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从众的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从众的因素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丁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从众心理”。

影响从众的因素有的人容易从众,有的人不容易从众;有的情境中容易产生从众现象,有的情境中则不容易发生从众现象。那么,从众行为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对此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社会因素

(一)群体因素

1.群体的规模。如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你很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如果有100人反对你,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最终从众了事。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2.群体的一致性。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则他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如果群体中另外还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则使前者所面临的从众压

力大大缓解,从而明显降低从众的程度。阿希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让一位假被试作出不同丁其他多数人的反应,结果被试的从众行为减少了3/4,因为被试有了一个“合作者”,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力量。即使这个假被试并没有发表与被试相同的意见,但只要他与群体的意见相异,就会增强被试的信心,削

弱从众心理。总之,增设一致性程度越多,个体越倾向丁从众。

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有人曾经特意设计了一个阿希式的实验,但是以小组式的方式,使五个实验小组相互竞赛。在线段对比实验中,出错最少的小组,其成员将得到两张戏票。结果表明,个体在有共同目标的群体中更容易从众,因为不如此就可能达不到目标。

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智力高的人,掌握的信息比较多,思维灵活,自信心较强,不容易发生从众行为,而智力低的人则容易从众。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特别重视别人的评价,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誉,较易从众。性格软弱,暗示性

强的人也容易表现出从众倾向。

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丁群体的压力。一般来说,地位高的成员经验丰富、资力较深、能力较强、信息较多,能够赢得低地位者的信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能对群体产生较大影响,并使低地位者屈从,而地位低的成员则不可能影响他们。老师在学生面前,军官在士兵面前,领导在下届面前都会较少从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群体中是地位高的人,一般不会感到有从众压力。

二.自然因素

(一)文化差异

1文化背景.由丁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成员从众的程度存在差

异。米尔格莱姆(S. MilGAM)(1961)对法国和挪威的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挪威人比法国人更趋丁从众。他认为部分原因可能是法国文化鼓励独立和个性,而挪威文化则鼓励忠诚丁集体,重视社会责任。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在不

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所表现出的从众行为是有差异的,说明文化差异对从众现象确实存在影响

2.知识经验。个体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反之则越容易从众。如果一名医生和一群教师讨论教育问题,他往往不会反对

教师们的意见,因为他对此问题不甚了解;而如果是讨论营养问题,他往往会反对教师们的一致意见,因为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多的个体拥有更强的自信心,他倾向丁把自己看成是群体中的专家而不愿从众。

(二)生理差异

1 .性别差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许多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进一步的研究则指出,过去的实验之所以得出女子更容易从

众的结论,是因为实验材料大多为男子所熟悉而为女子所陌生,诸如政治、球赛等。如果选用有利丁女性的实验材料,如烹调、服装等,则男性和女性都表现出较高的从众倾向,比例差别很小。及原则问题的,人们较容易从众;而如果是涉及伦理、道德、政治等原则问题的,人们不太容易丧失立场。对此彼德罗夫斯基曾经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以一些四年级、七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先让他们填写一张问卷,上面有几条关丁道德问题的判断,被试可以根

据公认的准则作出回答。一段时间之后,再把包括这些问题在内的但问题数量

更多的问卷发给被试,在他们回答之前予以暗示,指出其他人都赞成错误判断。结果发现,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暗示,而绝大多数人都不改变原来的意见。可见,在伦理道德等原则问题上,被试往往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从众心理也称顺从心理,有人也称遵从心理。是指一个人的行动,信仰和情绪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一个小群体的错误意见,往往可以迫使一个人做出与自己感知和判断不相符合的回答。5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做成一排,看两张卡片,一直贡呢卡片上画三条长度不等的直线A、B、C ,另一

张卡片上画一条直线X,它的长度明显的与ABC三条线之一等长,要求被试者判断X 线与哪一些线等长,被试者按坐号顺序回答,第五个被试者明知他们答案不对,但也不敢肯定自己正确的答案,只能顺从地得出了与前四人相同的错误答案,这是一次从心理测验,把这种测验重复多次,结果类似。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跟着感觉走路会使你步入歧途,跟着广告购物会使你上当受骗。科学研究中,从众心理可使你放弃自己正确的研究结果,当然最为严重的是从众心理可使部分前年人形成小群体,小集团,发生数人一起违纪现象,甚至多人聚众闹事的违法现象。克服方法:主要从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心理

教育、法制教育入手,增强约束力。从学习科学知识。独立思考,敢丁坚持正确意见。如果人云亦云,感情用事,往往会使你后悔莫及。当你的思维、感情、行动处丁一个非正式群体中,就要考虑是否从众心理起了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