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
20 0 6年 6月
J UN. 2 0 06
智 能 混凝 土 的研 究 和 发 展
于 小路
( 州 工程 学 院 , 江 苏 徐 徐 州 210) 2 0 8
【 摘 要 】 发展 智 能混凝 土材 料是 智 能化 时代 的要 求. 能 混凝 土 具 有 自诊 断、 智 自调 节或 自修
作为建 筑结 构 最主 要的 材料之 一 , 混凝 土经 历着 由普 通混 凝土 向高强 与 高性能 混凝 土 的发展 , 目前 又朝
着多 功能 和智 能化 方 向发展 . 智能 混凝 土是 在混 凝土 原有 的组 分基 础上 复合 智 能型组 分 , 使混 凝土材 料具 有 自感 知和 记忆 、 自适 应 、 自修 复特性 的多功 能材料 .
复等 特定 功 能. 文 回顾 了智 能混 凝 土材 料 的发展 历 史 , 绍 了智 能 混凝 土 材 料 的研 究现 状 及 热 本 介
点 , 对其研 究过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进行 了分 析和 阐述 . 并
【 关键词 】 智 能混凝 土 ; 材料 ; 结构
【 图分类 号】 T 2 【 献标 识码 】A 【 章编 号】 1 7 —7 4 2 0 ) 60 5 —3 中 U5 8 文 文 6 30 0 (0 6 0 —0 8智能 混凝 土 .. 光 在光纤 的传输 过 程 中易受 到外 界环 境 因素 的影 响 , 温度 、 如 压力 、 电场 、 磁场 等 的变化 而引 起光波 量 如
收 稿 日期 : 0 6 0 — 1 20 —30
作 者 简介 : 于小路 (9 0 )女 , 16 一 , 黑龙 江人 , 师 , 要 从 事 建 筑 施 工研 究 讲 主
1 1 1 碳 纤维 智能 混凝 土 ..
智能混凝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1 智能 混 凝 土 的发 展 现 状
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 土原有组分基础上复合智 能型组分 . 使混凝 土具有 自感知和记忆 自 适应 自修复特性 的多功 能材料 根据这些 特性可 以有效地预报混凝土材料 内部 的损伤, 足结构 自我安全检测 满 需 要。 防止混凝土结构潜在脆性破坏, 并能根据检测结 果 自动进行修 复, 显著提高混凝 土结构 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智 能混凝 土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 三方面的研究 : 1 自感应混凝土 . 1 自感应混凝 土具有压敏性和温敏性等 自 感应功能。 普通的混凝 土 材料本身不具有 自 感应功能 . 但在混凝 土基材 中复合部分其它材料组 分使混凝土具备 了 自感应功能。 111 碳 纤维智 能混凝土 .. 碳纤维混凝 土fF c是 在普通混凝土 中分散 均匀 地加入碳纤 维 2 智 能 混凝 土 的展 望 cR 1 而构成的 在碳纤维混凝 土中. 由于碳纤维的掺人对交流阻抗的敏感 . 智能混凝 土经过 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 . 目前都还 只是处 于初级 且通过交流阻抗谱又可计算 出碳纤维混凝 土的导电率 . 这就使得利用 阶段 . 在研究过程 中. 都还未 能完全 实现 自感应一自调节一自修复为 一 碳纤维 的导 电性去探 测混凝土在受力 时内部微结构 的变化成 为了一 体 目前 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一个或两个功能 为一体 。本人认 为智 能 种可能 。 混凝土 目前 亟待 解决的是 自 修复 能力 .在此过程 中遇到的难点可 能 11 光纤传感智能混凝 土 .2 . 有: 光纤传感智能混凝土 . 即在混凝土结构的关键部位埋人人纤维传 21 修复粘液的有 毒性 . 感器或 其阵列 , 探测混凝土在碳化 以及 受载过程 中内部应 力 、 应变变 大多 的化学药品对人体有一定 的伤害 . 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人们 化, 并对 由于外力 、 疲劳等产生 的变形 、 裂纹及扩展等损伤进行实时监 对 它 的研 究 。 测 到 目 前为止, 光纤传感器 已用于许多工程, 典型的工程有加拿大 2 胶黏剂如何能实现多次修复 . 2 cl r ae y建设 的一 座名为 b d ig nt l a e dnt a 的一 双跨公路 桥 内部 应变状 o j 混凝土开裂得到胶黏剂的修复 . 若再 次开 裂是否 还能得到有效的 态监 测: 国 wnok 的一座水电大坝 的振动监测; 美 i si o 国内工程有重庆渝 修复 . 这是研究智能混凝土应该 考虑的问题 。 长高速公路上 的槽房大桥监 测和芜湖长江大桥 长期 监测与安全评估 23 胶黏剂 的载体与混凝 土的有效融合 _ 系统 等。 胶黏剂载体 的参量为多少才能不影 响到混凝 土 自 的性能 . 身 这是 l2 自调节混凝土 - 个很重要 的方面 自调节智 能混凝土具有 电力效应和电热效应等性能 混凝土结构 2 采用技术扩大修复范 围 . 4 除了正常负荷外 . 人们还希望它在受台风 、 地震等 自 然灾 害期 间 , 能够 目 的研究 只能实现微裂缝的修复 . 前 采用何 种技术扩大它 的修复 调整承载能力和减缓结构振 动 . 但因混凝土本身是 惰性材料 . 要达 到 范围也是 我们亟待解决 的问题 自 节的 目的, 调 必须复合具有驱动功能 的组件材料。如: 形状记忆合金 ( MA 和 电 流变 体 (r等 。 S 1 e1 3 结语 1 自 . 3 修复混凝土 写这篇文 章的 目的.一 是 向大 家介绍智 能混凝 土这种 材料 , 让 自修复混凝土就是模仿 生物组织对受创伤 部位 能 自动分泌某种 更多的人了解 它, 从而达到推广其研究成果的 目的。( 下转第 3 0页 ) 8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 象启 发 了混凝 土科 学工作者研 制 自修复混凝 土 。 自 修 复混凝 土也称为 自愈合 混凝土 , 就是 模仿生物 组织 ,
并能根据检测结 果 自动进行 修复 ,显著提 高混凝 土结 构 的安全性 和耐久性 。 目前的科技水平 制备完善 的智 能混凝 土材 料还相 当困难 ,但是具备单 一或者部分 智
取得 了一些 阶段性 的成果 。 相继出现 了损伤 自诊断混凝 土、 温度 自监控混凝土 、 具有 反射 电磁波功 能的导航 混
力重新分布, 并产生一定的预应力 , 从而提高混凝土结
构 的承载力 。在混凝 土中复合 电流变体( E R ) , 利用 电流 变体 的这种流变作 用 , 当混凝土结 构受到 台风 , 地震袭
能化功能 的混凝土研究 已经取得 了较大进展 。
1常见 智能混凝 土
对受创伤部位 自动分泌某种物质 ,从而使创伤部位得
到愈合 的机 能。在混凝 土传统 组分中复合特性组分 口
含有粘结剂 的液 芯纤维 或胶囊 ) ,在混凝 土 内部形成智
能型仿生 自愈合 神经 网络 系统 ,模仿动物 的这种骨组
性可 以有效 地预报 混凝 土材 料 内部 的损 伤 ,满足结构 自我安全检 测的需要 , 防止混凝 土结构潜 在脆性破 坏 ,
击时, 调整 其 内部 的流变特 性 , 改变结 构 的 自振频 率 、 阻尼特性 以达 到减缓结构振动 的 目的。 1 . 3自修复混凝土 现实生 活 中, 人 的皮 肤划破后 , 经过一段 时间能够
能混凝 土的某一基 本特征 ,是一种智能混凝土 的简化 3 _ 3 混凝土 的结构智能一 体化
蕾 一 一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 : 智能 混凝 土 ; 研究 ; 发展 中图分类号 : 1 U2 4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o 8 3 32 0 ) 6 0 9 2 10 —3 8 (0 6 0 —0 3 —0 。
l 智能混凝 土 的定义 和发 展历 史
智 能 材料 , 的是 “ 感 知 环 境条 件 , 出相应 指 能 做 行 动 ” 材 料 。 它 能 模 仿 生 命 系 统 , 时 具 有 感 知 和 的 同 激励双 重功能 , 对 外界 环 境变 化 因素产 生感 知 , 能 自 动 作 出 适 时 、 敏 和 恰 当 的 响 应 , 具 有 自我 诊 断 、 灵 并 自我 调 节 、 自我 修 复 和 预 报 寿 命 等 功 能 。智 能 混 凝 土是 在混凝 土原 有 组 分 基 础 上 复合 智 能 型组 分 , 使 混 凝 土 具 有 自感 知 和 记 忆 , 自适 应 , 自修 复 特 性 的 多 功 能 材 料 。根 据 这 些 特 性 , 以 有 效 地 预 报 混 凝 土 可 材 料 内 部 的 损 伤 , 足 结 构 自我 安 全 检 测 需 要 , 止 满 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 总第 18 4 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 IONGJA G j T j N JA0l ONG J KE j
N . 20 o 6, 0 6
( u o 18 s m N .4 )
智 能 混 凝 土 的研 究 和 发 展
致光 波量 变化 的 温 度 、 力 、 场 等 物理 量 的大小 。 压 磁 于 是 , 现 了光 纤 传 感 技 术 。 近 年 来 , 内 外 进 行 了 出 国 将 光 纤 传 感 器 用 于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和 建 筑 检 测 这 一 领 域 的研究 , 展 了混凝 土结 构应 力 、 变及 裂缝发 开 应 生 与 发 展 等 内 部 状 态 的 光 纤 传 感 器 技 术 的研 究 , 这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智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正逐渐受到广大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关注。
智能混凝土,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自适应、自修复、自感知等智能特性的混凝土材料。
它通过在传统的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些特殊的组分,如智能纤维、纳米材料等,使其具备了超越传统混凝土的性能和功能。
本文旨在对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对智能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与传统混凝土的区别进行详细的阐述。
然后,我们将从智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性能评估、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分析智能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我们将展望智能混凝土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其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为推动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广大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智能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视图。
二、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智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其通过集成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赋予了混凝土自我感知、自我适应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传感器技术方面,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地将多种传感器如应变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嵌入到混凝土中,实现了对混凝土内部应力、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
这些传感器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还能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或本地处理中心进行分析。
在执行器技术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将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等智能材料集成到混凝土中,实现了对混凝土行为的主动控制。
例如,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激活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实现对建筑结构的主动减震。
在数据处理和算法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混凝土的数据处理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2 0世纪 9 o年代初 , 日本建筑省建筑研究所曾 自动愈合损伤。 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研制了具有调整建筑 4具有反射与吸收电磁波功能的智能混凝土
一
2 — 88
智能混凝土最早可追溯到 2 世纪 6 年代, 结构承载能力的自 0 o 调节混凝土材料。 其方法是在混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 的 到来 , 各种电 器电子设备 当时苏联学者尝试以碳黑石墨作为导电组分制备 凝土中 埋入形状记忆合金,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对温 的数量爆炸式地增长, 导致电磁泄露问题越来越严 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2 世纪 8 年代末 , 本土 度的敏感性和不同温度下恢复相应形状的功能 , O 0 日 在 重, 而且电磁泄露场的 频率分布极宽 , 从超低频 一 木工程界的研究人员设想并着手开发构筑高智能 混凝土结构受到异常荷载干扰时, 通过记忆合金形 t l f qec r o r uny简称 V r a w e L 到毫米波, 3 它可能干 结构的所谓 “ 对环境变化具有感知和控制功能” 状的变化, 的 使混凝土结构内 部应力重分布并产生一 扰正常的通信、 , 导航 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电 磁 智能建筑材料 , 9 年在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定的预应力 , 13 9 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 承载力。 污染是影响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灾害之一。 下, 美国开办了与土木建筑有关的智能材料与智能 近年来 , 同济大学混凝土材料研究 国 家重点试 在普通混凝土 中加入导电增强介质诸如短切 结构的工厂。自2 世纪 9 年代以来 , 外对混 验室尝试在混凝土中复合电流变体 , 0 0 国内 利用电流 变体 碳纤维、 钢纤维制成的智能混凝土能够反射和吸收 凝土在智能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并取得了 的流变特性( 对电场的敏感性 , 即在外界 电场的作 电磁辐射 , 利用智能混凝土的这种特性可以研制 些阶段性的成果。 相继出现了 损伤自 诊断智能混 用下 , 电流变体可于 0 m 级时间内组合成链状或 E I . s 1 M 防护罩。在当今社会 , 电磁辐射已经成为社会 凝土 、 适应 自 自 调节智能混凝土混凝土、 修复智 网状结构的固凝胶, 自 其黏度随电场增加而变稠到完 污染的—个严重问题, M 防护罩的重要性已 EI 经是 能混凝土、 具有反射和吸收电磁波功能的智能混凝 全固化;当外界电 场拆除时, 仍可恢复其流变状 显而易见的。 在混凝土中掺人体积含量为 1 %、 . 直 5 土、 温度自 监控智能混凝土等。 态) , 当混凝土结构受到台风 、 地震袭击时调整其内 径为 n 1的短切碳纤维, 其对 I H 电磁波的反射 Gz 1 损伤 自 诊断 智能混凝土 部 的流变特性 , 改变结构的自 振频率、 阻尼特性以 强度为 4d , 0B 要比普通混凝土对 I H 的电磁波的 G z 混凝土本身并不具备 自 感知能力, 但是在其 达到减缓结构振动的目 的。 反射强度高 ld ,且其 反射强度 比透射强度 高 OB 中复合部分的导电成分, 就可以使混凝土具备自诊 3自 修复智能混凝土 2d , 9B 而普通混凝土反射强度 比透射强度低 3 一 断和感知的能力。 所谓自诊断, 是指混凝土能够通 混凝土结构在使用阶段, 于受到各种荷载及 ld 。 由 lB 研究表明, 对碳纤维微丝经臭氧处理后再掺 过自 身物性的变化 , 来反应外界环境对 自 身的作用 作用的共同作用下, 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各样的损 入混凝土中, 不但能提高混凝土反射 电磁波的能 情况, 并能作出材料安全与否的判断。这种判断通 伤 , 此对混凝土的修复就成为大家重视的一个研 力, 因 而且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采用这种混凝 常 是通过颜色变化、 电学信号和声学信号的变化来 究方向。 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能自 动分泌某 土作为车道两侧导航标记 , 可实现自 动化高速公路 反映出 来。 前常用的导电 目 材料有 : 聚合物、 碳类和 种物质 , 从而使受刨伤部位愈合的机理 , 混凝土研 的导航 。 汽车上的电磁波发射器向车道两侧的 导航 金属类。 其中最常用的是碳类和金属类。 金属类导 究人员研制了自 修复智能混凝土。 修复智能混凝 标记发射电磁波 , 自 经过反射 , 由汽车上的电磁波接 电 组分包括金属微粉末、 金属纤维 、 金属网、 金属片 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某些特殊的成分 , 内 如 含粘结 收器接收, 再通过汽车上的电 脑系统进行处理 , 即 等; 常用的 碳类导电组分有石墨、 碳纤维和碳黑。 其 剂的空心胶囊 、 空心玻璃纤维或液芯光纤 , 使混凝 可判断并控制汽车的行驶线路。 采用这种混凝土作 中国内外对于碳纤维智能混凝土的研究 比 较多, 并 土材料在受到损伤时部分空心胶囊、 空心玻璃纤维 导航标记, 其成本低, 可靠性好, 准确度高。 且取得了 一系列的成果。比 如在 18 年, 99 美国的 或液芯光纤破裂 , 粘结剂流到损伤处 , 从而弥补混 5温度 自 监控智能混凝土 D n L Cug . hn发现将一定形状 、 尺寸和掺量的短 凝土内部的 缺陷, 使混凝土的裂缝重新愈合。 混凝土结构在温度的作用下, 容易发生膨胀收 切碳纤维掺人到混凝土材料中 , 可以使混凝土材料 常用的修复剂有两种 : 一种修复剂是本身就具 缩变形 , 产生内应力, 这对建筑结构造成很大危害。 具有 自 感知内部应力、 应变和损伤程度的功能。通 有粘结基体材料的功能。比如 D yC M将装人化 因此对于那些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的建筑结构, a 就 过对材料的宏观行为和微观结构进行观测, 发现材 学药品的多孔玻璃纤维放置在混凝土中, 如果混凝 需要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 料的电阻变化与其 内 部结构变化是相对应的, 如可 土因地震或其它应力而发生破裂, 空心玻璃纤维就 碳纤维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温敏性。 一方面, 含 逆电阻率的变化对应着材料结构的弹性变形, 电阻 会破裂 , 释放出一种粘结剂阻止进一步的 破裂。日 有碳纤维的混凝土会产生热电效应 ( Se e 效 即 eb k e 率的不可逆变化对应着结构材料的非弹性变形甚 本学者将内含粘结剂的空心胶囊掺人混凝土材料 应) 李卓球等( 9) 。 1 8 9 首次报道了 碳纤维混凝土的塞 至断裂破坏。 据此 , 可通过碳纤维混凝土电阻率的 中, 一旦混凝土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 , 部分 贝克效应 , 在最高温度为 7o、 0 最大温差为 1 的 C 5 变化来确定其处于安全、向开裂处 , 可使混凝 范围内 , 温差电动势与温差△T 之间具有 良 好稳定 通过与碳纤维相连的计算机可直接反映所在结构 土裂缝重新愈合。 在 1 4 美国伊利诺伊斯大 的线性关系。当碳纤维掺量达到某一l界值时 , 9 年, 9 晦 其 部位混凝土的工作状态, 实现结构工作状态的在线 学的 Cr y r将内注有缩醛高分子溶液作为粘 温差电动势率有极大值 , a l Dy on 如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加 监测。当 结构内部应力接近损伤区或破坏区时, 结剂的空心玻璃纤维埋入混凝土中, 即 使混凝土产生 人碳纤维, 其温差电动势率可达 1 V将微细钢纤 8 , 可自 动报警。 同时利用复合材料 的敏感性可有效地 了自 愈合效果。 一种是修复剂本身不具备粘结基材 维混凝土和碳纤维混凝土联结形成的水泥基热电 监测拉 、 压等情况以及在静态或动态荷载作用 的功能, 弯、 但是当其与另外的物质相遇时 , 能够发生 偶, 其敏感度可以达到7 1 / 。 此可以利用这一 0 VC 因 . ̄  ̄ 下材料的内部情况 。比如 当在水泥净浆 中掺加 化学反应, 生成就有粘结功能的物质 , 从而具有粘 效应可以把碳纤维智能混凝土土制成热电 , 偶 埋人 0% . 体积分数的碳纤维时 , 5 它作为应变传感器的灵 结基材的功能, 实现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比 如美国 混凝土结构中, 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内部和建筑物周 敏度可达 70远远高于一般的电 0, 阻应变片。 学者采用采用磷酸钙水泥为基体材料, 在其中加人 围环境的温度分布及变化进行监控。 2自 适应 自 调节智能混凝土 多孔编织纤维网, 在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 中, 多孔 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除了正常负荷外 , 人们还希望它 纤维释放出引发剂 , 引发剂与单聚物发生聚合反应 【刘 中辉, l 】 施养杭 , 张璐. 智能混凝土叨福建建筑 , . 在受到台风、 地震等 自 然灾害期间, 能够调整承载 生成高聚物。这样 , 在多孔纤维网的表面形成了大 20() 052. 能力和减缓结构振动。混凝土本身是惰性材料 , 要 量有机及无机物质, 它们互相穿插粘结 , 最终形成 [姚忠伟. 2 1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及其发展叨. 新型建筑 达到自 调节的能力, 就需要在混凝土中复合具有驱 了 与动物骨骼结构相类似的复合材料 , 具有优异的 材料, 0. 2 5 0 动功能的组合材料。 常见的驱动功能的材料有形状 强度和延展性 、 柔韧性等性能。 在混凝土材料使用 【D . it u pa Cn r c nsa 3 a cM F s Er en o e neo r jy r o fe mt 记忆合金(M ) S A 和电流变体( R 等。 E) 过程中, 如果发生损伤 , 多孔纤维就会释放高聚物 , sut e adM t a . l gw U . 92 M y t c r n a rl G s K 19 a. r us e s ao i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
浅谈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展现在人们面前。
智能混凝土是建筑材料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混凝土材料的高级阶段。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混凝土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展望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并对该类型建筑在研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智能;混凝土;研究;发展0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现代材料不断进步,日新月异。
停留在被动和计划模式的混凝土检测与修复方式的建筑材料之一的混凝土已不能适应现代多功能和智能建筑对其提出的要求,高强、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化已经逐渐成为混凝土发展的趋势。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研究和开发具有主动、自动地对结构进行自诊断、自调节、自修复、恢复的智能混凝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一功能(智能)一体化。
1智能混凝土的定义和发展历史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能感知环境条件,做出相应行动”的材料称为智能材料。
与普通材料不同的是虽然它不具有现实意义上的的生命形式,但是它具有感知和激励双重功能,能对外界环境变化因素产生感知,自动作出适时、灵敏和恰当的响应,并具有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预报寿命等功能。
换句话来说它能模仿生命系统,具有自感知和记忆,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它保留了混凝土原有组分同时复合了智能型组分。
智能混凝土优点很多,诸如:有效地预报混凝土材料内部的损伤;自我检测结构的安全性,防止混凝土结构潜在脆性破坏;自动进行修复,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正如上面所述,智能混凝土集自感知和记忆、自适应、自修复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缺一不可。
但是以当前科技发展水平,设计完善的智能混凝土材料还相当困难。
但近年来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智能混凝土的相继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 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普通的混凝土材料本身不具有自感应功能,但如果在混凝土基材中加入了其它材料,就使混凝土本身具备了本征自感应功能。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及其应用
的空,0帔囊或唬噙纤掺^ 混疑土材料中,一旦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开裂,部分胶囊或空心纤维破裂,粘结液流出深入裂缝,粘结液可使混 凝土裂 缝重新愈 合。
^ ^ 将 空 ,美国 懈 伊 纤 利 维 中诺注伊斯缩大醛学高的分Ca子ro溶l y液nD作r y为在粘19结94剂年,采埋用类混似凝的土 方 中 法,,使
究中应 注意的问 题。
7饯键词】智 能漫凝±;智 能化
·。
}|
r、 }|
』l
r }! t
j,
’ ,,
,
/
1|
,
/,j ,
,, .,,。 ^∥
智能混疑土是智能化时代的产物。从混疑土出现到今天,混凝土结 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环境荷载作用、疲劳效应、腐蚀效应和材料老化 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结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积累、抗力衰减,甚至 导致突发事故。人们逐渐地把一些科技成果应用到材料科学领域中,从 而使材料的发展出现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
化的发展趋势。 1智能混凝 土研究现 状
性) 及碳 纤维混 凝土内 部的温 度差会 产生电 位差的 热电性 (Se ebe ck 效应) 。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包括,嵌入式温敏混凝土结构,碳纤维
目前提出的智能化混凝土只是具备了智能混凝土的某一基本特征, 是—种智能混凝±的简化形式,因此有人也称之为机敏混凝土。目前, 其智能(机敏) 性研究主要有自感应性、自修复性能和自调节性能几个 方面。
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及其各个组f 戎部分,如交通系统、办公场所、 居住社区等等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的混疑土材料
混凝 土产生自 愈合效果 。 23导电混凝土
已逐渐向高强、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化发展。自感应混凝土、自调节 混凝土、自修复混疑土等一系列机敏混疑土的相继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 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混疑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智能 混凝土的研究和开发方兴未艾,研究和开发具有主动、自动地对结构进 行自诊断、自调节、自修复、恢复的智能混凝土已成为结构一功能—体
智能混凝土的应用效果及工程实践
智能混凝土的应用效果及工程实践智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自愈合能力和自感知能力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添加微观智能材料或纳米颗粒等实现自愈合和自感知,从而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混凝土的应用效果及工程实践。
一、智能混凝土的应用效果1.高强度和高耐久性智能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比传统混凝土更高。
经过实验,智能混凝土的强度可达到100MPa以上,而传统混凝土只有20-30MPa。
综合比较,智能混凝土比传统混凝土更加坚固,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更加耐用。
2.自愈合能力智能混凝土具有自愈合能力,可以自动修复裂缝。
在智能混凝土中添加微观智能材料或纳米颗粒,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这些微观材料或颗粒会自动运动,填充裂缝,从而实现自愈合。
3.自感知能力智能混凝土还具有自感知能力,可以通过传感器或其他装置感知和监测结构的应力、温度、湿度等情况,从而实现结构的实时监测和维护。
4.降低维护成本智能混凝土的高强度、高耐久性、自愈合和自感知能力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二、智能混凝土的工程实践智能混凝土已经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
1.智能桥梁智能混凝土应用于桥梁结构中,可以实现结构的实时监测和维护。
例如,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座桥梁采用了智能混凝土技术,在桥梁中安装了传感器和其他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应力、温度、湿度等情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2.智能墙体智能混凝土应用于墙体结构中,可以实现自愈合和自感知能力。
例如,日本一家公司研发了一种智能混凝土墙体,当墙体出现裂缝时,混凝土中的微观智能材料会自动填充裂缝,从而实现自愈合。
3.智能路面智能混凝土应用于路面结构中,可以提高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例如,德国一家公司研发了一种智能混凝土路面,可以通过添加纳米颗粒提高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4.智能建筑智能混凝土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可以实现结构的实时监测和维护。
智能制造技术在混凝土制造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智能制造技术在混凝土制造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随着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逐渐成为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混凝土制造是建筑业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工业界中最大的碳排放行业之一,智能制造技术在混凝土制造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智能制造技术在混凝土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是什么呢?一、智能制造技术在混凝土制造中的应用现状智能制造技术在混凝土制造中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智能配料控制混凝土的配料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和比例控制才能达到理想的配料效果。
传统的配料方式通常需要依靠人工进行,误差率较高,不能精确控制。
因此,智能配料控制系统的应用成为制造混凝土的重要技术之一。
该系统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结合传感器监测技术,能够实现混凝土的自动化制造,并将多个具体步骤进行标准化。
2、智能生产线随着混凝土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生产线也随之升级。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混凝土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降低了混凝土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同时,智能生产线可以将整个制造流程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3、智能质量检测混凝土质量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建筑行业的一个难题。
传统的检测方式存在着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混凝土质量检测的问题。
智能混凝土质量检测系统可以监测混凝土的成分比例、成形粘度等参数,减少了人工检测的误差率,从而提高了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二、智能制造技术在混凝土制造中的应用前景智能制造技术在混凝土制造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碳排放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在混凝土制造行业中可以减少碳排放,促进绿色环保生产。
采用智能混凝土制造系统可以大大节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减少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提高混凝土质量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精确、准确地控制混凝土的配料比例,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均一性和质量稳定性。
浅谈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的快速发展, 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建筑 节能也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 的 出台, 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风节能幕墙的应用, 为 建筑幕墙节能技术的发展翻开了暂新的一页。 虽然, 在中国广泛应用呼吸式幕墙这一新技术任重而道远, 但我 们坚信, 作为建筑幕墙的“ 绿色” 产品离我们不远了。
前 言
外层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表, 一方面直接反映的是建筑物 的造型, 另一方面作为外围护结构, 它还承受风荷载、 防雨水等 作用, 因而其结构在强度与水密性方面应作为重点考虑。 内层幕 墙由 于其主要是与外层结合形成换气层, 所以更应注意其与室 内功能的配合, 对其密封性能要求可适当降低。 4.2. 换气层与材料 呼吸式幕墙换气层是关键, 其进出风口的设置、 换气层的宽 度大小、 材料的选用等直接到其性能的发挥。 一般来讲, 北方寒冷地区因采暖时间长, 选用呼吸式幕墙 时, 主要是利用换气层的“ 温室效应” 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 内 层采用中空LOW- E 玻璃、 断热铝型材, 以及相对较大的换气层 宽度将会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南方温暖地区, 因冷气使用时间较到节能目 的。 因此外层采用热反射玻璃, 以及相对较小的换气层宽度, 将会增 强烟囱效应的效果, 来达到最佳的节能状态。 5 呼吸式幕墙的重点与难点 呼吸式幕墙在我国刚刚起步, 还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解
北风沙较大的地区更应慎重。
由换 层 烟 效会 成 防 的 患 所 在 风 于气 的囱应造 消上 隐 ,以通
换气层的设计时应与大厦防火分区设计相结合。 成本问题, 也是呼吸式幕墙的推广使用的一大障碍。 呼吸式 幕墙由于结构双层、 技术含量高, 较单层幕墙价格高, 如果采用 呼吸式幕墙, 一次性投资会增加。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引言智能混凝土是一种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集成到混凝土结构中的新型建筑材料,它能够感知和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混凝土已经成为建筑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评估智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智能混凝土的传感技术研究现状1. 表面传感技术表面传感技术是智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微型传感器、纳米传感器和柔性传感器等。
微型传感器通常用于监测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湿度和应变等参数,纳米传感器则可以在微观尺度上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监测,而柔性传感器则能够更好地适应混凝土结构的变形。
2. 内部传感技术内部传感技术是智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纳米材料强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等。
纳米材料强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变化,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对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监测,而光纤传感器则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应变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三、智能混凝土的执行技术研究现状1. 防腐蚀技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其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防腐蚀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自修复混凝土、自感知混凝土和自愈合混凝土等。
自修复混凝土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受到损坏时通过微生物或特定的物质自行修复,自感知混凝土可以感知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外界损害,而自愈合混凝土则能够在受损处自行进行愈合,以恢复其原有强度。
2. 形状记忆技术形状记忆技术是智能混凝土的另一项重要执行技术,其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智能混凝土自修正技术、形状记忆合金技术和自适应变形技术等。
智能混凝土自修正技术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受到变形时自动进行修正,形状记忆合金技术可以使混凝土结构在受力变形后自行恢复原有形状,而自适应变形技术则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混凝土结构的形状。
四、未来发展趋势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智能混凝土的传感技术和执行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使智能混凝土的感知能力和执行能力更加灵活和高效。
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智能化混凝土施工机器人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可以保障建筑质量,提高施工安全性。
本文将从机器人的概念、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概念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是一种集计算机、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产品。
它可以执行各种混凝土施工任务,如地基灌注、桥梁梁面灌注、隧道衬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墙体等,同时还可以进行智能控制和自主操作。
三、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技术原理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三个方面。
1. 机械结构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包括机械臂、斗杆、斗杆伸缩系统、驱动系统和底盘等部分。
其中,机械臂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连杆组成,可以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灵活的运动和操作。
2. 控制系统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过预设程序和传感器反馈信号,实现机器人的自主控制和操作。
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软件包括控制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等。
3. 传感器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测距传感器、姿态传感器、力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等,它们可以实时采集机器人运动状态和施工环境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调整。
四、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各种混凝土施工任务,如地基灌注、桥梁梁面灌注、隧道衬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墙体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典型的应用场景。
1. 地基灌注地基灌注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任务,传统的施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机器人可以根据预设程序,从地面或高空将混凝土精确地灌入地基,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质量和进度。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智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采用了传感器、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实时监测、智能控制和自我修复等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建筑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智能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二、智能混凝土的研究进展1. 智能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智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智能化、自我修复、耐久性、安全性等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
智能混凝土内部集成了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等元器件,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精确控制和智能修复。
2. 智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智能混凝土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多种先进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等。
其中,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智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应变、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3. 智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智能混凝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如桥梁、隧道、水利工程、道路、机场、港口、地铁等。
在这些建筑结构中,智能混凝土可以实现对结构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且可以减少维护和修复成本。
三、智能混凝土的应用案例1. 智能混凝土在桥梁上的应用智能混凝土可以在桥梁上实现对桥梁结构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例如,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制的智能混凝土桥梁,在桥梁结构中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桥梁的应力、应变、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 智能混凝土在隧道中的应用智能混凝土可以在隧道中实现对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例如,北京地铁十号线隧道采用了智能混凝土技术,可以实现对隧道结构的温度、湿度、应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3. 智能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智能混凝土可以在水利工程中实现对水利结构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一、引言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施工机器人,它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设计技术,能够自动完成混凝土施工任务,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建筑工地的风险和危险程度。
本文将从机器人技术研究、应用领域、市场前景等方面对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进行全面探讨。
二、机器人技术研究1. 机器人结构设计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是其成功应用的基础,其结构设计必须能够满足其自动化操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材料选择:机器人结构材料应具备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
(2)动力系统设计:机器人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液压系统等,其设计要满足机器人运动的速度、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3)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计算机、控制器等,其设计要满足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要求。
(4)安全系统设计:机器人的安全系统包括传感器、防碰撞装置等,其设计要满足机器人避免与人员、设备碰撞的要求。
2. 机器人感知技术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需要具备感知环境、感知自身运动状态的能力,这需要机器人具备以下传感技术:(1)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可以扫描周围环境,获取建筑物、人员、设备等的位置信息。
(2)摄像头:摄像头可以获取机器人周围的图像信息,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
(3)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可以感知机器人的加速度、角速度等运动状态信息。
3. 机器人控制技术智能混凝土施工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是其实现自主导航、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功能的基础。
机器人控制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航算法:机器人需要通过导航算法实现自主导航,其中包括环境建模、路径规划等。
(2)运动控制算法:机器人需要通过运动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其中包括轨迹跟踪、速度控制等。
(3)机器人编程:机器人需要通过编程实现其自动化操作,其中包括控制器编程、上位机编程等。
混凝土应用中的智能化建设与发展趋势
混凝土应用中的智能化建设与发展趋势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应用,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也在不断地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混凝土应用中的智能化建设与发展趋势。
二、混凝土生产的智能化建设1. 混凝土生产线的智能化混凝土生产线的智能化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的。
这种系统可以监控生产线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的投入、混合、搅拌、浇注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混凝土原材料的智能化混凝土原材料的智能化主要是指混凝土配料的自动化。
传统的混凝土配料是通过人工称重和混合实现的,这种方法存在着误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现在,通过智能化的混凝土配料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和精确配料,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混凝土施工的智能化建设1. 混凝土浇筑的智能化混凝土浇筑的智能化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的。
自动化设备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流动速度和浇注位置,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准确度。
2. 混凝土养护的智能化混凝土养护的智能化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的。
自动化设备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使混凝土在最佳的养护条件下成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应用中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混凝土应用中的主要趋势。
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和劳动力成本。
2. 环保和可持续环保和可持续也是混凝土应用中的重要趋势。
现在,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生产商和施工企业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个性化和定制化个性化和定制化也是混凝土应用中的重要趋势。
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需要特殊的混凝土材料和结构,这就需要混凝土生产商和施工企业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
混凝土智能化养护技术研究
混凝土智能化养护技术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性能下降,缩短使用寿命。
为了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性能,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目前,混凝土养护主要依靠人工巡视、观察和维护,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混凝土智能化养护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二、混凝土智能化养护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混凝土智能化养护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混凝土智能化养护技术的核心。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湿度、应变等参数,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当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
2.数据处理技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对混凝土的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3.云计算技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处理,云计算技术可以为混凝土智能化养护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同时可以支持数据共享和远程控制。
4.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进行高空巡视,可以检查混凝土的表面状况,以及检测混凝土内部的缺陷和损伤。
5.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来预测混凝土的性能和寿命,同时可以为混凝土养护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混凝土智能化养护技术的研究方法混凝土智能化养护技术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需要监测的参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按照一定的布置方式进行安装。
传感器的布置应该考虑到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状况,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数据采集和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对混凝土的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问题。
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
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一、引言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是一种集合了机械、电气、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高新技术产品。
它具有自主导航、智能识别、精准定位等一系列优点,能够在建筑施工中实现高效、准确、安全的混凝土浇注作业。
本文将探讨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
二、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研发1. 机器人结构设计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是研发的关键。
机器人需要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任务需求。
基于此,研发团队采用了航空航天领域的轻量化结构设计思路,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等材料,降低机器人自身重量,提高稳定性和适应性。
2. 机器人导航与定位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需要具备自主导航和精准定位能力,以避免碰撞和浇注误差。
研发团队采用了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和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定位,同时能够识别施工环境和目标位置。
3. 混凝土输送和浇注系统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混凝土输送和浇注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精准、稳定的特点。
研发团队采用了双液混凝土输送系统、液压驱动浇注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了混凝土输送、浇注和控制的高效、精准和稳定。
4. 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是研发的核心。
研发团队采用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智能控制和自适应学习能力。
同时,机器人还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能力,实现了远程施工管理和数据分析。
三、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应用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的应用涵盖了建筑、桥梁、隧道、地铁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1. 桥梁建设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减少浇注误差。
机器人可以自主导航和定位,针对不同的桥梁结构和形状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
2. 建筑施工智能混凝土浇注机器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浇注误差、降低人力成本。
智能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一、前言智能混凝土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建材,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混凝土材料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智能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及分类、应用案例、市场前景等方面详细阐述该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二、智能混凝土材料的特点及分类智能混凝土材料是一种集传统混凝土、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纳米材料、智能化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型材料。
其主要特点如下:1、高强度、高韧性:智能混凝土材料采用高性能纤维增强技术,强度和韧性都比传统混凝土要高出许多。
2、自修复:智能混凝土材料可以自行修复微小的裂缝,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3、智能化:智能混凝土材料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其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4、节能环保:智能混凝土材料的生产过程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同时其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根据其特点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智能混凝土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自密实混凝土:该种混凝土材料可以自行修复微小的裂缝,从而达到自密实的效果。
2、自加热混凝土:该种混凝土材料可以通过加热来达到升温的效果,从而可以用于地板采暖和雪地融化等领域。
3、自感知混凝土:该种混凝土材料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其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4、自净化混凝土:该种混凝土材料可以通过光触媒和其他技术来实现自净化的效果,从而可以用于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污染治理。
三、智能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案例智能混凝土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1、自密实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自密实混凝土可以自行修复微小的裂缝,从而达到自密实的效果,因此在地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地铁隧道、地下水库等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渗透,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2、自加热混凝土在地板采暖中的应用:自加热混凝土可以通过加热来达到升温的效果,因此可以用于地板采暖和雪地融化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智能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材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混凝土材料发展的高级阶段。
回顾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展望了智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阐述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的混凝土已逐渐向高强、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化发展。
用它建造的混凝土结构也趋于大型化和复杂化。
然而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环境荷载作用。
疲劳效应、腐蚀效应和材料老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结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积累、抗力衰减,甚至导致突发事故。
为了有效地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必须对此类结构进行实时的“健康”监测,并及时进行修复。
现有的无损检测方法,如声波检测X射线及C扫描等,只能定性检测,而不能定量、数据化处理,更主要的是不能实现实时监测。
因而对结构内部状态的监测和损伤估计还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的维修方式主要是在损伤部位进行外部的加固,而对损伤的原结构进行维修比较困难,尤其是对结构内部的损伤修复更是非常困难。
随着现代社会向智能化的发展,这种停留在被动和计划模式的检测与修复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多功能和智能建筑对混凝土材料提出的要求。
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主动、自动地对结构进行自诊断、自调节、自修复、恢复的智能混凝土已成为结构一功能(智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1 智能混凝土的定义和发展历史智能材料,指的是“能感知环境条件,做出相应行动”的材料。
它能模仿生命系统,同时具有感知和激励双重功能,能对外界环境变化因素产生感知,自动作出适时。
灵敏和恰当的响应,并具有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预报寿命等功能。
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具有自感知和记忆,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
根据这些特性可以有效地预报混凝土材料内部的损伤,满足结构自我安全检测需要,防止混凝土结构潜在脆性破坏,并能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进行修复,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正如上面所述,智能混凝士是自感知和记忆、自适应。
自修复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缺一不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制备完善的智能混凝土材料还相当困难。
但近年来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
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智能混凝土的相继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 损伤自诊断混凝土自诊断混凝土具有压敏性和温敏性等自感应功能。
普通的混凝土材料本身不具有自感应功能,但在混凝土基材中复合部分其它材料组分使混凝土本身具备本征自感应功能。
目前常用的材料组分有:聚合类、碳类、金属类和光纤。
其中最常用的是碳类、金属类和光纤。
下面主要介绍2种当前研究比较热门的损伤自诊断混凝土。
1.1.1 碳纤维智能混凝土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弹性且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
在水泥基材料中掺入适量碳纤维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强度和韧性,而且其物理性能,尤其是电学性能也有明显的改善,可以作为传感器并以电信号输出的形式反映自身受力状况和内部的损伤程度。
将一定形状、尺寸和掺量的短切碳纤维掺入到混凝土材料中,可以使混凝土具有自感知内部应力、应变和操作程度的功能。
通过观测,发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阻变化与其内部结构变化是相对应的。
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在结构构件受力的弹性阶段,其电阻变化率随内部应力线性增加,当接近构件的极限荷载时,电阻逐渐增大,预示构件即将破坏。
而基准水泥基材料的导电性几乎无变化,直到临近破坏时,电阻变化率剧烈增大,反映了混凝土内部的应力一应变关系。
根据纤维混凝土的这一特性,通过测试碳纤维混凝土所处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对结构工作状态的在线监测[2]。
在入碳纤维的损伤自诊断混凝土中,碳纤维混凝土本身就是传感器,可对混凝土内部在拉、压、弯静荷载和动荷载等外因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以及损伤开裂进行监测。
试验发现,在水泥浆中掺加适量的碳纤维作为应变传感器,它的灵敏度远远高于一般的电阻应变片。
在疲劳试验中还发现,无论在拉伸或是压缩状态下,碳纤维混凝土材料的体积电导率会随疲劳次数发生不可逆的降低。
因此,可以应用这一现象对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损伤进行监测。
通过标定这种自感应混凝土,研究人员决定阻抗和载重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确定以自感应混凝土修筑的公路上的车辆方位、载重和速度等参数,为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提供材料基础。
碳纤维混凝土除具有压敏性外,还具有温敏性,即温度变化引起电阻变化(温阻性)及碳纤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差会产生电位差的热电性(Seebeck效应)。
试验表明,在最高温度为70℃,最大温差为15℃的范围内,温差电动势(E)与温差t之间具有良好稳定的线性关系。
当碳纤维掺量达到一临界值时,其温差电动势率有极大值,且敏感性较高,因此可以利用这种材料实现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控;也可以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自监控以及用于热敏元件和火警报警器等可望用于有温控和火灾预警要求的智能混凝土结构中。
碳纤维混凝土除自感应功能外,还可应用于工业防静电构造。
公路路面、机场跑道等处的化雪除冰。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阴极保护。
住宅及养殖场的电热结构等。
1.1.2 光纤传感智能混凝土光纤传感智能混凝土[3],即在混凝土结构的关键部位埋人入纤维传感器或其阵列,探测混凝土在碳化以及受载过程中内部应力、应变变化,并对由于外力、疲劳等产生的变形、裂纹及扩展等损伤进行实时监测。
光在光纤的传输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的变化而引起光波量如光强度、相位、频率、偏振态的变化。
因此人们发现,如果能测量出光波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导致光波量变化的温度、压力、磁场等物理量的大小。
于是,出现了光纤传感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将光纤传感器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建筑检测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展了混凝土结构应力、应变及裂缝发生与发展等内部状态的光纤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这包括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进行监测和结构的长期监测。
光纤在传感器中的应用,提供了对土建结构智能及内部状态进行实时、在线无损检测手段,有利于结构的安全监测和整体评价和维护。
到目前为止,光纤传感器已用于许多工程,典型的工程有加拿大Caleary建设的一座名为Beddington Tail的一双跨公路桥内部应变状态监测;美国Winooski的一座水电大坝的振动监测;国内工程有重庆渝长高速公路上的红槽房大桥监测和芜湖长江大桥长期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等。
1.2 自调节智能混凝土自调节智能混凝土具有电力效应和电热效应等性能。
混凝土结构除了正常负荷外,人们还希望它在受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能够调整承载能力和减缓结构振动,但因混凝土本身是惰性材料,要达到自调节的目的,必须复合具有驱动功能的组件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SMA)和电流变体(ER)等。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ME),若在室温下给以超过弹性范围的拉伸塑性变形,当加热至少许超过相变温度,即可使原先出现的残余变形消失,并恢复到原来的尺寸。
在混凝土中埋入形状记忆合金,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对温度的敏感性和不同温度下恢复相应形状的功能,在混凝土结构受到异常荷载于扰时,通过记忆合金形状的变化,使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力重分布并产生一定的预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
电流变体(ER)是一种可通过外界电场作用来控制其粘性、弹性等流变性能双向变化的悬胶液。
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电流变体可于0.1ms级时间内组合成链状或网状结构的固凝胶,其初度随电场增加而变调到完全固化,当外界电场拆除时,仍可恢复其流变状态。
在混凝土中复合电流变体,利用电流变体的这种流变作用,当混凝土结构受到台风,地震袭击时调整其内部的流变特性,改变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特性以达到减缓结构振动的目的。
有些建筑物对其室内的湿度有严格的要求,如各类展览馆、博物馆及美术馆等,为实现稳定的湿度控制,往往需要许多湿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及复杂的布线等,其成本和使用维持的费用都较高。
日本学者研制的自动调节环境温度的混凝土材料自身即可完成对室内环境湿度的探测,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调控。
这种混凝土材料带来自动调节环境湿度功能的关键组分是沸石粉。
其机理为:沸石中的硅酸钙含有(3-9)X10-10m的孔隙。
这些孔隙可以对水分、N0x和 S0x气体选择性的吸附。
通过对沸石种类进行选择,可以制备符合实际应用需要的自动调节环境湿度的混凝土复合材料。
它具有如下特点:优先吸附水分;水蒸气压力低的地方,其吸湿容量大;吸、放湿与温度相关,温度上升时放湿,温度下降时吸湿。
1.3 自修复智能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结构是带缝工作的。
混凝土产生裂缝,不仅强度降低,而且空气中的CO2、酸雨和氯化物等极易通过裂缝侵人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发生碳化,并腐蚀混凝土内的钢筋,这对地下结构物或盛有危险品的处理设施尤为不利,一旦混凝土发生裂缝,要想检查和维修都很困难。
自修复混凝土就是应这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
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可以见到人的皮肤划破后,经一段时间皮肤会自然长好,而且修补得天衣无缝;骨头折断后,只要接好骨缝,断骨就会自动愈合。
自愈合混凝土[4]就是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传统组分中复合特性组分(如含有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模仿动物的这种骨组织结构和受创伤后的再生、恢复机理。
采用粘结材料和基材相复合的方法,使材料损伤破坏后,具有自行愈合和再生功能,恢复甚至提高材料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
在日本,以东北大学三桥博三教授为首的日本学者将内含粘结剂的胶囊或空心玻璃纤维掺入混凝土材料中,一旦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开裂,部分胶囊或空心玻璃纤维破裂,粘结液流出并深人裂缝。
粘结液可使混凝土裂缝重新愈合。
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的Carolyn Dry在1994年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在空心玻璃纤维中注人缩醛高分子溶液作为粘结剂埋人混凝土中使混凝土具有自愈合功能。
在此基础上Carolyn Dry还根据动物骨骼的结构和形成机理,尝试制备仿生混凝土材料,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磷酸钙水泥(含有单聚物)为基体材料,在其中加人多孔的编织纤维网。
在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中,多孔纤维释放出聚合反应引发剂与单聚物聚合成高聚物,聚合反应留下的水分参与水泥水化。
这样便在纤维网的表面形成大量有机与无机物,它们相互穿插粘结,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是与动物骨骼结构相似的无机与有机相结合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及延性等性能。
而且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损伤,多孔有机纤维会释放高聚物,愈合损伤。
2 智能混凝规究现状和应注意的问题前面所述的自诊断、自调节和自修复混凝土是智能混凝土研究的初级阶段,它们只具备了智能混凝土的某一基本特征,是一种智能混凝土的简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