低,无法集中购置重大设备,导致基地条件水平不高。学校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一定要为重点学科服务。
1
2
3
4
5
要注意大学环境的建设,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开通校际学术交流渠道,并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队伍建设要与学科建设相适应。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作者:卢美圆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6年第10期[摘要]文章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工具,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引起系统演变的动力因子,指出随机涨落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本动力,并以协同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关键词]耗散结构产教融合动力因子机制[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熵理论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GL201509,项目主持人:卢美圆)和2015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市场化改革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GDJY-2015-B-b40,项目主持人:卢美圆)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0-0011-04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观点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主要包括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三方主体,由办学资源、生产技术、教育理念、企业需求、体制机制等不同要素组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同时,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受到复杂的内部条件和多变的外部环境影响。

远离平衡态、开放性、非线性因素是系统形成和演化的条件,随机涨落是形成新的稳定耗散结构的动力源。

因此,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结构,促进系统有序发展,必须建立有利于耗散结构形成的产教融合动力机制。

一、耗散结构理论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一)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是由物理化学家普里高津提出的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该理论分析了系统熵变及无序向有序演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问题。

耗散结构理论指出,当开放的系统处于远离平衡区域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内部某个控制参数阀值演化到一个临界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从原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新的有序、稳定的耗散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报告 ZONGSHUBAOGAO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潜水专业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研究 ResearchonInternationalizationTalentsunderthe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
于志刚1,刘春梅2 YuZhigang1,LiuChunmei2
本科生在以 100%、91.2%和 100%的比例分别获得 CMAS一 星以及二星教练证书(国际奥委会唯一认可证书)和社会体育 指导员(潜 水)证 书。由 于 国 外 潜 水 就 业 市 场 发 展 的 比 较 成 熟,一些潜水方向学生毕业后需要到国外实习和工作,其中 12 名学生实现海外市场就业。基于潜水人才专业的特殊性,潜水 人才的培养需要能够依照国外的风俗习惯,能适应在国外工作 学习,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同时 基于国际学术的前沿,提高综合能力 ,培养多种维度的国际综 合能力。早在 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相世界,随着时代 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再次引起高度关注。目前我国高 校“双一流”建设给大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理清了新 的思路,也提出了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为我国潜水人才国际 化培养指明了方向,为培养潜水人才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 的路径选择。
亚洲潜水学院在亚洲潜水联合会支持下,由广东省属院 校岭南师范学院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所下属的湛江潜水学校联 合创办。于 2016年在岭南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是世界首 创的休闲潜水人才本科学历层次的教育,立足于休闲潜水方 向,以培养潜水人才为主,将逐步扩 展 到 其 它 潜 水 等 领 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 出要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以 及通晓国际规则又能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具有国际竞争的国际 化人才 [2],至 2017年 6月,亚洲潜水学院首届 57名潜水方向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遵 循国际要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亚洲潜水学院潜水人才培养为个案, 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自组织系统下潜水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四个基本条件,分析系统的开放 性、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有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涨落现象,以期对我国潜水人才培养的 改革与创新提供新思路,对发展和完善我国潜水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潜水人才;耗散结构理论:国际化能力 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andculturaldiversity,internationalizationof highereducationisthegeneraltrend.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traininternationalcompetitivetalentsin accordancewithinternationalrequirementsinteachingcontentsandmethods.Takingthedivingacademytraining talentinAsiaasacase,from theperspectiveofthetheoryofdissipativestructure,thispaperanalyzesthefour basicconditionsofself-organizeddivingtalentinternationalizationabilitycultivation,illustratestheopennessand farfromequilibriumstateofthesystem,andthenon-linearinteractionandfluctuationphenomenonamongsub- systems.TheaimistoprovidenewideasthereformandinnovationofChina'sdivingtalenttrainingandoffersome enlighteningsignificancetothedevelopmentandimprovementoftheinternationalabilitytrainingofthediving talentsinChina. Keywords:highereducation;divingtalents;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internationalizationability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8)09-0153-2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8.09.066
第一作者简介:于志刚(1976-),男,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前言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所谓“精英的
教育”向“大众的教育”的飞跃式发展。国务院 2015年印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要 求加快在我国建设成一批世界级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学科。预 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1]。 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加强国际交流与 合作,培养具有全球意识,本专业素质较强且具有国际竞争能 力的综合型人才方面。当前对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的研究理 论常见,而对于我国潜水人才国际化能力的研究却相对少见。 基于潜水人才海外实习与毕业去海外就职的特殊性,针对这一 情况,结合耗散结构理论进行研究,耗散结构理论源自物理学 科,该理论应用于我国潜水人才培养还是首次,以亚洲潜水学 院为案例,为探究我国潜水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提供崭新的理 论方法视角。 1 亚洲潜水学院基本的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