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
贾平凹《写给母亲》阅读答案
![贾平凹《写给母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9f49eda8114431b80dd88e.png)
贾平凹《写给母亲》阅读答案写给母亲算一算,再有 20 天,我妈逝世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向来有个奇异的想法,就是感觉我妈没有死,并且还感觉我妈自己也不认为她就死了。
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 14 年,重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保持治疗。
每天在老家挂上液体 . 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子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因此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
到了第三天的夜晚,她闭着的眼再没有张开,但她一定没存心识到此后再不醒来 . 由于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 . 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 ?我妈爱谈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 ! 这三年里,我的喷嚏特别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惦念我哩。
我更是感觉我妈还在,特别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类感觉就十分激烈。
我常在写作时,忽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实,一听到喊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侧扭过头去。
以前我妈坐在右侧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作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而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
此刻,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 ?自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喃喃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也许,她在逗我,成心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他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一直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由于全部的母亲,子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和善,我不肯意重复这些词语。
我妈是一位一般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间,但我妈关于我是那样的重要。
已经很长时间了,固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担惊受怕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嘱这叮嘱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课内阅读练习
![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课内阅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621b832a21614791711283a.png)
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___________(强健、强壮、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___________(勉励、鼓励、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___________(珍贵、贵重、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普通、平凡、平常)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4.上题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二)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完成1—5题。
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②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练习(原卷版)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练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e31786ad51f01dc281f1e0.png)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练习(原卷板)【课内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强壮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勉励鼓励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珍贵贵重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在文中横线后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3)“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4)上题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课外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目光小乔①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
他泥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膊,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②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
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③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5a7dc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e.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代人的年曹文乾一进入腊月,街上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张张琳琅满目的年画绚丽多彩,透露出新春的气息,年货市场更是火爆,人们大包小包地把年货争相拎回家,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眨眼间新年又来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过年的认识也就不一样。
父辈们惧怕过年,我们小时候盼望过年,现在的人顺其自然,对过年既不怕也不盼。
据奶奶讲,有一年除夕,她早早起床,生了一大堆火,然后去打理安顿她的九个儿女。
那时娃儿们没衣穿,男娃子便在肚脐处用一块“遮羞布”缠住,这就算是穿衣了。
父亲九兄妹把小脚丫插进热灰里,围坐大火笼,活像几只灰老鼠。
奶奶那天为全家人准备的团年饭是“野菜面子汤”(将小麦面兑水搅拌而成的面疙瘩与野菜煮沸)。
全家人正端碗吃着,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哐咚哐咚”的军靴声,这是日本鬼子进村大扫荡来了。
奶奶紧紧抱住她的幺儿子——我的父亲,心一下子悬到了嗓门眼,万幸的是日本鬼子总算没有闯进屋来。
父辈们那代人,到了过年那天总算可以吃上一口白米饭,真真切切地体味纯米饭的滋味,365天解一次馋,因而盼望过年也是人之常情。
大概是20世纪70年代,有一次过年,父亲手里拎着从生产队分来的一斤半猪肉和3斤菜油,满脸的欢喜。
他孩子般的一边大声嚷嚷:“过年有肉吃啰!”一边手舞足蹈。
我依稀记得那次年饭桌上,母亲摆上了12个菜,那可是一年中最丰盛、最可口的饭哩。
我小时候,一进腊月就天天掐着指头算还有几天过年,盼过年是因为那时候很穷,平时生活都是吃一些红薯和菜饭,甭说猪肉、饺子了,等到过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有了,我们就狼吞虎咽一饱口福。
平日里也没有新衣服穿,因为一没有钱,二没有布票,那个时候凭布票购布匹,每人每年划不到一件衣服的布匹,我们5兄妹就轮流地买布做衣服,老大穿不了的衣服就老二穿,老三老四老五依次“捡旧”,直至这件衣服补丁连补丁。
过年还有我们男娃子最喜欢玩的鞭炮,平日里听不见鞭炮声,也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可以放鞭炮。
《回忆我的母亲》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回忆我的母亲》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https://img.taocdn.com/s3/m/3f28cb062f60ddccda38a09a.png)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8.下列并非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一项是A.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B.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C.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D.教育“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9.下列对上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作者“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勤劳的习惯,作者“再没感到过困难”。
B.母亲认识到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所以把它们教给儿子。
C.作者“无法补救的”是在母亲去世前见她一面,“能做到的”是尽忠于革命事业。
D.第③段从悼念母亲、思念母亲、评价母亲、报答母亲、祝福母亲等五个方面来写的。
10.下列对文中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第二句的“这”指“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第③段末句中的“这”指“我将继续尽忠于……过快乐的生活”。
B.第③段第三句中,“创造了”表示已经创造,是总结过去;“创造着”表示正在创造,是强调现在和未来。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241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f.png)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忆我的母亲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和睦。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1、文段选自课文《》作者:_______,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和中国人民军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习题)(解析版)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44669e8bd63186bcebbcd9.png)
07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ò)质.问(zhì)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C.庶.祖母(zhé)嬉.戏(xī)抽屉.(tì)野蛮.(mán)D.文绉绉.(zōu)绰.号(chuò)牢骚.(sāo)宽恕.(shù)【答案】B【解析】A.“管束”应读作“guǎn shù”;B.正确;C.“庶祖母”应读作“shù zǔ mǔ”;D.“文绉绉”应读作“wén zhōu zhōu”。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溺死迁徒托辞瞩目B.荣辱私塾碾转聊叙C.劳碌衙门逊色通辑D.慰勉妯娌竭力发髻【答案】D【解析】A.“迁徒“应为“迁徙”;B.“碾转”应为“辗转”;C.“通辑”应为“通缉”;D.正确;故选: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带来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答案】B【解析】A.句式杂糅,删去“其原因”或者“造成的”;B.正确。
C.搭配不当,应将“打动”改为“牵动”;D.语序错误,应改为“深受读者喜爱”。
故选:B。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b93a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4.png)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共含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我的母亲节选阅读习题及答案我的母亲节选阅读习题及答案胡适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请了一位先生。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
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
她还时常收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
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
回忆我的母亲课文的阅读理解
![回忆我的母亲课文的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fcd2cf1d0d233d4b14e69d6.png)
回忆我的母亲课文的阅读理解回忆我的母亲【疑难解析】1.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
·记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儿子的事情。
2.这些事件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甲生: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
乙生:表现了母亲的宽厚仁慈。
丙生:表现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
丁生:表现了母亲深明大义、识大体、耐大劳的特点。
3.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连起来的?思路:此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剪裁技巧、揣摩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
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但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把这些典型事件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4.这篇课文是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
看一看哪些地方有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课文第14至17段大都是议论。
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
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重点品析】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一段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这一段首先交代写作缘由和自己的心情,然后用“我爱我母亲”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对母亲真挚的敬爱之情,最后用“勤劳一生”点明全文叙事线索。
2.“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句中“竟”字能否去掉?为什么?不能。
这个“竟”字蕴含着无尽的遗憾,语不惊人情动人。
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
3.“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701d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9.png)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我觉得读书就如同一个科学家去读当代文学作品,一个诗人去读某个考古学家的记录一样,读是因为喜欢,读是源于兴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中已经饱尝艰辛,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旅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有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____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以上三段话出自________同志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___________。
(2分)2.选文前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母亲从三个方面给了作者深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6分)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上面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正区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记叙、议论B.记叙、抒情C.议论、抒情D.抒情、描写4、对文中划线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一员。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答案]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答案]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6e792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5.png)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答案]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篇(1):母亲的记忆阅读题及答案母亲的记忆①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
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
爷爷对母亲说:②"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
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③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里人说:④"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要管我。
"⑤麦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
她每天一听见鸡叫就到地里去,帮着收割、打场,每天很晚才回到家里来。
她的身上都是土,头发上是柴草。
蓝布衣裤汗湿得泛起一层白碱,她总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脸上的汗水。
她的口号是:"争秋夺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家人谁也别想偷懒。
⑥我生下来,(就)没有奶吃。
母亲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煮成糊喂我。
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上,祷告过往的神灵。
母亲对人说:["我这个孩子,是不会孝顺的.因为他是我烧香还愿的,从庙里求来的."]⑦家境小康以后,母亲对于村中的孤苦饥寒,尽力周济,对于过往的人,凡有求于她,无不热心相帮,有两个远村的尼姑,每年麦秋收成后,总到我们家化缘。
母亲除给她们很多粮食外,还常留她们食宿。
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尼姑,长得眉清目秀,冬天住在我家,她怀揣着一个蝈蝈葫芦,夜里叫得很好听,我很想要。
第二天清早,母亲告诉她,小尼姑就把蝈蝈送给我了。
⑧抗日战争时,村庄附近,敌人安上了炮楼。
一年春天,我从远处回来,不敢到家里去,绕到村边的场院小屋里。
母亲听说了,高兴得不知给孩子什么好。
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养了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就给我送去了。
父亲很心痛,母亲笑着说:"我说为什么这朵花,早也不开,晚也不开,今天忽然开了呢,因为我的儿子回来,它要先给我报个信儿!"⑨1956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疗养。
【精品文档】回忆我的母亲阅读带答案-范文word版 (2页)
![【精品文档】回忆我的母亲阅读带答案-范文word版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6a96231af111f18583d05a59.png)
【精品文档】回忆我的母亲阅读带答案-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带答案①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②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③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④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⑤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⑥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⑦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始担相处都很和睦。
⑧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⑨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⑩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11)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摩,至今还在我。
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1 .母亲管束着我们一句用管束而不用管教,为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比较下面两句的句式,原句有什么作用?原句: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
改句:到八九十岁还要耕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填空:A .最能体现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的一句是第 __ 句B .最能体现勤劳的家庭是有组织的一句是第句。
4 .找出从宽厚、仁慈、教子严三方面写母亲的具体内容。
(用原文回答)①写母亲宽厚:______ ③写母亲仁慈:_。
③写母亲教于严:_。
5 .对写家人起床、家人劳作的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c157f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1.png)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①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②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③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④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⑤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⑥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⑦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始担相处都很和睦。
⑧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⑨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⑩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11)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摩,至今还在我。
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1 .“母亲管束着我们……”一句用“管束”而不用“管教”,为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比较下面两句的句式,原句有什么作用?原句: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
改句:到八九十岁还要耕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填空:A .最能体现“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的”一句是第 __ 句B .最能体现“勤劳的家庭是有组织的”一句是第句。
4 .找出从宽厚、仁慈、教子严三方面写母亲的具体内容。
(用原文回答)①写母亲宽厚:______ ③写母亲仁慈:_。
③写母亲教于严:_。
5 .对写家人起床、家人劳作的.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写家人起床句式整齐,写家人劳作用语错落有致B .写家人起床句式整齐,写家人劳作句式整齐C .写家人起床用语错落有致,写家人劳作句式整齐D .写家人起床用语错落有致,写家人劳作用语错落有致6 .这段文字写了母亲对作者的影响,下面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贾平凹《写给母亲》阅读答案
![贾平凹《写给母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6082428ea81c759f57851.png)
写给母亲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
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
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
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
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
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
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
《回忆我的母亲》_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及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_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cf1e711711cc7931b716e4.png)
《回忆我的母亲》_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及答案第一部分:1.本文作者。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迁徒()祖籍()妯娌()()劳??()和??()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选填恰当的词语填空:⑴聊叙() A、姑且 B、聊天 C、依赖⑵任劳任怨() A、相信 B、承受、担当 C、任命⑶虽然自己不富裕,还还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A、救济B、接济C、周济⑷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是无法补救的。
()A、惨痛B、哀痛C、沉痛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不同含义: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⑵她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5.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作者的母亲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6.摘出课文中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影响的句子。
第二部分(一)①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③她的性格()(A、和睦 B、和蔼 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很()(A、和睦 B、和蔼 C、和气),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⑥她自己是很节俭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A、管教 B、管理 C、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⑦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7.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边的横线上。
依次是:8.“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9.这段文字记叙的重点是()A、母亲勤俭持家的习惯及任劳任怨的态度。
B、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及宽厚仁慈的态度。
10.这段文字正确的层次划分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11.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c7d97e1a37f111f0855b76.png)
回忆我的母亲(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___________(强健、强壮、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___________(勉励、鼓励、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___________(珍贵、贵重、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普通、平凡、平常)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提示:从选文的前两段中来概括,其中“教给……”提示了作答信息。
答案:(1)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3)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提示:注意辨析近义词之间微小的差别,结合语言使用习惯作答。
答案:强健鼓励宝贵平凡3.“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提示:整体感悟,结合全文的主旨作答。
答题的关键点是抓住作者把母亲融入到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当中并对他们进行赞美的目的。
参考答案: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241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f.png)
《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忆我的母亲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
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和睦。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1、文段选自课文《》作者:_______,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和中国人民军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九年级语文《回忆我的母亲》阅读题精选
![九年级语文《回忆我的母亲》阅读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b1b4e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5.png)
九年级语文《回忆我的母亲》阅读题精选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③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④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饯读书的。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零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
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⑤光绪三十四年(一九零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
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
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
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
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⑥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
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
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⑦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平凹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
导语:贾平凹
,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贾平凹回忆我的母亲阅读理解。
欢迎阅读!
回忆我的母亲
贾平凹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的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
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
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
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
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湿热得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
个新空调了,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忌日一天天临近,果,回一趟棣花了。
但一回棣花,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
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
阅读题:
1、阅读短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说说下面语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不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也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给谁送去。
)
3、下列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加点:一次又一次)难受着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
)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简要概括。
5、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作者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1、母亲去世即将三周年了,作者怀念着母亲仍然觉得母亲在身边,在关心着我,母亲的爱虽然朴实,却是我最难忘的。
2、作者依然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眷恋,母亲的啰啰嗦嗦叮咛成了作者生活的一部分,作者爱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不因时间流逝而淡忘。
3、加点词“一次又一次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说明了作者总在想念着母亲, 希望她没有去世,所以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母亲还在。
4、母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善良,关心人。
5、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以一位常人的思维侧面探讨对死亡的认识,我们爱的人总是希望能够更久的陪在我们身边,可是面对自然的规律,我们又必须面对阴阳两隔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