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死地之争对史学研究的启示

合集下载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影响与启示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影响与启示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影响与启示明朝末期,由于自然灾害和国内外战争的影响,社会矛盾加剧,民不聊生。

此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

虽然这次起义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启示却深远而广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影响和启示。

一、富人思想的崩溃明朝末期,士大夫阶层开始化妆,追求花花世界,避忌实干。

这种富人思想的崩溃,使得他们放弃了旧有的宗教信仰和社会责任,远离国家和人民的生死状况。

这种富人思想的崩溃,成为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直接引爆点。

起义军通过“取富分财”来扩大自己的规模,富翁成为他们的主要袭击目标。

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引发了富人思想的重新反思。

在此后的几代人中,以德治国才被重新提起,而这种治国理念的重新兴起,为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化解农民问题的方式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爆发,也为后来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条持续讨论农民问题的方式。

明朝崩溃之后,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必须采取新的政策来安抚农民,避免类似的起义再次发生。

清朝政府实行的“八旗驻军制度”和“土地公有制”,是化解农民问题的突破口之一。

三、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也意味着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在清朝统治下,中国的基本国策变为封建专制的政治形态,这种形态对中国文化和社会造成了长期的阻碍。

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从传统文化和制度走向西方化,在世界上扮演了新的角色。

同时,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也意味着中国民间革命的尝试失败。

这种失败一直影响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而辛亥革命的成功,才为中国的全面崛起提供了契机和基础。

四、对当代存在的启示当代中国存在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城乡差距、贫富分化以及社会不公等等。

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不可忽视社会压力,必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农村中出现了问题,不应该过分寄予希望或者是过于缓慢地处理。

相反,它们应该尽早得到解决,以避免社会动荡和动乱,进一步保证社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李自成》是一本描写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一生的小说。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有了对历史和人性更深刻的认识。

一、对历史的认识书中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治斗争描绘了明朝末年社会的动荡和腐败,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的国家和民众的生活。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是灿烂辉煌的,但也是曲折波折、酸甜苦辣的。

在书中,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政权,建立了大西国政权。

他带领农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中国历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这本书也揭示了明朝末年封建专制和官僚腐败的丑陋面貌,这样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二、对人性的认识书中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李自成,他铁骨铮铮、执着坚定,带领广大百姓奋斗不息,最终取得了反抗封建统治的胜利。

但是,他在做出这些奋斗的抉择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比如,他的妻儿和英勇的战士都在斗争中失去了生命。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深入地理解人性的本质。

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李自成是一个领袖,他的能力和勇气很高,但同时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和缺点。

他有着执着的信念和崇高的目标,但他也会陷入自我陶醉、轻信他人的局限中。

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也更加懂得了如何正确地看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

三、对现实的启示《李自成》是一本让人深度思考的书。

它提供了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对人性的理解,对现实的启示。

对待现实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去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把握真实情况,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也需要坚持正义,坚定自己的信念。

总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了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又从中领取到对待人生的指引。

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这些知识和启示会给我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成长。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是我国明朝末期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其一系列的反抗行
动揭开了明朝灭亡的序幕。

通过对他的了解,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农
民起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首先,李自成所代表的农民起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他们被剥削和压迫,生活异常困苦,深受摧残。

而这些都是由于封建
政权的统治造成的。

因此,李自成的起义可以看作是对封建统治的一
次反击,是农民自身维护权利和解决问题的尝试。

其次,李自成的起义不仅具有革命性,而且给我们的革命道路带
来了很多启示。

例如,他提出:“争天下者其实众居一方”,强调了
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性。

他还注意到要赢得群众支持,并不断寻求外援。

他的军队前后多次变化,但是始终坚持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他在政
治上的优点。

最后,我觉得李自成虽然没有真正实现他的抱负,但他的一生却
证明了农民起义是可以推翻黑暗的封建统治。

而他为中国历史留下的
印迹也是深远的:他的事迹激励了后来的许多革命者,在对抗外来侵
略和封建统治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而言之,李自成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不是静止的,经历过的
所有历程都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
断前进。

农民起义的精神是我们要继承的,以此为动力,我们就可以
在追求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路上,在艰难困苦的历程中向前迈进,不畏任何艰险和挑战。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李自成》是一部以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作者是史铁生。

小说通过李自成这位历史人物的生活经历,描绘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激烈的斗争场景,展现了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和心路历程。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小说中对明朝末年的历史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明朝末年,天灾频发,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农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受尽压迫和剥削,生活艰难。

小说中生动地描绘了农民们的生活状况,让人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难和痛苦。

同时,小说还描绘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让人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小说中对李自成这位历史人物的塑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李自成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农民领袖,他在压迫和剥削下,带领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明朝统治。

小说中生动地描绘了李自成的成长经历和领袖风采,让人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李自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坚韧不拔和不畏强敌的精神令人钦佩,同时也让人对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小说中对人性的描写令人深思。

在小说中,李自成和其他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奋起抗争,表现出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和选择让人深受触动。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小说通过对人性的描写,让人对历史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综上所述,读完《李自成》,我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通过对明末农民起义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的善良与坚韧。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让人印象深刻,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思考的好书,我会将它珍藏在心中,不断回味和思考。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李自成》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为主角的历史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戴锦华。

这部小说通过对李自成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坎坷命运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斗争。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对李自成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小说中对李自成的塑造非常成功。

在小说中,李自成被描绘成一个勇敢、果断、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领袖。

他在遭受种种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始终不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信仰,最终带领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北京,建立了大西国。

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伟大领袖的力量。

其次,小说中对明末清初社会风貌和政治斗争的描写也非常生动。

作者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和腐败,让我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小说中对政治斗争的描写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尔虞我诈。

这让我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李自成在小说中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信仰,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总的来说,《李自成》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通过对李自成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坎坷命运和对国家的忠诚,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斗争。

读完这部小说,我对李自成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小说,感受其中的力量和魅力。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李自成的历史小说,深受触动。

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他的传奇一生,更着重描绘了他作为一个领袖的品质和决策。

在读后感中,我想分享一些我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本书中,李自成被描绘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他出身农民,却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直觉。

他觉察到了民众的痛苦和愤怒,并且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心声。

他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使得他能够在艰难的时期谋求国家解放,这一点令我钦佩。

李自成的坚毅意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他在反抗明朝统治的斗争中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从未放弃过他的目标。

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带领他的队伍前进,同时也同时自我反思和改进。

这种坚持和决心是他成功的关键,也是我在获得自己目标时需要学习的品质。

另外,李自成的智慧和灵活性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他在战略和战术上总是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他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在新的挑战中运用自己的经验。

这种灵活性使他能够迅速适应不同的情境,并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希望能够像李自成一样保持冷静和灵活,在面对困难时有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我还被李自成对待团队的方式所震撼。

尽管他的部下来自不同的出身背景,但他能够团结他们,建立起紧密配合的工作关系。

他懂得在需要时给予他人自由和机会来发挥他们的才能,同时也能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在战斗中相互依赖,达到了共同的目标。

这种团队精神是我认为每个领导者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关于李自成的历史小说,我对这位伟大的领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赞赏。

他的智慧、坚毅、灵活性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都是我认为一个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

我相信这些品质对于我自己的发展和未来的成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并深入体会李自成的故事,我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发挥出这些品质,并为我所追求的目标持续努力。

李自成历史中的反思与启示读后感

李自成历史中的反思与启示读后感

李自成历史中的反思与启示读后感李自成,中国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导人,他的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

他曾在明朝灭亡后建立大西明,并尝试恢复封建制度。

然而,他的统治并不长久,最终被清朝所取代。

对于李自成历史中的反思与启示,我产生了一些深刻的思考。

首先,李自成的起义是农民大规模反抗封建统治的产物。

在明末农民生活困苦、压迫严重的背景下,他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这反映出农民在封建社会中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和压迫。

李自成的起义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和不稳定,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思考。

其次,李自成在建立大西明后试图恢复封建制度,这一举动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他的统治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真正的改变和福祉,反而加重了社会混乱和不稳定。

这表明恢复封建制度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矛盾的激化。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寻找更加合理和公平的社会制度。

李自成的失败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首先,历史的变革需要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起义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体系。

李自成试图恢复封建制度,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最终导致统治的失败。

反思李自成的历史,我们需要明确社会的改革目标,并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

其次,领导者的才干和品德至关重要。

李自成虽然有领导力,但在政治智慧、军事指挥以及治国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缺陷。

而领导者的能力和品德往往决定了统治的稳定和长久性。

历史中的成功和失败教训告诉我们,在选择领导者时需要注重他们的能力和品德。

最后,历史的反思与启示需要结合现实与未来。

李自成的历史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弊端,但并不能简单否定封建制度的一切。

我们应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

总之,对李自成历史中的反思与启示,我们应该从农民起义带来的社会问题、恢复封建制度的失败、历史变革和领导者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这些反思与启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认清现实,并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李自成》 读后感

《李自成》 读后感

《李自成》读后感
我在读完《李自成》这本书之后,深深地感觉到这个人物的不凡。

这个曾经被视作小说人物的历史人物,最终崛起为大清朝的缔造者,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本书令我深受启发,让我更加了解了李自成的生平和思想。

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磨难,却始终秉持着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将这份热爱转化为为国家和人民的奋斗。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是因为他拥有强烈的信念和理想。

虽然他曾受挫折和打击,但他仍努力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并最终实现了他的目标。

此外,这本书也给予了我许多关于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启示。

在李自成的领导下,他的部队获得了胜利,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夺取全国政权的反抗势力。

这需要领袖和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紧密团结。

总的来说,阅读《李自成》让我更加了解中国历史的底蕴和精髓,同时也让我对人类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历史和人文研究的读者们。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所感_读后感_模板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所感_读后感_模板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所感_读后感_模板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所感磁涧小学叶托蕾李自成率领农民进行起义,成为农民英雄,在夺取北京城后,眼看天下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不料在山海关一战中败给了吴三桂和满清联军,从此一蹶不振,走上了灭亡之路。

李自成的功败垂成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而他的失败也揭开了满清统治中国的一页。

大家对李自成的失败原因众说纷纭,各方面的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释。

大部分人都认为,过去在历史上对李自成一直有着一种定论,那就是此人是个流寇,进了北京城后,此人贪图享受,军纪政纪败坏,所以最后失败。

我以为很有道理。

由于李自成出身贫苦,知道百姓的贫苦,在长期征战中,他提出了“剿兵安民”的口号。

并且提出“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女者如淫我母”,严肃军纪,并且下令“三年不征,一民不杀”。

因此受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拥护。

所以李自成的军队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再加上百姓拥护,得以迅速的扩张发展,最终成为推翻明王朝的主力。

在战争中,李自成逐渐改变了流动作战的战略,改为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终于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笔者认为军纪不正,腐败涣散,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败军亡国。

就是军纪败坏,也许这个过程短了一些。

从实战的情况看,说李自成军军纪废弛,战斗力降低虽然有点夸张。

淡无可否认所军纪废弛,战斗力降低之说最起码能说是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民族团结读书笔记(一)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新疆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上对国、下对家。

需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藏区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

初中生读后感李自成引发我对历史的思考

初中生读后感李自成引发我对历史的思考

初中生读后感李自成引发我对历史的思考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在明朝末年起义,推翻了明朝统治,建立了大顺政权。

这段历史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所提及,但是直到我读完一本关于李自成的传记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他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也对历史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读完这本李自成的传记,我对他的印象完全改变了。

以前,我只知道他是一个造反的将领,但是这本传记揭示了他更多的一面。

李自成出身农民家庭,他聪明才智过人,从小就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然而,在那个时代,农民的身份注定了他们的命运往往被束缚在贫困和无望之中。

这样的环境让李自成养成了一种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也为他后来起义奠定了基础。

李自成的起义是被历史所铭记的。

他带领着一支庞大的农民军队,不仅仅与明朝政府作战,还要面对其他起义军队的竞争。

然而,他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一次又一次地打败了强大的敌人,最终成功推翻了明朝统治。

然而,李自成在建立大顺政权后的统治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

他的治国策略和施政手段往往过于草率和残酷。

李自成并没有真正理解如何处理一个庞大帝国的事务。

因此,大顺政权很快就陷入了内乱和混乱之中。

最终,清朝的势力逐渐壮大,最终推翻了大顺政权,恢复了中国的统一。

通过阅读关于李自成的传记,我深刻理解到历史是复杂而多维的。

一个人、一个事件的影响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李自成虽然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但他的起义却为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起义鼓舞了广大农民的斗志,也引发了其他类似起义的活动。

通过这次起义,人们看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性,也看到了反抗暴政的希望。

读完这本传记,我对历史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我对历史只是机械地学习和背诵,但现在我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

历史不仅是一段段过去的时光,更是我们认识世界和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通过阅读李自成的传记,我意识到了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李自成的死

对于李自成的死

对于李自成的死,长期以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通山战死说‛,说李自成兵败南下至湖北通山九宫山,走投无路被当地游民武装杀害;一种是‚夹山禅隐说‛,说李自成兵败南下到湖南石门夹山,遁入山门削发为僧并在此坐化升天。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前一种说法具有权威性,其依据不仅是官方文档和史书早有定论,而且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专家也一致认同。

于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和李自成的传记、小说以及影视戏剧中,一律沿用此说。

后一种说法最先来自民间,一度只是被当作传闻甚至笑谈,尽管后来当地学界发拙出一些文物和史料,以证明此说并非子乌虚有,但似乎‚证据不足‛,没有引起重视和采纳。

不过,由于‚通山战死说‛所依据的史料前后矛盾,经不起真正的历史检验,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强烈质疑。

而‚夹山禅隐说‛目前所依据的史料也确实不够充足完整,难以成为不可推翻的定论。

于是新版《辞海》一改过去‚一边倒‛的惯例,在‚李自成‛条目中既维持了‚通山战死说‛的正统说法,又用括号附加了一句‚另传有隐于石门为僧之说‛。

虽然《辞海》把‚夹山禅隐说‛也只是当作‚另说‛,但总算公开承认有此一说。

如此‚两说并存‛,比武断地只承认一说而全盘否定另一说的‚一说独大‛,显然要客观一些。

我是湖北人,我的同窗好友是湖南人,如果按照本位主义来看待李自成的‚死地‛,我们似乎应该‚各就各位‛——各持一说。

因为当今哪个地方有历史名人,哪个地方就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发展旅游经济。

于是一些地方为了争抢历史名人,胡编乱造历史名人的籍贯和生平活动,把历史名人与本地牵强附会地联系在一起。

有的地方实在寻找不到象样的历史名人,就等而下之把历史小说和戏剧中的杜十娘、潘金莲等名妓也当作宝贝,生拉硬扯地将她们占为己有,试图从她们身上开发出新的‚生产力‛。

李自成的‚死地‛——无论是通山还是夹山,如今都成了旅游胜地。

不过我和我的同窗好友对李自成的‚死地‛并没有以利相争,我们认为不管是‚通山战死说‛还是‚夹山禅隐说‛,都要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不能凭个人感情来取舍。

严家炎《李自成》研究 学术史意义 研究结论

严家炎《李自成》研究 学术史意义 研究结论

严家炎《李自成》研究学术史意义研究结论摘要:一、引言二、李自成研究的历史背景1.明末社会矛盾加剧2.李自成起义与明朝灭亡3.清初历史变迁三、严家炎《李自成》的学术价值1.实证主义方法论2.严谨的历史考证3.全面分析李自成起义的原因、过程与结果四、研究结论1.李自成起义的必然性与历史意义2.明末清初社会转型的影响3.历史研究的现实启示正文:一、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末清初的李自成起义无疑是一部引人瞩目的历史剧。

长期以来,许多史学家致力于研究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试图揭示其背后的动因、过程及影响。

严家炎先生的《李自成》研究,以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严谨的考证方法,为李自成研究奠定了新的里程碑。

二、李自成研究的历史背景1.明末社会矛盾加剧明末,我国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官逼民反。

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土地兼并、农民破产等现象层出不穷。

李自成起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2.李自成起义与明朝灭亡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受百姓拥护。

经过一系列战役,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然而,短暂的胜利并未换来长治久安,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导致李自成最终败北。

3.清初历史变迁清初,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深刻变革。

满清政权入主中原,加强对汉族地区的统治。

与此同时,农民战争的影响仍在延续,社会矛盾不断。

三、严家炎《李自成》的学术价值1.实证主义方法论严家炎先生采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对李自成起义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搜集了大量史料,力求客观、真实地还原历史。

2.严谨的历史考证在《李自成》一书中,严家炎对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进行了严谨的考证。

他不仅揭示了李自成起义的必然性,还全面分析了起义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3.全面分析李自成起义的意义严家炎认为,李自成起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它推动了明末清初的社会转型,为封建社会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四、研究结论1.李自成起义的必然性与历史意义李自成起义是明末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有感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有感

读李自成因何失江山有感李自成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他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才智,率领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许多胜利。

但是,在一次重要的战役中,他被清军所败,最终导致了他失去了江山。

那么,李自成为什么会失去江山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李自成本人的能力和战略失误是导致他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李自成有着勇猛果敢的军事才能,但他也有自己的弱点。

比如,当他在战斗中遇到困难时,他往往会情绪化,缺乏冷静思考和理智判断,这导致了他在几次重要的决策中犯了错误。

例如,在攻打北京的时候,他没有对清朝军队的实力和城防作出精准的估计,最终导致他的军队被困在北京城外,陷入了两难境地。

其次,农民起义军的内部矛盾也是导致李自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李自成以农民起义的名义组织了大量人马,但是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经历,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

这些矛盾表现在组织协调、战术命令和军事资源配置等方面。

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李自成无法有效地协调这些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农民起义军的分裂和内部纷争,最终导致了他在面对强敌时无法统一指挥和作出决策。

第三,李自成在政治上的缺乏经验和能力也是导致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尽管李自成在战争中有着出色的表现,但他对政治的理解和运作却相对较弱。

在他统治的短短几年里,他并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和法治框架,也没有实施具有长远影响的经济政策。

结果,他的政权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也没有为后继者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政治和经济资源。

最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也是导致李自成失去江山的因素之一。

在他统治的时期,清朝的实力逐渐壮大,清兵不断前来扫荡,这给李自成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同时,李自成的民粹主义思想也与国内外的政治势力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与清朝和其他政治势力的斗争使得李自成必须面对过于复杂的局面。

最终,他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军事实力来维护权力,但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力不从心。

从李自成的起义看中国历史中的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

从李自成的起义看中国历史中的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

从李自成的起义看中国历史中的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中国历史中的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话题,其中李自成的起义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本文将从李自成的起义出发,探讨中国历史中的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

一、李自成的起义背景李自成的起义发生在明朝晚期,当时明朝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内外困境使得社会各阶层都存在不满和反抗的情绪。

农民作为社会的最底层群体,尤其深受榨取和压迫。

由于赋税重压和地主剥削,农民生活极其艰难,这为农民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二、农民运动的背景与动因农民运动往往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由于农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困境而无法忍受并选择行动。

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农民阶级长期以来备受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形成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同时,国家的统治机构也经历了腐败和政治动荡,导致农民们感到失望和绝望。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促使了农民运动的兴起。

三、李自成起义的影响与意义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和显著维权的意愿,还激发了其他地方的农民运动。

起义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最终失败,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组织、领导和内部矛盾等原因。

然而,尽管起义失败,但它依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农民运动和阶级斗争的推动。

四、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除了明末的农民起义,还有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这些运动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农民权益的争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冲突。

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的发展也受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经济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反抗性和斗争意识。

政治上,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统治方式也是农民斗争的重要动因。

文化上,农民们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也可能影响他们对抗和反叛的态度。

五、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的启示从李自成的起义以及其他农民运动来看,农民运动与阶级斗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自成》研究的现象及其反思

《李自成》研究的现象及其反思

《李自成》研究的现象及其反思摘要:《李自成》问世后,其研究起伏不定,经历了被充分肯定和彻底否定的历史命运,由此形成了当代小说研究史上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这一现象既是时代政治因素对文学批评制约的结果,也是时代转型引发文学观念嬗变以及批评理论运用等因素对历史小说研究内在作用的结果。

对此予以总结和反思,无论对《李自成》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历史小说批评都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自成》;文学观念;批评方法在当代小说研究史上,还没有哪部作品像《李自成》这样,其研究出现了由冷遇到热潮再到相对沉寂和再度兴起的现象。

总结和反思这一现象不仅对推进《李自成》研究大有裨益,而且对历史小说批评也不乏启示和借鉴。

一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旋即在读者中形成一股“阅读热”,并引起最高领导人的关注,然而在评论界却受到了冷遇。

从1963年至“文革”开始前,研究界没有发表一篇研究文章。

“文革”十年中,《李自成》第一卷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

但是,从1974年到1980年,姚雪垠与茅盾先生以总计80余封书信交流探讨《李自成》的创作问题。

[1]截至“文革”结束,两人共有近40余封往来书信,这是特殊年代一种特有的《李自成》研究方式。

《李自成》第二卷(上、中、下三册)和第三卷(上、中、下三册)分别于1976年、1981年出版(第一卷修订本1977年出版),至此《李自成》这一宏大工程已完成2/3的工作。

随着“文革”的结束,从1977年至1982年,短短的几年间,有关《李自成》前三卷研究的专著就有6部之多,数量众多的研究文章更是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甚至还举办过几次大型研讨会,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会,一时掀起了一股颇具规模的‘李自成热’”①,并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自此以后,一直到90年代,《李自成》研究又进入一个相对的沉寂时期。

1985年《中国作家》第1期和1986年《小说》第1期,分别发表了《李自成》第四、第五卷中的精彩片断《巨星陨落》与《崇祯皇帝之死》,1990年第2、3期的《小说》上刊登了《李自成》第五卷中的《李自成进北京》一个单元,评论界一片漠然。

李自成死地、终年问题考

李自成死地、终年问题考

李自成死地、终年问题考
韩长耕;向祥海
【期刊名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1(000)003
【摘要】<正>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究竟死于何时何地?又因何故致死?数百年来,官私史乘、文录、谱牒、方志所记歧互错见,人各异词,莫衷一是,迄无确切定论。

近年石门县成立“李自成调查组”,对有关情况的调查作了大量工作,促使此一工作又有新的进展,其中龚少通、熊越群、杨启乾诸同志的工作尤卓有成绩。

为了弄清和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查检了一些有关历史文献,其中包括已经整理印出的清廷内阁大库档案材料,清顺治朝实录,南明“三朝”(弦光、隆武、
【总页数】14页(P33-46)
【作者】韩长耕;向祥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李自成殉难通山九宫山确实有据——全国研究明清史专家学者集会通山讨论李自成归宿问题 [J], 陈世昭
2.李自成死于通城九宫山再考——兼评“李自成死于通山”说 [J], 通城县李自成墓葬考证小组;
3.李自成死地之争对史学研究的启示 [J], 冯天瑜
4.李自成是禅隐夹山,还是遇害通山──兼谈李自成归宿研究的学风问题 [J], 韩隆福
5.李自成出洮州塞,过雪山,远征河州考——《李自成年谱并考证》摘记之一 [J], 张国光;李悔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自成死地之争对史学研究的启示作者:冯天瑜来源:《江汉论坛》2018年第11期摘要:李自成死于何时何地问题,涉及明清鼎革这一关键历史时段的宏大述事,成为长期论辩的节点,主要对垒意见,一为李自成顺治二年五月于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为乡民截杀;二为李自成在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削发为僧,康熙年间方圆寂。

前说有多重“兄弟证”(来源独立的并列证据)支撑:(一)追击李自成的清朝英王阿济格的奏报;(二)堵截李自成的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的奏报;(三)《通山县志》《九宫山志》等多种地方志的记载;(四)参与杀李的乡民的族谱详记细节。

综观上列来源独立卻内容彼此呼应的史料,可断定李自成于1645年5月底在九宫山毙命。

而后说初源于乾隆年间(距李自成亡故已逾百年)何璘对民间传说的记述,以后又有猜测性演绎,并为小说戏剧采用,近年又有“物件”发掘,被解读为“闯王陵”,经文字学家解析,那是魏晋南北朝即有的道教符篆,与李自成毫无干系。

为什么毫无实证依据的“夹山为僧”说近三十年炒得沸沸扬扬,盖出于强烈的主观诉求:为旅游业争取名人趣事,以招徕游客,所谓“经济需求,学术论证”。

因主观诉求而遮蔽实证考究的又一显例,是2000年日本的藤村新一考古丑闻。

藤村多年造假竟骗过以严谨著称的日本考古界乃至广大民众,乃是因为日本社会被一种强烈的主观诉求所左右:即希望日本历史愈古老愈好,日本文明愈具有本土性愈好,使得藤村通过造假把日本旧石器时代推前几十万年的“新见”得到广泛赞赏,甚至载入历史教科书。

强烈的主观诉求压倒客观的求实探索,必将导致学术偏离轨道。

服膺于实录精神,方为史学正道。

这是前述两例给我们提出的一条不可忘却的教训。

关键词:李自成死于通山说;李自成圆寂于夹山说;藤村新一考古丑闻;实录精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农民战争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学的“五朵金花”之一(另四为“中国古史分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汉民族形成”)。

明末规模最大的李自成起义是农民战争的要例,它从高峰迅速跌落低谷的过程,以及相关联的李自成终局问题,长期吸引人们的眼球,直至1980年代,此题仍属热门(1985年10月在湖北通山举行李自成归宿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科联学者参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作者姚雪垠与会并作长篇发言。

笔者在会上作学术小结。

此会文存,见《李自成殉难于湖北通山史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这不仅是“五朵金花”的余韵流风,还因为,大顺军的尾声、李自成死于何时何地,与明清鼎革这一历史关键环节颇有干系,故为明清史研究者持续关注,这本为史学领域之业务。

而自1980年代蓬勃兴起的旅游业的需求,又与此题发生联系——旅游景区除自然风光外,还亟须以历史名人、古今趣闻逸事招徕游客,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迭次出现各地方政府及文化机构为本地景区“争名人名事”(如诸葛亮隆中在湖北襄阳还是在河南南阳之争、曹操墓真伪之辨,皆属此类),使得一些固有的或新起的史学论争平添了热络的商业诉求驱动,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反过来说:“经济需求,学术论证”。

对于以“实录”为务的史学而言,此为福耶,亦或祸耶?笔者今日议此,其微意在于:透视这类学—商因素交织的论争,探讨史传与稗官小说的区别,考究史学研究在求实与虚拟之间当持何种态度。

这已不限于“五朵金花”式考察的范域。

一、李自成死地诸说回顾明崇祯十七年(甲申年,公元1644年),军力日盛的满洲对垂危的明王朝虎视眈眈,八旗兵逼近长城北沿,待机进攻北京。

与此同时,以灭明为务的李自成(1606—1645)统率的大顺军,正陶醉于在黄河流域取得的一系列军事胜利,对清军压境的态势并未留意,在没有巩固后方的情形下,孤军深入长城南沿,轻松地占领北京(明廷太监打开城门迎入),“十七年忧国如病”的明帝崇祯(1611—1644)自缢于景山。

达到事业顶峰的李自成,以为从此可以“传檄定天下”,于骄傲自满之际,留下一系列政治、军事上的战略策略败笔,如大肆拷掠明廷贵戚和大小官员,激起广存南北的明朝余部和士人的殊死反抗(口号是“忠君灭贼”),其严重的直接后果,是把镇守山海关、掌握两万精锐铁骑的明将吴三桂(1612—1678)推向清方。

得知“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降清,恼怒的李自成仓促亲征山海关,始而轻敌,继而在强劲敌手面前张皇失措,惨败于吴三桂部和多尔袞(1612—1650)指挥的清军。

李部退守永平,再返北京,仅存数千骑。

羽铩而归的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匆匆称帝,旋即以大顺朝皇上之尊放弃北京,一路南撤,虽沿途接纳援军十余万,却被尾追的吴三桂部和八旗军先挫于定州、再败于真定,遂经山西退往唯一的根据地陕西。

清方由和硕豫亲王多铎(1614—1649)部、和硕英亲王阿济格(1605—1651)部在陕西组成箝形攻势,大顺军只得放弃西安和潼关,从蓝田奔商洛,出武关,至内乡、邓州,阿济格统率的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归降清方的尚可喜部紧追不舍。

大顺军南走湖广,抵襄阳后兵分两路:一路高一功、李过部去鄂西,继而南下湘北;一路李自成亲率,向南先占荆州,继领武昌,大举东下,声言攻略南京,然在富池口败于清军,又在九江西边受阻于清军,船舰尽毁,东进已无可能,只得经瑞昌西撤,沿江西西北部的武宁,西遁鄂南幕阜山区,遭遇先期抵达的清军在李家铺伏击,损失惨重,鄂南又有南明隆武帝所属湖广总督何腾蛟部署的军政力量与之对抗,大顺军失去后勤供应,只得沿途抢夺民粮,“鸟惊兽逸,掠食千里”,丧失民心,与当年“迎闯王,不纳粮”,李部受各地民众拥戴的情形大相径庭。

逆境中的大顺军遁入通山县九宫山,试图入湘。

一日,李自成与少数亲随在九宫山牛迹岭观察地形,被当地程九伯为首的乡民武装围杀,时在乙酉年五月初,(清顺治二年五月初,公元1645年5月底)。

以上为笔者综合、提炼各家史籍,对大顺皇帝李自成撤出北京、西安后的行军线路,以及这位“一世之雄”被乡民杀死的时间地点所作的概述。

由于斩杀李自成的既非清军亦非南明军这样的拥有邸报系统的“正规部队”,而是乡间宗族武装在不知对象为何人的情形下所为,乡民除缴获宝剑、马镫、龙袍等物品外,并未取下李自成首级这一确证(俗语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两点当时皆未做到),这给追究李自成死亡确信的清方和南明方留下疑点,加之大顺军余部继续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活动,不断传出飘忽不定的信息,以致清方和南明的邸报虽指认李自成亡故于鄂南山地,却不能作出关于李闯死地的最终断言,以致正史、野史对此情节所载不一,这便为各类民间传说的演绎提供了运作空间,故而有关李自成的终局,三百多年来形成多样说法,略举如次:(1)湖北通城九宫山乡民截杀说。

清初文人吴伟业(即写《圆圆曲》的吴梅村)《绥寇纪略》卷9“通城击”载此说,另有《南明野史》《明亡述略》记此,乾隆间刊行的《明史·李自成传》及道光咸丰间文士夏燮撰《明通鉴》据以载之,长期被视作正史定论,郭沫若1944年撰写的名文《甲申三百年祭》亦持此说。

(2)湖北通山九宫山乡民截杀说。

追击李部的清英王阿济格奏报、堵截李部的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奏报(《逆闯伏诛疏》尤详)述此,文秉的《烈皇小识》及费密的《荒书》据以记载。

《清史稿·阿济格传》记作通山,未言九宫山;《清史稿·尚可喜传》记作九宫山,未言通山,然联系前后文,两传皆意指李闯死于通山九宫山。

(3)湖南黔阳罗公山隐居说。

清顺治十五年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载,以后《平寇志》、《后鉴录》、《明季遗闻》抄录此说。

(4)湖南石门夹山寺禅隐说。

清乾隆间何璘据传闻撰《澧州志林·书李自成传后》述此。

近人章太炎获《梅花百韵》诗五首,肯定何璘说。

李自成夹山寺削发为僧说传奇色彩浓厚,乾隆间开始在湖湘民间流传,后为文学家乐道,如金庸的《鹿鼎记》、《雪山飞狐》关于李自成夹山为僧,有绘声绘色的描写;阿英剧本《李闯王》亦采此说。

以上四种,通城说不过是通山说在地理方位上的误述,史家多有辨析。

《明一统志》称“九宫山在通山县东南八十里”,《明史·地理志》称通山县境“东南有九宫山”皆纠正通城九宫山说的地名之误。

黔阳罗公山说证据单簿,又少有流传,可不予议。

故李自成终局之争,主要是湖北通山九宫山乡民截杀与湖南石门夹山寺禅隐两说的辩论。

二、通山九宫山乡民截杀说获多种“兄弟证”支撑湖北通山九宫山乡民截杀李自成说的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多种,要者有四:1. 追击李自成部的清朝英王阿济格给清廷的奏报清方在陕西对大顺军发动箝形攻势的,是豫亲王、定远大将军多铎所部和英亲王、靖远大将军阿济格所部两路人马。

大顺军出陕进入豫、鄂后,多铎部转向安徽、江苏,攻打南京,征讨南明弘光政权,尾追大顺军的为阿济格部及尚可喜部。

阿济格从河南内乡、邓州追击李军到湖广,一路不断向清廷奏报军情(当时掌控清朝政柄的是阿济格的弟弟、摄政王多尔袞),如奏称李自成占领武昌,集众20万,“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再奏李部退入通山九宫山,疏文曰:贼兵尽力穷,窜入九宫山中……有降卒及被擒贼兵,俱言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

①清军并未参与围杀李自成之役,阿济格的奏疏明确说明,是投降清军及被清军俘虏的大顺军士卒口径一致的供词(“俱言”)。

因此,阿济格虽未亲历,但所奏乃陈述亲见亲闻者的交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自缢”说不确)。

清廷获此报大喜,在北京“祭告天地,宣谕中外”②。

由于清方把剿灭大顺军视作征服全中国的要着之一(另一为剿灭南明诸政权),故对李自成是否死亡十分重视。

当摄政王多尔袞得知大顺军在江西、湖南频频出现,且有李自成逃往江西的传言,便对阿济格关于李闯死于通山九宫山的奏报产生怀疑。

阿济格取得南征胜利,于乙酉年(顺治二年)七月班师回朝,清廷本应隆重欢迎,而多尔袞却“不遣人接”,让阿济格及部属在午门会齐后“俱各归家”③,足见李自成生死未定使多尔袞对阿济格深为不满。

然而,不久清军平定江西,未获李自成踪迹,且续有大顺军成员关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的说法传来,清廷又重新相信阿济格奏报。

当年九月,清朝摄行湖广总督的佟岱接见在通山杀死李自成的程九伯,“委九伯以德安府经歷”④。

这是清官方对李自成于通山九宫山被程九伯等乡民围杀一说的肯定。

顺治三年五月,摄政王多尔袞在《招抚湖南文武各官书》中称:“英王谋勇兼济,立剪渠魁,李自成授首于兴国八功山”⑤。

明清之际,通山县属兴国州,八功山是九宫山别名,以“李自成授首于兴国八功山”宣布天下,表明作为清廷首脑的多尔袞正式确认英王阿济格关于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的奏报。

2. 清朝正史、野史的记述经过若干反复,李自成于顺治二年五月死于湖北通山九宫山终于被清廷视为正论,随之,清朝各相关史书,如蒋良骐《东华录》、乾隆年间编《贰臣传》,清朝官修《明史》的总裁张玉书撰《纪灭闯献二贼事》皆遵此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