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
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
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鳟鱼》这首歌曲的美妙之处。
2. 使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歌曲《鳟鱼》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的表现力和情感。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
2. 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鳟鱼》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曲《鳟鱼》的背景和作者。
2. 播放歌曲《鳟鱼》,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妙。
二、学习歌曲(10分钟)1. 教唱歌曲《鳟鱼》,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旋律和歌词。
2. 分组让学生练习合唱,加强歌曲的和谐感。
三、分析歌曲(10分钟)1.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2. 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歌曲。
四、练习歌曲(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加强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演唱中的问题。
五、表演歌曲(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
2. 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鳟鱼》,并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组织一次歌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展示和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演唱中遇到的问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在欣赏和演唱歌曲《鳟鱼》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六、深入探讨(10分钟)1. 分析歌曲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探讨歌曲中的象征意义,如鳟鱼代表纯洁和善良,而黑鱼则代表邪恶和狡猾。
3.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对社会现象的反映和启示。
七、创意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与歌曲《鳟鱼》相关的短剧或舞蹈。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歌曲旋律和歌词作为灵感。
鳟鱼初中音乐 教案
鳟鱼初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鳟鱼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 通过学习鳟鱼,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音阶、节奏等。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鳟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德奥民歌,歌曲以描绘鳟鱼在清澈的小溪中游弋为主题,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为2/4拍,共四句歌词,旋律简洁优美。
2. 音乐知识:音阶、节奏、旋律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鳟鱼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3. 分析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歌曲演练: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练歌曲,加强记忆。
5. 音乐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音阶、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到歌曲学习中。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美妙。
2. 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技能。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演练歌曲,提高演唱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地演唱鳟鱼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2.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主题,感受到音乐的美。
3. 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教学资源1. 音频:鳟鱼歌曲。
2. 教材:音乐教材。
3. 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鳟鱼这首优美的歌曲,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鳟鱼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鳟鱼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鳟鱼》这首歌曲的欣赏与学习。
这首歌曲选自舒伯特的《鳟鱼》钢琴五重奏,歌词来源于歌德的同名叙事诗。
歌曲通过描绘鳟鱼在清澈溪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1. 了解歌曲《鳟鱼》的创作背景及歌词含义;2. 学会欣赏并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3. 能够跟随音乐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教学重点:1. 歌曲《鳟鱼》的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2. 歌曲的和声处理及伴奏形式。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及音准把握;2. 合唱部分的协调与配合。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歌曲《鳟鱼》的创作背景及歌词含义,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2. 欣赏:播放歌曲《鳟鱼》,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和声,感受歌曲的美感;3. 学习: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学习歌曲的和声处理及伴奏形式;4. 实践:分组练习合唱,加强节奏变化及音准把握,提高协调与配合能力;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鳟鱼》的艺术价值及情感表达。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鳟鱼》的欣赏及理解程度;2. 学生合唱部分的协调与配合能力;3. 学生对歌曲旋律、节奏和和声的分析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歌曲《鳟鱼》,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美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在合唱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音乐创作意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歌曲《鳟鱼》的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2. 歌曲的和声处理及伴奏形式。
难点:1. 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及音准把握;2. 合唱部分的协调与配合。
解决办法:1. 通过反复聆听、分析歌曲《鳟鱼》,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2. 采用示范、模仿、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伴奏时掌握和声处理技巧,提高伴奏能力;3. 加强节奏训练,通过拍手、击掌等动作帮助学生感知节奏变化,提高音准把握能力;4. 开展合唱练习,采用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合唱效果。
初中音乐 鳟鱼 教案
初中音乐鳟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鳟鱼》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鳟鱼》,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善良、真诚和美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鳟鱼》的背景介绍。
2. 歌曲《鳟鱼》的歌词解析。
3. 歌曲《鳟鱼》的旋律分析。
4. 歌曲《鳟鱼》的演唱技巧。
5. 歌曲《鳟鱼》的欣赏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鳟鱼》的歌词、旋律,并能进行演唱。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鳟鱼》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以及运用适当的演唱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鳟鱼》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鳟鱼》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分析歌曲:教师对歌曲《鳟鱼》的旋律进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4. 讨论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就歌曲《鳟鱼》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5. 演唱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练习,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6. 欣赏评价:教师组织学生欣赏歌曲《鳟鱼》,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鳟鱼》。
2. 学生能理解歌曲《鳟鱼》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3. 学生在欣赏歌曲《鳟鱼》时,能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歌曲《鳟鱼》的课件,包括歌曲的背景介绍、歌词解析、旋律分析等内容。
2. 教学音频:歌曲《鳟鱼》的音频,用于让学生欣赏和学唱。
3. 教学视频:歌曲《鳟鱼》的演唱视频,用于让学生观看和模仿。
4.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辅助教学。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
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鳟鱼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教学准备:1. 录音机和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鳟鱼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分发乐谱和歌词,让学生跟唱歌曲。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纠正学生的错误。
3. 教师重点讲解歌曲的高音部分,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三、练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演唱,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
3.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四、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鳟鱼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版本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互相鼓励和激励。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其他版本的鳟鱼歌曲进行欣赏和比较。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鱼的歌曲,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歌曲解析(15分钟)1. 教师详细解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和声。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特色音乐元素,如转调、节奏变化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意境。
七、音乐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活动,如分组演唱、合唱等。
初中鳟鱼音乐教案
初中鳟鱼音乐教案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五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鳟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 五声部合唱的技巧。
2. 合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五声部合唱的音准和节奏。
2. 合唱中的呼吸控制和声部协调。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响设备。
3. 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鳟鱼》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和旋律。
2. 学生分享对《鳟鱼》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习五声部合唱(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五声部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五声部合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三、分组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部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五声部合唱(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五声部合唱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二、合唱《鳟鱼》(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完整演唱《鳟鱼》。
2. 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合唱水平。
三、表演展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合唱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2.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合唱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五声部合唱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3. 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五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提高合唱水平,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同时,学生能够体验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鳟鱼音乐教案
鳟鱼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鳟鱼音乐的起源和特点;
2. 学习鳟鱼音乐的演奏技巧;
3. 掌握一首鳟鱼音乐曲目的演奏。
教学准备:
1. 鳟鱼音乐曲目的乐谱;
2. 鳟鱼音乐演奏录像或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向学生介绍鳟鱼音乐的背景和起源。
解释鳟鱼音乐是一种传统的国家音乐,它起源于某个地区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开来。
鳟鱼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和演奏技巧而闻名。
1. 演示:播放一段鳟鱼音乐演奏录像或音频资料。
让学生倾听、观察,并思考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方式。
2. 技巧学习:向学生介绍鳟鱼音乐的演奏技巧。
解释每个技巧的目的和如何实施。
例如,弹奏特定的音符和音程、使用特殊的演奏技巧和手势等。
3. 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尝试按照乐谱演奏一首简单的鳟鱼音乐曲目。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演奏技巧。
4. 回顾与展示:请学生演奏他们练习的曲目。
教师可以评价每
个小组的表现,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同时,可以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分享他们的演奏经验。
延伸:
1. 研究更多鳟鱼音乐的曲目和演奏技巧,尝试演奏更复杂的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鳟鱼音乐的表演,通过学校活动或校外演出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
评估: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他们在演奏时是否掌握了鳟鱼音乐的演奏技巧。
可以根据乐谱的准确性、音符的演奏质量和整体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鳟鱼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鳟鱼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鳟鱼》是一节以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为教学内容的艺术鉴赏课程。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舒伯特的艺术风格,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 歌曲《鳟鱼》的背景介绍,包括舒伯特的生平、创作风格等。
2. 歌曲《鳟鱼》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的分析。
3. 歌曲《鳟鱼》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旋律的流畅、和声的丰富等。
4. 歌曲《鳟鱼》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愉悦、宁静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1. 感知与鉴赏:让学生通过聆听、欣赏歌曲《鳟鱼》,感受舒伯特的艺术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表现与创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表现歌曲《鳟鱼》,激发创造潜能。
3. 文化理解与传承:使学生了解舒伯特及其作品《鳟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传承优秀音乐文化。
4. 合作与交流: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通过之前的音乐学习,已经对音乐的基本要素有了初步了解,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此外,他们在八年级阶段学习了舒伯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对舒伯特的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情感表达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歌曲《鳟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
在音乐课堂上,他们喜欢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学习。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和鉴赏歌曲《鳟鱼》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1)对舒伯特及其作品《鳟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不足。
(2)在演唱或演奏歌曲《鳟鱼》时,可能难以准确把握旋律、节奏和和声等音乐要素。
(3)在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深入体会歌曲中的愉悦、宁静等情感。
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doc
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doc【教学内容】鳟鱼【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鳟鱼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2.通过听歌曲、比较不同版本、分析各个乐器的演奏技法,理解音乐节奏对情感表达的作用;3.能够用语言、图像、肢体动作等形式,表达对鳟鱼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1.理解音乐节奏对情感表达的作用;2.分析各个乐器的演奏技法。
【教学方法】1.听说结合法;2.对比教学法;3.情感教育法;4.实验教学法。
【教学手段】1.录音机;2.多媒体设备;3.鱼形装饰品;4.许多鱼形餐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了解鳟鱼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为之后理解鳟鱼歌曲奠定基础。
2.展示多个鱼形装饰品,讲述在不同文化中,鱼代表着什么。
3.播放两种不同的版本的“鳟鱼”歌曲,让学生比较两个版本,感受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观察学生对不同版本歌曲的喜好,引发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看法。
二、学习新知1.再次播放“鳟鱼”歌曲,让同学们怀着一种感性的心态听这首歌。
2.分析各个乐器在歌曲中起到的作用。
了解乐曲中的每支乐器所要表达的意义及其演奏技法。
这里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些亲身体验,例如模拟鱼儿在水中的游动,身体动作配合鱼儿在水中游的动作练习节奏感等。
3.听老师在课堂上现场演奏“鳟鱼”歌曲,让同学们了解其中琴弦和打击乐如何协调和递进。
并对比和分析不同版本歌曲的演奏风格和特点。
三、课堂练习1.分别进行口语练习和肢体动作练习,比如分别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达“慢慢游”和“飞跃水面”。
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感知声音和动作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的情感表达形式。
2.课堂上分组讨论,针对不同版本歌曲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不同版本歌曲之间的差异并探究原因。
四、展示成果1.要求同学们用语言、图像、肢体动作等形式,表达对鳟鱼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
2.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在课后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鳟鱼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初中音乐教案鳟鱼
初中音乐教案鳟鱼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够正确地拍击节奏。
2. 培养学生对舒伯特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通过学习《鳟鱼》,使学生感受到歌曲优美的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 学会演唱《鳟鱼》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1. 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鳟鱼》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作曲家舒伯特及其作品特点。
二、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10分钟)1. 教师讲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让学生用手拍击节奏,感受强弱规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拍击节奏,巩固强弱规律。
三、学唱《鳟鱼》(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鳟鱼》,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演唱经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5分钟)1. 教师播放《鳟鱼》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击。
2. 学生独立完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拍击。
二、深入学习《鳟鱼》(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高音部分,指导学生如何演唱高音。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高音部分,教师巡回指导。
3. 全班学生一起演唱《鳟鱼》,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其他舒伯特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交流音乐感受。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鳟鱼》的音乐价值和舒伯特的作品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音乐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拍击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鳟鱼》歌曲,掌握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通用7篇)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篇1一、双基目标:1)基本知识: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说明: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2)基本技能: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
(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
(最后一条是作为常识了解)4)德育目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二、教学重点的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
(说明)2)教学难点: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
(由于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教学难点由教师讲解,学生了解掌握)三、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教材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五个方面来讲。
1)教材分析:《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
(简要介绍一下作品,让学生先简单了解作品)2)组织教学:①师生问好歌。
(12 34 5 — 15 63 54 32 1—,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②听音模唱训练。
(再同一个大小调式中,弹奏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听辩并分别模唱。
这是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来说的)。
③基本节奏训练。
(针对在曲谱中出现的节奏)。
3)复习旧课:根据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回顾所学的有关舒伯特的内容。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
《鳟鱼》欣赏优秀教案《鳟鱼》欣赏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一、欣赏歌曲二、体会大小调在音乐中的情绪变化。
三、了解舒伯特生平及音乐作品。
[数学目标]一、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数学重点]一、通过学习歌曲,分析音乐的调式,掌握歌曲的内容,体会音乐的情绪。
二、能够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数学用具]录音机录象机钢琴[数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伴随着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步入教师。
大屏幕上播放着鱼在水里遨游的画面,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知识导入教师:你们喜欢钓鱼吗?钓鱼时的心情怎样?如果你就是被钓上来的那条鱼,你有何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舒伯特笔下的那条鱼的名运如何?(看着歌词,第一遍聆听)教师: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1:小鱼太可怜了,同情那条小鱼的命运。
学生2:渔夫太可恨了,阴险、狡诈。
教师:同学们说得好,这是舒伯特在1817年仅有20岁时写的一首抒情歌曲。
同学们也收集了舒伯特的相相关资料,让我们把资料展示出来,一起来了解舒伯特及其作品。
舒伯特,奥地利人。
19世纪伟大的音乐家,浪漫乐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创作的作品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他创作的歌曲共六百多首,有“歌曲之王”的美称。
著名的音乐的作品有、《摇篮曲》、《小夜曲》等。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三、深入歌曲的内容再次欣赏音乐的层次。
(第二遍聆听)学生1:音乐划分为两部分:第一次分明明亮,第二次声音较前者有所变化,声音边得低沉了。
学生2:音乐分为三段:第一段描写了鱼儿的自由、快乐。
第二段描写了渔夫的阴险。
第三段描写了渔夫把小鱼钓上钩。
教师:两位同学说的都对。
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歌词取材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比做当时的统治者,用小比作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我们先来体会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带有在水里遨游画面的音乐),请大家看画面、听音乐、谈感受。
鳟鱼初中教案
鳟鱼初中教案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鳟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通过学习《鳟鱼》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歌曲《鳟鱼》的旋律和节奏。
2. 歌曲中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
2. 歌曲中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鳟鱼》歌曲的相关图片和信息。
2. 音乐设备:音响、钢琴。
3. 教材:《鳟鱼》歌曲的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鳟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鳟鱼。
2. 展示《鳟鱼》歌曲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向学生发放《鳟鱼》歌曲的乐谱,让学生跟随钢琴一起唱。
2. 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3. 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三、歌词理解(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歌曲中比喻和象征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深层含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和感悟。
四、歌曲演唱(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准备演唱。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3.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感受歌曲的魅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鳟鱼》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更多关于鳟鱼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鳟鱼》,让学生了解了鳟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通过集体演唱,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歌曲高音部分的讲解和练习还不够充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初中音乐_鳟鱼_教案
教案:初中音乐《鳟鱼》课程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鳟鱼》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培养学生对音高的辨识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鳟鱼》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中的音高辨识和节奏感。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
2.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转换。
教学准备: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2. 《鳟鱼》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鳟鱼》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教师简要介绍《鳟鱼》这首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二、学习歌词和旋律(15分钟)1. 教师出示《鳟鱼》乐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高辨识和节奏感。
3.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加强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歌曲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走向,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2.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演唱,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音高辨识和节奏感。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其他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音高辨识和节奏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学生在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表现较好,可以继续培养和提高。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一首歌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音乐教案《鳟鱼》
初中音乐教案《鳟鱼》课程类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鳟鱼》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人生哲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歌曲《鳟鱼》的旋律特点和音乐风格。
2. 歌曲中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较高难度的旋律和节奏。
2. 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鳟鱼》歌曲音频、歌词、图片等。
2. 乐器: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欣赏《鳟鱼》歌曲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提问:你们对这首歌曲有什么印象?听到了什么?二、歌曲欣赏(10分钟)1. 完整播放《鳟鱼》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2. 分析歌曲的结构、调性、速度等音乐要素。
3. 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生平简介。
三、歌曲解析(10分钟)1. 分析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人生哲理。
2. 讲解歌曲中的较高难度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四、歌曲实践(1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歌曲合唱,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节奏和音准。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独唱,锻炼他们的歌唱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鳟鱼》的特点和魅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鳟鱼》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歌曲解析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人生哲理,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歌曲实践环节,分组合唱和独唱锻炼了学生的歌唱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鳟鱼》这首歌曲的认知度和喜爱程度都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歌曲中较高难度旋律和节奏的讲解,以及学生歌唱时的发音、节奏和音准指导。
鳟鱼 音乐教案
鳟鱼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鳟鱼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认识鳟鱼这一生物;2. 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2. 音乐素材:《鳟鱼之歌》;3.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鳟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鳟鱼的兴趣;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描述鳟鱼的特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活动一:鳟鱼之歌欣赏1. 播放音乐《鳟鱼之歌》;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3. 听完音乐后,与学生一起讨论音乐中是否能感受到鳟鱼的特征和生活状态。
活动二:创作鳟鱼音乐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鳟鱼的音乐素材;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鳟鱼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属于鳟鱼的音乐;3. 学生可以运用各种乐器、身体发声或口哨等方式进行创作;4. 每个小组完成后,互相分享并进行欣赏。
活动三:绘画鳟鱼1. 给每个学生发放画纸、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2. 引导学生观察鳟鱼的外貌特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鳟鱼的理解和感受;3. 学生可以选择绘制鳟鱼的全身、局部或者表达鳟鱼的情感;4. 绘画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总结:1. 回顾学生在音乐创作和绘画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和绘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鳟鱼的认识;3. 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音乐和绘画技巧应用到其他主题的创作中。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动物作为创作主题,进行音乐和绘画的探索;2.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乐器或声音进行音乐创作,拓宽他们的音乐表达方式;3.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鳟鱼的生态环境和保护问题,并通过音乐和绘画表达对鳟鱼保护的关注。
《鳟鱼》 音乐鉴赏教案
《鳟鱼》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鳟鱼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学习分析鳟鱼音乐的结构和表达手法。
培养学生对鳟鱼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探索鳟鱼音乐与自然元素的联系。
二、教学步骤:引入与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张鳟鱼的图片,并提问他们对鳟鱼的了解和感受。
鳟鱼音乐的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鳟鱼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背景,解释其与自然元素的关联。
引导学生思考鳟鱼音乐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描绘。
分析鳟鱼音乐的结构(15分钟)分析鳟鱼音乐的基本结构,如引子、主题、发展和回旋等部分。
解释鳟鱼音乐中使用的旋律、和声和节奏手法,以及音乐的情感表达。
欣赏与讨论(20分钟)播放鳟鱼音乐的录音或现场演奏,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中的动态和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表达的自然元素和场景,以及对音乐的个人理解和感受。
学生表演与创作(20分钟)鼓励学生以鳟鱼音乐为灵感,进行创作和表演,可以是舞蹈、乐器演奏或合唱等形式。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将鳟鱼音乐的特点和情感表达融入到他们的创作中。
总结与延伸(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鳟鱼音乐的独特之处。
提供相关音乐作品的推荐,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欣赏鳟鱼音乐。
教学资源:鳟鱼音乐的录音或演奏示范。
鳟鱼的图片和相关的自然元素图片。
音乐分析的参考资料和范例。
课堂展示设备和音响设备。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表现。
学生创作和表演的评估。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自然环境中的鳟鱼和相关的自然元素。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其他类似的自然音乐,比较不同作曲家和地域的作品风格和特点。
初中音乐鳟鱼 教案
初中音乐鳟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鳟鱼》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歌曲风格等,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3. 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鳟鱼》是由德国作曲家舒伯特所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改编自歌德的诗。
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鳟鱼游泳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2. 歌曲结构:本曲为ABA'结构,A段主题充满活力,B段节奏变化,富有表情,A'段为A段的再现,歌曲整体简洁明快。
3. 音乐要素: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分析其表现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鳟鱼》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然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歌曲欣赏:教师带领学生多次欣赏《鳟鱼》,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并分析其表现作用。
3. 歌曲解析: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歌曲风格等,然后分析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演唱或演奏,体会音乐的魅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鳟鱼》的艺术价值,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感受生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鳟鱼》的欣赏能力。
2. 学生对歌曲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表现。
五、教学资源1. 音频:《鳟鱼》歌曲。
2. 图片:鳟鱼游泳的画面。
3. 教材:相关音乐教材。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提高其音乐分析能力。
3. 结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4. 适当拓展歌曲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
九年级音乐教案:鳟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鳟鱼》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
2. 通过学习《鳟鱼》,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欣赏《鳟鱼》这首歌曲,理解其寓意。
2. 学会歌曲中的合唱部分,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歌曲的深层含义,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 学会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和旋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音频设备。
2. 乐谱和合唱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歌曲,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悟。
2. 向学生介绍《鳟鱼》这首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二、歌曲欣赏(10分钟)1. 播放《鳟鱼》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体会歌曲的艺术魅力。
三、歌曲解析(10分钟)1. 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和旋律。
四、合唱练习(10分钟)1. 分组让学生练习歌曲中的合唱部分,注意指导学生合唱的技巧和协调。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合唱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欣赏和解析《鳟鱼》这首歌曲时,表现出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在合唱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深层含义,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加强对学生合唱技巧的指导,提高合唱效果。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歌曲背景深入探讨(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详细介绍《鳟鱼》歌曲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动机等。
2. 引导学生结合歌曲背景,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寓意。
七、音乐元素分析(10分钟)1. 讲解歌曲中的音阶、和声、节奏等音乐元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表达。
八、合唱演练与点评(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指导学生的合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鳟鱼》
一、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鳟鱼》,能够从歌词、旋律中感悟人世间的单纯、善良与欺诈、邪恶并存的事实,明白正义必须与邪恶进行斗争的道理,感受歌曲的独特艺术魅力,拓宽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视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感受、对比、情景创设、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故事,感受歌曲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舒伯特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
(2)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鳟鱼》。
(3)竖笛吹奏《鳟鱼》片段。
二、重点难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2、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变化音。
3、歌曲具有叙事性,演唱时注意速度与力度随情景转换。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课前播放同学们熟悉的乐曲《摇篮曲》。
师提问:这首曲子大家耳熟不?叫什么名字?同学们知道歌曲的作者就是谁不?
生回答:(舒伯特)
2、简介舒伯特
(1)出示舒伯特的图像。
(2)教师或学生简介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
(3)教师补充:舒伯特(1797-1828)就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与钢琴、舒伯特的一生就是在贫穷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她过早地离开人世。
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在短短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10部交响曲等等,被称为“歌曲之王”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
19 世纪初叶的奥地利就是欧洲封建反动势力的大本营,舒伯特就就是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中生活与进行创作的,她笔下的“鳟鱼现象”就是她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
词作者舒尔巴特因
政治上的原因曾被关进监牢,此间她创作了很多诗,以表达她对自由的向往。
她的代表作品:《鳟鱼》、《摇篮曲》、《小夜曲》、《野玫瑰》等。
3、给学生讲《鳟鱼》的小故事(背景音乐《鳟鱼》)
问:a、故事中三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b、背景音乐给您什么样的感受?就是否符合歌词的表现情绪?(注:让学生既关注故事内容,又要听音乐的旋律,有难度,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感受。
4、聆听歌曲《鳟鱼》(完整版)。
教师提问:
(1)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钢琴伴奏塑造了什么形象?
四、教师总结:①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
第一段叙述天真活泼的小鳟鱼在清亮的水中嬉戏;第二段叙述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澈以免小鳟鱼遭殃;歌词描写除了狡猾的渔夫搅浑了河水,使小鳟鱼迷失了方向而受骗上当的故事。
②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游动的形象。
又很好的衬托出歌曲的活跃气氛,还生动地描写出波光闪烁、鱼跃水中的生动情景。
五、小结
《鳟鱼》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感受、对比、情景创设、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故事,感受歌曲音乐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三、发声练习
(1)教师提出练声要求:积极的歌唱状态,打开口腔,声音圆润。
(2)学生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做发声练习。
四、学唱歌曲
1、出示《鳟鱼》谱例,教师范唱歌曲。
2、复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注意准确读出弱起小节与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3、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歌曲旋律的节奏朗读歌词。
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声音要有气息支持,才能轻而不虚。
4、用“搭桥构唱”的方法练习带有变化音的音程。
5、用柯尔文手势练习减五度音程。
(练习带有变化音的音程,巩固大跳音程的构唱方法,练习减五度音程的音准,解决歌曲难点,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
6、学生随琴边唱边划拍跟唱歌谱。
教师应提示学生注意中的的音准与的音准。
7、学生自主练唱旋律,找出相同的乐句并哼唱,提示学生注意歌唱姿势。
8、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生填唱词演唱第一段歌词、第二段歌词。
教师提出要求:注意歌唱时的咬字,音色圆润。
9、教师伴奏,学生以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10、播放伴奏录音,感受钢琴伴奏在塑造歌曲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11、师问:请结合歌词,想一想应该怎样演唱第一、第二段歌词才能更好的塑造歌曲形象。
(生讨论答:略)
12、师总结:同学们对歌词进行理解,注意两段歌词在演唱时情绪上的变化,歌曲处理要求:第一乐段歌曲旋律轻快、跳跃、紧凑、刻画出小鳟鱼在明亮的小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情景,这个乐段塑造了鳟鱼可爱、单纯的形象。
第二段在情绪上略显不安,表达了一种伤感与惆怅的情绪。
13、请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14、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音色、情绪演唱歌曲。
15、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展开小组之间的竞赛,并相互评价,评选优胜小组。
五、拓展延伸(对比感受)
1、说说唱唱或听听您还知道哪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及中外艺术歌曲。
2、欣赏童声独唱《鳟鱼》、童声合唱《鳟鱼》、英文版《鳟鱼》、钢琴五重奏《鳟鱼》第四乐章。
3、竖笛吹奏《鳟鱼》(片段)
(1)学生自主练习。
(2)教师指导学生练习重点、难点。
①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吹奏的指法与气息的控制。
②与的吹奏就是难点,节奏比较密集,应先放慢速度练习。
(3)学生汇报演奏《鳟鱼》片段。
六、总结。