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阴阳偏盛的治则

合集下载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以五脏为中心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等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因此,“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实质上即是“证异治异”、“证同治同”,亦是辨证论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一)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学说,即是通过分析相关事物的阴阳相对属性,以及某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和把握自然界错综复杂变化的本质原因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规律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阴阳属性可以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二是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三是比较对象不同,即比较的对象发生改变,其阴阳属性亦可以发生改变。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精选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精选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精选试题(含答案解析)A1型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50道题。

1、属于阴的五味是()A:酸、苦、咸B:辛、苦、咸C:辛、甘、淡D:甘、淡、涩E:甘、苦、淡正确答案:A解析:阴—酸、苦、咸;阳—辛、甘、淡。

2、下列哪项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A:损其有余B:补其不足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调整阴阳正确答案:E解析: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为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正治反治、治标治本、调理精气血津液及三因制宜等。

3、适用于阴偏衰的治疗方法是()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阴中求阳D:阳病治阳E:阴病治阴正确答案:A解析: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

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法当滋阴制阳,《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法当扶阳抑阴,《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4、“寒者热之”适用于下述的病证是()A:阳偏盛B:阳偏衰C:阴偏盛D:阴偏衰E:阴阳两虚正确答案:C解析: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

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

5、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正确答案:B解析: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膈上属阳,而心属火,位南方,通于夏,属阳中之阳的太阳;肺属金,位西方,通于秋,属阳中之阴的少阴。

肝、脾、肾居膈下属阴,而肝属木,位东方,通于春,属阴中之阳的少阳;肾属水,位北方,通于冬,属阴中之阴的太阴;脾属土,居中央,主四时,属阴中之至阴。

6、下列选项可用阴阳相互转化解释的是()A:寒极生热B:阴损及阳C:寒者热之D:阴病治阳E:阴中求阳正确答案:A解析: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阴阳转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渐变,如一年四季的温热寒凉变化;二是突变,如气候出现剧烈的寒热变化。

中医职业助理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中医职业助理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中医职业助理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A、陈皮、碧玉散B、青蒿、黄芩C、猪苓、枳实D、枳壳、赤茯苓E、竹茹、半夏正确答案:C2、溃疡性结肠炎腹痛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多位于左下腹B、有疼痛一便意一排便一缓解的规律C、发生结肠扩张时出现持续性腹痛D、多伴有腹部压痛E、见于以上所有正确答案:E3、下列各项,与瘰疬的病因病机无关的是A、脾失健运B、肾阴亏虚C、心阳不足D、肺阴不足E、肝气郁结正确答案:C4、下列错误的说法为A、金为木之所胜B、水为金之子C、金为水之母D、木为水之子E、土为水之所不胜正确答案:A5、尤善治风湿痹证属下部寒湿者的药物是A、乌梢蛇B、独活C、伸筋草D、海风藤E、威灵仙正确答案:B6、足太阴脾经在胸部循行距前正中线旁开多少寸A、6寸B、5寸C、4寸D、3寸E、2寸正确答案:A7、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骨节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其证候是A、表寒B、表虚C、虚寒D、表热E、里寒正确答案:A8、眶上神经痛取攒竹穴的刺法为A、向内平刺B、直刺C、向上斜刺D、向下斜刺E、向外平刺正确答案:E9、患者,女,36岁,已婚。

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月经淋沥不断,经血色淡,舌淡无苔,脉沉细无力。

其病机是A、气血两虚B、脾不统血C、脾肾阳虚D、脾肺气虚E、肝血不足正确答案:B10、患儿,6岁。

泄泻1天,泻下稀薄如水注,粪色深黄臭秽,夹有少量黏液。

腹部时感疼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吐,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

其证候是A、伤食泻B、风寒泻C、脾虚泻D、湿热泻E、脾肾阳虚泻正确答案:D11、主要治疗心、胸、胃、神志病证的经脉是A、手厥阴心包经B、手太阴肺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阴脾经E、手少阴心经正确答案:A12、具有清利头目功效的药物是A、柴胡B、白芷C、葛根D、蔓荆子E、升麻正确答案:D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过敏因素B、感染因素C、气候因素D、遗传因素E、长期吸烟正确答案:E14、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者宜选用A、僵蚕B、蜈蚣C、地龙D、全蝎E、天麻正确答案:C15、患者突然昏倒仆地,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吐涎沫,不久渐醒,醒后疲乏无力,舌苔白腻,脉弦滑。

阴阳偏盛的医案

阴阳偏盛的医案

阴阳偏盛的医案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体内的阴阳失衡,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的基石,而阴阳偏盛则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阴阳偏盛的医案。

1. 湿热偏盛
患者:男性,27岁,体重偏重,常有口干、口臭、盗汗等症状。

诊断:湿热偏盛,脾胃功能失调。

治疗:从饮食调理入手,少食油腻、辛辣、甜食等易上火之物,多吃清淡、健脾胃的食物。

同时,搭配中药清热解毒、健脾祛湿的方剂,如苦参汤、六味地黄汤等,加速体内湿热的排出。

2. 阳盛阴虚
患者:女性,31岁,常感口干、口渴、心烦等症状。

诊断:阳盛阴虚,肾阴不足。

治疗:建议患者少食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清淡、滋阴润燥的食物。

同时,加强肾脏保养,如早睡早起、按摩肾区、避免熬夜等。

中药方面,可选用六君子汤、四物汤等滋阴补肾的方剂。

3. 气虚血瘀
患者:女性,45岁,常感乏力、头晕、月经不调等症状。

诊断:气虚血瘀,肝脾不调。

治疗:建议患者多做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加身体的气血循环。

饮食方面,多食用能增加气血的食物,如山药、红枣等。

中药方面,可选用当归四逆散、柴胡桂枝汤等补气活血的方剂。

以上仅是阴阳偏盛的医案中的一部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该从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入手,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远离各种疾病的困扰。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模考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模考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模考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单选题]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E.人体是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中医学整体观念是包括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面。

2.“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 [单选题] *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阴阳的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

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

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最适于治疗的是()? [单选题] *A.阴盛则寒之证B.阴虚则热之证(正确答案)C.阴盛伤阳之证D.阴损及阳之证E.阳损及阴之证答案解析:阴偏衰导致的虚热证,采用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4.最易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单选题] *A.阳偏胜(正确答案)B.阳偏衰C.阴偏胜D.阴偏衰E.阴胜阳病答案解析:阴阳偏盛:包括阴偏盛和阳偏盛,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阳盛则热,出现实热证。

5.下列关于五行生克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木为土之所胜B.木为水之子(正确答案)C.火为土之子D.水为火之所胜E.金为木之所胜答案解析:相克顺序:木→土→水→火→金→木(间隔的为相克关系)相克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胜所不胜关系)。

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木为土之所不胜,木为水之子,火为木之子,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不胜。

6.五行制化的含义是()? [单选题] *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相生相克(正确答案)D.相乘相侮E.乘侮制化答案解析:五行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

中药综合必考点

中药综合必考点

必考考点:病、证、症的区别根据上述方法,可以轻松判断以下名词为证名六淫邪气:湿热,暑湿,热淋,风寒犯肺,肺热咳嗽等气血、津液、阴阳:肝(气)郁,瘀血,津液亏虚,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等 脏器不和:肝胃不和、脾胃不和、心肾不交等四、肝病辩证1、肝气郁结证辨证要点: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胀痛兼证:妇女则有月经不调,痛经,乳房发胀等症。

2、肝胆湿热证辩证要点:胸胁闷痛,黄疸,阴部瘙痒,带下黄臭,小便短赤,苔黄腻。

3、寒滞肝脉证辩证要点:肝经循行部位的牵引冷痛,以少腹牵引阴部坠胀冷痛多见。

4、肝火上炎证辨证要点: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胁痛目涩兼证:火热亢盛证(身热口渴,尿黄,口苦)5、肝阳上亢证辨证要点:头重脚轻,腰膝酸软;头痛耳鸣,面赤烦躁,两目干涩。

6、肝风内动证(1)肝阳化风证:除共有症状,伴阴虚表现(腰膝酸软,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2)血虚生风证:除共有症状,伴血虚表现(如面色无华,爪甲淡白等)(3)热极生风证:除共有症状,伴火热表现(如发热,面红目赤,口苦咽干)五、肾病辩证1、肾阳虚证主症:腰膝冷痛,夜尿多,性功能减退。

兼症:阳虚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2、肾阴虚证主症: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兼症:阴虚证(五心烦热,失眠盗汗)3、肾气不固证主症:滑精早泄、尿后余沥、小便频数而清4、肾不纳气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自汗,四肢不温。

第三章内科辩证论治一、感冒1、风寒感冒【主症】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兼症】无汗头痛,鼻流清涕,痰液稀白【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主症】恶寒发热(身热较著,微恶风)【兼症】头胀痛,咽痛咽红,汗出口渴,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方药】银翘散4、体虚感冒【主症】恶寒发热【兼症】神疲气短,体倦乏力,脉虚无力等【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二、咳嗽1、风寒犯肺【主症】咳嗽声重,痰稀而色白【兼症】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治法】疏散风寒,宣肺解表【方药】杏苏散2、风热犯肺【主症】咳嗽气粗,痰黄而黏稠【兼症】风热表证(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咽痛)【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桑菊饮3、燥邪伤肺【主症】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兼症】干燥证(口唇鼻咽干燥,舌红少津)【治法】辛凉清润4、痰热犯肺【主症】咳嗽气粗,痰多黄稠【兼症】痰热证(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方药】清热化痰汤5、肺肾阴虚【主症】干咳少痰,或咳中带血,午后咳甚【兼症】阴虚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方药】百合固金汤三、喘证1、风寒闭肺【主症】喘咳,呼吸急促,胸闷【兼症】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痰稀色白)【治法】宣肺散寒【方药】麻黄汤2、痰热郁肺【主症】咳喘气逆【兼症】痰饮证(胸胀痛,痰多黄稠,苔黄腻)【兼症】里热证(身热,渴喜冷饮)【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药】桑白皮汤3、肾不纳气【主症】呼吸表浅,动则加重,呼多吸少【兼症】肾阳虚(咳甚小便失禁,形寒肢冷)【治法】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四、胸痹1、气虚血淤【主症】胸痛隐隐,遇劳则发【兼症】气虚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治法】益气活血【方药】补阳还五汤2、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3、痰瘀痹阻【主症】胸闷痛如窒,痛有定处【兼症】痰湿内停证(如纳呆痰多,舌苔浊腻)【治法】豁痰化瘀【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4、寒凝心脉【主症】胸痛彻背,遇寒痛甚【兼症】阳虚证(形寒肢冷,胸闷气短)【方药】乌头赤石脂丸5、气阴两虚【主症】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兼症】心气虚证(如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兼症】心阴虚证(如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方药】生脉散6、心肾阳虚【主症】心悸而痛,胸闷,甚则痛彻心背【兼症】肾阳虚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兼症】心阳虚证(面色苍白,唇甲淡暗)【方药】附子汤合右归饮五、不寐1、心火炽盛【主症】不寐心烦【兼症】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方药】导赤散2、肝气郁结【主症】不寐随情志变化加重【兼症】情志抑郁,胁肋胀痛,善太息【方药】柴胡疏肝散3、阴血亏虚【主症】不寐【兼症】心血亏虚证(如心悸,健忘)【兼症】肾阴虚(腰膝酸软,盗汗,五心烦热)【方药】天王补心丹(就是补心的阴血)六、胃痛1、寒凝气滞【主症】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兼症】寒证(如畏寒,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治法】温胃散寒,和胃止痛【方药】良附丸2、饮食停滞【主症】胃痛胀满,胀满拒按【兼症】嗳腐恶食或呕吐,苔厚腻【治法】导滞和胃【方药】保和丸3、肝胃不和【主症】胃脘胀痛,痛连胁肋,生气时痛甚,嗳气后痛减。

中医基础理论试的题目及答案详解详解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的题目及答案详解详解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A.隋唐时期B.金元时期C.明清时期D.战国至秦汉时期E.春秋战国时期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E.张元素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 )A.心B.脾C.肝D.肾E.肺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五行制化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A.胆B.胃C.三焦D.脾E.脑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A.鼻B.耳C.口D.舌E.目7.“罢极之本”是指(A)A.肝B.肾C.脾D.胆E.心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A.肝与肺B.心与肺C.脾与肺D.肾与肺E.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A.元气B.心气C.宗气D.营气E.卫气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 )A.宗气虚B.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E.肺气虚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 )A.正经B.经别C.经筋D.别络E.奇经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A.拇指端B.食指端C.中指端D.小指端E.无名指端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A.偏阴质B.偏阳质C.痰湿质D.阴阳平和质E.气虚质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A.风邪B.火邪C.暑邪D.燥邪E.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怒则气上B.思则气缓C.悲则气消D.惊则气乱E.劳则气耗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A.正气不足B.邪气侵袭C.正邪相争D.体质虚弱E.气候异常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盛转阳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 )A.脾肾B.肺肾C.心肺D.脾肺E.心肾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A.阴偏盛B.阳偏盛C.阴偏衰D.阳偏衰E.阳胜则阴病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阴阳偏盛的医案

阴阳偏盛的医案

阴阳偏盛的医案
阴阳偏盛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阴阳两种能量的失衡,其中一种能量过于强盛,而另一种则相对较弱。

这种失衡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在中医治疗中,调整阴阳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个阴阳偏盛的医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患者张某,女性,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头痛、失眠、口干舌燥、心烦易怒等。

经过中医诊断,发现张某属于阴阳偏盛型体质,即阳气过盛,阴气不足。

中医治疗方案如下:
1. 药膳调理
张某每天饮用一些中药汤水,如当归、黄芪、白术、熟地等,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2.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身体的
阴阳平衡。

张某接受了一些针灸治疗,如足三里、太冲、百会等穴位。

3. 调整生活习惯
张某的生活习惯也需要进行调整,如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多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饮食上也需要注意,避免过
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某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头痛、失眠等
问题都得到了缓解。

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生活习惯需要进行调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总的来说,阴阳偏盛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需要通过中医治疗
来进行调整。

对于患者来说,也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以保持身
体的健康。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阴阳偏盛的病机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阴阳偏盛的病机

阴阳偏盛指病邪侵袭⼈体,导致机体阴阳双⽅某⼀⽅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盛则实”的实证。

在性质上必从其类,即阳邪侵袭⼈体可形成机体阳⽓偏胜;阴邪侵袭⼈体,可形成机体阴⽓偏胜。

其病机特点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病机发展趋势是“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可见实寒、实热之证。

1.阳偏胜 概念:即阳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种阳⽓病理性亢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病证。

形成:多由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阴邪,但从阳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或因⽓滞、⾎瘀、⾷积等郁⽽化热所致。

表现:阳⽓的病理性亢盛,以热、动、燥为特点,故阳盛易出现化热、化⽕病理变化,常表现为实性、热性病证,可见壮热,烦渴,⾯红⽬⾚,尿黄便⼲,苔黄,脉数等症。

阳盛则耗阴,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体阴⽓和阴津,故在出现热象之同时,还可见⼝渴溲少、⼤便⼲燥等阴津不⾜症状,久之亦可转化为实热伤阴病证或虚热证。

2.阴偏胜 概念:即阴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种阴⽓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或减退,热量耗伤过多,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盛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阳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病证。

形成: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冷,寒邪中阻,遏抑阳⽓温煦⽓化;或素体阳虚,温化作⽤不⾜,寒湿内聚等所致。

表现:阴⽓的病理性亢盛,以寒、静、湿为特点,故阴盛病机常出现阴寒内盛,⾎脉凝涩,以及痰湿、⽔饮贮留等病理变化,常表现为实性、寒性病证。

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腹冷痛,泄泻,⽔肿,痰液清冷,⾆淡⽽润,脉迟等症。

阴盛则损阳,实寒病证久则必损阳⽓,故在出现寒象的同时,常可伴见阳⽓不⾜,机体⽣理功能减退,阳热不⾜等阳虚见症,如⾯⽩、溲清、便溏等症,形成实寒兼阳虚证。

若阳⽓损伤过甚,病可由实转虚,发展成为虚寒证。

中医助理医师新版考试大纲

中医助理医师新版考试大纲

中医助理医师新版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占?八、、?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症、证、病的概念2、辨证论治的概念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要点: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交感互藏4、阴阳的消长平衡5、阴阳的相互转化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彖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4、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建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髀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3、五脏与五志的关系4、五脏与五液的关系5、五脏的外华6、五脏与五时的关系第六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的生理功能、4大肠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特性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问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1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七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月回要点:1腕的生理功能、2脑与五脏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L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臆经脉的关系、第八单元气、血、津液细目一:气要点:L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二:血要点: 1 -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功能4、血的运行细目三:津液要点:L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功能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血与津液的关系第九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要点: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二经脉要点:L二经脉的走向规律2、二经脉的交接规律3?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冰、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2、别络的概念3、经筋的概念4、皮部的概念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L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祝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风邪的概性质及致病特点念、性质及致病特点4、念寒邪的概性质及致病特点5、暑邪的概性质及致病特点念性质及致病特点8、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房气要1、房气的概念2、房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的基本概念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宜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慨念2、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祝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细目八:结石要点:1、结石的祝念2、结石的致病特点第一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发5、合病与并病6、复发第二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L邪正盛衰与虚实变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 >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气血失常要点:1?气的失常2、血的失常3、失、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要点1、风气内动2、寒从中生3、湿浊内生4、津伤化燥5、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成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第三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与祛邪4、调整阴阳5、调理气血6、三因制宜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第二单元问诊细目一:问寒热要点:L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细目二:问汗要点: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细目三: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2、头痛、胸痛、胁痛、胃皖痛、腹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四:问头身胸腹要点: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目眩的祝念及临床意义细目六: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七: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励腻、口酸、口涩、口苦、口成的临床意义细目八:问二便要点: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要点及临床意义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要点及益床意义第三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细目三:望形态要点:L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2、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摇床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L望头形、囱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目部的脏臆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3、望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4、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五:望皮肤要点:L望角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望疮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六:望捶泄物与分泌物要点:观察痰、涕的临床意义细目七:望小儿指纹要点: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第四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要点:舌与脏腑的关系细目二:望舌质要点:1、舌色变化(淡白、红、绛、紫)的临床意义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功、歪斜、吐弄、短缩)的怖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益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临床意义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第五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意义2、询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3、咳嗽、喘、哮、短冬、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4、呕吐、呃逆、暧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寸口脉与脏膀的关系2、切脉指法3、寸口“三部九候”的概念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彖的特点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细目三:常见病脉常见病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紧、弦、细、微、港、动、疾、结、促、代)的脉象特征及主病第七单元按诊要点: 1、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3、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签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L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婆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占?八、、?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签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占?八、、?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问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与错杂2、证候真候(寒热其假)第九单元病性辨证细目一:辨阴阳虚损证候要点: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婆别要点细目二:气虔类证辨证要点:L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血虚类证辨证要点: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气滞类证辨证要点:L 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五:血病其他证辨证要点:1、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六:气血同病类证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特点细目七:津液类证辨证1、痰证的临床表现2、水停证的临床表现3、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第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签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签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痰、瘀、寒、气四因的比较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比较细目二:肺病辨证要点:L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证的比较3、风热犯肺、脚热炽盛、燥邪犯肺证的辨证要点细目三:脾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牌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细目五:细目六:细目七: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签别要点肝病辨证要点:L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完证的姑床表现、签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肝胆湿热证的辨证要点肾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2、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3、肾病五证的鉴别要点腑病辨证要点:1、胃热炽盛证的临床表现2、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证的临床表现3、肠热腑实、4、肠道湿热、脏腑兼证要点:1、心肾不交、肠道津亏证的临床表现膀胱湿热、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肝胃不和、肝牌不调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肝火犯肺、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细目一:四气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 %的确定2、四气的作用细目二:五味要点: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细目五:毒性要点: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一:中药配伍的意义要点:配伍的意义细目二:配伍内容要点: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八反”、“九畏”的内容细目二:妊娠用药禁忌要点: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及分类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L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2、有毒药、竣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洋化、冲履等)第五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1、 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2、 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香萧、羌活、白芷、细芋、羊夷3、 下列药物的功效:生姜、藁本、苍耳子4、 下列药物的用法:麻黄、香希、荆芥、细辛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细辛、苍耳子细目 三:发散风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薄荷、婵蜕、柴胡、葛根 2、下列药物的功 主治病证:牛劳于、桑叶、菊花3、 下列药物的功 效: ..... 蔓荆子、升麻4、 下列药物的用 法: 薄荷、葛根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劳子第六单元清热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清热泻火药要点:1、 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膏、知母、梅子2、 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芦根、天花粉、夏枯草3、 下列药物的功效:淡竹叶、决明子4、 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石膏细目三:清热燥湿药要 项细占?八、、?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黄苓、黄连、黄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胆草、苦参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参细目四:清热解毒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金银花、连翘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青叶、青黛、贯众、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3、下列药物的功效:穿心莲、紫花地丁、土茯苓、山豆根、马齿竟、鸦胆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青黛、贯众、鸦胆子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穿心莲、鸦胆子细目五:清热凉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第七单元第八单元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赤芍3、下列药物的功效:紫草细目/、、:清虚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地骨皮2、下列药物的功效:白祗、银柴胡、胡黄连泻下药细目概述要点: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攻下药要占?八、、?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芒硝3、下列药物的功效:番泻叶、芦荟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细目三:润下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细目四:峻下逐水药要点:L下列药物的功效:甘遂、牵牛子、巴豆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牵牛子、巴豆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牵牛子、巴豆祛风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祛风寒湿药要点:L下列药物的性能、2、下列药物的功效、3、下列药物的用法:细目三:祛风湿热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2、下列药物的功效、3、下列药物的功效:4、下列药物的用法: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2、下列药物的功效、功效、应用:独活、薪蛇、木瓜主治病证:威灵仙、川乌薪蛇、威灵仙、川乌功效、应用:秦芜主治病证:防己■基草防己、■备草功效、应用:桑寄生主治病证:五加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狗眷第九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着香、苍术、厚木、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砂仁、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佩兰4、下列药物的用法:砂仁、豆蔻第单元利水渗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利水消肿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茯苓、惹枝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猪苓、泽泻3、下列药物的用法:意鼓仁细目三:利呆通淋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车前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滑石3、下列药物的功效:海金沙、石韦、革?4、下列药物的用法:车前子、滑石、海金沙细目四:利湿退黄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茵陈、金钱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虎杖第一单元温里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小茴香3、下列药物的功效:丁香、高良姜、花椒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附子、肉桂、吴茱英、花椒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附子、肉桂、丁香第二单元理气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建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L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陈皮、枳实、香附、菠白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青皮、木香、川楝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沉香、乌药、佛手、柿蒂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楝子第三单元消食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楂、莱腋子、鸡内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神曲、麦芽3、下列药物的用法:鸡内金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麦芽、莱腋子第四单元驱虫药细目一:概述要点: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槟榔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使君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苦楝皮、雷丸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第五单元止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凉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小蓟、地榆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细目三:化瘀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三七、茜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蒲黄3、下列药物的用法:三七、蒲黄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三七、蒲黄细目四:收敛止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白及2、下列药物的功效:仙鹤草、血余炭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及细目五:温经止血药要点:下列药物性能、功效、应用:艾叶第六单元活血祛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活血祛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活血止痛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萼、延胡索、郁金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姜黄、乳香3、下列药物的用法:是胡索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郁金、乳香细目三:活血调经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丹参、红花、益母草、牛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桃仁、鸡血藤3、下列药物的用法:牛膝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丹参细目四:活血疗伤药要占?八、、?1、下列药物的功效:土鳖虫、马钱子、骨碎补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马钱子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马钱子细目五:破血消■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莪术、水蛭第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化寒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半夏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天南星、旋覆花3、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芥子、白前4、下列药物的用法:半夏、天南星、白芥子、衰覆花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细目三:清化热痰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贝母、浙贝母、瓜萎、,吉梗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竹茹3、下列药物的功效:夭竺黄、前胡、海藻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贝母、浙贝母、瓜萎、海藻细目四:止咳平喘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苦杏仁、百部、季芽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苏子、桑白皮3、下列药物的功效:紫荒、款冬花、枇杷叶、白果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杏仁、白果第八单元安神药细目一:祝述要点: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重镇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磁石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骨3、下列药物的功效:朱砂、琥珀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朱砂、龙骨、琥珀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朱砂细目三:养心安神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酸枣仁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柏子仁、远志3、下列药物的功效:合欢皮第九单元平肝息风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平抑肝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牡蛎、代赭石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石决明3、下列药物的功效:珍珠母、刺糅慕4、下列药物的用法:石决明、牡蛎、代赭石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代赭石细目三:息风止痉药要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地龙、全蝎、僵蚕3、下列药物的功效:娱蚣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拎羊角、牛黄、钩藤、全蝎、蝶蚣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黄第二单元开窍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麝香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冰片、石莒蒲3、下列药物的功效:苏合香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辱香、冰片、苏合香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爵香、冰片第二一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补气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人参、黄茂、白术、甘草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西洋参、党参、山药3、下列药物的功效:太子参、白扁豆、大枣、蜂蜜4、下列药物的用法:人参、西洋参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人参、白术、甘草细目三:补阳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鹿茸、杜仲、续断、菟丝子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淫羊卷、巴戟天、补骨脂3、下列药物的功效:肉欢暮、益智仁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鹿茸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鹿茸细目四:补血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鸟2、下列药物的用法:阿胶3、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芍细目五:补阴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百合、夭冬、石斛、玉竹、枸杞子3、下列药物的功效:黄精、女贞子4、下列药物的用法:龟甲、鳖甲第二二单元收涩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固表止汗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麻黄根、浮小麦细目三:敛肺涩肠药要点: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五味子、鸟梅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诃子、肉豆蔻3、下列药物的功效:赤石脂4、下列药物的用法:诃子细目四:固精缩尿止带药要点:L 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茱英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桑螺蜻、海螺蜻、莲子、关实3、下列药物的功效:金樱子、梧皮第二三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琉黄、蛇床了方剂学第一单元总论要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及常用治法2、方剂的组成3、方剂的变化4、常用剂型及其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要点: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2、麻黄汤、桂枝汤、小有龙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败毒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主要配伍意义。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51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51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5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选择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述经脉的循行过程中,哪组经脉经过气街______∙ A.足少阴与足太阳∙ B.手少阳与足少阳∙ C.手阳明与足阳明∙ D.足厥阴与足太阳∙ E.足阳明与足少阳(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经脉的循行过程中,经过气街的是足阳明与足少阳。

2.与痰饮形成关系不密切的脏腑是______∙ A.肾∙ B.三焦∙ C.脾∙ D.心∙ E.肺(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与痰饮形成关系不密切的脏腑是心。

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输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的道路。

3.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______∙ A.邪气亢盛∙ B.脏腑功能亢盛∙ C.气血瘀滞∙ D.水液停积∙ E.痰浊壅阻(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实的病机变化最根本的方面是邪气亢盛。

4.阴阳不能相维系,可出现______∙ A.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B.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D.阴虚阳亢,阳虚阴盛∙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阴盛格阳、阳盛格阴是阴阳格拒引起的寒热真假变化,原理是阴阳不能相维系。

5.在血的生成中起主要作用的两脏是______∙ A.心、肺∙ B.肺、脾∙ C.肝、脾∙ D.肾、脾∙ E.心、脾(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在血的生成中起主要作用的两脏是肺、脾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液的生成过程又要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

故B为正确答案。

6.寒邪致病,症见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______∙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E.寒邪入里,直中三阴(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寒邪致病,具有收引的特性,寒则气收收引是指寒邪侵犯人体可引起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出现肢体屈仲不利、无汗、发热、脉紧等现象。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5)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5)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A.水地说B.五材说C.元气说D.五方说E.人体之精说2.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

此因:A 恐则气下B 悲则气消C 惊则气乱D 喜则气缓E 怒则气上3.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C 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E 以上都不是。

4.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A朱丹溪 B吴鞠通 C吴又可 D刘完素 E薛生白5.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A营气 B卫气C宗气 D元气 E谷气6.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A汗B尿 C粪D呕吐物 E呼气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 D阳中之阴 E阳中之阳8.“肝火犯肺”是属于: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D相侮 E母病及子9.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1A心神不足 B髓海空虚 C肝失疏泄 D肝升太过 E神不守舍10.肾在液为:A涎 B唾 C尿 D泪 E涕11.“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肝阳亢 B肾阴虚而相火动 C肾阴虚而心火旺D心阴虚而心阳亢 E以上均不是12.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A皮肤 B孔窍C肌肉D关节 E血脉13.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A 风邪B 暑邪C 燥邪D 火邪E 寒邪14.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1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实寒证B.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16.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木克土B.火生土C.金生水D.金克木E.水克木17.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A心 B肝 C 脾 D肺 E肾18.“一源三歧”的三条经脉是:A冲、任、带 B任、督、带 C冲、任、督 D督、冲、带E督、冲、跷19.少阳经在头部经过的部位是:A头后部 B侧头部 C头顶部 D前额部 E全头部20.脾之华在:2A毛 B唇 C发 D 面 E爪21.“血之府”是指:A心 B肝C脉D冲脉E任脉22.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E心与肾23.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A脾 B小肠C胃D大肠 E三焦24.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A饮食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疫疠25.“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标E以上均不是26.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A 肾B肝 C肺 D心 E脾27.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A贲门 B阑门 C魄门 D幽门 E吸门28.《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关”是:A肾B脾C肺 D膀胱E三焦29.“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A虚中夹实B真虚假实 C真实假虚 D虚实夹杂 E虚证30.“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A反治 B正治 C治标 D标本兼顾 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最佳答案)1.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 E张从正32.“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A生化作用 B滋润作用 C承载作用 D收敛作用 E受纳作用3.根据《素问·五运行大论》观点,五行中某一行之气太过,则:A制其所胜B侮所不胜 C已所不胜轻则侮之 D五行相克E已所不胜侮而乘之4.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A.补其不足B.损其有余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E.损者益之5.过劳包括:A 劳力过度B 劳神过度C 房劳过度D 安逸过度E 饮酒过度6.胆又称为:A 中精之府B 孤府C 清净之府D 中正之官E 元神之府7.营气的生理功能:A化生血液 B调控体温 C温煦脏腑 D抗御外邪 E营养全身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A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B直接影响内脏 C发为情志病证D影响脏腑气机 E七情变化影响病情9.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主动 B收引 C凝滞 D重浊 E为阴邪,易伤阳气10.气虚可进一步导致:A 血虚B 血瘀C 出血D 水停E 津泄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滋水涵木法的适应证是()(2)湿邪为病,多为()(3)“筋之余”是()(4)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5)虚证的概念是()(6)阴阳偏衰最为根本的脏腑是()(7)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的因素是是()(8)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9)其华在唇的脏是()(10)侵犯人体,阻滞经络,引发关节疼痛重着邪气是()(11)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12)导致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13)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韵情志因素是()(14)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15)“气之本”是()(16)下列选项致病多为徐发者()(17)手太阳经分布在()(18)金水相生法的适应证是()(19)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病机是()(20)属于“五行相乘”的脏腑传变是()(21)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22)脾开窍于()(23)正治指的是()(24)下列选项,属于阳的是()(25)中医学整体防治观的具体体现为()(26)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27)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28)季节中属于五行之“土”的是()(29)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是()(30)阴寒内盛而出现热象者,其病变多为()(31)手太阴肺经与他经相交的处所是()(32)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功能的()(33)精气概念源自于()(34)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亏的是()(35)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36)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是()(37)称为“血海”的经脉是()(38)下列选项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能是()(39)“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适用于()(40)金是水的()(41)饮在皮肤的是()(42)六淫邪气中,最易伤津的是()(43)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44)常为外邪致病先导的是()(45)肾的“外华”是()(46)维持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47)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48)遗留某些后遗症的机制是()(49)与肾主水液有关的是()(50)阴盛格阳的证候是()(51)异病同治之“同”,是指()(52)下列选项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是()(53)“先天之本”是()(54)导致实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今(55)“主津”的腑是()(56)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称为()(57)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腑是()(58)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59)阳偏衰,表现为主的两脏是()(60)五行中,“木”的“母”行是()(61)中医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是()(62)风邪伤人,病位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是()(63)“飞门”是()(64)决定证候病理本质的因素是()(65)“受盛之官”是()(66)自汗、多尿表现为气之功能减退的是()(67)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是()(68)暑邪伤人出现气短乏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69)具有“化物”功能的腑是()(70)主泌别清浊的是()(71)具有先后天关系的两脏是()(72)长夏的五行属性是()(7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于()(74)主升清的脏是()(75)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两脏是()(76)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77)肝病胁痛,黄疸,久治不愈,渐成“疲积”,属于()(78)宗气的分布是()(79)属于“阴中之阳”的是()(80)胸中之气是()(81)常引起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等症的邪气是()(82)亡阴迅速导致亡阳的主要病机是()(83)六淫是指()(84)阳盛格阴的证候是()(85)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的情志异常()(86)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称为()(87)下列选项属五行之“金”的是()(88)最易伤肺的邪气是()(89)能够促进脾胃运化的脏是()(90)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91)与手厥阴相表里的经脉是()(92)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病的机是()(93)气的升发太过或和降不及,称之为()(94)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95)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96)五脏阴阳的根本是()(97)木是金的()(98)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99)肺开窍于()(100)机体感受邪气,迅速发病,属于()(101)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102)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103)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104)按五行生克关系,肺的所不胜之脏是()(105)小肠的功能是()(106)血虚的病变多见的两脏是()(107)过怒常可影响的脏腑功能是()(108)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109)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110)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111)具有主一身之气功能的是()(112)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113)“阴胜则阳病”所说明的阴阳之间关系是()(114)中医学“证”的概念是()(115)《内经》提出,对腹胀闭应选用的治疗原则是()(116)下焦的功能特点是()(117)“阴盛者胜之以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118)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119)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是()(120)久卧则()(121)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122)五行中“木”的特性是()(123)藏象的基本涵义是()(124)主通降的腑是()(125)塞因塞用适用于()(126)“气之主”指的脏是()(127)属于正治的是()(128)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法则属于()(129)反治法是()<ahref="javascript:;"></a>(130)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131)下列选项属实证临床表现的是()(132)“户门”是()(133)津与血同源于()(134)属于反治的是()(135)五脏分阴阳,肝的阴阳属性是()(136)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含义是()(137)躯干部手三阳经经分布在()(138)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139)“阴中求阳”说明的阴阳关系是()(140)主纳气的脏是()(141)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E. 脏腑之气(142)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143)风邪的致病特点是()(144)“寒者热之”适用于()(145)“心在志”为()(146)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147)化生“天癸”的物质基础是()(148)泌别清浊是()(149)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150)疠气致病,多属于()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调整阴阳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调整阴阳

所谓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采取损其有余,补其不⾜的⽅法,使阴阳恢复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临床应⽤包括损其有余和补其不⾜两个⽅⾯。

(⼀)损其有余
损其有余,⼜称损其偏盛,是指阴或阳其中⼀⽅偏盛有余的病证,应当⽤“实则泻之”的⽅法来治疗。

1.损其阳盛适⽤于“阳盛则热”的实热证,应⽤清泻热邪,“治热以寒”的⽅法治疗,即“热者寒之”。

2.损其阴盛适⽤于“阴盛则寒”的实寒证,应⽤温散寒邪,“治寒以热”,的⽅法治疗,即“寒者热之”。

(⼆)补其不⾜
补其不⾜是指对于阴阳偏衰的病证,采⽤“虚则补之”的⽅法予以治疗。

针对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之分,其治当有滋阴、补阳、阴阳双补之别。

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适于阴虚之证,阴病治阳适⽤于阳虚之候。

“阴虚则热”的虚热证,采⽤“阳病治阴”的⽅法,滋阴以制阳亢,即“壮⽔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采⽤“阴病治阳”的⽅法,扶阳以抑阴,即“益⽕之源,以消阴翳”。

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以平为期。

2.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根据阴阳互根互⽤的理论,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阳中求阴”。

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阴中求阳”。

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化⽆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泉源不竭”。

故临床上治疗⾎虚证时,在补⾎剂中常佐以补⽓药;治疗⽓虚证时,在补⽓剂中也常佐以补⾎药。

3.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的,所以阴损可及阳,阳损可及阴,从⽽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治疗时当阴阳双补。

阴阳偏盛偏衰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偏衰的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代表着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种相对和统一的力量。

阴阳偏盛偏衰是中医诊断时常见的情况,治疗原则则是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阴阳偏盛偏衰的治疗原则,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治疗方法。

首先,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平衡。

我们知道,阴阳是互相依赖、制约和转化的,当阴阳偏盛时,需要通过相应的方法来调整。

如果是阳气偏盛,常表现为口渴、目赤、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此时可采用清热燥湿的方法来平衡阴阳,例如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适量运动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等。

如果是阴气偏盛,多见于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干、咽痛、面红耳赤等,此时可以通过滋阴降火的方法来平衡阴阳,如适当补充营养,保持心情愉快等。

其次,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补益阴阳。

当阴阳偏衰时,需要补充相应的阴阳来恢复平衡。

如果是阳气偏衰,常表现为畏寒、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此时可以通过补益阳气的方法来恢复阴阳平衡,如适当饮食保暖,多参加户外活动等。

如果是阴气偏衰,多见于阴虚阳亢的症状,如心悸、口干、失眠等,此时可以通过滋养阴液的方法来恢复阴阳平衡,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等。

再次,阴阳偏盛偏衰的治疗原则是综合调理。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强调平衡和调和。

因此,在治疗阴阳偏盛偏衰时,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例如,可以结合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以达到平衡阴阳的效果。

此外,心理调节也是治疗阴阳偏盛偏衰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持积极的心态,减轻压力,有助于促进阴阳平衡的恢复。

总之,阴阳偏盛偏衰是中医常见的诊断,治疗的原则是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补充或调整相应的阴阳。

同时,综合调理和心理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手段来促进阴阳平衡的恢复。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理解和应用中医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8个知识点,中医必记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8个知识点,中医必记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8个知识点,中医必记邪正盛衰、阴阳失调8个知识点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基础内容,同时对于从事中医工作的人来讲,也是需要掌握的,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用!【考频指数】★★★★★【考点精讲】1.《素问·至真要大论》总结归纳了脏腑病机和六气病机,被后世称为“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暓瘛,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指以邪气亢盛为主,而正气未衰。

虚,指正气虚损为主,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

(2)虚实错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

(3)虚实真假: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羸状”;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

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3.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去正虚;邪盛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

4.阴阳偏胜,指人体在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中,阴或阳一方病理性亢盛的病变,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

(1)阳偏胜: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变。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2)阴偏胜: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变。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5.阴阳偏衰,指人体在疾病过程中,阴或阳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

(1)阳偏衰: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2)阴偏衰: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2024年助理医师之中医助理医师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助理医师之中医助理医师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助理医师之中医助理医师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200题)1、治疗风热头痛,应首选方剂是()。

A.芎芷石膏汤B.天麻钩藤饮C.大补元煎D.龙胆泻肝汤E.半夏白术天麻汤【答案】 A2、患者患肉瘿,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手部震颤。

其证候是A.气滞痰凝证B.冲任失调证C.肝肾不足证D.气阴两虚证E.肝郁气滞证【答案】 D3、患儿风热郁肺,发热咽痛,伴有惊哭夜啼,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A.石膏B.黄连C.全蝎D.蝉蜕E.防风【答案】 D4、患者腰膝痠软,耳鸣头昏,小便频数而清,尿后余沥不尽,夜尿频多,舌淡,脉弱。

其证候A.肾阳虚损B.肾气不固C.肾精亏虚D.肾阴虚亏E.肝肾阴虚【答案】 B5、下列关于疥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传染性极强,夏季多见B. 好发于头面部、头发和掌跖部C. 皮损处有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D. 患者常有奇痒,遇冷会加重E. 刮取皮损部位,不能找到疥螨或虫卵【答案】 C6、患者,女,35岁。

带下量多,色黄而稠,少腹隐痛,阴部瘙痒,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首选A.清热泻火药B.清热凉血药C.清热燥湿药D.清热解毒药E.利水渗湿药【答案】 C7、下列各项,不属亚急性重型肝炎并发症的是A.脑水肿B.消化道出血C.血糖增高D.电解质紊乱E.严重感染【答案】 C8、下列哪项不是内伤头痛的特点A.疼痛较轻B.病势悠悠C.痛无休止D.遇劳加重E.起病缓慢【答案】 C9、脾在窍为A. 目B. 舌C. 口D. 鼻E. 耳【答案】 C10、易袭阴位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火邪D.湿邪E.燥邪【答案】 D11、感冒的主要病机是A.肺气失宣B.肺失肃降C.卫表失和D.营卫不和E.肺虚不固【答案】 C12、某女,18岁,经期正常。

经期下腹部疼痛剧烈,经色紫黑,有血块,经前伴乳房疼痛。

舌有瘀斑,脉细弦。

治疗应取,A.三阴交、中极、次髂、太冲B.三阴交、归来、次髂、地机C.三阴交、中极、次髂、内关D.三阴交、气海、太溪、肝俞E.三阴交、气海、脾俞、胃俞【答案】 A13、感冒风寒束表证的代表方宜首选A. 荆防败毒散B. 银翘散C. 新加香薷饮D. 参苏饮E. 加减葳蕤汤【答案】 A14、既治食积腹痛,又治疝气痛的药物是A.麦芽B.谷芽C.神曲D.山楂E.鸡内金【答案】 D15、体现公正原则的是A.对有危险或伤害的诊治措施,通过评价,选择利益大于危险或利益大于伤害的行动B.将有关的类似个案以同样的准则加以处理,而将不同的个案以不同的准则加以处理C.人在患病后,有权选择愿意接受或拒绝医生制定的诊治方案D.杜绝对病人的有益伤害E.医生在诊断时考虑病人的各方面因素【答案】 B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苏子降气汤组成药物的是A.生姜、苏叶B.杏仁、白前C.前胡、甘草D.半夏、厚朴E.当归、肉桂【答案】 B17、矿石贝壳药的煎法是一般需A.武火急煎B.武火久煎C.文火久煎D.文火略煎E.另煎兑入【答案】 C18、某患者下痢赤白粘冻,腹痛,里急后重,伴有发热恶寒,头身重痛,宜选用A.藿香正气散B.活人败毒散C.白头翁汤D.芍药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 B19、患者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腹胀纳少,神疲畏寒,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故治疗时采用“泻其有余”(实者泻之)的原则。

凡阴盛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盛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此外,临床上还必须根据病程的长短,注意其有无相应的或阴或阳的损伤情况。

因为阴盛可以导致阳气损伤(阴长阳消),阳盛可以导致阴液耗损(阳长阴消)。

如果阴或阳偏盛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造成明显的虚损时,只需采用单纯的“泻其有余”治则即可;若其相对的一方已有明显的偏衰时,则当兼顾其虚弱的一面,即在“泻其有余”的同时,配用“补其不足”(补阳或补阴)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