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报刊与民间_意见领袖_的崛起_从传播学的角度试论
梁启超的报学启迪民智论与中国近代报业(修改版)
梁启超的报学启迪民智论与中国近代报业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学者和报人。
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与学术活动都同办报活动紧密相连。
他的办报活动不但对清末民初的政治风云起着巨大作用,而且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梁启超不但是个报刊活动家,还是一个新闻理论家。
他率先用新闻理论来指导新闻实践,并在实践中对新闻理论加以革新,使之更趋成熟。
于是,在梁启超以报刊开民智,造新民的活动中产生了他新闻思想的结晶——报学启迪民智论。
一、救亡图存中诞生的报学启迪民智论梁启超生长的年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多事之秋。
鸦片战争后,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深重。
然而,以那拉氏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们却依然沉醉于天朝大国,物产丰富的迷梦之中,对内实行高压统治和思想禁锢,使得泱泱大国民生凋敝,日益岌岌。
甲午之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昔日天朝大国竟败于倭人之手,落得个割地赔款的下场。
这才使得部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士子们猛然惊醒,渐思革新救亡。
于是,中国历史上的“维新派”便登场了。
由于维新派诸人多来自于封建地主阶层,或本身即是封建官僚,所以天生畏惧下层民众的他们根本不可能选用雅各宾派式的暴力革命道路,几经周折后他们最终选择了以叩头请愿的方式通过实行一场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来达到目的。
于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们开始了自己的上书请愿征途。
《上清帝第一书》,《上清帝第二书》……一次次努力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讯。
如此几次后,他们发现:政府中顽固派势力猖獗,自己呕心沥血之作根本到不了皇帝手中;而士大夫之士多沉醉于八股取士,心中所思不外《四书》,《五经》,红顶玉带;市井之士则浑然麻木,每日劳碌于柴米衣食之间。
在这种环境之下要想维新变法,首先要做的便是将维新广为宣扬,使世人皆知维新,皆思维新。
基于此识,维新派中的佼佼者——梁启超便提出了“欲以维新我国当先维新我民”⑴的主张。
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轨迹
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轨迹一:初创期(1815-1840)㈠外国人办报:由于中国封建制度和自足自己的自然经济影响,中国古代的报纸没有能够直接演进成为近代报纸,近代报刊是需是从西方引进的泊来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英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的。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其中一篇记述出现在马六甲地区祭祀痘娘娘活动的报道,附的一幅插图《事痘娘娘悬人环运图》,是我国报刊史上最早发表的新闻插图。
《杂闻篇》是马礼逊与1833年4月29日在澳门创办的中国最早的近代中文报刊,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马礼逊于1833年5月1日创办的《传教者与中国杂报》是中国首份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合刊的报刊。
1833年8月1日,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出版《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外国人在中国领土办的第一份中文月刊。
之后,1838年10月18日,麦都思在广州创办并主编了中文月刊《各国消息》。
综上所述,这些报刊本质上都是宗教性报刊,其基本内容一是阐发教义,二是宣传西方文化。
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些报刊的宗教色彩渐趋淡薄,而政治、经济色彩则日益浓厚。
特别是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日益重视,使这些报刊的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
㈡国人办报: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是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开始的,但是国人在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的身影较早出现在中国近代报刊历史上的是中国刻工梁发。
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主编米怜的主要助手便是梁发。
国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办报活动的兴起,是始于禁烟运动时期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在19世纪末期,在外国人在中国报刊、新闻传播理念等的影响下,贯穿中国南北的外报网基本上形成,但是这种新式的传播媒介并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
在中国,最先发现并重视这种近代报刊的官员是林则徐,由于林则徐被罢官免职,他只能组织人员去翻译这些外国人办的报。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综述——从传播学的视域试论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综述——从传播学的视域试论论文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内地学界对“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历经三十年,在传统文化传播的主体、媒介和内容三个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史料梳理、理论建设和成果的实践应用方面存在不足,未来仍具备较大的拓展空间。
“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
尽管历史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研究者对于文化传播的相关现象早已有所关注,但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传播学被引内地以来,大陆学者才开始尝试以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固有文化传播的历程,历经三十年已取得一定成果,为这一课题开辟了新的天地。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分支,文化传播研究有自己的边界。
所谓“文化”,指的是以观念形态为核心形成的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文明体系,即钱穆所谓:“文化”是关乎人类群体生活的精神层面,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的东西川。
“传播”则是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按照施拉姆的定义,指的是信息经过社会信息系统运行而实现的交流及其影响。
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研究把社会信息的传递视为文化保存、传承、蜕变、增殖的过程,关注文化通过社会信息系统得以传承的问题。
事实上,“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有文化则必有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有传播则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互动,人类正是通过文化的代代相传,构建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完整的传播活动需要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媒介、传播内容和反馈,其中传播者(主动进行信息传递的人)和受传者(接受信息并作出反映的人)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和渠道,传播内容指的是传播活动具体传递了什么性质的社会信息,它们涵盖了传播活动的基本方面,传播学者在文化传播史领域的研究也可以这三个维度来概括。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新时期以来大陆学者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并例举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对近代报刊的认识
对近代报刊的认识
近代报刊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报刊,这个时期是报刊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报刊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印刷的转变,从政治宣传到新闻报道的转变,从小众读物到大众娱乐的转变,从地方性到全国性的转变,这些转变都为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报刊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
在此之前,新闻传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或者通过书信、传单等手段进行传播。
而报刊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广泛和深入。
报刊的出现,也使得新闻传播的对象从少数精英转变为广大民众,这为新闻传播的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近代报刊的发展,也推动了新闻业的专业化和商业化。
在此之前,新闻报道主要由政府机构或者政治团体进行,新闻报道的目的主要是政治宣传。
而随着报刊的商业化和专业化,新闻报道的目的逐渐转变为提供客观、准确、及时的新闻信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这也为新闻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报刊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在此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书信、传单等手段进行,文化的交流也主要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
而随着报刊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报刊不仅提供了文化信息,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近代报刊的出现和发展,对新闻传播、新闻业、文化传播和交流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报刊的历史,也是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时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最新-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 精品
清末上海民间报刊与公众舆论的表达模式公共领域是指介于个人与政治国家之间的自主性社会生活领域。
这一领域对其功能的自我理解具体表现为‘公众舆论’的范畴1。
由于公众舆论的形成与表达,与民办报刊的勃兴密迩相关,而民报的崛起又是大众传媒民间化的结果,因此,本文拟从考察1901-11年间上海报刊业的民间化现象入手,就公众舆论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作一简单论析。
报刊传媒的勃兴及其民间化近代上海因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信息流通便捷,加之政治生态环境特殊,报刊业的发展颇为引人注目,俄而成为全国新闻纸的中心地了2。
继《时务报》等维新报刊之后,二十世纪初,上海迎来了新学书报最风行时代3。
据不完全统计,1901-11年间,上海先后出版的各种日报,总数不下30种。
期刊方面更是精彩纷呈。
仅据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编》的统计,这一时期在沪出版的中文刊物就有69种。
日报与期刊合计,总数当在100种以上4。
这还不包括数十种小报以及其它仅知其名但已散佚无从查考的报刊。
除了数量、种类繁多之外,这一时期上海报刊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民间人士为运作主体的华资民办报刊比重大,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据查,在清末百余种中文报刊中,仅《江南商务报》、《舆论日报》等由官方机构和地方官吏所办,属官报;1910年前后的《舆论时事报》、《中外日报》、《申报》,或纯系官款,或半系官款5,具有准官报性质;《大同报》、《汇报》、《尚贤堂晨鸡录》等几种是外报,其余均为民报。
因此,粗略估算,民报在全部中文报刊中的比例当不低于90。
从民报的年增长量来看,以期刊为例,1901-11年间,除了1905年仅新创一份外,其余年份少则六份,多则八份。
这一速度不可谓不快。
由于戊戌前后创办的《苏报》等报刊一直在持续发行,加之众多在日本出版的留日学生刊物,或秘密流入上海,或公开在沪设立派报处,因此,即便作保守。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一、概述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它深刻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与思想文化的激荡。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社会结构逐渐解体,新的社会阶层和力量不断涌现,报刊作为传播信息、表达意见的重要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起源阶段,中国近代报刊思想主要受到西方传教士的影响。
这些传教士通过创办报刊,宣传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逐渐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关注报刊,他们通过翻译、介绍西方报刊文章,逐渐认识到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启迪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中国近代报刊思想也经历了重大的转折。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在这一背景下,报刊的思想内容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宗教宣传、文化介绍,逐渐转向政治批判、社会动员。
报刊成为宣传民主思想、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革命运动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进的重要体现。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革命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舆论支持。
1. 背景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报刊思想的发展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篇章。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近代社会的新兴传播媒介,不仅成为了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
在政治层面,近代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封建王朝的日渐衰微和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剧变。
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国家主权的丧失和领土的沦丧,更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在这一过程中,报刊作为传播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观点的重要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闻编辑笔记讲解
新闻编辑笔记讲解新闻编辑笔记第一章:一、1.新闻编辑:是指现代新闻机构中,从事媒介成品生成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设计、制作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同时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
2.编辑的分类:(1)报纸编辑:是指报纸编辑人员为出版报纸所从事的专业性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确定编辑方针、拟定报道计划、组稿、送稿、选稿、改稿、配稿、制题、设计版面包括联络作者等(2)杂志编辑:是指比报纸周期稍长的综合性或专业性连续出版物的组稿、选稿、改稿、编版等专业性工作(3)广播编辑:是指广播节目生成过程中根据广播本身媒介特点进行的构思、组织、加工、制作等一系列文字工作和技术工作。
(4)电视编辑:是指电视节目生成过程中根据电视媒介特点所进行的前期策划、组织和后期的图像选配加工、文字编审和音效处理工作。
(5)网络编辑:是指随着网络新闻传播出现而崛起的新型编辑门类,除具有传统的新闻编辑所具有的审核、编选、加工、制作标题、设计、排列之外,还包括相关内容的链接设计、图文组合、滚动版预设等。
二、1.中文报刊编辑的发展:中国近现代意义的新闻编辑实践最早应追溯到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这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创刊号的序言是中文报刊第一篇阐明办报思想和编辑方针的序言。
由此,宗教性、可读性、通俗性和篇幅短小成为早期报刊的基本特征。
对其后的宗教报刊和中文报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版报刊,开宗明义、明确办报宗旨与编辑方针,成为近代以来中文报刊的鲜明传统。
继传教士之后,外国人在华创办外文报刊与商业报刊都十分重视编辑方针的确定近代国人办报意识的形成是受到了传教士报刊客观启发和社会改良的主观动机双重因素的影响。
1872年创办于香港的《华字日报》几乎定下了此后国人办报的基调,即爱国主义。
近代国人办报的最初动机,并非在于新闻性而在于知识性、时政性和爱国主义。
此后的王涛和梁启超都是前后一脉相承的中文报纸的现代版式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1858年创办的中文日报《中外新报》,四开单面印数,竖排版。
中国现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推动
中国现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推动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现代报刊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现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推动功不可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现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推动作用。
一、报刊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中国现代报刊的兴起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类报刊纷纷创办。
这些报刊不仅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也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
报刊的发展使得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许多文学巨匠如鲁迅、郭沫若等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大量的作品,推动了近代文学的发展。
二、报刊推动文学思潮的传播中国现代报刊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对文学思潮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报刊通过刊登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等形式,将新的文学思潮传播给大众。
例如,新文化运动时期,众多报刊积极宣传新文学思潮,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报刊的广泛传播使得文学思潮得以迅速传播,影响了广大读者,推动了近代文学的发展。
三、报刊培养文学人才的作用中国现代报刊为文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
报刊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投身其中。
同时,报刊也为文学人才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许多报刊设立了文学专栏,刊登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创作技巧等文章,为文学人才提供了学习的资源。
通过报刊的培养,许多文学人才得以崭露头角,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报刊推动文学研究的深入中国现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推动还体现在推动文学研究的深入上。
报刊通过刊登文学评论、研究文章等形式,推动了对近代文学的深入研究。
报刊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吸引了许多学者投身其中。
他们通过报刊的发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了近代文学研究的深入。
报刊的推动使得近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五、报刊对文学价值观的引导中国现代报刊对近代文学的推动还体现在对文学价值观的引导上。
报刊通过刊登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等形式,引导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
试论政论性报刊的繁荣与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形成
一 、近 代 报 刊 政 论 的 源 流 及 在 近 代 早 期 的初步发展
我国报刊的历史虽然源远流长, 但报刊政论文章直到 清 末 才 得 以 产 生 , 首 先 是 一 些 传 教 士 报 刊 如 《万 国 公 报 》利 用自己的治外特权开始发表一些政 论 文 章 , 批 评 时 政 、鼓 吹 变 法 、倡 导 新 政 , 以 扩 大 其 对 统 治 阶 级 上 层 的 影 响 , 吸 引 读 者;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外资或有外资背景的商业性报刊, 为 了标榜和提升报纸的品位, 迎合其特定的读者群, 吸引广告 客户, 增加赢利, 有时也要发表一些批评时政的文字, 这方 面 《申 报 》最 有 代 表 性 。
近代国人自办传媒的动因分析
近代国人自办传媒的动因分析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的开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
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成为重视近代报刊的第一人,他与魏源致力于译报活动,为国人自办报刊的创办打下了基础。
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纸,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办的《昭文新报》,成为国人国内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
自办传媒的真正产生,有其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宽松的政治环境客观上促进了报刊的发展,加速了办报高潮的到来中国近代的报纸是在封建统治的压制下发展起来的,在当时,没有任何言论自由可言,中国人办报,毫无法律保障。
报刊为了求生存,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做法:寻求官方庇护;挂洋旗;迁入租界出版。
因而,一旦政治环境宽松,报刊便迎来大发展,两次办报高潮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
受我国传统“文人论政”的影响,维新运动中,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热情创办报刊,尤其是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后,各地报刊便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从1896年8月《时务报》创刊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的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创办的报刊达70余种,比此前20多年国人所办报刊增加了一倍多,形成了我国近代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①武昌起义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榜样,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资本主义的政策法令和革新措施,在新闻出版方面,推行言论自由政策。
由于新法律的保护、各省军政当局对报刊出版的支持,这一时期新闻界出现了短暂的繁荣,被称之为“报刊的黄金时代”。
宽松的政治环境,创造了舆论较为自由的氛围。
通商口岸的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为报纸的诞生打下基础近代报刊的诞生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直接产物,却和资本主义入侵我国联系在一起。
报纸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是应需而生,尤其是商业需求的增长催生了近代报刊。
鸦片战争后,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西方列强在华设立的洋行和企业数不断增长。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话语权的争取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话语权的争取1. 引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知识分子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
作为社会的思想领袖和舆论引导者,他们非常重视大众传媒的话语权。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话语权的争取,从思想启蒙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分析他们对媒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争取。
2. 思想启蒙运动和报纸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进行启蒙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和思想自由。
在这一背景下,报纸成为知识分子推动变革的重要媒体工具。
《新青年》、《民国日报》等一系列刊物涌现出来,知识分子借助报纸发表文章、宣传思想,争取话语权。
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的投入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一批媒体人才。
例如,胡适、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兼任报纸编辑和社论撰稿人,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影响了公众的思想和价值观。
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限制,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的话语权虽然有所争取,但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管。
3. 文化大革命:媒体成为意识形态宣传工具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知识分子遭到打压和迫害,大众传媒也成为了政治上的宣传工具。
媒体开始服从党的指导,用来宣传毛泽东思想和革命理念。
知识分子的声音被压制,传媒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党的手中。
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的话语权丧失了,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争取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力的努力。
在地下刊物和秘密组织中,他们继续撰写文章、传播思想,坚持对话语权的追求。
4. 改革开放与媒体的解放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大众传媒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媒体业逐渐从政治宣传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开始注重市场化和社会效益。
这为知识分子重新争取媒体话语权提供了契机。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批新的报纸、杂志和电视台涌现出来,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进入媒体行业,成为媒体人和专栏作家。
他们通过撰写评论和独立专栏,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并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和思潮。
近代报刊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大一期末作业
近代报刊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大一期末作业报刊作为传统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信息化媒介,不仅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还为群众视野的开拓提供新途径,是反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近代中国报刊内容中的文化传播带有鲜明的现代化特征,国人也逐渐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国家决策与社会发展过程中。
那么为什么近代报刊会逐步发展起来呢?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是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进各种报刊不断涌现。
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
中国近代的报刊源于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教士在南洋和东南沿海一带共办有6家中文报刊、11家外文报刊,正是这些报刊的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
近代报刊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文化思潮复兴的催化剂。
首先,正是这些报刊所刊载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宣传内容,促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开启了自由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其次,外报促使中国知识分子观念的转变。
外报的创办者们输出的近代报刊的知识与模式,开拓了国人封闭的视野,新兴中国资产阶级政治人物的参政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增强。
而报刊——舆论工具无疑是历史发展的助推器。
在外报影响下产生的资产阶级舆论,对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猛烈的冲击,加速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
当时如果没有这个“催化剂”,仅靠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自然演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恐怕要缓慢得多。
在外报的影响下,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逐步认识到报刊的各种社会功能,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
这一时期,不论是普通知识分子还是统治者,对报刊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应用。
维新派报刊和其他新兴报刊一起,向广大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宣传教育,他们把自己接触到的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说通过报刊介绍到国内,使更多的知识分子从八股科举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开始大规模地议论时政,参与变革。
中国近代文学中的新闻与媒体现象
中国近代文学中的新闻与媒体现象近代以来,中国的新闻与媒体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也展示了作家对新闻与媒体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近代文学中的新闻与媒体现象,并分析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新闻与媒体在现代小说中的描写在中国近代小说中,新闻与媒体经常被用作情节推动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
比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新闻报纸被用来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同时也成为了阿Q寻找自我价值的工具。
而在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报纸则被用来描绘上海的繁华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困境。
另外,新闻与媒体在小说中的描写还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比如,茅盾的小说《子夜》中,主人公的妻子是一位报社编辑,她通过工作来寻找自我认同和价值,同时也展示了她的坚强和独立。
而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主人公的父亲是一位报纸编辑,他通过新闻的传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二、新闻与媒体在现代诗歌中的表现在中国近代诗歌中,新闻与媒体也经常被用作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比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中,他通过报纸上的消息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之情。
而在北岛的诗歌《波光粼粼的星空》中,他通过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来描绘现实的残酷和人们的困境。
另外,新闻与媒体在诗歌中的表现还可以展示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比如,顾城的诗歌《一代人》中,他通过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来反映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
而在北岛的诗歌《蓝蓝的夜》中,他通过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来揭示人们内心的恐惧和迷茫。
三、新闻与媒体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新闻与媒体在中国近代文学中的描写和表现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新闻与媒体的描写使作品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其次,新闻与媒体的表现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社会关怀,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大众传播学与新意见领袖
大众传播学与新意见领袖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新意见领袖开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大众传播学与新意见领袖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
一、大众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媒及其对大众社会的影响的学科。
该学科以调查、研究和探索大众传媒的组织、功能和效果为基础,使我们了解信息如何传递到受众,并影响他们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
大众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媒介效果、媒介选择、媒介技术等。
这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信息如何在社会中传播和影响大众的生活。
二、新意见领袖的定义与特点新意见领袖是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能够引领和影响大众舆论的人物。
他们在特定领域拥有专业知识或权威,并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影响其他用户的态度和行为。
他们通常具备以下特点:熟悉社交媒体的运作机制,有大量的追随者和听众,能够产生热门话题并引发讨论。
三、大众传播学与新意见领袖的关系大众传播学研究了新意见领袖如何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影响大众的态度和行为。
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新意见领袖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吸引关注和追随者,并通过自己的话语和观点影响大众的看法和行动。
大众传播学研究了这种影响的机制和效果,并试图理解现代社会中新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的塑造作用。
四、新意见领袖的正面影响新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他们通过传播知识和观点,帮助人们扩大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其次,他们可以引领社会舆论,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新意见领袖的正面影响还可以体现在推动关注社会问题、促进公益和慈善等方面。
通过发起慈善活动和呼吁社会关注,他们能够集结一大批追随者,共同实现一些公益目标。
五、新意见领袖的负面影响然而,新意见领袖的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
一些新意见领袖可能滥用自己的影响力,散布错误信息或误导大众。
试论我国近现代报刊的_文人论政_传统
2011年3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11第43卷第2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43No.2收稿日期:2010-11-11作者简介:张丽萍,女,内蒙古赤峰市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培爱,男,福建厦门市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试论我国近现代报刊的“文人论政”传统张丽萍1,陈培爱2(1.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我国近现代报刊的“文人论政”传统,一方面延续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家国观念和“经世致用”传统;另一方面,又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为武器,追求新闻自由、言论自由。
二者之间,看似可以协调一致,实际上存在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悖论。
关键词:近现代报刊;文人论政;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分类号:G2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18(2011)02-0099-06“文人论政”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值得关注的传统之一。
所谓“文人论政”,就是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匡扶时世为己任,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以文章报国,以言论参与时政的行为。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自古就是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传统作风,“读书立言,发言为声”是他们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追求。
19世纪70年代以后,近代报刊的兴办为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时政、宣传救亡图存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吸纳西方自由主义报刊理念的同时,中国知识分子胸怀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报刊救国、言论救国的道路,形成了近代报刊的“文人论政”传统。
民国以后,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念影响日益深远,但在国运危亡的情况下,报人知识分子在提倡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同时,仍然强调报刊对于国家与社会的扶助匡导责任,将报刊作为“文人论政”的工具。
近代中国报刊舆论的兴起及影响_以_申报_与_杨乃武案_为中心的探讨
随着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展开, 受其影响, 中国人对报刊新闻的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太平天国 己未九年( 1859 年) , 洪仁玕进呈 资政新篇!, 其中便有设新闻馆之建议, ∀ 所谓以法法之者, 其事大关世 道人心, 如纲常伦纪, 教养大典, 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昂 事势常变。上览之得以资治术, 士览之得以识变通, 农商览之得以通有无, 昭法律, 别善恶, 励廉耻, 表忠 孝, 皆借以行其教也。 % %#主张∀ 一兴各省新闻官, 其官有职无权, 性品诚实不阿者, 官职不受众官节 制, 亦不节制众官, 即赏罪亦不准众官褒贬。 %%则奸者股栗存诚, 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 一念 之恶, 难逃人心之公议矣# [。1] ( P60) 我国民报之产生, 当以同治十二年( 1873 年) 在汉口出版之 昭文新报! 为最早 [。1] ( P143) 次年( 1874) , 王韬在香港创办了 循环日报!, 并利用该报发表大量宣传维新变法的政论 文章。但在封建统治下, 这些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报刊举步维艰。早期报刊中, 除在香港出版的几 种外, 其余都是非常短命的, 大都是一年或不到一年就被迫停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周刊第 75 期上曾经总结说,二十五年 相当的社会影响。
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
再次,在所谓“可利用的社会位置”方
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 面,近代报刊也为早期的民间意见领袖们提
社 会
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8]。而当时 供了必不可少的机会。按照塞弗林和坦卡德
科
——
近
代
报
刊
与
民
间
﹃
意
见
从 传
领 袖
播﹄ 学的
的 角 度
崛 起
试
论
一、近代以前民间“意见领袖”的弱势地位
2010/4
□
按照美国学者塞弗林和坦卡德的看法,成为意见领袖需要
雷 晓
一定的条件,他们在自己的书中概括为:(1)“价值观的人格化
彤
社 会 科 学
论
体 现( 其 人 为 谁)”:即 意 见 领 袖 在 信 息 传 播 方 面 的 长 处 业 已 形
例[4]。毫无疑问,即使民间人士有可能在 意见,而一旦社会的公共信息体制开始对
自己生活的小圈子成为某种意见权威,但 普通民众开放,即为民间人士提供了成为
是他们掌握的信息也往往比较有限,缺乏 公共空间中之意见领袖的必要条件。
能力和机会参与公议,更不必说引领全社
首 先,现 代 型 报 刊 面 向 大 众,借 助 这
会范围内的公共舆论了。
一 媒 介,民 间“ 意 见 领 袖 ”得 以 展 示 所 长,
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承认,与官方形成意见
二、近代报刊促成民间 “意见领袖”崛起
制衡,即所谓“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其人 为谁)”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当然这一代民间“意见领袖”得以出 近
因此传播制度发生改变之后,现代型 现有着自己的特定背景:由于中国社会近
报由位处中枢的专门机构收集和整理消 官方性都显而易见。“起居注”为“官名,即
息向地方传送,传送的重要内容包括朝廷 周左右史之职;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
动态、官员任免、奏章和诏令以及军事和 书之。”“月历,记一月中所行政事之书也。
自然灾害等重大社会事件,由于读者止于 《后汉书》:‘每月朔旦,太史上其月历,有司
术
评 论
及其同仁即被一代青年视为偶像。1936 年
作为公共空间的新生势力,早期的民
近
毛泽东曾经对美国记者斯诺承认,年少时 间“意见领袖”因鼓吹社会变革而引人瞩
代
报 刊
自己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新文化运动后 目,为宣传自己的想法,他们大多以报社
与 民
胡适和陈独秀又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 为中心组织和发起社会活动,如阅报、集
须拥有足够的信息储备,而且有能力对信 官方的多次查禁中勉强得以幸存,但它的
息加以转述、评价,这些显然需要相当的 大部分内容转抄自官报,缺乏独创性的内
知识基础和能够及时更新资讯。(3)“可利 容,更重要的是缺乏区别于官方的民间立
用的社会位置(其人所知的人)”:在自己 场,且影响有限,因此在当时来说,不过是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型报刊事业的萌芽和发展,平民群 体第一次能够平等、公开地加入到公共空间的社会交流中,民间 “意见领袖”群体开始崛起。
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1944 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 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这一概念,所指即那些在一 个群体内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关键性角色的少数人,他们在 人群中不仅是人们消息的重要来源,同时负责解释其所传播的 各种信息,并因此对周围的人拥有持久和特别的影响力。意见领 袖是长期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公私领域都存在着,从衣食 住行到国家大事总有少数人拥有更大的影响他人的能力。当然, 在公共空间的讨论中发布信息,决定话题重要性和引导舆论走 向的意见领袖是诸种意见领袖中最重要的一种。从拉扎斯菲尔 德来说,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有着明确的课题背景,它证明 了在公共性议题上即使传媒对人们态度的影响力也远不如意见 领袖,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意见领袖”本身就是值得考查的社会 文化现象,不同的传播制度之下意见领袖的存在状态可谓有天 壤之别。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社会的传播制度限制了民间人士 在公共空间中的话语权,使其处于缺席和失语的状态,民间“意 见领袖”直至近代以后才异军突起,一举改变了传统上的弱势地 位,也标志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业已正式开始。
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可言。”[10] 它意味着获 报馆在近代中国往往不仅是信息交流的
得公共信息不再是一种身份的特权,普通人 平台,也是风云人物的聚合地,各种社会
也能及时、持续地获得基本的社会资讯。
运动的中心,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所决定
在现代传播制度之下平民既可以通 的。本来籍籍无名的意见领袖借此既建立
过 办 报 合 法 地 收 集、传 递 信 息,也 可 以 起与追随者的密切联系,形成志同道合的
间﹃ 意
Hale Waihona Puke 成为精神楷模[9]。会、演讲、捐款等等。梁启超曾经说:“欲开
见 领
其次,现代型报刊为平民提供充分的 会非有报馆不可。”[12] 此处“开会”指的是
袖 ﹄的
公共信息,支持了民间身份的意见领袖们 组织社会团体,近代中国相当部分的新兴
崛 起
在资讯和能力方面的需要。
学会和社团与其报刊有着伴生关系,例如
见 领
三方面的任务:
手,过 问 某 条 消 息 的 传 布 与 否。明 清 后 官
袖 ﹄的
第一,建立垄断公共信息传播的传播 报的最高管理机构变为通政司,其主管亦
崛 起
网络。汉唐以降,中央政府建立的官报体 多为当朝宰相或者皇帝亲信。
系成为全社会唯一的对社会信息进行收
第三,建立并维护统一的精神上的威
集、整理和发布的基本体制。早期这种中 权中心。在古代传播制度之下,官方人士
的良方。此时崛起的民间意见领袖们集中 反映了民意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
袖 ﹄的 崛
起
所谓现代型报刊是区别于古代报刊 人们的渴望。如果略去最早在中国办报的
的专门概念,一般认为应符合以下条件: 西方传教士及其中国助手,自国人办报以 77
来,包括王韬、梁启超、孙中山、胡适等等 共信息的独家解释权。通过报刊,包括报
76 官方人士,平民不但无权阅读更无从参与 侍郎尚书见读其令,奉行其政。’”[2] 既然以
国家政权为后盾,又是当时唯一的公共信 在 较 短 的 周 期 内 定 期 出 版;机 械 手 段 生
息来源,邸报一出,不但传播范围广,而且 产( 区 别 于 手 写 的 新 闻 信 等);读 者 付 钱
影响大,其时士人有言:欲知古事,莫如阅 即得,没有其他如地位等等附加要求;刊
行着文化的自我诘问和全面转型,蒋廷黻 为代表的民间“意见领袖”崛起的意义在
在《中国近代史》中总结说,近代以来国人 于,尽管存在种种问题,民间人士通过争
念念不忘的核心问题即:“中国人能近代 取公共空间的话语权,挑战官方精神上的
坛
成出众之处,“……在其具备领导资格的领域里必须被公认为是
见多识广或称职能干的人”,从而值得人们听从其意见,甚至成
学
术
评
论
【作者简介】雷晓彤,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近代报刊
研究。
75
为被追随者仿效的榜样。(2)“能力(其人 表达意见,整个传播体系基本上是以权力
的知识)”:给他人提供信息的人,本身必 为基础而构建的。少数的民间小报虽然在
论
坛
介,因而能获取更多的信息,相应地也就 的事情,信息发布的官方立场更是天经地
2010/4
能给群体成员提供更多的信息[1] 。
义的事情。宋代负责邸报具体工作的机构
学
然而,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实行的 是都进奏院,进奏官从其他政府部门抄录
术
评 论
集权式政治架构使得民间人士被排除在 奏表、法令等朝廷动态,而皇帝行止由起
的小群体内被信任、追随,有着更为广泛 官报的一种极其有限的补充。
的 互 动 关 系,因 此 有 机 会 影 响 更 多 人;在
第 二,掌 握 对 公 共 信 息 传 播 内 容 的
社 会
群体之外有较多的社会联系,不仅有较多 主导权。自有正式官报之日起,哪些公共
科
学
的人际交流,而且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触媒 信息可以公之于众就是由中枢部门决定
人们竖立精神上的威权,这是中国文化延
民间“意见领袖”在近代中国的强势崛 续千年的传统,也是所谓超稳定格局一直
起与其时社会的近代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延续的重要原因。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国
面 对 所 谓“ 三 千 年 未 有 之 变 局 ”,中 社会无法脱古入今。
国在西方文明的步步进逼之下,不得不进
因此,近代以王韬、梁启超、英敛之等
在 内 的 名 人 无 不 因 报 刊 而 海 内 知 名,亦 人在内的民间人士都可以就公共议题相
凭借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得到追随者的 对 自 由 地 发 表 意 见,从 而 使 全 社 会 范 围
支持,甚至被奉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领袖。 内的交流成为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一批
对 于 近 代 新 兴 报 刊,胡 适 1923 年 在《 努 民 间 意 见 人 士 才 渐 渐 脱 颖 而 出,并 产 生
读者身份轻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内 小群体,又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加了与外
容。与此同时,他们获得了以民间立场对 界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作为公共
78 信 息 进 行 诠 释 的 权 力,终 结 了 官 方 对 公 空间意见领袖的地位。
三、近代民间“意见领袖” 崛起的意义
治的工具。它独尊专制,箝制思想,排除异 己,不 禁 束 缚 了 民 间 的 智 慧 和 活 力,更 为
央和地方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其他类型的 作为意见领袖的权威地位,已经形成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