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中国制

合集下载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1创新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

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

低廉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

2产品附加值低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

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

10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

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中国制造2025旨在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制造2025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并探讨解决的路径。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之一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尽管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存在差距。

在高端装备制造、材料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国仍然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

这种依赖性使得中国制造2025面临着技术壁垒的挑战,难以实现自主创新。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之二是制度环境不完善。

在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政府政策、市场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制约。

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企业准入壁垒较高等问题,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制造2025也需要克服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运作之间的矛盾,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协同。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之三是人才短缺问题。

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但目前中国制造业中依然存在着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应用、新材料研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效果。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之四是环保压力增大。

中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的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使得中国制造2025在推动绿色制造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要实现绿色制造,需要从设备更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大功夫,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改革举措。

针对上述困境,中国制造2025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旨在将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

然而,这一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境。

一、技术水平不足高端智能制造,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包括先进的工艺技术、高端的设备和人才储备。

但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部分领域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位置,但绝大部分领域还需要跟进和提升。

加之,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还不够成熟,科技人才流失问题也一直存在,这都给“中国制造2025”带来了技术难题。

二、工业结构单一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领域,如纺织、造纸、印刷、化工等领域,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占比较小。

加之,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链不够完整,缺乏高端制造的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造成了“以外卖为主、内销为辅”的局面。

这就需要我国制造业加快升级,增强工业结构的多样性和复合型,支撑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

三、环保要求高、成本较高高端智能制造领域对环保要求高,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对制造业的成本和经营模式都带来了冲击。

特别是在光伏、新能源等领域,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政府出资、企业自筹或引入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投入的财力和精力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四、市场需求不稳定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需求相对不稳定,且需求主要来自高端市场。

然而,高端市场的客户数量并不多,市场变动大,需求周期长,这会使得企业的利润和市场表现不稳定,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较大。

五、国际贸易形势不好近年来,国际贸易形势不稳定,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特别是在美中贸易战的背景下,我国许多企业的外贸订单明显下降,这对“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

六、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制造业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近年来国内市场规模扩大,竞争环境也变得越发激烈。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先进的工艺、技术和人才,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同时也需要注重品牌营销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提升。

论“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压力

论“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压力

制 度 的 完 善 ,意 识 的 觉 醒 , 使 中 国 的 企 业 再 也 不 能 逐 步 占据 主 导 地 位 , 要 更 多 的 是 复 杂 劳 动 者 , 之 致 需 与
像 以 前 那 样 轻 松 的 实 现 扩 张 , 业 发 展 的 “ 易 成 本 ” 相 应 的 是 高 等 教 育 的 大 发 展 。 产 业 结 构 的 升 级 与 之 企 交
三、 力 : 业结初 期 , 要 的是大 量 的简单 劳 动者 , 需 工
特 别 对 于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 们 的 维 权 意 识 和 维 权 能 力 业 部 门 的 扩 张 将 传 统 农 业 部 门 里 存 在 的 大 量 剩 余 劳 他
的 工 作 时 间 和 休 息 休 假 、 资 福 利 、 享 受 的 保 险 等 2 1 工 应 O 0年 8月 至 2 1 0 1年 8月 , P P I同 比涨 幅 由 43 .%增 至
做 了 规 定 。 随 之 相 关 的 社 会 保 障 法 规 制 度 也 陆 续 出 73 。原 材 料 价 格 的 上 涨 在 无 法 转 嫁 出 去 的 情 况 下 , .%
森 对 比 了 亚 洲 劳 工 的 工 资 , 上 海 地 区 的 工 厂 工 人 的 1 84万 人 , 到 1 9 0. 而 9 9年 , 生 数 量 猛 增 至 1 97万 人 , 招 5. 平 均 工资 加 上社 会 保 险在 20 0 5年 达 到 3 0美 元 ,深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数 量 仅 增 加 4 5 9所 。从 此 中 国 的 高 等 教 圳 为 2 0美 元 ,而 马 尼 拉 工 人 的 月 工 资 低 于 2 0美 育 走 上 了 大 扩 张 的 路 径 , 0 8 , 生 数量 突破 至 6 77 5 0 20 年 招 0 .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成本制约产能增长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成本等。

这对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率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降低制造业成本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减税降费、提供人才培训等措施,降低制造业的经营成本,提升其竞争力。

二、技术水平滞后制约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制约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三、绿色环保压力增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制造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压力。

改善环境污染,加强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法规,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

四、人工智能挑战传统产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挑战。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制造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应对竞争压力。

五、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品牌建设我国制造业普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品牌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要提升制造业的品牌竞争力,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品牌价值的塑造和传播,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六、劳动力短缺影响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面临劳动力供给短缺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劳动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摘要】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的工厂之后,中国制造在最近几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质量、劳动力及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贸易保护等尖锐的矛盾凸显了问题的严重。

中国制造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路径如何?中国能不能产生真正世界级的企业?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及其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国制造”危机的建议和对策,寻求继续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中国制造自主创新路标一、中国制造及其历史回顾(一)“中国制造”的定义“中国制造”顾名思义,即指中国制造的产品。

现在对“中国制造”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代指全球最廉价的产品,现有国内国际公认是一般由外国设计而由中国制造的产品,意指中国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环境、运输等成本,却只能拿最少的收益。

(二)“中国制造”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居世界第32位;2004年已增加到11584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1978年我国出口额是97亿5000万,到了2004年已达到了5933亿2600万[1]。

单从这点来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

而出口额的巨大增加,无疑让“中国制造”有了更多的机会面向世界。

二、我国制造业现状(一)外贸出口总额不断扩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总额不断增加。

从外贸总额来看,已由1992年的1655.3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底的6207.9亿美元。

1983年中国的出口仅占世界总出口1.3%,居全球第15位;1998年占3.4%,居全球第9位;2006年140974亿元,居世界第三位:2008年179921亿元,居世界第2位;2010年201722亿元,居世界第1位。

如表1:表1.中国进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较(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表2.种种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比重资料来源:系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有资料显示中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设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读后感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读后感

了不起的中国制造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制造的崛起与发展三、中国制造的亮点与优势四、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五、我国政策对制造业的扶持与引导六、中国制造的未来展望七、结语正文:尊敬的读者,您好!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崛起与发展更是引发了热议。

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国人,我深感自豪,并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同您一起回顾中国制造的辉煌历程,探讨其优势与亮点,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并展望中国制造的美好未来。

一、引言“中国制造”作为一个涵盖广泛的词汇,早已深入人心。

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高科技产品,无处不在的“Made in China”见证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那么,中国制造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呢?二、中国制造的崛起与发展回顾中国制造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曾经的“世界工厂”到如今的“中国智造”,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中国制造的亮点与优势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离不开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我国制造业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产业链,能够满足各种生产需求;其次,中国制造的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具有竞争力,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最后,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为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

四、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与困境虽然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风光无限,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

例如,我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较低,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等。

五、我国政策对制造业的扶持与引导面对挑战与困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如“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等。

六、中国制造的未来展望在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中国制造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国家战略,旨在通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中国制造2025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这些困难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困难、技术创新不足、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人才短缺以及资金链风险。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进程,也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格局。

在面对这些困境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努力突破困难,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顺利实施,为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字数:191】1.2 问题意识"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

我们需要意识到产业结构升级的困难。

由于传统制造业占据着我国制造业的主体地位,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包括技术更新、市场需求转变等。

技术创新不足也是制约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存在较大的技术壁垒,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也给中国制造2025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一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制约我国出口,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在人才短缺方面,尤其是高端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制约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资金链风险也是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实现制造业的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资金链断裂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阻碍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顺利实施。

2. 正文2.1 产业结构升级困难产业结构升级困难是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重要困境之一。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国制造 业有 1 2类产 品产量 居世 界第 7

行业 、产业发展面 临困境
就 国内市 场而言 , 0 1 至少 有 2 1年 两 件重要 的事情不 容忽 视 ,一 是高铁
建设 减速 .二 是针 对房地 产行 业的 宏 观调 控政策 以及加 大保 障房建设 的 力 度。 专家预计 铁 路基本 建设投 资达
量上与发达 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金
融危机爆发 以后 . 这种劣势展现的更加
是如何制定并有效执 行质 量标 准。 2 恶化的生态环境与高昂的能源成 .

明显 尤其是一些 附加值很高的复杂产
品 .差 距 更 是 明显 。
数量庞大的制造企业在不停地向天
空 和 江 海 湖 泊 中倾 吐 着 大 量 的 垃圾 , 严 重 影 响 甚 至 威 胁 着 生 态 环境 。 迫使 政 这
以 来 ,一 些 地 区 实 体 经 济 发 展 面 临 困
升、资源和环境承载 力不 断下 降 周边 国家和地 区同质竞争 日益激烈 , 国际贸 易保 护势 力抬头等 因素 . 都对我国制造
位 , 界7 % 的玩 具 , 0 世 0 5 %的电话 、
鞋. 超过 13的彩 电、箱 包等都产 自中 / 国 ,制造业 更吸引 了大部 分外资 。

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 , 中国制造
业仍处于世界 制造业产业链的 中下游 . 其国际地位主要体 现在 总量 上 . 而在质
2 中 制 业 化 , 1年1 4 国 造 信息 2 月 0 2
电力发展 。温州 动车事 故 发 生后 . 铁道 部将设计 最高 时速 3 0 5 公 里 的高铁按 时速 3 0 0 公里开行 , 设计 最 高 时速 2 0 5 公里 的高铁 , 时速 2 0 按 0 公 里开行 。 既有 线提速到 2 0 0 公里 的线 路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1. 引言1.1 介绍“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政府于2015年发布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该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包括加强基础研究、重点领域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质量品牌建设等。

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该计划也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技术水平和品牌价值,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制造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实现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目标,推动中国制造业全面升级,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1.2 当前“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性“中国制造2025”计划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发展。

当前“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中国制造2025”计划,可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可以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方案一、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一个国家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1. 技术更新的压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兴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巨大挑战。

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使得传统生产方式显得落后。

制造业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然而,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来说,资金和技术投入是一个巨大负担。

2. 人口红利减弱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享受了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力资源红利。

然而,随着龙头制造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企业已经开始面临缺少合格劳动力的问题。

同时,年轻人对于从事传统制造行业缺乏兴趣,更愿意选择与高科技相关的行业。

3. 环保压力增大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在制造业中,由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污染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环保压力的增大,制造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环境治理,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务开支。

4. 创新能力不足制造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持续创新的推动。

然而,很多传统制造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往往陷入困境。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转变难、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解决方案1. 投资创新科技为了应对技术更新的压力,制造业企业应当加大对创新科技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加强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

2.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面对人口红利减弱和缺乏合格劳动力的问题,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政府可以对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职业教育项目给予支持,鼓励学生选择学习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并提供奖励政策。

浅析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摘要资本的聚集以及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这两个驱动力促进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制造一路走来,从改革初期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世界工厂,成就为世界各国所瞩目。

但辉煌的外衣下,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制造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劣势的分析,导出使中国制造走出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制造;困境;出路引言中国制造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经济空前发展的主要贡献者,没有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中国人民的现代物质文明。

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人力及融资成本的快速增长,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欠缺,早已让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2012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这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再次证实了一个严峻的客观事实——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生产增速明显减缓,中国制造业危机重重。

一、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一)中國制造所面临的人力资源困境中国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工厂”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自身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的整体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各地也相继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再加上中西部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提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逐渐弱化。

目前,除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之外,与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用工成本也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少数国家,而比柬埔寨高224.8%,比孟加拉国高182%,比越南高195.3%,比印度高138.6%,比印度尼西亚高206.6%。

另外由于国家一些新的政策的出台,对农业以及其他产业的扶持,使得本来寄希望于制造业的民工大量外流,严重影响了制造业的发展。

加之80,90后的民工对于自身的生活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满足于只求温饱,不满足于有点枯燥的工人生活,经常跳槽,因此也更加的难于管理。

高流动率也给工厂增加了人工成本。

(二)中国制造所面临的技术困境在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家电行业,核心的技术却在美国和日韩,甚至在LED 领域,中国企业更是全面受制于日韩,在汽车领域,核心技术控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手中,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但是,市场上的高档汽车,如宝马、奥迪等,却几乎都是德国货。

制造业中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制造业中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制造业中的困境与发展策略一、制造业的困境在全球化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制造业面临着许多困境。

首先,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口结构变化,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

同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不断加剧。

其次,在科技发展与创新驱动的时代中,传统制造业难以满足市场对个性化产品需求的迫切要求。

再者,在可持续发展思潮盛行下,环保压力逐渐增大,传统工艺、资源浪费及污染排放等问题也给制造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1. 劳动力短缺与高成本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升,中国劳动者逐渐转向服务型产业乃至高端技术领域就业,而从事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型工作人员数量减少.这使得企业面临用工荒,进而引起工资上涨等影响成本状况恶化.2. 全球竞争与市场萎缩由于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减弱和物流成本的下降,全球制造业行业进一步竞争激烈。

尤其在发展中经济体快速崛起,市场容量扩大的趋势下,不少企业无法应对来自低成本地区的竞争压力。

而随着COVID-19疫情爆发,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市场需求萎缩, 使得制造业面临巨大困境。

3. 制造技术升级与转型困境近年来,由于科技水平提高和新兴技术涌现,自动化以及数字化生产模式正在迅速普及.这意味着人力需求减少、工厂环境变革迫切,并对员工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等都需要付出较多投入。

然而,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影响了其顺利实现转型.4. 环保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环保意识增强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污染治理、节约资源已是非常紧迫之事.然而在制造业领域,仍然存在着很多环保方面的问题,如废水、废气排放等.这对制造业增加了开支并受到政策限制.二、制造业发展策略1. 技术升级与自动化生产为了应对劳动力短缺和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需要积极采用数字化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来改进生产过程。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成本。

2. 品牌建设与创新发展传统的OEM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转向ODM或OBM模式。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向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

然而,该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技术瓶颈是一个关键问题。

虽然“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在一些领域获得全球领先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原因,中国企业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特别是在一些核心技术上,目前中国还需要依赖进口。

如果不能很快弥补技术差距,将会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产生很大的阻碍。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虽然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阶段,但在证券、银行、保险等领域,中国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进一步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同时,由于投资环境不稳定,也使得中国制造业难以获得足够的投资。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中国的投资环境。

第三,人力资源短缺也是一个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因素。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但仍然存在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中国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支持。

因此,政府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的技术水平。

最后,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制造2025”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当前,全球贸易形势严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日益高涨,这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加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贸易依存度。

总之,“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面对很多困境和挑战。

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技术和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市场经济化进程,加强国际合作和贸易,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1:人力资源挑战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工人技能不足、教育体系无法满足制造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等,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2:技术创新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核心技术缺失、研发投入不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3:设备陈旧落后部分企业的设备仍停留在传统制造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

高能耗、低效率的设备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环境保护压力制造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排放物治理成本高、污染治理技术难以达到要求等问题,使得制造业在环境保护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5: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门槛的降低,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

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使得企业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6:供应链管理困难制造业涉及的供应链较为复杂,涵盖了物流、采购、生产等环节。

供应链管理困难、成本高企等问题,限制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运作质量。

7:融资难题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银行信贷不足、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8:品牌建设困难我国制造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困难。

品牌影响力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9:市场需求变化快速消费市场快速变化使得制造业难以及时调整产能和产品结构。

因市场需求变化频繁导致的库存积压、产品滞销等问题,使得制造业在市场变化中面临较大的风险。

10: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制造业面临贸易壁垒、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

这些贸易摩擦对制造业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使得企业难以稳定发展。

附件:1:附件1: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2:附件2: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3:附件3:制造业设备现代化升级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法:中国专利法是中国大陆的法律,旨在保护发明人的权益和促进技术创新。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24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年1月信息化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制造的机遇所在。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与之适应的产品研发信息化平台。

■ 辽宁省电子技术情报所 周屹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伴随欧债危机的蔓延以及美国经济增长缓慢,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加大,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均出现回落,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大幅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的总额4470亿美元的就业刺激计划,量化宽松政策将导致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将继续保持升值态势。

在短短30年之内,中国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中心之一,并且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估算,2009年,中国占有全球制造业11.783万亿美元增加值的17%,超过美国所占有的16%。

其中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世界70%的玩具,50%的电话、鞋,超过1/3的彩电、箱包等都产自中国,制造业更吸引了大部分外资。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其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而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这种劣势展现的更加明显,尤其是一些附加值很高的复杂产品,差距更是明显。

经济学专家郎咸平多次表示目前国内制造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在目前制造业领域中,产品研发、渠道物流、关键零配件等掌握在欧美、日韩等国家手中,这也使得国内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定价权,这是相当可怕的。

”“中国制造”面临新挑战在全球经济困境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必将会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有关产品质量、安全性、能源成本以及环境可行性等方面的重大考验将接踵而至。

1. 堪忧的产品质量“中国制造”一度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中国制造出了iPod等高质量的产品,也曾把载人航天飞船送上了太空。

浅析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摘要:“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化制造作为主要目标,其本质是机械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一次产业革新。

这次产业革新将促进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间的合作、制造业人才培养、信息安全、智能化制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推进,使制造行业在产业升级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

对机械制造行业来说,这次的产业升级是机遇也是挑战。

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制造2025发展趋势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机械制造智能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一、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我国已经是世界工厂,不少机械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下游,行业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调整缓慢、资源高消耗、人力资源成本高升、利润下降等大量的问题。

所以在未来30年内,制造行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从大到强”。

“中国制造2025”就在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成,是第一个专门规划。

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趋势的产物。

国务院于二零一五年五月八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二、当前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作为制造大国,我国与十九世纪德国的发展历程相似,近年来的高随发展也带了一些弊端,尤其是现如今我国经济规模虽大但不强的局面,令制造业不得不面当前的产业升级。

(1)创新能力不足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重要的核心技术都是靠进口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例如机械加工领域,我国长期依耐进口的高精度机床,国内的只是提供人力和资源来进行产品的加工和组装。

这种基础制造能力的不足,使国内制造业的企业仍然是处于行业的低端位置。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却仍然以加工为主,在研发、创新上存在明显的短板,所以我国迈向工业强国的路仍是漫漫长路,需要一份具体的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困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在实施过程中,中国制造2025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中国制造2025面临着技术瓶颈和创新不足的问题。

尽管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

中国制造2025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迎头赶超发达国家。

中国制造2025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遇到了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的不确定性。

随着科技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各行业的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中国制造2025要面对的困境之一就是如何准确预测未来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消除过剩产能和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制造2025在资金支持和市场化运作方面也遇到了一定困难。

中国制造2025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但目前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仍存在不足的问题。

而且,由于市场化运作不够成熟,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资金筹集和运营管理方面困难重重,导致创新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中国制造2025在国际贸易和产业布局方面也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以及市场格局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中国制造2025必须在国际合作、技术转让和全球市场开拓方面迎接新挑战。

中国制造2025还需要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潮流等国际环境挑战。

中国制造2025的困境主要包括技术瓶颈、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资金支持不足和国际贸易挑战等方面。

面对这些困境,中国制造2025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品牌竞争力,同时适应市场变化、强化市场化运作,加强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希望中国制造2025能够克服困难,积极应对挑战,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传统制造业困境深度剖析

传统制造业困境深度剖析

传统制造业困境深度剖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传统制造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曾经的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劣势,使得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生产成本的上升是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过去,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投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等行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技术水平不高是传统制造业的另一大困境。

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许多企业过于依赖廉价劳动力,忽视了技术研发的重要性。

这导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较低,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但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仍然任重道远。

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必须面对的困境之一。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环境保护。

这导致中国许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进行治污减排,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市场竞争加剧也是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制造业投入,试图抢占市场份额。

这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原有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低端制造业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制造业必须寻求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以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人力资源短缺也是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的一个困境。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企业很难再找到廉价劳动力。

而且,新一代年轻人对工作的需求和期望值与以往有所不同,他们更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不愿意从事辛苦劳累的工作。

这导致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面临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链条不完整也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一个痛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中国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点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中国制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及其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国制造”危机的建议和对策,寻求继续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中国制造困境出路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对中国制造的一些“问题产品”提出严重的质疑,刮起了妖魔化“中国制造”
的冷风。

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中国制造”问题更演变为一场信任危机,严重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声誉和中国的国际形象。

一、“中国制造”而临的困境
“中国制造”遭到国际社会质疑,在出口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又非易事,“中国制造”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

1、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
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企业只处在下游。

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

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即组装和制造。

而研发或营销策略的实施是由产品转移国进行的,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是一种出口加工的模式。

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

2、品牌观念淡薄
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

而且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国际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无论是在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价值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国际品牌的缺乏不仅会带来表面的国际地位以及直接的经济利润的下降,更会进一步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干不利的位置。

国外企业赚取了丰厚的品牌溢价,而中国制造业仅仅赚到很小部分的加工费。

缺少自主品牌,主要是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品牌观念。

首先,企业自身缺乏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自主研发投入少,急功近利。

其次,市场尚未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竞争环境,地方行政性垄断限制了品牌企业的发展空间,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知识产权侵犯时有发生,这些都极大挫伤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

3、人才瓶颈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以上,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工占15%,而我国高级工仅占4%,中级工占36%,初级工占60%。

劳动保障部门
的有
关调查发现,某些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在一些地区供不应求,缺乏高级技师这样的骨干技术技能人才已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共同问题。

进一步说,我们更加缺少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

这样我们就很难将现有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难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难以推进技术革新,从而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上述几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制造”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品牌战略、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低成本作为制造优势的局面将逐渐难以维系,所以给“中国制造”一个新的定位并寻求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制造”危机产生的原因
1、表层原因
“中国制造”危机确有自身原因,部分产品的确有质量问题。

目前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出口产品品种较多,出口国家和地区较广,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这些质量问题容易被某些人所利用,推波助澜,掀起风波。

“中国制造”出现问题,中国自身内部一小部分唯利是图的企业难辞其究,对此应深刻反省国内出口企业自身的不足。

另外,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子初级阶段,国内诚信体制缺失,法律体系不健全,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更有一些生产厂商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千方百计地压缩成本。

总之,多种原因导致国内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过是国内产品质量问题的外延。

2、层原因
中国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屡见不鲜,中国出口遭遇的不公平对待从未停止,然而在短时间内被大量集中报道,这是极不正常的。

通过制造、夸大“中国制造”的危机,丑化中国产品的声誉,挤压“中国制造”的生存空间,实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

中国商品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优势涌向国外,国外的制造商无力抵制,只有借助一些其他方式来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近期爆发的“中国制造”问题就是其手段之一。

另外,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国际社会唯独盯住“中国制造”不放,这不排除浓重的“中国威胁论”嫌疑,在政治和外交方面阻碍中国影响力向全球延伸,同时在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商品进行攻击和诋毁。

“中国制造”危机无非是“中国威胁论”在经济领域的翻版。

三、“中国制造”的出路
“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以价格优势打入国际市场,这一策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的低价格竞争必然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反倾销指控。

此外,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中国,采取更低廉的劳动力和更优惠的引资政策,将削弱“中国制造”的优势。

特别是近期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暴涨及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使得“中国制造”仰仗的价格优势进一步丧失。

总之,“中国制造”不能停留于以往模式,而应寻求其他出路。

1、选择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
宏观上,“中国制造”耍摆脱目前的局面,需要将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上升为竞争优势导向的外贸发展模式。

中国长期以来选择的是“廉价劳动力+跨国公司资本与加工技术”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并非长久之计。

必须使中国由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车间”变成“出口产品生产工厂”,再跃升为“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

首先,要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水平,加强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和生产上的关联度,促使“中国制造”向高端生产转移。

其次,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坚持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促使加工贸易朝着有利于出口产品升级转型的方向发展,积极吸引技术领先、产品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的贸易性企业。

2、学习和研发核心技术,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对外贸易要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效益。

中国大多数制造性企业处在国际分工的末端地位,需要提高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促使我国制造业转向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如此既有利于减少贸易抑制,也有利于改变我们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屮靠后的位置,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争夺在世界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在这一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比如“日本制造”同样遇到过类似问题,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不断取得对美国的优势,因此遭遇了美国制造的种种贸易摩擦,日本被逼上另外一条道路,以更高档的产品进军市场,从而更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当前中国也要转变思路,寻求和打造“中国制造”的其他优势。

3、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带动产品的精品化和品牌化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制造”的正面国际形象。

所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特别是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并与关键技术创新相结合,改进制约产品质量的薄弱环节与因素,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采用以品质、品牌为主导的贸易营销策略取代目前某些企业以“拼价格、拼数量”作为代价来占领市场的方法,这才是恢复“中国制造”形象的重要出路。

过去仅仅依靠劳动力优势来支撑企业的发展,现在面临着新的情况:一方面来自国际上贸易壁垒的压制;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正在日益上涨,原有的路子现在已经难以为继。

及时改变“中国制造”的出口增长方式,由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以质取胜,做出“品牌”来,以高品位、
精品化、品牌化的商品来开拓国际市场已刻不容缓。

4、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分工活动对劳工资源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但是随着我国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初级工的使用使得劳动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不仅出现了劳动力“双低”(低成本与低效率)的现象,而且还表现出成本不低但效果不高的趋势。

因此,如果不迅速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势必削弱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是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从微观上讲,高素质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培养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是企业赢得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智力,使人力资源、智力资本得到开发利用。

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尊重和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增强技术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建立良好的人才开发管理机制,开拓现代人力资
源管理的新途径。

总之,“中国制造”危机是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我们
应该化危机为契机,认真反思总结,解决长期困扰“中国制造”的顽症,使中
国从制造大国提升为制造强国。

【参考文献】
[1] 蔡的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 [J].经济问题,2006
(1) .
[2] 陈月芳:浅议中国制造业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J].当代经理人,
2006 (21).
[3] 王涛生: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